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曾有著說不出口的苦,
每個孩子,也都有著被深刻理解的渴望;
即使長大了,仍是如此!
當我還是個諮商新手時,面對被各種煩惱給困住的青少年,我常感到束手無策。我的一位前輩總是這麼告訴我:「試著去貼近孩子的內在,就是了!」
當時,我無法理解,到底什麼是「貼近孩子的內在」?而這麼做,就能幫助孩子解決困境了嗎?我努力去聽見眼前的青少年,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訴說自己的煩惱;我窮盡所學,蒐集一切有助於理解當事人的訊息並試著分析,然而,總覺得,自己離這些痛苦的孩子們,好遠好遠!
接受我諮商輔導的孩子們,大概也是這麼想著的吧!
隨著諮商經驗日漸豐富,我好像漸能掌握箇中要領;似乎,真如前輩所說的,光是貼近對方的內在,就能帶給他力量。
然而,到底如何貼近對方內在呢?
在閱讀展誥的新作《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時,突然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貼近就是深刻理解,而理解的功夫則牽涉到我們採用什麼「框架」來看待問題。
當我理解問題的框架,和孩子看待問題的框架相去甚遠時,即使知道得再多,仍然是一知半解。反之,當我能放下既有的框架,選擇走進對方的地圖看問題時,瞬間,我們的心靠得好近。
我很喜歡閱讀展誥的文字,和聆聽他的演講一樣,給人溫暖、誠懇,但又帶著清晰的力量。我時常在他的引導下,不自覺跳出既定的思考框架,從不同的角度切入看待問題,而能有不同的洞見。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教養這麼難?我會告訴你,這是因為我們總是帶著成見,也就是既定的框架在看孩子的表現,並一再使用舊有且無效的方式應對孩子的問題行為。這讓我們輕易地評價孩子,而不是聽懂孩子在說些什麼;到最後,孩子關上了心門,不再願意與我們分享了。
我曾在臉書上,分享一則孩子遇到困難,不願意向大人求助的案例故事。許多讀者在下面留言:
「求助只會被罵,後來就獨自承擔了!」
「說出來又沒人能懂,何必要說!」
看到這些文字,實在心疼。那些沒說出口的,其實是求救訊號;他們多麼渴望被理解,只是,他們已經失去信心了。而這些不被理解的經驗,其實從小就有了:「如果當時有人能懂我,就好了!」
那麼,我們如何去聽懂孩子的苦呢?
展誥在書中告訴我們:問題行為常有著功能,可能是為了達到某些目的,或者,避免某些痛苦,這與我常說的「正向意圖」,可以交相呼應。當正向意圖能被指認出來,對方就會感受到被深刻理解。閱讀這本書,你將學會如何分析與看懂行為背後的功能。
其實,這些功能不外乎是要滿足人的內在需求。書中提到,有三個特別重要的核心需求,也就是幸福三元素,分別是「歸屬感」、「價值感」與「希望感」。在本書開頭提到那位考試時間到,仍埋口苦思、堅持作答的孩子(我想,其實就是展誥本人吧!),或許正有著「價值感」的迫切需求;因為,就差那一題,他就拿到全科滿分了!
我很感謝,展誥寫出了這本書,讓世上更多的大人,知道如何貼近孩子的內在,而願意採取溫柔的姿態和語言對待孩子。同時,也在閱讀中看見自己成長過程中,那些沒被理解的苦,而有機會重新溫暖地傾聽自己。
(本文為《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11個暖心對話練習,走進孩子的心》(遠流出版,2021)一書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