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當我帶領工作坊時,邀請現場學員上台與我互動,進行一個技巧演示。結束後,有個學員私底下告訴我,他觀察到當技巧引導到一半時,我突然嘆了一口氣。他問:「為什麼當時會嘆氣呢?」
我有些困惑,心想:「剛剛我有嘆氣嗎?」
那天,我回想起碩士班接受諮商督導時,當討論到一個段落,我突然嘆了一口氣,隨即被我的督導者注意到。他溫柔地詢問:「我發現,剛剛你嘆了一口氣,發生什麼事了呢?」
事實上,若沒有他的提醒,我並不知道我有嘆氣。而當我刻意留意時,我發現我不只一次嘆氣,而是很多次。而嘆氣的背後隱藏著某些情緒與想法,值得一窺究竟。
於是,我在下一次的工作坊中,進行同一個技巧演示時,也更有意識地關注自己的狀態。果真在某個環節時,不自主地嘆了口氣。我隨即在心裡問自己:「我怎麼了?」
身為助人者,自我覺察是基本功夫。自我覺察的速度越快、面向越廣、程度越高,通常有助於助人者對案主的問題做出更正確的判斷,也更能有效地陪伴與貼近案主的內在世界。
我們不一定清楚自己怎麼了?
不只助人者,一般人也很需要自我覺察。如果當你想擺脫目前的困境,或者期待自己更為提升時;在改變之前,都需要先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覺察。
像是,如果你想減重,希望自己少吃一點,那麼,你得知道何時為自己喊停。現在,就請你試著感受一下,你的肚子是餓的還是飽的?再問問自己:「當我肚子飽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你會發現,你其實不是很清楚,「飽」的感覺是什麼。而當你刻意留心自己吃飽時的身體感受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即使飽了,你仍然繼續進食,沒有停下來。
那麼,又是什麼讓你即使感覺到肚子飽了,還不願意停下來呢?
也許是擔心浪費食物的「罪惡感」,也許是亟欲宣洩壓力的「無力感」,也許是想填補些什麼的「空虛感」。這些情緒感受可能和你最近的生活有關,也可能來自過去成長經驗。
你可以繼續去探究,進行更深入的自我覺察。
覺察涉及到「刻意」與「留意」兩個程序
至少,當你覺察到自己的肚子已經飽了,身體的進食需求已獲得滿足,你就有機會在當下做出決定:要繼續吃,還是離開餐桌?
反之,若你缺乏覺察,就會無意識地繼續吃,那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模式,使你吃進超過身體所需的熱量,日復一日,停不下來,當然難以成功減重。
所以,覺察就是「知道自己怎麼了」,涉及了「刻意」及「留意」的過程。
「刻意」意味著,覺察需要花費力氣,有意識地去注意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好讓自己的慣性反應停下來。打破慣性反應往往耗神費力,這是覺察的難處之一。
「留意」指的是,你得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某些焦點上,例如身體感覺、情緒感受、思緒念頭、環境刺激,或者反覆出現的行為模式等。
不只覺察,更對你的覺察有所覺察
通常,注意到自己的某些感覺或想法,會引發你更多的感覺或想法,往往使人陷入困惑與混亂中,這是覺察的難處之二。
舉個例子,若你是個考生,在考前最後衝刺關頭,赫然發現自己竟然不自主地滑起手機,而且不知道滑了多久。此刻,你的內心冒出一股罪惡感,不斷批判自己怎麼可以虛擲光陰。
沒錯!你覺察了,但覺察也為你帶來更多痛苦。這時,你可以問問自己:「我因滑手機而生的感覺是什麼?」,也許是焦慮、恐懼、自責、失望、無助……等,再問問自己:「這些感覺又是怎麼來的?」
此刻,你不只是覺察,更是覺察你的覺察。
為了避免自己被腦海中批判的聲音給淹沒,你可以為覺察帶入一些慈悲,溫柔地看見自己此刻的現狀;當發現自己正在自我譴責時,就只是慈悲地看見,然後有意識地選擇停止批判。
停下來,你擁有再一次選擇的機會
如果你想練習自我覺察,我會鼓勵你從身體的感覺著手。
有個父親找我討論與孩子相處的問題。他告訴我,他知道不該對孩子大發雷霆、破口大罵,有話應該好好說,但就是做不到,令他感到無力。
我問:「你能覺察到你的生氣或憤怒嗎?」
「能呀!」他說:「但都是在情緒爆炸時才注意到!」
顯然,這位父親的覺察慢了半拍,他也為此感到懊惱。但後知後覺總比不知不覺好。我帶著他去看見,他的懊惱背後有著正向意圖,是希望能夠控制自己的脾氣,改善與孩子的溝通。
我問:「當與孩子衝突,你的憤怒就要升起時,你會看見、聽見或感覺到什麼?」
「不知道!」他說。這很正常,大多數的人很少去留意情緒升起前的徵兆。我請他回憶起最近一個對孩子發怒的經驗,我問:「現在,你感覺到什麼?」
我特別引導他注意身體的感覺,他說:「我覺得胸口悶悶的,頭部漲漲的,我聽見我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我大口吸氣……」
「很好,你已經覺察到你生氣時的狀態了,下次,當這些身體感覺出現時,表示你正要發怒了。」
他接著問:「然後呢?覺察到自己要發怒了,可以怎麼辦?」
「因為你有覺察,所以,你可以選擇像過去一樣,對著孩子一頓怒罵,或者選擇深呼吸並離開現場,等氣消了再來想想如何與孩子互動。」
因為覺察,我們獲得再一次選擇的機會,我們不再對困境無能為力,也不再被卡在慣性反應的束縛中。
你越常在當下自我覺察,覺察力就會逐漸提升;慢慢地,自我覺察成為你新的慣性模式時,就不會再感到費力了。
自我覺察拉出人際界線,你有能力保護自己
我們之所以對自我身心狀態的覺察力不足,常與自童年時期所受的教育有關。大人常在我們遇到挫折或受傷時,要我們:「不要想太多!」、「不要難過!」或說:「這又沒什麼大不了!」
這些言語都在暗示我們,別將注意力放在那些痛苦的感受或負面的想法上。於是,為了迎合大人以求生存,我們越來越習慣壓抑情緒、忽略感受,對來自身體的訊號視而不見。
當有一天,你被冒犯了,不論是在學校、職場或任何場域,有人做出傷害你的舉動,或說出貶抑你的話語。你會隱約感到不舒服,但你會迅速又熟練地把這些感覺壓下去,並告訴自己:「這沒什麼!」、「別想太多!」或「別去管他就好了!」。
於是,你也不會選擇表達自己,說出你的感受或期待:「當你這樣說我時,我感到很委屈,請你不要再說了。」或者向外求援,請人幫忙你避免繼續受害。
而那些傷害你的人,也許有心,也許無意,當你沒有明確表達時,便可能重複地傷害你而不自知,甚至變本加厲。
當你遭受不當對待時,辨識出你此刻的情緒感受,認可這份感覺是真實存在的,接著採取行動(包括明確表達、離開現場或請求協助)讓自己避免再度受害。
因此,自我覺察為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撐起保護傘,拉起一條對彼此都舒服且適切的人際界線。可以的話,自我覺察最好從小練習,透過大人的引導,讓孩子有機會關注自己的身體、情緒、想法或行為模式。
當然,現在開始,也不嫌晚。一旦覺察了,你就獲得做出新選擇的機會。
(本文刊登於2024年10月《張老師月刊》No. 563,頁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