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手機惹的禍?如何教導孩子避免3C網路的分心誘惑

我認為,要克服手機或數位裝置帶來分心的問題,唯一的方法不是靠意志力,而是「眼不見為淨」原則。也就是,在執行重要工作,或需要長時間專注時,別讓有趣又誘人的數位裝置放在你的身旁;最好,你不會看見它,甚至不容易取得它。

小學生難溝通?難道孩子的青春期提早到?

怎麼會有一本書,標榜要教父母如何與家中的小學生溝通互動呢?翻閱《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之後,我才豁然開朗。那些在青春期時才會出現的暴躁情緒、對立反抗、冷漠無言或拒絕溝通,早在小學階段就已經一一顯露,只是頻率不高,或者力道不強;再加上這個時期,孩子對父母的情感依賴程度高,讓父母誤以為小學生不難溝通。

每個孩子,都有說不出口的苦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教養這麼難?我會告訴你,這是因為我們總是帶著成見,也就是既定的框架在看孩子的表現,並一再使用舊有且無效的方式應對孩子的問題行為。這讓我們輕易地評價孩子,而不是聽懂孩子在說些什麼;到最後,孩子關上了心門,不再願意與我們分享了。

不甘平凡,才能成就超凡

當初,我選擇進入彰化師大就讀,就是想要當老師。完成學業後,我幸運地進入教職,深蹲青少年輔導工作。因緣際會下,我又離開教職。我從日復一日地往返單一地點,轉而在高速公路和高鐵上飛奔,每日穿梭於不同縣市,與各式各樣的人群接觸。

允許孩子說出內心話,你準備好了嗎?

其實不是孩子不說,而是你沒準備好要聽。於是,你不允許孩子說出內心話;因為你根本不希望聽到這些,但你卻沒有意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