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書,為2018~2023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401 帖子

-

2 意見

那件不在預期中,卻按計畫完成的事—我的書寫體驗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在人生中,有許多事情,無論我們怎麼認真地規劃,總是無法如期完成。然而,有些事情,從不在你的預期內,卻就這麼蹦出來,又好似照著某種步調逐漸實現了。 《此人進廠維修中!》這本書的書寫與出版,就是如此。 我寫過很多類似「書」的東西,像是論文、工作手冊、刊物,雖然印製成冊,但沒有出版,只是孤芳自賞。我也寫過一些作品,是還流傳在「人間」的,像是教師甄試秘笈、專輔教師生存指南,用電子檔免費分享給需要的人。據說,當年我準備研究所考試的筆記,過了十幾年,也還有人在翻印。 曾經想過,出版一本書—是那種會擺在誠品、金石堂,在博客來訂購得到的書—對我而言大概很難;但如果人生能夠做到這檔事,或許會是個美好的經驗吧! 幾年前,我開始在臉書上寫網誌,將從事實務工作中的所思所感紀錄下來。一開始,有幾篇文章被轉傳分享,似乎受到某些讀者歡迎。於是,我越寫越起勁,幾乎每個星期產出一篇。 去年,我申請了一個部落格,正式成為一位不專業的部落客。我把部落格取名為「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 在學校裡從事助人工作,我知道,校園裡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前校門到後校門,而是從學生班上走到輔導老師座位求助時的距離。我想寫寫我從這些勇於求助的孩子們身上,學習到的事情。 這些文章的內容,多半取材自我與學校孩子以及家長們互動的故事,以及隨之而來的心情感觸;部分則是去演講時回答聽眾問題時蹦發的想法。而有些文章,其實是無病呻吟,只想寫來自我療癒,沒想到引起許多讀者共鳴。 我維持一個星期至少寫出一篇文章的頻率,產量不高,但倒也規律。每寫完一篇,就轉貼到臉書上,自然會有「忠實」的讀者幫我分享。 當知道越來越多人在閱讀我的作品時,我就越會去思考,該寫些什麼較能吸引讀者目光,該用什麼樣的筆觸寫作,較能被讀者接受。我也開始從社會議題去取材,把時下流行的玩意兒套上心理學去探討一番。 好幾次有朋友回應我,可以準備出書了!我只是在心裡笑一笑,承蒙愛戴,謝謝指教,出書這件事離我還很遙遠吧! 就在去年九月,在觀賞完了有著六、七年級共同回憶的電影《我的少女時代》後,靈感大爆發,用阿德勒心理學中的課題分離,以及簡快身心積極療法的觀點,寫了一篇「原來林真心是從事心理助人的料—從《我的少女時代》驚見阿德勒的『課題分離』」。 這篇文章竟然在網路上被瘋狂轉傳,有將近兩萬人次的點閱數。至少,對我來說,這是個天文數字。 我逐漸可以理解,部落客們何以一篇又一篇地產出文章,源源不絕。臉書分享次數、按讚數以及點閱次數,在在刺激著腦內多巴胺大量分泌,令人上癮似地繼續寫作,即使很忙,也會有作品呈現。 到了十月,我收到出版社的電子郵件,是新書企畫的邀稿函。我與出版社的企畫及編輯見面聊過,才知道他們是閱讀了林真心那篇文章,覺得這個作者或許可以寫一本關於情緒療癒的書,於是找上門來。我們敲定新書的寫作方向與形式,於是《此人進廠維修中!》有了雛形。 -- 第一次,我覺得出版一本書,離我是如此地近。 然而,從零開始,卻又讓我感到相當惶恐。出版社認為我可以,我真的可以嗎?每到月底,我會接到出版社的來信催稿,我知道我得加緊腳步。半年後,我比預期進度還快地完成了這本書。 許多朋友感到很意外,我的專長是學習輔導與諮商,他們正等著我寫出一本通俗易懂的專書呢!怎麼反而寫了關於情緒的書?理由無他,是出版社編輯「慧眼識英雄」,或許我有這方面的潛力吧! 而也因為寫作需要,我認真鑽研與情緒有關的學問。我不是情緒管理專家,只是個普通的助人工作者,卻因為本書的完成,我對人類的情緒行為有了更廣更深的理解。 這讓我知道,在某一個領域持續浸泡,就會成為專家。 寫作,是件奧妙的事情。每當我忙得不可開交時,仍能規律地有所產出;而當連續假期在家待著沒事幹,卻怎麼樣就是腦袋一片空白。於是,我體會到,靈感是從生活經驗中而來,因為與生活中人事物的連結與互動,才能激發我的感覺與思考,於是有了一種張大春所說的「不得不寫」的衝動。 與出版社簽下書約後,我需要每個月規律地交稿。我不是個喜歡拖延的人,但卻不是時時刻刻都文思泉湧,我得設法克服這個困境。 去運動吧!慢跑完,能讓我下筆如有神,靈感源源不絕而來。另一個方法是,打開Word檔,就開始敲鍵盤吧!腦中想什麼就寫出來,靈感也會慢慢地被敲打出來。 寫書的那段日子,我隨身帶著筆記本,隨時將腦袋泡在這本書的架構中,一有任何事物觸發了靈感,立馬紀錄下來。有空時,再把這些雜亂無章的紀錄組織整理起來,就又是一篇文稿了。 -- 為了完成一本要上市的書,我意識到,不能只是寫著我想寫的文字,而必須從讀者的角度去思考:這些內容對讀者有幫助、有啟發嗎?主題切合大眾的需求嗎?與市面上其他類似作品有差異嗎?還有,重點是,這本書會賣嗎? 這些問題,總是令人越想越惶恐。 索性,我放棄去思考這些惱人的問題。我告訴自己,也許無法寫出一本見解獨到、令人「驚呆」曠世奇作,但我能夠努力在每一個文字裡放入滿滿的能量。我相信,作者的能量狀態將會透過文字傳遞給讀者,讀者讀到的不只是內容,更能穿越時空感受到作者寫作時的起心動念。 -- 寫書,是我人生計畫中的事情嗎?不是。但在我還小的時候,確實想過要當個作家,這只是個一閃而過的念頭。然而,一件事情一旦有了開端,不論是刻意或偶然,就有可能持續下去。正因為開始寫網誌,於是有了部落格,在某個時刻,機會找上門,機會推著你走,最終完成了一件人生中非預期的事情。 許多人問我,下一本書打算寫什麼?何時要出版?我說,我不知道。 我只是繼續寫作,寫著自己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將生活體驗訴諸文字;然後,等待下一個契機,如此就好! (本文撰寫於2016年6月1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 書活網:https://goo.gl/24l0QD 博客來:http://goo.gl/n0Fa98

隨口給出建議後,我們能為孩子的人生負責嗎?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過去,每年的四月到六月,總是要與無數的高三孩子討論其生涯決定。幾年下來一再重複的會談歷程,也累積了不少經驗。 在這個時間點,孩子們是相當徬徨的。 幾週前,還在為大考奮戰。在這之前,孩子很少(或從沒)想過自己的未來要往哪裡走?大學要讀些什麼科系?突然之間,碰上了這人生大哉問,能不慌了手腳嗎? 於是,前來尋求「解答」的人,真的不在少數。他們要的常是一個標準答案,不外乎: 「依我的分數,念什麼大學科系最好?」、 「什麼樣的大學科系未來最有前途?」、 「我適合念什麼大學科系?」、 「甲校系和乙校系那個比較好?」 每個問題都很大,回答起來也很費時。但孩子就是要你直接給一個答案,讓他們的心裡有個依歸,就好像在大海中找到浮木,抓著走就對了。 -- 在來與我見面前,孩子們常已經諮詢過其他師長了。當我引導孩子去思考相關問題時,他們總會告訴我其他師長的觀點或建議,聽了有時令人感到心驚膽跳。例如: 「去讀某科系就對了,未來比較有可能考上公務員!」 「本校學生去參加這間大學的面試時常鎩羽而歸,還是不要選這間好了!」 「現在這個產業的前景最好,讀這個最吃香!」 「這間大學以前是某領域起家的,跟你的專長不符合。」 「某地區的大學都不好,別考慮那邊!」 「不要念那種沒有聽過名字的科系,很危險!」 這些建議,都出自孩子身旁的熱心師長。然而,這些建議背後的資訊,常是偏頗、過時或出自於刻板印象,甚至邏輯不通。 -- 輔導與諮商的長年訓練,要我學會面對個案的問題時,特別是人生重大議題的抉擇時,盡可能保持價值中立。然而,價值中立是不存在的,因為「價值中立」本身也是一種價值。 既然無法完全做到價值中立,也要做到給予個案選擇各種價值判斷的機會並予以尊重。基於個案的福祉,這是最高指導原則。 於是,在面對孩子的生涯議題上,即使我們對於某些大學校系或工作領域也有好惡,但要盡可能保留更多空間給孩子去思索,去探究。 首先,提供給孩子的生涯資訊必是盡可能客觀、正確與最新的。若涉及價值判斷時,如分析某些大學校系或職業的好壞、高下、優劣、前景…..等,必要提供多元的資料來源與觀點,避免偏頗狹隘。再來,時時反思自己是否帶著過去的刻板印象,不自覺地影響了孩子的生涯決定。 更重要的是,與其直接提供孩子資訊,不如教孩子自己蒐集資訊、判斷資訊與組織資訊,這才是孩子需要的能力,也是一種機會教育。 最後,總要告訴孩子:「師長提供你的資訊或思考方向,都是個參考。最終,你要為你自己做出決定,也要為你的決定負責。」 -- 我時常強調「生涯不確定性」這個觀念,也就是現代人的生涯發展已非直線性——努力唸書進入頂尖大學熱門科系,完成學業進入一流公司,從基層做起一路往上爬,直到屆齡退休。 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今的產業脈動變化迅速,十年河西、十年河東,風水輪流轉,誰也無法預料當一個孩子大學畢業後,當今社會的顯學是什麼?而個人內在的特質、專長、興趣與價值觀也隨著生活經驗的拓展而不斷改變。簡單的說,整個人生就是「無常」兩個字。 於是,「最佳的生涯選擇」已沒有唯一答案,而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生涯中多次轉換跑道也再正常不過了。 既然如此,身為師長的我們,憑什麼能為孩子的生涯決定給出斬釘截鐵的建議呢?更不用說,這些建議背後潛藏了多少未被覺察的刻板印象、狹隘偏頗的資訊來源,以及不合邏輯的推論評價。 -- 有人會說,孩子哪裡懂得那麼多?當然要大人給他們些引導,才會有方向。我絕對同意這個說法。然而,當我們給孩子建議時,究竟是在「引導」孩子,還是「控制」孩子的決策? 控制與引導的差別在於,控制是只給對方一個選擇,並且要他相信這是最好的決定;引導則是永遠給對方更多選擇,並且尊重與相信對方會為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 當我們用著「豪邁」的口氣,對著尚無法深度思考的孩子們說:「念那個沒用啦!念這個比較好,聽我的就對了!」類似這樣的話語,這便是在控制。我們確實擁有比孩子更多的人生經驗,但未必表示我們的看法就絕對客觀、真實與切合時宜。 孩子在面對人生重大抉擇的關卡時,總是徬徨無措的。人們在極度脆弱時,就像是陷溺於水中載浮載沈時,有人伸手就會抓,有個浮木就會抱,那些偏頗的建議也可能就此進入孩子的心底,成了他做出生涯決定的唯一依據。 -- 當我們隨口給出一個建議,卻可能成了影響孩子下一階段生涯發展的關鍵因素。問題是,決定之後是由誰來承擔這後果?答案很清楚,是孩子,不是我們! 因此,我們憑什麼可以不以戰戰兢兢的態度與孩子討論其生涯議題?憑什麼在沒有深思熟慮並充分自覺的情況下,就給出建議,因此影響了孩子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能就此剝奪了孩子為自己做決定的機會與權利。 如果這是孩子第一次面臨為自己做出人生重大決定的時刻,那麼,就讓孩子練習自己做決定吧!而他也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這是邁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本文撰寫於2016年5月24日,2018年11月18日修改)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從陌生到熟悉—存在於關係中的深刻連結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從陌生到熟悉」是今年的國中教育會考作文題目,讓我想起助人工作及生活中一些值得思索的議題。 -- 對於助人工作者而言,時常需要經歷「從陌生到熟悉」,指的就是建立關係。這不只是個自然的過程,還是得刻意加速的過程。 從助人者的角度,我得在短時間內認識你、理解你、接近你,才有機會提供你適切的協助。而有效助人的關鍵,就是建立起高品質的人際關係,讓當事人有著信任、安全、溫暖與受支持的人際經驗。 所以,每個助人工作者,都需要具備如何催化與來訪者之間「從陌生到熟悉」的能力;助人者接受種種助人技巧訓練的目的之一,便是如何更快、更有效率地讓來訪者對助人者感到熟悉。 「見面三分情」、「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這些話都說明了熟悉的重要性與影響力。然而,我常揣摩著,來訪者對於助人者的「熟悉」,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 -- 從來訪者的角度,說穿了,助人者怎麼樣都是個陌生人;然而,卻是個可以信任的陌生人。隨著每一次的會談,雖然見面的時間不多,熟悉感漸漸增加,越來越可以對助人者敞開心房、吐露心事。 只是,對來訪者而言,助人者仍然是個陌生人。 為什麼?因為,來訪者對於助人者事實上是一無所知的。我不知道你的喜好、你的出身、你的背景、你的生活經驗、你的思想型態與價值觀……。每當來訪者想多知道助人者一點,就會被帶回來訪者自己的議題上。多麼不平等的人際互動呀!這卻也是助人關係的特色之一。 只是,這位陌生人,很願意傾聽我的故事,很願意貼近我的內在世界,很願意陪伴我走過一段艱困的時光,甚至很能理解我的情緒與想法。這是在我的人際經驗中,從那些很熟悉的人們那裡得不到的。 所以,助人者營造的,是一種看似熟悉的氛圍,事實上是讓來訪者感到被積極關懷與真切貼近的態度——這正是一份「連結」的感覺。 -- 生活中,許多家長會發現,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好似變了一個人,越來越不認識這個朝夕相處的孩子了。 家長不知道的是,在會談室裡,許多青少年孩子也抱怨,越來越難以接近父母,越來越無法理解父母在想些什麼。 於是,親子之間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關係惡劣的,不是每天處在劍拔弩張之中,不然就是相敬如「冰」。 其實,青少年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越趨疏遠,是正常的過程。孩子長大了,開始有自己的觀點與思考方式,甚至會用叛逆的方式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而父母帶著長久以來既有的印象與孩子互動,沒想到孩子一夕之間長大了,父母還來不及調適心情,就已經認不得這張熟悉臉孔的內心世界是長得何種模樣了。 -- 身為助人者,與青少年孩子及家長工作時,我常需要為彼此破冰,目標是讓親子之間重新回到熟悉。 針對孩子,我得引導他們重新理解父母,包括父母的成長背景、父母的思考脈絡、父母的付出與父母的侷限。帶著新的眼光去深刻理解父母,往往能讓孩子有更多的意願去接受父母。 針對家長,我得引導他們看見孩子已經長大了,有不同於以往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更重要的是,努力去營造一個讓孩子感到被積極關懷與真切貼近的態度,帶著這樣的心情去學習有效的溝通技巧。 這正是幫助彼此重新「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而前提是,我必須先與雙方都能夠「從陌生到熟悉」,也就是都能建立起關係連結。 -- 天天見面的人,我們不一定熟悉,因為彼此少了一份深刻的連結;不常見面的人,我們卻可以掏心掏肺,因為那份連結存在於彼此之間,頻率對到了。 高中畢業後,我便到外地求學、工作,回家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每次回家,見到雙親,常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矛盾感覺。 熟悉的是,父母對孩子流露的眼神,是從小到大從沒有變過的。陌生的是,因為缺少共同的生活經驗,一時之間彼此搭不上線,能聊的也只是表淺的生活事件: 誰家的孩子最近結婚了、哪個遠親最近過世了、最近出去玩發生了什麼新鮮事、住區的里長最近有什麼新的構想……等。 回家的時候,我在適應與父母一同生活的時光,父母也在適應家裡有我的日子。因為與父母之間的連結一直存在,即使陌生,也能在短時間內逐漸熟悉起來。然而,每當熟悉的感覺全部回來時,又是要離家的時候了。 於是,對於父母的熟悉與陌生,總在來來回回間。 我想,不只是我,這種感覺也許是許多出門在外的遊子共有的心情吧! -- 從陌生到熟悉,重要的不是見面的次數、頻率或時間長短,而是關係的品質,也就是彼此之間是否能有份深刻的連結存在。 那份連結,是一種想要去關心、理解與陪伴對方的意願,是一種知道對方對我們有著重要意義的體悟,是一種可以不帶成見而全然接納與支持的態度。 就如同人本心理學大師Carl Rogers強調的,在助人關係中助人者的三個基本態度: (一)真誠一致(Congruency) (二)無條件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三)同理心(Empathy) 這也是催化關係連結的基本核心,在所有的關係中都適用;當連結存在時,不論是「從陌生到熟悉」或者「重新從陌生到熟悉」,都是做得到的! 相對地,少了這份連結,即使是枕邊人,依然很陌生! (本文撰寫於2016年5月16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 新書《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6/1出版,預購中。 書活網 https://goo.gl/24l0QD  博客來 http://goo.gl/n0Fa98 金石堂 http://goo.gl/q4n3OK 誠品 http://goo.gl/GDiCa6 讀冊 http://goo.gl/UHvkeK

我的熱情來得比較晚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每年都有好多高三孩子們前來找我討論他們的生涯大事——究竟未來該讀那個學校科系呢? 現在的孩子都知道,興趣在生涯抉擇中占了重要的地位,選一個有興趣的領域鑽研,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當然,來到我面前的,有很多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也就是對任何領域都興趣缺缺,當然也不至於到極端厭惡。他們苦惱著,如果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如何從茫茫科系海中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科系就讀呢? -- 有個孩子是被父親叫來找我的。 她告訴父親,不知道自己未來做什麼好。父親要她乾脆未來接掌家族事業,她對此也意興闌珊。於是,父親就建議她去找學校的輔導老師,也就是我,聊一聊。 我翻起她關於生涯興趣方面心理測驗,果然在各個職業領域的得分都在中間值,也就是對各領域的喜好程度一般,不是太喜歡,也不會太討厭。似乎選什麼都好,選什麼也都不好。 「我很羨慕有些同學,很早就知道自己喜歡些什麼,便立定志向,朝著自己喜歡的科系在努力了!」又說:「我也曾想過,是不是先去工作,等未來找到感興趣的事情時,再回去念大學?」 我告訴她,這未嘗不可;只是,要過她父母那關,恐怕很難。 -- 近幾年,生涯規劃的概念越來越盛行,許多教育工作者都同意師長要盡力協助孩子探索自己的興趣與潛能,將自己放到適合的位置。 然而,這反而引起了另一種焦慮。當那些怎麼探索就是找不到自己熱情所在的孩子,卻因此被困住了。當看著其他人有明顯突出的興趣傾向時,更是焦躁不安。特別是在面臨生涯選擇的高三時期。 若是隨便選一個科系,或者讓分數來決定未來走向,萬一讀得很痛苦,該怎麼辦?若是聽從過來人的建議,選個看似有發展前景的科系就讀,心裡又不甘願:「憑什麼讓別人決定我的人生?」只是,左思右想,就是挑不到一個令自己特別有「感覺」的屬意科系。 的確,有的人的熱情來得早,可以在上大學前就決定好自己情有獨鍾的科系領域;有的人的熱情來得晚,必須等到大學後甚至進了職場,才會慢慢理解自己喜歡的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熱情來得比較晚?很多時候,是我們的教育要求我們從小專注在課業學習這狹小的領域範疇中,關閉了我們原有的感知能力,也抹去了我們原本對事物的好奇與探索未知的動力。那些兒時最憧憬的事物,早就在回憶深處裡消失殆盡。 -- 我們要孩子們找到自己的興趣,擇己所愛。卻忘記告訴孩子,人生本來就充滿不確定,沒有一定非得在大學時就找到自己鍾愛的科系就讀。甚至,大人自己都不明白這個道理。 人是處在變動之中的。過去我們以為喜歡的事物,也許在十年、二十年後,突然感到索然無味;現在我們厭惡至極的領域,幾年後再接觸,也許樂在其中,甚至廢寢忘食。 不是沒有熱情,而是發現得比較慢;需要多花點心思去探索、感受與體會罷了! 大學之所以為「大」學,是因為充滿了各種選擇。不論是學習、交友、社團、打工或玩樂,都有著琳瑯滿目的菜單供你選擇。換句話說,你也有充分的機會去嘗試各種事物,從中發現自己的熱情。 大學提供你一個絕佳的時空,如果你願意重新打開你的好奇心,啟動你的各種感官知覺,去體驗、去實做、去探索、去嘗試,你將能慢慢尋回那遺失的記憶片段,也就是童年時期對事物感到熱情的感覺。 -- 「老師,你是怎麼找到自己有興趣的科系的?」常有孩子這樣問我。 我回答:「我很幸運,高中時接受學校的心理測驗,就知道我適合從事助人或服務他人的工作。一旦知道有輔導諮商這類科系,我的眼睛一亮,就知道是它了!」 「那麼,一路走來,你有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興趣,或者想要轉換跑道呢?」孩子又問。 「有時候會想,這真的是最適合我投入的領域嗎?然而,到目前為止,內心給我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內心的答案……內心會如何給我答案呢?」孩子好奇地問。 這個問題問得好! -- 內心並不會真的跟我們說些什麼。而是常透過一系列身體感覺做為訊號,讓我們知道:「這就是我的熱情所在」。 或許,是我們在做某事時,特別有朝氣,特別有力量;或許,是最能持續,最能專注,最能克服挑戰;或許,是最開心、最自在、也最為舒坦;也或許,是時常會在腦海裡浮現某個畫面,而感到熱血沸騰。 就像,當我們還是個孩童時,玩著某一樣不起眼的遊戲,可以持續幾個小時都樂此不疲,眼神中流露出的光芒,正是在告訴我們:「是的,就是它了!」 「我不敢保證,我現在喜歡的事情能夠持續到永久。然而,當我的熱情轉變時,我的內在也會告訴我,該是轉換跑道的時候了!屆時,別猶豫,追隨你的熱情走就是了!」 孩子,如果你的熱情來得比較晚,沒關係,走了遠路,終究殊途會同歸。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多繞個圈子,也是生命經驗的累積,更是寶貴的人生資產。 -- 面對生涯議題,我始終覺得,給孩子永保彈性的希望態度,比急於要孩子立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領域,還要重要得多! (本文撰寫於2016年5月10,文中案例已經過一定程度改編,以符合助人專業倫理)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費力傾聽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只是聽人講話,真的那麼費力嗎? 從事助人工作後,才深刻明白,傾聽是很累人的! 我的工作之一,就是聽生活中遇到困境的人們說話。每次50分鐘,每天聽個幾回合。有時候,我會給點回應;有時候,我會提出一些問題;有時候,我會引導他們做些技巧;而有時候,我就只是專心地聆聽他們說些什麼。 傾聽很費力,是因為傾聽不單純只是聽。而是得用心體會對方故事中的情緒感受,用力理解對方內心世界裡的思考脈絡,並在腦中拼湊出一個故事的合理發展圖像;同時思索著,該如何回應對方,能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接著催化對方有更多的思考,激發更多的力量。 光是「聽懂」本身就不容易了! 先不論如何回應來訪者,或分析來訪者故事背後的問題。光是「聽懂」本身,就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了。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與來訪者是如此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與生活方式,自然對事情會有不同有信念/價值觀與因應模式,也就是,指引我們走在人生路上的腦中地圖根本長得不一樣。 接著,除了當下的交會,我們與來訪者其實處在迥異的時空環境中。你遭遇的困境我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你腦中的內在圖像可能從沒在我腦中浮現過。 最後,我們與來訪者也許素昧平生,信任關係如此薄弱。你傾訴的內容中也許有所保留,你只說你想讓我知道的事,而我得拼拼湊湊才能貼近你的內心世界。 然而,在傾聽他人時,真正造成最大干擾又耗費力氣的,往往是傾聽者自己的狀態。 剛剛究竟聽到了些什麼? 有一回在與個案會談時,照慣例,我專注地看著個案,聽著個案訴說他的痛苦。 漸漸地,眼前個案的影像逐漸模糊,腦中的訊息開始雜亂紛飛。 一會兒,想起剛剛還沒寫好的計畫;一會兒,浮現出某位老師的臉孔,心裡盤算著等一下要跟他討論些什麼;一會兒,又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分心了。 而當我將注意力再度放到個案身上時,我的耳邊傳來一道自責的聲音:「剛剛怎麼可以把個案晾在一旁,去想些無關的事情?」我的自責,再度讓我無法專注聆聽。 此刻,我想知道,我怎麼會如此心不在焉?我盤算著,肯定是昨天太晚睡,今天精神狀況不好,最近工作壓力又大,雜事纏身,才會思緒混亂。 我告訴自己,放輕鬆、放輕鬆。 接著,我打了一個呵欠。我連忙察覺:「這樣對個案也太失禮了吧!」我得設法讓自己清醒一點。我喝了口水,挪動了一下自己的身體,但狀況仍然沒有改善。 我為我的難以專注感到焦慮不安,心情越來越煩躁。眼睛瞥向時鐘,只希望時間走快點,早點結束這難熬的時光。 時間到!我帶著挫敗的心情走出了會談室。坐在電腦螢幕前,打開個案紀錄檔案。我心想,剛剛究竟聽到了些什麼? 有限的心理能量,無限的雜事纏身 幾次這樣的經驗,我深刻體會到,當狀態不好時,是無力傾聽的! 許多心理助人工作者都有這樣的經驗:結束一天的工作後,便不太想開口。回到家後,家人說些什麼常是有聽沒有到;此時,只想放空。我們擺出專心聆聽的樣子,實際上眼前的訊息總是從一耳進,另一耳出。 當心理能量在工作中耗盡時,便不再有多餘的力氣分給家人親友了。 無奈,現在的助人工作者,很少可以時時處在高品質的身心狀態下與個案接觸。不論是社工、心理師或學校輔導教師,除了個案會談外,還得疲於應付許多上級交辦業務,有許多是無意義的文書工作,更多的是有理講不清的溝通協調。 每當在會談當下難以專注傾聽時,我們會敏銳地覺察到自己的狀態不佳,設法在當下調整自己。然而,往往天不從人願;就像學生時代,上課時瞌睡蟲來襲,用盡方法就是難敵睡神召喚,不爭氣地闔上了眼皮。 雜亂無章的思緒強迫性地在腦中盤旋,如失控般地來了又去、去了又來。我們不允許自己如此對個案不尊重,警覺地告訴自己:「不能這樣下去!」。我們對於自己沒能在當下與個案同在感到愧疚,然而,這些情緒又回過頭來破壞我們的專注。 幾十分鐘的天人交戰,直到送個案離開後才劃下休止符。此時,我們只能無力地癱軟在椅子上了。 案主、場域與助人者的狀態調控 在學習「簡快身心積極療法」時,老師不斷耳提面命的是,進行輔導會談前,要先做好狀態調控。狀態調控包括三個部分: (一)案主狀態的調控:包括案主的求助意願、身心與情緒狀態、對關係的信任度、對助人歷程的理解程度、自我覺察程度、是否有侷限性信念……等方面的調控。案主的狀態調控是左右技術介入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二)場域狀態的調控:是否在合適與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環境下展開輔導會談。 (三)助人者本身狀態的調控:助人者需自我回答幾個問題,如「我對此案主有服務的意願嗎?」、「我此刻的身心狀態適合進入會談嗎?」、「我對處理案主的議題有把握嗎?」、「我是否能放空自己,不把自己的議題帶進會談?」……等,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才展開輔導會談。 這會兒揭示了,助人者本身的狀態沒有調整到位,諮商或治療介入的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 -- 身為助人者,我還沒想到,究竟如何在繁瑣的文書業務與會談工作中取得平衡,而能在每次會談前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定位,在會談中用最高品質的身心狀態與個案專注地交流。 尤其是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緊急個案時,要求自己立刻轉換心理頻道,這是好艱難的功課呀! 至少,我可以做到的,是盡力做好規律的生活管理——充足睡眠、飲食均衡、定時運動。雖然壓力很大時也會想要自我放縱,不過,為了個案的福祉,還是多費點心囉! (本文撰寫於2016年5月2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脫口而出的質問式語言,常是關係中的隱形殺手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也許你不知道,日常生活中時常使用的說話方式,有時候是破壞關係品質的殺手,特別是在越親近的家人或伴侶之間。 -- 有位母親剛在廚房裡忙完,走到客廳的沙發上休息片刻,才坐下來,見一旁念國中的兒子正目不轉睛地看著電視。她向兒子開口說道: 「孩子,你怎麼不去幫我倒杯水呢?」 孩子應了聲:「噢!」,離開座位去弄了杯水遞給媽媽,臉上的表情不是很愉悅。 母親心想,我整個早上忙進忙出,你在那邊翹二郎腿看電視,請你倒個水給我,還給我擺臭臉。她忍不住念了孩子說: 「你怎麼都不能體諒一下你媽媽的辛苦呢?」 「好啦!我知道了啦!」孩子不耐煩地回應。母親聽了更不開心:「你難道就不能口氣好一點嗎?我是你媽,不是妳家傭人,好嗎?」 「好啦!我說我知道了嘛!我沒有那個意思啦!」 這是一段令母子雙方都感到洩氣的親子互動片刻,卻是經常在家中上演的戲碼。不過就是媽媽請兒子倒杯水,問題出在哪裡呢? -- 我們不難發現,這位母親對孩子說出的話語中,有一些共同的模式,裡頭常是「怎麼沒有……?」、「為什麼不……?」、「怎麼不會……?」、「難道不能……?」的句型結構。 這是一種典型的「質問式」句型,語句中帶有否定的字眼,並以問號做為結束。常見的包括: 「離開時怎麼都不關門?」 「你為什麼沒有順道幫我帶點東西?」 「你怎麼沒有找我一起去?」 「你難道不能體諒我一下嗎?」 「怎麼沒有先跟我說一聲?」 大多數的人聽到這樣的話語,心裡都是不舒服的。因為其中帶有濃厚的指責與否定意味,不是指出了我們沒有做到的事情,就是貶抑了我們的人格與形象。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說話的人不一定有意要指責或否定對方,通常只是在傳遞出一份請求。像是前述例子中的母親對孩子說:「你怎麼不去幫我倒杯水呢?」,真正的想傳達的,是請孩子幫忙倒杯水,希望孩子展現體貼,而不是真的想知道孩子不去倒水的原因。 只是,聽在孩子的耳裡,他感受到的是被母親責難:「我不夠體貼,我不是個乖孩子!」,自然會產生防衛心態。 如果孩子直覺地回應:「妳又沒說妳渴了,我怎麼會知道?」接下來,免不了的是更加針鋒相對的場景。 如果,換個說法,直接表達自己的期待,或許就可以避免接下來關係的緊張甚至衝突。例如:「孩子,我好累,有點渴了。請你幫我倒杯水來,好嗎?」這便是直接請求,兒子應該會很樂意為母親效勞的。 -- 當我們說出質問式的語言時,表面上似乎是要對方解釋沒做到某事的原因,事實上,我們一點都不想知道為什麼。我們真正在意的是對方沒有做到我們期待中的事情,我們希望他能夠做到。而當對方想方設法努力地解釋時,卻發現我們根本不在意,不想聽,這往往令對方感到十分惱怒! 有個孩子某天晚了點回到家,父親劈頭就問:「你怎麼不早點回家呢?」 「我也想呀!但是今天放學比較晚,公車錯過了一班,等下一班花了很多時間,路上又堵車,所以比平常還晚了一點。」孩子認真解釋道。 「那你怎麼不先打個電話回家呢?你難道不知道我們很擔心嗎?」父親接著問。 「我也想呀!不過我的手機剛好沒有電了。」 「你怎麼不保留點手機電力用在緊急時刻,你難道不知道這樣很危險嗎?」 孩子發現父親表面上是在問自己晚回家、沒先打電話的原因,事實上根本不在意自己說了什麼,從頭到尾只感覺到被指責而已,似乎自己的所作所為都很愚蠢。 如果不在乎原因,又何必問呢? -- 質問式的語言在關係中最大的破壞力,其實是傳達出對對方能力的不信任。 我們很容易將對方的質問式語言解釋成:「你根本就不相信我能做得到!」、「你就是質疑我的能力呀!」、「你一定覺得我欠缺這方面的能力吧!」於是我們回應對方的語氣也不會太好。 如果,我們本來就擔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如果,這是一直以來我們極力隱藏,不想被知道,不想被看透的部分,一旦被揭露,情何以堪? 於是,使用質問式語言,一個不小心,就會掀開了對方的自卑之處。在防衛心理驅使下,對方要不是不想接續這個話題,不然就是使用更強烈的攻擊性字眼回應,這場對話鐵定不歡而散。 每個人都希望受到尊重,被他人喜愛;沒有人天生喜歡在別人眼中有著惡劣的形象。然而,質問式的語言卻容易傳遞出一種貶抑與負面評價,而戳中了人們往往最在意的自我價值感。 -- 我們活在關係中,也活在他人眼中。雖然不需要過份在意他人的觀感,但也不能對別人的評價絲毫不予理會,做自己與我行我素之間經常只有一線之隔。 相對地,我們也要能夠體會他人時時在意如何受到評價的心情。當口中的話語在脫口而出之前,請先想想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什麼。 如果,你只是希望對方做出某些行為,請直接提出請求吧! 「請你下次早點回來!」 「請你記得來找我前先跟我聯絡。」 「請你順道幫我買樣東西。」 如果,你確實想知道對方沒做到的原因,也直接開口詢問吧! 「我看到你今天的心情不太好,可以告訴我發生什麼事嗎?」 「你的成績最近有點退步了,可以告訴我原因嗎?」 「兩個會議的時間撞期了,我想知道當時是如何協調的。」 當然,知道原因之後,你也得與對方討論解決方案。 明確傳遞內在意圖,少用質問式語言,讓關係更親近。 (本文撰寫於2016年4月26日,修改於2021年4月7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你是否不自覺地處在孩子狀態,讓孩子貼心地回頭照顧你?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我的孩子今年高中就要畢業了,未來想念A科系,但我希望他念B科系。本來兩相堅持不下,最後他還是聽我的話,勉為其難地選擇了B科系。然而,每次見到他失望的眼神,我很疑惑,這樣要求他,到底對嗎?」 曾有個家長在我演講後,前來問我問題。我反問他如此要求孩子的原因,他說:「興趣畢竟不能當飯吃,我擔心他將來沒前途,所以說服他讀B科系比較穩當。」 在孩子的生涯選擇上,親子之間總是上演如此的戲碼。孩子們很痛苦,放棄自己的理想抱負;而父母見到孩子的難過與失望,也是心疼不已。 只是,父母常以「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名義,代替孩子做決定。儘管看到孩子的痛苦,即便知道父母不該過度干涉孩子的未來發展,但只要想著,這是「為了孩子好」,父母心中的天人交戰,彷彿就交代得過去了。 然而,我們忽略的是,當孩子對父母妥協的行為背後,其實是另有意義的。 看似貼心懂事的孩子,其實是…… 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天使般貼心,能夠敏銳地覺察大人的心思,乖巧、聽話的同時,也表現出父母心目中理想的樣貌。對於父母的安排,能夠欣然地接受,同時體會父母的一番好意。 如果孩子從小到大,總是順從父母的要求,就算有些自己的想法,想要自己做決定時,也時常放棄自己的堅持,聽從父母的安排。我們可能得要擔心,這個看似貼心懂事的孩子,事實上是在回頭照顧父母的需求。 我時常見到一些孩子,小的時候貼心順從,長大後不知道從哪一天起變了調。他們不像是叛逆,不會與父母激烈地衝突,也總是乖乖地接受父母的安排;然而,卻隱隱約約地與父母之間存在著對抗的關係。 這種隱性的對抗並不明顯,但父母與孩子的內心都不好受。 事實上,孩子在用「順從」與「不想違逆父母」的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愛;另一方面卻想做真正的自己。 保持乖孩子的形象,做大人的情緒伴侶 曾有個學生入學後沒幾個月就時常請病假,在家休息的時間比上學的時間還長。她的身體狀況沒什麼大問題,我與她深談後,她告訴我:「實在念不下去了,很想辦休學。」 「我知道我媽一定不會同意,但我又不想來學校,只好一直請假。我也不清楚我到底有沒有生病,反正有時候也真的不太舒服。」 我找來她的母親談談。母親告訴我,這孩子從小乖巧懂事,自動自發。因為是單親家庭,母親開小吃攤做生意,工作十分忙碌;孩子回來後便到小吃攤寫作業、唸書,順便幫忙母親,從來沒有一天讓母親操過心。 「我們母女倆相依為命,感情很好,晚上也都睡在一起。」母親說。我覺得不對勁,照理講,高中生早就該自己睡覺了。 「幾年前,她父親因為對我長期施暴,鬧上法院,判准離婚。從那之後,每到晚上我都感到很恐懼,我要她來陪我一起睡覺,我會覺得比較有安全感。」 原來如此,這孩子成了母親的情緒伴侶了。 於是,這孩子雖然在學習上感到志趣不合,念不下去,卻不敢對母親開口,要求辦休學,準備重考。口頭上是說「母親不會答應」,內心深處卻是擔心,做出這樣的請求,便不再是母親眼中的乖孩子,只好有意無意地發展出身體病痛來表達自己不想去上學的意圖。 因為,在她心中,只有保持乖孩子的形象,才是照顧母親需求、滿足母親期待,並與母親持續保持情感連結的最好方式。 孩子狀態的父母促成自我犧牲的孩子 孩子基於對父母的愛,總是能敏銳地察覺父母的心情,同時滿足父母的需要。有時候,孩子是透過乖巧、順從、懂事,回頭照顧父母內心的缺憾。在此同時,孩子也不斷地犧牲自己的需求,特別是對於未來發展的決定權。 很多時候,當父母本身沒有足夠的成長,或者因為某些事件而退化成了「孩子狀態」時,孩子便可能回過頭來成了父母的照顧者。而當孩子逐漸長大,有了與父母不同的主張,又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時,只好下意識地犧牲獨立自主的自我期待,以解決內心深處覺得可能背叛父母的罪惡感。 當孩子內心強烈渴求獨立自主,又必須繼續照顧父母的需求時,為了平衡兩者,便會發展出許多令人費解的莫名症狀,或自我破壞的行為模式,正如上述案例中的高中孩子一樣。 所以,真正該正視的,是身為大人的我們,是否無意間讓自己處在一個孩子的狀態中,而讓真正該要被關愛的孩子,回過頭來貼心地照料我們這個外表貌似成熟,但內心匱乏無力的大人。 讓孩子充滿罪惡感的情緒勒索 因為從事助人工作的關係,常在會談或演講授課的各種場合中,聽到年輕朋友的抱怨: 「我只是要轉換個跑道,我父母就擔心得要命。一天到晚要我三思而後行,他們擔心的,難道我就沒想過嗎?」 還有的孩子說:「我爸媽說,他們很為難。一想到我要轉換跑道,就吃不下,睡不著。我跟他們說,這是我的人生,我自己負責,請他們不要擔心。他們就說:『天下父母心,哪有不擔心的?』但是,看到他們擔心成這樣,我很懷疑是否還要堅持下去。」 這正是一種情緒勒索,透過讓孩子的內心充斥著罪惡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堅持。此刻,父母變成了孩子狀態(吃不下、睡不著,需要有人安撫照顧),反過來要孩子回頭解決他們的擔心、恐懼與焦慮。 於是,孩子便無法真正大刀闊斧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了! 支持孩子往前看,自己的人生自己照顧 真正「為了孩子好」,不是為孩子擔心、操煩,而是讓孩子回到孩子的角色,放手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創造專屬於自己人生的成功快樂。 請相信,孩子出生便已具備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成功快樂的能力了。父母的任務是催化孩子將這些能力充分地展現出來,而非左右孩子該如何使用這些能力。 父母對孩子的愛,若是帶有過多的焦慮、恐懼或擔心,往往來自於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創傷經驗,或者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及一些未能完成的缺憾。這些問題該由大人自己去處理,而非投射到孩子身上,讓孩子去承擔,甚至無意間成了父母的照顧者,而無法將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好。 如果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一直回頭看父母,如何將心力聚焦在眼前的挑戰,又如何全力以赴地追求成就呢? 父母唯有安頓好自己的內心,才能有足夠堅實的力量,支持孩子的成長。請用個成人的心態,照顧好自己吧!如此,孩子便能毫無罣礙地充分發展自己的人生,長成自己真正的模樣。 (本文撰寫於2016年4月19日,文中案例均經過編修,以符合助人專業倫理)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究竟是「不適合」還是「害怕失敗」?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前些日子有個學生來找我,要我幫她練習大學甄選入學的面試。她在學校統一辦理的模擬面試中,因為緊張過度而表現不佳,確實令人擔心。 她申請的是心輔相關科系,從高一起便立定志向成為一位心理助人工作者。高二參加學校的同儕輔導志工,更是嚮往有一天能成為專業的助人者,也許是學校的輔導教師,或是社區機構裡的心理師。 我請她找了一群同學前來,模擬團體面試時可能出現的情境。整場下來,她緊張焦慮到話都講不清楚,帶著挫敗的心情回班上去了。 那天放學前,她來到我這兒,眼眶泛紅地告訴我:「老師,我想,我還是不要去參加面試好了。」 「為什麼?這不是妳夢寐以求的科系嗎?」我不解地問。 「我剛剛想了一個下午,我大概不適合從事這份工作吧!」她哽咽地說。 「是因為剛剛模擬團體面試時表現不佳,讓妳有了這個念頭嗎?」我看著她問。她點點頭,眼淚掉了下來。 原來,剛剛與她一同演練的同學,申請就讀的全非心輔相關科系,卻都能在模擬情境中侃侃而談,相較之下,她深受打擊,自信全無。 「在模擬面試時,妳確實是緊張了些。然而,沒有人能斷定妳是否適合走這一行,這得實際進去學習,甚至畢業後從事相關工作後才會知道的。」我停了一下,接著說:「然而,妳關心的究竟是自己『不適合』,抑或『害怕失敗』呢?」 -- 對於無法掌握的事情,我們總是感到焦慮不安。 當我們走在邁向某個目標的路上,如果先前有一些徵兆顯示我們的表現不如預期,我們很容易直覺地推論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是走這一途的料」,接著打定主意結束旅程。 我們會對自己解釋:「這個目標不適合我。」 像是一些學生在上了高中後的第一次段考中,某些科目的成績悽慘無比,挫敗之下便斷定未來自己在這些科目上,不可能有任何起色。同時,在內心裡告訴自己:「我不是讀這一科的料」。 常見的是,許多孩子因為高一剛開始的數學成績不理想,便認為自己缺乏鑽研數理科目的天分,打定主意將來走社會組。接下來,凡是遇到數理科目都不再花心思研讀,成績不好之下更應驗了自己的想法。 這是一種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的認知思考模式,只憑一次的表現就為未來類似情境下的表現下了定論,帶來的後果便是侷限了自己在這個領域發展的可能性;因為,我們常因此不願意給自己機會再嘗試努力了。 然而,沒有持續嘗試過,誰知道事實就會是如此? -- 研究所二年級快結束時,我曾一度有了轉換跑道的念頭。 大學部加碩士班將近六年的輔導與諮商專業訓練,眼看就快完成,我卻在此刻萌生放棄從事諮商專業工作的想法。 我找我的指導教授討論這件事,我告訴他,我認為我不適合走諮商這一途。我請教他,在相關領域是否有我還可以從事的工作,或者,我該去念個其他領域的學位? 「你是不是因為修了某門課而感到挫敗,才這麼想的?」指導教授眼睛直視著我,一針見血,直中要害! 「我……確實在那門課中,感覺到自己的諮商能力拙劣到不行。」我嘆口氣說道。 「與你一起修課的同學,有多少人經過那堂課後,對自己的諮商能力感到深具信心?」他又問。我回答:「我想,應該很少。」畢竟那門課的授課教師是出了名的嚴格。 「是呀!何況,你並沒有被當掉。」我說不出話來了。他老人家瞇著眼,微笑地對我說:「不要放棄諮商!」 不要放棄諮商!這句話,至今仍迴繞在我耳際。我聽進去了,也撐到現在了。回頭看看這幾年的實務工作,也還算是有聲有色! -- 我能體會這孩子的感受。 模擬面試的挫敗讓她失去了繼續前進與挑戰的動力。她直覺地把面試時的表現與從事心輔工作的能力與特質劃上等號,為自己下了一個結論:「我可能不是走助人工作一途的料吧!」 然而,在她內心深處,最害怕的其實是去面對「萬一面試失利而落榜」的事實。為了避免失敗,於是告訴自己並不適合,乾脆別去參加面試算了! 然而,如此一來,雖逃過了失敗,也喪失了成功被錄取的機會。 於是,我告訴這孩子:「面試時的表現,與妳是否適合就讀這個科系,是沒有直接關連的。若妳決定不去參加面試,妳也就失去了一個驗證自己是否適合的機會了,那是相當可惜的事情。」 「而一直以來,我看到的,是妳對於心輔領域的強烈熱情。請不要忘記妳的渴望,這是妳如此努力的初衷,即使可能在面試中鎩羽而歸也是一樣!」 夢想,若不去嘗試,終究是空想,別因為害怕失敗而留下遺憾了! (本文撰寫於2016年4月12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Recent posts

Google search engine

Popular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