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418 帖子

-

2 意見

「雄中納粹政見風波」中的當事人是否需要接受輔導?輔導些什麼?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身為雄中校友的我看到這次雄中學生議員的選舉公報,直覺學弟們真的很有才。 典型K中式幽默,帶有諷刺、惡搞,同時也創意十足,在我們那年代也常見。問題就出在扯到了納粹,縱使是無心的玩笑,也開得太過火了!由於有前車之鑒,校方及教育部顯然都不敢大意,立刻做出嚴正回應與處理。 -- 不知道是我眼尖,還是職業敏感度過高,發現多則媒體報導中都提到「校方將請輔導中心約談當事學生,予以適當之輔導與教育」。我一直在想,在這類事件當中,把當事人送到學校心理輔導單位後,輔導人員究竟要介入輔導些什麼? 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在我的實務工作中,也常遇到類似的困惑。 舉個例子來說,學生在放學後流連網咖,被聯巡教官發現,登記後轉知學校。這時,身為輔導教師的我就會接到一張來自教官室的單子,裡頭印有輔導處的欄位,意思是要輔導教師約談當事學生予以關懷,晤談後把紀錄寫在這欄位中,接著蓋個章表示學校有善盡輔導責任了。 我把學生找來,通常是這樣的對話: 師:「你知道我找你來做什麼嗎?」 生:「我知道,上網咖被抓到。」 師:「你知道上網咖被抓到為什麼要來接受輔導嗎?」 生:「嗯……不知道?」(學生抓抓頭) 師:「其實,我也不知道。」(學生傻笑……) 師:「該告誡的、該叮嚀的,導師和教官應該都說過了,你也被爸媽唸過了,我想我也不需要重複那些話。」(停頓一下,話鋒一轉) 師:「那麼,對於這件事,或最近生活上,有沒有遭遇什麼困擾,想跟老師談談,或需要老師提供協助的?」 生:「沒有。」(很好,如我所料……) 師:「那麼,如果有的話,再來找我談吧!」(目送學生離開……)。 -- 這個約談程序的設計本身,是假設孩子某些「問題行為」(我認為放學後上網咖不太算問題行為)背後可能有著心理困境,輔導老師關心與了解後,可以及時介入協助。雖說輔導服務的效果有大部分是建立在個案的求助意願上,但畢竟學校輔導工作與社區諮商不同,講究的是主動出擊,預防重於治療。 不過,說老實話,孩子們就是放學後想去網咖上網打LOL(有的是去做報告),刻意去探究心理困境顯得太沈重。很多時候除了流於形式外,也不知道要對學生輔導些什麼。 然而,負面效應卻是存在的——學生容易把「做錯事被懲罰」與「輔導處」連結在一起,輔導老師的關心可能被當做是責備。當學生已帶著敵意與成見前來接受約談,不但無法感覺到自己被關心,還可能在心中邊罵髒話邊說自己很倒楣,回到班上說不定還會被同學笑。 所以,在我與學生的會談裡,盡可能減少孩子對輔導處或輔導服務本身形成負面刻板印象。我試圖讓孩子們知道,輔導服務的提供是建立在當事人的輔導需求上——我尊重你接受協助的意願,當你有需要時,我會在這裡。 -- 話題回到「雄中學生議員選舉納粹政見風波」這事件上,如果我是這些學生的輔導老師,把他們一一找來約談,究竟要跟他們談些什麼? 第一種可能的切入點,是告訴他們,玩笑開過頭了。納粹事件是歷史悲劇,要嚴肅以對,引以為戒,不該做為開玩笑的題材。這麼做的目的是要幫助孩子建立尊重歷史教訓與人道關懷的公民素養,雖然具有教育意涵,但本質上是一種價值觀的導正或灌輸,由歷史教師或學務人員來做或許比較適當。 第二種可能,是針對這些學生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進行專業評估。我們假設這些學生會這麼做,背後必有什麼心理困擾或心理異常,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探究、分析進而協助調整或矯正。於是我們或許會這樣探問學生: 「是不是遇到什麼困擾,讓你寫出這樣的政見?」 「政見會這樣寫,是不是最近有心事,要不要跟老師談一談?」 當我們認定提到建立納粹帝國的學生可能有心事,那麼政見裡有皇民化、改日姓或打爆共匪的呢?用這樣的理由要求學生接受輔導服務,老實說並不妥。 為什麼?因為這麼做,正是在複雜化或者病理化個人某些不為大眾接受或與主流價值抵觸的行為。做出任何問題分析,給出任何厲害的診斷標籤,意義其實不大,充其量只是在滿足旁觀者的八卦心態罷了。 第三種可能,是關心孩子在這事件中可能有的壓力與情緒波動。看起來,這是輔導單位在這個事件中,對當事學生介入關懷與提供輔導服務最適當的立足點。 這些學生議員的候選人或許是想透過政見表達諷刺或不滿,或者很單純地表現創意搞笑,只是沒想到問題鬧大了。在輿論及媒體多方關注下,相信會承受不小的壓力,進而影響課業或生活適應。畢竟他們的言論並非政治正確性,無心之舉卻被擺在良善價值的對立面,肯定會被冠上「缺乏同理心」、「不懂得尊重歷史」、「害學校蒙羞」……等標籤。 於是,這些學生勢必面對各種譴責聲浪,內心處於極度不安、自責與煎熬,對一個十幾歲的大孩子而言,恐怕是不容易承受的壓力,這或許才是我們輔導人員該關切的。 當我們從這個層面切入去與孩子對話,才有可能與孩子建立起關係。因為他們能感覺到,除了備受指責與批評外,有人還願意去理解他們的感受與正在經歷的痛苦。 雖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但大人們用同理心去關注與理解孩子當下的處境,正是幫助孩子發展出同理心的最好示範。 -- 寫這篇文章,是要突顯學校輔導人員在從事輔導工作時的矛盾——經常處在社會期待(這孩子心理有問題,需要被輔導!)與當事人缺乏求助意願(我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為什麼要被輔導?)的兩難之中,使得輔導人員有時會迷失工作目標以及找不到輔導服務的切入重點。 輔導服務的難為之處,需要被社會大眾看見並理解;輔導人員的可為之處,也需要實務工作者時時反思與確認。 (本文撰寫於2017年4月14日,文中圖片擷取至TVBS官網影片,如有侵權,懇請賜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缺乏參與的尊重,無異於漠視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父母要學會放手,也就是開始以尊重的態度,支持孩子為自己做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是培養孩子走向獨立自主的必要過程。 但有時候,孩子只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卻無法感覺到溫暖關愛。為什麼? 早就發現孩子有異狀,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小如(化名)因為受到班上同學孤立排擠,而被轉介到我這兒會談。文靜的外表,沈默寡言,說起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總是輕描淡寫,但眼眶中打轉的淚水,透露出她因為缺乏人際歸屬而感到內心孤寂、沮喪與無力。 人際孤立的情形越發嚴重,我找來小如的父母討論如何幫助這孩子。我認為,此刻父母多一些關懷,可以強化小如的人際支持,暫時讓她有力量度過難關。 小如的父母溫和友善,看起來樸實有禮。父親告訴我:「我們也有發現她悶悶不樂好一陣子了,好像發生了些事情,但不知道問題這麼嚴重。」 「你們如何跟她討論這個問題呢?」我問。 「呃……事實上,沒有。我們沒有跟她討論過。」 「為什麼?不是已經發現她不對勁了嗎?」 「老師,不瞞您說,如果不是學校通知,我們其實不知道她在學校被同學排擠了,所以也沒機會跟她討論。」父親說完,母親接著說:「對呀!畢竟,她都沒跟我們提起過這些事情呀!」 我叮嚀,請父母這陣子多關心孩子的情緒狀態,給予必要的支持。父母告訴我:「好的,今天回去,我們會和她討論看看。」 第二天,我與小如會談,詢問她昨晚與父母的互動。小如說: 「沒有,我們什麼也沒有談。」 我很訝異,發生這麼大的事情,父母的態度竟然如此冷漠!我進一步問:「他們過去也是如此嗎?不會或很少主動找你討論生活或學校中的事情嗎?」 「老師,其實他們很尊重我。從小到大,我想做什麼、學什麼、升學讀哪裡,他們都不干涉,只要我決定了,就會獲得支持。比起其他同學,我應該很幸福吧!」 我可以想像在一個對孩子相當尊重的教養環境下,孩子應該是感到溫暖支持的。一般華人家庭的家長對孩子往往是過度操控,因而引發孩子反感,甚至對立衝突。小如的家長實屬難得。 「那麼,妳也沒有主動向他們提起妳目前遇到的困境嗎?」 「沒有……」,孩子低下頭,她說:「我不想跟他們講,講了好像也沒用。事實上,我早就習慣不太跟他們分享心事了,遇到困難我也習慣自己面對,自己解決。反正他們沒問起,我就不提了。」 我想起前一天,與家長會談時,家長對於沒有與孩子討論目前遭遇同學排擠一事,不斷地說: 「可是,她都不說啊!她沒說,我們也不知道她發生困難,需要幫助。」 又說:「我們也觀察到她的異狀,但她沒主動提,我們也不好直接跟她談,怕讓她感到有壓力。」 光是尊重卻沒有參與,難以建立起情感連結 這是一個矛盾的親子互動型態。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態度是完全的尊重,也相信孩子能獨立自主地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任務,因而不太過問孩子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只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父母都尊重與支持孩子的決定。 另一方面,孩子在父母的信任下,倒也能自發處理好各種問題,不依賴父母,也不需父母操心。但長久下來,孩子也變得不再向父母分享心事,甚至遇到困難,也是獨力承擔,不習慣告訴父母這些事情。 「我不知道說了,他們是否會懂我的感受?我想,他們只會說,他們支持我,尊重我的決定,之類的話吧!」 小如的這番話語,透露出對父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知道自己確實受到父母的信任與支持,另一方面,似乎感覺不到父母在支持與信任背後的溫暖關懷。 而小如的父母在談起小如遭遇的困境時,看起來總是溫和冷靜,沒有太大的情緒起伏。對於學校老師的協助與安排,也全力配合並表達感謝。然而,他們似乎不太知道如何靠近自己的孩子,除了表達尊重與支持外,缺少了與孩子內心的情感交流,也難以建立起愛的連結。 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這樣的家庭互動模式,不常向父母表達情感,也不讓父母參與自己的生活。不知不覺中,小如也複製了父母的情感表達方式,總是在人前表現出溫和而冷靜的態度,在同儕之間給人一種距離感,甚至被解讀為做作、矯情或冷漠。 於是,在家庭中少了一份與父母之間的情感連結,在學校裡,也無法成功與同儕建立友誼,小如漸漸成了班上的邊緣人物,對於人際歸屬感的渴求總是無法滿足。 透過參與孩子關心的議題來創造關愛與連結 有些家長誤解了尊重的意涵。尊重並非只是對孩子表現出絕對的信任與支持,就完全放心地讓孩子獨自面對自己的生活課題了。親子之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便是建立起穩固的情感連結。 穩固的情感連結是孩子有能力往前走的力量來源,也是遭遇困頓創傷時,療傷止痛的最佳良方。只是表達尊重與支持,卻缺乏情感連結,孩子在獨立面對生活挑戰時,總會覺得少了一份力量,有時候甚至會覺得並未得到父母重視。 -- 如何在表達尊重與支持的同時,又與孩子保持高品質的情感連結呢? 父母要學習參與孩子關心的議題。參與的方式有幾種,家長可視時間、能力以及情境,選擇不同的表現方式: (一)用言談的方式參與:細膩地觀察孩子的身心狀態,主動和孩子討論他感興趣的話題,或者主動關心孩子可能遇到的困境。傾聽之外也表達理解,可以提供些建議與觀點,但不強迫孩子一定要接受。此時,同理心的回應是創造情感連結最好的橋樑。 (二)用一起做點事情的方式參與:在孩子不排斥的狀況下,與孩子一起從事他感興趣的事情,一起閱讀孩子喜歡的書籍,觀賞孩子喜歡的電影或電視節目,從事孩子喜歡的休閒活動;當孩子遇到困境時,一同商討解決之道。請務必記得,千萬不要邊參與邊批評,否則很快就會被孩子列為拒絕往來戶。 (三)用提供資源的方式參與:有些事情不容易用話語討論,或者一同去進行,可以選擇默默地觀察,適時提供一些孩子可能會用上的資源,包括在孩子的桌上放一本好書,或者解決問題可能需要用上的物品。某些貼心的舉動,也能表達理解,創造連結。 身為尊重子女的家長,是可以做到既「參與孩子關注的議題」,同時又「不過度涉入」,只要人際界線拿捏好,孩子既會感覺到備受支持,同時又擁有因情感連結而來的力量。 (本文撰寫於2017年4月11日,文中案例為虛構;2019年4月1日修改)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如何強化執行力?設法讓自己做到第一步!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擬定讀書計畫是提升課業學習表現不可缺的一環。 某雜誌曾專訪多位大考成績優異的同學,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能夠金榜題名的秘訣,就是擬定適合自己的讀書計畫。 最簡單的讀書計畫擬定方式,就是以表格的方式畫出一週的行程,以一小時或半小時為單位,在可自主支配運用的時段裡,填上各科目的研讀進度。若要做得細緻一點,還需考量各種因素並掌握某些要領。 好幾次跟學生討論讀書計畫的擬定方式,發現計畫人人會擬定,真正的問題在於無法確實執行。正如同許多時間管理大師說的,沒有所謂的時間管理,真正該管理的是自己。 空有計畫卻無法確實執行,也是枉然。 這不是說做了計畫就必定得一五一十、按表操課。一個人若能完成讀書計畫中的80%,算是自律程度相當高的人了。有彈性的學生便會回頭檢視那無法完成的20%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檢討並設法調整讀書計畫。也就是說,讀書計畫的擬定與執行,是交相參照且不斷調整的動態過程。 -- 然而,有許多人每天都在做計畫,卻幾乎沒做到。你可以說這些執行力不足的人個性散漫、毫不在乎、缺乏自律能力、沒有毅力,但他們時常在一天結束時,處在悔恨之中。實際上,造成他們總是擬定計畫又做不到的關鍵,在於內心深處早就相信自己做不到了。 任何一件事情、一個目標,即使你很想去完成,但又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時,你便會興趣缺缺、欲振乏力,結果當然不如預期。不佳的結果又回過頭來印證了自己無法完成的信念是真的。你會告訴自己:「我真是糟糕透了!」 長久下來的惡性循環,一步步削弱自己執行計畫的內在動力。 問題是,如何從不相信自己做得到,逐漸變成相信自己做得到呢?也就是,如何提升確實執行讀書計畫的自我效能? 答案是,想辦法讓自己做得到。 -- 最近閱讀李崇建老師的暢銷作品《心念》一書,裡頭提到「行動力」,用了幾個故事說明,許多巨大的改變來自於一個小小的行動。為自己創造小小的改變,足以引發不可思議的連鎖效應。 我讀了心有戚戚焉。在我的文章《改變,一次一點點就好》曾經提過「微調」的概念,要為學習行為找到改變的起點,需從簡單、易成功之處著手,最好不要與原來的學習行為差異太大。 改變的開端,常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行動,但這足以在不知不覺中匯聚成勢不可擋的力量,最後掀起狂風巨浪。 原來,對於計畫執行力不足的人,重點不在於擬定一個完美的計畫,而是擬定一個可以做得到的計畫。 拿讀書計畫的擬定與執行來說,如果無法做到一天溫習功課1個小時,那麼從10分鐘開始做起;如果做不到一次演算數學習題一個單元,那麼從演算其中的5題開始;如果無法做到一晚背誦10個英文單字,那麼就從背誦3個單字開始。重點是,別誇下海口卻又做不到,而是誠實地問自己:「我究竟能做到多少?」 -- 在我與個案進行學習議題會談時,每當我們共同討論研擬出一項讀書計畫時,我相當重視個案是否能做得到計畫執行的最開端。我常會問眼前的個案: 「為了做到這項計畫,今天回家後,你會著手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我常要個案具體說出他會如何做到第一步,步驟與過程描述得越細緻越好。接著,我會引導個案閉上眼睛: 「現在,請你把剛剛所描述的過程,在腦海中演過一次。想像,今天當你回到家的時候,你會直接走進書房,將書包打開,拿起晚上準備溫習的第一本書,放在桌上。然後離開房間,接著去洗澡……..。」 這個過程叫做想像式的「行為預演」,把即將要發生的事情在腦中以影像方式播放一次,看到自己一步一步地做到自己預設的行為。每當內心出現一些焦慮不安,或浮現起自我懷疑的聲音時,立刻停下來再做討論,或許改變操作步驟,或者再把行為標準降低。 總之,我會設法要個案在離開會談室的當天,就能創造出一個成功經驗。因為我知道,擊破自我設限的信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實際體驗成功做到的感覺。 成功可以被複製。今天做得到,明天依樣畫葫蘆,也能八九不離十。持續一段時間後,便可以增加任務的難度,如延長讀書時間、增多演算題數、多背誦幾個英文單字。 看到自己完成更多、更難的任務,便是見證自我突破的時刻;如此,繼續累積成功經驗,持續打破自我設限的想法,就此啟動良性循環。 -- 如果你是個總是無法確實執行自己所擬定的計畫的人,強化執行力的關鍵步驟,便是無論如何,確保你所擬定計畫的第一步是能做得到的。 (一)重新檢視你的計畫,將任務難度降至自己願意也能夠做得到的程度。 (二)辨認出計畫執行的第一個步驟是什麼?需要是具體、可描述、可觀察、可量化的起點行為。例如,在晚上七點到七點半之間坐在書房裡拿起英文課本背誦5個英文單字。 (三)詳細思考為了達成這第一步,你需要進行哪些前置準備,需要經歷哪些流程,甚至,從此刻起,你需要做些什麼,以幫助自己能做到第一步?考慮得越詳細越好。你可以在紙上寫下詳細步驟,或者找個人透過提問引導你詳細思考。 (四)進行內在想像式的「行為預演」。閉上眼睛,看見自己正在著手執行這些流程,直到成功完成計畫的第一步。 (五)若內心感到焦慮、不踏實,或擔心自己做不到,便停下來調整,或許再降低任務難度,或許調整前置準備的事項與流程。 (六)當能成功做到第一步,甚至執行更多時,請告訴自己:「是的,我可以做得到,因為我現在就做到了。」 逐步強化執行力,你需要一個確保今天就能做得到的行為開端。 (本文撰寫於2017年4月4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投入有興趣的領域很重要,但找不到生涯興趣怎麼辦?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那天,在一場親職講座結束後,一位焦急的家長前來問我: 「老師,你說要讓孩子去念有興趣的科系,找有興趣的工作。我願意尊重孩子的喜好。可是,我的孩子好像對什麼都興趣缺缺,怎麼辦?」 我也常在與學生互動時,發現學生苦惱於自己一直沒能發現比較熱情的領域,甚至因此學習動力低迷不振。又看著同學都有著明確的生涯目標,著實焦慮起來。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我的熱情來得比較晚》,文中提到: 「我們要孩子們找到自己的興趣,擇己所愛。卻忘記告訴孩子,人生本來就充滿不確定,沒有一定非得在大學時就找到自己鍾愛的科系就讀。甚至,大人自己都不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我總是試著告訴那些「不知道自己興趣在那裡」的孩子,興趣與熱情需要時間去發現、探索或培養,別急著現在就確認。 -- 幾年前,有個洗髮精的廣告在網路上火紅流傳,講的是一個俄羅斯女孩,從小看到電視上的韻律體操表演便跟著起舞,還自製緞帶模仿選手的動作。祖母帶她去參加兒童韻律體操的練習,一開始因為體型圓滾滾,被其他小朋友嘲笑;但她憑著強烈的熱情與毅力,一路上克服重重挑戰,最後贏得比賽冠軍。 廣告的最後一段,是女孩長大後在大賽中演出,搭配著旋律漸強的背景音樂《卡農》,閃耀全場。在她完成演出停下來的那一刻,她是全場目光的焦點,如雷的掌聲證明她辦到了! 從小就發現自己的熱情進而全力投入,最後成為該領域卓越人士的勵志故事還不少。我們想知道,那些對某件事能持續樂在其中的人,一開始究竟是如何發現自己的興趣,並持續保有熱情呢? -- 人們天生就對許多事情感到興趣,只要是新奇、好玩或能帶給人們成就感的事物,都會吸引人的目光。但如果談到的是「生涯興趣」,除了感覺愉悅外,還要有長時間持續投入的意願。因此,只有三分鐘熱度的事情還稱不上是生涯興趣。 Angela Duckworth在《恆毅力》(Grit)一書中對「興趣」這個議題有著深入且完美的論述。她在檢視各種文獻資料與訪談多位成就非凡的人士後,得到一個結論:「興趣不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一再觸發地培養而來的。」 換句換說,你不會第一次接觸到某事,就突然間神魂顛倒地愛上它,然後對它許下一輩子的承諾。接觸到吸引人的某個事物,往往只是個契機,至於是否能夠真正成為生涯興趣,得靠著後續的生活中,一再地接觸,或許偶然,或許刻意,一次又一次地增加好感,燃起熱情。若好感度持續存在,甚至繼續增溫,便能逐漸確認自己心之所向。 Angela Duckworth說:「工作的熱情來自於一點點的發現,再加上大量的培育發展,以及一輩子的深度耕耘。」 -- 這裡有兩個關鍵,包括有一個「契機」,讓你接觸到吸引你的事物,接著是「一再投入」,讓你的熱情一再被觸發。 我很認同這個觀點。 就拿我現在的例行工作之一「寫作」來講,我不是從小就對寫作情有獨鍾,並立志要成為作家。但我知道,我不會視寫作為畏途。小時候,我最喜歡投入的才藝項目就是作文,我要求父母讓我去參加作文班,也常自己投稿到當時小朋友普遍被要求閱讀的國語日報。雖然從頭到尾只被刊登過一次,但這過程倒也持續了三年之久。 長大之後,我漸漸從寫研究報告、申論題或者計畫書之類的文書表件中發現,我的文筆似乎不錯,雖非頂尖之輩,也算文句通暢、清晰有條理。在一些機緣下,我撰寫了一本關於教師甄試的應考心得,以及彙編了《國中專任輔導教師的實務挑戰與生存指南》一書,以電子檔的形式免費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接著,我開始在網路上書寫自己的所思所感,特別是與心理助人專業領域有關的想法。本來是無心插柳,後來成了一種享受,開始要求自己能夠規律產出。甚至在去年,受到出版社邀稿,而真正寫出一本在市面上發行販售的書籍,擠身作家之林。 培養寫作興趣的過程,有時候是因為好玩,而接觸到某些與寫作有關的事情;大多數的時候則是刻意投入,要求自己一再練習,一再產出。熱情會觸發更多熱情,讓人投入更多心思,而又獲得更多熱情。 -- 如果要幫助孩子培養生涯興趣,父母師長需要思考兩個關鍵的問題: 是否提供孩子足夠的機會,去接觸可能吸引他的事物,也就是為孩子創造與潛在興趣相遇的契機? 是否營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確保孩子有機會持續投入某件事物中,而能一再地觸發熱情? 創造契機—鼓勵孩子多方接觸 如果你的孩子還小,請帶他去參加各種活動,接觸多種學術或非學術性質的才藝項目,不論運動類型或藝文類型,不設限地廣泛接觸各種領域。孩子天生有著敏銳的雷達,目光總會停留在吸引他們的事物上。只要稍加留意,你就會發現孩子感興趣的是什麼。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長大了,你得鼓勵他自己去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包括社團或志工服務等。如果已經上了大學,請讓他別只待在自己就讀的科系,邁開步伐去修習外系的課程,或參加多元的活動,只要不排斥,都可以花時間去接觸看看。 重點是要實際接觸、深度體驗,這些經驗會向你傳達是否喜愛的訊息。 一再觸發—支持你的孩子刻意投入 這是最重要,也是最難以做到的。許多家長願意讓孩子多方接觸,一旦孩子開始花心力在吸引他的事物中時,常因家長不認同而被斷然阻止。 前面提到的洗髮精廣告,如果說這個女孩能持續對韻律體操保有熱情,祖母的支持功不可沒。祖母發現寶貝孫女喜歡韻律體操,讓她有機會學習,創造了深度接觸的機會,並且支持她持續接受訓練,更永遠在精神上予以肯定與認同。 當然,若你準備好支持你的孩子發展他的興趣時,他中途放棄而停止繼續投入心思,請先別生氣。孩子還在探索中,如果是真正抱有熱情的事,他會在不久之後當再次巧遇類似事物時,再度投入心思,熱情被重複觸發;來來回回幾次後,慢慢地,他會知道,那正是他尋尋覓覓的熱情所在。 然而,營造一個可以刻意投入的環境,重點在鼓勵,而非逼迫。鼓勵是在尊重孩子意願的前提下,期待孩子能多做一點;但逼迫則是不讓孩子有選擇的空間,而期待孩子完全順著我們的意思走。 被逼迫的興趣是很難培養起來的。就像不對盤的兩個人,硬要他們培養感情,如何激起熱情的火花呢?如果日久會生情,那也得雙方對彼此互有些許好感,透過一再互動,才有機會讓正面印象持續被強化呀! -- 【延伸閱讀】 我的熱情來得比較晚(http://blog.udn.com/heng711/56462291) 如果興趣不能當飯吃,如何為生涯找出路?(http://blog.udn.com/heng711/28399597) 別老想選一個一輩子不會後悔的科系就讀(http://blog.udn.com/heng711/28399355) (本文撰寫於2017年3月28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合作

歡迎邀約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前往演講、授課或帶領工作坊,可授課之主題羅列於此。

讀書為自己,也別忘了別人—找到兼顧自我與他人的課業學習價值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長期以來,我投入課業學習輔導與諮商的實務工作中,最具挑戰性的議題,就是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動機——更積極地面對課業學習挑戰,並且更為投入與堅持於學習活動中。 對於課業學習成就的來源,我時常與孩子們分享一個簡單的公式: 成就=動機×技能×練習 課業學習表現的好壞,取決於三個要素的加成。首先是「學習動機」,也就是對於課業學習懷抱熱情,認同課業學習的價值,擁有提升或改善課業表現的意願。而「技能」指的是學習策略,也就是是否採用高品質的讀書方法或展現有效率的學習行為,來增進或改善學習成效。最後則是「練習」,也就是投入大量的時間,進行反覆的演算、複誦、思辯、閱讀與表達等。 事實上,這個公式套用到所有追求卓越的技能領域都適用,動機越強、技能升級且練習越多,成就表現就越好。而學習動機是所有學習活動的起點,有著強烈的學習動機,便會願意投入更多時間練習,並思索如何改善學習策略以提升學習成效。 -- 在我過去的文章中提到,學習動機一方面來自於孩子對於課業活動本身或結果有著正向的感覺,這很大部分取決於學科本身是否有趣或老師的教學方法,以及孩子是否在學習上有著令其滿意的成就表現經驗。另一方面,則是孩子如何看待課業學習的價值。 我們會為某事投入心神,是因為這件事被我們認定為有價值。我們幾乎可以找到任何行為背後的價值,也就是,我們預期做這件事能為我們帶來好處,或者體現某些意義與目的。 我常問孩子:「讀書學習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情,那麼,為什麼要來學校讀書學習呢?」想探討的就是孩子對於課業學習的價值有什麼想法。 當我進一步探討各階段孩子課業學習的價值時,發現,孩子對於「為什麼來學校讀書學習?」這個問題的答案十分多元,而且是相當個人化的。也就是說,學生願意投入學習活動的背後,並沒有絕對或單一的理由。只要孩子認同這份價值,且對孩子本身有意義,便能夠在孩子的學習動機上扮演關鍵的驅動力量。 因此,我在學習議題上的一個努力方向,正是幫助孩子們找到支持自己讀書學習的「個人化深層動力來源」。 -- 最近閱讀《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這本探討關於「一個人如何對某些領域有著持久的熱情與堅持到底的毅力」的專書,作者Angela Duckworth從大量對卓越人士的訪談與研究中發現,擁有恆毅力的人,多半深深認同自己正在從事的事情是相當重要的——持久熱情的底下有著一個或多個「目的」(purpose)在支撐著。 作者進一步歸納,這些目的的來源主要有二,一個是只與自己有關連的,稱為「自我導向目的」(self-centered purpose),另一個是「他人導向目的」(other-centered purpose),亦即與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有著連結,如家人、朋友、社群、或者人類全體的福祉等。 從孩子表達出來對於課業學習價值的觀點中,也可以發現這兩種典型。有些是自我導向的,如: 「考試成績優異讓我很有成就感」、 「獲得新知本身令我感到興奮」、 「我喜歡難題被解開的感覺」、 「用功讀書考上好的大學可以幫助我找到好的工作」、 「透過讀書學習可以幫助我實現自己的理想」……等。 還有另一些是他人導向的課業學習價值,包括: 「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我要好好唸書獲得好成績」、 「只要能夠考上國立大學,在家族裡就能光耀門楣了」、 「如果我的功課變好,我就有勇氣去追求我心儀的對象」、 「如果的成績進步,我能幫助班上整體平均成績提升」、 「為了與更多聰明絕頂的人來往,我要努力考上頂尖大學」、 「為了幫助更多人,我要用功讀書進入某個大學校系學習」……等。 Angela Duckworth發現,同時擁有自我導向與他人導向目的的人,最能對自己熱情的事情堅持下去——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越不容易放棄,也越有使命感。 這項研究結論或許也可以套用到課業學習動機上。一個學習者對於堅持投入課業學習中所秉持的價值、意義或目的,不應該是單一的,可以是多種的,最好是同時兼具自我導向與他人導向性質的,而這兩者可以獨立不互斥。 -- 有個孩子曾經與我分享,他之所以努力唸書,是因為想要進到一個可以幫助他人的科系就讀,這是為了經世濟民而奮發向學;同時,他在研讀課業的過程中,屢屢因為獲得新知或解答疑難而體會到無比的喜悅、興奮與成就感,於是有了繼續投入學習的動力。 連結到我自己的經驗,自從我開始規律寫作後,我要求自己每週要能至少產出一篇文章(好吧!我承認我常沒有做到!)。 由於靈感不會每天都找上門,每當對寫作提不起勁,想要偷懶時,我便會同時想到,一旦我開始寫作,常能進入一種忘我的「心流」狀態,我十分享受這種感覺;而若作品能夠觸動讀者內在、引發共鳴,並獲得正向回饋,我知道我的努力對世界是有貢獻的。 於是我又繼續敲起鍵盤了! 或許,課業學習的價值也最好能同時與「個人」,又與這個世界中的「他人」有所連結,驅動個人堅持投入學習的力量才會更足夠。 -- 過去,我們總是告訴孩子,唸書不是為了父母,更不是為了老師,而是「要為自己而讀書」,自然有其道理。 然而,在人類的群居生活裡,任何行為不可能與他人無關。去找尋一個能超越自我並與更廣大的他人產生連結的目的或意義(也就是利他動機),或許對於某些行為更具有強大的驅動力量。 下一次,當我準備與孩子們討論課業學習價值這個議題時,我不只會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來學校讀書學習?」,還會進一步與孩子一起探究:「在這些理由中,哪些是與自己個人有關的?哪些是與他人有關的?哪些則是對他人有貢獻的?」 「恆毅力」的研究給了我們一個相當有價值的啟發。在個人與他人雙重價值的驅策下,孩子將更願意積極面對自己的課業讀書任務,更願意檢視與採用有效的讀書學習策略,並且投入更多的時間與力氣於研讀課業中。 (本文撰寫於2017年3月5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為什麼做了三年的生涯輔導,學測考完還來問:「到底選什麼科系好?」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學測考完後的兩個星期內,是高中輔導教師最忙碌的時刻。每天得「接待」 一個又一個迷惘的學生,他們拿著成績單到輔導室,開口便問:「老師,我的成績可以上哪裡?」 「ㄜ……你對什麼有興趣呢?」輔導老師不是算命的,不喜歡直接給答案,而是引導學生自我探索。 「我也不知道。」學生答得很乾脆。 「從高一開始,我們有做過各種心理測驗,還有上過生涯規劃課,從這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嗎?」 「嗯……我忘了!」 「你還記得,學校有辦過各種講座與活動,帶你們認識大學各領域的內容,以及職涯發展趨勢。你有對什麼領域比較感興趣嗎?」 「不知道耶!沒什麼感覺……」 三年來的生涯輔導,一場考試之後都成空 上述這番對話,是每年與高三孩子晤談時,經常出現的劇情之一。在高中校園裡,雖然對於生涯規劃有自己一套看法的孩子大有人在;但仍有大多數的孩子,拿了成績單,便要你幫他看落點,落在某些大學科系,他還要問你:「念這個好嗎?」 同學,你不是該問自己,對於進入這間大學、念這個科系,是否感興趣? 三年來傾全力為高中階段學生進行的各式生涯輔導活動從沒間斷過,但是,孩子究竟從中學到了什麼?怎麼船過水無痕了? 這叫輔導老師們情何以堪? 近年來,生涯輔導一直是高中職教育中的重點項目(更是學校輔導工作的績效指標)。許多學校從學生進高一起就開始逐步地帶領學生進行自我探索與認識學術與職業環境,在認知與體驗並重下,試圖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未來發展的領域。 然而,投入的心力這麼多,怎麼似乎沒在孩子身上看到效果呢? 找到唯一正確「標準答案」的慣性思維 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思索這個問題。 首先,多數人的慣性是,在面臨抉擇的當下,才會開始認真思考該如何做決定。或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人類天性,也可能因為生活中有太多任務了,先顧好眼前再說吧! 同理,多數的高中孩子,只有在大考過後進行科系選擇的當下,才會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涯進路。但因為過去想得不夠認真,手邊可掌握的資訊又少(或者過多),在時間緊迫之下,龐大的焦慮感讓他們只想從可靠的大人口中獲得一個最簡單的答案:「告訴我,以我的成績,選那個科系好?」 接著,這也跟孩子長久以來接受的思考訓練及思考習慣有關。 我們的教育以及考試方式,使得孩子們從小到大習慣找尋一個唯一正確的答案去對應每個問題,只要有某個標準答案存在,便不再去思考其他可能性。久而久之,也容易將這種狹隘的思考方式帶到生涯抉擇議題上。 無奈,生涯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而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才是真正的難題。解這類難題,需要的是能綜合判斷各種內外在資訊,同時加上對各種可能性進行豐富的想像,這是一種具高度統整性與抽象性的認知思維方式,專門用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難題上。 為什麼要做落點分析,因為分析後總會得到個客觀數值,那就是看起來最像標準答案的參照指標。任何問題一旦有了標準答案,就像在大海中找到了浮木,心中的焦慮頓時消解大半。面對這麼複雜的人生問題,也就不用去想太多了。 關於「提前思索生涯議題並沒有幫助」的迷思 值得一提的是,我長期以來發現,很多高中孩子有著「提前思索生涯議題並沒有幫助」的心態,因此即使學校在這方面著墨再多,孩子也不會跟你認真,或者當下認真,但事後不再多想。 這可以從許多孩子內心裡對生涯發展的一些限制性信念一窺究竟。其中最常見的包括: 「就算找到我感興趣的領域,我也不一定考得上」、 「就算我喜歡,父母也不一定會支持」、 「現在景氣這麼差,讀什麼好像都沒很好,想這麼多也沒用」。 總歸一句,這些念頭背後共同得出的結論就是「因為這個問題太難,所以暫時擱置吧!」 生涯問題真的很難解嗎?最終不就是為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領域,最好是既喜歡又擅長,能在其中盡情發揮,發光發熱,同時安身立命! 上述觀點,如果加上了「時間」的成分,可就難了。 過度強調「一輩子」與「穩定」,生涯問題變難題 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完美的生涯規劃就是為自己找到一個「一輩子都能夠持續熱情投入的工作領域」。也就是,進了某行後就別再變動,持續經營直到退休,追求的就是「穩定」。 因為考量到「一輩子」以及「穩定」等過去一直強調的價值觀,生涯問題突然變得好難。而現代社會卻越來越不容許這種「終身式」的生涯型態存在,人們仍然僵化地一再企求「從一而終」的工作與生活方式。 因為這問題太龐大,乾脆別去想了,直到關鍵時刻再讓分數幫助我們做決定! 就像,當你徬徨無措時,去神明面前擲幾個筊,也能做出個決定,不論結果是好是壞,因為是神明的指示,也就默默認了。靠分數的落點做決定也一樣,未來若混得不如意,只好怪自己在課業上不夠努力,也沒話說。 然而,我們卻忽略了,即使分數考得再差,只是選擇相對比較少,並非完全沒選擇——是你自己放棄了人生走向的主導權。 在每一個當下,做好每一個暫時性的決定 或許,我們該重新對生涯規劃有新的定義或詮釋,開始把生涯規劃看做是一種「進行著人生各個階段種種暫時性決定」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只是在每一個當下為自己尋找一個暫時適合我們投入的領域,以及選擇目前想要的生活方式,到了另一個人生階段,我們永遠有機會再做一次決定。 這不是目光短淺,而是更為務實的態度。用這個觀點看生涯,會不會比較輕鬆一點,面對抉擇上的困境,也好處理多了! 因為問題不再這麼龐大,我們也會願意直接去面對它,認真地去思索它。而不是存而不論,最後不得已時,找個看似標準答案的指標,做出無奈的決定。 (本文撰寫於2017年2月23日) -- 延伸閱讀(1):別老想選一個一輩子不會後悔的科系就讀 延伸閱讀(2):18歲的你,怎會知道38歲的你適合做什麼?請容許自己暫時做不出長遠的生涯決定 延伸閱讀(3):「落點」只是一個「點」,不是你人生的全部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擁有「拒絕拿孩子做比較」的勇氣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每次遇到家族聚會,我總是很抗拒,可以不去我就不去!」 眼前這孩子有點生氣地說:「他們總愛拿我跟其他同年齡的兄弟姊妹做比較,弄到大家都很尷尬,真的很煩!」 「可是,我更討厭的是,我總也會不由自主地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我們都討厭被比較,但我們卻又愛跟別人比較。我們似乎希望透過比較證明自己,卻常常因為比不過別人而自責懊惱。 其實,早在我們強迫性地拿自己跟別人做比較之前,已在兒時非自願地被拿來與其他同齡孩子做比較了。 -- 永遠有比不完的目標,永遠有比不過的人 有許多家長,表面上告訴孩子不重視課業表現或成就,但一到親族聚會,就開始詢問其他家孩子的成績表現:數學考得如何?有沒有在補習?全民英檢中級考過了嗎?模擬考校排多少?接著會說: 「你好棒喔!不像我們家那個,都沒看到他在唸書。我沒有期待他要考多好啦!但至少也不要差人家太多呀!」 聽在孩子心裡,不論比輸或比贏,都不是滋味。 為什麼要避免拿孩子的成就與別人做比較?因為不論結果如何,都會不自覺地灌輸孩子「你只能藉由贏過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然而,人生來自有其價值,而且是獨一無二的,不必凡事和別人一樣,也不必什麼都勝過別人,才能顯示自己的重要性。 當我們隱約地感覺到,必須與別人比較才能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時,我們便會無時無刻搜尋著可以比較的標的物,特別是那些社會大眾說很重要,同時我們也很重視的事物。 如果是這樣,我們的生活會過得很辛苦。因為你永遠有比不完的目標,你永遠有比不過的人。贏了這次並不會為你帶來多久的快樂,很快地,你又會為自己找到另一個可以比較的對象。 -- 什麼?孩子也會拿大人做比較! 大人們不知道有沒有想過,你的孩子是否會拿你和別人家的父母做比較? 當然會! 「小明他家每個暑假都出國,五大洲都玩遍了,你們怎麼都不帶我去!」 「小英有她自己的房間,為什麼我就只能跟姊姊共用!」 「大華他爸買蘋果手機給他當生日禮物,我也想要換一支手機啦!」 你聽了不知道有何滋味?我想,你可能會告訴孩子:「我們家裡的經濟沒人家好,不要羨慕別人。現在好好唸書,以後找份好工作,賺了錢還怕不能出國玩、買房子、買手機嗎?」 此刻,如果你的孩子回你一句:「那麼,你們以前為什麼不好好唸書?」我想,你可能已經脖子冒青筋了吧! 只是,孩子說得沒有錯呀! 教養孩子必須遵守一個原則,不希望自己如何被對待,就不要如此對待孩子!成人需要被尊重,孩子也必須同樣地被尊重。既然不喜歡被拿來比較,就不要拿孩子的成就表現與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 -- 拿孩子做比較,無法證明自己是夠好的父母 許多家長認為比較會幫助孩子看到自己不足之處,敦促他們努力向上,透過比較來激勵孩子向上的決心。確實,在比較下,有一些孩子會為了贏過別人而努力。然而,孩子們付出努力背後真正的動機是什麼? 是想為自己的人生奮鬥,還是只是想獲得父母的肯定? 「一旦我能夠贏過別人,我就不會讓父母感到失望。」很多孩子這樣告訴我。 一個人最早的自我認同是來自成長過程中主要照顧者的評價,特別是父母;而一個人的自我價值也有很大部分建立在父母對自己的觀感上。所以,當我們逐漸長大後,出現強迫性地與其他人比較的行為,事實上正是「尋求父母肯定」這種渴望的延伸。 而這樣的心態,便無意間複製到下一代身上。 身為家長的大人,為什麼總是要拿孩子來做比較?或許也在尋求被肯定,期待透過子女優異的表現,來證明自己是個優秀的父母,或者補償自己過去未被滿足的需求,或未能得到的榮耀。說到底,家長自己也在渴求能被他們的父母肯定,即使現在實際上一點也不需要了,但是,那虛幻的渴求,卻一直深植在他們心中。 因此,身為家長的,必須時時刻刻覺察到: 我們是否正無意識地將自己不希望被對待的方式複製到子女的身上?同時,我們是否正透過拿孩子做比較,來證明自己是個夠好的父母,或者用來滿足自己過去未能實現的理想與彌補那未竟的遺憾? -- 對抗愛比較的文化洪流 然而,我們的社會正充斥著「比較文化」。家長們要在這股愛比較的洪流中逆勢操作,實在不容易。 從每次大學學測、指考成績放榜後,報章媒體大篇幅對滿分榜首考生的專訪報導,便可以窺見我們的社會有多麼推崇「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精神。 然而,透過豎立標竿或楷模,讓孩子心生嚮往,而有「有為者,亦若是」的心態,與藉由一而再、再而三地讓孩子看見同齡孩子的優異表現,而發現自己其實不足,進而惕勵自己力求上進,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後者常會在比較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根本一無是處,最後鬥志全失,面對未來的挑戰,將不敢大刀闊斧地冒險前進,因為害怕失敗,事實上是擔心被人發現自己原來不如人。 -- 試著看見孩子的成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比較的對象,只有自己。 如果,我們能夠今天比昨天更進步一些,明天比今天活更加快樂與自在一點,其實就是一種成就,其實就該滿足。而人生下來即有其獨一無二的價值,都需要被肯定,被重視,何需總是孰優孰劣地被比較呢? 將心比心,別把自己不喜歡被對待的方式,用在孩子身上;別把自己內心的匱乏與自卑,複製到孩子身上。珍視孩子的獨特價值,我們應該擁有「拒絕拿孩子做比較」的勇氣,這正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 (本文撰寫於2017年2月19日,修改於2021年4月12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Recent posts

Google search engine

Popular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