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政府總是花很多錢拯救麥特戴蒙,但是「絕地救援」(The Martian)這部賣座電影確實有其引人入勝之處。
美國好萊塢式的英雄主義電影,典型的特徵是主角永遠死不了。過去的電影強調主角單槍匹馬、勇闖敵境、萬夫莫敵,走的是英勇強悍路線。「絕地救援」有點不同,相同的是主角也死不了,不同的是,這次走的是落魄到不行的路線。
由麥特戴蒙飾演的男主角馬克‧瓦特尼(Mark Watney),在火星任務中遭遇危難,來不及隨隊友一同逃走。雖然大難不死,卻一個人孤伶伶地被拋在這荒寂的星球上。
—
這部電影發人深省之處,就在於一個人如何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中,長時間地撐下來,終於盼到神隊友前來援救。
就因為他夠落魄了,才能跟觀眾有所共鳴。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像電影主角般遭遇的機率趨近於零,畢竟不是人人都上得了太空,但類似的情況卻不少。我所說的「類似的情況」,就是你得在資源極少又希望渺茫的情況下,撐過一段不短的時間,達到目標或脫離困境。
例如:許多人從小到大都有準備大型考試的經驗,為了幾年或幾個月後的升學或就業考試而長期抗戰,「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或像是,如果你身上背著大筆債務,你知道你逃不了,又非一時片刻能解決得了,只能一點一點地慢慢還,熬過這段痛苦時期。又像是,當你長期待業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苦尋工作,屢試屢敗,直到被錄取前那段長時間的身心煎熬。
—
雖然,我們知道好萊塢的英雄電影中,主角一定會戰勝絕境;然而,電影中瓦特尼面對絕境所擁有的心理素質,確實值得我們一探究竟。
如果要用很簡短的詞彙去描述他何以能夠撐下去,大概就是他具備了「無極限的彈性」吧!這無極限的彈性,究竟發揮在哪些地方呢?
(一)永遠懷抱著希望,同時做好最壞的打算
人是活在期待之中的,有著存活的期待,就能撐得下去。瓦特尼就是抱著有機會獲救的期待,這是讓他願意嘗試活命的前提。然而,只有樂觀是不夠的,你得做好最壞的打算。瓦特尼早就想好自己隨時會死在異鄉,還是距離人類千百里的星球上。當看透了「死亡」的無可避免,反而讓他能大展才華,而不會綁手綁腳。
(二)堅守紀律,也能打破計畫
當瓦特尼擬好了延長生存機會的作戰策略後,接著就是每日確實執行這些計畫;每天該做什麼,做到什麼進度,都是規劃好的,能夠確實執行計畫就是紀律的展現。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你得隨時打破計畫,更改策略。當馬鈴薯田被毀了,再也種不出食物來時怎麼辦,你得接受它,然後尋求變通。人是容易習慣的動物,當逆境來時,不願意更改習慣,就等著被淘汰吧!
(三)為自己的科學知識自豪,也承認自己的有限與渺小
瓦特尼是個植物學家,在存糧有限的情況下,運用了既有的科學知識另闢新途,以現有的工具與資源弄出水源——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可媲美馬蓋先在世!同時,他也告訴後輩,永遠得尊重太空,即使你再強,在宇宙面前仍是渺小的,這是一份臣服。別想著「人定勝天」,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四)適應孤獨,又保持人際連結
孤伶伶一個人,和你身旁有個人陪著你,同樣在火星上,心中必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很遺憾的,瓦特尼只有一個人,他得快速地適應這份孤寂,學習或享受獨處(真的是獨處)。同時,他也不忘保持人際連結,他聽同行夥伴們留下來的音樂(邊聽還邊批評),每日對著攝像紀錄器自言自語,彷彿有人就在對面聽著。形式上是孤單的,心中仍存在著與人的連結。
(五)眼光放遠,也活在當下
瓦特尼知道多久之後,NASA會有下一次的火星任務,他有機會在那時獲救,重返地球。因此,他的所有計畫都是以那次任務來臨為前提而做準備,此時,他的眼光是長遠的。同時,他每天認真地執行當下該做的每件事情,遇到問題就去解決,見招拆招,此時他是很認份地活在當下。因為,過去只存在記憶中,未來還是未知,只有當下是真實。當一天和尚就敲一天鐘,做一天火星人就幹好一天火星事。
(六)活得像個人
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會有情緒起伏,瓦特尼永遠讓自己的情緒自然流動。解決了難題,會開心興奮,為自己喝采;遇到了挫折,也會流淚飆髒話。最重要的是,他總是帶著幽默感,即使到最後一刻仍是如此。此外,瓦特尼每天對著攝像紀錄器說話,看似在將火星上的點滴遭遇存寫下來,帶給後世子孫寶貴的太空探險資料(或要讓後人緬懷他);實際上,這正是一種自我整理的過程,每日反思,面對自我,讓心情與思緒獲得整理,同時迸出新的生存點子。
—
越有彈性的人,越有能力熬過人生困頓,特別是脫困之日遙遙無期時。我們不必被扔在火星上才需要展現這份彈性,人生就是最好的修道場,而彈性就是你的絕佳秘器。
(本文撰寫於201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