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職教養 碰觸情緒感受,是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途徑

碰觸情緒感受,是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途徑

碰觸情緒感受,是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途徑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猜一猜,這世界上用來形容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的「情緒形容詞」,那一種比較多? 

還是沒概念嗎?「情緒形容詞」就像是快樂、喜悅、難過、悲傷、焦慮、恐懼、幸福、滿足、興奮……等用來描述情緒狀態的詞彙。

好,時間到!其實你只要拿一支筆,在白紙上盡可能地寫下你所知道的任何情緒形容詞,再數一數、統計一下,便能知曉答案。沒錯,是負向情緒形容詞比較多。

人類天生是悲觀的動物,古今中外的戲劇或文學作品,對於人類負面情緒的描述,總是比正面情緒的描述來得更加細膩。而這些作品之所以能打動人心,重點在於情緒感受的相通與共鳴。因此,情緒感受是連結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在互動的當下,一旦觸及了情緒,彼此的內心即連接起來了。

特別是,在孩子的世界裡,因為尚未完全浸潤於成人世界所崇尚的理性、推理、邏輯、分析等思維框架中,內心世界的情緒感受是自然、自由且活躍的。

我們常見一些不願意與大人溝通的孩子,讓人覺得無法接近他們的內在世界。然而,孩子們其實正用某一種情緒感受在傳達訊息,可能是憤怒、焦慮、漠然或失望。這也是一種溝通方式,有別於語言文字,只是,大人是否聽見了?是否有能力回應?

拒絕溝通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曾有一位母親拉著她就讀國一的孩子來找我。

這母親說,孩子上了國中後,與國小相比,簡直變了一個人。不只是青春期外觀因發育而轉變,脾氣也變得起伏不定,回到家裡要不是悶不吭聲,不然就是勃然大怒。最令母親擔心的是,孩子最近這半年迷上網路遊戲,每天都沈浸在網路世界中好幾個小時,嚴重影響學業,到學校去上課也是睡覺居多。

母親說:「聽了你的課之後,我知道青少年情緒起伏大,是正常的。但他對網路遊戲沈迷成這個樣子,令我很擔心。我也知道,孩子的網路成癮可能是孩子用來應對生活困境的方式,所以我不敢貿然斷他網路,怕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問題是,我很想和他溝通,但是,他怎麼樣都不肯說,他到底遇到什麼困難了。」

這位母親的觀念很正確,我不禁稱許她。確實,網路成癮常常是孩子在生活中遭遇困難時,用來因應焦慮或痛苦的一種機制,通常與「關係連結」的斷裂有關。我們應該學習把網路成癮當作一種求救訊息,而非毒蛇猛獸般欲除之而後快。

「我今天把他帶來一起上你的課,你能不能幫我跟他談談,到底怎麼了?」

面對這種狀況,其實很令人感到困窘。我知道孩子根本沒意願跟我談,是母親的一廂情願,但母親好不容易把孩子帶出門了,這番努力也需要被肯定。

謝謝你願意告訴我……

我轉頭看著這個國一的大男生,他也瞥了我一眼,隨即將視線飄向別處。

「嗨!帥哥,你剛剛坐了整整兩個小時聽演講,是嗎?很不容易喔!」我試著先找些可以肯定他的地方著手。

這孩子沒回應我,繼續將眼睛定在別處。我知道這不是一個容易展開對話的情境,我深呼吸調整一下身心狀態,試著用低沈的語氣說:「是呀!現在有點尷尬,是吧!」停頓了一下,又說:「你被媽媽要求來與我談談,但你根本不想,感覺不是很好吧!」

我又停頓了一下,繼續說:「我猜,你心裡不舒服,是因為不受到尊重,是嗎?」這次語調速度又放得更慢了。孩子稍微把臉轉了過來,看看我,但仍然沒有正眼面對我。

「你沒回答,但你有看了我一下,謝謝你願意給我一些回應。」我專注地看著他,繼續說:「其實,我很好奇,是什麼讓你願意與媽媽一同出門前來聽這場講座,而且從頭聽到尾?一般青少年應該會覺得挺無趣的,不是嗎?」

沈默了片刻,孩子開口了:「就是她一直念、一直念、一直念,煩都煩死了,反正在家也無聊,出來又沒差。」

我接著說:「謝謝你讓我知道這些。那麼,我現在跟你說話,問你問題,你會覺得煩嗎?」

「還好。」這孩子聳聳肩。青少年很常用「還好」一語帶過不知道如何確切形容的狀況,我點點頭,進一步澄清:「『還好』指的是偏向不會很煩,還是偏向很煩呢?」

「不會很煩吧!」孩子停頓了一下,突然冒出一句話:「讓我覺得煩的人不是你啦!主要是我媽。」我鎮定地點點頭,並回頭看了一下他母親,示意她暫時不要回應。

我很想知道,你的感覺是什麼?

我說:「我很想知道,媽媽哪裡讓你感覺到煩呢?」

孩子說:「就是一天到晚都在碎碎念,大事、小事都要念。從我上國中之後,就很愛管,什麼都要管,功課要管,跟同學出去也要管,真的很煩!」

我看著這孩子,語氣中帶有憤怒,聲調越來越高,雙手緊握。我繼續用穩定與緩慢的語氣探問:「你說母親一直念、很愛管,你的感覺是什麼?我的意思是,除了很煩之外,還有什麼感覺?」

孩子停頓了,但看得出臉色更差,似乎有股情緒正在積累中。我說:「覺得很生氣嗎?氣媽媽不願意尊重你?或者,覺得很挫敗,因為感受不到被媽媽信任?」

孩子說:「不知道。我都這麼大了,幹嘛這麼愛管?」

「嗯!你覺得自己長大了……」我重複了一下他的話語,這些字句是關鍵。孩子眼眶泛紅,眼淚慢慢滑落,啜泣了起來,跟一開始漠然的神情完全不同。

「你看起來很難過的樣子,發生了什麼事嗎?」我的身體微向前傾,輕輕地問。

孩子邊哭邊告訴我:「剛上國一時,還沒第一次月考,我有好幾次小考成績都不太好,媽媽就開始很緊張,一天到晚盯著我唸書,我想做別的事情都不行。只要一回家,她就一直念、一直念。可是,我真的有用功啊!但就是考不好嘛!為什麼這樣就要一直管,出去打球的時間也要被限制,跟朋友講電話也不行,連我說要跟同學一起出去唸書,她也認為會被同學帶壞,不准我出門……。可是,我真的有努力呀!」

我回應道:「當時,你一定感覺很挫敗,因為,你真的有用功。」這孩子邊哭,邊用力地點點頭。孩子繼續說:「而且,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脾氣很變得暴躁,動不動就對家人生氣。」

「你覺得自己的情緒似乎失控了……」接著,我猜測地說:「後來,你乾脆不跟他們說話了,免得又說出不好聽的話,是嗎?」

孩子說:「嗯……我也不知道我怎麼了。我只好上網去打電動,那能讓我忘記一切。我知道沈迷於網路遊戲不對,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

「這樣呀!你肯定會覺得很自責的吧!但矛盾的是,你又只能在網路世界中讓自己感覺好一點。」

孩子的情緒,正在告訴我們一些事

我轉頭望向母親,母親已淚流滿面,點點頭,有點激動地說:「可是,他為什麼不告訴我們?」

「有呀……他的生氣、委屈、挫敗、甚至冷漠,他透過這些情緒反應在向你們透露出許多訊息,只是,你們是否認真聽到了?」

說完,我看著這孩子:「謝謝你願意告訴我你的心情與你的困境。我不知道如何立刻幫助到你,但是,我感受到,你有很強的意願,想要脫離現狀,不再沈迷於網路。」

孩子點點頭。我繼續說:「給媽媽和自己一點時間好嗎?你有看到媽媽也有在努力吧!你們都很努力,但改變也需要時間。」

這場對話在這裡告了一段落。

我不知道他們回去後發生了什麼事,但我試著與一位素昧平生且沒有溝通意願的青少年說話,我做的事情只不過是一直去關注他在意的地方,像是,覺得自己長大了、覺得不被信任、認為自己已經盡力了……之類的,並且不斷地回應他的情緒感受,如此而已。

從頭到尾,如果有講道理或給建議的話,大概是結束前的最後一句話吧!當一個人被觸及了情緒感受,覺得被充分理解時,一些分析、見解或建議才會在他身上發生效用。

(本文撰寫於2017年9月6日,修改於2021年5月18日,文中案例之情節及背景已經過充分改編)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