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422 帖子
-
2 意見
生涯規劃
跳脫生涯兩難的零和遊戲:生涯抉擇中的現實妥協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高中教師都知道,每年3月到5月間,是同學們最常光臨輔導室的時刻,煩惱的總是未來的人生抉擇。幾年前,學測放榜後,有一位同學拿著學測成績到輔導室找我。
「老師,我的學測成績收到了,接下來要進行個人申請的校系選擇。告訴我,我該怎麼選?」
「妳自己是否有什麼想法?例如,喜歡什麼?想念什麼科系?未來對走那個方向有興趣?」我好奇地問。
「老師,不瞞您說,我是想念美術相關的科系的,但我媽說念那個會餓死,叫我千萬別填,還說『敢填給我試試看!』」。
真有這麼慘?但是,究竟她母親希望她念什麼呢?
「我媽說,我念的是社會組,走財經或企管將來比較好找工作!」
「可是,我不喜歡啊……」她接著說。
其實,帶著類似矛盾衝突前來找輔導老師「開釋」的孩子還真不少。有的人就像上述例子一樣,明確地知道自己的興趣與能力,心中已有屬意的科系。但也有多的是腦中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自己適合讀什麼、將來走什麼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父母安排的那條路,是最不想走的路。
--
選擇更多、決定更難
自從一般大學或技職體系的多元入學制度開始實施,甄選入學成為高三生進入大學的主要管道之一,這些孩子提早面臨了生涯選擇的十字路口。
過去的聯考時代,往往接到成績單選填志願時,再來考慮未來念什麼就可以了(事實上,分數到那裡就填那裡,也沒多大選擇機會)。
如今,學子們提早半年開始考量自己的機會與命運,他們必須利用申請入學管道中僅有的六個(或三個)機會為自己安排好未來的路,除了是否通過錄取外,還得思考所選擇的是否是自己喜歡的科系。他們必須比過去的人想得更細緻、更周延,也得考慮得更多、更複雜。
多元入學提供(或者是逼著)孩子一個思索自己興趣、能力、人格特質與價值觀的機會,要求孩子得向內探索自己,瞭解自己,並為自己做出生涯決定。你若要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抉擇,就得認真思考,馬虎不得。
但這也讓孩子們困住了,常常夾在自己的興趣與現實考量中動彈不得。現實考量包括:景氣不好,不得不考慮未來好找工作的科系,而最關鍵的還是父母的期待,加諸在孩子身上的生涯抉擇壓力。
--
夾在「自我實現」與「父母期待」間的煎熬
在我高中時,父母要我選讀自然組。他們的理由是,醫生的名聲好、收入高,會唸書的男生將來當醫生最適合不過了。但我對數理或自然科一點興趣也沒有,堅決選擇社會組。來到社會組,我對課業得心應手,向父母證明我是社會組的料。但焦慮的雙親又有意見了,要我考慮將來念法律、當律師。雖然我的生涯目標仍不明確,但唯一確定的一件事,就是我對法律沒興趣。
見我對法律興趣缺缺,他們又要我考慮商管科系。還是高中生的我,對商管領域完全不了解,我到學校圖書館去搬了一堆商業經營、企業管理、財務、經濟等厚厚一疊書,花了一個暑假認真地做了一番功課。最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還是沒興趣。
就這樣,父母的意見一一被我推翻。越接近高三,每當談起大學的科系選擇,父母的臉也越來越沈,親子間似乎有一道隱形的牆,阻隔了彼此的內心交流。
我還記得,母親用嚴肅的神情、擔憂的口吻問我:「你到底對什麼感興趣?」我說:「我想當老師,我要學心理輔導,將來我要當個輔導老師。」
大學推薦甄試放榜後,當我告訴他們,我錄取了大學的輔導與諮商學系時,我永遠忘不了他們臉上失望的表情:「你真的要去念嗎?依你的實力可以讀更好的科系。」那片刻間,我明白了,如果我堅持走我要的路,我將有四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是艱困、衝突與對立的,直到我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能讓他們放心為止。
我想,我還算是幸運的,即使父母親的意見與我相左,但終究尊重我的選擇。雖然我能感受到他們在情感上無法認同我、支持我,但仍然不會強硬地逼迫我照著他們的主張而行。
如今,我仍然確認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父母也不再對我的生涯擔憂不已(他們改擔憂別的事了......)。然而,這樣的堅持卻要冒著家庭革命的風險。當自己的理想與父母的期待相左時,勢必彼此要有一番不斷妥協的過程。我耗費大量心思與雙親爭辯彼此的看法,即使爭取到自己做決定的空間,仍然要不斷透過各種表現證明自己的選擇。這長期抗戰的過程是痛苦的、孤獨的、焦慮不堪的。
我常問自己,如果還能重來過,我會做出不同的決定嗎?
--
生涯抉擇中的機會成本考量
如果我們將一個人的生涯規劃當作一種決策行為來看時,就會談到成本與效益的問題。在經濟學理論上,任何決策都涉及了「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所謂機會成本,指的是一個人為了追求某項利益而做出某個決定,犧牲了眾多其他選擇中可能帶來利益的最高者,亦即「在眾多放棄的選擇之中,價值最高者」。例如,你最喜歡吃的早餐依序是漢堡、蛋餅與燒餅,如果今天早上你選擇吃漢堡做為早餐,蛋餅便是機會成本。經濟學假設人類行為是理性的,會做出某項決策必定是經過審慎評估,而認為機會成本的損失是可以忍受的。
在商業上,機會成本包括金錢成本與時間成本。在人類行為上,機會成本牽涉的更為複雜,通常還包括人際關係成本。夾在自我理想與父母期待間掙扎的人,通常需要考量自我實現與親子關係孰輕孰重。他們認為生涯是自己的,強烈渴望由自己決定走出自己的路;但又害怕挑戰父母權威,與父母發生意見衝突,甚至失去與父母之間的情感連結。
追求自我實現的觀念是由西方個人主義風潮傳進華人世界的。傳統以來,華人世界的子女多數繼承父母的職業,世代相襲,父母在子女生涯決定上的權威自然不可撼動。華人重視家庭關係及長幼倫常的傳統價值,在現代子女追尋自我與生涯統合的過程中成為重要的考量因素,畢竟冒著家庭失和的風險與代價是相當大的。
--
不只「把書讀好就好」還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在這個困局中,還有一個讓孩子們卡住的關鍵,就是面對承擔責任的壓力。追尋自我實現的過程意味著自我選擇、自我負責。這些從小由父母一路安排到大的學子們,被灌輸的觀念是「只要把書讀好,其他的不用管」,使得他們對承擔責任的能力相對不足。面對生涯抉擇時,常見父母擱下狠話,「你自己選的自己負責,將來養不活自己不要回來找我!」
這些徬徨的子女內心是恐懼的,是擔憂的:
「如果真的如父母所說的,將來沒前途怎麼辦?會不會是我太天真了?」「到時候如果混不出名堂,我真的沒臉見我的父母!」許多困惑的同學都這樣告訴我。
在內心深處,他們渴望的其實是父母毫無條件的支持。
難道面對這種兩難情境就只剩下二選一的零和遊戲了嗎?在這典型的雙趨衝突中,是否還有其他觀點來看待此事,幫助孩子們跳脫這個困局?
--
現代人生涯規劃的困局—生涯不確定
有個研究所的同學疑惑地問我:「他們真的那麼急著做出生涯的最終決定嗎?他們怎麼知道現在選擇的大學科系會是他們一輩子要走的路?」我好奇地看著他。
「你想一想,我們之中有多少人,是上了研究所才真正找到自己想走的路,才義無反顧、毫不猶豫地往前走。」在我輔導研究所的同學中,有一半以上大學是非相關科系畢業的(來自哲學、語文、商管、資訊甚至理工領域的都有)。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原來,我和我的學生們都困在一種過時的迷思中了!
生涯探索是一輩子的事,似乎不用急著在大學就做出唯一或最終的選擇。有些人很幸運,大學階段就能確立自己的目標,走上了人生的正確道路,這輩子從一而終,不再有太多生涯變動。但對於六、七年級以後的學子而言,在生涯中數度面臨生涯抉擇與轉變,似乎是常態。生涯探索的時間拉長了,也必須因應與接納生涯的各種不確定性。
「不確定」將會是現代人生涯選擇過程中的常態,這是時代變動與局勢潮流的產物。但這種不確定也為青年學子們換取更多生涯決策的彈性空間,包括面對與因應他們父母的期待。或許,他們可以不用陷入二選一或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境了!
--
透過時間妥協自我實現與父母期待間的衝突
回到學校的諮商室中。我對著這位愁容滿面的年輕高三女孩說:「我有個想法供妳參考,不知道妳是否願意聽聽?」
「喔?」她抬起了頭,好奇地看著我。
「妳知道嗎?從妳現在到出社會開始工作,還有著好久的時間。」
「不是只剩四年嗎?就大學四年。」
「看起來是四年,實際上可能六年、八年或更長。因為,這個年代的人,多數還會繼續攻讀研究所。而在這過程中,妳還有不只一次重新做生涯決定的機會。」我停頓一會兒,見她點點頭,繼續說。
「卡在走自己的路和父母的期待之間,實在不好受。尤其是冒著鬧家庭革命或親子失和的風險,更是讓人感到痛苦。如果堅持做自己和與父母的情感聯繫都是妳重視的,或許妳可以透過時間去妥協兩者。」
女孩的眼睛亮了起來。
「父母對妳有所期待,甚至給妳壓力,是不放心妳現在的決定。如果不是這麼排斥父母的安排,或許在大學階段可以先順著父母的意。上大學後,依然可以透過雙主修、修習輔系、跨校選課、參加社團、補習或自修等方式,繼續鑽研與探索自己的喜好。甚至可以慢慢累積成果,適時展現給父母看,不斷讓父母知道妳在某個領域的努力與熱情。藉此逐漸爭取做決定的空間,也獲得父母親的認同與支持。」
「四年後,妳將是個更成熟、更具有自我決定與自我負責能力的人,妳將能有更多的空間與權力為自己做生涯決定。父母的影響力也會相對變小,也會對妳更放心。或許,那時就是在學術上轉換跑道,真正能選妳所愛的成熟時機了!」
我看著她臉上的表情漸漸柔和起來,我知道她心中的石頭放下了。「老師,我知道了!謝謝您的意見,我會好好思考。」女孩帶著滿意的笑容離去了。
(本文撰寫於2015年8月17日,2019年2月11日編修)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心理助人
微諮商的力量:珍視每一個會心的當下
還記得大學剛畢業到一所國中教育實習時,我的導師實習被分配在國一。班上有位個頭瘦小、膚色黝黑的男同學叫小奇,皮得不得了。每次上課不是屁股長蟲坐不住,不然就是嘴巴不動會死掉。他是那種會搞到老師在上課上到一半時忍不住拉高嗓音抓狂罵到下課的頑皮小鬼頭。
「小奇,請你坐好!」一開始,我總是和顏悅色、溫和而堅定地要求。
「小奇,拜託你可以不要說話好嗎?」接著,我有點失去耐性了……。
「小奇,你聽不懂我說的話嗎?」我意識到我的嗓音正在拉高,正瀕臨失控邊緣……。
「講不聽就是講不聽,快被他氣死了!」這是任課老師最常出現的抱怨。小奇不僅容易干擾上課秩序,作業也常缺交,做事不負責;如果被老師講幾句重話,又會委屈地哭出來。
有一天中午,我前往教室看同學們午休。小奇被罰站在走廊上寫他未完成的作業。我看他手上的筆連動也沒動,一副無聊至極地望著遠方的天空發呆,眼神木然。突然間,我靈光一閃,走過去拍拍他:「小奇,我們去走走!」
我帶著小奇繞著校園散步,與小奇閒聊起他的家庭與生活。第一次認真傾聽小奇訴說自己的故事,才知道小奇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成長背景。說到難過處,小奇忍不住眼眶泛紅。
20分鐘後,我們走回教室。小奇望著我:「老師,你不可以把這些跟別人說喔!」我點點頭。他擦擦眼淚,再度露出常見的狡猾笑容,一溜煙地跑進教室去了。
隔天再到班上上課時,小奇一如往常地鬧到我情緒瀕臨失控,再度破口大罵。但這次我知道,我內心裡對小奇的態度不同了;而我也感受到,小奇雖然被我罵著,但他看著我的眼神也不同了。我們之間有股神奇默契,只有我跟他兩人才能心領神會。
「微諮商」帶來神奇的會心感受
許多老師都有這種經驗,與學生短暫的閒聊,卻常有著神奇的「會心」感受。這就是「微諮商」的力量。
正式的心理諮商重視一定的會談結構與主題,需要有充足的時間與固定的時段,最好在布置得看起來蠻厲害的專業地點進行。個案知道自己是來接受協助,而輔導人員則扮演協助他人的專家角色,助人關係明顯而清楚。
而我說的「微諮商」則是短時間、非正式的一種生活會談,接近林清文老師所說的「會心談話」。老師與學生在課餘時間聊個兩三句,學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心情點滴,老師則傾聽並簡單回應。不需要固定的時段、沒有話題的限制,在任何地點、空間中都可以進行;進行方式相當彈性,沒有誰是專家、誰來求助的角色分野。短暫的片刻、簡短的談話,就足以讓雙方的關係更進一步,兩顆心之間更加貼近。
「微諮商」是與學生日常片刻的會心接觸
幾個月前我曾寫了一篇文章「你有聽過微諮商嗎?」,正式讓「微諮商」這個詞問世,引起身旁好友們熱情迴響。朋友們多半在學校裡擔任輔導教師。他們告訴我,他們原來每天都透過各種形式在進行著「微諮商」。而「微諮商」這個名詞,也讓他們與學生之間短暫但真誠的互動,著實有了意義。
他們說,有的同學喜歡固定在某節下課出現在輔導室外的走廊,與輔導老師隔著窗子分享心事,這叫「窗邊會談」;有的同學喜歡端著午餐去找輔導老師「喇賽」個幾句,邊評論今日菜色,邊大談生活點滴,這叫「午餐會談」。更有擔任導師的朋友說,每天透過聯絡簿與孩子們筆談,細細回應孩子們分享的每一句心情小語,簡短卻深刻。
而我的學生,特別是輔導室的志工或輔導股長們,則喜歡在午休時來輔導室找我「抽卡」。我的桌上放著一副名為「自信法則」的卡片,每張卡片上都寫著讀來讓人更有正向力量的話語,被我稱為永遠不會抽到壞牌的卡片。他們邊抽卡,邊跟我訴說著今天的考試、班上奇聞、師長糗事、家裡狀況以及最近的煩惱等,我則是放下手邊的工作(或餐具),專注地聽他們分享,不多發問也不做分析,頂多同理個幾句,更多的是鼓勵與讚美。我知道,「抽卡」只是個幌子,重要的是那分享生活點滴的短暫時刻,足以讓他們疲憊的一天再度充滿能量,重新出發。
高品質的師生關係是發揮影響力的關鍵
「微諮商」看似隨性,在諮商專業上或許難登大雅之堂,但在學校教育與輔導現場卻有著不可被漠視的功能。教育或輔導是一種人影響人的過程,任何師長要對學生發揮影響力,擁有高品質的關係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對年紀越大的孩子而言,平等、尊重且值得信賴的關係更是他們內心重視的。然而,好的關係不會憑空而降,常來自生活中每一個高品質互動片刻的點滴累積。而「微諮商」這種在生活中隨機出現,短暫但深刻的師生交流,正能一磚一瓦地為正向的師生關係奠定穩固根基。
學校裡有位導師在新學期剛接高一新班級,每天中午會帶著班上的一位同學到輔導室來,借用一間諮商室,與學生在裡面會談半個小時。從班級幹部開始談,半個學期後,班上每位同學都至少與導師會談過一次了。我知道有許多導師會分組與同學們共進午餐(叫做午餐約會),但一個一個談的倒是沒見過。
這位導師告訴我:「你別小看午休時間的個別簡短談話,半個學期後我就能清楚掌握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學校適應狀況、對自己的期待以及未來的目標等。」而我想,更重要的是,高品質的師生關係就此建立起來了。導師願意犧牲午休關懷學生,學生則能感受到被重視與被關心,對於導師的觀感不再是深不可測,取而代之的是信任、溫暖與親切。當學生遇到困境時,知道導師是可以求助的對象,就像有心事可以跟好朋友訴說一樣的自然。
學期末,這位導師興奮地告訴我,前半學期的付出有了成效。這學期的班級經營很順利,雖然學生偶而出點小狀況,但班上沒有任何一位學生被記過處分。這在一向強調「勤教嚴管」的本校,實在是罕見的紀錄!
我看到了一位充滿熱忱的教師,主動創造與學生會心交流的機會,一點一滴地建立起與孩子們之間的信任關係,而在日後的教學與班級經營上,便能事半功倍,這便是「微諮商」小兵立大功的地方。
主動創造會心的師生互動機會,讓「微諮商」小兵立大功
在輔導工作上也是一樣,雖然說正式的心理諮商有其不可取代的專業地位,也是一位輔導教師發揮專業功能的主要利器;但心理諮商發揮成效的前提,是學生能意識到自己的困境,主動且願意進入正式的諮商關係中,諮商工作才有可能順利進展。我們都知道,心理諮商是一種人影響人的歷程,諮商關係當然也是諮商得以展現成效的關鍵。
但高品質的諮商關係不可能在第一次會談就建立起來,特別是在中小學的實務場域中更是如此。青少年想跟你談,是因為他信任你、喜歡你,認為你可以像個朋友般讓他放心,而不是你有多專業、諮商技巧多厲害。在中小學多的是被轉介前來的非自願個案,在還沒有建立起足夠的信任關係前,強制他進入心理諮商中,只會讓彼此都感到挫敗不已。
這時,正是「微諮商」這秘密武器派上用場的時刻了。主動創造與學生「微諮商」的機會,或許是在校園裡有計畫性的「偶遇」,或許是趁著請學生幫忙做事時聊上幾句,又或許是寫個小卡片給學生傳遞勉勵與祝福……。
要建立親和且信任的關係,有賴關係中的雙方,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相遇片刻時,有著高品質的互動。「微諮商」短暫、不拘形式但深刻且真誠的互動,正是累積關係資本的最佳途徑。進行「微諮商」不需要展現什麼高明的諮商技術,你要做的只是帶著一顆絕對真誠的心,保持自然但專注,配合著些許的同理與正向回應,如此就好。重要的是珍視每個與孩子會心相遇的當下,「微諮商」的力量就此展現。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學習輔導
迎接低學習動機世代的來臨:引導孩子找到讀書學習的個人化深層動力來源
孩子們清楚自己為什麼要來學校讀書學習嗎?
我服務的學校是一所升學型的職業學校。學校老師對學生課業逼得緊,大部分學生也兢兢業業,認真向學,不敢懈怠。每年升學考試總有亮眼成績,在當地備受肯定。
在多數同學緊跟著課程進度,絲毫不敢怠慢的同時,總有幾隻「迷途羔羊」與大家不同調。這些看似活在自己世界中的孩子,多半已經放棄學習,來學校只是跟著「生活」,而不是跟著「學習」。有的會被熱心的導師給轉介到我手中,期待我展現神奇魔力,妙手回春,為他找回早已遠離課業學習的魂魄。
「他們上課都在混,作業也不交,成績爛到爆,給他們機會補考也不多少念一下,我真不知道他們來學校幹嘛?」常常聽到老師們這樣抱怨這些學生。
「他們明明資質就不錯,也不是不能讀,為什麼要這樣自我放棄?」也有老師一方面不解,一方面為這些學生感到可惜。
老師們的疑惑,不只大人們心中帶著問號,這些孩子們或許也不知道答案。其實,我很懷疑,就算是看似認真的孩子,到底知道來學校是為什麼嗎?
一天不排考試,生活中的小確幸
如果你很認真地觀察一個高中職學生在學校一天的行程,你會打從心底心疼這些孩子。
孩子們一早到校後便展開「考試人生」。早自修就先來張考試,教室裡坐著盡是揉著還惺忪的睡眼、頻頻打著呵欠的學生,眼神空洞地埋頭苦寫試卷。接著,小老師出來對答案。沒有安排考試的日子便是聽英文廣播。
在按表操課、緊湊地過完一天的學校生活前,再來張考試做為放學前的禮物。今天國文、明天數學、後天英文…..,哪一天沒有排到考試便是賺到,是生活中的小確幸。考試未達老師預定的標準,罰寫伺候!差越多分罰寫愈多。作業沒交、遲交,記警告伺候!每個學期累計個三、五支警告是家常便飯。
這種宛如人間煉獄般的生活,就是要一個大人熬三年,沒有過人的意志力恐怕也很難撐過去。儘管近年來教育鬆綁,考試制度一再變革,希望減輕孩子們的課業壓力,這現象仍然存在多數學校,不論高中職或國中都是如此。
少有師長曾與孩子討論讀書學習的目的與價值等問題
我們學校的學生大多數都很乖,對師長的配合度高,但有多少孩子想過為什麼要來學校讀書學習?來學校的意義與目的是什麼?或者,來學校讀書學習的價值或好處在哪裡?
我時常在個別諮商、小團體、工作坊、課程或演講中問學生:「你們為什麼要來學校讀書學習?」高中職不是義務教育,學生可以選擇不來念,為什麼還要來?
「因為要考上理想的大學」、「未來才能找到好工作」、「努力讀書才以後才能過好一點的生活」。看似合理的答案,再進一步問他們是怎麼知道來學校讀書學習可以有這些好處的?他們說:「不知道,是父母(或)老師說的!」
比較直白的學生會告訴我:「因為不來學校讀書也不知道要做什麼」、「來學校可以跟同學相處,還蠻好玩的」、「不來學校讀書學習會被父母逐出家門」……。這些答案中充滿了無奈,但至少他們沒有說「讀書學習是為了救國救民救天下」,或者「徜徉在知識浩海中是人生一大享受」之類的鬼話。
用對孩子而言毫無意義的教條激勵孩子勤奮向學是無效的
我喜歡跟學生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從小到大沒人跟他們討論讀書學習的意義與價值為何,我的師長也沒有跟我討論過。有很多學生覺得來學校讀書很重要,是因為父母或老師覺得重要,來學校讀書這個動作只是符合社會期待,而非出自個人深思後有意義的行為。而這些師長的告誡對於尚處於求學階段的孩子是沒什麼意義的,因為他們看不到,也無法預測十年後當他們步出校園後會發生什麼事。當現在的努力與未來的結果之間看不到明顯關聯性時,會減損一個人繼續投注努力的動機。
用這些對孩子而言毫無意義的教條做為激勵學生奮力向學的理由,根本是隔靴搔癢。對於已經失去學習動力、放棄學習的學生,想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更是緣木求魚。
還有一些學生有學習的「意願」,但缺乏學習的「動力」。他們很清楚知道讀書學習是重要的,明白即使再困難也要熬過去,但就是無法讓自己持續專注於課業學習上,對於讀書與準備考試欲振乏力。這些孩子不是不在乎,他們很在乎,但就是無法展現意志力,心有餘而力不足,內心充滿了焦慮。
舉個例子,你很想減肥,但是就是做不到,或者減肥計畫持續不到三天就破功,最後乾脆放棄算了!但你知道你仍然十分在意自己的體重,但又逃避看著體重計上不斷攀升的數字。這些孩子的心境就類似這樣。
大多數人都肯定孩子來學校接受教育是重要的,不只因為在學校可以讀書識字、習得基本技能,也因為教育體制本身是個篩選人才的大機器;大多數人只是一般人,即使很無奈也必須參與這個篩選遊戲才能獲得你要的資源。然而,現今的教育環境又不可能一時半刻變得友善,學習內容也難以突然變得饒富趣味(教育改革多少年了,學校仍是許多孩子最想逃離的地方,學業挫敗也常是許多孩子記憶中心理創傷的來源),該如何讓孩子們有足夠的動力堅持下去,即使這日復一日的考試人生一點都不有趣?
個人化深層動力來源包括「個人化意義」與「深層」兩個內涵
在我的實務工作中,處理學生學習動力低落困擾的一個方法是幫助他們找到「個人化深層動力來源」。個人化深層動力來源有兩個意涵。第一是「個人化意義」,亦即來學校讀書學習的目的或理由,是出自於孩子本身的,不是其他人告訴他的;是孩子打從心底相信的,別人怎麼想不重要,對孩子的現在或未來有意義、有價值才重要。第二是「深層」,也就能與孩子內在世界中最為重視的層面有所連結,包括:生涯目標、人際歸屬、親密情感、社會期待、自我價值……等。
舉個例子,大家都看過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九把刀本來學業成績爛到爆,在學校盡做一些比扯鈴還扯的事情。高中三年激勵他累積點滴努力,進而考上理想大學的,是一位會拿著原子筆戳他背後,覺得他成績真是濫倒極點的女孩。為了得到一個女孩子的芳心而發憤圖強,看在大人眼中或許膚淺,但這硬是驅動了一個原來放棄學習、也不被看好的學生奮發向學。同樣的讀書目的對別人來說或許一點力道也沒有,但對九把刀來講卻有用,這就是他讀書學習的個人化深層動力來源。
假設先總統蔣公在溪邊看魚兒逆流而上,突然領悟到要不畏橫逆、努力向學的道理這故事是真實的,這也是驅使蔣總統奮發讀書的個人化深層動力來源。即使對大多數人而言,看到幾條魚在水裡游,根本不會想到跟讀書學習有何關連(可能會想到如何打撈來好好料理一番吧!)。
在團體課程中與孩子討論讀書學習的目的與價值
所以,當我在課程、小團體或工作坊裡要學生分享或寫下自己來學校讀書學習的目的或理由後,我會要學生一一去檢視,哪一項是真正能說服自己認份地靜下心來,好好地坐在書桌前,全力投入課業中?哪一項能夠讓自己發揮學習意志力,抵抗誘惑、堅持不懈?更重要的是,哪一項最能呼應自己內心深處的吶喊?如果沒有一項能,顯然這些讀書學習的理由都不夠格成為個人化深層動力來源。
這些問題特別適合透過團體分享的方式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去思考、交流、甚至辯論不同的觀點,進而激發新的思維。我們會發現每個學生的想法都很不同,團體討論可以增進學生對此議題思考的廣度與深度,而不再只侷限在自己原有的思考框架中。
孩子的讀書學習動力需與其基本需求接軌
關於「個人化深層動力來源」的第二層內涵-深層,當師長引導孩子找尋讀書學習的動力來源時,要設法去探究目前孩子重視的是什麼,亦即孩子個人的心理需求是什麼。
賀孝銘教授的需求模式指出人會為了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而表現出某些行為模式。人的基本需求包括生存的需求、自尊的需求、關係的需求、自控的需求、經驗的需求以及超越的需求等。青少年階段特別重視自尊需求與關係需求的滿足,他們期待受到他人的重視,藉以建立自我價值感,也渴望受到同儕認同與接納,擁有安全的歸屬團體與人際關係。讀書學習的「個人化深層動力來源」要能與其現階段最想滿足的需求接軌。
我有個學生想轉考其他類群,因此需要同時準備新領域與應付原領域的課業,過程相當辛苦。他有十足的決心但卻一直缺乏執行的意志力。經過一番討論後發現,當他在團體中被賦予重任時,總是會為團體全力以赴,而當需要獨力完成的作業則顯得意興闌珊,消極以對。顯然這個孩子相當需要在團體中透過貢獻自己的力量來獲得同儕肯定。於是我們一起想了一個策略,就是他可以透過召集學校裡與他一樣想轉考其他類群的同學們組成讀書小組,由他帶領成員們彼此督促、交流資訊並共同學習,為了在團體中負起帶領者的重責大任,他也不得不拿起書本好好鑽研。
不知為何而戰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不知為何而學的學生是不會有學習意志的。當來學校讀書學習是件不怎麼令人感到愉悅但又不得不為的事情時,擁有一個能說服自己投入讀書學習中的目的或理由便相當重要。師長不能再以過去自己既有的價值觀來看待現在的孩子,而是要走進每個孩子獨特的內心世界中,傾聽其內心世界的心理需求,引導孩子找到自己讀書學習的「個人化深層動力來源」。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生涯規劃
重讀一年又如何?短視近利的代價更高!
(圖片來源:https://stocksnap.io/photo/9QHVUI2QRW)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轉科重讀好嗎?
「老師,我真的不知道我父母在想什麼!」一位男同學聲淚俱下地跟我說父母不讓他轉科,我很好奇父母的理由是什麼?
「他們叫我認份地待在原科念到畢業後,先考個大學念。想要轉換領域,到大學去再轉跑道。但是,我對現在念的科目一點興趣也沒有,我怎麼會考得好呢?為什麼就不讓我轉科,直接去念我有興趣的科目,對我的升學不是才有利嗎?」
學生說的也不是沒道理。我問他有跟父母溝通過想法嗎?學生說:「說了幾千遍了!但是他們就是不聽!他們就是不要我轉科再重讀一次高一。不過,書是我在讀,我不懂,這樣真的對我比較好嗎?」
學生進入高職唸書,念了一年發現原來所選的科別與自己的志趣不合,想要轉換跑道。轉科或轉學的代價是從新科別的一年級重讀起,晚同屆同學一年,這樣的選擇好嗎?
每年總有幾個因面臨轉科重讀而感到困擾的學生。但令他們最感困擾的其實是來自父母的壓力。孩子已經做好重讀一年的心理準備了,但父母卻說什麼都不准。
--
父母的想法:重讀=留級
曾經有一位學生因為不堪功課壓力而出現身心反應,常莫名感到頭痛不舒服,時常請假在家,課業因而嚴重落後給班上同學,這又更加重其身心反應,形成惡性循環。我與導師討論後認為,或許可以考慮讓孩子暫時休學,休學期間仍正常到校上課,在沒有成績壓力下跟著學習;而下學年復學後再讀一遍學過的課業,或許適應狀況會更好。與孩子溝通後孩子也認同這樣的安排,但父親說什麼就是不同意。
父親告訴她:「重讀一年就是留級!我的孩子讀到留級怎麼得了,別人聽到會怎麼說?」眼看孩子的功課快混不下去了,他老爹趕忙在學期結束前將孩子轉學到家裡附近的私立學校去了。
而文章開頭那位聲淚俱下、哭得柔腸寸斷的男同學,經過我與家長聯繫後,發現家長儘管不准轉科的理由再多,內心深處的顧慮也是:「重讀一年不就晚人家一年畢業,不就跟留級沒兩樣嗎?」
這些父母或許還活在石器時代,但高中職教育早就改為學分制,「留級」已經成為歷史名詞了!
--
在那個留級制的年代
記得以前讀高中時,曾有遇過「高一入學時是學長,畢業時變學弟」的同學。當時,這樣的學生還不少,因為愛玩而荒廢學業,比別人早入學,比別人晚畢業,把高中當五專念。但現在的高中職教育改為學分制,多數學校又盡可能廣開重補修的大門,徹底實踐「友善校園」的精神;如果不是不得已,想要玩到重讀或畢不了業,可真不容易。
過去的父母很流行讓孩子提早一年進小學唸書,理由是大學聯考(這個詞也是歷史名詞了)有重考一年的機會。現在的大腦科學與發展心理學的研究都指出,當孩子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大腦功能)尚未發展成熟時,提早入學通常適得其反。學校教育中不同年級的教材難度都是依據兒童心智發展成熟度而設計的,提早入學的孩子反而不堪負荷,在學習挫敗下,很可能不再有學習意願。
--
學習動力是一切學習活動的源頭
我們都知道,沒有學習動力的孩子,你怎麼逼他讀書都是枉然。學習動力是一切學習活動的源頭,不論你的學習動力來自於哪裡。最近不少心理學者紛紛指出,現代社會出現越來越多沒有動機的孩子,不僅對課業學習提不起勁,對生活中的一切都缺乏熱情,就算是整天泡在線上遊戲裡,也是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而不是因為「好玩」或「有趣」,這種「無聊症候群」正在迅速蔓延中。
然而,人類大腦生而用來學習,對於求知的慾望應是與生俱來的;學習動力的低落卻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累積創傷經驗的結果。還有,當人們從事自己不感興趣或不擅長的事情時,也容易備受挫折,自然失去繼續投入的動機。
過去的父母以為提早入學的安排對孩子好,反而讓孩子在讀書學習才正要起步時便傷痕累累,不斷挫折之下失去對學習的熱情,現在的父母逐漸不再這樣做了。但仍有不少父母錯把重讀當留級,讓孩子繼續留在不感興趣的學習環境中,或許父母的面子顧到了,但也苦了孩子。成績不好不打緊,就此失去學習動力,逐漸害怕學習、拒絕學習,付出的代價才大。
--
面對轉換生涯跑道的難題
不少家長反對孩子在高中職階段轉換跑道的原因確實來自於面子問題,有時候會反過來責怪孩子當初為什麼不好好做決定,現在才在後悔沒興趣。殊不知有多少孩子的升學選擇權是掌握在父母手中。的確,父母對於孩子的生涯發展常有具關鍵性的影響力。當孩子要求轉換生涯跑道時,父母自然也很傷腦筋,必須與孩子一同面對諸多難題。
之前有個學生才剛入學時,每天到學校便呈現「遊魂」狀態。每節上課都在睡,成績墊底就算了,還逐漸成了班上的邊緣人物。導師看這樣下去不行,趕快來找我協助。我與孩子談了之後,孩子告訴我,他喜歡的是可以實際動手操做的事情,不喜歡與人互動,也討厭書本;他希望能去做學徒,來學校只是在浪費時間。我找來母親討論孩子的狀況。
母親說:「我以前也是念這間學校的,也是很討厭唸書,但混也混畢業了,才能餬口飯吃到現在。」又說:「這孩子不是不能讀,只是不願意讀。我不需要他多會讀書,但逼也要把他逼到畢業,我不要他以後恨我!」
「不是不能讀,只是不願意讀......」可是你知道孩子不願意讀書背後的原因嗎?孩子的興趣不在此,當然提不起勁!
「我不要他以後恨我......」多麼沈重的一句話!當父母把孩子未來的成敗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時,卻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情才是長久之計
之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生涯抉擇的現實妥協」,是想告訴孩子,當你的生涯選擇不被父母認同時,你該如何?是該順應父母期待,還是堅持追求自我理想?
我要讓孩子知道的是,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有其機會成本,也就是代價。堅持念與父母期待不相符合的科系,機會成本便是親子關係的破裂或冷戰,或者勢必要大鬧一番家庭革命。而人生永遠有再選擇的機會,如果和父母的關係也是你重視的(而且父母出錢讓你唸書便是老大),不妨先順應父母的期待,等未來更成熟或更有能力時,再透過各種途徑完成自己的理想。這就是暫時先與現實妥協的權宜之計。
但現在我也想讓父母們知道,你為孩子做的每一個決定也有機會成本。重讀不過就是晚別人一年,人生拉長來看,這一年根本微不足道。但你的某些堅持若是讓孩子就此失去了學習動機,開始拒絕學習,這個代價卻是難以彌補的。凡從事心理與教育的人員都知道,要一個沒有動機的人自己動起來,是何等困難的事!
沒有人知道轉科、轉系、轉學或重讀的結果是好是壞。重要的是,孩子在這過程中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能在充分考量一切利弊得失之後做出選擇(這句是廢話,永遠不可能充分考量所有因素),並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那就信任他,讓他去闖一闖吧!
一時的成敗不能代表什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失誤也不會就此斷送一生前程。有智慧的父母眼光是長遠的,知道讓孩子保有對學習的熱情才是長久之計。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心理助人
謝謝你!又幫我累積了一勝
今天和一個談了一個學期、將近20次的學生進行最後一次的諮商會談。
學生給了我一些正向的回饋。通常輔導老師在諮商結案前,斗膽請個案給我們回饋,是需要相當大勇氣的;要是個案的回饋不是自己想聽的,可以想像那有多窘啊!好在這孩子告訴我的都挺正向的,聽來心情真好。
我告訴他,他的回饋對我我非常重要,讓我知道我做了些什麼對學生有幫助。更重要的是,這次的成功經驗讓我更有信心,也充滿成就感。
「老師,我覺得你本來就很棒呀!怎麼還會需要更多信心呢?」學生問。
「當然需要囉!其實我常常覺得自己幫不上學生的忙耶!」我說。
學生訝異地看著我:「怎麼會?我以為學生來你這裡都可以得到很大的幫助耶!」
同行的都知道,輔導教師的工作往往挫敗感比成就感來得多。面對一個又一個來談的個案,幫不上忙的總是比幫得上忙的多太多,與無力感共處已是輔導教師的家常便飯。難得來個成功案例,或莫名其妙地被個案感謝一番,都會讓我們開心上好幾天,作夢也會笑。有的個案讓我們的心情像洗三溫暖,狀況時好時壞,每當感到有進展時又會讓我們掉入挫折的深淵中。就算是最後有好轉的個案,我們也常搞不清楚是出現神蹟,還是諮商輔導幫上了忙?
「當然會!」我說。「輔導學生就像是棒球比賽的投手,再強的投手都有敗投的時候。而且有時候根本一勝難求!而大部分的輔導老師都不敢說自己是強投,面對一個又一個的學生,就像面對一場又一場的比賽,或一位又一位的打者,勝率不到三成算正常,能有三成要偷笑,高於五成就是大師級的了!」
「不會吧!有這麼誇張?」學生訝異地看著我。
「一點都不誇張!」我接著說:「因為大多數的學生來談,是被迫來的。他們不認為自己有困擾,但周遭的大人們卻認為他們需要接受幫忙。這種學生來談,當然心裡很『肚爛』。面對這種被逼來又滿肚子怨念學生,輔導老師能不被打爆可真是萬幸了!」
「就算是像你一樣自己前來求助,輔導老師在場上也不一定可以拿勝投喔!成功的諮商需要當事人本身有十足的意願、強烈的動機,願意為自己做出改變的承諾與行動,但大多數的人並不一定如此,或者時機未到。談個一次、兩次看不到期待中的效果,就不想再來了;畢竟每週來談一節課,可是很花時間的,學生當然會考量機會成本。輔導老師沒有能力把學生留下來繼續談,就失去了成功協助他的機會,這就又累積一敗囉!」
「真的耶!不知不覺,我已經每週來這裡一個學期了耶!」
「是呀!但你很清楚,一開始幾次,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效果。而你為什麼願意給自己機會繼續來談呢?」
「因為一開始你就說要有耐心,不會馬上就有看到效果的呀!」這孩子露出慧黠的笑容。「一開始,我也很急,總覺得每次談話的時間都不夠,但自己的困擾又一直沒能解決,不知道來接受輔導是否真的對我有用?」
「這是真的。不只是你,當我感受到你的焦急與無力,我也會陷入挫敗中。我可是每天都絞盡腦汁在思考如何幫助你們這些學生。而只要你們願意繼續來,表示我有再度上場的機會,那就有反敗為勝的可能性了。」
踏入輔導與諮商這行幾年了,即使在初學者眼中自己似乎已是有好幾把刷子的輔導人員了,但到現在我仍然每天都會自我懷疑。我常懷疑我無法真正了解眼前個案的內心世界,我常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對個案有所幫助,我也常懷疑輔導或諮商本身是否真的是個有效的助人方式。
但另一方面,我又得常轉個彎回過頭來告訴自己:我曾經持續受過好幾年的專業訓練,我已經累積了好多個案工作的經驗,我也曾經好幾次成功幫助過個案突破人生困境。我要繼續給自己機會,讓自己有勇氣與信心繼續踏上投手丘,努力為自己與個案搶下勝投。
當個輔導老師,腦袋好像得總是在挫敗與積極兩種思考模式間來回切換(沒有罹患個什麼分裂的精神疾病可真是謝天謝地!)。當然,我們可以不斷給予自己正向的催眠,告訴自己「很棒」、「辦得到」、「不管結果如何總是對個案有幫助」、「傾聽本身就有效果」等等之類的鬼話。但永遠比不上個案在我們面前,透過一次又一次地會談,活生生地發生改變,並且從他們口中說出我們到底幫助到他們什麼來得真實。
在投手丘上是殘酷的,戰績決定一個投手的身價;在諮商室中也是殘酷的,個案的改變與否,以及個案給你的真實回饋,大大決定了一個輔導老師是否有繼續撐下去的信心與熱忱!
「所以,我得謝謝你!」我對著我那即將結束會談學生說。而他不解地看著我。
「因為是你願意鼓起勇氣,踏進輔導室求助,並且願意給自己機會,持續且堅持來談,並在生活中為自己做出改變的嘗試,才會有今天的局面,而我也獲得了一次諮商專業生涯上的成功經驗。你讓我更有信心去幫助下一個學生。因為,在我的諮商專業出賽紀錄中,我的勝率又提升一些了!」
孩子,謝謝你,你又幫我累積了一勝!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