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怒吼不是針對你,而是過去曾被傷害的回憶

-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36151/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曾有一位女士,帶著她先生前來參加我的工作坊,課後與我有一番討論。女士說道:「我先生的脾氣不太穩定,有時會情緒失控。他大部分的時候很和善,但如果我提醒他一些沒做好的地方,他會突然暴怒,朝著我大聲辱罵。但我又沒有惡意,而且我口氣很好,也沒說錯,他何必要生這麼大的氣呢?」

「為了這樣的事情,我們差點鬧離婚。但他事後會來跟我道歉,我也心軟繼續忍耐下去。但這個問題日益嚴重,我要他今天一定要和我一起過來,學習處理自己的情緒。」

暴怒差點搞砸了一切,但卻是有效果的

我問先生,是這樣子嗎?在家裡以外的地方,也會如此嗎?

他告訴我,有好幾次,在公司會議中,他突然情緒暴走,對當場所有的人高聲怒罵;那一次,差一點害他丟了工作。也有幾次,遇到難纏客戶的抱怨,他竟在客戶面前發飆,把客戶給嚇跑了。

「唉!我已經因為突如其來的暴怒,搞砸了很多事情。每次我都很後悔,但我好像很難控制自己。」

「聽起來有個共同點,就是當你被批評或否定時,就會不由自主地發火,接著失去理智般地大聲怒吼,是嗎?」

他猛點頭,我接著問道:「在你印象中,第一次出現類似反應,是在什麼時候?」

「我不知道,好像小時候就會這樣了!」

但第一次的確切情境,他想不起來;隔週,他再來上課時,告訴我,他想到了!

「是在國中時!我記得那時候,我的成績不錯,但父母對我的要求很高,時常不滿意我的表現,每天都會聽到他們挑剔我的聲音。有時候,我會忍不住對他們大吼,應該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吧!」

「當你吼完了之後,接著發生什麼事呢?」我接著問。

「然後,他們就閉嘴了。他們只是無奈地搖搖頭,好像就不再講話了。」

「常常這樣子嗎?」

他點點頭。我說:「於是,你的怒吼出現效果了,是嗎?」

他有些疑惑,我笑道:「你的怒吼,成功地讓爸媽暫時停止指責你。行為只要有效果,就會被保留下來。於是你學到,只要聽到被批評否定的聲音,就大聲怒吼,對方就會閉嘴。幾次之後,成了自動化的慣性反應。」

暴怒咆哮,最早可能是為了因應來自父母的否定與指責,發展出自我保護的生存策略。過去雖然有效,現在卻帶來了種種的問題,為此付出龐大的代價。

我轉頭對女士說:「謝謝妳帶著妳先生前來,現在妳應該知道,他怒吼的對象不是妳,而是他兒時回憶中的父母。所以,妳沒做錯什麼,而妳先生,也只不過是在發揮他的求生本能而已。」

辨識出情緒反應的源頭,建立新的情感經驗

面對一再出現的情緒反應模式,我們可以透過追溯早期成長經驗,辨識出情緒反應的源頭。不過,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難道,我這輩子都不能唸他、說他了?就得繼續承受他的怒氣嗎?」

除了她先生需要學習透過自我覺察,停止舊有的情緒反應模式外;這位女士仍然可以做點事,幫助她先生改善現況的。我說:

「請你去觀察,什麼時候,當妳提醒他一些事情時,他沒有顯露暴躁或不耐煩?一定有這樣的狀況吧!」

「嗯!也不是沒有。」

「很好!這個時候可以告訴他,妳觀察到他的反應是和善的,沒有暴怒,妳很喜歡他這麼做,也很肯定他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麼做,是要增強對方有效或受歡迎的情緒或行為反應。當然,還可以嘗試事前提醒的功夫。我繼續說:

「你先生既然看到問題,也希望自己能改變。那麼,當妳下一次要提醒他一些事情時,可以先告訴他:『我等一下要對你說一些話,可能會讓你不太舒服。如果你能先調整好情緒,有心理準備,我們再開始談。』也就是,讓他先做好自我調整與自我安頓,再展開對話。

「當然,如果他接下來的反應是和善而穩定時,記得要大大肯定他!」

這麼做,就是在透過真實互動,去幫助身旁的人建立新的情感經驗——感受到被肯定與被接納,而無須一再重複原有慣性的生存策略。

這不是針對你!

我常聽到教育現場的老師們訴苦,對孩子掏心掏肺地付出,卻常被孩子突如其來的怒氣,以及刻薄尖銳的言詞,弄得傷痕累累。

例如說,當在關心班上受挫的孩子時,常常,前一秒,孩子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哭訴著,下一秒,突然怒氣沖沖地說:「騙人騙人,你根本就不會了解我!」、「拜託,可不可以離我遠一點!」說這些話語時,伴隨著高漲的情緒。

幾次下來,孩子的舉動,常常重重地傷了老師的心。你感到很疑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是否該繼續幫助這孩子?

通常,我會安慰這些認真但傷痕累累的老師:

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曾經沒被友善對待。所以他對於身旁的人,特別是那些想要關心他的人,有著矛盾的感受。當他情緒高漲地咆哮時,怒吼的對象不是你,而是那個過去曾經傷害過他的人。

這便是從創傷知情的觀點,來看待孩子的問題行為,能幫助我們更理解孩子的難處。當你能明白「這不是針對你」時,或許,我們就會放過自己一些,也會多長出一些些耐心,也比較知道,該怎麼做會比較好。

(本文撰寫於2020年7月12日,文中案例為真實故事經充分改編)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著作: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listenpsy.com/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

注目新書《正向聚焦》

spot_img

注目新書《擁抱刺蝟孩子》

spot_img

熱門文章分類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