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唸書,好說歹說都沒用,該怎麼辦?
每次在個別諮商、小團體或工作坊中問起學生的學習困擾,或是他們最想改善的學習困境為何時,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告訴我,對課業學習缺乏動力是最令他們頭痛之處;再來才是想改善記憶力、更專注、或提升時間管理技巧等。
而當接觸越多有課業學習困擾的學生後,越是深感學習動機低落確實是造成課業學習困擾或學習成就低落的最關鍵因素。
時常有家長問我:「我的孩子不喜歡讀書,回家都不寫作業,我好說歹說,嘗試過各種方法,都沒有用,我該怎麼辦?」我好奇地問他們嘗試過哪些方法,不外乎以下幾招。
先是「誘之以利」。告訴孩子若成績有進步,便帶他們出去玩、吃大餐,或買他們喜歡的東西。當然,如果孩子沒有好表現,則剝奪其玩樂或在乎的事物。
接著是「說之以理」。不斷告訴孩子讀書學習的重要性,苦口婆心地勸誡孩子多用點心思在讀書學習上。說到最後常常演變成家長惱羞成怒、破口大罵,孩子則無動於衷。
最後是「緊迫盯人」。給你糖吃不領情,跟你講道理也聽不進去;做家長的索性每天晚上盯著孩子溫習功課,一一檢查孩子的作業是否完成,日復一日,勉強讓孩子的成績不至於太差,但也累壞了可憐的父母。
慾望之火易點燃,持續燃燒卻困難
而在學校教學現場裡,一直以來,我們努力去找到各種造成學生課業學習動機低落的因素,試圖透過干預這些因素來提升學生對課業學習的興致。最常見的就是改變原本枯燥乏味的課程內容、教學安排或教學技巧。
我們把課程內容變得更有趣,更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現況;教材呈現更親和,還有著豐富的感官刺激效果;教師透過多元、創意及有趣的教學方法與運課技巧,設法引起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願意花更多心思投入課業學習活動中。
許多不斷花費巧思與心力在教學活動上求新求變的老師們發現,這樣做確實增進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意願。但儘管如此,仍然有部分學生,回到家裡無法持續或延續學習,像是,不願意完成家庭作業,不願意花時間溫習功課,或者放棄準備考試等。
真正的學習是段持續的歷程,不會被動地發生在學生身上
我們必須知道,學習永遠不會被動地發生在學生身上,唯有一個人願意主動、有意識地投注心思於學習活動中,學習才有可能發生。
教師也許能夠提升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參與度,但出了課堂,學習活動仍有大部分需仰賴學生主動地去吸收、理解、歸納、複誦、記憶,甚至批判與應用。學生需完整走完這一趟學習歷程,教材內容才會真正內化進入其知識體系中。然而這過程絕對不輕鬆,也不像玩遊戲般有趣,特別是如果還要應付有排名競爭壓力的考試時。
許多人或許會認為,如果學校教育去除考試排名或各種作業要求,如果學習內容是為了解決學生的真實問題而設計,這或許會讓學習變得更輕鬆有趣,孩子將會更願意花心思於學習活動中。這樣的論點是千真萬確的!但我也要強調,外在課程結構安排的改變只能點燃孩子們投入學習活動的熱情,至於如何讓這把熱情之火持續燃燒,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學習是一段歷程,好玩或有趣能提升學生想參與學習的意願。但要持續這段歷程直到一個段落,需要的是學習者不斷地堅持,亦即展現強大的學習意志力。當學習的興致被點燃時,意志力則是讓學習活動能夠持續進行的力量來源。
現在花點時間想像一下,如果你的上司交代給你的工作中,需要用到一項你從來沒有聽過的高等統計學方法(例如,結構方程模式),你不得不去重新學習起,你認為你會充滿動力嗎?
因此,即使好不容易從學校教育的折磨中脫身的成人,其學習可以不用為了考試,而是為了解決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上的問題,必須去查找相關資料、鑽研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也需要花費時間精力,當遇到困難時,也會面臨是否放棄的處境,仍需要相當的堅持與毅力才能使學習活動持續下去。
學習動機可以藉由學習者主動地監控與調整而改變
對於「學習動機」這件事,我們應該試著回到學習者個人身上來思索。因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他必須為其學習活動負起責任。而唯有學生自己有意願花費時間與力氣投入學習中,這樣的學習才會是有意義與有效果的。
還記得國小六年級時,有天老師發下畢業旅行的行程表及家長同意書,要我們回家給家長簽名。當天晚上,我的心思完全沈浸在就要出遊的興奮情緒當中,絲毫無法專注於準備即將來臨的月考。我坐在書桌前,盯著眼前的教科書與作業,我的心思卻是神遊到他處的。當我回過神時,猛然發現該看的書沒看,該寫的作業也沒完成,就寢時間卻毫不留情地來臨了。
當我察覺到自己的不對勁,便決定不能再這樣下去。為了避免第二天晚上延續前一天的興奮情緒而無心念書,我採取了一個策略。便是要求自己提早一個小時完成功課與溫習進度,留下睡前的一個小時好好地做白日夢,讓心思神遊去。
在學校現場裡,我們總會觀察到一些不靠外在誘因即能自己主動地監控與調整學習動力的學生。當他遇到功課上的瓶頸時,會知道主動採取各種策略以因應現況,包括設法解決問題以及處理面對課業瓶頸時的低落或挫敗情緒等。當他發現自己有一陣子很不想讀書時,會去反思是什麼因素造成自己目前學習慾望低落的現象,並試著採取各種方法幫助自己增加投入心思於讀書學習中的可能性。例如,試著讓自己短暫地休息後再出發;降低對自己的課業成就要求;對自己說些打氣的話語;回憶過去課業學習的成功經驗;或是承諾自己在完成研讀功課的任務後給予自己一些獎勵等。
後設動機是學生面對學習任務時應具備的重要能力
這樣的學生,正是具有「後設動機」能力的學習者。後設動機指的是學習者有意願且主動地去覺察自己在讀書學習過程中學習動機的消漲狀態,並採取各種策略加以調整與因應。其中牽涉到兩層重要的內涵,一是監測,二是調整。
監測是全程觀察與了解自己學習動力的變化起伏,當動力不足,甚至預期到可能動力不足的情況時,立刻發出預警,提醒自己啟動因應機制。調整則是透過覺知影響個人學習動力不足的因素,主動採用各種策略加以因應,以提升或恢復學習動機。
常見的動機調整策略包括重新釐清課業學習的價值與重要性、提升對某些學科的學習興趣、自我獎勵(對於自己的努力程度與表現給予自我激勵或酬賞)、情緒管理(設法控制與調整自己面對讀書或考試時的焦慮、緊張、恐懼或厭惡情緒)、目標導向調整(將表現導向調整為精熟導向)、歸因型態調整(重新思考課業挫敗的原因,避免出現外在、通盤性與不可控制性的歸因型態)等。
我認為後設動機是學生面對讀書學習任務時相當重要的能力。有後設動機能力的學生,會很快地發現自己讀書學習的動力變化,並做出相對應的調整或控制,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全然地為讀書學習負起責任;然而,沒有後設動機能力的學生,在學習動力低落時,總是不知不覺,因此表現出毫不在意、無動於衷或無所謂的樣子。
所以每當孩子愁眉苦臉地向我訴苦,告訴我他們是如何沒有學習動力時,我反而是感到開心的。這顯示他們覺察到自己動機不足的現象,正在努力想辦法因應中。這比起對自己毫無學習動機的狀態不知不覺或視而不見好得太多了。
及早開始引導孩子反思自己的學習動力變化狀態
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孩子不可能一開始就對所有學科的學習活動充滿興趣,師長有責任透過各種學習安排點燃其學習慾望之火,但如何讓這火焰持續燃燒,則要回歸到孩子自己身上,願意主動採行策略—或許消極地保護火苗不要熄滅,積極地則是使學習熱情越燒越旺。
家長或老師應該從小培養學生後設動機的能力與習慣,而且越早做起越好。時常引導孩子去監控自己學習動力狀態的變化情形,反思造成學習動力不足的可能因素,並時常與孩子討論:「你覺得你可以透過什麼方法提升自己的讀書動力?」這種探問方式,其實是在暗示孩子,讀書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負起完全的責任。就算興趣缺缺、欲振乏力,也要做些什麼(或不做些什麼)加以改善。
一個擁有後設動機能力的學生不一定就能完全解決學習動機低落的問題,有時候,由師長們透過外在體制結構的調整來引發孩子的學習意願也是重要的。但如果師長們總想著要為孩子做些什麼來幫助他們提升讀書學習動機,便可能落入「誘之以利」、「說之以理」與「緊迫盯人」的困境中而不自覺,累倒了師長但孩子卻仍無動於衷,這並非師長與孩子們樂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