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418 帖子
-
2 意見
教育現場
一句話,擊垮一個渴望被看見的孩子!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這天,是學校運動會,有個孩子,代表班上參加各項比賽,剛在四百公尺決賽中奮力衝刺,勇奪第一。在全場沸騰的歡呼喝采下,站上司令台,從校長手中領到了一面閃亮亮的金牌。
胸前掛著金牌的他,還喘著氣,臉上難掩興奮與自豪。
走回班上休息區的路上,擦身而過的是他的班導師。班導師微笑地看著他,沒多說什麼,只在他耳邊留下一句話:
「不錯嘛……唉!只可惜,在課業上你總是不爭氣……」
這孩子臉上的光彩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沮喪又憤怒的神情,盯著班導師那帶著諷刺的笑容。
導師睜大眼說:「看什麼?我說錯了嗎?」
這個正值高中的大孩子,課業總是在班上墊底,沒有一科的成績可以見人。同學戲稱,有他在,沒有人需要擔心自己會是最後一名。唯獨,他人高馬大,身材壯碩,跑得快、跳得遠。
一年一度的運動會,是他得以大顯身手的時候。一年365天,他就期待這一天。因為,每天的每堂課,總是被同學打趴到抬不起頭的他,唯獨在田徑場上,可以打趴別人而獲得所有人的掌聲。
他只是想被看見,也想感受一下萬眾矚目、叱吒風雲的感覺。
然而,他脖子上掛的金牌,卻沒辦法證明什麼;特別是,在師長眼中,他仍然是個魯蛇。
--
常常,有好多這樣的孩子,被大人的一句話,擊垮了,重傷了!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想把書念差。無奈,在這個階段,課業學習對他們而言就是很困難。一個觀念沒搞懂,卡住了,新的進度一直來,他們跟不上。於是,課業越來越落後,成了班上的「啦啦隊」。上課時,他們感覺就像是在聽外星人講話,痛苦萬分,最終負荷不了,也無從改善起,索性放棄學習。
這些孩子,時常在成績單上看到自己墊底的排名,再怎麼沮喪,久了也麻木了。然而,在他們心中,總是有個小小的心願:「或許,我可以在其他地方,讓別人看到,其實我也很不簡單」。
是的,每個人都想要被看見。
如果在學校的生活中,有著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孩子們可能就會為了這件事,願意每天來學校,特別是那些能被人刮目相看的時刻——即使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被打趴在地上。
然而,我們的一句話,或許無心,或許有意,都可能擊垮了一個孩子的信心。
如果,我們肚量狹小地連一點舞台都不願意給我們的孩子,連一點讚美都不願意說出口,而是讓孩子們覺得:「不論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被肯定。」那麼,他們就要徹底放棄自己的人生了。
--
我們可能不知道,一句脫口而出的話語,或臉上一閃而過的神情,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特別是那些低自尊、低成就,而十分渴望獲得認可的孩子們。
我們總是誤以為,他們已經放棄自己的人生與前途,只因為他們對於課業學習束手無策,看起來毫不在意;我們不知道的是,孩子們可能努力地在找尋另一個可以讓自己獲得掌聲的舞台。這可能是他們生命熱情的來源,人只要對生命有著熱情,就會擁有繼續向前的力量。
一個人在學生階段難以有出色的學習表現,不代表一輩子就無法學習。只要對生活仍懷抱著熱情,都可以憑著這股熱情去學習更深更廣的知識、學問與技能,不論是生活的哪一個面向。
或許在運動場上抱個金牌,也無法就此進軍奧運;但是,對於運動保持熱忱的孩子,很難說,未來可能是個優秀的運動研究員,或者運動事業經營人才。他會為他喜歡的事情去投入學習,此時,我們還會說他是個不會讀書的人嗎?
讓孩子的努力被看見,讓他生活得有光彩,他會對自己的人生抱持著期待,也會因為這個期待而帶著力量往前走。
--
有個朋友在烘焙事業上做得有聲有色,訂單總是接不完。忙碌之餘還得常抽空去聽講習課程,花錢學習新技術。他告訴我,小時候,他在課堂上總是很挫敗,後來就一路從國中睡到高職畢業。
他說,學生時代,老師總是只教進度,不教讀書方法,他不得要領,考不好,當然興趣缺缺。而國中導師特別安排他去參加技藝班,學習烘焙,改變了他的一生。
每次做了蛋糕麵包帶回班上,同學搶著吃,讓他有面子極了。導師更是對他讚不絕口,說他的商品未來肯定會大賣;即使他知道,導師的稱讚真是誇張,當時他的作品還上不了臺面。
現在,他在課堂上總是十分專注,筆記抄得整整齊齊,還研讀許多參考書籍,甚至連外文的都有,有誰還說他是個不會唸書的孩子呢?
--
有智慧的師長總能為孩子創造舞台,讓孩子在擅長的領域中被看見,獲得自信與繼續向前的力量。然而,目光如豆的師長,卻可能用一句話擊垮一個人對生命的熱忱。
永遠記得,孩子跟我們一樣,總是想要被看見!
(本文撰寫於2016年11月13日,圖片與文中案例無關)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心理助人
枯竭就是這麼發生的—在缺乏可支配感的環境中,讓人越努力越無力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常到各地校園裡與高、國中階段的孩子們討論讀書學習策略。從師長們的口中得知,孩子們讀書缺乏方法,特別是不懂得時間管理,沒辦法自行安排溫習進度,就算安排了也做不到。
然而,從孩子那裡,有時候,我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孩子們很無助,告訴我:
「每天大小考試這麼多,還有一堆作業要寫,回家光應付這些就飽了,哪兒還有空間和餘力做好時間規劃?」
不是他們不願意主動時間管理,根本是沒時間給他們管;不是他們不願意執行讀書計畫,而是內心有著嚴重的無力感。
我開始思考,究竟是什麼,讓一些孩子有著「被榨乾」的慘樣,奄奄一息,毫無生氣?
如果,每天的生活是被迫追著別人為我們安排的進度走,而沒有自主支配自己生活內容的機會時,會不會正是造成我們內在力量匱乏的元兇。
--
會有感而發,是因為在助人工作的實務場域中,也看到了類似情景。
在學校裡擔任輔導教師多年,深感學校輔導工作是一份容易快速邁向「專業枯竭」的工作。過去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心理助人工作者如何邁向專業枯竭?》探討專業枯竭這個議題,包括「扭曲的社會期待」與「過高的自我期許」兩項因素的加乘,是將助人工作者從事身心照顧服務時,推向專業枯竭的頭號殺手。
而現在,我逐漸意識到,長期處於失去支配感的環境裡,更是讓人身心俱疲,喪失工作熱忱的重要因素。
支配感是個人意識到自己對於生活周遭的一切,有著可自主掌控的時間、空間、機會與權力的內在感受。
要擁有支配感,一是要能穩定預測接下來或更久以後會發生的事情;二是要有能力計畫、調整或改變這些事情的發展方向與速度。
--
有個常見的時間管理四象限理論,是把我們每天要做的事情,依照「緊急」與否及「重要」與否分成四個大類。大家都知道,「緊急又重要」的事情需要優先被執行,「不緊急不重要」的事則排在最後。
關鍵在於「緊急但不重要」,以及「重要但不緊急」何者優先?時間管理專家告訴我們,先做重要的事情吧!即使它一點都不緊急。這種觀點呈現的是一個人的遠見,能夠為眼前不一定看得到結果的事情下功夫,長期而言帶來的效益更高。
我們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問題是,當你身處在永遠需要為「緊急又重要」的事情忙碌的工作環境中,或者你手邊正在處理的事情,總是那些很緊急但又不太重要的事情呢?此刻,你會明白,照著時間管理專家的提醒走,是有多麼困難!
心理助人者的工作場域就常是如此。
--
就機構、學校或醫院中的身心照顧或助人工作者而言,危機個案的處理,肯定是「緊急又重要」的事情,自然擺在第一優先;但我們會發現,助人者常投入大部分的心力在處理那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包括瑣碎的行政程序、填報文書表格、聯繫與溝通協調等。
既然是「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放著不做可以嗎?不行,因為對於「重要性」的認知,不是我們說了算,別人(或長官)認為重要,即使你覺得毫無意義,也得配合執行,你毫無選擇的空間。
於是,在每天窮於應付「緊急又重要」與「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的工作環境中,助人工作者逐漸失去了在工作中的可支配感。
因為,你無法穩定預期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是否會有突發的危機個案,或者上級突然交辦什麼業務。你只知道,你得無時無刻嚴陣以待,繃緊神經,見招拆招。最糟的是,你根本無力去改變這個狀態。
危機個案的處理,對你而言或許很累,但這是一個助人者得以發揮其專業價值之處,算是有意義的事情。但若大部分的時刻都得將心力虛耗在那些別人認為重要,但你覺得毫無意義的事情上,久而久之,我們開始產生認同危機,開始自我質疑:「我究竟在這裡做什麼?」以及「我存在這份工作上的價值究竟是什麼?」
於是,對你而言,所謂時間管理,只是不斷地在行事曆上寫下待辦事項,努力去執行後劃掉一項,接著再增添一項,沒完沒了。你無法因為時間管理而替自己省下時間,拿去做真正對你而言重要又有意義的事情;久了,你當然會失去熱忱,這便是處在專業枯竭的狀態了。
除非,你能為你的工作內容賦予新的意義,找到一份可被認同的價值。最後,你只能告訴自己,就是份餬口飯吃的工作;你覺得很可悲,因為你正在「為五斗米折腰」!
--
回到教育現場,當孩子們每天的生活被各種考試、作業、補習與活動填滿的同時,也是呈現著枯竭的狀態。在大多數的時間裡,他們無法自主支配自己的課餘時光。他們得先做完老師交代的作業,應付明天的小考,這往往就已讓人精疲力盡了。
他們難以自主安排溫習功課的進度,排列研讀科目的優先順序,更難以根據自己的身心狀況或各科的擅長程度去研擬複習計畫,更遑論去做一些加深加廣的延伸學習。
這是我在進行學習輔導與諮商時遇到最大的困境。明明看到孩子們正在做著沒效率的事情,但是又沒得選擇,因為師長覺得這麼做很重要,於是剝奪了孩子們在學習上的自主支配權。
這雖然不是普遍的現象,但我打從心裡心疼遇到這類困境的孩子們。我看到他們正在惡性循環中逐漸失去了對學習的熱情,而無力的狀態令師長們更感焦慮,派出更多的作業與考試督促孩子們上緊發條。
失去可支配感,或許是現在社會中市井小民或上班族的心聲,人人都在職場上疲憊不堪。奇怪的是,我們的社會不斷地在製造這種自我消耗的現象,這是個目前無解的難題。
然而,為了孩子的活力與笑容,為了幫助孩子維持那需要永續存在的學習熱情,我們是否可以給予孩子更多可自主支配的時間與機會,把學習的主導權還給他們,讓他們嘗試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
大人要做的,只是陪著他們,與他們討論,提供點意見,至於如何做,做得如何,總得讓孩子嘗試過後才知道。別因為心急或不放心,就代替孩子們做了決定。當一個人對生活的可支配感被剝奪時,靈魂裡的光彩也一併被帶走了。
(本文撰寫於2016年11月8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教育現場
以前都這樣,為什麼現在不可以?因為「無效」了!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曾有孩子跟我抱怨時間不夠用,天天都感到睡眠不足。
我很疑惑,何以一個高中生會忙到天天都得熬夜的程度。細究之下,倒不是讀書方法不佳,也不是東摸摸、西摸摸,做事拖拖拉拉沒效率,而是作業太多。而大部分的作業都是反覆書寫,特別是「罰寫」。
因為考試沒考好,所以罰抄考卷三遍;因為上一次的罰寫沒完成,所以今天加倍。在無止境地罰寫下,當然沒時間唸書,也別想睡覺了,又怎麼會有體力與精神學習新的進度。下一次的考試肯定又搞砸,繼續在罰寫中無限輪迴,最後乾脆選擇放棄一途。
我們都知道,機械性的抄寫對於孩子們提升課業表現的幫助是有限的,警示意味往往大於實質效果。然而,21世紀的台灣,仍有老師堅持著如此作為。
沒有效果的事,縱使做了成千上萬次,還是無效收場
常聽到一些師長們抱怨,現在的學生罵也罵不得,碰也不能碰,教師喪失權威,學生都騎到師長頭上來了。
「什麼零體罰、正向管教、友善校園,學生都不懂得尊重了,老師還教得動學生嗎?」校園裡士氣低落的老師比比皆是。
他們問,一直以來都做一樣的事情,以前可以,為什麼現在都不行了?答案很簡單,因為「無效」了!
無效的事情,你做一百次、一千次,還是無效的。因為沒看到效果,你感到很痛苦,便越用力去做。當一個人耗費力氣去堅持那些無效的事情,其實就是在堅持痛苦。
小心,別把每一個傳襲已久的教育措施視為理所當然
其實,我們很少思考,每一個教育措施,包括一項作業、一種教學策略、一份教材,或者一種與學生互動的方式,是否真正能夠為學生帶來我們想要的改變,也就是,效果如何?
就拿「體罰」來說吧!體罰會有效,是來自於受罰者感到身體的痛與被施予懲罰時的羞恥感。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先不論是否造成心靈受創,體罰確實對孩子具有威嚇效果,但是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呢?
大孩子的身體耐得住痛,於是,想用體罰管制或糾正孩子的偏差行為,便成了浪費力氣。而當眾羞辱,對於正處於自尊蓬勃發展的青少年,更只會引起對立衝突,也就是「你越打,我越要這麼做」的後遺症。
接著是,打得越凶,對立反抗越嚴重。更何況體罰時常是在大人情緒激動下施予的,在收不到效果之下,還可能造成傷害。
罰寫、罰抄也是。適量的抄寫,確實有助於孩子精熟課業學習所需的基本功。而現今教育現場的學習內容日趨多元,強調思辨、分析、推理、判斷與應用的能力,多過於熟悉那些需要死記硬背的零碎知識。
罰寫、罰抄的效果只剩下傳遞給學生一個訊息:「用功點,下次拿高分,否則你得付出代價」。其過程本身毫無意義,甚至只是在浪費時間。
問問那些曾淹沒在罰寫苦海中的學生,罰寫時腦中正在想著什麼?他們會說「腦中一片空白」,或者想著與罰寫內容無關的事情。
我們堅持的,究竟是某種效果,還是那想像中的安全感?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在課堂上堅持對學生做那些無效的事情?
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相信那是有效的——我以前的師長這麼做,資深前輩這麼做,我一直以來也都這麼做——深信到只要這麼做,就會為我們帶來安全感了!就像某些由來已久的習俗或儀式,沒有人知道為什麼要如此,但照著做就安心了。
就像,我常常跟學生說,若是一直以來使用的讀書方法沒有效,就嘗試換個方法吧!但學生始終堅持用他的老方法。我很清楚,這些過去曾經有效的方式,根植在他內心深處的是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做出改變,可能得面對內心暫時失衡與失控的痛苦感覺。
但是,對於每一項教育措施,我們都得謹慎看待——要不是有效果,就是在浪費時間,不然就是帶來傷害。當不斷有新的研究指出過去由來已久的做法是弊多於利時,我們就得趕緊放棄老方法,另闢新途。
改變總是令人惶恐,但堅持不改變,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而嘗到苦果的,往往是學生;因為,這些教育措施總是為他們設計的。
捫心自問,教育工作者在施以任何教育措施時,是否曾經認真思考過,這麼做帶來的效果是什麼,在學生身上會看到的改變是什麼?短期的、中期的與長期的影響是什麼?而我們希望獲得的成效在哪裡?或者,我們只是靠著重複做著一樣的事情來讓自己感到安心而已。
用願意彈性調整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成長與學習
我曾遇到過一些優秀的老師,在課堂中與班級經營上十分具有效能。倒不是班上學生本身的資質條件特別好,而是這些老師在孩子們的心中是有著影響力的。他們透過身教讓孩子們有學習的榜樣,透過與孩子們交心讓孩子感到被信任而願意展現良善的舉止。簡言之,就是透過與孩子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來發揮影響力。
他們令人佩服的地方,在於對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在課堂上的每一項教育安排,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並曾認真分析過:「這麼做是否有意義,對學生的行為與課業成效的提升,是否有著看得見的幫助?」並且年年檢核成效,年年都會做些修正與微調。
你倒不需要大費周章地做行動研究去進行成效評估,只需要憑著經驗法則,多留心去觀察每一項教育措施與孩子的行為及學業表現之間的關連性,用擺在眼前的事實來支持你做些不一樣的事情,如此,你已經開始在做有效的事情了!
(本文撰寫於2016年10月31日,2019年4月17日修改)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常把「歹命」掛嘴邊,不會讓你變得比較好命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有許多人曾經受過苦,當身邊的人遇到類似的困境時,便常拿自己過去的遭遇大做文章:
「你的這點挫敗算什麼?之前我吃虧得更嚴重,你無法想像當時我有多難熬!……」
他們以為這樣說,能讓別人感覺好一點,事實上多數人不喜歡這種被「安慰」的方式,反而是:「聽你大吐苦水,我感覺更難受了!」
--
曾有個孩子告訴我,他不喜歡與自己的母親相處。因為,母親總是不斷向他述說陳年往事,特別是她年輕時的悲慘遭遇。
「每次聊天時,她便喜歡把話題帶到那裡。說一次就算了,還要說很多次。我聽得很厭煩,告訴她別再說了,她便顯得很難過,好似我不夠關心她,這又讓我內心充滿罪惡感。」
當長輩一再地重提那些痛苦的往事,告訴孩子自己的命運有多悲慘時,聽在孩子耳裡是相當難受的。對孩子而言,那是一種源源不絕的情緒負擔,似乎不斷在提醒著自己:「如果現在我的生活過得順遂,好像很不應該。」
從系統動力的角度來看,久而久之,孩子對父母會有著一份愧疚與虧欠,總認為自己也不能過得太好,於是有意無意地不允許自己生活平順,甚至毀掉自己的人生,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愛與忠臣。
--
時常把自己的悲慘際遇拿出來不斷訴說的人,總會認定自己就是個「歹命」的人。這份自我認同,便會讓他用著「歹命」的眼光去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一切。
舉個例子,有個人看到自己的公司同事在職進修取得了學位,一方面恭賀對方,一方面又抱怨自己沒機會去唸書。
「我真羨慕你呀!不像我,因為要照顧家庭,還有經濟壓力,哪有時間去進修呀?只能放棄了,跟著連升遷的機會都沒了。」嘆了一口氣,繼續說:「唉!我就是命運不好!從小家裡重男輕女,父母不重視我的教育,早早就中斷學業去工作了,日子過得很苦。進入婚姻又忙著侍奉公婆、照顧小孩,更沒有機會再回校園去讀書。哪能像你們這一代的年輕女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恭喜成了抱怨,對方怎麼開心得起來,只想趕快結束話題。
每一次的抱怨與訴苦,便會在心裡更加認定自己是個「歹命」的人,就算現在的日子過得不錯,還是覺得自己是個「歹命人」。
--
常把「歹命」掛嘴邊的人,是一直活在過去的。他們把自己放在一個受害者的位置,抱怨上天不公、哭訴他人不仁,儘管那些事情都已經過去了,他仍然處在那樣的情境中。於是,在心裡面認定自己是個受盡委屈的受害者。
當他一再地抱怨,一再地重複聽到那些關於自己不堪過往的故事,便會更加認定自己受害者的身分。於是,他感受到的總是滿腹的委屈與辛酸。只是,他停不下來。
因為,在此同時,抱怨與訴苦可能會為他帶來好處,便是獲得他人的同情與安慰;而若別人受不了這龐大的情緒負擔,開始疏離他或對他不聞不問,他便會以此印證:「自己不受到重視,到現在仍然得不到友善的對待,確實是個『歹命』的人」。
--
不是說人不能抱怨,不能訴苦。把自己的痛苦與委屈說出來,可以幫助自己體察到自己的情緒狀態,重新與自己相連結,陪伴自己療傷止痛。
然而,若一再地向世人宣告自己就是個「歹命」的人,透過這樣的方式試圖緩解自己心裡的苦,那是徒勞無功的,也只會讓自己深陷在過去悲慘遭遇的囚牢中。
另一方面,沒有人喜歡與愛抱怨、總是說自己命苦的人在一起。你不自覺地用「歹命」做為你的擋箭牌、你的尚方寶劍,因為你的遭遇最悲慘,所以沒有人動得了你,也沒有人有資格可以過得比你好。
不知不覺中,你把身邊那些願意關心你的人一一推開了。你沒有因此變得比較好命,你繼續覺得自己是個「歹命」的人!
我時常提到,情緒本身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因應情緒的方式。當你有著委屈、難過、失落、恐懼、愧疚等情緒,那些是發生在過去的事情,在你身體裡遺留下來的感受。你得體認到,那些事情已經過去了。你可以接受這份情緒的存在,但不需要認同它。更不需要用這樣的情緒狀態來標定自己,綑綁住自己,形成自我認同的一部分,而說自己是個「歹命」的人。
--
或許,你可以改個陳述方式,把「我是個歹命的人」這樣的自我描述,換成「我『曾經』是個歹命的人」。加個時態進去,會讓你感覺到一些希望與力量。因為,這意味著,過去雖然此,但未來有無限可能。
人生是不斷向前的,你可以不必一直活在過去之中!
好吧!你就是認定自己是個歹命的人。那麼,用「並存」的語句來改寫身分上的自我描述吧!你可以告訴自己:
「我是個歹命的人,同時,我也可以是個好命的人。」
人生是由無數個當下所構成,在這個當下你運氣不好,際遇悲慘;在另一個當下,你有貴人相助、受到稱讚、驚喜降臨。如果你只相信你的命運坎坷,那麼,你注意力的焦點總是集中在生活中那些極盡倒楣的事情上,你選擇將每個悲慘的當下串連起來,成為你的人生,於是你更感覺自己「歹命」了。
如果,你的思想彈性些,相信在不愉快的遭遇外,也有歡喜的事情發生。從這一刻起,你的世界被拓展了,你的人生開始有新的可能性。而你也會迎接更多好事進入你的生命中;於是,你開始越加相信自己也可能是個「好命」的人。
說穿了,扭轉命運,只不過是在一念之間而已。
(本文撰寫於2016年10月10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是需要還是被需要?其實別人少了你,並不會怎麼樣!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一位年約40的婦人走進會談室中,開口便向治療師說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個畫家,我想擁有自己的工作室,我想要開個人畫展。」婦人停了一下,繼續說:「可是,我沒有辦法……」
「為什麼?」治療師問。
「我的孩子需要我!我有三個孩子,大的準備上大學,小還在讀國中。他們是我一手帶大的,我得花時間與他們相處。」
「孩子已經夠大到可以照顧自己了吧!」治療師回應道。
「我的先生需要我!他是個只懂得工作,對生活一竅不通的人,我得為他打理工作以外的大小事。」
治療師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示意她繼續說。
「還有,公司需要我!」婦人說:「我與先生在年輕時一同成立了一家小公司,至今經營得還算順利。我先生是公司的老闆,負責決策與行銷業務,我則要負責大部分的財務管理。我先生很信任我,也很依賴我,沒有我在,我很難想像公司該如何營運。」
「不能聘請專職員工來負責這項業務嗎?」治療師探問。
「我們曾經請過幾個員工,是負責別的工作,但總是做不久就離開。管錢這麼重要的事情,需要長期可靠的人來做,我和我先生大概都沒辦法放心。我們一向分工得宜,少了我,公司可能很快就會倒了吧!」
「這麼一來,妳的時間都被照顧孩子與協助公司給佔滿了吧!」
婦人嘆了一口氣:「是的!這就是我目前最大的困擾。他們都需要我!我如何有時間和力氣去追尋自幼的夢想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妳說,孩子、先生、公司都需要妳,那麼,妳需要的是什麼?」治療師開始引導案主深入探索。
「我,我也需要我呀!」婦人留流下眼淚,激動地說:「這麼多年來,我為了孩子、先生與公司,幾乎沒了自己。我想把自己找回來,我需要我來幫助自己實現夢想。」
「只是,他們都需要我,我怎麼能拋下他們不管?」
--
這是國外心理治療影集中的一段劇情。
人越長大,越需要在許多地方都投入心力。有時候會覺得蠟燭多頭燒,要照顧的人太多,往往忽略了自己。我們常常需要在照顧別人與照顧自己之間找到平衡,因為,這些都是我們重視的,也難以放掉任何一個部份。
隨著劇情走到尾聲,治療師引導這位前來求助的婦人,去思索如何調整自己花在照顧孩子、先生與公司身上的時間與力氣,把一些心力拿回來,用在逐漸實現自己的夢想上。
而當婦人在生活上做出了調整後,發現到,減少了陪伴與照顧孩子的時間,孩子仍然能夠把自己打理得很好;不再為老公操煩生活大小事後,老公也沒有因此就無法過生活;至於公司的事務,婦人減少了每週進公司協助的時間,並找到更有效率的方式管理公司財務。
令婦人驚喜的事情是,當她開始重拾畫筆,完成一件件作品時,孩子與先生都替她感到開心。孩子與先生不約而同地告訴婦人,他們相當開心看到一個快樂的媽媽與太太。
最後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呀!
--
是呀!有時候,我們常覺得身不由己,以為別人都需要我們,彷彿沒有我們不行;實際上,我們總沒有自己想得如此偉大。
人生在世,我們對身邊的人與對自己確實都有著責任,我們需要在照顧別人與照顧自己之間取得平衡。這絕非容易的事情,但我們都持續在學習,也不斷調整中。這檔事沒有最完美的答案,唯有「平衡」是指導原則。
劇中的治療師透過「微調」幫助求助者能繼續處在某種平衡中,同時兼顧自己重視的價值,而非落入非黑即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零和遊戲中。
只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即使知道自己需要做點調整,卻堅持讓自己處在動彈不得的境地中,也不願意改變。
所有行為模式的背後都有其功能,一再重複的行為必有其價值存在。我們要問的是,當一個人一直認為自己被身邊的人需要,而忽略了照料自己,這究竟對當事人本身有什麼好處?
--
當一個人總是抱怨「別人需要我」,而阻撓了他去達成自己的期待,真的是如此嗎?抑或,是他有意無意地讓別人過份依賴他,沒有他不行。如此一來,表面上,他為此感到痛苦不已,另一方面,又享受這份被需要的過程。比起實現自己的夢想,那種因為被需要而帶來的滿足,是他更無法捨棄的。
人與人的相處是互動的過程。當你不斷地為他人付出,照顧他人,便可能造就出凡事依賴的對方。你的付出越多,對方越是依賴你,而當你發現對方是如此的依賴,便越覺得對方不能沒有你。這樣的情況,不論在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或同事之間,都時常出現。
我們可以這麼說:一個人的無能,常是被創造出來的。於是,一方面,你抱怨別人懶惰、無能,另一方面,你又繼續付出,停不下來。因為,你從來沒有想過:究竟是他們需要你,還是你需要他們。
當你願意放手,不再過度投入心思去照顧別人時,度過了一陣子的混亂後,系統會為自己找到新的平衡點。你將會發現,沒有了你,別人也可以過得好好的。甚至,大家更樂見你把自己照顧好,每天是開心、自在與輕鬆的。
神經語言程式學(NLP)主張,不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考慮到系統的「生態平衡」(ecology)。李中瑩老師將生態平衡翻譯為「整體平衡」,亦即「三贏原則」:我好、你好、世界好。我們必須同時照顧到「三好」,才會是理想的行為表現。
只是,別忘了,「三贏」之中,「我好」永遠是第一個要被滿足的項目,而不是第一個被犧牲的。當「我不好」時,「你」與「世界」都不會好,即便是三贏,也不會持久。就像是,那些不斷犧牲自己照亮他人的人,換來的不一定是感激,而是對方更多的依賴與無能。
(本文撰寫於2016年10月4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心理助人
青少年輔導諮商的售後服務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最近,有幾位畢業生不約而同回來學校找我。
通常會回來「探視」學校輔導老師的,以過去的個案居多,通常是那些曾經接受長期晤談與追蹤的個案。
--
一位孩子一進門就往我這兒走來,邊落淚邊說:「老師,還是這兒比較溫暖!」她畢業兩年,正在北部念大學,但學校還沒開學。高中時,她絕口不談關於自己的事情,即使任誰都看得出來她過得不是很好。
「好,慢慢說,發生什麼事了?」我將她帶進會談室,聽她哭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原來,是失戀了!
這是她第一次談起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
前一陣子,接到一通電話。電話裡傳來虛弱的聲音:「老師,我是○○○,現在方便去找你嗎?」
我問:「到學校來嗎?」他說:「對!我覺得快要失控了,我需要有人協助我。」
「好吧!你快過來,我在這兒等著。」我決定放下手邊的工作。
--
暑假,一位畢業已久的學生回來。
他沒有繼續升學,在餐飲店打工,逐步成為店裡的正式員工,我為他感到高興。聊著聊著,他談起最近自己的身心狀況—嚴重失眠、胡思亂想,常聽到怪異的聲音,一點風吹草動就驚恐不已。
我頓時發現,他回來學校找我,不是來向我分享自己的近況有多好,而是想讓我知道,他過得並不如意。
--
這只是其中幾例,每年都會有類似狀況的孩子回來。他們或許剛畢業,或許畢業了幾年,也或許沒能讀完高中就離開學校了,回來,大多是為了「取暖」。
高中期間,他們的狀況就已起伏不定。會來到我這兒,或許是師長轉介,或許是同學通風報信。總之,都不是自願的。
處於青少年階段的他們,從來不願意告訴我太多關於自己的事情。每次會談,時常冷淡地應付我。我試著告訴他們:「給自己一個機會,讓我來協助你,好嗎?」他們會說:「不用了,我很好!」或者「你幫不了我的」。
確實,面對這種情境,我束手無策。我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偶而找來關心一下,或者在他們出現危機時,介入處理一下。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斷斷續續地談著、互動著;很快地,再看著他們離開校園,走往人生下一站。
事實上,在離開校園的那一刻,他們的狀況仍然令人擔憂。
--
而今,孩子們回來了。跟以往不同,這次有求助意願了!他們告訴我,現在身邊沒人可以找,相當無助!
面對已經離開校園的孩子,「該幫,還是不幫?」,當然要幫!問題是,「如何幫?幫到何種地步?」每當畢業的孩子回來求助時,我腦中總會不斷地如此盤算著。
成功的輔導與諮商,最終是要讓個案不再需要助人者,而能夠靠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人生路。
然而,此時此刻,孩子在我們的輔導與諮商關係結束時,才開始真正需要我。我很氣餒,過去的各種介入,彷彿是瞎忙一場。
一方面,我氣這些孩子,當初為什麼不願意接受協助,而到了畢業後才想到回來求助?同時,我也很欣慰,孩子們在外頭遇到困難了,知道主動尋求支援,這不也是一種獨立與解決問題的表現嗎?
人們總是在被需要中體認到自己的價值。被拒絕了一百次,孩子只要願意回來找你幫忙一次,就足以令人精神為之一振。即使已經不再是我服務的範圍了,又怎能不伸出援手呢?
何況,輔導工作是做口碑的,售後服務當然不能馬虎。
--
常聽到人們說:「對青少年的輔導與諮商工作不是立竿見影的」。有時候,我會對這個論點感到不服氣,總想找出快速有效的方法去幫助孩子們。然而,平心而論,這份不服氣,往往只是要向個案以外的人證明自己的效能以及存在的價值。
助人療效是否得以發揮,時機是個關鍵。在錯誤的時機,提供再高品質的協助,也常是挫敗收場。就像當你酒足飯飽時,美食當前,也無法讓你食指大動。
怎樣的時機是恰到好處的呢?往往是個案的困擾大到自己無法應付,而同時身邊剛好有著可以信任的關係與資源時——這兩項因素缺一不可。
身體的病痛我們懂得趕快去就醫,但當遇到心理困境時,人們常會死撐著,總想著有辦法靠著自己的力量去克服,這是人的韌性。
就在撐不住並處於瀕臨崩潰邊緣時,還得觀察身邊是否有值得信任的人可以提供協助。尤其是這些孩子,困擾本身就來自於人際關係,在成長過程中,就常處在高風險的情感關係中—緊張衝突、不安全、一再被拋棄、背叛,或充滿負面評價。
對他們而言,要重新信任一個人是如此的困難。即使有人釋放再多的善意,他們也得穿戴起面具與盔甲,顯現出一副毫不在意或不需要你多慮的樣子。
而在這一段他們身著盔甲與我們互動的過程中,我們帶給這些孩子的,正是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Yalom在其著作中所提到的,一段「矯正性的情緒經驗」(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
如果在你對這個世界萬念俱灰時,有一個人(或一群人),願意用正向的眼光看待你並接納你;他們不會任意地為你的問題貼標籤,也不強迫你一定要接受他們的協助,在尊重你的同時,也總是熱情地邀請你,就算你拒絕他們一百次,他們仍然抱持相同的態度—他們沒有放棄你。
他們讓你相信,這樣穩定、安全與值得信任的關係是確實存在於你的生命中的,他們也讓你體認到,自己是值得被欣賞、被尊重,是重要而可貴的。
那麼,或許你會願意卸下盔甲,給自己,也給對方一個機會,讓自己的人生能過得更好。
只是,往往這段歷程,總是耗費許多時日。在穩固的情感連結建立好時,孩子往往已經畢業了。然而,這段歷程本身,就是一種療癒經驗,已經對孩子的人生起了巨大的影響了。
--
面對這些回來求助的孩子,即使我無法再提供孩子們深入的諮商服務,接下來,我可以做的,是在這段穩固的關係基礎上發揮影響力,引導他們進入另一段也值得信任的助人關係中,也就是增加他們接觸到更多矯正性情緒經驗的可能性。
這樣看來,過去這段期間所做的一切,不僅不是瞎忙一場,還是相當有意義的!
(本文撰寫於2016年9月25日,文中案例均經過改寫或虛構)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學習輔導
「再多撐一下子!」撐出洪荒之力,也撐出堅持到底的意志力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老師,我想再多想一下子!」大夥兒都陸續交卷,教室裡只剩一位女同學與我。她抬頭環顧四周,又望了我一眼,苦笑著說。
「我會告訴自己,再多研讀一遍。」在工作坊中,一位同學向其他人分享,當他面臨課業困境時的做法。
「你只要比別人多撐一下子,就可能比別人取得更好的成績。」一位畢業學長回來與學弟妹分享準備大考的經驗。
我們常很好奇,那些在課業學習上,比別人擁有更多意志力的學生,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
再多撐一下子、再多背一兩次、再多想一會兒、再多研讀一遍……
這讓我想到,每當我慢跑時,剛起跑沒多久就會遇到瓶頸,此刻好想停下來。我總是告訴自己:「沒關係,再多撐一下子。」就這樣,多跑了一圈,又多跑了一圈,又一圈……直到跑完了原先設定的距離為止。
我不是天生就愛閱讀,也不是每本書都這麼精彩好看。從小,拿起一本課外讀物,總想把它全部讀完。而每當閱讀不到一半時,便開始感到無聊,有了想停下來的念頭。這時候,我會告訴自己:「再看一個章節就好!」,看完了下一個章節,再告訴自己同樣的話,最後常能讀完整本書。
任何需要意志力參與才足以達成的目標或活動,「再多撐一下子!」這句話,似乎挺管用的。我們在告訴自己的是:「別那麼快就停下來,多給自己一點機會試試看吧!」。而當真的撐過來時,就更相信自己還能做得到,便會再給自己一些機會繼續嘗試下去。
於是,就這麼堅持下來了。
--
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的創始者Bandura認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影響一個人是否願意去嘗試某事,或持續投入某項活動的關鍵因素。
「自我效能」指的是某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事的可能性評估。舉例而言,對於課業學習有高自我效能的學生,傾向於更主動地投入學習中,也對研讀活動更能堅持到底。原因無他,因為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
以此而言,自我效能便是左右一個人願意去嘗試某項挑戰的「內在動機」。而根據Bandura的論點,「擁有成功經驗」是建立與提升自我效能最直接有效的途徑,換句話說,自我效能常是需要從實做中獲得。當然,觀察到他人的成功經驗(替代性增強)或者重要他人言詞上的激勵,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效果。
於是,當我們對於自己是否能完成某項挑戰與任務感到不確定時,顯示此時自我效能感是不足的,若能給自己多一些機會去嘗試,結果或許會大有不同。
此時,我們告訴自己的是「再多撐一下子」,便是在哄騙自己只要多堅持一會兒就好(不會太久,也不會太多次);然而,卻因此獲得了多一些的成功經驗,在自我效能相對提升之下,我們更有意願繼續堅持下去。
--
課業學習的過程中,難免需要應付一次又一次的考試,這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意志力的活動。而意志力就像肌肉耐力一樣,其總量是有限的,卻可以透過鍛練而增加。
鍛鍊肌耐力最好的方法是逐步且適量地增加重量訓練的份量。意志力也是一樣的,每次一點點地增加適當難度的挑戰,能夠幫助我們突破意志力的原有限制。
「再多撐一下子!」這句話是具有魔力的。它能夠幫助我們在研讀功課的過程中,願意多讀個十分鐘、多演算個幾題、多思考個幾回合,以及多反覆背誦個幾次。事情一旦有了一點點不同,便開始累積成功經驗,在成功階梯上更上一層樓。這點點滴滴的匯聚,便讓自己有了堅持到底的可能性。
有趣好玩的學習內容,以及具有價值的學習目標,固然都是吸引一個人願意持續投入學習活動中的要素。但在邁向課業精熟的過程中,一再反覆地練習與研讀總是不少不了的,這些枯燥的歷程常會消耗掉外在誘因的吸引力;此時,就得靠著「相信自己做得到」這份信念來持續支撐著自己往前走。
--
沒有用盡全力,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大;沒有勇敢嘗試,我們也不會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在課業學習上,你用上「洪荒之力」了嗎?或許,你是不會知道的。
那麼,就時常告訴自己:「再多撐一下子」吧!
(本文撰寫於2016年9月18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親職教養
我的孩子不夠好?小心!孩子會活出你所相信的樣貌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有沒有什麼時候,你看你的孩子全身上下沒一處順眼的,總懷疑自己怎麼會生出這樣的孩子?
其實,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心情!
孩子那一無可取的表現,如何給出讚美?
「每次叫他念書,就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課業成績一塌糊塗。整天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進了房間便開電腦玩遊戲。他不知道我們當爸媽的有多擔心他!」一位母親正一股腦兒地數落他那就讀國中的孩子。
「你們一定感到很困擾,那你們怎麼做呢?」
「能怎麼辦?只能不斷提醒他啊!好說、歹說都不是,軟的硬的都來過,他爸甚至拿棍子修理他,他也不以為意。我們都快要放棄他了!」她越說越激動。
「辛苦了!我看到你們一直沒有放棄,持續努力著。」我試著讓這位母親感覺到,有人理解他們的付出與努力。
母親繼續滔滔不絕地說著。他們夫妻倆長期為這個孩子的學習與行為問題感到頭痛,一天到晚跑學校收拾爛攤子。他們不解,從小給孩子最優渥的學習環境,也奉行勤教嚴管的教養方式,無奈孩子就是不爭氣。
「有沒有什麼時候,孩子是表現不錯的?不太需要你們擔心的?」身為心理工作者,我們總會不忘使用一些例外問句,提醒家長去看到孩子的亮點。
母親搖搖頭,繼續細數孩子的問題:「我現在看他全身上下都不順眼,似乎沒有一處是可取的。如果可以一天不要我操心,就謝天謝地了!」
難道都沒有任何一些值得讚美的地方嗎?我不放棄。
「老師,我知道你要說什麼。有好多老師都要我以鼓勵取代責罵,我怎麼做得到?要是他的成績好一點,行為不要老是脫序,我當然願意讚美他,但他就是天生個性懶散,毫不在意。」
「更討厭的是,他的脾氣還很衝,講他個一句,就要回我好幾句,口氣還很差!」這母親激動地說著。
影響事情發展的,常常是信念,而非期待
我怎麼不覺得這孩子毫不在意呢?就是在意,才會頂撞,才會回應。這些看似對抗的行為反應,是青少年典型的行為模式之一,目的是為了表現出自己已有獨立自主的一面。
我遇過好多家長,都煞費苦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於愛。然而,他們卻不知道,他們給子女的愛,卻可能帶來反效果。
我曾在許多演講場合與家長分享到:「孩子會長成你們心底所相信的面貌。」許多家長一時難以接受:「怎麼可能?我們都期待孩子們懂事、成熟且成功啊!」
是的,期待是一回事,相信又是一回事。如果你有個目標要達成,這是你的期待;但你認為自己是否能達成,這是一種相信。你相信「這個世界的人事物如何運作的方式」,就是一種信念。
真正影響事情往哪個方向發展的,往往是信念,而非期待。這就是許多家長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總是感覺到事與願違、力不從心的原因。
當家長不斷數落孩子的缺點,說孩子的不是,表面上是為孩子好,只是恨鐵不成鋼;但內在所反應的,正是一種「我的孩子不夠好,一無是處,所以才需要我不斷提醒」的信念。於是,從這個信念出發所看到的孩子,永遠是不夠好的。
驗證父母內隱的信念
孩子呢?孩子自幼便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是望著父母的眼眸長大的;因此,很容易內化父母的信念。這種內隱的信念,雖然沒有明說,但孩子總是感覺得到:「父母對我是失望的」或「父母認為我很糟」。
在不知不覺中,孩子也會去「驗證」這種信念。
青少年時期,孩子會試著證明自己的能力,但若仍得不到父母師長的肯定,長大後,便會開始證明自己的無能。
我們看到許多青少年孩子與父母對立衝突、僵持不下,這是青少年的孩子從依賴朝向自主,逐漸想脫離父母的照顧與干涉,透過與父母唱反調來證明自己是有足夠的能力獨立做決定。對他們來說,「認可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遠比「當個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來得重要。
而父母卻往往把青少年孩子對立反抗的行為看做是一種無能或不尊敬的表現,因此更為加嚴管控制;內心則更加相信自己的孩子「確實是一無是處」,更不可能給出孩子任何肯定。
直到最後,父母累了,任由孩子去吧!反正孩子不是個成材的料。孩子則領悟到,自己如何努力都沒有用,乾脆徹頭徹尾地放棄努力,用表現無能來證明自己就是父母眼中那個沒有用的「廢柴」、「魯蛇」。
心智過濾器與偏頗獨斷的推論
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但相同的是,都不斷在尋求照顧者的認同與肯定。這是一種生存策略,透過這種方式感受到愛,而擁有活下去的安全感。
每一個孩子天生雖有資質高下之別,或有氣質個性的差異,然而,行為總是波動的,不可能每天每時每刻都展現讓人搖頭的行為。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擁有什麼樣的信念,便會用什麼眼光去看他,同時決定了看到的是孩子的優點或缺點。
我們的心智就是個過濾器,依照我們大腦內建的地圖去過濾我們所見所聞的各種訊息,訊息篩選的依據便是那些我們深信不疑的信念。
當我們對孩子帶著「我的孩子就是不夠好」的信念時,我們便會傾向在孩子的身上找缺點,翻舊帳,任何負面的行為都被我們放大檢視,偶而出現的良好表現卻被我們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
更可怕的是,我們容易根據內在信念做出偏頗的推論,好說明這個信念的正確性。就像,當孩子小時候的數學成績不夠出色,便推斷孩子天生沒有數理天分,將來長大還是別念自然組的科系。然而,這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連性存在。
在此同時,孩子也逐漸學到了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包括對自己的觀感、狹隘的過濾篩選機制,以及偏頗的推論方式等。
於是,逐漸地,孩子長得越來越像你所相信的樣貌。
--
現在開始,就有意識地去信任你的孩子吧!
刻意地去練習如何欣賞你的孩子,改變你對孩子的信念,你將在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風貌。
(本文撰寫於2016年9月12日,文中案例為虛構)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