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

青少年的挑釁、試探與對抗,背後都是為了獲得愛

幾乎所有的青少年,都會出現種種種令大人頭疼與惱怒的行徑,最常見的包括測試大人的底線、挑釁的言語與動作,以及種種不配合與對立反抗。你可以把青少年的這些行徑解釋成叛逆;然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在角色混亂的心理發展危機中。他們不斷追尋自我統整,但卻不斷感到迷網、錯亂、衝突與自我懷疑。表現在外就是令人搖頭的問題行為,背後其實渴望著愛與連結。

如果可以好好唸書,我也不想惹事呀!

韓國少年法官千宗湖所寫的《我所遇見的少年犯》一書,也赤裸裸地揭露了這個事實,每個犯罪少年的背後,常有悲慘與不堪的成長經歷。他們難道不想和其他同學那樣,好好唸書,未來找個工作,擁有安穩光明的人生嗎?

真實面對關係中可能「不被需要」的失落

不論婚姻、家庭或職場,或者任何人際關係,都難免經歷變動與轉折。不同時期,每個人的角色與任務都會不同。你不能期待一直透過一樣的付出,獲得相同的回報;更不能期待,別人要永遠像過去那般依賴你。

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奇蹟就此發生

當面對生命中的不公不義時,我們可以有許多對抗的方式。但當什麼都做不了時,書裡也教我們一種不卑不亢的態度——平靜而禮貌地堅持說真話。這是相當不簡單的境界,卻也是深邃的人生智慧。

管多一點、管少一點,如何拿捏「剛剛好的距離」?

就我長期觀察,青少年家長的煩惱,常來自於對孩子身心巨變的「不適應」。突然間,孩子不只身形不同了,連講話的語氣和態度都不若從前。青少年不再撒嬌、不再愛分享,總表現出一副人家欠錢沒還的表情,連回答問題也都面露不耐,直叫家長抓狂。

青少年愛詭辯、理由一大堆,就是不願意自我負責,怎麼辦?

溝通對話的目的,絕對不是要爭是非、講對錯。溝通對話的目的,是要能理解彼此,共同找出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當溝通成了爭辯是非對錯時,你來我往之間,談話便失焦了。因為,我們只急著去證明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網路霸凌:當孩子在網路上攻擊別人時,怎麼辦?

幾乎任何孩子都有可能成為網路霸凌的加害人而不自知。他們以為自己只是留言附和,與大夥兒一起批評某人,轉傳關於某人的影像或謠言,或者就只是對某則貼文按讚而已,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然而,在按下「送出」鍵的那一刻,可能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要孩子情緒冷靜前,你冷靜下來了嗎?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擁有情緒調節的能力,我們得對情緒調節擁有正確的觀念,同時,從大人自身做起。大人先安頓好自己,就有能力去協助孩子安頓情緒,進而回到平和、理性且能溝通對話的狀態。

最新文章

Google search engine

熱門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