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小心窺見孩子在網路上的隱私時,怎麼辦?

-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photos/character-kids-office-write-1752886/)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有一次,有位家長來與我討論孩子的問題,他說:

「上個月,我無意間看到孩子網路上的內容,真是令我擔心極了!他在臉書上的發文內容,常常帶有消極、悲觀又負面的字句,有時候還髒話連篇,有強烈的攻擊性。我實在很擔心他,但又不知道怎麼和他談?」

「你的擔心是合理的,這些內容確實不妥,做父母的有必要去關心且提醒。」

「可是,我不知道怎麼開口?」

眼前的家長神色有些緊繃,我問:「你擔心什麼呢?」

「我不知道講了,他會不會生氣,他是個暴躁易怒的孩子呀!」

發現問題就該直接溝通

我遇過不少家長,不太願意直接與孩子討論問題行為,是因為擔心孩子不高興,因而破壞親子關係。所以請其他人來當說客,像是學校老師、輔導老師、其他親友長輩等。他們會說:

「老師,我們說的話,孩子不願意聽,你來說,他比較會聽。」

我也常被如此賦予重任,但我通常都會拒絕。

第一、如果害怕被孩子討厭,而不願意與孩子直接溝通對話,那只是在討好孩子,創造一個親子和樂的假象,對孩子是沒有幫助的。

第二、無法與孩子直接討論重要的話題,顯示親子溝通遇到瓶頸,請他人代為傳話,或許能收到暫時的效果,但長期以來,根本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先同理、再講理:「孩子是否遇到困境了?」

回到剛剛的案例,我說:「該說的還是要說喔!你可以告訴他,你看到他臉書上的發文,覺得不妥,想和他討論一下,提醒他要注意網路上的用語與禮節,避免引發誤會,或者觸犯法律。」

眼前的家長點頭如搗蒜,我繼續說: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深入了解與協助孩子的契機。我們得想想,為什麼孩子要在網路上寫這樣的文章呢?是要引起注意嗎?是要討拍嗎?如果真的是這樣,孩子是否遇到困難了?是否生活不如意?是否過得不快樂?」

「你可以把你觀察到的現象當作媒介,去關心孩子內在的感受與經驗,如果孩子能感受到你們的理解與支持,對於修復你們的親子關係,會很有幫助。」

在這個例子裡,比較好的溝通方式是「先同理,再講理」。父母可以先客觀描述自己的發現,然後關心孩子的現況:

「怎麼了呢?是不是遇到什麼不如意的事情呢?」

聽聽孩子怎麼說,然後給予同理的回應:「原來,是被好朋友背叛呀!我想,你一定很受傷,也到很委屈吧!難怪你會寫出這樣的文字,是想抒發心情吧!」

待孩子的處境,能被充分理解後,再開口提醒孩子網路上的禮節與注意事項,這樣,孩子會比較願意接受。

— 

即使是有限的隱私,也該被尊重

「嗯!我懂了。可是,我還有個擔心……

這位家長掙扎許久,終於說出口:「那天,我其實是偷偷登入他的帳號,才會知道這麼多的。因為他的文章都設有權限,我常看不到,當時實在太好奇了,便用他的帳號密碼登入,沒想到竟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原來,他是瞞著孩子才知道這些的,難怪擔心孩子生氣。

因為,此舉正是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當孩子慢慢長大時,特別到了青少年期,會相當重視隱私,有許多秘密不想與父母分享,也會要求父母予以尊重。

如果你任意打開一個青少年孩子的房門,任意翻查孩子的抽屜,或是未經孩子同意,就拆閱孩子的書信、日記等,孩子肯定是會和你翻臉的。想想你年輕的時候,就可理解了。

問題是,父母就完全不能碰觸孩子的隱私嗎?

孩子越來越大時,他應該被允許擁有更多的隱私空間,但無論如何,都是「有限的隱私」,父母基於保護與照顧孩子的立場,還是有權知道那些秘密。

但你要知道,當你越使出父母的權威,要孩子不能保有自己的秘密,孩子永遠有辦法瞞著你,甚至把你唬得一愣一愣的。

千萬別與孩子鬥法!

比較好的做法,是適當地尊重孩子的隱私,如果想知道,應該要先徵得孩子同意,至少,也該先知會孩子一聲。

尊重是營造高品質親子關係的基礎。

小一點的孩子,在網路上的各項設定,常是由家長代勞;因此,你會擁有也保管孩子的帳號密碼。即使如此,在登入前,你都應該有個習慣,先知會孩子,並讓孩子知道,這麼做的用意是什麼。

你問:「為什麼這麼麻煩,孩子又不會知道?」

這就是最好的機會教育。你正在示範尊重,而孩子也在學習尊重。當你允許孩子有與你討論的空間時,孩子便有機會學習如何有效溝通。

這樣的觀念與做法,在實體世界與網路世界中,同樣適用。

— 

侵犯孩子的隱私時,就道歉吧!

回到與這位家長的對話。

「難怪,你會怕孩子生氣,因為你侵犯到他的隱私了!」

「是呀!所以我很掙扎,到底要不要和他談這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是重要的問題,非談不可;那麼,就誠實地告訴孩子,跟孩子倒個歉吧!」

在任何關係中,誠實永遠是上策。無法誠實,就會破壞信任關係;而若因此而陷入關係困境,更要用誠實的態度去修補。他或許可以這麼告訴孩子:

「孩子,上個月我因為一時好奇,用你的帳號密碼登入臉書,我為此感到很抱歉,希望你可以原諒我。」

當然,孩子肯定會生氣的,你不能要孩子不生氣,你要允許他可以生氣。你能做的,就是同理他的感受:「我知道,你感到很氣憤,你覺得沒被尊重。同時,你在臉書上的很多秘密,都被我看到了;你或許也會擔心,會不會被我罵,被我指責。我確實有點擔心……

在真誠道歉後,再開始與孩子討論網路內容的適切性。

請讓孩子知道,你是想幫助他,而不是要指責他。

(本文撰寫於2020年2月4日,文中案例為真實故事經充分改編)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listenpsy.com/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

注目新書《正向聚焦》

spot_img

注目新書《擁抱刺蝟孩子》

spot_img

熱門文章分類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