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策略

回到孩子的學習任務中確實理解學習困難

市面上那些標榜「如何學習」、「學得更好」的讀物,常會提供讀者的大量的學習方法。看起來都很有道理,但實際運用卻有其困難。也就是說,當孩子要將這些讀書方法轉化或套用進自己的目前的學習任務中時,常常窒礙難行。為什麼?

千萬別與心理學相見恨晚

許多接觸過心理學的人,都會大嘆相見恨晚。原來,生活中處處暗藏心理學,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可以解決人生大半困擾。可惜學校並沒有教這些,我希望孩子們可以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讓心理學成為人生路上良師益友。閱透過讀這套《學校沒教的心理課》,正是最佳途徑。

圖像化呈現的資訊,更容易被理解

用圖解的方式教學,會讓課堂變得豐富有趣,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面對目前專注力普遍低落的孩子,會是絕佳的教學法寶。

當學習倦怠來敲門,如何找回昔日讀書學習好身手?

當人們長期處在高度緊繃狀態中,顯少有機會放鬆或喘口氣時,久了就會像橡皮筋被過度使用一般,失去了彈性。當我們上緊發條對課業全力衝刺時,身心狀態是高度緊繃的;身體動員了全身的資源在大腦的運作上,讓我們在課業上能夠有傑出的表現。 只是,時間久了,身體自然會抗議。於是我們會突然感到無力,讀書不再有勁,難以專注,昏昏欲睡,欲振乏力,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試圖透過這種方式,從長期疲勞的狀態中恢復。

如何擬定適合自己的讀書計畫?

擬定讀書計畫並非難事,只要拿張紙,劃個表格,上面填入預計溫習的科目與進度,接著照著做就好了。問題是,有太多的人擬訂了計畫卻總是做不到。為什麼會做不到呢?因為高估了自己的執行力,一開始做不到,便很容易放棄。因此,孩子要學習的,是擬定一套「適合自己」且「做得到」的讀書計畫。

補習,需要嗎?如何評估孩子的補習需求?

不少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不斷接收「不補習不行」的「恐嚇訊息」的轟炸,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便把補習當做孩子學習中的必要安排。然而,補習不是萬靈丹,但若能與孩子一同討論,釐清孩子的課業困難與需求,補習也確實能夠拯救孩子的學習表現。然而,比補習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要有改善學習表現的動機。

懲罰性抄寫如何扼殺孩子的學習慾望?

書寫活動是學習的重要環節,不宜做為孩子犯錯後的懲罰手段,避免使書寫和受懲罰時的負面感覺連結在一起,進而開始厭惡書寫,甚至厭惡學習或拒學。

最新文章

Google search engine

熱門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