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前一陣子受大學生訪談時,聽他們聊起,現在的大學生有個心理狀態,就是再怎麼樣,也不允許自己一個人在外吃飯。如果這頓飯沒人約、找不到人陪著吃,寧可買回宿舍自己吃,也不願在熱鬧的人群中獨自一人。
「這會顯示自己是個不受歡迎的邊緣人!」其中一人說道。我回想,學生時代的我,好像也有類似的心情。
人們天生需要情感連結,需要有份歸屬感,在人際互動中成長與茁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主張,人類的大腦設定原來是用來適應群體生活中的各種情境,稱為「社會腦」(Social Brain),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則是社會適應能力下的副產品,這在一系列的社會神經科學研究中獲得了驗證。
就演化的觀點而言,越高等的動物越是群體生活的,能在群體中適應良好並善用群體優勢的物種,其子代越能在演化的競爭中被保留下來。
—
只是,生活中免不了會遇到孤單一人的時刻,多數人並不會為太過在意,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孤獨只是暫時的,自己仍有家人、朋友與歸屬團體,甚至能享受獨處的樂趣。換言之,他們的內心是有著安全感的。
如果,極度害怕孤獨,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現代人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常忙著經營各種人際關係,或許是出自於對職涯人脈的需求,有些則是透過人際互動與好友互相取暖;然而,不少人積極建立社交關係的目的,卻是為了逃避內心的孤獨感。
我曾遇過一個來訪者前來求助,對於可能存在的孤獨有著極度的焦慮。她是個20出頭歲的年輕女性,剛從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她告訴我,她極度痛恨自己孤單一人的時刻。
她在一間大公司裡任職,白天與一大群夥伴一起工作;下班後,總是邀約好友共進晚餐,接著逛街、喝酒、唱歌直到深夜。假日也不閒著,必定邀著好姊妹一同喝茶聊天,總之,盡量不讓自己落單一人。
—
「當只有妳一個人獨處時,那是什麼感覺?」我問。
「既孤單又寂寞!我極度害怕這種孤獨一人的感覺。」她痛苦地說著。我進一步探問:「那麼,當在人群中時,也存在類似感覺嗎?」
她想起什麼似地說:「好像也會呀!」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其實,如果一群人在一起,大家各聊各的,沒有注意到我時,我心裡那股淒涼的感覺又會升起。」
「這時候,妳怎麼辦呢?」
「快找到人互動,說些話也好,有點交流也好。總之,我得讓人注意到我!」
一個極度害怕孤獨的人,事實上是渴望受到別人無時無刻關注的。為了被看見,同時受到認同,最快的方式就是在團體中成為一個「熱心」的人。因此,這位來訪者長期以來練就了一番察言觀色的功夫,身旁的人有任何需要,立即送上關心或照顧,搶先別人一步承擔起團隊裡或朋友間的重要任務,把自己弄得又累又忙,然而,她停不下來。
—
「有時候,越是為他人辛苦忙碌,越有著孤單的感覺!」
「我不懂?妳不是因此被人們看見了嗎?」
「我也不懂……」她陷入沈思中。我試著貼近她的內心深處:「會不會,妳需要的,是有人真正地理解妳?而這份理解,可能是成長過程中,很少體驗過的……」
聽完了我的話,她像個孩子一般地哭了起來,斷斷續續地說著,自幼是多麼渴望獲得父母的關愛,每當受了委屈,回到家裡,換得的卻是父母冷漠的眼神,輕蔑地說:「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多年來,她多麼希望,在自己委屈受苦的時候,有人能拍拍她、抱抱她,心疼地告訴她:「我了解,這很不好受吧!」。
剎那間,她懂了,原來自己一直以來尋覓的,是父母那溫柔關愛的眼神;成長過程中在父母那兒得不到,在往後的人際關係中更是遍尋不著。
—
於是,從她懂事以來,便急著經營各種人際關係。她將自己塑造成「人氣王」的姿態,穿梭在各個群體之間,與任何人都能相談甚歡。旁人看來,她是個在人際生活中如魚得水的人。她為自己創造出各種能被注目與肯定的舞台,可是,越是如此,當她站在鎂光燈下時,越是感到孤寂;而害怕孤獨,又促使著她片刻不得閒地與人互動。特別是,當她努力對別人付出,而對方卻沒有如她所預期地對等回報時,便令她感到委屈與憤怒,覺得自己不被理解,被「狠狠拋下」了。
「所以,即使妳有再多的朋友,社交生活再豐富,也趕不走內心孤獨的感覺!反而,只會更顯得妳無法獲得理解,終究是孤單一人。」
我想我說中了她的心事。該怎麼辦呢?她問我。我說,去建立一段「有意義的人際連結」吧!她不解。我問道:「妳覺得,和我的談話互動,感覺如何?」
「頗為舒服,蠻能被充分理解的。」
「生活中,有這樣的談話對象嗎?」她搖搖頭,我說:「如果沒有,就去建立一段能像這樣談話互動的人際關係吧!」
—
我告訴她,她需要建立的是一段「有意義的人際連結」,而不是讓自己成為「人氣王」的人際關係。這兩者的差別在於,在有意義的人際連結中,雙方會深度交流彼此的感覺與想法,願意貼近彼此的心情,回應對方的難過、悲傷、惆悵、失落與憂愁;在這樣的關係互動中,雙方需要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與對方分享,並且願意信任對方能充分理解自己的脆弱。
因此,她需要做的,不是在人們面前展示自己完美的一面,而是能夠擁有揭露瘡疤的勇氣,並且去感受有人願意溫柔地承接起這些痛苦與脆弱。這樣的關係互動,正是滋養一個人在人際關係中獲得安全感的來源,也是從小我們渴望從父母那兒獲得的成長養分。
對一個長期要求自己站在鎂光燈下不容出錯的人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冒險。然而,她能來到我面前,卸下武裝展露脆弱,談起自己的不堪,就是一個好的開始,此刻,對於孤獨感的療癒,正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著。
當生活中有足夠的「有意義的人際連結」的體驗時,她將既能與他人深度交流,又能夠享受獨處時光,也就是體認到:「有人陪很好,但一個人也很不錯」。
(本文撰寫於2018年4月19日,文中案例為杜撰)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