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418 帖子
-
2 意見
生涯規劃
大多數的生涯困境不是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而是不敢大膽去嘗試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學生常告訴我,他們的生涯發展困住了,因為不知道自己對哪方面感興趣。
有時候聽身旁的朋友說起,在現在工作中失去熱忱,但又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什麼,喜歡做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迷失了自身在工作中的定位。
人的一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便是找到自己的熱情領域。為什麼找到熱情領域如此重要,答案很簡單:「你想一輩子過著枯燥無味的生活嗎?」不論是工作或生活,能時常活在熱情中,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呀!
問題是,找到自己感到熱情的事情,又要成為可以長久從事的工作,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關鍵在於,你得勇敢嘗試你所想過的可能性。
--
有個畢業已久的學生與我聊起,「曾想過」未來要像我一樣從事心理助人的工作。他說,他的人緣不錯,朋友都誇他親切、好相處。就我的觀察也確實如此,我問:「還有嗎?」
「我喜歡聽別人談話,朋友們也常把心事告訴我。而且,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心心理困擾,會讓我很有成就感。總之,我很喜歡幫助別人的感覺。」
我點點頭,接著問:「可是你剛剛說『曾想過』,這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很難吧!所以想想而已。」
「怎麼說?」
「我實在不知道我是否真的適合?聽說做這一行要承受他人很多的負面情緒,我不知道我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去面對。」他接著說:「往這條路去發展,實在不知道好不好?」
原來如此,他並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夠勝任助人工作,於是即使曾經嚮往,也只是在腦中盤繞一會兒,又繼續找尋下一個生涯目標。
--
許多人會認為難以找到適合自己做的事情。所謂的「適合自己」,最理想的狀態應該就是「既擅長又喜歡」吧!問題是,這世界上有太多的工作了,我們怎麼知道自己在某領域是否「既擅長又喜歡」呢?
事實上,光用猜想的沒有用,只要去試試看就知道了。只是,要大膽採取行動,好像很困難。
為什麼?因為,當你準備邁開步伐大膽嘗試時,便冒著可能失敗的風險了。一旦結果是「不適合」,既耗神損力,又浪費時間,後悔莫及。為了不讓自己經歷這份後悔的情緒,你會告訴自己,對自己沒有十足把握的事情,就別去嘗試了。
--
然而,你是否能在某個工作領域感到樂在其中、樂此不疲,只有實際嘗試過後才會知道的。
因為沒機會實際體驗過,我們只好透過觀察過去生活中,與某個職業領域性質類似的行為抽樣,來推測自己是否具備從事某領域工作的特質或能力,以及是否喜歡或適合該領域的活動。
像是,當一個人在生物課堂上對解剖頗有心得,就可能因此認為自己適合當個外科醫生;平常喜歡幫助別人以及傾聽他人心事,便覺得適合從事心理助人工作;平日喜歡旅遊和研究各地風土民情,便推測自己是個當導遊領隊的料。
當我們要立定自己的生涯目標時,的確只能透過有限的行為觀察與自我了解,來推測自己進入某一行工作的適配指數。幸運的話,你能在那個領域發光發熱。恭喜你!也許你找到讓你一生摯愛的工作了。
只是,在繼續往前邁進的關頭,你猶豫了,你會時常問自己:「我會是那個幸運兒嗎?」因為資訊有限,你想繼續觀察,再度審慎評估。問題是,你蒐集的資料再多,永遠不可能做出萬無一失的決定。
就算是向某些領域的名人或生涯典範看齊,也沒有人能夠告訴你做了這個決定後,實際的後果會是如何,你只能盡可能在事前審慎地評估,接著便是大膽嘗試。
請記住,生命中真正重要的問題,往往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當然也很難事先預知某種決定的可能結果。生涯決定便是個大哉問。
想找到答案的最快方法,就是直接去嘗試吧!
--
在我看來,許多年輕朋友遇到的生涯困境,往往不是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也不是沒找到自己的熱情領域。事實上,我們對什麼事情感興趣,心中嚮往什麼樣的生活,有時候早就很明白了。我們缺乏的,只是大膽行動的勇氣。
在一個過份強調成功就是王道的社會裡,總是要我們不要浪費任何寶貴的時間,最好第一次做決定就到位。正因為這樣的期待,促使我們只好選擇最保守的選項,也因此錯過了許多機會,更局限了人生的無限可能。
因為不想後悔,於是我們不願意去做決定,也不敢大膽行動;又常在夜深人靜時,悔恨自己為什麼不去試試看,十年、二十年後,還在遺憾中度過。年紀越大,時間越少,越不敢貿然行動,終生遺憾就是這麼來的。
人生的真相是,有決定就會有後悔的可能,決定與後悔兩者是相伴發生的。因為沒有最完美的決定,因此後悔也是常有的事。後悔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因為害怕後悔而失去大膽嘗試的勇氣。
請別只是終日抱著夢想一天過一天,最後落得終生遺憾的下場。
(本文撰寫於2017年2月9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拯救易碎玻璃心—學習客觀看待來自他人話語中的敏感訊息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今年春節假期,剛踏入職場的漢華覺得回家過年,格外痛苦難熬。年假的每一天,都在與父母的口角衝突中度過。
問題來自於漢華總是聽不慣父母講的話,常不由自主地火冒三丈。
有一次,閒聊中母親提到:「你那在台北工作的堂哥今年沒有回來過年。是呀!當醫生總是比較忙,聽說過年要輪值,不過加班費也賺不少吧!」
「提他做什麼,人家當醫生,賺加班費干我們什麼事!」漢華在母親話剛講完的下一秒,立刻迸出這句話,語氣中流露著不悅。
還有一次,漢華出去與高中同學聚會回來,父親隨口問起高中同學的近況。突然提到一位漢華過去的死黨:「那個之前常跟你黏在一起的同學,他叫什麼名字?喔!姓張對不對?高中畢業後他去念哪間大學了?」
漢華說了間北部的大學。父親接著問:「那間是私立的吧?」
「很奇怪耶!私立公立有這麼重要嗎?一定要問得這麼細!」
漢華的父母常感到很挫敗,幾句話就可以惹惱自己的兒子,每次在漢華發飆時,他們便無奈地說:「我們只是提一下,或者想知道一下,你何必這麼激動?」
類似的戲碼在過年期間一再上演。漢華也意識到自己老是對父母說出來的話感到莫名的不滿,總覺得這些話裡「話中有話」。
有一次,漢華的地雷又不小心被踩爆時,他怒氣沖沖地說道:「我知道,你們一定又想比較了!在你們心中,就只有讀名校,當醫生、律師或在公家機關工作的才是人,其他都不是人!」
「我們不是這個意思……」父母親試圖解釋,但漢華就是聽不進去。
突然間,漢華意識到,自己正在為總是無法得到父母肯定而生氣。
說到底,漢華大學剛畢業,進入一間私人公司任職。父母總是嫌這份工作待遇不好,聲望不佳,要他去考公職。漢華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在父母心中總是一無是處。
因此,在求職壓力下,漢華在父母面前,便帶著一顆易碎的玻璃心。家人一句隨口說出的話語,明明與漢華無關,他卻會過度解讀,並快速地自我連結,而像子彈一樣將玻璃心給射穿。
渴求認同越多,挫敗憤怒越強
漢華的憤怒,正是一種向父母乞討愛的表現。他正在試圖用憤怒告訴父母:「我需要你們的肯定」。事實上,漢華從小出生在一個容易被過度比較的大家庭中,上面有幾個就讀名校、成績優異的堂哥、堂姐。父母從小就要漢華向他們看齊,時常恨鐵不成鋼地數落漢華,怎麼就不能如堂哥堂姐們般有出息。
而當漢華高中畢業,考上一間私立大學,並且選擇一個冷門科系就讀時,父母臉上盡是失望的表情。漢華難過極了,他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而且為什麼一定非得去從事和別人一樣的工作呢?
一個人若從小得不到父母充分的肯定與認同,便容易在內心裡滋生起對父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持續渴求父母的愛與認同,另一方面又對父母感到憤恨難耐。渴求越多,憤怒越強。於是,與父母之間的衝突摩擦不斷,難以和平相處。
帶著這顆易碎玻璃心,便會對父母的許多不經意的話語出現敵意反應。這種現象,不只出現在面對父母時,也會轉移到其他的關係型態中,也就是時常對周遭有密切往來的人所說的話語,予以負面解讀並表現出敵意反應,並造成惡性循環。
高張憤怒的敵意反應是為了保護易碎玻璃心
簡單來講,有著玻璃心的人,通常是有著深深的自卑感的。自卑是一種自我否定的情緒感受,也就是感覺到自己不如人,在某方面或各方面的能力不足,表現不佳。此時,他們會難以肯定自我,也傾向於對自己有負面的觀感與評價。
自卑感常來自於與人比較之下屢遭受挫敗,或者在成長過程中未能得到足夠的認同與肯定,或是得到的否定與貶抑比認同或讚賞更多。結果是在面對挑戰時,內在力量不足,缺乏堅韌強大的心智,取而代之的,是一顆易碎玻璃心。
於是,他們難以招架來自他人的批評、指教或建議,對於他人的回饋,不論是言語上的,或是表情或動作上的,都傾向於認為是在指責與否定自己。
如果你長時間與這樣的人相處,也會感到很挫敗。你會難以理解,明明一句中性、溫和或者不具攻擊性的話語,卻會讓他們的玻璃心碎落一地。
長期處在自卑狀態中的人,為了保護那脆弱不已的玻璃心別再遭受撞擊,有的人會選擇不去面對挑戰,也就是在還沒嘗試之前就先宣告自己不行,能力不足,這是一種「打預防針」的心態,給自己台階下,就不用為自己的窘狀負責了。
另一種人,則會用憤怒與高張的情緒來抵禦不利於自己的評價,也就是出現敵意反應。於是,他們越想得到更多認同,卻往往越是推開了那些本想支持他們的人。
不論是消極地宣告「我不能」,或者展現爆炸性的敵意反應,都只會讓事情越往糟糕的方向推演,因為這些都是因應自卑情緒的無效方式。
辨認出引動我們內心負面情緒的敏感訊息
你無法改變任何人,也不該期待或要求那些你重視的人必須說什麼或不說什麼來讓你感到比較舒服。
你可以允許自己的玻璃心繼續存在,因為那是有功能的。只是,你得開始學習去覺察,你是如何看待與解讀來自他人的訊息,並以客觀的角度去理解、判斷與吸收這些訊息。
你會發現,那些讓我們感到惱怒的,往往是我們對他人的話語的過度解讀。其中,只擷取片段訊息並過度自我連結,常是使我們的玻璃心碎落一地的來源。
首先,我們要懂得辨別,在他人的話語中,有哪類的「敏感訊息」,是會引動我們內心的負面情緒的。而這些敏感訊息,通常是散落在言談中的片段字詞。像是漢華在父母口中一聽到「表哥」、「醫生」、「國立大學」、「公職」……等詞語,便會進入高度警戒狀態,這些片段的字詞對漢華而言就是敏感訊息。如果這些敏感訊息在一段談話內容中同時出現越多次,當事人的警戒程度便會升高。
停止立即性地自我連結
接著,我們要看清處,我們是如何將這些令人警戒不安的敏感訊息快速地與自我連結,視為與自己有關,並召喚起內心的負面感受。
由於這些長輩口中無意間出現的敏感訊息,剛好與漢華內心的自卑感來源有著深刻連結,於是漢華便很容易認為,父母提到表哥的工作、提到同學就讀大學等事情,是在暗示自己:「孩子,你讓我們感到很失望」。
然而,事實不一定如此。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若我們無法清楚地去辨識令我們惱怒的敏感訊息是什麼,以及如何將敏感訊息與自身連結起來,並進而產生敵意反應,我們永遠會莫名其妙地感到生氣,而身旁的人也常感到不知所措。
相反地,我們可以在當對方提到那些會開始令我們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胸口沈重的敏感訊息時,立即辨識出來。接著,以客觀中立的立場去判斷,這些訊息內容是否真的與我有關,抑或只是我內心的自卑感在作祟。也就是在第一時間就阻斷敏感訊息與自身產生關連。
別過份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
我們太常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以為別人無時無刻都在評價、檢視與打量著我們。而事實上,大多數來自他人的訊息是與我們無關的,是我們太容易對號入座了。
當你知道,大多數時候,別人的話語內容並非針對你,特別是那些看似負面的評價,或者那些引動你負面情緒的敏感訊息,幾乎與你無關時,你便不需要時時啟動憤怒與高張的情緒反應去保護那易碎的玻璃心。久而久之,你的玻璃心雖然仍在,但已經逐漸轉化成「強化玻璃」材質了!
辨識敏感訊息與阻斷自動化自我連結,是需要大量練習的。漸漸地,當敏感訊息出現時,你也能自在以對。於是,你便能將原用來對抗與保護內心自卑情緒而產生敵意反應的力量拿回來,專注於幫助自己提升精進,或者經營一段穩定的關係,進而從中獲得認同與肯定,重建內在自我價值。
(本文撰寫於2017年2月1日,文中案例為虛構)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
★著作: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心理助人
別在最脆弱的時候與人展開溝通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曾經有一次,快下班前,有位男子衝進辦公室,一臉嚴肅地告訴我:「陳老師,我是○○○的家長,我想和你談一下。」
正埋首電腦繕打文件的我,起身帶他進入會談室。我們兩個坐下來,我聽著他想說些什麼。
原來,他的孩子在班上受到同學孤立排擠,對學校產生極度恐懼,不願意到校上課有一陣子了。前些時候,我邀請家長到校與相關老師們一同商討這件事情,看看可以做些麼幫助這個孩子。
當時,有幾位老師提供了一些建議給家長,但聽在家長耳裡,感覺到被批評,暗指他身為父母不夠努力、不夠用心。家長越想越不是滋味,過了幾天,前來找我興師問罪。
「你是怎麼搞的?安排大家一同開會商量,不是要幫助我的孩子嗎?怎麼任憑在場老師這樣指責我?」
我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老師們確實給了家長一些回饋。我說:「我記得他們是給你一些建議,不至於是指責吧!」
「怎麼不是?他們就是覺得我做得不夠、做得不好!」家長睜大眼瞪著我:「難道找我來討論,就是讓我一個人在那裡被大家批鬥嗎?」
我試著同理他的感受:「我知道你覺得蠻委屈的,不過……」
還來不及說完,他用力拍桌子,近乎怒吼地對著我說:「沒錯!我就是很委屈!你明明看到了,卻又不吭聲,說什麼要合作,還有意義嗎?」
拍桌子!對,是拍桌子,剎那間我愣住了。
家長又連珠砲地說了很多,我的腦袋停止運作,記不清楚他到底說了什麼,只是杵在那裡無法回應。
「對不起,我沒能注意到這些。我想,老師們都沒有惡意。」我想盡快平息家長的怒氣,於是先向他道歉。
「現在講這些有用嗎?我管他們是善意還是惡意,反正我就是很不舒服。」家長越講越激動,完全難以平靜下來。
好吧!我再度道歉:「我誠懇地向你說聲對不起,是我沒有注意到這個狀況,我應該在當下幫你說話圓場的,真的很抱歉!」。
我不記得當時是怎麼結束這場對話的。家長憤怒地離去,留下我無力潰敗地癱坐在會談室的椅子上。
--
我的胸悶難耐、胃腸翻攪。我一直反省著,當時哪個環節疏忽了?在向幾個在場的老師確認後,我知道當時我做的並沒有什麼不妥。
好的,問題不在我!工作上總會遇到一些不可理喻的人,我應該把這件事放下。然而,我仍然感覺難受,除了委屈之外,有更多的憤怒難耐。
我猛然覺察,我其實在氣我自己,當時竟然向他道歉,這讓我感覺到很窩囊。
會向對方道歉,應該是想盡快平息對方的怒氣。在沒有選擇下,我只好順從對方,但無意間,卻過度承擔了不該由我負責的情緒。
為什麼會如此?
回想當時,正值下班時間,是一天工作最疲累的時刻。我正為了趕一些文件報告而焦頭爛額,心力交瘁。此時的我,處於極度脆弱又無力的狀態下,當然難以招架這麼龐大又突如其來的情緒攻擊。
當人處在內心無力與脆弱的狀態下,又要與人展開艱難的溝通時,是相當危險的。
--
人類面對壓力情境的原始反應不外乎「戰鬥」、「逃亡」與「凍結」。尤其是面對突如其來又難以從容因應的攻擊或冒犯時,要不是逃跑閃避,就是挺身而戰,或者會癱軟凍結,難以回應。
在還有足夠的能量狀態下,我們會選擇正面迎擊,但有可能演變為在盛怒之下的衝動反擊,讓情勢一發不可收拾。而逃離的反應,就是會試圖止息對方的失控情緒,而表現出討好、迎合或過度承擔的行為。至於凍結,則是整個人楞在那裡,說不出話也無法回應,不知所措也無力擺脫。
當一個人處在內心力量極度匱乏時,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情境,掌管理性思考的大腦前額葉皮質便會停止運作,而由原始的壓力反應接管身心運作及行為表現。
於是,我可以理解,當家長對著我拍桌子時,為什麼我先是愣住,接著是道歉。當下我無法辨識是否該據理力爭,我也無法理性判斷究竟是誰的問題,而把屬於對方的情緒議題,透過道歉這種迎合或討好的方式,不自覺地承攬到自己身上。
難怪我需要對自己生氣。
--
與人展開溝通對話時,特別是討論正式、嚴肅的話題時,務必選在自己狀態良好的時候,或者自我調整到達一個內在具有力量的狀態。
當內在有力量時,我們能夠專注在溝通的情境中,理性思考的運作機制才會正常啟動,在當下判斷並做出適切的回應,而不會被龐大的不安情緒給淹沒。
當內在有力量時,面對對方不合理的要求,我們比較能夠溫和而堅定地拒絕並堅守立場。我們能夠分辨哪些是自己的責任、哪些的是對方的責任,對自己負責,對他人尊重,同時不會逾越界限去過度承擔不屬於自己該擔負的責任,真正做到課題分離。
當內在有力量時,我們最能夠與人連結,而能夠創造出一個與人順暢溝通的平台。我們比較可以對對方的處境感同身受,覺察對方的情緒但不被對方的情緒淹沒,表達同理但仍能保有是否認同對方觀點的空間。
--
因此,身為心理助人者,我們總是很希望我們服務的個案或周遭的合作夥伴,可以先約好時間再前來會談。此時,我們便可以有時間調整自己到達定位,以一個最有力量的狀態提供會談服務,而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然而,對於在學校或機構中服務的心理助人者,要做到這樣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艱難的溝通情境時,自己的狀態是來不及調整到定位的;長久下來,專業枯竭很容易就會找上門來。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時常得應付突發狀況。
手上正有事情忙著時,個案突然出現說很需要你,家長突然來電說想談談,老師突然找上門說他只有現在才有空。你不得不立刻切換腦袋的思考頻道,在還沒調整好自己時,便展開對話了,而很多時候是挫敗收場。
或許,我們的選擇並不多,現實環境不由得我們總是在準備好的時候與人應對交手,只能時時提醒自己:「別在最脆弱的時候與人開啟溝通」。
同時,持續覺察自己的狀態,在溝通中或溝通開始前,先爭取幾分鐘的時間讓自己喝口水、喘口氣、深呼吸,調整內在狀態,幫助大腦重開機。這不僅是在確保服務品質,更是在保護自己免於提早經歷專業枯竭。
(本文撰寫於2017年1月11日,文中案例為虛構)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教育現場
活在無力世代中:那些對世界不再感到熱情的孩子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週末假期,我常到各個學校為孩子們帶領各種主題的工作坊,如果課程進行的地點是可以席地而坐的地板教室,孩子們會從「坐姿」逐漸變成「臥姿」;再配上輕柔的音樂,眼睛就要不爭氣地瞇起來了。
我問孩子,怎麼看起來這麼累?他們告訴我,真的很累。
我相信,他們是疲憊不堪的。一方面,國高中的孩子們課業壓力大,普遍睡眠不足,這是身體上的疲累;另一方面,他們的內心也很累。
在教育現場裡,我時時觀察著校園生態,現今的孩子似乎進入了一種「無力世代」。在社會邁向更多元、開放,教育內容也不斷翻轉創新的同時,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卻存在著近乎枯竭的無力感。我時常問,為什麼會這樣?
--
當一個孩子長期感到內在無力時,會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對新鮮刺激減敏感
許多師長常提到,現在學生的胃口越來越大。課程設計的內容再新奇有趣,也不一定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幫學生辦的活動不夠新穎好玩,學生便感到興趣缺缺;邀請來的講師沒有與眾不同的花招,孩子們硬是不買帳。
這次就算讓他們滿意了,下次的刺激強度沒再增加,他們便覺得沒意思了。孩子們尋求的是更高強度的外在刺激,而不是靜下來去體會學習旅途中,因為發現新知或內心共鳴而感受到欣喜與愉悅。
(二)無聊症候群
曾有個沈迷線上遊戲的孩子告訴我,其實網路遊戲也沒那麼好玩。剛開始破關時感到興奮不已,久了便沒感覺了。
青少年孩子最常掛在嘴邊的話語是:「還好」、「沒差、」「無所謂」、「不知道」與「都可以」。
在一些孩子身上,看不到他們對什麼事情特別有興趣;對生活裡的一切,似乎感到麻木,缺乏好奇心。大多時刻不是忙於應付被師長安排的任務,就是在放空、發呆或漫無目的地滑手機、上網、看電視。
(三)想得比做得還要多
青少年階段應該是夢想逐漸成形的時候。有許多孩子很羨慕那些大膽追夢的人,但是想歸想,他們很少去行動。
他們不願意積極探索這個世界,也鮮少主動安排自己的人生,呈現出低動機的狀態。甚至,最後連想都不想了,因為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
高中學生最希望知道的是「自己的生涯方向」,但是他們常常不願意花費心力去思考,他們告訴我:「想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乾脆別想那麼多!」
緊湊忙碌的行程安排
究竟「無力世代」的孩子們,是身在一個什麼樣的處境下,讓他們對世界不再充滿熱情,失去好奇心,總是感到無聊、無趣,缺乏活力、動機低落,甚至自信不足了呢?
在升學主義為首的教育環境下,課業學習仍是孩子生活壓力來源之首。就算教育再怎麼改革,制度再怎麼良善,多如麻的考試與作業就是少不了。甚至,無止境地罰寫、罰抄仍是許多師長不願意放棄的教學措施之一。
為了培養孩子課業以外的多元能力與素養,學校還得為學生安排其他的學習項目。現今的學生在課餘時間需要參與的活動,是過去一代的學子難以想像的。
為了達到這些與課業有關或無關的表現與任務要求,再多的心力都不夠用,當然看起來無精打采、疲憊不堪,沒有多餘的心思去對這個世界展現出更多熱情與好奇。
生活中缺乏可支配感
如果生活中已被安排了各種不得不做的事,而每一件事情都是這麼重要,且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孩子們究竟能有多少空間自主地規劃自己的日常行程?
在「時間管理」這個議題上,我常發現,孩子們不是沒有做好時間管理,而是根本沒有時間可以讓他們管理。
我們要孩子主動、積極、有想法、有創意,卻要孩子們總是照著我們安排的行程走;當孩子們發現生活中逐漸失去了可支配感,於是不再掙扎,關閉起自己原本敏銳的感官,對生活逐漸麻木、無感,也要自己別想那麼多,想了也沒用。
恐懼教育的遺毒
另外,上一輩的人是苦過來的,總是用讓孩子們「害怕」的手段來鞭策孩子們前進。於是,孩子們願意去做某事的動機,不是因為內心渴望,而是要避免大人口中的後果發生,這便是「恐懼教育」。
「如果你沒有…….(某種行為),你以後就會……(某種後果)!」這些話語孩子們都不陌生,久了,他們也會內化這樣的信念。他們會告訴自己,不需要對世界有什麼熱情、期待或理想,只要盡一切力量去避免可怕的事情發生就好,像是失敗、失業、被嘲笑、被看輕……等。
孩子們不是沒有夢想,而是不敢去想像;他們相信自己做不到,或者認為沒有資格去做到,當然執行力不足,動機低落。
用暴衝情緒來爭奪生活主導權
令人擔心的是,在他們逐漸變得麻木無感的同時,那些發生在生活中的委屈、辛酸、不平與無奈,也不去感受、面對或處理,只是自我催眠地告訴自己:「沒關係,別理會就沒事了」。
然而,我們都知道,冷漠地忽略這些情緒並不會就此擺脫情緒的糾纏。孩子們的內心正累積著憤怒,直到某一天,導火線被點燃,便一發不可收拾地爆發了。
我們常見一些平時看似溫和的學生,突然間為了一些小事情緒失控,對老師或同學暴怒咆哮、拳腳相向。一個越是內在無力的人,越是要用大聲、嘶吼、憤怒與誇張的肢體,來展現自己的力量,唯有如此,才能感受自己對生活有著支配權。
多一點選擇、多一點停留、多一點安靜
如果你是家長或老師,閱讀到這裡,也會感到很無力,這很正常。我們都看到問題了,但我們也都無力改變;因為,大人也常處在身不由己的狀態下,疲於應付生活中的總總考驗。
或許,「無力世代」不是校園裡的孩子專屬的,而是這個社會的寫照。
只是,我們可以選擇不要把這份無力感複製到孩子身上。這既成的體制也許尚難撼動,但我們仍然可以幫助孩子:
讓孩子在生活中擁有更多選擇與更大的決定權,並獲得更多信任。
教孩子不只一直「得」,還要學會「捨」。步調慢下來,在忙碌的生活中有多一點停留,而不是漫無目的地被填塞行程。
引導孩子把心靜下來,啟動感官經驗,保持視、聽、觸、味、嗅的感官敏銳度,讓內外在世界重新連結上,懂得欣賞與領略生活中每個片刻的美好。
鼓勵孩子傾聽內心的渴望,大膽作夢、大膽想像也大膽追尋,而不用擔心做得如何會被評價。
(本文撰寫於2016年12月19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親職教養
好心被雷親!為什麼孩子總是無法理解父母的苦心?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我的孩子最近課業嚴重落後,又花許多時間在網路上。我們擔心他遇到困難了,努力地與他溝通,但他就是不想聽,也拒絕與我們對話。」
這是家有青少年孩子的家長,常向我訴苦的內容。接著,他們會無力地問:「我們該如何讓孩子明白我們的心意呢?」
大部分的父母對孩子總是全力付出、不求回報,這份愛與用心絕對是無庸置疑的。然而,真心卻常換來絕情。有時候,孩子就是不領情,對父母的努力反唇相譏、冷嘲熱諷,或者頻頻唱反調——這在青少年階段的孩子身上特別容易出現。
首先,我們得明白,青少年正忙著理解發生在自己身上反覆無常的思緒與行為,很難有多餘的力氣去體會父母的想法或感受。
再來,我們要問,青春期的孩子若真能充分理解父母的心意,是否就會修正自己的行為,成為令父母放心的好寶寶、乖孩子?
孩子其實都懂得,就是無法照著做
我是個長期與青少年工作的心理助人者。在會談室中,常聽到困擾中的青少年這麼說:
「我也知道爸媽很辛苦,但就是受不了他們這麼嘮叨!」
「我也懂得爸媽愛我、在意我,但不知道怎麼了,跟他們說沒幾句話,我就很憤怒!」
如果我們認真地去探究青少年的心思,就會發現,這些半大不大的孩子,早就足夠成熟到理解並體會父母的用心了。只是,怎麼樣也不可以照著父母說的做。為什麼?
因為,青少年期的特徵,正是逐漸開始重視個人的主控權,亦即對於自己人生方向及生活大小事情的支配空間。因此,在青少年心底沒說出來的話,常是:
「爸媽說的也沒錯,但聽他們的就輸了!」
「現在照著爸媽想的做,以後不就都要聽他們的了?」
「就算理虧也要死撐著,絕對不能弱掉!」
說穿了,青少年看似酷酷的,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樣,實際上比大人還重面子,更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一場又一場親子關係中主控權的爭奪戰
我們不難發現,青少年與父母之間的對立或衝突,就是一場又一場關係中主控權的爭奪戰——誰都想說服誰,誰也不想讓誰!
大人要孩子接受的觀念,大部分都沒有錯。只是,一旦父母設法對青少年孩子傳遞(或灌輸)這些見解,對青少年而言,就是一種被「強迫推銷」的感覺。青少年立刻感覺到,自己在關係中的主控權不在自己身上,連帶著自己人生的自主權也受到威脅了。
然而,越是這樣,父母越是不解,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能體會父母的用心,就是不願意接受父母善意的勸說?因此,便耗費越多的力氣與孩子「溝通」,設法說服孩子「聽話」。
下場是,父母越用力表達,孩子則越用力抵抗。
孩子內心深處那矛盾拉扯的風暴
特別,是那些正面臨困境中的青少年,他們意識到自己有麻煩,也討厭自己反覆出現的問題行為,也苦惱著怎麼幫助自己脫困。然而,在面對父母時,又得表現出一副毫不在乎、無所謂或者故意唱反調的模樣,讓你拿他沒輒,最後精疲力竭,乾脆放棄不管了!
其實,孩子無法做到父母所期待的事情,內心也是相當沮喪、無力的。他們能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但又拉不下臉去配合;而意識到自己正在違逆父母,又會感到愧疚,更是不知道如回應父母了。
不論是粗魯無理的積極對抗,或者陽奉陰違的消極配合,都是青少年在展現、捍衛或保護自己在關係中的主控權。掌有權力,就會感受到力量,這是青少年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足以獨當一面的途徑。
而一個人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自己的自我價值感。我常說,所謂自我價值的高低,是一種內心是否有力量的狀態。掌握到權力,便會讓人感受到力量,顯示自己是重要的。
放棄必須說服孩子的執著,認清真正重要是什麼
有智慧的父母,要小心別陷入與孩子的主控權爭奪戰中了。只要是戰爭,不論誰輸誰贏,最後的下場都是兩敗俱傷的。該怎麼辦呢?以下提供幾個原則性的做法:
(一)不要試圖透過看到孩子的改變,來證明自己有多麼用心。父母也是人,也是需要被認同,被肯定,不希望「用心良苦卻成空」。但是,千萬別從孩子那裡尋求認同或肯定,這樣是在要求孩子照顧我們的人生,並非真正為了孩子好。
(二)別再執著於一定要孩子理解大人的心意。讓孩子理解大人的苦心,並不代表孩子就會願意改變。事實上,孩子其實都懂,只是不能承認或贊同,否則他們就「弱」掉了。過度執著在這一點上,正是陷入與孩子之間的主控權爭奪戰中了。想一想,比說服孩子更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三)與孩子保持一點點「安全距離」。不是不能關心,但不要太過頻繁;可以偶爾問候,但不要一直找孩子「溝通」。因為,孩子自己可能也很混亂,說不出個所以然,面對難以回答的問題,只會讓他們更加焦躁不安。就算知道自己怎麼了,也要硬撐著不能說,否則就「弱」掉了。
(四)同理孩子的處境,用「陪伴」取代「提供建議」。對青少年孩子而言,「確保自己是有能耐的」是件重要的事,大人的每一句建議,都突顯出自己的不足與無能,當然不能接受。然而,我們可以常常告訴孩子:「我知道你現在也很苦惱」、「我感覺到你也很期待自己能夠快樂一點」、「我觀察到你好像蠻無力的」……,類似這種「同理心的回應」,正能與孩子保持關係連結,同時溫和地讓孩子感受到被支持的力量。
(五)正向聚焦與正向回應。做父母的要時時提醒自己,目光別一直放在孩子的「問題」上,而是去觀察,孩子有沒有什麼時候是做得不錯的?例如,上網時間沒那麼多、主動去完成作業、心平氣和地與父母談話......等。當他出現這些好的行為時,立刻告訴他:「我看到你.......(具體行為),我很喜歡你這麼做。」
(六)讓自己好過一點。沒有人喜歡與時常處在焦慮中的人相處,何況,父母的過度緊張,無助於孩子改善自己的問題行為。反過來,父母先把自己的情緒狀態給照顧好,保持輕鬆與自在,親子的關係才會越好,孩子也將越有力量去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
(本文撰寫於2016年12月7日,修改於2021年3月5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生涯規劃
18歲的你,怎會知道38歲的你適合做什麼?請容許自己暫時做不出長遠的生涯決定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一直到現在,社會大眾對於一個人從小到老的生涯規劃,仍存在著「直線性」的思考方式。也就是,將「好好唸書→考上好大學,選個好科系→進入好公司→爬上好職位→退休」做為個人生涯發展的標準作業流程。
生涯發展的標準作業流程
儘管這幾年來,學校教育裡對於學生生涯規劃有更多的重視,不再只是看重成績,更有一系列的探索課程,幫助孩子認識自己,認識環境,進一步媒合個人與環境,也就是充分實踐了「把個人放對位置」的適才適所理念。
我樂見這樣的情景,這顯示教育在進步,總是與過去不太一樣了。只是,直線性的生涯發展觀,仍然根深柢固地在台灣社會中大部分人的細胞裡。
於是,所謂「把個人放對位置」的理念,把一直以來的生涯發展流程改寫為「好好唸書並認識自己→考上『適合』的大學,選個『適合』的科系→進入『適合』職場→勝任『適合』的職位→退休」。換句話說,只不過把「好」通通改成了「適合」。
試圖找到一些訊息,以預測更遠的未來
這假設了,我們可以在年輕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這輩子擅長什麼、喜歡什麼、熱情在哪裡,終其一生靠這途吃飯,還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可是,一輩子這麼長,可以用來工作的時間也許30、40甚至50年之久;日復一日地做著重複的事情,想到就覺得可怕,難怪有好多人剛踏入職場就想著退休。
退休代表的是一個階段性任務的完成,終於取得資格去選擇從事一些與以往在職場上截然不同的事情,包括好好休息、遊山玩水、含飴弄孫。
換句話說,年輕人得在踏入職場前,好好地去思索:「我是誰?我適合做什麼?」這絕對是個大哉問。
為了幫助孩子們生涯探索,我們讓孩子接受各種標準化的心理測驗,引導孩子思索自己的原生家庭、生命事件與重要他人對自己的影響,發現自己在職涯上的人格特質、工作信念與價值觀,教導孩子做決策的技巧,幫助孩子探討自己是否具備當今職場上所需要的核心職能,進而知道該精進哪些軟實力與硬實力。我們也鼓勵孩子多參與課外活動,從實作中向內探索自己,向外認識這個多元的世界。
我承認,以上這些,都是我在每週一堂的生涯規劃課中給予孩子們的學習內容。內心深處,我有個不能明說的期待,就是試圖幫助孩子們從這些活動中「獲得一些訊息」,然後據此預測自己往後的四、五十年,可以幸福快樂地從事某項適合自己的工作,直到退休。
這樣一來,孩子們就可以開始規劃自己的生涯進程了,包括,大學時該選擇什麼科系,精進哪些能力,接著透過什麼方式進入這個領域,然後開始工作,一步一步地發展下去。
如果20年後的自己回頭對你發出抗議……
只是,在我們18歲時,幫28歲、38歲、48歲…..的自己做了一個決定,我們怎麼會知道,10年後、20年後、30年後或更久以後的自己,不會對18歲的自己抗議:「都是當初如此選擇,才讓我現在苦不堪言。」
轉換跑道不是不可以,而是風險很高;同時,年紀越大,機會成本也就越大。當你在某一行奮鬥了10年之久,突然發現自己喜歡的是另一途,你想另闢新徑,內心便會出現嚴重的認知失調:「就這麼離開,回首前面這十年的青春歲月,我究竟在做什麼?」
另外,我們的社會不鼓勵人們轉換職涯跑道,認為從一而終才是王道。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在一個領域投入久了就能擁有一片天。前輩會勸你,任誰都有職業倦怠,忍一忍就過去了。失去工作熱情嗎?試著正面思考,為自己在工作中找到新的成就感!
於是,我們繼續被卡在這個18歲時以為適合自己的職業泥淖中,上不上,下不下,進退兩難,動彈不得。
如果你在18歲時,會想到38歲的自己,可能對當初18歲時的生涯決定感到後悔,抱怨自己當初怎麼沒有好好思考,此時,你能不焦慮嗎?
年輕的你,可能會很疑惑:「我怎麼知道我現在的生涯選擇,到了38歲時仍然充滿熱情?」別說20年後,連四年後大學畢業了,是否能繼續保有相同的興趣都很難講。
容許自己暫時「做不出長遠的決定」,也是一種生涯選項
高中階段的年輕孩子們常常是充滿無力的。沈重的課業學習壓著他們喘不過氣來,在此同時,他們又被期待為自己做一個一輩子都得充滿熱情的生涯決定,以符合現今社會對於生涯規劃的主流期待——把自己放到對的位置上。
只是,大多數高中職階段的孩子,即使經過各種探索活動,仍對自己一無所知,對未來茫然無措,一切都是如此難以預測。
試想,如果你是個高中生,每當聽到同學高談闊論自己的理想抱負,眼神流露出自信與光彩時,你會不禁懷疑自己怎麼這麼「沒有想法」?那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與其這麼尋尋覓覓仍不見曙光,又陷在持續的焦慮不安中,不如別想了,好好唸書,用入學考試的分數來幫自己做決定;或者,乾脆聽從父母師長的建議,總是不會錯,反正將來後悔了,可以怪罪到別人頭上。
或許,我們首先應該放棄的,是長久以來「直線性」的生涯發展觀點。
當一個社會的變動是如此快速與多元,產業的轉型是如此日新月異時,我們或許不應該以「從踏入職場到退休」這段過程做為職涯的時間單位。有沒有可能,我們的社會可以容許人們每5年或10年,思索一次自己的生涯,轉換一次生涯跑道,並視為是生涯發展的常態。
人生如此長,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發展任務,也會扮演不同的角色。隨著年齡漸長與人生歷練的累積,興趣、專長與使命都會改變,關於職業或工作,當然也可以隨之轉換;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嘗試不同領域與性質的工作,而非只是在同一個領域中,轉換職位而已。
有沒有可能,在同一時間裡,我們的手上可以同時擁有各種型態的工作,雖然沒有一項能被視為主流價值觀中的「正經事」,但這也容許我們可以同時抱持各種興趣,隨時發展新的熱情,同時摒棄那些感到無聊的工作。
這不是什麼新鮮的觀點,早就有人過著這樣的生活了,不論是刻意或偶然,倒也活得快樂精彩。而我們則可以試著讓孩子們知道,無法在現階段就為自己做出一個一輩子都不會後悔的決定,也可以是生涯抉擇中的一個選項。
(本文撰寫於2016年12月1日,2018年11月24日修改)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心理助人
成為他人身邊穩定而堅強的存在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當我們還是個孩子時,一邊探索這個世界,一邊回頭尋找父母的臉。我們渴望父母永遠在我們身旁,當與父母的眼神交會時,我們就安心了!
當我們長大時,仍然有著一顆玻璃心,也渴望身邊有個讓我們安心的人,帶給我們安全感。即使成為孩子的父母或師長時,也是如此。
--
每當焦慮不已的家長前來諮詢,他們問:「怎麼辦?我該怎麼做?」
說真的,大部分的時候,我幫不上忙。但我看到,他們除了想尋求解決之道外,眼中也在尋找一份可以安頓內心的依靠。
每當慌亂的老師前來訴說,對自己班上同學束手無策時,我知道我也無法提供什麼高見。然而,我發現,老師們要的,往往不是由你告訴他們該怎麼做,而是讓他們失調的情緒有著釋放的空間。
究竟,面對這些內心失序的靈魂,我們能做的是什麼?或許,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帶給對方更多的力量,而不是拿走對方身上的力量。
有時候,我們急於告訴對方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反而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無能,因為,我們把自己放到比對方還要高的位置上了;此刻,我們正在消減對方身上的力量。相反地,當我們能夠只是靜下來,溫和而穩定地聆聽,用帶有同理心的詞語回應對方,便與對方連結上了。
「知道有人懂我」,這是一份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本身就是力量的來源。
--
身為專業的助人者,我們面對的,有時候是困擾中的案主,有時候則是被認為有問題的案主周邊的重要他人。
正如,家長為了孩子的問題行為而感到疲憊不堪,把這份痛苦傳遞給導師,導師在一番努力過後也無能為力時,來到我身邊,把這份來自於孩子、家長以及自己的壓力,一股腦兒地拋給我。
也有些家長,孩子在學校的狀況頻傳,一天到晚被老師打電話告狀。老師把其班級經營與課業要求的壓力放到孩子的父母身上,父母再帶著這份沈重的壓力,轉而向我求援。
於是,我所接收到的,往往是層層累加之後的負擔。他們常說:「你是專家,請你告訴我,該怎麼辦?」
--
所謂的專家,有時候並非比第一線面對問題的人員,有更多的辦法。即使有些可提供參考的對策,眼前這個失神倉皇的生命,也不一定聽得進去——他們需要的,是被理解與支持。
於是,在真正的專家身上,常常有著一股強大的力量,能夠承接或包容那些累加的壓力;也就是,即便暫時沒有更高明的做法,但也能夠頂得住這股無形的壓力,讓陷入困境中的人們覺得放心又安全,進而也能堅強地回應他們的困境。
--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的創始者李中瑩老師曾說,一個成熟的人,是有能力照顧自己與照顧他人的人。
我認為,照顧他人,不是凡事親力親為,或總要代替他人做決定及解決問題,而是有力量承接起他人的不安,並提供支持。
在此同時,照顧自己更是相形重要。能夠照顧自己的人,是懂得將自己與他人的責任區隔開來,給予協助但不過度涉入他人的議題中,也就是阿德勒所說的「課題分離」。
我提供你支持,不代表我需要為你的人生負責;屬於你的責任,仍須由你去扛起。我只提供你一個安全與放心的空間,讓你能為自己找到更多力量,以及選擇並嘗試更多解決困境的方法。
你的無力我能理解,但我願意陪著你,面對這份無力,直到你的內在逐漸萌生力量——即使現在沒有最好的辦法。每當你有著像孩子般的玻璃心時,你能在我的身上找到那份如父母般堅實的安全感,而有能力面對自己的課題,並在這個充滿未知的世界中繼續冒險。
--
願我們都能長成一位成熟的人,成為一個他人身邊穩定而堅強的存在,有能力照顧他人,更不忘記先把自己照顧好。
時時刻刻自我提醒。
寫給全天下的大人,也寫給我自己。
(本文撰寫於2016年11月25日,修改於2020年11月10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教育現場
好好聽他把話說完吧!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就讀國中時,有一陣子被分配到打掃學校的室外球場。球場旁有幾棵樹齡頗高的老樹,春夏時枝葉繁茂,甚是好看。
秋冬交替時,可就苦了我們這群打掃的學生。一陣風吹來,樹上的枯葉紛紛落下,好不容易打掃完,很快地,球場上又是一片樹葉海。
外掃區的指導老師在掃地時間結束時,會前來檢查。記得好幾次,當我們賣力清除球場的落葉,請老師來看時,好巧不巧,就有一陣風吹來,球場上瞬間被打回原形。
「搞什麼鬼?掃了十幾分鐘,原來都是在鬼混!」指導老師見到球場上滿地的落葉,生氣地說。同時,伸手指著我的鼻子:「你說,你們到底有沒有好好掃?」
我是外掃區的組長,試圖向老師解釋:「……這裡的風很大,掃好了又有葉子落下來…..」
「哪有這種事?不認真就不認真,還怪風大!」老師沒能聽我把話說完,便大聲斥責:「留下來給我掃乾淨,下次再這樣,我就告訴你們導師,第一個懲處你!」
於是,我們一群人,繼續在外掃區打掃了一陣子。回到課堂,下一節課已經開始了15分鐘。
「上課鐘聲打了多久了,怎麼這麼晚才進來?」任課老師氣沖沖地瞪著我們。
我試著告訴他,剛剛發生了什麼事,才剛開口,就被打斷:「別說了!掃不完是你們的事,以後我的課就是不准遲到!」
--
學生時代,這是常有的事。試圖向師長解釋自己的處境,話沒說完,就被制止,接著是霹哩趴拉地一陣斥責。我的功課還算不錯,大多時候會受到老師「禮遇」,其他同學則是連為自己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大人很奇怪,總是先要你說,接著又立刻制止你,不想聽你說。
大人:「你說,為什麼會這樣?」
孩子:「……」
大人:「好了,別再說了,沒那回事!」
這樣的對話,在成長過程中,一再地出現在各種場合中。我想,這與我逐漸長大後,有著莫名的「權威恐懼症」,可能有些關係。
每當到了需要向陌生的長輩、上級或長官等,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提出要求時,內心的恐懼感便油然而生。開口前,我總要在內心反覆演練多次,發言時,又常說得匆促結巴,事後則懊悔自己沒能表達清楚。
或許,在我內心深處有著:「我沒有資格對長輩表達自己的立場」或者「我一定會說出被長輩批判的蠢話」諸如此類的自動化想法。於是,在師長還沒回應我的言論前,我就先否定自己了。
後來,我知道,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樣。
--
我們都不喜歡自己說話的時候,突然被人打斷。然而,好好地聆聽對方把話說完,真的有這麼難嗎?
試想,公司開會時,你需要當眾宣佈事情。你羅列了幾個重點,才開口講沒幾句,就被同事打斷。有人問問題,要你補充說明;有人質疑你,否定你;更有人馬上給你建議,告訴你怎麼做會更好……。
你心情挫敗地想著:「急什麼?只要聽我把話說完,你們的疑問都不再是疑問了呀!」
不論是討論、談判、聊天或交換意見,只要有人不懂得傾聽,對話常會流於你一言,我一語,缺乏效率,甚至弄得大家心情沮喪,疲憊不堪。
當心中有話想表達,而無法暢所欲言時,內心的感受往往是委屈、挫敗且無力的。特別是,這些話語,需要鼓起十足的勇氣,在腦中盤旋演練許久之後才能說得出口。
久了,我們累了,即使你想聽,我也不想講了。多說無益,何需再談?
--
在校園裡與青少年工作多年,我知道,學校很少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要求家長到校。而一些家長在孩子遇到重大問題時,被學校通知到校會談,常常很驚訝地表示:「怎麼會這樣?我們都不曾聽他說過呀!」
當孩子遇到困境時,家長竟是最後一個才知道,內心的挫敗感可想而知。
問題是,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遭遇困擾的第一時間就讓父母知道?
常聽到心理會談中的孩子告訴我:「說了也沒用,反正他們也不當一回事!」或者「說了只會被罵,還不如自己忍著痛苦!」
到頭來,這是個父母與孩子雙輸的局面。孩子很挫敗,因為不被理解;父母也很挫敗,後悔沒有好好理解自己的孩子。
身為大人,我們得反省,為什麼孩子們不願意跟我們說話,不願意談談自己的想法,不願意表達自己?
是不是,在許多時候,我們沒有好好地聽他們把話說完,認真地理解他們想表達的意思?於是孩子學習到,跟大人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是沒有用的,還可能會受到斥責、批評與否定。
--
如果,我們不允許孩子可以充分地表達自己,不讓孩子有被充分理解的機會,忽略了孩子也有被充分尊重的需求時,我們又如何期待我們的孩子在長大之後,能夠好好地傾聽別人說話,在對話時對他人展現出尊重友善的一面?
在孩子還小時,因為處於權力不對等下,難以充分表達自己;長大後,一旦自覺可以與別人平起平坐時,便會迫不及待地一直說自己想說的,難以靜下心來把別人的話給聽完。因為,他們學到的大人,就是長得這個樣子。
環顧四周,在我們的身邊,是否總是存在著老愛打斷別人,搶著取得發言權的大人呢?
--
不要怪孩子什麼都不跟我們說,也不要怪孩子見到我們總是沈默以對。想一想,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當他興致高昂地想與我們分享生活瑣事時,我們是否認真地聽到他在說什麼?當他感到委屈,想向我們訴說他的難處時,我們是否給他完整陳述的機會?
靜下來,好好地、認真地把孩子想說的話聽完。讓他們感覺到你重視他們,願意理解他們,彼此的內心就連上線,深刻的交流就展開了。在一段關係中,再也沒有什麼比此刻更加值得珍惜的了。
改善關係的溝通技巧有千百種,第一步,就從好好聽對方把話說完開始吧!
(本文撰寫於2016年11月20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