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可能到可能:讓人「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正向回饋

-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剛進入高一就讀時,才第一次月考,我的數學就考砸了。當我看著考卷右上方斗大的紅字「26」時,我屏住呼吸、閉上眼睛,豆大的汗水流了下來——我完全不敢置信!

當時的我16歲,剛進入高雄中學這所聚集了大高雄地區學術成就頂尖學子的一流學府就讀,我也是所謂的「菁英份子」之一。但此刻,我萬念俱灰。

在拿到26分的當下,我的耳邊時而迴響著一個聲音:「你的數學果然沒有你想像中的好!」我覺得我是一個魯蛇,徹徹底底的失敗者;數學在高中階段是何等重要,而高中生涯才剛要開始。

「這下你玩完了!」我這麼告訴自己。

一年後,升上高二,曾經連兩次月考,我的數學都拿了滿分,升旗時上台領到了難得的「數學成績優異」獎狀與圖書禮券,那是莫大的殊榮。

26分到100分,我是如何辦到的?

我比誰都明白,即使我一直覺得我的數學完蛋了,但腦袋裡還盤繞著另一道更強大的聲音:「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吧!畢竟,一直以來你都是靠著努力換來好成績的。」

腦袋裡的兩個聲音,誰大誰小?

當你遭遇一個對你而言至關重大的挫敗時,腦中常會閃過兩個相對的念頭,一個是「我的能力不足,我辦不到」,另一個是「也許我可以再試試看,結果會不一樣」。當前者的聲音大於後者時,你可能會傾向就此打住,放棄努力,終於失敗收場;而當後者的聲音大於前者時,你可能會再接再厲,結局就此翻盤。

前者將思考的焦點擺在能力本身,相信自己的本事就是如此,不可能提升或改變;後者將思考聚焦於過程,相信透過不斷努力,因應問題的能力將會增長,終究會突破困境。

這兩個相對的心態是由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所提出,前者稱為「固定思維」(fixed mindset),後者則稱做「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抱持固定思維的人,相信人的能力、本領與才華是固定不變的;而保有成長思維的人,則相信自己可以透過不斷努力來提升自己的能力,擴展自己的極限。

不消說,哪一類思維傾向的人,在面對困境時會很快放棄努力,傾向於逃避更高難度的挑戰,永遠只挑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做?——通常是「固定思維」者。

然而,現今的教育現場,卻存在著許多抱著「固定思維」的孩子。儘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滴水穿石」、「積沙成塔、聚少成多」、「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等具有「成長思維」意涵的名言錦句,孩子們多半能朗朗上口,但實際上他們卻常告訴自己:「我不可能」。

分數至上文化助長固定思維,讓孩子的努力停滯

根據卡蘿杜維克的看法,固定思維或成長思維的形成,與孩子從小在面對挫敗或成功時,身旁的師長給予的回饋內容有關。若師長給予孩子的回饋聚焦在投入過程中的付出、堅持與方法上,這便暗示了努力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若讚美或批評是依據成就本身或孩子的資質,那麼便會讓孩子認知到,一個人的能力是不可能改變的。

於是,我們不難理解,在這個極端重視考試與分數至上的家庭或學校現場中,父母師長一方面告訴孩子「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另一方面卻用分數高低來評斷孩子的學習能力——考得好便得到獎賞,考差了便免不了一頓臭罵(另外需冒著失去同儕尊敬或喜愛等「社會籌賞」的代價)。

儘管孩子仍被諄諄教悔著「持續努力就會進步」的觀念,但這對孩子沒太大用處。因為難度漸高的課業進度,一次又一次的考試挫敗,現實壓力給孩子的回應是:「你不是讀書的料,你屬於學習失敗組!」

而學習上的失敗與低效能感,有如一股低氣壓蔓延到與學校生活有關的其他層面上,那些本該洋溢青春活力的臉龐,逐漸出現倦容。

促發成長思維的兩個正向回饋原則

我們知道,當一個人面對挑戰時若擁有成長思維,最具有持續向前、再接再厲的力量;那麼,怎麼樣的鼓勵、肯定或正向回應,最可以促發一個人的成長思維,而讓人「相信自己做得到」?

最好的回饋方式,就是透過提問的形式,讓當事人反思自己面對工作任務的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事,主動做了些什麼;同時,將工作表現的比較焦點聚焦在自己身上,自己與自己比較,以在當事人面前呈現出一種成長的可能脈絡。原則如下:

(一)回饋的焦點在過程中投入或展現了些什麼。

(二)引導當事人自己與自己比較。

當一個人表現得很好,漸入佳境時,我們可以這麼回饋他:

  • 「你是否發現自己一次比一次進步,你是怎麼做到的呢?」
  • 「我很好奇,你做了些什麼,或用了什麼方法,幫助自己比上一次表現得更好呢?」
  • 「你是否發現自己有哪些特質或能力,幫助自己可以擁有如此好的表現?」
  • 「當你可以表現得這麼好,你會如何運用這一次的經驗,幫助自己面對下一次類似的挑戰?」
  • 「如果有人也遇到相同的挑戰,你會給他什麼建議,幫助他也能成功面對?」

*

相對的,當一個人遭遇挫敗,或者在工作或學業表現上退步了,我們仍然可以透過這兩項回饋原則促進成長思維。例如:

  • 「這次表現雖然不如預期,但之前你曾經有過好的表現,當時你是如何做到的?」
  • 「那些之前的成功表現,如何幫助你下一次再次面對類似困境?」
  • 「這次你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果,那麼下一次再面對類似困境時,你將會做些什麼幫助自己呢?」
  • 「面對這次的困難,你做了好多努力,你是如何堅持下去而沒有放棄的呢?」
  • 「是什麼讓你在面對這次困難時,願意持續付出、堅持下去呢?」

運用

not yet句型的五步脫困法

卡蘿杜維克於2014年的TED-Talk演講中提到,教師要善用not yet(還沒有)的句型來給與孩子評價與鼓勵。例如:如果學生在某門課的表現不及格,她會給學生的回饋是「你『還沒有』通過這門課」,因為,「還沒有」表示有通過的可能性。

這讓我想到「簡快身心積極療法」的創始人李中瑩老師在其著作中提到的「五步脫困法」,運用的就是「還沒有」的語言暗示技巧。當來訪者說:「我做不到某事」時,助人者可以逐步引導當事人改變其限制性的想法:

  • 第一步,困境:「我做不到某事。」
  • 第二步,改寫:「到現在為止,我還沒能做到某事。」
  • 第三步,因果:「因為過去我不懂得……,所以到現在為止,我還沒能做到某事。」
  • 第四步,假設:「當我學會……,我便能做到某事。」
  • 第五步,未來:「我要去學……,這使我能夠做到某事。」

從第一步到第五步,是否讓人感到逐漸有力量?心態改變了,力量就提升了,便有機會從困住自己的地方跳脫出來了!

(本文撰寫於2017年11月22日,修改於2021年6月16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listenpsy.com/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書,為2018~2023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

注目新書《正向聚焦》

spot_img

注目新書《擁抱刺蝟孩子》

spot_img

熱門文章分類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