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搜索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Enter your search query...
搜尋文章
同理心
人類心理
如何應對習慣負面輸出的人
一次兩次的抱怨,也許你能帶著同理心聽完;但當這種輸出變成日常,甚至如背景音樂般如影隨形,情緒消耗就像水龍頭一直滴水——滴得再慢,時間一久,也會裝滿一整桶。更棘手的是,面對這樣的人,特別是親近的人,你會陷入兩難:一是,不設立界線,自己將會被情緒淹沒;二是,當設了立界線,對方感到被忽視,更強化他「悲慘人生」的自我敘事。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5 8 月, 2025
人類心理
你以為讀懂對方,其實只是誤會一場:每個人有自己的「被同理偏好」
所謂「被同理偏好」,指的是,每個人對於「被理解」,有自己慣用的接收語言與方式。重點不在「有沒有同理」,而是「用什麼方式來同理」,對方才會「感受得到」。有人喜歡具體語言,有人只要一個眼神;有人希望被抱抱,有人只想被靜靜地陪著;有人渴望被說出感受,有人則希望不要被拆解情緒,只想快點過去。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6 5 月, 2025
人類心理
允許孩子說出內心話,你準備好了嗎?
其實不是孩子不說,而是你沒準備好要聽。於是,你不允許孩子說出內心話;因為你根本不希望聽到這些,但你卻沒有意識到。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0 10 月, 2021
人類心理
給常感自責的你:你最該把同理心用在自己身上
把同理心放在自己身上,便是與自己連結。一個人在困境中,能夠感受到被理解,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呀!如果,你還不願意被他人接近與理解,那麼,就自己理解自己吧!當接受了被理解,習慣了被理解,你也漸漸能敞開心胸,迎接他人的關心與同理。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6 2 月, 2018
最新文章
壓抑情緒不行嗎?關鍵是……
28 8 月, 2025
〈成年子女系列01〉為什麼父母特別容易勾動我們的情緒?
22 8 月, 2025
如何應對習慣負面輸出的人
15 8 月, 2025
每一個剛萌芽的美好信念,都值得被看見
7 8 月, 2025
與青少年設定界線:在收與放之間,該如何拿捏?
7 8 月, 2025
熱門文章分類
人類心理
123
親職教養
122
心理助人
63
教育現場
40
學習輔導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