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那麼,下次要再努力一點呀!」
「分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真的學會。」
「考試成績不能代表一切,別難過了!」
「以前我也曾考得很差過,你不會比我還慘的。快!打起精神來!」
「只要你更用功,不放棄,下次就可以考好啦!」
「你要想想問題出在哪裡,下次不要再犯就可以了。」
—
我常在父母成長班或家長支持團體裡,與家長談親子溝通時提出一個情境——當孩子這次月考成績不佳,看起來很沮喪,你會怎麼回應他?
類似狀況很常見,而上述父母對孩子的回應方式也司空見慣。我問,上述這些語句,孩子聽了之後,接著會說什麼、做什麼?
在場的父母面面相覷,有人說:「好像,也沒說什麼,沒做什麼。」
「是呀!好像,這個話題,就在這裡停止了。」我停頓了一下,「可是,是不是哪裡怪怪的?」我請家長再思考一下。
有位家長舉手說話了:「我也不知道,他下次是不是真的會用功?」其他人聽了,紛紛點頭附和。我問,還有嗎?另一位家長說:「孩子的臉還是很臭,好像沒安慰到他,然後他也不再講了。」
「所以,你們也沒機會和孩子進一步討論,或想一起辦法,幫助他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或避免問題再次發生,是嗎?」學員們這次點頭更用力了!
我問:「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
—
為人際互動劃下句點的「閉嘴模式」
文章開頭的這些回應方式,不是不對,也不完全對孩子沒幫助;但大部分的時候,會讓彼此的互動劃上句點,也就是,孩子不知道,或不想要再說什麼了,然後,話題就到此為止——我稱為「閉嘴模式」。
當然,如果孩子會繼續回應,通常是向你表達不滿,或者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試圖辯解,像是:
「唉唷!你又不了解,你不懂啦!」
「可是,我已經很用功了呀!這次我很努力準備考試耶!」
「要不是老師題目出成這樣,我怎麼可能考這麼差?」
接下來,親子之間的對話,就會開始淪為「對」與「錯」、「是」與「非」的辯論賽,偏離真正重要的焦點——有效安慰孩子,並引導孩子解決困境。
為什麼開頭的那些回應方式,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
在人際溝通中單向傳輸的副作用
仔細探究,這裡頭都有「講道理」的意味在。什麼是講道理?舉凡「分析大局」、「探究原因」、「批評指教」、「重翻舊帳」、「給予建議」、「下指令」等,都屬於講道理的範疇。講道理時,講道理的人站在一個高位,向聽道理的人傳遞真知灼見,這是一種單向的溝通形式,聽道理的人只能被動接受,當然無法引發進一步的互動與更深入的探討。傳統的課堂上常常死氣沈沈,就是這個狀況。
即使我們用著再和緩可親的語氣說出這些話,還是講道理;孩子也許會接受,但是無法激發更多的討論,也難以將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更難有效鼓舞孩子的士氣,讓孩子有更多力量面對下一次的挑戰。而更多的時候,孩子感覺到的是被責備、被否定與不被理解,所以乾脆就不再提了,當然也不會從中去反省、記取教訓或學習。
講道理還有一個副作用,因為是單向傳輸,意味著「我講的是對的」,所以「你要聽話照著做」,於是,孩子就不去思考了。那麼,是否也剝奪了孩子自我覺察、深度思考或探究問題原因與解方的機會了?
—
道理不是不能講,而是不要太快講,一直講
道理不是不能講,而是不要太快講。當你還未全盤了解孩子的困境或問題時,切勿直接給建議、給指導、開處方,而是移到對話的較後頭才說。
通常,面對孩子的困境,我們會透過提問了解問題,透過回應情緒感受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並且繼續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引導孩子去思考「問題在哪裡」、「試過哪些方法」、「還可以怎麼做」,也就是以討論的方式與孩子一起想辦法,答案常常就在孩子的心中,自己說出來的,也比較會做得到。到最後,我們再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就行了——這時候才是給出建議的好時機(延伸閱讀:《管住你的嘴,別再給建議!對方最不缺的,就是建議》)。
「可是,我們哪有那個時間和耐性,和孩子講這麼多?」一位媽媽發難了!
「對!問題就在這裡。因為我們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凡事很都趕,於是,也沒有耐性好好傾聽孩子說些什麼?為了趕時間、拼效率,直接下指令,總是比較快。孩子小的時候不敢反抗,照著做就對了;當孩子大了,就會有各種意見,但他知道你不會想聽,所以也不敢講、不想提,慢慢地,就形成眼前的局面。」
而到最後,就算我們有時間好好地與孩子互動,我們也會很直覺地講起道理。我們誤以為這是種打氣或鼓勵的方式,事實上,對孩子而言,根本起不了激勵的作用,甚至感覺到更沮喪,因為沒能被好好理解。
—
出「言」相救,是幫助對方,還是滿足自我?
這樣的狀況,不只發生在與孩子的互動上,與伴侶、同事、朋友或任何人,都可能會發生。因此,不論對家長、教師、社會大眾,甚至企業員工的溝通課程中,我常要求學員做的第一個練習,就是傾聽別人訴說困境時「不給任何建議」。在課堂練習中,大多數的人還算做得到;但下課後,就會聽到各種此起彼落的建議、分析、指導和經驗分享——對!就是這麼迫不及待。
即使你不是從小立志當老師的人,每個人似乎都是「好為人師」的。過去我在許多文章中都提過,我們為什麼如此愛講道理,那是因為,講道理會讓人的心理地位處在相對高的位置,因而提升自我價值感,這種在雲端的感覺多好!所以,當對方有難,不管他需不需要你的幫忙,你都會出「言」相救,各種經驗分享、建議、偏方、指導或分析,全都搬出了來(延伸閱讀:《且慢,你給出的是建議,還是更多挫敗?》)。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這可能正是破壞溝通品質的頭號戰犯呀!
(本文撰寫於2019年5月21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