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寫《脫癮而出不迷網》之前,讀了很多關於兒少與網路手機使用的研究報告及專書,大部分都是來自國外。裡頭寫到兒童和青少年過度暴露在螢幕、網路與智慧型載具中,帶來的各種風險與危害。
當時,我很懷疑:「有那麼嚴重嗎,會不會是危言聳聽?」
直到這幾年,當我近距離與不少老師及家長接觸後,才驚覺,那些專家的提醒,都是真的,也正在發生中。
大抵而言,我們的孩子正身陷幾個數位危機當中,包括:
(一)3C育兒與孤獨童年
疲憊的大人長期用螢幕餵養孩子,幼童在被數位內容安撫的同時,也因為缺乏真實的人際互動,造成種種身心發展上的落後。即使有螢幕相伴,孩子的內心仍感孤單與空洞。
(二)過早自行擁有智慧型手機
孩子吵著要手機,大人便買給他,卻沒顧慮到孩子是否已具備充分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就是「上得去也要下得來」。接下來常常就是使用過量或網路失控,親子之間也為此衝突不斷。
(三)娛樂型短影音衝擊大腦發育
娛樂型短影音具有高度吸引力,大人小孩都難以抗拒。孩子在長期接觸下,慢慢改變大腦的運作,變得更容易分心、缺乏耐性、懶惰思考、對螢幕以外的生活無感。
(四)網路社群互動引發過度焦慮
社群媒體不斷推播用戶想看的內容,同時也引發羨慕、嫉妒、焦慮與自卑等負面情緒。同時,孩子的人際困擾從線下延伸到線上,放學後仍然關注網路上同儕的動態,內心的不安缺乏緩衝的時刻。
(五)用大量上網因應現實困境
生活中缺乏成就感與歸屬感的孩子,特別容易躲進網路世界中尋求慰藉。在電玩遊戲、社群平臺裡,找到片刻的內在滿足。同時,也更不願意回到現實生活中,進而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基於上述,邀請家長一起努力——
(一)避免3C育兒,與孩子有大量的真實互動;若真要接觸螢幕,也應該一起使用,而非各玩各的。
(二)晚一點再給孩子自行保管使用的手機;在此之前,僅提供孩子電腦、平板等大螢幕載具;並與孩子約法三章,要求孩子僅能在規範的時間內上網。
(三)限制孩子接觸娛樂型短影音,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大量及深度閱讀的習慣。
(四)關注孩子在社群媒體中的動態與身心狀態,必要時要求孩子暫離網路,讓內在焦慮得以緩解。
(五)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親子關係夠好,孩子比較不會有網路成癮的風險。
親子關係一場,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就好好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