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418 帖子

-

2 意見

成為一致性的父母:在親職教養上,雙親合作更重於分工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非得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在親職教養上有個觀念,就是雙親中有一方要扮演黑臉,另一方則扮演白臉。 在許多傳統的家庭裡,父親的形象是嚴肅而有威嚴的,很自然地,黑臉由父親來扮演;母親的形象則是柔和而慈祥的,白臉便由母親來扮演。或許是刻意分工,或許是自然形成,無論如何,在許多家庭中,黑臉、白臉的角色分配總是存在的。 過去的社會,男主外、女主內,或許性別角色期待自然地讓雙親去扮演起這樣黑白臉的對立角色,接著又代代複製。一直到現在,許多人仍然認同這樣的做法。然而,我們也看到,所謂黑白臉的親職教養方式,實際上對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存在著負面影響。 黑白臉的迷思,是需要我們好好地反省與檢討的。 嚴父慈母或嚴母慈父?親職教養態度不一致的負面影響 曾有一位國中女學生,因為嚴重的行為問題,時常逃學、蹺課、在外遊蕩,結交壞朋友,學校介入也束手無策。父親一氣之下,嚴格要求孩子只准待在家裡,哪兒都不許去,並要身為全職家庭主婦的母親,看管好孩子,不准踏出家門一步。 女孩在家裡一哭二鬧三上吊,直向母親威脅要自殺。母親情急之下,向學校師長求助。 女孩對學校老師說,被父親毆打虐待,除了限制自由外,還三餐不濟,且什麼都不能做,斷了對外聯繫,過得很慘。 母親則告訴學校老師:「看到我唯一的女兒如此痛苦,我也感到很心疼,無奈她爸爸就要這樣做,我也沒辦法。請幫幫我女兒吧!」 當學校老師去家訪時,才發現,女孩在家中儘管被限制出門,但衣食無虞,該有的娛樂樣樣不缺,完全不像這女孩和她母親說得這麼慘。 顯然地,在這個家庭中,母親扮演白臉,父親扮演黑臉。孩子的偏差行為問題或許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因素,但父母親教養態度的不一致,不能透過溝通協調,把握一致的原則與立場,確實也讓這女孩知道如何從雙親中的哪一方找到管教標準的漏洞,甚至進而操弄他人。 -- 當然,也有反過來,由父親扮演白臉,母親扮演黑臉的角色分配。 有個孩子是家中老么,在學校裡人際關係不佳,常有衝動控制的問題,動不動就與同學起口角。他的生活習慣不佳,對班務漠不關心,也不願意與同學合作打掃或討論作業,不斷被同學投訴與排擠。 學校老師每次與孩子的家長聯繫時,總是母親出面善後。問到父親是否有空前來,母親便推說父親工作忙碌,不方便到校。 幾次與母親談話後,母親哭訴著說:「我對這孩子真的沒輒了。雖然他從小狀況不斷,但我沒有一刻不緊盯著他。在家裡,我會要求他做好時間管理、幫忙家務、限制他網路使用時間,但我的要求,他都擺爛,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因為我會唸他、罵他,所以他總是對我很反感。」 「我先生工作忙,不太有時間陪孩子。大概是出自於一份虧欠吧!與孩子互動時,總是順著孩子的意思,破壞我為孩子訂下的規矩。孩子總是拿他爸爸的做法來頂撞我,讓我感到很挫敗。到頭來,孩子比較喜歡的是他爸爸;而那個為他付出最多的人,卻被他討厭!」 這也是某種典型的家庭互動型態,父母親在管教孩子上的立場不一致。父親將教養孩子的任務全都丟給母親,認為自己只要負責賺錢養家就好(背後或許來自於害怕或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有情感交流)。又因為感到虧欠孩子,於是過度寵溺孩子,這都使得母親在教養孩子上付出的努力功虧一簣、前功盡棄。 教養孩子是雙親共同的責任 在親職教育演講的場合中,難得可以看到雙親共同出席的景象。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其中一方「代表」前來。我可以體諒他們的難處,總有人得留在家裡照料老小。 但我也常聽到許多學員(多半是身為母親者)跟我抱怨,自己的另一半在孩子的教養上與自己的立場落差很大,怎麼溝通就是不願意調整,也總是認為不需要去上點課或閱讀些文章,更新自己在教養孩子上的觀念。 當然,我也常見一些父母,當孩子在學校出現問題,被學校師長找來時,是父母雙方一同出席,並能夠立場一致、互相尊重且溝通無礙地共同面對孩子的困境。他們知道,或許目前對孩子使用的教養方式無效,但願意一起調整與改變。我樂見這對孩子的成長與問題改善將帶來正向的影響。 事實上,雙親在孩子的教養上,就是團隊夥伴的關係。彼此要有一致的共識與信念,同時互相補位、彼此幫忙,並願意不斷地溝通交流。 親子教養無法像其他的家務分工一般,把它全歸給雙親中的某一方來負責;因為,那是雙親共同該負起的責任。特別是,教養孩子可以做事務上的分工,態度與理念則要有共識,且相互合作去達成。而且,雙親合作的重要性應是大於分工的。 事實上,雙親對於孩子的教養態度,也反應出夫妻之間的感情與是否持續共同努力的意願。夫妻是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次系統,穩固且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夫妻關係,不但會提升孩子在成長過程的安全感,同時也提供孩子生活上一個明確的心理邊界,知道與他人互動時的原則與界限,逐漸建立起必要的生活常規。 雙親教養態度的一致 所以,在親職教養上,父母對孩子有著「一致性的教養態度」是最為關鍵的原則。何謂一致性的教養態度呢?至少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來落實: (一)雙親在教養做法上是有一致共識的 雙親對於孩子的管教有相同的標準,像是何時寬鬆、何時嚴厲;何時上床睡覺、何時起床;看電視或上網的時間多久;對讀書學習與生涯規劃的想法;孩子的哪些行為要接受處罰,接受何種處罰,哪些行為會獲得獎賞,如何獎賞等。若有無法達成的共識,也要盡力討論溝通,千萬不能扯另一方的後腿,或者為了討好孩子而破壞了雙方原來共同建立的規則。 (二)雙親對孩子的管教標準是前後一致的 「威信」在孩子的教養上是相當重要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承諾,需要說到做到,若是做不到,就別輕易承諾;為孩子所立下的規則,也應該徹底執行,不能讓孩子存有僥倖心態。這並非說不能有任何一點彈性,標準或要求可以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而放鬆,也可以與孩子討論,如果一旦說好了,就要確實執行。 (三)雙親對孩子所展現的教養行為是內外一致的 常見到孩子在公共場合咆哮喧嘩、行為脫序,父母放任不管,回到家裡才秋後算帳、「勤教嚴管」。在不同的場合中,雙親仍要保持一致的教養原則,如此孩子才知道不論在哪裡,都應該有一定的分寸。同樣的,不論是在外或在內,孩子表現良好時,都應該獲得父母肯定。常見許多家長在親友面前無故數落孩子,回到家後又安撫孩子藉以補償;或者在外人面前把孩子捧上天,關起門來又把孩子貶低得一文不值,這都會讓孩子感覺到錯亂與混淆,並且對父母逐漸失去信任感。 上述不論哪一種一致性的教養態度,都需要雙親共同以合作的心態去達成。在孩子的教養上,請成為另一半的神夥伴,可別成了豬隊友! (本文撰寫於2016年9月7日,文中案例為虛構;2019年4月17日修改)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心理療癒書籍文章存在的必要性?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我喜歡寫作,也寫了不少文章,多是與心理療癒或助人工作有關。一開始只是想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沒想到也累積了一些讀者群。 最近在寫作中,突然冒出一個疑問:「為什麼人們需要一再閱讀這些關於心理療癒或心理成長的書籍文章呢?」 會有這樣的疑問,是發現,當我的文章創作越多時,越覺得很多概念是一再重複被提及的,很多主題也相當類似,只是包裝在不同的書寫方式或案例中呈現。 然而,讀者們依然賞臉(這令我很感動……)。 -- 在市面上一般的心理療癒書籍,或者網路上轉傳的文章中,也不乏這樣的現象。主題與內容總是大同小異,差異在於作者的文筆與敘說方式。當然也偶有些獨創性高、見解獨到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許多人即使一再地吸取類似的觀念,仍然需要定期充實重複的內容,並且總是特別關注在網路上或書店中類似的書籍文章。 有人曾經告訴我:「你們寫的這類文章,總是一些無病呻吟的內容,看一次就能懂的概念,為什麼還要一再重複地閱讀類似的作品?」 事實上,療癒系書籍與文章的絕妙之處,就是總能引發讀者共鳴,讓讀者內心感到:「啊!我就是這樣子的呀!」、「我也正遇到這樣的困境呀!」,或者有種「原來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呀!」的恍然大悟感覺。 -- 尋求被理解,是人類共同的天性,特別是那些正遭遇心理困擾並且已有深刻自覺與內省的人,或有著想要改善困境、提升自我的需求的人們。於是心理療癒與心理成長的作品,便在人們尋求陪伴與被理解的需求上,發揮了極大的功能。 特別是,若你的身邊很少能有懂你的人,也少有人與你深刻地討論這類心理議題;在心理文章或書籍裡尋求共鳴,是個比再去努力經營一段有意義的人際關係,還要簡便的途徑。 當然,如果你只是一再地從這些文字中尋求心理慰藉,而遲遲不願意做出些許改變,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那便成了一種「託付心態」—把這些文章書籍或作者當做能撫慰你受傷心靈的替代父母,要求他們得為你的情緒與人生負責。 那麼,你閱讀了再多這類作品,也是幫助不大,就真的讓人有種「無病呻吟」的感覺了! -- 說到「做出改變」,家族治療大師Virginia Satir曾說:「問題永遠不是問題,如何因應問題才是問題。」換句話說,無效的因應問題方式,或者這些方式會帶來其他負面的影響時,才是造成人們困擾的真正來源。 然而,這些因應問題的方式常常由來已久,過去有效或曾經帶來好處,於是被保存下來,形成了一種習慣性的行為模式,往往根深柢固,僵化難改。 我們都知道,一個習慣的改變與重新建立,需要花費長久的時間,先是有自覺地不斷重複,再來成為一種無意識的反應,逐漸內化後而成了新的行為模式。在這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時常因為一些干擾因素而被打回原形,前功盡棄。 像是,當你保持了好幾天的正向思考,可能因為一件重大的打擊而不小心出現了負面的念頭,你既無助又挫敗地責備自己,也不願意諒解自己,猛然警覺,才發現這種自我批判,又是一種負面思考。 因為既有行為模式的改變是漫長且困難的,前進了幾步又會倒退許多,有個時常在一旁叮嚀提醒的聲音存在,特別是溫柔的陪伴,充滿希望地鼓勵,能讓我們在自我療癒與自我成長的路上更有力量,更為堅持。 就像,有些人會去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療,在助人者長期的陪伴下,一步一步地走向改變之路。而心理療癒或心理成長的書籍文章,在某種程度有著替代心理諮商或治療的功能。當你有閱讀這類文字的習慣時,充滿能量的文字正陪伴著你走在改變的路上。雖然沒有定期與心理師會談互動來得深刻,但時時刻刻的「耳提面命」,也總能讓我們記得繼續自我療癒與自我成長。 特別是在一再地被打回原形時。 -- 當我想通了這個道理後,我知道我的持續寫作是有意義的。 即使一再強調的概念總是被重複提及,儘管這些素材或主題在其他作者的作品中也曾經出現過了,但是讀者就是有與這些文字互動的需求存在。能夠用文字陪伴著讀者,本身對讀者就有極大的幫助吧! 所以,持續寫作吧! (本文撰寫於2016年9月1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如果當個犧牲者無法改善什麼,不如成為有智慧的旁觀者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你曾見過那種總是為團體盡心盡力,過度付出,表面上看起來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實際上內心充滿憤恨、無力與痛苦的人嗎? 或許,你就是這樣的人。一直以來,你多麼希望有人看到你的犧牲奉獻,然而,很多時候總是挫敗收場。 那個總是在拯救家庭危機的孩子 雅芬來自於一個父親以高壓打罵方式管教的家庭裡。她在家裡的三個孩子中排行老二。 姊姊和妹妹的個性叛逆,受不了父親的獨斷專橫與諸多限制,總是與父親衝突不斷。母親在家裡是個沒有聲音的人,常在父親與孩子起衝突後,被父親指責為不夠盡責。 雅芬從小就是個個性溫和又逆來順受的人,在家裡扮演著潤滑劑與和事佬的角色。常常忙著在姊姊、妹妹與父親中間周旋,安撫各方的爆怒情緒。 同一時間,她也得去照顧母親挫敗的心情,傾聽母親大吐苦水,甚至代替母親去處理家人之間關係不睦的問題。好幾次,在父親脾氣失控準備動粗時,是雅芬擋在其他家人前面的。 姊姊離家上大學後就不再理會家裡的事情,而妹妹離經叛道的行徑,更讓父親看不下去,一天到晚與父親劍拔弩張,家裡的氣氛緊繃到了極致。雅芬仍然盡力讓家人能保持和睦,但用盡一切方法也勸不了誰,正處在情緒崩潰的邊緣。 究竟還要犧牲多久? 「從小到大,一直扮演這個角色,妳應該覺得很委屈吧!」我說。 雅芬掉下了兩行淚,她哭訴著:「從小,我就必須當個乖孩子,不能像姊姊那樣,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我沒有什麼朋友,只能待在家裡好好讀書,就是為了讓父親不要總是生氣。但是,妹妹不懂事,父親還要怪我。媽媽的情緒也不穩定,我看了好心疼,但我真的無力再聽她抱怨了。我實在犧牲好大呀!」。 她哭喊著:「為什麼我的家人就不能好好相處呢?」 「當妳不斷這麼做,雖然是出自善意,家裡的狀況非但沒有因此改善,妳也無法好好過妳的人生。妳還要繼續扮演這樣的角色多久呢?」 雅芬驚醒一般地看著我,思索著我說的那番話。 照顧到別人,也委屈了自己 事實上,雅芬的故事是許多類似狀況的孩子,共同的成長經歷。 這是個在委屈中長大的孩子,一直扮演著家中的犧牲者與拯救者,習慣性地以照顧家人的需求為優先,而犧牲了自己成長過程中需要去經歷的事情,連帶著個性也變為壓抑、拘謹,凡事順服。 一個總是犧牲自己以照顧他人需求的人,內心常是委屈的,有著滿腹辛酸卻無人能理解。然而,即使內心痛苦,他們仍然會在各種關係中持續扮演這種角色。 因為,我們很容易將原生家庭中的情感,投射到任何家庭以外的人際關係中。 就算付出再多,也無法改變誰 於是,這樣的人,在同學之中,總是付出最多。他們主動擔任小組統籌的角色,主動為班上的清掃工作多做一些,主動撿起沒人要擔任的職務。心裡只想著能讓班上更好,不要壞了同學之間的情誼。 到了職場上,為上司賣命就算了,也總為同事考慮許多,主動幫同事減輕負擔,甚至扛起沒人要執行的任務、沒人想碰的爛攤子。 在伴侶關係中,乃至組成了新的家庭後,仍然不斷地扮演犧牲者的角色,只為了照顧到另一半或其他家庭成員的需求。在他們的內心有著「如果我不犧牲點,這個家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的聲音。 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即使長大了,仍然牽掛著原生家庭裡的紛紛擾擾。於是,他們不敢真正地讓自己長大,常常透過在事業或感情上的失敗,有意無意地留在原生家庭中,照顧這個家庭。 這些孩子擔心的是,萬一我不在,這個家就完了呀! 只是,有一天,他們會發現,儘管付出了再多,犧牲再大,他們也無法說服誰,也無法改變誰。這個家依舊如此,他們永遠得承擔這個不討喜的角色,沒完沒了。 如果沒有人因此受益,結局不會比較好 不論在哪一種組織或團體裡,系統裡各單位間的動力總是互相牽引的。 當我們試圖為團體付出更多,想喚起其他人也為團體做出貢獻,讓團體能走在正向發展的軌道上時,時常看到的是,團體中的其他人越是冷淡、疏離,漠不關心。 這份過度承擔反而使團體裡該盡責的人有了撇清或逃避責任的空間;也因為有人不願意負起自己在系統中該盡的角色職責,便會有人忍不住跳出來代替他們的功能,成為犧牲者與拯救者。 許多人在公司、學校、家庭、社團等任何人際關係中,總是扮演著這種角色,追根究柢,常是原生家庭樣態的複製。他們與原生家庭之間總有著矛盾的情感連結,與其他家庭成員互動時,既感到痛苦萬分,卻又對家人的一切牽掛不已。 若沒有認清這一點,這些過度承擔的家庭拯救者,是永遠無法把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的。換句話說,你那紛紛擾擾的原生家庭,不會因為你的過度付出而改善多少,同時你也搞砸了自己的人生,這是一種雙輸的局面。 當一個犧牲者的好處,是可以勉強維持自我價值 問題是,即使如此,為什麼我們還會強迫性地繼續扮演這樣的角色呢? 因為,我們總是能夠在這樣角色扮演中,獲取到內心的滿足。從小到大,我們的自我價值就是建立在因為犧牲與付出,而得到他人些許的讚許或同情上,這就足以幫助我們撐過那份無能為力的痛苦,或者「好心被雷親」的無奈。 而有時候,我們是帶著贖罪的心態在家庭裡活著的。年幼弱小的孩子,容易將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與失和,解讀成是自己的「不乖」或「不夠好」所造成的。心裡總是有著一種念頭:「如果我乖一點、付出多一點,是否家裡的氣氛就會好一些呢?」 此時,若我們又受到原本該信任的大人批評、指責與貶抑時,又更加深了罪惡感與贖罪心態,深信自己負有拯救整個家庭免於破碎的責任。 選擇有意識地成為一個家庭中的旁觀者 事實上,當我們長大後,可以開始學習成為一位家庭裡的旁觀者。只要靜靜地觀察著家裡的種種,同時,很清楚地知道,只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不過度涉入任何紛爭中,但也不是冷漠不理。 我們仍然可以維持著與家庭之間的情感聯繫,畢竟我們的生命來自於原生家庭,成長的力量來源也在這裡。但我們不會過度地被家庭裡的污煙瘴氣所牽引,慢慢地把他人該負的責任交還給他們。 如此,我們才有可能從一再重複的犧牲者與拯救者的角色跳脫出來,而真正成為一個自由且獨立的人,把自己的人生過得精彩豐富。同時,也給其他家庭成員一個重新負起責任的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與成長。 從犧牲者成為一個旁觀者,這絕非容易的過程;然而,把自己的人生過好,同時學會交還責任,這才是有智慧的愛! (本文撰寫於2016年8月21日,文中案例為虛構故事)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精靈寶可夢外的現實人生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前些日子,我與朋友約在速食店聊天。中途,我離席去上廁所。在洗手間外,有位小弟手裡拿著手機,邊盯著手機邊朝我走來。越走越近、越走越近,在我正前方不到50公尺處停了下來,抬頭望向我,大喊:「抓到了!」 接著開心地調頭跑掉,留下我呆滯地楞在原處。 那是當紅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Pokemon GO)正式在台灣開放下載的第二天。後知後覺的我,隔天才弄清楚那小弟是在抓寶,而不是抓我(人不是我殺的!) -- 儘管我的臉書一度被寶可夢洗版,一向對手機遊戲外行的我,仍然沒有下載這款遊戲來玩。深入了解後,我為這款手遊的創意感到驚訝不已,它將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結合在一起,兩者的界限逐漸模糊了! 這款遊戲,宣告手遊或電玩不再是人們與世隔絕地盯著螢幕的活動,Pokemon GO讓人們帶著遊戲走出家門(也或許是遊戲把人帶出家門了)。總之,虛擬世界的寶物,需要你在真實世界中瘋狂闖蕩,才有辦法搜捕得到。 這款看似尋寶遊戲的活動,最終不只是尋寶。捕捉與培訓神奇寶貝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不斷地升等,而成為大師級的神奇寶貝訓練師! 在某種程度上,頗像真實人生中,人們一生汲汲營營的行為模式。 -- 打從出生起,我們便開始了類似尋寶的冒險之旅。 我們走出家門,到街坊鄰居探險;我們進入學校讀書,經過學問知識的洗禮;我們在各種場合與人互動,結交志同道合的好友;長大後,我們離開了熟悉的生活環境,到異鄉打拼掙錢。 在現實生活中尋得的寶貝,就是各種知識、學問與技術。當你擁有更多學識,你便擁有更多的優勢,能在真實人生的道館中與他人一戰高下。接下來,你獲得了更高等級的身份與頭銜,同時你也擁有更多的資源,幫助自己提升到另一個更高的境界。 是的!在這場真實人生的尋寶遊戲中,我們也是不斷地尋求升等又升等。 -- 在Pokemon GO遊戲中,你得走出家門,到各地去找尋捉捕寶貝的機會。你得有敏銳的第六感與觀察力,知道哪裡是精靈寶貝最常出沒的地方。而當你殺到那裡去時,發現早有更多的人們聚集此處,原來大家想的都一樣。 是呀!人們在規劃自己的人生方向時,不也是如此?所謂的熱門領域,人人都想去;你想嘗試進入的產業,人們也總是搶著投入;你想學習的知識技能,別人也一窩蜂地在學。到了最後,「人多」反倒成為生涯抉擇的指標,就像是,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捉寶對了! 人們總是懶得動腦,也不願冒險,卻忽略了,如果你想與眾不同,可能得多走點僻靜小路,在不一樣的地方搜索探尋,藍海便是這麼被發現的。 -- 玩家都知道,在Pokemon GO裡,赤手空拳是抓不到寶貝的,你還要有「寶貝球」才行。據說寶貝球還分等級,捕捉不同的精靈寶貝得用不同等級的寶貝球。 在現實生活裡,學習各種能與他人分出勝負的知識、學問與技術,也得有寶貝球才行。這寶貝球不是金錢,而是你所擁有的各種心理能力,包括: (一)推理、判斷、分析與思辨的能力。這能讓你知道該去獲取哪些知識學問,才是真正對自己有幫助的,而非一窩蜂地跟著眾人盲目而行。同時,有智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道館,也就是能讓自己嶄露頭角的生涯領域。 (二)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的能力。這能幫助你在遇到困境時仍然堅持到底,同時不會衝動行事,更有耐心地完成學習,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三)人際關係與溝通的能力。這能讓你不需要孤伶伶地單打獨鬥,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團隊的力量同行,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四)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的能力。這能幫助你過濾身旁的各種雜音,時時向內探問自己:「我真正的模樣是什麼?我又該往那個方向走?」。朝著心之所向,你將會獲得對你而言別具意義又彌足珍貴的寶物—成為真正的自己! 如果Pokemon GO中的精靈寶貝代表的是真實人生裡的硬實力,那麼,寶貝球所代表的便是真實人生中的軟實力。唯有在軟實力所支持下的硬實力,才能夠發揮得淋漓盡致。 -- 問題來了,如何獲得寶貝球?玩家都知道,補給站裡就有。 而在現實生活中的寶貝球,也就是這些軟實力,從哪裡取得?答案就是每日每時每刻的人際關係中。因為與人相處互動,我們得以逐漸培養出決斷力、心理韌性、溝通能力,以及內省能力。而這裡所說的人際關係,也包括與自己的關係。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你所處的社群便是最大的寶貝球補給站。因此,寶貝球的取得,也就是軟實力的培養,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端視你是否願意投入其中。 -- Pokemon GO的結局是什麼?大概就是成為宇宙霹靂無敵厲害的神奇寶貝訓練師吧!這是玩家瘋狂投入這款遊戲的終極目的,也是你假日或晚上在公園裡、暗巷中亂晃的原因。 在真實人生中,大家也想成為人人稱羨的某種人物。人們把某種樣貌或屬性的人定義為成功人士、人生勝利組,拼了命也要像他們一樣。難道,人生真的就得如此嗎? 事實上,真實人生的終極目的,是要「活出如其所是的自己」,也就是以你本然的樣子,發揮你該有的天賦與潛力,為這個世界做出貢獻。 在真實世界裡,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也不需要企圖變得與任何人一模一樣。用盡一切力氣,也要活出自己真實的本性;當你活出自己最真實的樣貌時,你會感到最為輕鬆自在。 -- 走出遊戲Pokemon GO到了真實人生中,我們知道,在Pokemon GO裡,人多的地方是抓寶的指標;在真實人生裡,往人多的地方擠,機會與資源全被稀釋了。那只是盲從,是不願勇敢冒險的行為。 精靈寶貝要用寶貝球來捕獲,真實人生中的硬實力也得有軟實力來支持與指引方向。你的知識、技能與學問決定了你在人生戰場上的戰鬥力,你的心理能力則決定你如何最適切地發揮你的戰鬥力。而軟實力的獲取與練就,就來自於你所處的社群中。 最後,成為偉大的神奇寶貝訓練師很吸引人,但這號人物的形象如果不能與你的內心交互共鳴,那終究不是你要去的地方。你要努力的,是活出那個屬於自己的自己。 -- 我是手機遊戲的門外漢,但從遊戲裡看人生,我還蠻樂在其中的! (本文撰寫於2016年8月16日;圖片取自網路,如有侵權,懇請賜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如果安慰別人只是想讓自己的感覺好一點,你可能分不清楚適度承擔與過度承擔的分野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有時候,試圖安慰別人,只是為了讓自己的感覺好一點。 -- 有個朋友曾告訴我,每次他的另一半心情不佳時,他總要想方設法安慰對方,用盡力氣讓對方開心起來,儘管對方心情低落的原因與自己毫無關連。 「如果我無法在當天就讓她重拾笑容,晚上我就會睡不好覺。」朋友說。 「可是,她痛苦的事情應該與你無關吧?」我說。朋友回應道:「是這樣說沒錯,但是,看到她難過,我也感覺不好受呀!也就是,內心會有種愧疚感。」 「愧疚感…..」我思考著。他說:「對!因為無法安慰到她而感到愧疚!」 曾在之前的文章裡提到,在人際關係中無法做到課題分離時,會出現三種典型的行為模式:討好、操控與過度承擔。 這位朋友在他的另一半面前呈現的行為模式,就是過度承擔。 是幫助別人,還是弱化他人自我復原的能力? 我們可能都遇過這樣的人。當你感到心情鬱悶時,有人會堅持要安慰你、鼓勵你,無論如何就是要你開心起來,儘管你其實還想多停留在那不愉快中。有時候,你覺得自己沒有被幫助到,反而壓力很大。 這樣的人,當看到他人的臉上綻放笑容,重拾開心與活力時,自己也會感覺到解脫,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就像前述的那位朋友,盡力安慰另一半,似乎是在解決自己的內疚感。 這樣的人,與其說是在幫助別人,其實是想讓自己的感覺好一點。因為,他們總是把對方的煩惱當做自己的煩惱,把對方的痛苦當做自己的痛苦。當分不清楚自己的課題與他人的課題時,便會不自覺地承接起不屬於自己的責任。 當我們將屬於別人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忽略了人我之間那條無形的界限時,我們總是無法用對方此刻需要的方式來與對方互動,提供協助。此時,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只關心著一件事,便是「如何才能讓我的感覺好一點?」 於是,我們很容易在對方還沒有準備好或不情願的狀況下,要求對方說出自己的煩惱與困境;然後,又不分青紅皂白地給予建議,要對方照著做或照著想就是了。 也許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正在剝奪對方自我復原的能力。 首先,我們不允許對方傷心與難過。其實,一個人若有充裕的機會去體驗那份不舒服的感覺,正是透過接觸自己,與自己相連結,來重獲身心能量;第二,我們也弱化了對方解決自身困擾的能力,甚至會讓對方產生一種「因為我的能力不足,才需要你一直安慰我,或告訴我怎麼做」的挫敗感。 適度承擔與過度承擔的分野 有時候,適度的承擔是必要的。「適度承擔」是我們基於同理心以及人與人之間情感連結的天性,而能對他人伸出援手,照顧他人的需求,這在人類的生存演化扮演重要的角色。 然而,過度承擔,卻是透過過度的關心,甚至以自以為好的方式為對方付出,承攬了非屬自己該完成的任務,也剝奪了他人該負起的責任。 過度承擔的人,常常是熱心助人又細心體貼的。即使他人沒有開口求助,他們也早已設想周到,服務到家。然而,他們並非真的無怨無悔,常常是期待能從他人身上獲得正向回應,一旦事與願違,往往感到既挫敗又委屈。 常見的是,這些人以為自己的出發點是為對方好,但對方往往不領情。為什麼?因為他們並沒有用對方想要的方式付出,卻又期待對方能接受,並表達感激。他們看似充滿大愛精神,實際上想到的只有自己。 過度承擔的助人者無法看到個案真正的需求 這讓我想到,當我還是個心理助人新手的時候,時常擔心個案下一次不想再來談。 還記得,第一次遇到個案在初次會談後告訴我:「我只要談這一次就好,不要有下一次了!」我的內心十分慌亂。 「可是,依你的現況,不繼續接受諮商,真的好嗎?」我擔心地問道。個案回答:「沒關係的。」 「我覺得,你仍然需要繼續接受協助才行。」我一再地強調,他的問題很嚴重,需要有個人陪著他一同面對。個案則是不斷地告訴我,自己可以應付得來,而且「再談也不會有太多幫助」。 後來,在與年經的助人工作者督導或討論中,發現多數的新手助人者對於「個案不再願意來談」感到憂慮。 他們告訴我:「若個案沒有繼續接受諮商,如何能夠改善現況呢?」、「個案身上帶有某些議題與行為模式,若不繼續透過會談加以探討,將一再地陷入惡性循環中,只會越來越嚴重……」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對個案的擔心,都是一種「過度承擔」。 大部分的個案,事實上即使帶著困境,都有能力繼續過活。如果我們不願意相信個案自身已具備因應個人困擾的能力時,我們便會過度誇大個案問題的嚴重性,甚至用了很多負面的標籤來讓個案感覺到,自己的狀況真的很糟! 或許,藏在助人者過度承擔的背後,真正不願意去面對的,是被個案拒絕的窘境——意味著,我不是個有能力的心理助人者。 學會交還責任,做回一個成熟獨立又有貢獻的人吧! 如果,你就是這樣的人,請從此刻起,分清楚適度承擔與過度承擔的差異吧!看清楚自己過度承擔的行為模式,將自己不需要承攬的責任交還給他人。 你仍然可以熱心地照顧別人,在服務與貢獻中提升自我價值。然而,也唯有不再過度承擔,交還他人的責任,你才能真正清晰地洞察他人的需求是什麼。你所提供的協助,才會是他人真正需要的,真正有幫助的。 也唯有如此,才能在人際關係中創造雙贏的局面——你的內心輕鬆踏實,對方也獲得了幫助,並且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做回一個真正成熟的人。 (本文撰寫於2016年7月14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停止在自我消耗中過日子:安頓情緒四步驟,找回繼續前進的內在力量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我常在演講中與學員談到「自我價值」這個概念。 自我價值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處在世界上的重要性的自我評估。高自我價值的人,在面對困難時總能勇於跨步向前,遭遇挫敗時,也能夠迅速起身,繼續應戰。 缺乏自我價值的人,常常會難以欣賞與尊重自己的獨特性、無法信任自己的能力,也不懂得如何愛自己與保護自己,當然難以與人維持良好的界限。 關於改寫侷限性信念的陷阱 許多人在感情、人際關係、學業或工作上遭遇困頓,受了傷,便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再度投入一段關係或工作挑戰中,這便是在挫敗中失去了自我價值。自我價值不足的人,內心常有些根深柢固的信念,常見有: (一)我沒有能力……:相信自己沒有做到某事的能力。 (二)我沒有可能……:相信自己沒有機會完成某事,或「這種好事不可能會發生在我身上」。 (三)我沒有資格……:相信自己「不值得」或「不配」擁有完成某事的成果,或努力完成某事會帶來令自己恐懼的後果。 這些令人挫敗的自我對話,會使得人們在面對挑戰時卻步不前,缺乏信心。講到這裡,許多學員點頭如搗蒜,接著問道:「該如何改寫這些阻礙人生向前的思考內容,以提升自我價值,讓自己更有信心再站起來?」 信念的改寫是相當困難的。事實上,當我們想著如何努力地用新的思考內容取代舊有的侷限性思考,得到的往往是灰心挫敗與無力感,此刻又陷入另一個負面情緒的循環中。 當我們無論如何都難以成功地正向思考,而產生了另一個自我批判的念頭,又帶來另一層沮喪、無奈或生氣的情緒。此時,我們正在自我消耗。 有太多的時候,我們都在自我消耗中過日子 每年的某一段時期,我會處在情緒爆走的邊緣。當時的工作最為忙碌,也總會「湊巧」冒出許多不在預期之內的事情。人一旦對自己的生活步調失去掌控感,便會感到焦慮驚慌。 逐漸地,睡眠失調、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遲滯、虛弱無力、退縮不前等身心症狀一一在自己的身上浮現。這又回過頭來影響工作效率,使我更難以容忍此刻自己的狀態。 我想更加專注,把事情做好,卻一再苛責自己,自我批判的聲音在腦中盤旋,揮之不去。我不允許自己焦慮失控,要自己振作精神,卻更加把自己推向瀕臨情緒崩潰的境地。 幾年下來,我觀察到:在這段特別慌亂不安的時刻裡,我花了大部分的時間與力氣在自我消耗——用盡力氣去排拒與對抗那令人極度不舒服的身心狀態,卻是徒勞無功。 於是我更加感到欲振乏力——做不好的事情依舊搞砸,驚慌焦慮的心情也毫無改善。 自我價值是一種內在是否有力量的感受 如果你身上有100分的力氣,花了50分的力氣在自我消耗上,就只剩下50分的力氣去解決問題,以及嘗試那些真正有益於人生成功快樂的事情了。於是,在面對挑戰時,總是感覺到缺少了一份力量。 如何將那另外50分的力量拿回來,好好地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答案是,先安頓好自己的情緒吧! 我們可以輕易地用文字定義自我價值,然而,自我價值其實是一種內在感受,當感覺內在有力量時,自我價值自然提升,當感覺內在欲振乏力時,此刻的自我價值是不足的。 所以,那只不過是一種內心的感覺。於是,當我們想提升自我價值時,也要先回到自己的內在世界中,安頓好自己雜亂不安的情緒狀態。於是我們能停止一再地自我消耗,把原有的力量找回來。 安頓情緒四步驟,把原有的力量拿回來 安頓情緒有四個簡單步驟,包括:「覺察情緒」、「表達情緒」、「接受情緒」與「理解情緒」。 (一)覺察情緒——此時此刻的我怎麼了? 在情緒當下,立即地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狀態。讓自己安靜下來,將注意力放到身體的感受上。情緒是一份訊號,會在身體中以能量的形式呈現,例如胸口悶悶的、重重的、喉嚨卡卡的、胃腸翻攪、肩頸僵硬、頭痛、呼吸不順暢……等。辨識出此刻身體上的徵狀,把注意力放到本體感覺上,那便是情緒所在的位置,於是你聽見情緒這份訊號了。 (二)表達情緒——善用情緒詞彙表達同理心。 接著,用適切的情緒形容詞將此刻自己的情緒狀態表達出來,如焦躁、難過、悲傷、恐懼、委屈、難受、憤怒、懊惱、自卑……等。繼續將注意力放在身體的感覺上,對這那個部位說:「我現在感覺到……(情緒形容詞)」。這是一種自我安撫的動作,也是一種自我同理的行為。同理心的最大力量就是能在關係中讓人感受到被理解,情緒被承接下來;此刻,你正在對自己表達同理心,啟動與自己的連結。 (三)接受情緒——允許存在,接受不等於認同。 我們知道,情緒只是一份訊號,想對我們傳遞一些訊息,於是我們要允許負面情緒的存在。不必批評也不必認同它,就只是如實地接受它地在我們的身上發生了。一旦情緒有了被允許出現的空間,就不會繼續鈴聲大作地發出警訊;一旦我們把它視為客觀存在的一份訊號或感受,就不再需要用盡力量去對抗與排拒它,而能將力量拿回來。 (四)理解情緒——這份情緒要告訴我什麼? 情緒的存在有其功能,不是帶給我們更多力量,就是指引我們新的方向。但情緒不會說話,只是一份訊號,就看我們是否能聽得懂。所有負面的情緒都有正面價值,像是:「後悔」這份情緒是要告訴我們,原有的決定行不通,該轉向了;「孤單」這份情緒提醒著我們,該為目前的生活找尋並建立起有意義的人際連結;「失落」則是告訴我們,要更加珍惜身邊的人、事、物。一旦我們能夠理解這些負面情緒的正向價值,便能夠從中學習,知道此刻該將力氣放在什麼更重要的事情上,而非自我消耗上。 在與自我的關係中療癒情緒傷痛 事實上,安頓情緒的四個簡單步驟,正是一種重新回到與自己連結的狀態。 不論是受傷的內心與挫敗的自我價值,療癒傷痛的最佳情境便是在一段有意義的關係連結中。如果你的身旁有著能長期溫暖支持你的家人、朋友或伴侶,隨著時間遷移,你會發現內心的傷痕逐漸復原,在不知不覺中,又有了再出發的力量。 然而,人生在世,最終也最重要的關係,仍是自己與自己的關係,也只有自己能夠不離不棄也無條件地陪伴自己。然而,長久以來的社會制約,卻讓我們與自己的內在世界越離越遠,甚至處在長久斷裂的狀態中。 安頓情緒的四個步驟,便是要人們通過覺知自己的身體感受,重新與自己連結起來,而能成為陪伴自己療癒情緒與受傷心靈的關係連結。 (本文撰寫於2016年7月7日,修改於2019年8月2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再怎麼樣,都別成為停滯學習的大人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週末夜晚,我在某個學校正完成親職教育講座,散場時,家長們拖著疲憊的身軀,陸陸續續離開,而有些家長還抓緊時間向前來與我討論孩子的事情。 看著這一幕,突然覺得好感動! 現代的家長們都相當忙碌,願意在百忙之中,抽空前來聽個課程,吸收新知,與學校老師或專家學者們交換教養心得,相當不容易,更顯示出對子女成長的關心。 當然,沒到場的家長不是不關心孩子。我相信,有許多是實在抽不出時間來;或許需要在家裡照顧孩子,或者,還在與工作奮戰中。 -- 我常在演講中問家長:「在座有多少人會使用臉書(Facebook)?」一半以上的家長舉手。 「有多少人與您的子女是臉書好友?」舉手的家長少了一些。 「那麼,有多少人,您的子女在臉書上的動態,全都會與您分享?」舉手的家長更少了,有些家長則低下頭。 許多家長都知道透過孩子正熱中的事物來了解孩子或監控孩子,但卻不知道如何妥善運用這些高科技產物與孩子保持良好的互動。 無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們學習新科技的速度永遠比我們快,如果我們總在原地打轉,並在做法上與心態上難以做出相對應的調整,與孩子之間的鴻溝就會越來越大。 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 學習,是一個人向上提升的途徑;尤其是為人父母時,更需要與時俱進地學習。 沒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教養子女,尤其是在這個科技發展飛速進步的時代,過去從父母學來的那一套教養方式,恐怕在現代子女身上是不適用的。 許多大人要孩子認真學習,但自己在離開了校園後,就不再學習了。不再閱讀、不再進修,甚至抗拒吸收新知,或拒絕改變自己的觀念。這往往給孩子兩個負面的影響: 第一,為孩子的拒絕學習找到了充分的理由——爸媽你們做不到的事情,憑什麼要求我去做? 第二,讓孩子知道讀書學習只具有功利性的短暫目的,而非用來創造個人價值與讓人生活得更加成功快樂的途徑。 -- 我的父親曾因為深感在職場上不如人,在我國小時又重回校園進修。 假日,我們時常一同做功課,他念他的書,我寫我的作業,並互相較勁誰的成績有進步。父親會分享他在學習上的成就與挫折,而我也會談到學校發生的一切。父子倆因此有共同的話題,也有共同的目標——學習! 母親也不是個高學歷的人,但熱愛閱讀,每天花時間看報紙,也會到社區圖書館去借些書來讀。在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在客廳裡閱讀,我就在一旁翻著他借回來的書,津津有味地徜徉在書香世界。 現在想來,更印證了一個觀點:「孩子是跟隨著父母的腳步長大的。」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總是想變得像父親與母親一樣。所以,父母怎麼做,就無形中成了孩子的示範。 有些家長告訴我,他們家裡注重教育,從小就給孩子買了許多書籍刊物,但擺在櫃上都生灰塵了,孩子卻連翻都不翻,怎麼辦? 我說,如果你沒有主動去翻來看,孩子又怎麼會願意去動它呢?若希望孩子怎麼做,就做給他們看吧! -- 在學校裡,常有機會與家長互動,談的都是孩子的事情。在與家長交換觀點時,明顯發現某些家長拒絕接受學校老師的意見或善意提醒。甚至擺出冷漠的姿態,不願意敞開胸懷針對問題進行討論。 如果你期待別人幫助你或你的孩子,但又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建議,調整自己的做法,即使別人想幫,也起不了太大作用。 為什麼擺出高姿態?因為,許多人認為,我已經是個「大人」了,何必要別人「提醒」或接收別人的觀點?當堅持「我是對的」而不願意改變時,就是一種拒絕學習的心態。 拒絕學習的背後,往往有著薄弱的自我價值感。一旦我接受你的說法,代表我過去的觀念是錯的;一旦我做出了點調整,代表我的教養方式是無效的;一旦我需要來上些課程,聽些講座,閱讀些文章,代表我在教養孩子上的能力是不足的。 這些大人在捍衛的是「面子」,卻犧牲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在某方面是專家,並不一定就當然懂得其他的學問,親職教養也是如此。放下你的面子,才有可能讓更多的可能性進入你的生命中,而不再堅持那無效的方式,帶來無效的結果。 -- 學習的途徑有很多,不光是守在電視前面一種。閱讀是最基本的,實體的書籍或網路上的文章,取得都相當方便。 另外,走出家門,陪著孩子一起去旅行、看展覽或觀賞表演,拓展生活的觸角;從事志工服務,關心社會議題,從身體力行中去學習,也是一種學習的型態。 我認為,最有效率的學習,就是去聆聽演講。在短短的一、兩個小時之內,你能吸收到講者畢生累積的學問精華與人生智慧,非常划算!你可以親臨講座會場,目睹大師風采,也可以上網點選視頻,隔空交流,相當方便。 孩子的成長相當快,當我們能夠相對應地學習成長,不但能夠持續與孩子有話題可聊,更能夠獲得孩子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持續學習時,我們會發現自己不斷在改變與突破中,甚至會有意外的驚喜。例如,突然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突然想去實現某個夢想。人生因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們會因此更有自信,更有智慧,便能給出孩子更堅實的支持力量。當孩子接收了來自父母的力量,以及熱愛學習的榜樣,也同樣會持續透過各種方式學習與成長,而為人生開創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撰寫於2016年6月21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畢業贈言:標準答案在你心中,不在別人口中!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又到了畢業的季節! 去年,我寫了篇《學會愛自己》做為給畢業生的臨別贈言;今年,我仍想給即將離開校園,邁向下一個人生階段的孩子們,一些「深情」的祝福。 -- 在學校當輔導教師多年來,遇到孩子們前來求助的主題總是五花八門。然而,孩子們的問題通常很類似:「老師,我應該怎麼做才是最好?」、「老師,我這麼做,真的好嗎?」 他們希望從我這裡,聽到一個標準答案,再照著去做,彷彿就能解決問題。 有些孩子,心裡早有定見,內心深處已為自己做了決定,找人討論,只不過是想尋求保證,讓自己更加安心而已。 有些孩子,確實身陷迷惘,他們希望有人給出現成的方案,讓他們依樣畫葫蘆。 我常把問題丟回給孩子們,引導他們針對問題作更深化的思考,而不是只會複製別人的思考與策略。 人生的問題往往沒有標準答案 基於此,我想告訴畢業生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邁向成熟讀的過程中,人生的問題往往沒有標準答案。 所謂標準答案,就是針對某個問題,有個放諸四海皆準的解答,在不同的時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身上,都一體適用。在校園裡,這樣的標準答案很常見,我們從小到大在無數次的考試中,被訓練要找到標準答案。 於是,你會很自然地以為,所有的問題都該有個標準答案。包括,該如何決定生涯方向、該如何與人應對進退、該如何因應挫折、該如何取捨兩難情境。甚至,在身陷情緒谷底時,也想依循個標準答案找到一個解脫之道。 然而,在真實的世界裡,大部分的事情都沒有標準答案。有可能每個選項都是對的,但沒有絕對完美的;也有可能只有一些指導原則,但具體做法你得自行發揮。 標準答案意味著完美與無懈可擊,然而,面對挑戰與困境,接受不完美也是一種答案。而超越那個人人公認的完美選擇,達到另一種更完美的境界,也是有可能的。 換句話說,你得在心裡保持著無窮的彈性,兼容各種可能性的存在。如此,你才不會因找不到唯一的標準答案而陷入痛苦萬分的境界。 請記得,「彈性」永遠是你最有力量的裝備! 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清楚知道自己的內在價值 如果你真想為你面臨的問題找到一個適切的答案,我想告訴你的第二件事情,是經常往你的內心世界去探尋,因為標準答案在你心中,而不在別人口中。 於是,你得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遇到同樣一件事情,別人會給你各種建議,相似的或對立的都有。看似言之成理的各種說法,常常只是從發言者自身的立場去陳述觀點。 然而,琳瑯滿目的建議往往使我們聽不清楚自己內心的聲音,甚至忘記將注意力放回自己的內在。但別忘了,你才是你人生的主人,所有的建議都是在為你人生而服務。保持一顆澄明的心,你才會知道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 所謂獨立思考,就是清楚知道自己要追求的目標與效果是什麼,清楚知道自己所堅持的價值與理念是什麼,清楚知道自己真正的模樣;同時,接納各種出現在身旁的意見與觀點,但不被這些紛雜的訊息給淹沒。 你所追求的目標、想達到的效果、重視的價值與堅持的理念,往往是在困境中幫助你找出解決方案的內在參照。我們會在某些時刻迷惘了,做不出決定,是因為我們根本不清楚自己內在真正重視的是什麼。於是,只能向外從別人的口中找答案。 或許,當你每一次面臨困境與迷惘時,你可以經常針對每個可能的選擇,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做這個決定時,我最重視的是什麼? 做這個決定時,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做這個決定時,為我帶來的好處是什麼? 做這個決定時,對我而言的重要性是什麼? 你不會第一次就找到答案,這是個不斷探尋的過程。每一次的困境都在幫助自己釐清個人內在重視的面向,也逐漸建立起往後做出重大決定時的參照基礎。 自我負責,當一個成熟的人 再來,我想告訴你,做個能自我負責的人吧! 不論你採行的方案或做出的決定,是來自個人內在或他人的建議,這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得自己去承擔後果,不論是好是壞。 許多人總是在尋求他人的建議,照著別人話中的方法行事;那是因為,一旦事情的發展不如預期,便可以自我安慰地說:「都是聽了某人給我的意見,我才會落到這般田地!」 意思是,那個給建議的人需要為我的人生成敗負責,而我只要負責抱怨與批評就好。事實上,這是一種「託付心態」,要求所有人都有責任照顧我的人生,唯獨我自己不需要付出心力。 如果你還有著「託付心態」,表示你還沒有完全成熟。一個充分成長而成熟的人,是能夠照顧自己與照顧他人,同時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責任的人。 即使對立,也與父母保持關係連結 最後,你將會面臨越來越多與父母意見相左而需要爭執對抗的局面。 這會是相當辛苦的過程,也是邁向獨立的必經之路。此刻,請不要輕易放棄你的夢想,你得試著說服父母,證明給父母看。同時,也不要怨怪父母,你得了解,父母的觀點與立場來自他們的成長背景與人生經歷,即使不支持你的做法,卻無損於他們對你的愛。 請你就帶著父母的愛,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吧!不論你們的衝突與對立再怎麼激烈,這都是一段溝通的過程。請永遠與父母保持著連結,因為,你的生命來自於父母,關係連結一旦斷了,就算你義無反顧地向前衝,也會感覺到缺乏一份支持的力量。 -- 這些絮絮叨叨,請不需要一下子就收下,因為,這也不是人生的標準答案。而人生究竟該如何活,值得你慢慢去品嚐與摸索! 畢竟,標準答案始終在你心中,不在別人口中。 (本文撰寫於2016年6月11日) 延伸閱讀:學會愛自己(http://blog.udn.com/heng711/28512344)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Recent posts

Google search engine

Popular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