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搜索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Enter your search query...
搜尋文章
人際關係
人類心理
修正直覺偏見,享受人際連結的美好
你不只需要社交互動,更要與他人建立健康有品質的連結。而這種深度的連結感,就是書中不斷提到的「共感體驗」(shared reality)。也就是,你與他人能共享某種感受、觀點或願景,此刻你們彼此感到心意相通、互有共鳴。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7 3 月, 2025
育兒路上
因育兒而建立起的社交活動,是助力還是阻力?
《我不參加媽媽聚會的理由》的作者李美蘭,在韓國享有極高知名度。她曾將自己在媽媽群組中的痛苦與矛盾寫到網路上,意外引發共鳴。她也決定刻意脫離這樣的人際關係,讓自己把心思專注於與孩子的互動上,終於找回內心的平靜。如果你也正對於是否要留在家長群組中感到掙扎的話,不妨讀讀作者的心路歷程與見解。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8 10 月, 2024
心理助人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把價值觀,強加在別人身上?
當你分享你的信念或價值觀時,是否允許對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呢?就算接受,是否允許對方可以接受全部,也可以接受部分,或一點點就好?若你能帶著這樣的態度,你便不會把價值觀強壓在他人身上。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4 5 月, 2024
人類心理
唯有發自內心,才能深入人心
要講贏別人根本不用靠大聲,除了內心堅定外,更要有顆柔軟的心,願意去理解與靠近他人的內在。人際溝通的目的根本不在說服別人,更不是為了爭輸贏、論對錯。而是,雙方能在充分交流下,取得共識,而不會委屈彼此。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2 4 月, 2024
人類心理
當你不再提問時,人生將無聊透頂
曾幾何時,我們不再去問為什麼,我們不再對周感一切到好奇,同時,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無聊乏味。許多人類偉大的發明與創造,都始於有趣的提問。那麼,我們該提出什麼樣的問題,能讓我們的人生獲益呢?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詹姆斯‧萊恩(James E. Ryan)在《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一書中,提到五個重要的問題。他用幽默的筆觸與動人的故事,分別闡述這五問題如何運用,能幫助我們想得更清楚。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6 3 月, 2024
人類心理
千萬別與心理學相見恨晚
許多接觸過心理學的人,都會大嘆相見恨晚。原來,生活中處處暗藏心理學,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可以解決人生大半困擾。可惜學校並沒有教這些,我希望孩子們可以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讓心理學成為人生路上良師益友。閱透過讀這套《學校沒教的心理課》,正是最佳途徑。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6 3 月, 2024
人類心理
當情緒風暴來臨時,就是練習「觸發功課」的時機
如果你發現,你常因為某些小事而勃然大怒,為某些人的言行感到挫折受傷,或在某些處境下而感到委屈不平,進而攻擊或責怪他人,也可能是自我否定、自我傷害,而這類行為或情感模式反覆發生,事後總是讓你懊惱不已,那麼,你很需要去練習「觸發功課」。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7 10 月, 2023
教育現場
又來了!動不動就發生霸凌,是怎樣?
不是每一件人際衝突或攻擊行為,都會被認定為霸凌。教育部對於校園霸凌有一定的定義,必須符合「持續性」、「侵害行為」、「故意行為」及「造成損害」等要件。然而,即使如此,要判定是否為校園霸凌,仍然有許多模糊空間,即使由學校所設的「校園霸凌事件防制小組」調查認定,也有可能誤判。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4 9 月, 2023
1
2
2的1頁
最新文章
面對悔恨,你需要的是更多理解
31 3 月, 2025
修正直覺偏見,享受人際連結的美好
27 3 月, 2025
為什麼孩子不配合?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配合
10 3 月, 2025
孩子愛罵髒話、爆粗口,如何引導?
21 2 月, 2025
那些你不想要的,終究需要去面對並接納
24 1 月, 2025
熱門文章分類
親職教養
118
人類心理
117
心理助人
63
教育現場
40
學習輔導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