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青少年的孤單危機,家長們看見了嗎?

-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4842218/

隨著時代變遷,孤獨感正瀰漫在生活周遭,並逐漸入侵現今青少年的體內。明明應該忙得不可開交的青少年,卻高呼「好無聊!」的時候,並非他沒事可做,他真正想說的是:「我好寂寞!」

孤單、寂寞是什麼心情,你應該不陌生。這背後的心理機制,是缺乏有意義的關係連結,歸屬感的需求未被充分滿足。

不論是在學校或是補習班,青少年看似朋友很多,私底下卻仍感到寂寞。那是因為這些關係連結並非有意義或深刻的,無法安全的與對方交換心事,更擔心好友突然間被搶走,自己終將孤單一人。

青少年轉而到社群媒體上取暖,但問題只會更糟。在螢幕前瀏覽他人光鮮亮麗的動態時,內心升起一股自卑又煩躁的心情。就算青少年在網路上深受歡迎,也會為了少幾個按讚數、是否持續被喜愛等事,內心糾結煩惱不已。

本書作者金鉉洙,是韓國青少年諮商專家。他一針見血的剖析,青少年的孤單危機始於小家庭裡缺乏手足。大多數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若太過忙碌而沒能讓孩子感覺到溫暖或支持,孩子也沒有兄弟姊妹可以對話或分享煩惱;當在家感到寂寞時,自然會拿著手機滑呀滑,和同儕有一搭、沒一搭的傳著訊息。

我認為,本書作者的觀察及剖析,也適用於當前的臺灣社會。

在此同時,獨生子女不只是小家庭中唯一的孩子,更可能是全家族中唯一的孩子。一方面,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另一方面,所有的目光與期待全放在這個孩子身上。

書中提到一個案例,有個青少年說他能充分感受到,父母兩邊的長輩及親戚對他疼愛有加,同時期待甚高;而他從小到大得不斷在長輩面前交代自己所學,他說:「我就像開了十年的獨奏會一樣。」

光用想像,就覺得好辛苦。但有許多青少年的現況,正是如此。

作者提醒父母,對青少年而言,大人的期待是沉重的負擔。然而,反過來,家長們也很不好受,得忍受青少年的高傲固執、相應不理、陰陽怪氣及暴怒衝動。

我常被來諮商的家長們問到:「我的孩子上國中以後,就變了一個人,他到底在想些什麼呢?」我必須充當翻譯,為青少年說出難以表達或不想說出口的內心話,幫助這些父母理解孩子的內在世界,進而調整教養策略與期待。

而本書也扮演這種橋梁。從綜觀或微觀的角度,引導父母真正理解青少年的心理狀態與需求,進一步調整身為家長的心態與做法。

老實說,青春期這道關卡,父母比孩子還更難熬。但如果我們沒能陪著孩子一同長大,或是不願承認青春期的孩子正準備離父母而去,只會過度干涉孩子的人生,接下來,要不是養出個媽寶(或爸寶),就是在親子對立衝突中消磨彼此的人生。

(本文為《為父母翻譯青春期子女的心情 – 當孩子嗆:別管我、你好吵、很煩耶!他內心到底想跟你說什麼?》(大是文化,2024)一書推薦序)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listenpsy.com/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

注目新書《正向聚焦》

spot_img

注目新書《擁抱刺蝟孩子》

spot_img

熱門文章分類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