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418 帖子
-
2 意見
生涯規劃
同樣從事某一行,為什麼別人行、我不行? 關鍵在於「身分定位」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我時常出遠門工作,搭乘計程車往返車站與工作地點之間是家常便飯。前一陣子,很巧的是,我連續兩次搭到了同一位司機駕駛的計程車。這位計程車司機專門做附近幾間大學委託載客的生意,也難怪前往同一個地方演講時,會再次遇到。
「這幾間學校都是我的服務範圍呢!」司機大哥笑著說:「聽說裡頭有好幾個科系的系辦公佈欄上,都寫著我的聯絡方式,需要叫車時,就會打給我。」
我很好奇,他跟其他小黃運將有什麼不一樣?如果能夠專門做大學委託的生意,就不用一直去排班,也不用擔心載不到客人了吧!
「哈哈!十年了,生意一直都還蠻穩定的,我是運氣好啦!」
「怎麼說?」我好奇地問。
什麼樣的司機,就會載到什麼樣的客人
「十年前,我在車站排班。有一次,載到了一位大學兼任講師,他說我的車資怎麼比別人便宜,閒聊了一下才知道,他之前坐的車,有些司機會故意繞遠路,或者不照跳表計費,他被坑了還不知道。於是,從此之後,他只要來這裡上課,就會指定要坐我的車。後來,他又介紹他們系上的教授,而系裡若辦活動有外賓來訪,也都會叫我的車。慢慢地,各系互相介紹,我服務的重心便轉而到這幾間大學了。」
「原來如此,不過,大哥,你太謙虛了。你不只是運氣好,是你會把握機會吧!」我想,事情應該不是這麼簡單。
「說起來,我常覺得,哪一種司機就會載到哪一類的客人。」司機大哥語重心長地說。我正納悶著,他繼續說:
「我雖然會抽煙也嚼檳榔,但是,我絕對不會在車上抽煙、嚼檳榔;我也不讓我的客人在車上抽煙、嚼檳榔。」
我環顧車內,乾淨清爽,沒有刺鼻的菸焦或檳榔味,相當舒服。可是,光是這樣,還不足以有如此穩定的客源吧?
「我也是很有原則的。我有時候會載到路上攔車的散客,若他們有吸煙的習慣,我會要求他們在車外先解決後再上車,若他們不願意,我就不載了。客人若主動跟我要名片,我也會觀察,只有我覺得適合搭我的車的乘客,才會給名片。」
原來,他不是一個來者不拒的計程車司機,而是預先設定好載客對象的素質或類型,這樣反而為他吸引來更多相同品質的乘客。而這些乘客,常是固定出差往返高鐵車站與大學端的教授或專業人士,會有固定搭乘計程車的需求,同時也是較有經濟能力負擔得起計程車資的人。
從服務對象身上學習,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從高鐵站到我要前往演講的大學,距離不算近,搭乘計程車也要花費將近半小時,但與這位司機大哥閒聊,感覺時間一下子就過了,一點也不無聊。我想起有幾次搭乘計程車的經驗,運將不是自顧自地碎碎念,就是放聲抱怨時機不好、被車隊剝削等悲慘命運,充滿負能量。關於與客人聊天這一點,司機大哥也分享了他的見解:
「我多半是聽人家怎麼說啦!邊聽邊學呀!我常載到不同科系的教授,他們都是各領域的專家,當他們願意分享一些他們的專業觀點時,我就盡量學,可能是這樣,才好像蠻能聊的。」
原來如此,正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如果他每天互動的對象都是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耳濡目染之下,言談的層次當然會有不同。而對於許多領域的專家學者而言,能夠與人在同樣的水平層次上自在地討論交流,肯定是一件相當過癮的事情吧!
下了車後,我仍不時想起他說的一句話:「什麼樣的司機,就會載到什麼樣的客人」。
身分定位決定你在工作上的發展可能性
我想,這句話涉及的就是一個人對於自己在這項工作上的「身分定位」吧!
同樣身為小黃的運將,但這位司機大哥內心裡對自己隱隱約約有個身分定位,那便是「我是一位服務高素質乘客的運將」。為了符應這樣的身分,他得為自己豎立起相對應的載客原則,例如:不讓自己與乘客在車內吸煙、嚼檳榔;因為他相信,高素質的乘客會喜歡搭乘乾淨清爽的交通工具,這是他的信念或價值觀。
同時,他得學習表現出能與這些有專業背景的乘客閒聊的能力,於是,他願意傾聽並學習乘客分享的觀點,甚至,讓自己和這些人變得越來越像。這都有助於他在未來載客時,與客人閒談時能言之有物,話題直通客人的心坎裡。
於是,他不需要太多宣傳,在口耳相傳之下,他的工作環境便逐漸從原來與一般小黃運將一樣在車站排班載客,或穿梭於大街小巷,轉移到專門跑車站到附近幾所大學間的固定路線。服務內容更為單純,但客源也更加穩定。
大部分的人,在踏入某一行,展開某一領域的職涯後,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要如何定義自己,也就是,為自己在這一個工作角色上找到一個清楚明確的定位。要不是人云亦云,一股腦兒地跟著大夥兒或前輩的樣子走(最糟糕的是盲目地模仿);不然就是受到家庭與成長背景的制約,對自己早有一份負面的自我認同,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註1)。
而因為定位不清,你便可能在你的專業領域裡瞎忙,每天像陀螺般轉著轉著,卻不知道自己要轉去哪裡。
相同的工作,可以存在著不同的身分定位
我是一位心理助人者,同樣從事的是專業的助人工作,終極目標都是幫助他人獲得更好的身心靈提升,但也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身分定位。
例如,以宣導或傳播知識技能為主的心理課程「講師」或「培訓師」、以深入療癒與長期改變為主的「心理諮商或治療者」、以喚起他人潛能以突破困境為主的「教練」、以建立平台或整合資源為主的「心理服務經營者」、以寫作或創作心理應用工具為主的「心理知識工作者」……等。
或許你的工作內容複雜,常像多頭馬車做著不同的事,要找到單一的身分定位似乎有些困難,這是相當自然的,現今社會常要求人們要有多元的角色能力;也或許,你正自我期許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工作者。然而,有一個清楚的身分定位做為指引,你將不會迷失在忙碌的工作中。而你也會因為清楚的身分定位,吸引到需要你的服務對象,再回過頭來影響你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滿意度,這甚至會影響到你如何為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做出新的決定。
別讓別人決定你是誰
影響身分定位形成的因素十分複雜,不但與成長環境及重要他人的回饋有關,也很大部分關乎你如何自我決定。是的,別等著別人來定義你,你自己就可以決定你在各個角色上的身分定位!
(一)探索工作領域中的各種可能性:充分探索你正在從事的角色職責中所涉及的各種可能性,包括已經有人正在做的事,或者尚待開發的方向,這會為你的身分定位提供多元的參考選項。
(二)檢視個人價值觀與內在渴望:我不建議你打腫臉充胖子,去做能符合你內在價值觀與渴望的事情,才能真正感到輕鬆自在。請不斷在心中問自己:「在這份工作上,我重視的是什麼?」、「我理想中的工作樣貌是什麼?」、「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工作者?」、「當我成為什麼樣的工作者時,最能活出自己的面貌?」、「我現在所扮演的角色內容與我理想中的生活樣貌是否有落差?」。
(三)持續微調與平衡:當自我檢視後,內心浮現出些許答案或方向時,試著開始在生活中進行微調,朝向那個方向多做一點點的努力,並不斷觀察:「當朝著這個身分定位前進時,我的生活各面向是否能保持平衡,若有些變動,我是否能夠接受?」。持續檢視、持續調整。
(四)打破局限自己的框架:在找尋新的身分定位的過程中,內心常會浮現「我沒有能力……」、「我沒有可能……」及「我沒有資格……」的局限性信念,這些可能來自於成長過程中的創傷,或者重要他人的負面評價,你需要回頭去面對並積極處理(註2)。
事實上,身分定位就是一個標籤,貼在你身上的標籤是什麼,你將擁有符合該標籤的信念或價值觀,設法具備該標籤所需的能力,進而扮演出相對應的角色行為,當然,也決定你會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與什麼樣的人相處。因此,身分定位的影響力之大,可想而知,確立自己在工作上的身分定位,便能讓自己有個明確的歸屬,同時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極大潛能。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就可以決定自己的身分定位!
--
註1:延伸閱讀《那個為你種下第一顆希望種子的人》
註2:延伸閱讀《受夠了腦中一再自我批判的聲音嗎?—運用「同在模式」鬆動局限性信念的溫柔練習》
(本文撰寫於2018年3月6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路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受夠了腦中一再自我批判的聲音嗎?—運用「同在模式」鬆動局限性信念的溫柔練習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台灣不是一個對行人太友善的地方。尤其是在繁華都市裡過馬路時,明明走在斑馬線上,轉彎車卻總是不願意禮讓行人,或者步步逼近,弄得險象環生。
幾次下來,我常會因此生氣,在心中大罵:「台灣的駕駛人真是沒水準!」
然而有一次走在路上,正要過馬路時,一輛轉彎車卻遠遠地就停了下來,駕駛人在車內微笑示意我先行。頓時一股暖意湧上心頭:「原來台灣也有高水平的駕駛人呀!」
那一天,即使街道上依舊車水馬龍、擁擠吵雜,但我的心情卻是愉悅的,因為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對於過馬路,我不再總是帶著怒氣了。
看到另一種可能性——特別是與原本認知裡相對的情況,常能鬆動我們原有的信念或期待,因而帶來另一番風貌。我不必說服自己,台灣人民對行人很友善,我只需要告訴自己,有些台灣人開車時很沒水準,也有些台灣人民願意尊重行人的用路權。光想到這裡,心情就好些了。
這就是關於內在想法的「同在模式」:不是要用一種想法取代另一種想法,而是讓兩個相對立的想法並存,可能性增加了,感覺就改變了。
那些深信不疑的想法,不一定反應你的真實樣貌
人們總會帶著某些期待,影響我們每天做每件事情時的情緒狀態。這些期待有些是對他人的,有些是對這個世界的,有些則是對自己的。而大部分會讓人感到挫敗或沮喪的,常是一些關於自己的期待與看法,以自動化的語言形式呈現,三不五時就浮現心頭,也就是「局限性信念」。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中提到人們的三個核心的局限性信念,會用「我沒有能力……」、「我沒有可能…..」或「我沒有資格……」的語句做為開頭。例如,「我沒有能力把外語念好」、「我沒有可能達到理想的銷售業績」、「我沒有資格對別人生氣」等。
這些局限性信念可能來自於成長過程中的創傷,也可能來自於某一、二次的重大挫敗,也可能來自於各種負面經驗的交相累積。當然,成長過程中重要他人的負面評價,也可能使我們不自覺地內化而成了自我設限的信念。
問題是,即使各種主客觀證據都顯示:「我沒有那麼糟!」,你並非自己內心所想的那個樣貌——這些你都很清楚,但腦海中卻一直浮現各種讓人挫敗不已的念頭,揮之不去。
舉例而言,有個準備考教師甄試的準老師告訴我,教師甄試前的幾次試教,他的表現不差。有一次,他的教學演示獲得了同儕與師長的高度肯定。那天,他對自己信心滿滿,期待著下次上台的機會,也相信實際應考時會有高水準的表現。
不知道為什麼,第二天醒來,一想到即將準備的下一次上台試教,便感到沮喪無力。昨天那滿腔的信心全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長久以來一直揮之不去的聲音:「我沒有能力做出理想的教學呈現」。
這些時時刻刻伴隨著你的聲音,不一定反應你的真實樣貌,但你卻如此深信不疑。而要你根據真實情況給自己一個公允的評價,或者形成更積極正面的信念:「我有能力在教學演示上獲得他人高度好評」,根本不可能!
不是試圖取代,而是允許存在
你可以去接受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深度探索這些局限性信念的來源,有系統性地做深度轉化。當然,也可以在生活中不斷練習用正向思考取代那自我挫敗的想法。
只是,用一個對立的想法去取代另一個長期以來不自覺深信不疑的想法,談何容易!就像是,你要一個數學總是考不及格,早已對自己的數學能力感到萬念俱灰的中學生,相信自己擁有高度的數學潛能,這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呀!
鬆動局限性信念,可以有更溫柔的做法;不是試圖取代,而是允許存在。也就是,允許自己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你可以認同這樣的自己,同時,也可以認同那樣的自己,而這兩個自己的樣貌,有可能是相對立的。
我告訴那位準備教師甄試的準老師,不必每天對著鏡子不斷宣示:「我擁有上台教學的理想能力」、「我的教學能力會備受肯定」、「我一定會考上教師甄試」…..,這麼做,只會越來越挫敗!因為每當你這麼想時,原有的自我批判的聲音便會跳出來唱反調,而當你無法做到正向思考,便陷入更多的自我責備之中。
我告訴他,改成在心裡溫柔地告訴自己:「我沒有能力做到理想的教學呈現;同時,我也有能力在試教時受到肯定。」把這句話做為信念轉變過程中的「過度性信念」。我請他在內心裡反覆多講幾次,他告訴我:「感覺似乎比較平靜了」。
同在模式的思考練習
於是,我在課程中設計了一套鬆動局限性信念的「同在模式」思考練習。就是透過以下三個語句,把對立但同時存在的想法及念頭分別帶入:
我沒有能力…...(局限性信念);同時,我也有能力……(彈性信念)。我沒有可能……(局限性信念);同時,我也有可能……(彈性信念)。我沒有資格……(局限性信念);同時,我也有資格……(彈性信念)。
你發現,你常在他人面前隱忍著怒氣嗎?常弄得自己痛苦萬分嗎?也許,在你內心深處一直有著「我沒有資格在他人面前生氣」的局限性信念。你知道這不合理,但請你想一想,這個信念存在的功能是什麼?為什麼時常浮現心頭?是否要提醒你些什麼?或者正在保護你免受傷害?
理解這段信念背後的功能與價值後,便可以對自己進行同在模式的練習:「我沒有資格在他人面前生氣:同時,我也有資格在他人面前合理表達不滿的情緒。」
對一個曾在感情中受創的人,常會出現「我沒有可能再遇到理想的對象了!」的局限性信念,因而不願意積極敞開心胸去認識新朋友,嘗試約會,於是持續讓自己處在孤單寂寞覺得冷的自怨自艾中——更加證實了「我沒有可能再遇到理想的對象」這個信念的真實性。
運用同在模式的練習,可以對著自己這麼說:「我沒有可能再遇到理想的對象了;同時,我也有可能再認識適合的對象。」
請注意,在「同時」後面接著的信念,是一個較具有彈性的信念,而非一個極端正面的信念。當這麼呈現時,內心的接受度較高,允許同時存在的可能性也較高。
與任何生活技能一樣,同在模式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意練習的。請你每天固定花個十分鐘,刻意進行同在模式練習,你會發現,自己內心裡時常冒出來的聲音,變得更有彈性、更合理、也更接近真實。這個練習的重點不在「取代」,而在「允許存在」,目的是要鬆動原有的信念,讓我們內在相信的想法更有彈性,因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而衍生出力量。
--
現在,請對著自己說:「我沒有能力甩掉內心深處的局限性信念;同時,我也有能力透過同在模式的思考練習,讓想法更具有彈性」。
(本文撰寫於2018年2月20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路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給常感自責的你:你最該把同理心用在自己身上
把同理心放在自己身上,便是與自己連結。一個人在困境中,能夠感受到被理解,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呀!如果,你還不願意被他人接近與理解,那麼,就自己理解自己吧!當接受了被理解,習慣了被理解,你也漸漸能敞開心胸,迎接他人的關心與同理。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教育現場
從被貼上標籤的那一刻起,我便成了「那樣的人」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阿強是我在擔任中輟生教育與輔導替代役男時遇見的一位青少年孩子。國一讀了一學期,便輟學不去學校了。
起因於一次與班上同學的口角衝突,阿強出手把對方打傷了,嚴重到送醫住院。第二天,導師表情嚴肅地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我絕不允許班上有人耍流氓,昨天發生了暴力事件,有同學把人打傷了,根本就是流氓的行徑!」
導師接著說:「然而,我始終相信,流氓有一天也會知道悔悟,請自重!」所有人都知道,老師口中的流氓指的就是阿強。
下課後,同學們跑到阿強身邊,你一句流氓,我一句流氓,還有同學說:「流氓阿強,我好怕你喔!」
過幾天,阿強被導師找去私下談話,導師語重心長地嘆了口氣,說:「阿強,你知道,我為你背負了多少壓力嗎?這幾天,幾位班上同學的家長打電話來,說班上有個流氓同學,希望讓那位同學轉走,如果學校不處理,就要讓自己的孩子轉走。你看,我該怎麼辦?」
「可是,我當時不是故意的!」阿強找到一點機會,試圖為自己辯解。導師皺起眉頭,看著眼前這位不知悔改的大孩子:「唉!出手打人就是不對!耍流氓還要這麼多理由嗎?」
阿強帶著挫敗的心情走出辦公室,疑惑著:「我這樣就是流氓了嗎?」他的眼前浮現起電影與漫畫裡黑道或滋事份子的形象。
「喂!流氓強,等一下準備去打誰呀?」幾位同學在走廊的另一端笑喊著。阿強感到怒火中燒,衝過去一拳揮下去。那一刻,挨揍的同學跌倒在地上,鼻血流了出來;其他同學面面相覷,沒有發出半點聲音。在這個瞬間,阿強感覺到自己強而有力,因為,所有人都對他投以敬畏的眼光。
當天下午,阿強年邁的祖母被通知來學校將阿強帶回,要求在家管教五天。五天後,阿強回到學校,沒有同學敢接近他;他只能在下課時間出去找別班同學閒聊。所到之處,彷彿能聽到一旁的人對他議論紛紛。
接著,阿強的出席率開始不穩定,一個月後,阿強完全不到學校了。
第一次見到阿強時,阿強睡眼惺忪地躺在床上,不願意理會我。在我離去前,阿強淡淡地說:「我就是個流氓,流氓為什麼要去學校?」
幾次家訪,與阿強有更多接觸,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逐漸聽著阿強說起自己的故事。他問我:「我真的是個流氓嗎?」
沒去學校的日子,阿強不是在家裡睡覺,就是上網咖徹夜打遊戲。有時候與幾位同是輟學的青少年流連街頭,不但學會了抽煙,有時候還會去偷東西,活生生就是個流氓的行徑。
「我恨透了被別人說是流氓!可是,老師說我是流氓,同學笑我是流氓,我阿嬤也罵我是流氓。有時候,我真的認為我就是個流氓。那麼,流氓就要有流氓的樣子,流氓為什麼還要去學校?」
我看著阿強眼中泛著淚水,試圖靠近阿強的內心世界。彷彿,阿強既痛恨流氓這個標籤,卻又不由自主地認同起流氓這個身分形象,一旦相信了,便會扮演起那個身分該有的樣子,越來越像。
在生活中不斷應驗符合標籤的描述
心理與教育學界早就知道,貼標籤會帶給一個人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負面的影響,人們很容易就不自覺地扮演起符合任何標籤所描述的行為樣貌。所謂貼標籤,就是用個概括的詞語,為他人的某些言行下了個結論,有些純粹是中性的描述,有些則帶有價值評判。
心理測驗中對能力、興趣、態度或性格特質的分類,就是一種標籤。善用這些分類可以幫助個人自我了解,認識到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與自己不同的人,不用要求別人跟自己一樣,也不用要求自己跟別人一樣,在悅納自己本然的樣貌後充分發揮,活出獨特的自我。
醫學中對疾病的診斷,也是一種標籤,目的在判定患者的問題嚴重性使否達到罹患該疾病的標準,或者與大多數人比較下是處於正常或異常狀態。診斷有助於提高患者的病識感,同時也利於專業人員在研討或介入時的溝通與判斷。
在一般情境下,我們也常依據某些行為特質給出他人標籤,例如用課業成績標定「聰明」或「愚笨」、用與人相處時的活潑程度標定「內向」或「外向」、用外表長相標定「美」或「醜」、用經濟能力或收入標定「富裕」或「貧窮」。只是,這些標籤常出自於一些對行為片斷的觀察,給出的標籤卻常是以偏概全的結論,同時又帶有價值判斷。
只擷取片面訊息以符合標籤的描述
例如,當一個孩子常被大人說是個「懶惰鬼」,可能來自於大人對孩子生活中某些行為樣態的觀察;然而,卻影響了周遭的人對待與評價孩子的方式。父母這麼看待他、同儕這麼看待他,學校老師也這麼看待他,大家都等著這孩子表現出「懶惰鬼」該有的行徑,然後點點頭地說:「看吧!他就是個『懶惰鬼』!」。
從那一刻起,孩子的所有的言行舉止便與「懶惰鬼」無法脫勾了。就算他再不認同這個標籤所描述的自我形象,但當大家無時無刻在生活中檢證自己具有懶惰鬼的所有特性時,自己也不知不覺相信起這個標籤,開始扮演起人人眼中那個懶惰鬼的角色了。
這便是帶有評價(尤其是負面的)的標籤對孩子的殺傷力,讓人不自覺地對號入座,真的成為那個自己內心厭惡,但卻無法不認同的形象。
標籤的影響力之大,來自於任何標籤都可能限縮了人們的注意力。當我們說一個人「情緒化」時,便會將注意力的焦點放在這個人情緒波動的時刻,而忽略了他大多數時刻也是情緒穩定的。而當事人自己也會用同樣的視框檢視自己:「我真的是個情緒化的人嗎?」當發現自己情緒波動越來越大時,便慌張了起來,更難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應驗了自己確實是個「情緒化」的人。
貼上標籤,同時也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了
那麼,為什麼有些大人總要為孩子貼上標籤呢?
如此,他們就不用耗費更多心力去看見孩子的各種不同面貌,只需要去注意孩子身上符合標籤的行為表現即可。而處理孩子問題時,只要想著與標籤有關的對策就好,不需要再去思索其他的可能性。這是最簡便的教養方式,也最符合人類本身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途徑。
我曾聽說過一個學校的行政團隊,在研討如何處理校園中一位棘手的「問題學生」時,校長下令要求輔導教師帶孩子去接受情緒行為障礙的鑑定,看看是否符合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診斷標準。然而,該生完全沒有任何明顯關於注意力不足、躁動不安或衝動行為的特質,只不過是常打架滋事、缺席遲到、課業成績低落而已。
可以想見,學校在面對這麼一個麻煩人物時,讓他去接受身心障礙鑑定,確實是最快解決問題的途徑。一旦通過鑑定,確診為某種身心障礙類別時,大夥兒就可以鬆一口氣,把孩子問題的原因全都歸咎在該病症上,改而要求孩子就醫、服藥。只是,既有的問題沒有消除,卻讓孩子得面對這個疾病標籤帶來的困窘與負面效應。
或許,在大人的世界裡,如果解決不了問題,那麼就解決帶來問題的人吧!於是,壞掉的大人造成受傷的孩子,不斷循環……。
親愛的大人,在給出孩子任何標籤前,請三思!標籤貼上去很容易,撕下來卻很難。給出了標籤,便看不見完整的孩子;拿走了孩子身上的可能性,對孩子的傷害常是一輩子的。
(本文發佈於2018年1月30日,並已於2018年1月17日刊登於關鍵評論網)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路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生涯規劃
若要得到父母完全支持才去做,那就什麼都別做了!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聲明在先,這篇文章不是在鼓吹孩子如何叛逆,而是去思索,當自己的生涯決定無法獲得父母支持時,該如何面對?
--
許多人在知道我從穩定的公立學校教職轉換生涯跑道,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後,都投以既驚訝又羨慕的眼光(我常把這些目光看成一種尊敬)。先說羨慕好了,特別是仍在學校裡任教的老戰友,他們常說:「老實說,我也快待不下去了,真想追隨你的腳步。」
我常打趣地說:「要不要等一下傳一份辭呈的電子檔給你參考?」
接著,許多人會說我很有勇氣,可以捨棄穩定的收入,迎向未知的挑戰。而他們最關心的話題總是:「你身邊的人贊成嗎?」「你的父母支持你嗎?」「你如何說服親人?」「你如何讓家人對你放心?」
老實說,我覺得這根本不是個問題,但卻是個不容易也必須去面對的挑戰。
那條看不見的繩子
當你長大後,一旦想要做什麼,別人是攔也攔不住的(難不成他們能用繩子把你綁住嗎?)。只是,難就難在,我們總是在意親人的觀感,期待得到他們的認同或支持,同時,也不想看到家人對我們失望或擔憂的神情(那正是一條看不見的繩子)。這裡頭,最難面對的,大概就是父母吧!
在我主講的心理健康相關課程中,若對象是年輕學子,如高中、大學生,或者剛步出校園的職場新鮮人,常會向我抱怨:「我想走某條路,但父母不贊同,怎麼辦?」「我總是為了職涯發展的事與父母起衝突,弄得關係很僵,怎麼辦?」
與親人的關係陷入冷戰、僵局或衝突,都不是我們樂見的。人是活在關係中,總是需要被關係中的重要他人認同、接納、甚至支持。有些孩子為了避免與父母起衝突,乾脆搬得遠遠的,很久才回家一次,免得每次見面都難受,這是很常見的情景。
邁向獨立自主該有的體悟
當你的生涯決定與親人相左時,那些年長一輩的人會如何透過言語或表情對你釋放出情緒勒索的訊息,相信你很清楚,我就不多說了。我們來談談該如何思索與面對這個「想做自己卻不被支持」的困境。有幾件事情你得先清楚地體悟:
(一)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活出獨特的自己
邁向獨立自主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相當重要的發展任務,年輕人有自己的夢想與主見,代表的正是想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導權。一個人終究是要活出自己的人生,而是不是複製別人的,更不是走父母安排好的那一條路。至於,你獨特的人生長得什麼樣,你得自己去摸索追尋,這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內。
(二)永遠別想改變你的父母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每一位父母都有其局限;他們負責給你生命,供你成長所需的一切,不代表他們需要為你的人生負責。當你長大後,你就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所以,永遠不要試圖要求你的父母改變,因為他們幾乎不會改變立場。他們願意支持你的決定,是你幸運;他們持反對立場,你也得接受這個事實。
(三)不受父母支持不代表不被愛
請別把「不被支持」與「不被愛」劃上等號。父母因過去的成長經驗與環境的限制,與你的價值觀不同,而無法支持你的決定,那代表的只是一種差異,而非對立,裡頭仍是出自於一份愛。你可以選擇不接受他們傳遞給你的壓力或擔憂,但請接受其中關於愛的成分。
(四)自己的人生由自己照顧
你會陷入痛苦掙扎中,一方面,你是想透過扮演一個聽話孩子的角色,讓他們放心,此刻,你正在照顧他們人生中的不安與憂慮;然而,你要求父母全力支持你,才願意大膽前進,那麼,你也是在要求父母照顧你的擔心與膽怯。當你長大後,你得清楚體認,每個人的人生都只能由其本人照顧,不論是父母的或你的,都是如此。
(五)每一個選擇都會有遺憾,你只能接受
現實上,兩代之間就是存在著差異。你希望既得到父母支持,又能走上自己喜歡的路,這種兩全其美的理想狀態,往往是不存在的。當你選擇了聽從父母的安排,就得犧牲自己獨立自主的渴望;而當你要大膽活出自己的人生,就免不了要與父母相衝突。也許沒有最完美的決定,每個決定都伴隨著遺憾或後悔,你只能接受,這也是一種自我負責的態度。
激烈、柔和或迂迴地衝撞出一個自主的空間
所以,我會鼓勵年輕人勇敢去嘗試自己想要做的事,但前提是,這是在你深思熟慮後所做的決定,而當你審慎思考後,接著就是大膽去執行。
在這過程中,你免不了要展開與父母之間一段為期不短的衝撞歷程。因為,你不得不顧慮父母的心情感受,你也不願意放下你的人生主導權,所以,你得來來回回地為自己衝撞出一些可以發揮的空間。
在衝撞的過程中,免不了會採取激烈的、柔和的或迂迴的手段。有時候可能會與父母大吵一架,用力地宣示自己的主張與獨立性,或者斷然與父母保持距離,以擺脫父母的束縛。有時候,可能會需要一步又一步地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可能性,也就是,一方面妥協地聽從父母的建議,一方面透過拉長時間戰線去做出一些成果,以加強父母對你的信心。有時候,可能是投入一個父母沒那麼反對,同時也能符合自己夢想與志向的領域,同樣透過展現成績來讓父母放心,逐漸爭取到自己作主的空間。
別把父母不支持當作無法行動的藉口
衝撞中,雙方都會傷痕累累,這是必然的,也是必經的。有的人,衝撞了好幾十年,還在與父母的立場磨合中;有的人,試圖與父母溝通好久,頂多讓父母從反對轉變為尊重,還談不到支持。有的人,總算獲得父母支持了,但三不五時,父母還是會拋出些看衰你或對你沒信心的話語。
這只說明了,人類從依賴邁向獨立的成長歷程,總是相當辛苦的!然而,人類系統的發展是持續往前進的,如果你無法活出自己的人生,而想透過聽從父母的安排來照顧父母的心情,那麼,你正背離了系統發展的方向。
所以,請別期待完全獲得父母的支持,才要為你想做的事展開行動,你可能等不到那一天;而且,那只不過是你無法為自己的決定負責的藉口。
(本文撰寫於2018年1月23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路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真正令你難受的不是對方的謊言,而是被背叛的痛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我曾在多次演講中,詢問現場的父母或老師,最無法忍受孩子出現哪一種言行舉止?猜猜看,他們說了什麼?暴力攻擊、網路沈迷或放棄學習,都是其次;最令多數師長介意的,竟是「說謊」。
曾有個母親告訴我,自己的孩子升上國一,竟然為了考試成績不佳而撒謊,騙父母說沒有發考卷。母親為此深受打擊,久久無法釋懷。她形容自己的心頭好像「少了一塊」,完全無法接受。畢竟,從小,她的孩子不曾對他們說過謊呀!
我也遇過許多人提到,在親密關係中,自己最深惡痛絕的,就是對方不誠實。他們說:「人可以犯錯沒關係,但不要犯了錯卻又說謊不承認。」
謊言,是我們生活中最不願意接收到的訊息。然而,說謊卻無所不在。作家伊安‧萊斯禮(Ian Leslie)在其著作《不說謊,我們活不下去!》(Born Liars: Why We Can’t Live Without Deceit)中提到:「說謊是天生的」。人們靠著說謊而能在社會上立足,甚至,欺騙他人或自我欺騙正是人類這物種能持續延續的重要因素。
好吧!今天如果你在意的人對你扯了個謊,你應該無法接受人天生就是會說謊並賴以為生這種有點鬼扯的論點吧!為什麼你會如此在意被他人欺騙?我想有一個原因是,他出賣了你的信任。
這就是為什麼,你如此難以忍受你的伴侶、孩子、同事或閨蜜好友對你說謊、有所隱瞞;因為,這些人是你一直以來投注信任的對象,你期待著對方也要足夠信任你,就像你信任他一般,這是你們之間關係能夠建立與持續維持的「遊戲規則」。因此,無論謊言是善意或惡意,是有意或無意,遭受欺騙總讓我們感到難以接受。
受欺騙時心中上演的小劇場
我們如此厭惡別人說謊,或許不是我們有著比較高的道德操守,而是當別人對我們撒謊時,我們的內心經歷著兩種不舒服的情感狀態:
一是感覺到自己不再被信任、被需要(心中的小劇場是:「如果你也信任我,何必要對我說謊?」),另一種是感覺到被背叛(心中的小劇場:「我對這段關係投注如此多的心血與信任,卻換來你無情的對待!」)。第二種比較像「真心換絕情」,難怪會如那位母親所說的,有種「心頭少了一塊」的感覺,或許也是某種形式的失落吧!
不論是哪一種內在情感狀態,都涉及到自我尊嚴的喪失。知道自己被騙的那一刻,感覺到自己很糟、很蠢、很不值得!於是我們表現出生氣、憤怒,我們指責對方缺乏良知,我們要對方得反省改進。
憤怒指責讓我們看不見對方說謊背後的正向意圖
問題是,人們說謊並不一定都出於惡意,也不一定是有意出賣他人的感情或信任。很多時候,欺騙的背後都有一些善意的理由。例如,為了怕被伴侶誤會或擔心越描越黑,於是刻意隱瞞自己曾經私下與異性友人見過面,初衷是為了保護與伴侶的關係。或者,不希望父母擔心,於是刻意隱瞞自己在外的某些行為,目的是保護父母的心情以及親子之間的互動關係。
也就是,許多謊言並沒有對他人造成實質上的傷害(像是詐騙集團),但卻因為造成被欺瞞的對象情感受傷,而仍不被接受。
當我們受到欺騙時,對外憤怒地指責他人的說謊行為,實則內在心疼的是自己被背叛與感覺到不再被信任的受傷心情。此刻,我們便沒有餘力去顧慮到說謊者欺瞞背後的意圖是什麼,也往往看不見說謊者可能遭遇了哪些困境,也需要被理解。
謊言揭露出關係中存在的信任危機
什麼意思呢?對許人們而言,說謊其實是在人際相處中遇到困境所釋放出來的求救訊息,這困境往往是「信任危機」。若沒有被讀懂,或被正確理解,謊言仍會不斷出現。
像是,孩子功課沒做完卻欺騙父母完成了,不盡然全是因為偷懶、想玩樂,很可能是不會做或寫不完,擔心透露實情會遭受父母責備。也就是:「如果我對你真誠以待,告訴你我的困難在哪,換來的可能就是我的受傷」。
在過去我接觸的青少年個案中,有許多不小心闖了禍,在自責懊惱的同時,猶豫掙扎著是否告訴父母實情。他們寧可先跟同儕說、跟學校老師說,也不願意輕易向真正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父母開口。直到事態愈發嚴重,紙包不住火時,父母往往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對家長而言,除了要善後孩子搞出來的爛攤子,最難過的莫過於孩子隱瞞到最後一刻,自己竟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這是一種如同前述的「感覺自己不再被信任、被需要」的感覺,內心失落難耐,可想而知。
然而孩子也想要讓父母知道,但卻無法信任父母不會憤怒、不會責怪。因為依循往例,過去每每做錯事,已經夠懊悔了,還總被罵得狗血淋頭,一罪二罰,吃不消。於是,直覺地選擇看似代價最小的做法—隱瞞。
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才有機會看見說謊者的困難
當關係中有著信任危機,便會有一方選擇欺瞞。若被欺騙的一方只顧著盛怒指責,沒有好好地去辨識出,內心真正難過的其實是種被背叛、或者不再被需要的感受時,便無法好好安頓自己內在的失落;此時,將難以挪出心思去發現,那個可惡的說謊者,是如何努力地用謊言在表達關係中的信任困難,以及透過謊言保全自我價值、不受傷害。
說謊或欺瞞在道德上,確實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但一再地指責說謊者,而忽略了去理解說謊者,可能加深說謊者內在對於關係的信任困難,造成的可能是更多的謊言。
(本文撰寫於2018年1月16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路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且慢!你給出的是建議,還是更多挫敗?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正華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裡,見太太早已進入夢鄉。梳洗後躺到床上去,翻來覆去腦中盤繞著全是剛剛在公司加班開會,自己精心準備的提案被否決的景象。
第二天早上,正華的太太看到正華無精打采、魂不守舍的樣子,主動關心正華怎麼了。正華憋了一整夜的壞心情,總算有了個出口,一口氣把昨晚公司發生事情說出來讓太太知道。
「我的提案被否決就算了,最後是誰的提案被採納呢?是小吳!他的提案內容也沒多好,就憑他嘻皮笑臉、講得口沫橫飛,主管竟然點頭了!」正華氣憤地說。
「我就跟你說了,你每次在報告時,總是一臉正經,語調平板就算了,表情也很木訥,更沒搭配點手勢,聽眾覺得多煩悶呀!然後,又老愛講些艱澀的專業術語,要是我在場聽著,都要打瞌睡了……」太太邊吃著早餐邊說。
「可是,這不公平呀!吸引主管的應該是可行的方案,而是不是耍嘴皮子的功力吧!」正華皺起眉頭,挺直身體說道。
「我知道,但是別人不買帳,就是沒辦法呀!我告訴你,下次你提案時,先說幾個笑話,讓場面輕鬆點,然後別老是板著臉孔……」
太太批哩啪啦地分析了一回,又給了正華好幾個頗有道理的建議。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正華卻有種無力感從心底升起,開始後悔不該找太太訴苦……。
給出建議讓我們站在一個比別人還高的心理位置上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常遇到類似正華的經驗:帶著滿腹牢騷,本想向親友訴苦取暖,卻換來更挫折無力的下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這是因為,交談的雙方常帶著不同的期待與立場進行對話,頻道對不上,當然出狀況!
首先,當我們帶著困擾找個人訴說時,心裡想要的往往不是什麼強大的見解,而是「被理解」,因被理解而感受到人際連結與歸屬,內心的痛苦便可以被療癒。然而,對方給出的是建議而非理解,並不符合我們內心的期待,當然感到沮喪失望。
特別,對方是我們親近的人,我們越會有種「你應該要懂我」、「你應該要知道我的需求」的錯誤期待,當別人給出的不是我們想要的,心中便不是滋味。這最常發生在親密關係中的伴侶之間。
另外,當我們在痛苦中聽到別人講著頭頭是道的建議時,儘管再中肯,常會引發我們內心:「我真有這麼蠢嗎?」的挫敗感,尤其是那些大道理,事實上我們早已明白,或者也嘗試過了。
當對談的雙方,有人高談闊論地給出建議時,雙方便處在不對等的狀態中。給出建議的一方,會覺得自己的心理位置稍高於聽取建議的一方;而聽取建議的一方,則感到自己矮人一截,原來的挫敗再加上不如人的感覺,真是遭透了!
自己的情緒自己照顧
每次,當我在演講或課程中舉到類似的對話實例時,便會有許多人心有戚戚焉地用力點頭,同時說:「對呀!我家誰誰誰,就是這樣子,都不先聽我講完,就要講起大道理了!」
如果你想尋求身旁重要的人的理解與安慰時,卻換來更多的挫敗,你或許可以直接告訴對方:「我希望聽到的是你的理解,而不是這些建議」、「我希望找個人訴苦,請你就只是聽我說就好。」你得委婉地教會身邊的人如何對待你,當然,別忘了跟對方說聲謝謝!
然而,即使你怎麼提醒他們,他們仍會一再地弄得你更加沮喪無力,請別對他們生氣,因為,即使是再親近的人,也沒有義務照顧你的情緒。
每個人的情緒終究必須由自己來照顧,最終,你得自己聽懂自己的苦,自己與自己連結上,自己接納起自己的情緒。一味地要求別人要能聽懂你、安慰你,若得不到溫暖便生悶氣,那麼,你正在把處理自己情緒的責任交給別人去承擔了。
為什麼我們總愛給建議?
有一個值得玩味的問題是,我們為什麼這麼容易在別人遭遇困境時,直覺地給出建議,而不是先停下來聽懂對方的感受,理解對方的心情?
或許,正因為太在意、太關心身邊的人,便會急於幫對方解決問題;事實上,是想緩解自己內心那份對對方的擔心與不安。尤其,當我們不自覺地承擔起別人的情緒時,便容易受到他人情緒波動而內心不寧,越會急切地想幫對方出點子、想辦法。
另外,給出建議總能讓我們感覺到自己比對方還行,增加自我價值感,於是不自覺地透過給出建議來提升自己在關係中的心理地位。有許多人喜歡熱心地提供他人各種對策,常是想在這過程中體驗到某種優越與成就。
我非常熟悉這樣的心理運作過程。由於身為一位心理助人者,在來訪者面前常被期待(也自我期待)為一個專家的角色,心理地位自然高過於來訪者。此刻,我得時時自我覺察,是否不自覺地透過分析、評價或給出建議,來鞏固或提升自己能力感。往往,當來訪者不斷詢問:「怎麼辦?」時,他們要的常常不是建議,而是更多的理解。
「這沒有用,我試過了……」或者「你說的我都知道,可是……」這樣的句子,是來訪者聽到建議後常有的回應,他們正把我的建議打回票——往往使得雙方都感到挫敗。如果沒有足夠的自我覺察,我可能會設法給出更多建議,以證明我有能力幫助到對方。
道理不需要說太多,因為對方都知道
回到正華與太太的互動上,如果,當時正華的太太以「積極傾聽」與「試圖理解」的態度回應正華,或許情況會好得多。
--
太太:「我看到你很疲累的樣子,昨晚的狀況一定讓你很不好受吧!」
正華:「對呀!公司怎麼可以接受一個內容空洞的小丑的提案!」
太太:「聽起來你覺得不公平,自己的提案內容明明就比對方好;你甚至覺得有些氣憤,自己竟然是輸在表達技巧上。」
正華:「我知道我的問題一直出在提案時的表達方法上,但要我說話活潑一點,實在做不到,唉!」
太太:「這還蠻令人苦惱的!好像,你也嘗試過了,但卻做不到,這讓你對自己有些生氣,或者充滿無力感。」
--
當正華的太太「接住」正華的每一句話,將回應的焦點放在正華的情緒感受上,細膩地回應正華,這正是傳達出一份試圖理解的意圖,便與正華內在的期待連結上了。
事實上,不需要太太多說什麼道理,正華都知道該怎麼做。
下次,當你聽到別人訴苦時,請先別急著給出建議,或為對方想辦法,請試著理解對方的處境,回應對方的情緒感受。再高明道理或見解,在對方未能感受到被充分理解的狀態下,都起不了任何作用。
(本文撰寫於2018年1月10日,修改於2021年1月26日,文中案例為杜撰)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什麼時候,才能夠停下腳步,不再苦苦追趕成功?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幾乎每個人都想要活得『成功快樂』,如果『成功』和『快樂』只能選一個,你要選哪一個?」
這是「簡快身心積極療法」創始人李中瑩老師常在課堂中問學員的問題。我把這個問題拿來與眼前這位苦惱的孩子一同討論。
「我要快樂!」這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不過,我卻一直在追求成功……」
這是個大四即將畢業的學生,領了三年書卷獎,眼看著就要以全系第一名之姿畢業,投入職場。已經有許多家企業與她聯繫,向她招手,照理說,不太需要擔心自己的前途,可是,她卻顯得十分焦慮。
--
「因為,我認為我不夠好!」她緩緩地,一字一句地說著:「我也知道你會覺得我很奇怪,但我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我不能鬆懈,我得時時備戰,比我強的人還更多,我要更努力才行!」她是師長眼中的榜樣學生,是同儕口中的學霸與奇葩。對她而言,課業上沒什麼能難得倒她的,就連社團活動或人際關係,都經營得有聲有色。
我放慢語速,試著回應她的內在情感:「然而,妳很痛苦。妳不允許自己停下來,不允許自己絲毫鬆懈,即使累壞了,仍得繼續往前走。」
「對……我好累!」女孩低下頭,嘆了口氣。不到幾秒鐘,深吸口氣,抿起嘴:「不行,再累我都要撐下去,」她吞了口水繼續說:「因為我還不夠好,我沒有別人想像中的好。我知道大家都說我很優秀,但我知道那只是運氣好,不是事實……」
我看得出來,這孩子正要求自己堅強起來,她不允許自己顯露出疲態。
這讓我想到「冒牌者症候群」這個心理學的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學家克蘭斯(Pauline R. Clance)與因墨斯(Suzanne A. Imes)提出,最近被《姿勢決定你是誰》的作者艾美‧柯蒂(Amy Cuddy)於TED的演講中闡述而受到矚目。「冒牌者症候群」是用來描述一些成功人士把自己的成就歸因於運氣或僥倖,而非自己的實力,心裡總有一種不配擁有該項成就的焦慮感,很多在事業或學業上擁有高成就者都曾有類似的經驗。
我很確定這孩子非常符合「冒牌者症候群」所指涉的對象。
--
「我常在想,這麼努力追求贏過別人,究竟是為了什麼?」她抬起頭,看向教室的另一端。黃昏的夕陽正透過窗戶曬進室內。
「妳覺得是為了什麼?」我順著她的話反問道。
「或許是要追求快樂吧!贏過別人,會讓我更感覺到滿足、有成就。不過,你知道,這就像是吸毒上了癮一般,贏過別人讓我感到更快樂,快樂卻是短暫的,隨之而來的是一種莫名的恐懼與焦慮,我得更努力,贏過更多人,才能再感受到更多的快樂。」
聽到這裡,我的腦海中又浮現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所提到的「快樂水車」(hedonic treadmill)效應,人們很快就會適應原有的生活滿意狀態,而不斷地追求更高的地位或更多的財富等會令人感到愉悅的事物,停不下來。
問題是,如果努力追求成就帶來的是短暫的快樂和隨之而來極大的恐懼與匱乏感,究竟,我們窮盡一生努力而不斷換來的,究竟是快樂,還是更多的恐懼?我們以為努力所獲得的快樂,卻不足以覆蓋內心無窮盡的恐懼與匱乏,最後,我們停不下腳步了!
最終,即使很累了,我們也必須堅持讓自己繼續活在痛苦之中。這不是自虐狂的行徑,不然是什麼?
--
或許人類的演化史讓我們必須無時無刻將焦點放在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夠躲避威脅,並活命繁衍後代,於是時時刻刻檢查自己還缺了什麼,便成了人們共通的慣性,因為對現況的「不滿足」正是進步的原動力。
只是,在這個不再有原始生存威脅的世代裡,永無止境追求成就的過程,卻讓人精疲力竭,不想要卻又停不下來。此刻,腦海中浮現大學時代蠻紅的一部電影「無間道」,主題曲也叫做「無間道」,其中一段歌詞是這樣的:
「……我們都在不斷趕路忘記了出路,在失望中追求偶爾的滿足;我們都在夢中解脫清醒的苦,流浪在燈火闌珊處;去不到終點,回到原點,享受那走不完的路……」
是呀!好像永遠有走不完的路,看似到了終點,又回到了原點。看似翻過了一座山,又得越過下一座嶺。
前一陣子,在臉書上看到一個頗耐人尋味的插圖,裡頭畫了一個人頹廢地趴在書桌上,一旁的文字註解是:「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未來可以當個廢物。」(註)。
這說中了多少人的心聲呀!用盡全力工作,是為了有朝一日享受人生。然而,如果要當個廢物,現在就可以了;問題是,還沒有當廢物的本錢,所以現在得不斷努力才行。若真有一天,累積足夠的本錢,你真的會就開始享受人生嗎?可能不會!因為你已經停不下來,你迷失在你的付出與夢想中了。
而且,大部分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享受的是怎樣的人生!
--
如果,你跳脫不出這個無止盡追求成就的恐怖循環中,那麼,就先暫時接受現狀吧!「允許存在」是個在面對痛苦時很有用的人生態度。接著,採取以下幾個行動,或許會讓你的人生好過一點:
(一)回頭欣賞自己的不簡單:幫自己找出在努力追求成就過程中值得佩服的地方,把焦點放在自己的努力上,看見自己:「在不斷自我超越的路上,做了哪些厲害的事情?」。找張紙,寫下至少寫五個,夾在桌墊下,時常瀏覽與提醒自己。這會幫助你知道:「即使我永遠不夠好,但也有很不錯的地方」。「不好」與「好」總會在你的生命中同時存在。
(二)積極想像一個理想的狀態:想像一下,當你付出了一切努力,人生目標實現了,那會是什麼樣貌?你會看見什麼、聽見什麼、感覺到什麼?這個「理想狀態」的想像練習似乎老掉牙,但卻常能幫助你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避免越是努力但卻越偏離了你的人生理想。
(三)留意與維持身旁的人際連結:當你能想像一個「理想狀態」時,你會發現,那個畫面裡不會只有你一人。是的,心理學家公認能夠提升生活品質的途徑,便是有著高質量的人際連結;而你也會發現,在你苦苦追求各項成就的同時,不就是想被看見、被認同、被喜愛與被接納罷了!
(四)享受全心投入的感覺:那些每天沒日沒夜埋首工作中的狂人,難道這麼喜歡自我虐待嗎?除了一再克服挑戰獲得的成就感外,當全心投入一件事物時,會感受到一種接近平靜,但卻充滿喜悅、滿足與些微興奮的感覺,這正是心理學家說的「心流」(flow)狀態,常能提升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好好去享受那追求成就時「神馳忘我」的時刻吧!或許,這才是更值得你追求的快樂所在。
(五)和自己進行「停下腳步」的比賽:如果你真的那麼愛比較,對於贏過別人上了癮,那麼,也和自己比一比吧!這次,與自己競爭:「多快可以停下腳步、喘息一下?」。為自己立下一個目標,這個月要比上個月多花更多時間休閒,下個月要比這個月多撥出些時間娛樂。如果你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抽出空來喘口氣,做點自己喜歡的事,這也算是一項成就的達成,不是嗎?
(本文撰寫於2018年1月2日,文中案例為杜撰)
註:出自鬆餅貓貓Pancake Cat臉書粉絲專頁(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Official.PancakeCat/photos/a.1071879349575005.1073741828.1071412832954990/1140493836046889/?type=3&theater)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路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