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418 帖子

-

2 意見

是叛逆還是獨立?—如何與家中的「中二」青少年相處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中二」這個詞,一度在日本很火紅,用來形容青少年毫無章法、浮誇、過度自信、特立獨行的行為表現。當一個人的行為被稱做是「很中二」,代表的這個人的言行舉止被視為頗為幼稚但又自以為成熟。 「中二」不就是青少年孩子們的寫照嗎? 孩子從依賴邁向獨立的過程,時常顯現出各種獨特、怪異、令人費解的言行或打扮,大人看了直搖頭,有時還會問:「這孩子哪來的自信?」 也就是這些特異的表現,讓許多家有青少年的大人們深感頭痛。那些令大人看不下去的行為,常是親子之間發生衝突的導火線。然而,換個角度,若是你的孩子感覺起來很「中二」,你也該覺得高興,因為,這是孩子邁向成熟的過程,正在找尋自我定位、建立自我價值,並試著表現出獨立自主的時刻。 -- 簡單而言,「中二」的乖誕行徑,正顯示出青少年其對「自我價值」、「獨立自主」與「同儕歸屬」等這三個渴望的關注與追尋。 在「自我價值」方面,因為亟需證明自己的重要性,於是透過與眾不同的行為或外觀,來獲取他人的注目,或者擺出過度自信的樣貌,來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 在「獨立自主」方面,青少年孩子開始渴望自己做決定,但在生活中還有許多事情需要經過大人首肯才能去做的時期,便需要透過殊異的言行舉止來表現出自己獨立及與眾不同的一面,這些言行常令大人皺眉嘆氣,實際上卻大多是無害的。 在「同儕歸屬」方面,青少年將渴望被愛、被認同與被接納的對象從家庭轉移至同儕身上,期待被自己的同儕視為是「一夥兒」的。於是,同學們搞怪,我也得一起搞怪,但又不能完全和他們一樣,失去個人風格。於是每個青少年的「中二」症頭看似相同,卻也存在著差異。 -- 與其說如何「搞定」家中的中二青少年,不如說如何「幫助」這些孩子,逐漸轉變為更為成熟的個體。真正的成熟,是能做到「照顧自己,同時照顧他人」且能夠「自我決定、自我負責」。 家長首先需在觀念上有著正確的認識並調整心態。「怪異」且「難以預測」,或許就是青少年時期的正常寫照,這是逐漸邁向成熟的必經過程,要不是傷天害理或犯罪涉法,父母其實不需過度擔心。當你越能抱持著平常心,你會越感到越輕鬆;當家長的心情越自在,孩子看起來就越可愛。永遠記得,孩子的這些行為表現,正是在追求自我價值、獨立自主與同儕歸屬罷了。 -- 持續與青少年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連結,事實上就是在幫助孩子逐漸邁向成熟之路。家有青少年孩子的家長可以做的是: (一)專注感受,減少說理 看到孩子每天花招百出,家長也不由自主嘴上一直念。然而,講道理對青少年而言,是最沒有效果的,而且是破壞親子關係的頭號殺手。因為,你想講的孩子都知道,孩子也想做到,只是對他們而言,現階段有著更重要的任務要去完成。比起大道理,他們更想獲得的是被大人理解,一旦被理解,關係就建立起來了。關係連結得越好,父母的話語就越有影響力。 (二)欣賞孩子的創意展現 孩子那些看似「中二」的言行,事實上是孩子的精心巧思,如果仔細觀察,還能看到不少創意的成分。家長不妨換個角度看孩子,去欣賞孩子那些創意十足的一面,並加以讚賞。歷來改變世界的人,常是那些天馬行空、深具創造力的人。 (三)正向回應孩子「好」的行為 青少年孩子都有想要被看見的需要,如果努力表現出好的行為沒被看見,就會表現出脫序的「問題行為」來讓你不得不看見。因此,與其將眼光聚焦在孩子怪異及不成熟的地方,不如去看見孩子身上「難得」、「不簡單」、「不容易」與「用心」之處。首先,大人得收起那總是「找缺點」、「翻舊帳」的眼鏡,換上一副能看見「美」的眼鏡,成為人類行為的鑑賞家,於是你便能開始看見孩子那細微卻值得肯定之處。 (四)參與孩子的決定,卻不代替孩子做決定 如何證明自己長大了?孩子需要在自己的生活大小事上擁有自我的支配權。若是一般生活中的瑣事,大人就盡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別管太多;若是攸關人生的大事,大人則扮演一個參謀或軍師的角色,提供各種觀點與意見,與孩子一同分析各種選項的利弊得失,但將最終的決定權留給孩子。因為,做決定是需要學習的,在學習做決定的同時,也在學習如何負責任。 (五)尊重差異,包容不一樣 家長與孩子間有著世代的差異,行為表現或思考模式不一樣是正常的,那只不過是顯示出不同而已,「只有差異,沒有對立」,沒有人想要故意和誰過不去。大人不妨去尊重孩子與自己不一樣的地方,尊重孩子可以擁有那些特立獨行(但不具殺傷力)的一面。此時,家長正在透過身教,為孩子示範一種尊重他人、為他人設想的態度,而這正是孩子在邁向成熟的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 究竟,家長該如何得知自己與家中的青少年是相處愉快的呢?回想一下,每一次你與孩子互動交談時,是否可以針對同一個議題,與孩子對話超過5分鐘以上,若可以,代表你對家中的「中二」青少年是很有一套的喔! (本文刊載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專題文章」中)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路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網路世界好危險?孩子說:「外面的世界更可怕!」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有一次,我前往一所學校演講的路上,與來車站接送我的輔導老師閒聊。輔導老師告訴我,最近常接到一些家長的電話,提到他們的孩子整天掛在網路上,手機片刻不離手,感到很困擾。 討論到最後,家長總會拜託學校老師:「老師,你可不可以告訴他,不要再沈迷網路了,好歹也節制一點!」接著,家長雙手一攤地說:「我們當爸媽的講都沒有用,老師由你來講,或許他會比較願意聽進去。」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 這顯示了兩個問題,第一,家長在孩子心中已經失去影響力。直白地說,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連結斷裂了,因此無法有效溝通。家長發現不管怎麼說,來硬的,來軟的,孩子就是不願意聽從。 第二,家長不願意當壞人。因為不想破壞親子關係,或避免出現親子衝突的火爆場面,於是要別人幫忙規範自己的孩子。看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表面和諧但脆弱不已的基礎上。 不管是哪一種可能性,都凸顯出親子之間的關係連結出了問題。 成癮行為與關係連結 2015年英國知名雜誌編輯約翰‧海利(Johann Hari)在TED上的演講《你對上癮的所有認知都是錯的》,顛覆性地宣告,成癮行為主要是來自於生活中缺健康有意義的人際連結,人們在關係斷裂下開始對菸、酒、毒品等成癮物質產生連結,終至無法自拔(註1)。 這個觀點一推出,廣受歡迎,社會大眾開始正視成癮與人際關係之間的關連性。然而,在此必須提醒大家的是,成癮行為背後的成因錯綜複雜,不是只有缺乏關係連結而已,但是關係連結仍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回到網路沈迷這件事情上,不論孩子沈迷的是網路遊戲、社群交友、色情媒體、購物拍賣、資訊下載……等,如果長時間過度使用,且到了難以自我控制的地步,通常是在告訴我們,孩子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無法因應的困境(註2)。 沈迷網路是孩子用來因應生活困境或痛苦的途徑 人們在遇到困境時,會很自然地企圖去解決問題;若問題大到難以招架,便轉而設法去解決問題所帶來的痛苦。然而,因應痛苦的方式若不妥,往往會造成更多的困擾。 同樣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若無法被有效解決,孩子也會努力尋求如何從困難所帶來的痛苦中解脫。通常,網路世界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在各種型態的網路世界中,孩子能暫時忘卻現實世界的煩惱,包括:課業成績低落、受到同儕疏離、與父母關係緊張、被身旁的人討厭輕視、親密情感上的失落,甚至莫名的壓力或情緒困擾……等。 同一時間,在網路世界裡的活動,又能充分滿足孩子現階段的基本需求,包括成就感、歸屬感、支配感、獨立自主以及對自我身心的可控制性等。這些需求通常會與現實生活中正面臨的困境有關,或者說,當困境的出現時,使得某些需求無法再獲得滿足。 於是,一個在現實生活中「孤單、寂寞、覺得冷」的孩子,一旦進入網路世界,逐漸發現這真是個世外桃源,既能讓人感到溫暖,又會備受重視,同時還很有成就感,當然登入後就不想登出了。長時間投入其中,隨之而來的是父母師長的教訓,以及同儕關係的疏離,更加重了現實世界中那些「孤單、寂寞、覺得冷」的痛苦,孩子當然更渴望待在網路中而不願意出來了。 待久了,便依賴了。明知道這樣不對,再下去也不是辦法,卻怎麼也無法讓自己從網路世界中跳脫出來。就這樣,成癮了,戒不掉了! 此刻,師長大嘆:「網路世界真是危險,害人不淺呀!」;無助的孩子卻說:「外面的世界才可怕呢!」 斷網!没了網路,受傷的孩子還剩下什麼? 如果你是孩子的師長,眼看著孩子就這樣向下沈淪,你會怎麼做?許多師長便想到祭出限制網路使用時間,或者直接沒收網路的管制手段。既然軍紀渙散,當然要勤教嚴管呀! 問題是,你拿走了孩子的網路—那個他向來用來因應現實困難的途徑,孩子還剩下什麼?沒有了!除了現實生活中的困難依舊存在外,原來在網路世界中能獲得的成就感或歸屬感也一併被拔除了。此刻,孩子除了慌亂無措外,更多的是挫折與憤怒! 這下子,新仇加上舊恨,層層積累的情緒無處釋放,勢必得找到一個跟網路世界一樣能有效因應痛苦的途徑,於是逐步踏上了離家、輟學、陣頭、幫派、酗酒、吸毒、犯罪行為等不歸路,又或者走向退縮、鬱悶、身心症狀、莫名病痛、自我放棄,甚至來到自我傷害的境地。 這麼說起來,網路世界縱使有其巨大的吸引力與潛在的危險性,但比起酗酒、吸毒、犯罪或自我傷害,大概是所有令人擔憂的問題行為中最輕微的一項吧! 一旦我們將網路或網路沈迷看成罪惡的深淵,群起撻伐時,我們便看不見孩子遭遇的困境,甚至把這些受傷的孩子推向了萬劫不復的地獄邊緣。 如果,我們將網路沈迷看作是了解孩子遭遇問題的途徑或指標時,我們便知道,真正該給予協助的,不是網路過度使用的行為本身,而是孩子遭遇的困境,以及長期未受滿足的心理需求。 每個人都期待擁有更美好的明天,誰會甘願如此自甘墮落?那些現實中的困境若沒被有效協助,栽進網路世界中可能就是孩子心中「更美好的明天」。 耐心等待,與孩子重啟連結吧! 回到實務面,當孩子嚴重網路沈迷到了難以自我控制時,該怎麼辦呢? 家長面臨的困境是,我也想幫助孩子解決他現實生活中的困難,但孩子的心思全在網路中,難以溝通,怎麼辦?不難理解,你們之間的連結斷了線,不論你說什麼,說得再大聲,他都聽不見。而講多了,孩子還暴躁易怒,甚至要拳腳相向。 冰凍三尺,並非一日之寒,只能請你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了!耐心點,你得與孩子慢慢磨。只是,你的目標很明確,就是「重新與孩子連上線」,一點一滴地修復那原來衝突或冰冷的親子關係。 孩子再怎麼沈迷網路,也不會一天24小時都掛在上面。當他離開網路回到現實生活時,請把握機會,與孩子進行有品質的談話(註3)。只要,你能多與孩子有品質地對談個10分鐘,孩子就會減少在網路世界裡10分鐘。若你能逐漸與孩子討論到他遭逢的困境,讓他感受到被理解與被支持,甚至,他能在你這裡體驗到歸屬感或成就感,滿足他一直感到匱乏的心理需求;慢慢地,他會發現,原來外面的世界不會總是令他孤單、寂寞、覺得冷,也有溫暖的時刻。 -- 幫助孩子不再「迷網」,是個漫長又辛苦的過程,但只要方向正確,終究會看到曙光的。 夕陽西下,外頭的天色逐漸昏暗。我按下存檔鍵並關閉電腦,步出書房。我知道,此刻比掛在電腦螢幕前更重要的事,正是陪伴身旁的家人。 (本文撰寫於2017年12月22日) -- 註1:關於約翰‧海利(Johann Hari)在TED上的演講《你對上癮的所有認知都是錯的》請參閱:https://www.ted.com/talks/johann_hari_everything_you_think_you_know_about_addiction_is_wrong?language=zh-tw 註2:在本文中,我多半使用「網路沈迷」,而刻意避免使用「網路成癮」這個詞,因為「成癮」(addiction)涉及了精神醫學診斷上的定義。一般而言,界定一個人的成癮行為需要符合強迫性、戒斷性、耐受性,以及嚴重損害生活功能等指標。 註3:關於如何進行「有品質的談話」,坊間有太多書籍可以參考了,也可以閱讀我部落格裡的其他文章。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路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成天說著自我檢討,卻一再重複舊有的行為!你是「跳針人」嗎?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他真的很過份!我為他付出這麼多,沒獲得一句感謝就算了,還被說風涼話。也許,就是我主動做太多,才讓他變得如此無能,更不懂得珍惜!」 這是她第N次在閨蜜面前為感情的事訴苦。內容千篇一律,總是感覺到在親密關係中受盡委屈,深自檢討原來是自己付出太多,把對方寵壞了,於是下定決心:「我以後再也不會管他的事情了!」 這些話,她的好姊妹們聽多了,笑一笑也沒多說什麼。姊妹們心知肚明,她這種一旦投入感情中就把男人捧得高高的個性,大概是改不了了;從明天起,她又會開始為男友做牛做馬,受了委屈後再重複同樣的抱怨。 姊妹們無法理解的是,她又不是沒看到問題,也下定決心要改變,每次看起來都一副大徹大悟的樣子,為什麼很快又被打回原形呢? 姊妹們私底下戲稱她為「跳針人」。 -- 「你弟弟頭也不回地離家出走,到現在還不回來,連個電話都不打,我真的好難過。我想過了,一定是我之前太愛面子了,總是拿你們的成績表現和別人家的孩子比。我也沒想過你弟弟對讀書比較不在行,一定感到很挫折,現在才會這麼生我的氣。」 「我認真檢討過了,是我的教育失敗。我是個失敗的母親!」 母親對著正就讀大學的長子大吐苦水。每當母親一提起負氣離家的弟弟,總是這麼說。身為長子的他,聽了重複的話好多次,也不知道該回應些什麼來安慰母親了。 只是,他很疑惑,自從弟弟開始與家人處不好,出現各種偏差行為時,母親就已經如此深切地自我檢討了,為什麼仍然沒有任何改變,依然愛面子、好比較,以致於家人間的關係緊張加劇,最後無法收拾? 只要母親又在他面前上演自我檢討的戲碼時,總令他感到很「跳針」。 「抱怨處境→自我檢討→立志改進」的重複循環 仔細觀察,「跳針人」無所不在。職場上,也許你有個跳針的主管、同事或下屬;在家中,也許你有個跳針的長輩、伴侶或子女;學校裡,也許你有個跳針的老師或同學。而在我的實務工作中,也遇過好多跳針的家長。 「跳針人」總是一再重複講著同樣的內容。他們先抱怨自己的處境艱難,接著是自我檢討,頗有道理地分析問題的原因與自己的不是,然後信誓旦旦一定要改進,但問題依舊。他們不但沒有改變,又再一次重複相同的抱怨、自我檢討與改進宣言。 身旁的人聽久了,累了、麻木了,也不再多說什麼,頂多笑一下,或拍拍肩,只留下「跳針人」自顧自地繼續他的跳針模式。 為什麼一個人需要一再自我檢討,但又堅持不做出改變呢?他們比誰都懂,問題出在哪裡,但卻要自己保持現狀,讓自己繼續身陷困境中。相當令人費解! 一再跳針讓人暫時不再孤單、寂寞、覺得冷 所有行為的存在都是有功能的。跳針人的跳針,也是有其價值所在,可能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更多傷害,也可能為了滿足自己的某些重要需求。 一再跳針式地自我檢討,會讓身旁的親友心生憐憫,同時又有著「這個人真是成熟」的感覺(因為懂得自我檢討),於是投以較多的正向關注與肯定,身處困境中的跳針人便能獲得支持與打氣。這對於在關係中正遭逢困境而感到失落、挫敗或無力,以及自我價值低落的人而言,無疑是一股寒冬中的暖流。 跳針人的一再跳針如果能一再獲得關注,解決了當時「孤單、寂寞、覺得冷」的心理空虛狀態,跳針行為便被保留下來。事實上,那些受不了一再跳針,或看穿跳針人行為模式的人,早就紛紛爭相走避、敬而遠之;留下來願意聽他們一再訴苦的,常是那些放不下也無力逃走的親友,或者有著悲憫大愛胸懷的好心人。 用力過猛,缺乏中間地帶的極端改變 經過一再地自我檢討,跳針人難道沒有嘗試過改變? 有的,跳針人的改變總是特別猛烈,才會讓他們迅速打回原形。跳針人下定決心改變後,常做出與原來的行為模式極端對立的舉動,他們認為唯有這樣,才是真正的「改頭換面」。 先前「管太多」,現在起「全部都不管」;先前「容易抱怨」,現在起什麼感覺都「隱藏不表達」;先前「愛比較」,現在則全都「視而不見」;先前「過度討好」,現在則將善意「全面撤回」。 在對立的兩極之間少了中間地帶,這樣的策略通常不會奏效。一方面,對立的行為模式往往是自己不熟悉的,心中會格外沒有安全感;另一方面,將舊有的行為模式完全撤除時,原有行為的功能或好處也一併消失了,而新的行為模式又沒那麼快看到效果。同時,突然間的大幅改變,也容易讓緊張關係中的其他人感到反感或莫名其妙。總總因素交織下,跳針人很快又會回到原點,重複那個舊有的、最熟悉的,但又會帶來問題的行為模式。 逐步微調,允許新的可能性存在 你受夠身旁的跳針人了嗎?仔細看,你好像也跟著他一再跳針,不是嗎? 好吧!我知道你講義氣,就是狠不下心來拒絕跳針人的一再抱怨,那麼,偶爾也「點」一下跳針人:「我很同情你的處境,但我也得明白地說,你總是深切反省,卻又依然故我,到底是怎麼回事?你發現了嗎?」 當然,跳針人可能會突然停頓一下,接著又繼續跳針……。 如果你就是跳針人,我想問:「你累了嗎?」 一定很累吧!因為,在別人眼中,你似乎沒有嘗試改變,然而,你卻是認真要改變的,只是改變談何容易。 或許,改變「一次一點點就好」,而不是極端跳躍式的改變。因為,你必須為自己保留原有的行為模式,它們長期為你帶來許多功能;而一點點的「微調」,事實上是允許自己有新的可能性存在。請逐步地多做一點點、再多做一點點;終於,在舊有的和新建的行為模式之間取得了平衡,這便是「彈性」。 你討厭自己總是犧牲自己照顧別人嗎?那麼,就在繼續照顧別人的同時,撥一點點的力氣多照顧自己一點點。你討厭自己總是愛面子、好比較又容易自我批判嗎?那麼,就在繼續在意別人的表現同時,多花一點點的力氣讚美自己的努力。 或許,你也可以允許自己繼續跳針,同時,偶而也換成播放不同的歌曲。 (本文撰寫於2017年12月12日,修改於2019年5月28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從不可能到可能:讓人「相信自己做得到」的正向回饋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剛進入高一就讀時,才第一次月考,我的數學就考砸了。當我看著考卷右上方斗大的紅字「26」時,我屏住呼吸、閉上眼睛,豆大的汗水流了下來——我完全不敢置信! 當時的我16歲,剛進入高雄中學這所聚集了大高雄地區學術成就頂尖學子的一流學府就讀,我也是所謂的「菁英份子」之一。但此刻,我萬念俱灰。 在拿到26分的當下,我的耳邊時而迴響著一個聲音:「你的數學果然沒有你想像中的好!」我覺得我是一個魯蛇,徹徹底底的失敗者;數學在高中階段是何等重要,而高中生涯才剛要開始。 「這下你玩完了!」我這麼告訴自己。 一年後,升上高二,曾經連兩次月考,我的數學都拿了滿分,升旗時上台領到了難得的「數學成績優異」獎狀與圖書禮券,那是莫大的殊榮。 從26分到100分,我是如何辦到的? 我比誰都明白,即使我一直覺得我的數學完蛋了,但腦袋裡還盤繞著另一道更強大的聲音:「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吧!畢竟,一直以來你都是靠著努力換來好成績的。」 -- 腦袋裡的兩個聲音,誰大誰小? 當你遭遇一個對你而言至關重大的挫敗時,腦中常會閃過兩個相對的念頭,一個是「我的能力不足,我辦不到」,另一個是「也許我可以再試試看,結果會不一樣」。當前者的聲音大於後者時,你可能會傾向就此打住,放棄努力,終於失敗收場;而當後者的聲音大於前者時,你可能會再接再厲,結局就此翻盤。 前者將思考的焦點擺在能力本身,相信自己的本事就是如此,不可能提升或改變;後者將思考聚焦於過程,相信透過不斷努力,因應問題的能力將會增長,終究會突破困境。 這兩個相對的心態是由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所提出,前者稱為「固定思維」(fixed mindset),後者則稱做「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抱持固定思維的人,相信人的能力、本領與才華是固定不變的;而保有成長思維的人,則相信自己可以透過不斷努力來提升自己的能力,擴展自己的極限。 不消說,哪一類思維傾向的人,在面對困境時會很快放棄努力,傾向於逃避更高難度的挑戰,永遠只挑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做?——通常是「固定思維」者。 然而,現今的教育現場,卻存在著許多抱著「固定思維」的孩子。儘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滴水穿石」、「積沙成塔、聚少成多」、「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等具有「成長思維」意涵的名言錦句,孩子們多半能朗朗上口,但實際上他們卻常告訴自己:「我不可能」。 -- 分數至上文化助長固定思維,讓孩子的努力停滯 根據卡蘿‧杜維克的看法,固定思維或成長思維的形成,與孩子從小在面對挫敗或成功時,身旁的師長給予的回饋內容有關。若師長給予孩子的回饋聚焦在投入過程中的付出、堅持與方法上,這便暗示了努力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若讚美或批評是依據成就本身或孩子的資質,那麼便會讓孩子認知到,一個人的能力是不可能改變的。 於是,我們不難理解,在這個極端重視考試與分數至上的家庭或學校現場中,父母師長一方面告訴孩子「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另一方面卻用分數高低來評斷孩子的學習能力——考得好便得到獎賞,考差了便免不了一頓臭罵(另外需冒著失去同儕尊敬或喜愛等「社會籌賞」的代價)。 儘管孩子仍被諄諄教悔著「持續努力就會進步」的觀念,但這對孩子沒太大用處。因為難度漸高的課業進度,一次又一次的考試挫敗,現實壓力給孩子的回應是:「你不是讀書的料,你屬於學習失敗組!」 而學習上的失敗與低效能感,有如一股低氣壓蔓延到與學校生活有關的其他層面上,那些本該洋溢青春活力的臉龐,逐漸出現倦容。 -- 促發成長思維的兩個正向回饋原則 我們知道,當一個人面對挑戰時若擁有成長思維,最具有持續向前、再接再厲的力量;那麼,怎麼樣的鼓勵、肯定或正向回應,最可以促發一個人的成長思維,而讓人「相信自己做得到」? 最好的回饋方式,就是透過提問的形式,讓當事人反思自己面對工作任務的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事,主動做了些什麼;同時,將工作表現的比較焦點聚焦在自己身上,自己與自己比較,以在當事人面前呈現出一種成長的可能脈絡。原則如下: (一)回饋的焦點在過程中投入或展現了些什麼。 (二)引導當事人自己與自己比較。 當一個人表現得很好,漸入佳境時,我們可以這麼回饋他: 「你是否發現自己一次比一次進步,你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很好奇,你做了些什麼,或用了什麼方法,幫助自己比上一次表現得更好呢?」「你是否發現自己有哪些特質或能力,幫助自己可以擁有如此好的表現?」「當你可以表現得這麼好,你會如何運用這一次的經驗,幫助自己面對下一次類似的挑戰?」「如果有人也遇到相同的挑戰,你會給他什麼建議,幫助他也能成功面對?」 * 相對的,當一個人遭遇挫敗,或者在工作或學業表現上退步了,我們仍然可以透過這兩項回饋原則促進成長思維。例如: 「這次表現雖然不如預期,但之前你曾經有過好的表現,當時你是如何做到的?」「那些之前的成功表現,如何幫助你下一次再次面對類似困境?」「這次你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果,那麼下一次再面對類似困境時,你將會做些什麼幫助自己呢?」「面對這次的困難,你做了好多努力,你是如何堅持下去而沒有放棄的呢?」「是什麼讓你在面對這次困難時,願意持續付出、堅持下去呢?」 -- 運用not yet句型的五步脫困法 卡蘿‧杜維克於2014年的TED-Talk演講中提到,教師要善用not yet(還沒有)的句型來給與孩子評價與鼓勵。例如:如果學生在某門課的表現不及格,她會給學生的回饋是「你『還沒有』通過這門課」,因為,「還沒有」表示有通過的可能性。 這讓我想到「簡快身心積極療法」的創始人李中瑩老師在其著作中提到的「五步脫困法」,運用的就是「還沒有」的語言暗示技巧。當來訪者說:「我做不到某事」時,助人者可以逐步引導當事人改變其限制性的想法: 第一步,困境:「我做不到某事。」第二步,改寫:「到現在為止,我還沒能做到某事。」第三步,因果:「因為過去我不懂得……,所以到現在為止,我還沒能做到某事。」第四步,假設:「當我學會……,我便能做到某事。」第五步,未來:「我要去學……,這使我能夠做到某事。」 從第一步到第五步,是否讓人感到逐漸有力量?心態改變了,力量就提升了,便有機會從困住自己的地方跳脫出來了! (本文撰寫於2017年11月22日,修改於2021年6月16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除了「喔!那很好啊!」之外,想給他人肯定時還能說些什麼?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不管在什麼形式的人際關係中,多對他人表達些肯定與讚美準是沒錯的。一個組織或團體中,如果肯定的語言多過與批評、指責與謾罵,成員相處自然是融洽且充滿凝聚力的,反之亦然。 正向心理學家馬歇爾·羅沙達博士(Dr. Marcial Losada)針對人際關係做了許多深入的研究,他發現,若是在私人的互動關係中,要發展出穩固與親密的關係連結,這段關係中出現正向語言與負向語言的比例,至少要達到5:1以上;而在一般公司、組織或團體中,則至少要有3:1的比例。 也就是說,在一般的人際關係中,不論是家人、同儕、伴侶或親子間,一句的批評、指責、謾罵或貶抑的話語,就足以抵銷五句讚賞、認同、肯定、接納與支持的話語所帶來的益處。 依此而論,反觀我們每天所處的各種關係中,特別是家庭中的夫妻或親子關係,時常處在劍拔弩張的緊張或衝突氣氛之下,可想而知。 由於我們多數人從小就是生長在批評與指責多過於肯定與讚美的環境中,長大後在經營親密關係或親子關係時,自然也常說不出什麼好話。「正向語言」人人都知道說,卻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說,或該說些什麼? -- 肯定與讚美必須基於事實 想給出他人肯定或讚美,最高指導原則是,內容必須基於事實。空泛的肯定只流於形式,為肯定而肯定,會讓人感覺到虛偽不真誠。 比如說,當一個人上台簡報時顯然準備不足、辭不達意,下台後你卻對他說:「我覺得你報告得真好!」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同時,對孩子給出言過其實的讚賞,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虛幻的正向自我觀感。 然而,要從哪裡找到基於事實的肯定素材呢? 首先,你得先戴上一副正向的眼鏡,如此你才能看到他人身上美麗的畫面。這並非對每個人都是容易的事,特別是對那些早習於找缺點、翻舊帳,又愛吹毛求疵的人。 曾有一位家長來找我談孩子的狀況,我要他講出孩子身上的三個優點,即使很小也可以。這位家長抓著頭苦思了半刻,就是無法說出任何一個優點。顯然,由他的眼界所看到的孩子的面貌,是多麼醜陋不堪,久了孩子也將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 找到值得肯定之處的三個切入點 (一)不只肯定行為的結果,也肯定行為的過程 一般人只會注意到人們行為後所帶來結果,卻忽略了行為過程中曾經付出的努力、堅持、毅力、勇敢嘗試、採取不同方法、企圖心、彈性、曾有的小小成就……等,而這些都是值得被看見,也是被普世讚揚的良好德行。 例如,面對孩子的課業表現,不只讚美孩子考試成績進步了、考試滿分了、獲得前幾名,這些屬於表現的結果;我們也可以去肯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放棄」、「願意付出努力」、「願意堅持下去」、「一直很有決心」、「總是再接再厲」、「曾經也有進步過」、「有使用一些讀書方法」……等。畢竟,孩子不可能天天都考滿分,而有些孩子就是怎麼樣也拿不出好成績。 * (二)不只肯定行為本身,也肯定行為背後的意圖 所有的行為,無論好壞,背後都有著正向的意圖,不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就是為了保護我們免受傷害,通常跟我們的心理需求相關連。例如: 總是依賴、愛撒嬌,可能是亟需要獲得情感連結以及關係中的安全感。說話口氣不佳,甚至常情緒失控,可能是正在「很用力」地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感覺與想法,彰顯自己的獨立性。袒護同伴,欺瞞師長,可能是希望獲得同儕的認同與歸屬感。總是晚睡、東摸西摸到三更半夜,可能是想多爭取一些可自主支配的時間。沈默寡言、不太喜歡與人互動,可能是希望有多一些獨處的時間。 * (二)賦予行為新的意義或價值,找到它們的正向功能 有些行為或特質看起來不怎麼樣,或者不太被主流價值所接受,但換個時空情境,常有著不可思議的價值,而我們是否有這份眼光去辨識出來呢?例如: 活潑、好動、總是靜不下來,代表他精力充沛、活力十足、身體健康。懶散隨性、不拘小節,顯示他生性樂觀、少有煩惱、自在歡喜。好勝逞強、愛辯不服輸,顯示他充滿企圖心,願意表達自我,有領導人物的風範。天馬行空、胡思亂想、不切實際,代表他想像力豐富,具有創造、發明或改變世界規則的潛能。生性固執,難以接受他人的說法,顯示他深富主見,堅持己意,具有魄力,不會人云亦云,隨耳語而起舞。 *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肯定行為的過程、肯定行為背後的意圖、賦予行為新的意義或價值,不代表我們就需要認同行為本身。如果行為本身是會危害到自己或他人,或在世俗道德上不被接受的,仍應要誠懇且委婉地指出來。 找出他人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可以幫助一個人提升自我價值,認可自己的重要性。當你掌握了上述三項對他人傳達正向肯定的切入點時,你便會發現,肯定或讚美其實可以做得很細緻,除了讓人感受到喜悅外,還能獲得一種被深刻理解的感覺。 -- 拉高肯定的層次帶給對方更多力量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逐步拉高肯定的層次。 一般層次的肯定,是舉出對方表現良好的具體行為,這能讓人知道:「我做的是對的!」;往較高一層次走,是指出對方行為背後的意圖、態度或精神,這能讓人知道:「我有能力/可能做得到!」而帶來希望感;而到了更高層次,則是指出行為本身具有的意義與價值所在,這會讓人知道:「我這麼做是有意義的,我願意繼續嘗試下去!」這往往最能帶給對方力量。 於是,我們可以接著好奇地探問對方:「我看到你有這些不簡單之處,你是怎麼做到的?而這如何幫助你面對往後類似的困境?」、「你打算把這很好的部分,用在哪些地方呢?」、「當你看到自己有這些很棒的部分時,這對你而言的意義是什麼?」。 原來,除了「喔!那很好啊!」之外,想給出他人肯定,還有這麼豐富的表達形式呀!請持續帶著正向的觀點,現在就著手嘗試看看,你需要的是練習、練習、再練習! 刻意練習、不斷練習! (本文撰寫於2017年11月14日,修改於2021年6月24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為什麼即使祭出極大誘因,卻對孩子問題行為的改善毫無效果?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最近有個家長來找我諮詢。他家裡有個小六的孩子,他描述這孩子「天性好動、靜不下來,常不寫作業,準備考試總是很隨性」,還說這孩子「頭腦很不錯,但就是用錯地方,不肯用功讀書」。 他知道我對於孩子的「學習議題」頗有鑽研,特地前來討教,如何幫助他的孩子靜下來,專注一點,好好向學。 我好奇地探問:「那你們怎麼辦呢?」 「我們一直勸他、一直念他,苦口婆心,但他總是愛理不理,或者口頭上說好,用功個一、兩天就破功,學校老師也感到很頭痛呢!」 「這孩子長越大,越來越不聽話。我們實在是束手無策,我們甚至告訴他:『只要你成績進步,你想要什麼我們都給你!』。無奈,他還是依然故我!」。 「他想要什麼,你們都願意給他。哇!這是很豐厚的獎賞呢!」我相當驚訝!同時,我也好奇:「可是,為什麼孩子不買帳?」家長跟我有一樣疑惑,我要家長回家去問問他的孩子。 幾天後,家長再來與我討論。他說,孩子告訴他們:「反正你們又不會真的做到!」,又說:「而且,我已經有用功了,成績就是沒進步,我也沒辦法啊!」 我問家長,聽了之後的感覺或想法,家長陷入沈思。 -- 「我哪有每次?」透露出孩子曾經努力過 我時常遇到一些家長,抱怨孩子的各種問題行為,包括課業成績低落、不夠專注、沈迷網路、晚睡、賴床、情緒控管不佳、常與人起衝突……等。 家長常說:「他每次都這樣!」。核對孩子的說法時,孩子卻告訴我:「我哪有每次?」 「我哪有每次?」這句話是個重要的訊息。它在告訴大人,其實,孩子也曾嘗試過要表現出合宜的行為,減少出現不被大人讚許的問題行為,不論是在頻率次數或者程度上。然而,這些努力所呈現出來的改變由於不夠顯著、不夠完整,難以被大人發現,無法留下深刻印象,或者被大人視為理所當然。於是孩子感到挫敗,既然嘗試努力沒有用,不如放棄嘗試。 一旦孩子在內心深處為自己下了一個結論:「我不可能做到大人要我做的事情」時,他便會放棄努力了! -- 是什麼讓豐厚的獎勵失去意義了? 「我沒有可能……」是讓人內心匱乏無力、行為裹足不前的「侷限性信念」之一,這是當一個人在屢遭挫敗之下,為自己貼上的標籤—時時提醒著自己:「事情無法改變,就此成定局」。 於是,大人即使祭出再優厚的誘因,仍無法促使孩子改善行為表現。因為,在「沒有可能做到」的前提下,那些豐厚的獎賞對孩子而言都是無意義的。 然而,此刻孩子得表現出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對大人提出的獎賞裝作毫不在乎,如此才能合理化自己「做不到」某些行為表現的內在信念。想想,我們不也常在達不到某些目標時,告訴自己:「其實這個目標也沒那麼重要,做不到就算了!」,用來保護自我價值嗎? 要是,父母曾經對孩子食言,無法兌現曾經許下過的諾言時,孩子更不會把父母擺在眼前的物質獎賞當作一回事了! -- 真的無關緊要嗎?事實是,孩子也會在意的! 事實上,孩子真的不在意嗎? 大多數的孩子也都知道要抵抗誘惑努力向學,也知道要控制脾氣、和顏悅色,也都知道要有早睡早起的習慣;除了知道外,也曾經嘗試過。或許是方法不對,或許是不得要領,或許是遭遇重重困難,總之,沒能夠表現出大人心目中理想的樣貌,或者無法持續展現合宜行為直到能夠被大人看見。 孩子也會感到挫敗,也會因為做不到而自責不已,也會為自己的不爭氣而感到生氣。常常,大人的一句否定或怒罵,便全數推翻了孩子曾經投入的努力;既然付出心血換來的是一頓責備,不如放棄罷了! 大多數的孩子都是期待得到大人的讚賞與肯定的,特別是他們的父母。對他們而言,獲得父母肯定等同是愛的連結,這會讓孩子體驗到安全感,知道自己是被愛的,也會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有價值的。 事實上,這些心理層面的滿足對孩子而言,比起物質上的獎賞還要有意義的多。而許多家長卻錯用大量的金錢與物質獎賞做為孩子優異表現的鼓勵,或者用剝奪獎賞做為懲罰。 -- 不經意地貼上負面標籤 回到眼前這位前來諮詢的家長身上。我說:「孩子很誠實,告訴你們他心底相當真實的心聲呢!」家長不解地看著我。 「首先,他在告訴你們,他認為你們只是隨口說說的,就算做到成績進步,你們也不會兌現諾言;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他在告訴你們,他嘗試著努力過了,但從來沒有被看見,他的努力無法反應到成績上,挫敗之下乾脆放棄嘗試。此刻,再大的獎賞,當然無法打動他。」 「曾經努力過了?」家長訝異地說:「可是,他總是擺出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呀!」,我說:「那是在掩飾內心因無能為力感到的痛苦呀!」 於是,我對眼前的家長說:「或許,我們該與孩子討論他內心的感受,試著理解孩子無法達到你們期待時可能遭遇到的困難。」 「可是,我們以為他天生就是好動、隨性、靜不下來……」 「正因為他好動、隨性,而且一副無關緊要的樣子,因此,我們就忽略了他也是有情緒感受的。而當我們為孩子貼上了一個『好動』、『隨性』與『靜不下來』的標籤時,等於暗示了孩子就是一個『沒有可能好好用功』的人了。」 孩子放棄學習或低學習動力的背後,常存在著種種「學習創傷」,而透過接觸孩子的情緒感受,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常是撫慰創傷的良藥。 -- 把孩子的行為表現看得更細緻一點 另外,我們也得學習把孩子的行為表現看得更細緻一點,那怕是多研讀功課幾分鐘,多翻了幾頁書,無論成績如何,都是值被看見的。而改變,一次一點點就好,若從此刻的狀態走到目標狀態,可以分成十步走完,那麼,就別期待孩子一步就要抵達。 行為表現的改善,是建基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經驗上。當家長能夠帶著孩子,認可每一次小小的進步時,自然能夠幫助孩子重獲嘗試付出努力的力量,同時鬆動內心那「我沒有可能……」的侷限性信念。 (本文撰寫於2017年11月8日,修改於2021年4月27日,文中案例皆經過改編)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對孩子放手,令我充滿罪惡感!」:是「放手」而不是「放生」,更不是「放棄」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最近不只一位家長與我談起,他們開始試著在孩子慢慢長大後,給予孩子更多的空間與自主權,也就是做到「放手」這個重要的親職課題。 其中一位父親提到,過去他長期以來使用高壓的方式教養孩子,對孩子的生活作息緊迫盯人外,更動不動就要干涉、批評與指責,卻漸漸招來孩子的對立反抗,最後,孩子乾脆消極擺爛,來個相應不理,才發現,是該改變與孩子相處的方式了! 這位父親逐漸嘗試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間,學習自我負責。對於孩子的課業或生活大小事,慢慢練習不要「管太多」。然而,他的心裡總是有著一種矛盾的心情: 「當我試著少管孩子時,不知道為什麼,心中總有著一份罪惡感。」 請他多談談時,他告訴我,如果都不去管孩子,似乎沒有盡到一個身為家長的責任,不知道這樣真的好嗎?   放手不只是一種教養方式,更是一種尊重的態度 原來如此,其實許多家長都是如此的。為孩子所做的一切,不論有效或無效,無論孩子是否接受,很多時候只是想符合自己心中那個身為家長的形象與自我認同。若沒做到,心中便有著不安或罪惡感。 「你正在做一件對孩子的成長與獨立有幫助的事情,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於是我反問。 「是呀!我也是這樣想,但想想,就這麼完全不管他了,真的好嗎?」 我明白了,這些大人內心的罪惡感或不安,可能來自於對於「放手」這個議題的誤解。 事實上,放手並不是完全都不管,任由孩子天馬行空、自由發展。放手是一種態度,是尊重孩子的獨立性與本就擁有的內在力量,願意給與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與權力,讓孩子逐漸練習邁向成熟與自我負責。   給出更多的尊重與肯定,代替干涉、命令或指責 如果說,放手是從此以後完全不再過問孩子的事情,那就大錯特錯了。放手是在關心孩子的前提下,有意識地給予孩子自主支配權,而非凡事都唯父母命是從。此刻,父母仍然時時刻刻在關注著孩子,只是,給出的是更多的尊重與肯定,代替干涉、命令與指責。 當孩子的生活遇到困境了,家長當然不能視而不見或充耳不聞。只是,一個有智慧的家長,是懂得關心孩子的內在情感,試著關懷與理解孩子的處境,而在孩子有需要時,能夠及時與孩子開放地討論,若非攸關生死、危害自己或他人生命,或者冒著犯罪危險的風險,盡可能尊重孩子最後的決定。 然而,如何判斷孩子「有需要」呢?這對許多家長來說,又是一大難題。 我的觀點是,當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後,當主動求救時,父母再出手。當然,若在危急時刻,或事關重大,家長強行介入也是需要的(當孩子就快溺水時,能不緊急搶救嗎?)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獲得往前走的力量 介入時,通常,先理解孩子的困境,再與孩子進行討論,必要時才提供自己的建議。當我們能與孩子在尊重的前提下對話,你會發現,事實上孩子早就知道該怎麼做了,他們只是想要被了解,藉此獲得更多的力量。 掌握到關鍵了嗎?獲得力量! 請記住,父母永遠是孩子生命力量的來源。父母能給的,除了基本的溫飽外,就是透過情感連結帶給孩子力量,讓孩子更有勇氣面對挑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與「放手」相對的概念,是「放生」,甚至「放棄」。不論放生或放棄,都是基於一種心灰意冷的心態,而決定讓孩子自生自滅:「孩子接下的一切都與無我關!」表面上似乎是尊重孩子,事實上並沒有帶給孩子任何力量,甚至會讓孩子感覺到被忽視或被遺棄,親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是斷裂與疏離的。   在「極端保護」與「極端放手」間來回位移 這樣的家長,常會從「極端保護」一下子跳到「極端放手」。保護與放手,就像一道光譜的兩端,孩子越小,保護越多,孩子越大,放手越多,父母的教養態度會在這道光譜上逐漸位移。 然而,一些家長長期以來透過「極端保護」來教養孩子,在孩子逐漸長大後,仍持續施加壓力,干涉不斷,結果是與孩子的衝突對立頻率不斷增加,在無可奈何之下,一瞬間來到「極端放手」,但內心又充滿罪惡感,認為沒有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又再下一個瞬間,跳回「極端保護」的一端。 於是,當教養態度是在「極端保護」與「極端放手」兩個極端間來來回回時,而少了中間的過度地帶,孩子將更加無所適從。這種教養表現的極端位移,在在顯示出家長自己內心的慌亂、焦慮、不安與無力。 當家長本身內在是無力的,又如何能帶給孩子支持的力量呢?   你給不出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例如內在力量 就好像,最近一有位憂心的母親前來與我討論。她的女兒從青春期開始,就一直與她處在對立衝突的互動中。女兒總要和母親唱反調,母親越反對的,女兒越是要去做。母親擔心女兒受傷受挫,更是對大小事情加以限制,換來女兒更多的反彈。 現在,女兒五專畢業後,便不再升學,也沒有出去找工作,待在家裡一天到晚與母親吵架,家裡的氣氛不是緊張,便是低迷。女兒一直吵著要搬出去自己住,母親卻認為一個女孩子在外獨居相當危險,女兒在家可以得到舒適的生活照顧,不懂女兒為什麼老是吵著要搬出去。 我說:「妳就讓她搬出去吧!放手吧!你這樣,他沒有辦法真正長大的。」 這母親說:「我先生也這樣告訴我,但是我就是很焦慮、很擔心呀!我很怕他搬出去,自己一個人沒辦法照顧自己,外面壞人又很多……」 這位母親真正先該被幫忙的,不是如何與女兒相處的問題,而是內心深處那龐大的焦慮、不安與惶恐,究竟是什麼,是如何而來的。因為自己的不安,卻弱化了孩子自我照顧的能力,甚至阻礙了孩子的獨立與發展,孩子何其無辜?而多少家長又有此自覺呢? (本文收錄於《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一書中,文中案例為真實故事經過充分改編。)

有些挫敗避不掉,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轉化負面經驗?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文文(化名)是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去年暑假,母親幫他報名參加游泳班。第一次上課之後,文文回家向母親抱怨:「媽咪,游泳班的教練好兇,有話不好好講,都要用罵人的,妳可不可以請他溫柔一點?」 母親安慰他,要他明天再去試試看。第二天,文文從游泳班回來後,放聲大哭:「媽咪,我不要去學游泳了啦!游泳教練好兇、好兇,我不喜歡!」 母親隔天與文文一同去游泳班,並在旁邊觀看。果然,教練的嗓門很大,動不動就罵人,孩子們個個都繃緊神經。下課後,文文的母親前去找教練溝通,請他口否對小朋友說話溫和些,教練表示會調整。 文文雖然哭吵著不要再去學游泳,在母親的勸說之下,仍硬著頭皮把五堂課上完,同時也學會了換氣。 但是,在那次之後,母親要幫文文安排任何才藝活動,文文都拒絕。文文認定母親幫他報名的任何課程,一定都不好玩。 母親傷透腦筋,希望文文多去接觸不同的才藝活動以自我探索、培養興趣,但文文卻不願意踏出家門去參加任何母親幫他安排課程或活動,該怎麼辦才好? 避不掉的人生苦痛,只能勇敢面對 這是一位苦惱的母親私下與我討論的問題。很顯然,孩子在暑假的游泳課中,經歷了不舒服的體驗,同時將種種負面情緒與母親連結在一起,認為自己參加游泳課會那麼痛苦,都是母親害的,於是拒絕母親後續的其他安排。 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敗、驚恐或不愉快的經驗,若無法有效轉化,常會在未來遇到類似情境時,採取逃避的方式去因應,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儘管大人可以幫助孩子盡量將成長過程中,大大小小可能造成負面經驗的元素移開,但人生的挑戰一重又一重,現在沒有遭遇,未來還是可能出現。與其讓孩子在溫室中長大,不如讓孩子自然地去經歷一些痛苦,並學習在痛苦中成長。 當孩子經歷了一次負面經驗,例如:考試挫敗、比賽輸了、被背叛、受到不公平對待……等,父母師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轉化經驗,一方面讓痛苦的情緒能夠獲得安慰,另一方面從事件中學習、成長並提升? 我的經驗是,從「同理心」與「正向聚焦」兩個層面出發,進行回應與探問。 運用同理心引導孩子關注自身的情緒狀態 在上述例子中,我會建議母親,可以找個時間與孩子認真地討論那次上游泳課時的負面經驗。首先,聚焦於孩子的內在感受,包括對游泳教練、學習游泳本身,以及對母親的感受。可能的對話如下: 母親:「媽咪要你去學游泳,文文很氣媽咪嗎?」 文文:「都是媽咪不好,害我學得很痛苦,我以後都不去學任何東西了!」 母親:「難怪文文生媽咪的氣呀!」   母親:「我一直聽你抱怨教練很兇。當教練很兇時,你覺得很害怕吧?除了害怕之外,還有其他感覺嗎?」 文文:「我一直很緊張,很怕犯錯呀!要是做錯動作,就會被他吼,好可怕!」母親:「感覺很緊張、很害怕呀!那麼,當教練很兇時,你都怎麼辦呢?」 文文:「我就很努力練習,把動作做對呀!」 母親:「可是文文很害怕,不是嗎?」 文文:「對呀!其他小朋友也很害怕。」 母親:「文文有發現其他小朋友也害怕呀!文文很細心呢!」 通過正向聚焦幫助孩子見證自己的努力 同理心可以透過核對式的提問,或者直接說出孩子的情緒感受等方式表達;在這個過程中,母親完全專注於孩子的內在感受,不帶有任何說理或建議。在讓孩子有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後,接著便進行正向聚焦的回應。可能的對話如下: 母親:「文文,我很好奇,你覺得教練好兇、好可怕,但你仍然把五次課程學完了,你是怎麼做到的呢?」 文文:「是妳一直叫我去的,說什麼錢都已經繳了啊!」 母親:「你很聽話,媽咪很感動。雖然是我要你去的,但也要你願意去啊!我看到你堅持地把課給上完了,真是不簡單。」 文文:「還好只有五次課,不然我一定會瘋掉。」 母親:「我看文文在那次游泳課中學會了換氣吧!是嗎?」 文文:「對,還可以用蛙式游一小段。」 母親:「我很好奇,文文是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學會換氣和游蛙式的?雖然只是一小段。」 文文:「就一直認真練習啊!」 母親:「我更好奇的是,文文是如何在教練這麼兇,心裡這麼害怕下,還能把這些很難的動作學好?」 文文:「嗯……我就不理教練罵什麼,拼命練習就是了!」 母親:「哇!我也很想知道,文文究竟是用了什麼方法,可以『不理』教練很兇的責罵,專心練習的?可以告訴我你的訣竅嗎?」 文文:「哈!我把他轉成靜音了……」 母親:「轉成靜音?」 文文:「對呀!就是用遙控器把教練的聲音轉成靜音模式啊!」 母親:「哇!哈……好厲害的方法耶!媽咪很佩服文文喔!即使教練這麼兇,還願意堅持把課上完,真的很勇敢。而且,文文還可以想辦法專心學習,還學會了換氣和游一段蛙式,真的很有一套呢!文文還有看到哪些自己很不簡單的地方嗎?」 透過正向聚焦在孩子做得很好的經驗上,特別是他面對困境時的態度上,讓他透過回憶與表達,見證自己的努力與成果,讓他知道自己確實有辦法面對這種令人不舒服的壓力情境。同時,進一步地從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中,去學習因應之道,讓成功經驗得以被複製。 任何打不倒我的,都使我更強壯 年幼的孩子面對強大的負面情緒經驗,有時候尚未擁有足夠的內在力量去因應,這些負面經驗與記憶便可能轉換成類似創傷的形式,在未來類似的情境中,再度出現各種樣態的壓力反應。但若能在大人的協助下,負面情緒被承接住,內在感受被充分理解,同時將這些負面經驗轉化為成長與學習,將能強化個人的內在力量,未來面對類似情境時,更加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因應。 然而,如果當孩子遭遇挫敗或負面情緒經驗時,大人只是不斷地責怪孩子軟弱,要孩子振作、勇敢,或者說大道理給孩子聽,或者過度保護孩子,不讓孩子再有機會接觸類似挑戰,這都無助於孩子的成長。 哲學家尼采說:「任何打不倒我的,都使我更強壯!」人若能在苦痛中學習,便能更加強壯,足以因應下一個人生挑戰。父母能做的,就是透過轉化經驗,幫助孩子擁有更強大的內在力量。 (本文撰寫於2017年9月13日,文中案例已經過改編)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Recent posts

Google search engine

Popular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