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每次去剪頭髮,我的心情總是忐忑不安。
每當我比手畫腳「認真」地向設計師說明我想要的髮型後,設計師簡短回應一下,便動手修剪。
「好了,你戴上眼鏡看一下吧!」
我戴起眼鏡,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怎麼會是這樣?」這是我腦中時常浮現的念頭。
原來,語言表達是有局限的。當我把內心對於髮型的想像畫面用語言表達出來,而設計師再根據我所說的,轉化成他的內在畫面,剪出來的髮型當然差異很大。
後來我學乖了,從髮型書中找圖片,直接指給設計師看,依樣畫葫就行。結果仍然與我想得不一樣。我只能安慰自己:「好吧!大概是臉的問題。」
—
幾次之後我發現,即使我很清楚表達我想要的風格,有些設計師仍然會剪成另一種迥異的造型風格。也就是,如果設計師內在有一個關於髮型既定的框架,並將這樣的框架套用在顧客的需要上,於是剪出來的髮型總會與顧客期待的有落差。
這就是神經語言程式學(NLP)中關於溝通所提到的一個假設前提:「地圖不等於實際的疆域」(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其內建好的地圖,用於理解與判斷事物。每個人的地圖來自於其成長經驗的累積,因此每個人的地圖都長的不一樣。人們依循著其內在地圖走人生的路,於是,對於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想法與感覺;當著重的角度不同,判斷後所下的結論也不同,做出的決定也不同。
因此,不論任何溝通場合,如何讀懂對方的地圖,核對彼此地圖的差異,從差異中尋求共同點,再達成一致性的溝通目標,會是影響溝通品質中的重要關鍵。
NLP的另一條假設前提是:「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No two persons are the same.)。我們無法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內在地圖,即使再怎麼努力,也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我們連本人的內在地圖都不一定清楚了,何況是他人的。
事實上,在溝通中,不一定要掌握對方地圖的全貌,重要的是,找到地圖中對方最常走的那條路,也就是,辨認出對方對某個議題最關注的部分即可,再根據那個部分給予回應。
—
曾遇到一位家長在演講後前來問問題。他說:
「陳老師,我的女兒現在高一,就讀綜合高中,讀了一學期,可能是遇到課業的挫折,念不下去,吵著要轉到高職的美容美髮科就讀。我實在很為難,不知道該不該讓他轉?」
通常這時候,我會進一步蒐集更多資訊。我問:「你們家長的看法是?」
「我們當然不願意呀!雖然她一直說對美容美髮有興趣,但是畢竟出路不是很好。而且我們擔心她三分鐘熱度,如果轉過去念個幾個月,又說念不下去要轉學,那不就又浪費了一年?」
我明白家長的感受,家長對於孩子有些不信任,也擔心一些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可能會發生。
「如果孩子對於美容美髮有興趣,何不讓她去試試看?」我的立場比較偏向尊重孩子的興趣,因此我這麼建議家長。
「我們就是擔心她現在說有興趣,以後又變卦,到時候怎麼辦?」家長回應我。
「當初選念綜合高中是你們的決定,還是孩子的決定?」我問。家長說:「是我們建議她念的。」
「是呀!因為孩子聽你們的話去念綜合高中,今天讀得不好,會怪罪你們,他不會自我負責,於是擺爛來跟你們抗議。如果你們願意尊重她的選擇,她會為自己負起責任,再苦也要撐下去。」我這麼說,內心是期待家長能多信任孩子一點。
「老師,你不知道,她當初剛升上高中時,也信誓旦旦地說會把書念好,結果還不是放棄了!轉換跑道後,萬一又這樣怎麼辦?」
—
我常在很多演講場合結束後,被聽眾圍著問問題。像是親職教育講座的分享後,許多家長會帶著目前遇到的困擾來請教我,通常是一些與孩子互動的問題。
我很頭痛,該如何回應這些心急的家長呢?
一方面,會來問問題的家長,想必是困擾很久了,問題的困難度很高;另一方面,我的時間有限,又有其他家長在排隊,常難以三言兩語給出讓家長滿意的答案。
所以,很多時候,我會說:「這個問題太大了,我一時也沒有最好的方法。」這句話如果是用很真誠的語氣說出來,家長通常都能理解並接受。但是,總不能一直這樣說吧!
—
回到與這位父親的對話。我知道,他的孩子遇到的困境,是青少年階段常見的。青少年的孩子常處在內心混亂之中,期待做到又擔心做不到,有時會展現決心,但有時候又無法堅持,常讓父母感覺到意志不夠堅定。我試著幫助家長多體會一下孩子的心情。
「其實孩子應該也感到很慌亂才是。你們要不要用我剛剛教的溝通方式,多給孩子一些正向鼓勵,幫助她對自己有更多信心?」
「老師,這些我們都有做,我們對她的成績也不會過份要求。自從她上高中後,我們就一直鼓勵她!特別是她的阿嫲,以前常罵他,現在看她這樣,便一直稱讚她,罵都不敢罵……」家長激動地說。
我不知道真實的情形如何,顯然家長對我的建議一直無法接受,再這樣下去,不會有結果。同時,我感到越來越焦慮,我決定向家長承認我目前愛莫能助。
「這問題似乎有點複雜,在難以了解全貌下,我也不知道目前可以提供你們什麼好方法。」
當我說完後,本來有點沮喪,突然靈光一閃,決定改變對話的方向。
—
「我很好奇,你的女兒一直都是這麼有主見嗎?」
這父親楞了一下,接著說:「她相當有主見,又倔強,才會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常常一意孤行,很令人擔心。」
「青少年孩子要能獨立思考其實很不容易!聽起來她不但有主見,也很堅持自己的看法。」我接著說:「你們是否觀察到,這份有主見與願意堅持的特質,會為她帶來什麼幫助?」
「呃……」他突然說不出話來。我順勢繼續探問:「我更好奇的是,你們是如何教養出如此有主見而且願意堅持自己立場的孩子?」
「我不知道,可能是遺傳吧!我也是很有主見,也很倔強的人。」
我停頓一下,接著說:「你說你很倔強,但我也看到你很願意尊重孩子,是什麼讓你沒有很強制地要求孩子非得順著你們的意思走,而願意與孩子溝通,甚至多方聽取意見呢?」
家長沈默了,似乎不知道要說些什麼,但臉部肌肉變得柔軟了,與剛才焦急的神情不太一樣。我接著說:
「其實,這個問題從來不會有最完美的答案,每個決定都會伴隨失敗或後悔的可能。我很欣賞你們教養出一個有主見又懂得堅定立場的孩子,同時你也是個既關愛又懂得尊重孩子的家長。帶著這份關愛與尊重,持續與孩子討論,就是一位稱職父母能做到最好的事情了!」
家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祝福你們!」我說,並用溫和而堅定的眼神看著他,順勢結束對話。
—
在那場與家長的互動中,前半段的對話確實令我感到無力。每當我給出一個建議,就會被打回票。家長的回應很客氣,實際上是在告訴我:「這行不通!」
當承認自己幫不上忙,靜下心來後,我突然發現,我並沒有讀懂家長內心深處的需要。此刻,這位無力的家長,表面上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實際上是需要被人看見自己的努力。
確實,任何人都想被看到,每個人的努力都想被肯定。許多無力的家長時常透過尋求解方去傳達自己「已盡力」的訊息,或者想知道自己是否是個「足夠優秀」的家長。
因此,我決定把對話的焦點連結到家長「身分認同」的層次,逐步去欣賞與看見家長已經付出的努力(對孩子的關愛與尊重),並藉此讓他知道,他正在做的,正是一位優秀的家長所能夠做的。
如果家長持續帶著「我是個失敗的家長」的身分認同,不斷地自我懷疑並深感無力時,再高明的建議都不會被接受。甚至,任何來自專家的建議,都會讓他更感到挫敗,更認同自己是個「失敗的家長」(因為做得不夠好,才需要別人的建議)。
—
前半段的互動,我是用我的地圖在為他尋找方向,我以為我們是看著同一份地圖,走在同一條路上,顯然,事實並非如此。後半段的互動,我暫時擱下我的地圖,開始認真地讀懂他目前究竟位於他的內在地圖中的哪一個位置,並思考如何抵達那個地點與他會合,共同走一段路。
在給出建議前,停下來思考一下,我是否讀懂對方的地圖了?
(本文撰寫於2017年5月3日,文中案例已經充分改編)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