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倒數好緊張,如何不被焦慮淹沒?

如果你在考前有上述情形,那麼,你的壓力指數恐怕瀕臨爆表,是該好好調整一下自己的身心狀態,才不會讓自己的心智,被那些因壓力而來的焦慮或恐慌給淹沒,導致最後關頭功虧一簣。

那些停不下來、擺脫不了的強迫行為,原來都是心理防衛機制在作祟!

如果,我們能透過心理防衛機制這套概念,去理解與看懂自己或他人生活中常見的不當行為,最終,我們會知道,重要的不是去矯正那些不當行為,而是願意去靠近、接納、安頓或轉化內心裡的痛苦情緒。

分離,是親子關係唯一的途徑

藉著孩子的生命發展,我們都有機會再長大一次。 當我們學會,負責任地把自己的人生活好,正是給孩子人生最棒的禮物。因為,親子關係終將指向分離,你不可跟在孩子身旁一輩子,但卻能讓那份愛化為力量,陪伴孩子終身。

聽懂孩子的情緒訊息,下一次會做得更好

沒有父母是完全準備好,才擔當親職。我衷心期待,每一個初為人父或人母的大人,都能擁有《恆溫教養》這本書;你不需要做到最好,但透過學習與反思,可以更好。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個人介紹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心理勵志及親子教養等暢銷書共十二本,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有時候,勇氣用完了也沒關係

當失去勇氣時,不是忙著自責、懊惱,也不是想辦法再找到更多勇氣;而是,允許自己暫時沒有勇氣,去感受那份因失去勇氣而來的恐懼或擔心。當你越願意真誠地靠近那些不舒服的感受,你越能從那些無能為力中解脫。

走向身為父親的自我覺察之路

我認為,本書最精彩之處,是仁廷對「父性」與「父職」等概念的論述,這是坊間教養書中鮮少提及的。拜讀這個章節,能讓身為父親者,深刻自我反思——如何保有父性傳統中的美好特質,同時與孩子及家人有著親密的連結。

考前複習重效率,從提升專注力做起

提升讀書專注力並不難,你只需要改變一些讀書習慣即可。像是,將3C手機等誘惑來源,移出溫書空間,降低外在干擾;擬定溫書計畫,最長50分鐘就休息一下,並在下一個時段安排不同性質的科目,避免專注疲乏;配合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保持心情穩定;同時,在溫習課業時,寫筆記或做習題,主動投入心思於課業活動中,都能讓你的考前複習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