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次對家長的演講中,有人提到:「一代不如一代」;現場學員頻頻點頭。我邀大家認真思考:「真的一代不如一代嗎?」
如果是真的,那麼,我們的生活品質應該是倒退與下降的。顯然,比起五十、一百年前,也就是我們的童年或我們父母、祖父母的年代,現代人過著更便利的生活,享受著更先進並人性化的科技成果。
人類文明會不斷進步,肯定不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是「一代超越一代」。
然而,不管是家長、老師、教練或企業主管等成年人,卻常會有種「年輕人越來越不堪一擊」的感覺。不只現在,自古以來,成年人常嫌棄年輕人遠不如上一代強,甚至覺得年輕人很難教。
問題就出在世代差異:當我們長大後,忘了自己也曾年輕過。我們很少認真思考,在十到二十五歲這段人生最迷惘、身心劇烈最為變動的時期,年輕世代內心的渴望與需求到底為何?
我服務的對象有很多是學校老師,他們告訴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規勸或糾正孩子的問題行為。即使只是給予友善且基於事實的建議,孩子都不願意接受;甚至會板起臉孔,或露出一副委屈到不行的樣子。
這正是《10到25:激勵年輕人的科學》一書中,作者談到的「導師困境」。
身為青少年的指導者,你想提醒或要求孩子改善言行或知識技能,明白、直接或者有些嚴厲的回饋,會讓青少年感到被冒犯;但態度委婉或不直接說清楚,又得忍受青少年差勁的表現。
究竟該怎麼表達,才能讓青少年聽得進去,並願意採取行動?
本書作者大衛.葉格透過長期且嚴謹的科學研究,得出重要的結論:成人若能同時給予「高期待」與「高支持」的回饋或建議,最能讓青少年接受,同時激勵年輕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他發現,十到二十五歲的年輕人,有著強烈的「地位」與「尊重」的需求。他們希望在人際關係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強烈渴求被視為重要與有價值的人。
如果你是一位高中老師,當你因為學生常遲交作業,而找孩子來談話時;孩子首先會敏感地意識到,你們之間的權力差距,設法與你爭奪關係中的「地位」。
當你攤開孩子這學期的作業繳交紀錄,要求孩子改善時,青少年感受到自己正處在下風。他的心理地位受到威脅,因而心生對抗。積極對抗是不斷反駁你的糾正,與你爭辯,並表現出高傲無禮的態度;消極對抗則是表面答應,但實際上依然故我,甚至直接擺爛。
如果你又口氣輕蔑,說出比較多負面評價時,青少年會覺得顏面盡失,放大內心的無能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毫無價值。他們不相信自己做得到,當然就不會設法改變。
大衛.葉格告訴我們:「地位和尊重對年輕人來說,就像食物和睡眠對嬰兒一樣,是核心需求;當這些需求得到滿足,可以激發更好的積極性和行為。」
所以,如果你能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寄予厚望,同時,小心保護他的自尊,避免感受到心理威脅;也就是透過「高期望」與「高支持」並行的方式給予回饋,就能有效激勵青少年做出改變。
下次,當你要給青少年一些建議時,不妨在你的建議前加上一句話:「我想和你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我相信你做得到,而且可以表現得更好。」
這句話本身,同時滿足了青少年「地位」與「尊重」的兩大心理需求。接著再把你想給予青少年的回饋,中肯明確地說出來;孩子不但更能接受,還更可能付諸行動。
《10到25:激勵年輕人的科學》一書中,提到一個長期以來,我們對青少年發展的觀點,亦即「無能模型」。無能模型假設青少年的大腦發展尚未成熟,缺乏自我控制與理性決策的能力,因此大人要幫助青少年思考得更清晰。
作者反駁這種說法,認為無能模型與事實有所出入。孩子不是沒能力想得更清楚,而做出魯莽、草率或有風險的決定;而是對於「地位」及「尊重」有更高的渴求,因此妨礙了他們的理性抉擇。
這也是為什麼,數十年來在校園中不斷進行的反毒、反煙、安全性行為等宣導,最終成效不彰。因為這些宣導口號或標語,都暗示青少年是毫無判斷能力的無能之人;與青少年渴望獲得地位與尊重,完全背道而馳。
以吸煙為例,書裡提到,許多成人是從青少年就開始吸煙,顯然吸煙對青少年具有某種意義。就好像成年禮一般,吸煙讓青少年感受到自己已經長大,足以獨當一面,可以掌握自己的身體及生與死。
這讓我想到,現今青少年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也多辦擁有社群媒體帳號。上了國中之後,沒有手機的孩子是極少數。儘管大人深知大量接觸手機或社群媒體,對青少年大腦發展及心理健康有種種負面影響,孩子也知道自己容易失控或上癮,但仍擋不住青少年對於擁有個人手機的強烈渴望,為什麼?
也許,擁有一隻自己的手機,也是長大、獨立與成熟的象徵。
那麼,對於培養孩子健康上網及善用數位工具的習慣,我們是否也能借鏡書裡提到的案例及激勵策略呢?或許值得一試。
我推薦任何青少年的家長或老師,一起閱讀這本書;你若需要帶領或指導職場新鮮人,這本書也會使你茅塞頓開、獲益良多。
年輕人不是難溝通,是我們還沒找到通往他們內心世界的路徑,而這本書就是能為你指路的地圖。
(本文為《10到25:激勵年輕人的科學【引領下一代的革新方法,同時讓自己更輕鬆】》(究竟出版,2025)一書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