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一位年約40的婦人走進會談室中,開口便向治療師說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個畫家,我想擁有自己的工作室,我想要開個人畫展。」婦人停了一下,繼續說:「可是,我沒有辦法……」
「為什麼?」治療師問。
「我的孩子需要我!我有三個孩子,大的準備上大學,小還在讀國中。他們是我一手帶大的,我得花時間與他們相處。」
「孩子已經夠大到可以照顧自己了吧!」治療師回應道。
「我的先生需要我!他是個只懂得工作,對生活一竅不通的人,我得為他打理工作以外的大小事。」
治療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示意她繼續說。
「還有,公司需要我!」婦人說:「我與先生在年輕時一同成立了一家小公司,至今經營得還算順利。我先生是公司的老闆,負責決策與行銷業務,我則要負責大部分的財務管理。我先生很信任我,也很依賴我,沒有我在,我很難想像公司該如何營運。」
「不能聘請專職員工來負責這項業務嗎?」治療師探問。
「我們曾經請過幾個員工,是負責別的工作,但總是做不久就離開。管錢這麼重要的事情,需要長期可靠的人來做,我和我先生大概都沒辦法放心。我們一向分工得宜,少了我,公司可能很快就會倒了吧!」
「這麼一來,妳的時間都被照顧孩子與協助公司給佔滿了吧!」
婦人嘆了一口氣:「是的!這就是我目前最大的困擾。他們都需要我!我如何有時間和力氣去追尋自幼的夢想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妳說,孩子、先生、公司都需要妳,那麼,妳需要的是什麼?」治療師開始引導案主深入探索。
「我,我也需要我呀!」婦人留流下眼淚,激動地說:「這麼多年來,我為了孩子、先生與公司,幾乎沒了自己。我想把自己找回來,我需要我來幫助自己實現夢想。」
「只是,他們都需要我,我怎麼能拋下他們不管?」
—
這是國外心理治療影集中的一段劇情。
人越長大,越需要在許多地方都投入心力。有時候會覺得蠟燭多頭燒,要照顧的人太多,往往忽略了自己。我們常常需要在照顧別人與照顧自己之間找到平衡,因為,這些都是我們重視的,也難以放掉任何一個部份。
隨著劇情走到尾聲,治療師引導這位前來求助的婦人,去思索如何調整自己花在照顧孩子、先生與公司身上的時間與力氣,把一些心力拿回來,用在逐漸實現自己的夢想上。
而當婦人在生活上做出了調整後,發現到,減少了陪伴與照顧孩子的時間,孩子仍然能夠把自己打理得很好;不再為老公操煩生活大小事後,老公也沒有因此就無法過生活;至於公司的事務,婦人減少了每週進公司協助的時間,並找到更有效率的方式管理公司財務。
令婦人驚喜的事情是,當她開始重拾畫筆,完成一件件作品時,孩子與先生都替她感到開心。孩子與先生不約而同地告訴婦人,他們相當開心看到一個快樂的媽媽與太太。
最後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呀!
—
是呀!有時候,我們常覺得身不由己,以為別人都需要我們,彷彿沒有我們不行;實際上,我們總沒有自己想得如此偉大。
人生在世,我們對身邊的人與對自己確實都有著責任,我們需要在照顧別人與照顧自己之間取得平衡。這絕非容易的事情,但我們都持續在學習,也不斷調整中。這檔事沒有最完美的答案,唯有「平衡」是指導原則。
劇中的治療師透過「微調」幫助求助者能繼續處在某種平衡中,同時兼顧自己重視的價值,而非落入非黑即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零和遊戲中。
只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即使知道自己需要做點調整,卻堅持讓自己處在動彈不得的境地中,也不願意改變。
所有行為模式的背後都有其功能,一再重複的行為必有其價值存在。我們要問的是,當一個人一直認為自己被身邊的人需要,而忽略了照料自己,這究竟對當事人本身有什麼好處?
—
當一個人總是抱怨「別人需要我」,而阻撓了他去達成自己的期待,真的是如此嗎?抑或,是他有意無意地讓別人過份依賴他,沒有他不行。如此一來,表面上,他為此感到痛苦不已,另一方面,又享受這份被需要的過程。比起實現自己的夢想,那種因為被需要而帶來的滿足,是他更無法捨棄的。
人與人的相處是互動的過程。當你不斷地為他人付出,照顧他人,便可能造就出凡事依賴的對方。你的付出越多,對方越是依賴你,而當你發現對方是如此的依賴,便越覺得對方不能沒有你。這樣的情況,不論在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或同事之間,都時常出現。
我們可以這麼說:一個人的無能,常是被創造出來的。於是,一方面,你抱怨別人懶惰、無能,另一方面,你又繼續付出,停不下來。因為,你從來沒有想過:究竟是他們需要你,還是你需要他們。
當你願意放手,不再過度投入心思去照顧別人時,度過了一陣子的混亂後,系統會為自己找到新的平衡點。你將會發現,沒有了你,別人也可以過得好好的。甚至,大家更樂見你把自己照顧好,每天是開心、自在與輕鬆的。
神經語言程式學(NLP)主張,不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考慮到系統的「生態平衡」(ecology)。李中瑩老師將生態平衡翻譯為「整體平衡」,亦即「三贏原則」:我好、你好、世界好。我們必須同時照顧到「三好」,才會是理想的行為表現。
只是,別忘了,「三贏」之中,「我好」永遠是第一個要被滿足的項目,而不是第一個被犧牲的。當「我不好」時,「你」與「世界」都不會好,即便是三贏,也不會持久。就像是,那些不斷犧牲自己照亮他人的人,換來的不一定是感激,而是對方更多的依賴與無能。
(本文撰寫於2016年10月4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