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418 帖子
-
2 意見
親職教養
碰觸情緒感受,是通往孩子內心世界的途徑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猜一猜,這世界上用來形容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的「情緒形容詞」,那一種比較多?
還是沒概念嗎?「情緒形容詞」就像是快樂、喜悅、難過、悲傷、焦慮、恐懼、幸福、滿足、興奮……等用來描述情緒狀態的詞彙。
好,時間到!其實你只要拿一支筆,在白紙上盡可能地寫下你所知道的任何情緒形容詞,再數一數、統計一下,便能知曉答案。沒錯,是負向情緒形容詞比較多。
人類天生是悲觀的動物,古今中外的戲劇或文學作品,對於人類負面情緒的描述,總是比正面情緒的描述來得更加細膩。而這些作品之所以能打動人心,重點在於情緒感受的相通與共鳴。因此,情緒感受是連結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在互動的當下,一旦觸及了情緒,彼此的內心即連接起來了。
特別是,在孩子的世界裡,因為尚未完全浸潤於成人世界所崇尚的理性、推理、邏輯、分析等思維框架中,內心世界的情緒感受是自然、自由且活躍的。
我們常見一些不願意與大人溝通的孩子,讓人覺得無法接近他們的內在世界。然而,孩子們其實正用某一種情緒感受在傳達訊息,可能是憤怒、焦慮、漠然或失望。這也是一種溝通方式,有別於語言文字,只是,大人是否聽見了?是否有能力回應?
--
拒絕溝通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曾有一位母親拉著她就讀國一的孩子來找我。
這母親說,孩子上了國中後,與國小相比,簡直變了一個人。不只是青春期外觀因發育而轉變,脾氣也變得起伏不定,回到家裡要不是悶不吭聲,不然就是勃然大怒。最令母親擔心的是,孩子最近這半年迷上網路遊戲,每天都沈浸在網路世界中好幾個小時,嚴重影響學業,到學校去上課也是睡覺居多。
母親說:「聽了你的課之後,我知道青少年情緒起伏大,是正常的。但他對網路遊戲沈迷成這個樣子,令我很擔心。我也知道,孩子的網路成癮可能是孩子用來應對生活困境的方式,所以我不敢貿然斷他網路,怕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問題是,我很想和他溝通,但是,他怎麼樣都不肯說,他到底遇到什麼困難了。」
這位母親的觀念很正確,我不禁稱許她。確實,網路成癮常常是孩子在生活中遭遇困難時,用來因應焦慮或痛苦的一種機制,通常與「關係連結」的斷裂有關。我們應該學習把網路成癮當作一種求救訊息,而非毒蛇猛獸般欲除之而後快。
「我今天把他帶來一起上你的課,你能不能幫我跟他談談,到底怎麼了?」
面對這種狀況,其實很令人感到困窘。我知道孩子根本沒意願跟我談,是母親的一廂情願,但母親好不容易把孩子帶出門了,這番努力也需要被肯定。
--
謝謝你願意告訴我......
我轉頭看著這個國一的大男生,他也瞥了我一眼,隨即將視線飄向別處。
「嗨!帥哥,你剛剛坐了整整兩個小時聽演講,是嗎?很不容易喔!」我試著先找些可以肯定他的地方著手。
這孩子沒回應我,繼續將眼睛定在別處。我知道這不是一個容易展開對話的情境,我深呼吸調整一下身心狀態,試著用低沈的語氣說:「是呀!現在有點尷尬,是吧!」停頓了一下,又說:「你被媽媽要求來與我談談,但你根本不想,感覺不是很好吧!」
我又停頓了一下,繼續說:「我猜,你心裡不舒服,是因為不受到尊重,是嗎?」這次語調速度又放得更慢了。孩子稍微把臉轉了過來,看看我,但仍然沒有正眼面對我。
「你沒回答,但你有看了我一下,謝謝你願意給我一些回應。」我專注地看著他,繼續說:「其實,我很好奇,是什麼讓你願意與媽媽一同出門前來聽這場講座,而且從頭聽到尾?一般青少年應該會覺得挺無趣的,不是嗎?」
沈默了片刻,孩子開口了:「就是她一直念、一直念、一直念,煩都煩死了,反正在家也無聊,出來又沒差。」
我接著說:「謝謝你讓我知道這些。那麼,我現在跟你說話,問你問題,你會覺得煩嗎?」
「還好。」這孩子聳聳肩。青少年很常用「還好」一語帶過不知道如何確切形容的狀況,我點點頭,進一步澄清:「『還好』指的是偏向不會很煩,還是偏向很煩呢?」
「不會很煩吧!」孩子停頓了一下,突然冒出一句話:「讓我覺得煩的人不是你啦!主要是我媽。」我鎮定地點點頭,並回頭看了一下他母親,示意她暫時不要回應。
--
我很想知道,你的感覺是什麼?
我說:「我很想知道,媽媽哪裡讓你感覺到煩呢?」
孩子說:「就是一天到晚都在碎碎念,大事、小事都要念。從我上國中之後,就很愛管,什麼都要管,功課要管,跟同學出去也要管,真的很煩!」
我看著這孩子,語氣中帶有憤怒,聲調越來越高,雙手緊握。我繼續用穩定與緩慢的語氣探問:「你說母親一直念、很愛管,你的感覺是什麼?我的意思是,除了很煩之外,還有什麼感覺?」
孩子停頓了,但看得出臉色更差,似乎有股情緒正在積累中。我說:「覺得很生氣嗎?氣媽媽不願意尊重你?或者,覺得很挫敗,因為感受不到被媽媽信任?」
孩子說:「不知道。我都這麼大了,幹嘛這麼愛管?」
「嗯!你覺得自己長大了……」我重複了一下他的話語,這些字句是關鍵。孩子眼眶泛紅,眼淚慢慢滑落,啜泣了起來,跟一開始漠然的神情完全不同。
「你看起來很難過的樣子,發生了什麼事嗎?」我的身體微向前傾,輕輕地問。
孩子邊哭邊告訴我:「剛上國一時,還沒第一次月考,我有好幾次小考成績都不太好,媽媽就開始很緊張,一天到晚盯著我唸書,我想做別的事情都不行。只要一回家,她就一直念、一直念。可是,我真的有用功啊!但就是考不好嘛!為什麼這樣就要一直管,出去打球的時間也要被限制,跟朋友講電話也不行,連我說要跟同學一起出去唸書,她也認為會被同學帶壞,不准我出門……。可是,我真的有努力呀!」
我回應道:「當時,你一定感覺很挫敗,因為,你真的有用功。」這孩子邊哭,邊用力地點點頭。孩子繼續說:「而且,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脾氣很變得暴躁,動不動就對家人生氣。」
「你覺得自己的情緒似乎失控了……」接著,我猜測地說:「後來,你乾脆不跟他們說話了,免得又說出不好聽的話,是嗎?」
孩子說:「嗯……我也不知道我怎麼了。我只好上網去打電動,那能讓我忘記一切。我知道沈迷於網路遊戲不對,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
「這樣呀!你肯定會覺得很自責的吧!但矛盾的是,你又只能在網路世界中讓自己感覺好一點。」
--
孩子的情緒,正在告訴我們一些事
我轉頭望向母親,母親已淚流滿面,點點頭,有點激動地說:「可是,他為什麼不告訴我們?」
「有呀……他的生氣、委屈、挫敗、甚至冷漠,他透過這些情緒反應在向你們透露出許多訊息,只是,你們是否認真聽到了?」
說完,我看著這孩子:「謝謝你願意告訴我你的心情與你的困境。我不知道如何立刻幫助到你,但是,我感受到,你有很強的意願,想要脫離現狀,不再沈迷於網路。」
孩子點點頭。我繼續說:「給媽媽和自己一點時間好嗎?你有看到媽媽也有在努力吧!你們都很努力,但改變也需要時間。」
這場對話在這裡告了一段落。
--
我不知道他們回去後發生了什麼事,但我試著與一位素昧平生且沒有溝通意願的青少年說話,我做的事情只不過是一直去關注他在意的地方,像是,覺得自己長大了、覺得不被信任、認為自己已經盡力了……之類的,並且不斷地回應他的情緒感受,如此而已。
從頭到尾,如果有講道理或給建議的話,大概是結束前的最後一句話吧!當一個人被觸及了情緒感受,覺得被充分理解時,一些分析、見解或建議才會在他身上發生效用。
(本文撰寫於2017年9月6日,修改於2021年5月18日,文中案例之情節及背景已經過充分改編)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脫癮而出
為孩子建立網路使用規範,關鍵在於家長教養態度的一致性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現代人活在一個網路普及與3C產品充斥的世界裡。這些工具為我們帶來諸多便利,同時也造成了許多負面影響。於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許多家長會擔心孩子3C產品使用過度,甚至到了網路成癮的程度。
網路成癮為什麼會受到重視?因為一旦孩子沈迷於網路世界中,可能會嚴重影響到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與人際關係、學習或工作任務,甚至無法扮演好其該有的角色職責。
而且,網路使用不當,也會讓孩子在網路世界裡身陷各種問題或陷阱中,包括詐騙、賭博、性、資訊濫用、網路霸凌……等。
這些問題都引起家長的高度關心,並開始重視孩子在3C產品及網路的使用情形。究竟應該如何為孩子建立起合理的網路使用規範,才能避免孩子落入網路成癮的境地?
--
專家學者在這個問題上提出不少專業見解。像是,國內學者柯慧貞教授便參考國外研究整理出不同年齡層孩子的3C產品使用教養建議:
0-3歲: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不可以使用。3-6歲:在家長監督下使用,限制一天不可使用超過1小時。6-9歲:在家長監督下使用,限制一天不可使用超過2小時。9-12歲:在明確規範下使用3C產品,一天以不超過2小時為原則。12-18歲:自主管理,家長與孩子一同討論,規劃網路使用時間。
其他類似的建議、原則或指南還不少,這些教養方針對家長而言是相當實用的。然而,家長在執行這些教養建議的過程中,難免感到滯礙難行,甚至懷疑專家學者的說法究竟是否正確。
事實上,沒有一項教養原則可以完全適用於所有的家庭、家長與孩子身上,不同的家庭狀況、家長或孩子身心發展狀態,都需要個別差異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做到這些客觀的數據與步驟,並非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建立網路使用規範時,家長所表現出來的教養態度。
--
是什麼樣的教養態度,能使專家學者提出的教養指南奏效,而能成功地為孩子逐步建立起3C產品或網路使用規範?答案是「一致性的教養態度」,包括四個「一致性」:
(一)時間前後的一致性
當為孩子建立起網路使用規範後,像是:何時使用、使用多久、如何使用……等,不論任何時間點,都要盡可能完全做到。例如:規定孩子不可以在用餐時間使用手機,每一餐都要如此,不能有例外;規定孩子每天使用網路不得超過1小時,就要每天如此執行,即使寒暑假也不能破例。當然,更不可以依照父母的心情或好惡隨時調整規則。如此會讓孩子知道父母的立場堅定,不要期待可以透過撒嬌、耍賴或鬧脾氣來打破規則。因為,一旦破了例,讓了步,便難以收回來。
(二)父母態度的一致性
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使用3C產品並沒有事先的共識,或者就算有共識,也有人無法確實執行,於是在孩子使用3C產品或網路的規範上有不同的做法。像是,家長中的一方嚴格規範,另一方卻偷偷放水,使得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從哪裡鑽漏洞。我常在很多場合聽到以下的對話:
媽媽對孩子說:「說好只能玩手機1小時,現在時間到了。」
孩子回答:「再一下下啦!」
媽媽說:「不行,1小時就是1小時!」
孩子生氣地說:「妳很奇怪耶!上次爸爸說可以多玩半小時的!」
對於需要嚴格執行的教養規範,若雙親之一打破規則,另一方便會失去嚴格執行的立場,這常會造成教養上面不必要的麻煩。父母雙方的共識與共同執行是關鍵,別成了另一半的豬隊友。
(三)親子行為的一致性
這便是「以身作則」。當父母不希望孩子邊用餐邊滑手機,自己就不該以任何理由在孩子面前用餐時也滑起手機;當父母希望孩子溫習功課時能夠專心於書本而暫時收起孩子的手機時,父母也盡量不要在孩子身邊使用3C產品。
曾有個父親告訴我,他的孩子就讀小學五年級,他因為擔心孩子讀書不專心,每天晚上總會煞費苦心地陪著孩子溫習功課,但孩子總是坐不住,難以專注。他問我怎麼辦?
我問:「孩子在做功課時,你都在一旁做什麼?」父親說:「因為很無聊,我都在旁邊滑手機。」我接著問:「滑手機做些什麼呢?」父親說:「有時候是玩線上遊戲,有時候則是上臉書瀏覽一下,有時候則是看一下影片。」
我以為這位父親是滑手機處理工作上的事,卻是上網進行休閒娛樂,也難怪孩子會坐立難安。如果,這位父親能也拿起一本書或雜誌來閱讀,或許狀況會好一些。
(四)說與做之間的一致性
這便是「說到做到」。父母立下的規則,就得確實執行。當孩子有確實遵行或未能做到時,若事先有講好獎勵或懲罰,也必須確實執行。
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都看在眼裡,也會不自覺地模仿起來。若父母可以說一套,做一套,無法確實履行自己訂下的規範,孩子也學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未來成了一個只會空口說白話的人。
因此,在為孩子制訂行為規範前,必須三思而後行:這些規範是否合理?孩子是否做得到?家長是否做得到?一旦話說出口,便不宜再更改了。對於越小的孩子,我們會直接為孩子訂立網路使用規範,但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或青少年,則要與孩子一同討論規範如何建立,在某種程度上尊重其自主權,但無論如何,一旦規範確立了,就要確實執行,否則便失去了身為家長的威信。
--
在這裡,家長的以身作則尤其重要。事實上,當家長能夠以身作則,正是為家庭建立起一個良好的3C產品使用文化。像是,在家人或親子共享的時光裡,堅持不拿起手機或3C產品,即使是處理公事也不行。
一旦家人相處時,各自低頭滑手機的時間減少了,真實互動、談話與分享的時間增加了,自然能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緊密連結。
我們都知道,高品質且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是避免任何成癮行為的最好良方(請參考《自我破壞行為來自於關係的斷裂》一文)。許多青少年即使大量使用網路在遊戲、社群或影音娛樂上,也不會陷入難以自我控制,或嚴重影響課業學習的境地,那是因為他們與家人之間一直有著正向且緊密的關係連結,甚至與同儕間的人際關係也非常好。
所以,回到最根本,檢視並改善與孩子之間的關係連結品質,這才是防治網路成癮的治本之道。
(本文撰寫於2017年9月3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107年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人際互動不是辯論賽,證明對錯常是最不重要的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在任何關係中,人們總會帶著一個或多個目的與他人展開溝通互動;清楚溝通的目的,才能發揮溝通的效果,否則常會流於漫談、不著邊際,或因為失焦而出現雙方不歡而散的窘境。
一般而言,當我們與對方開啟對話時,溝通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幾個:
(一)取得資訊:透過探問或表答疑惑,了解他人的想法、觀點或情感狀態,或得到自己目前不清楚的訊息,這是最普遍的溝通目的。
(二)獲得理解:當我們遭遇挫敗,心情沮喪難過時,藉著向別人訴說自己的經歷與心情,能得到別人的理解,而讓受傷的情緒有個療癒的空間。
(三)得到承諾:當我們對別人有所期待,希望別人照著我們的意思做時,透過溝通表達傳遞訊息,而讓對方答應我們的請求或要求。
(四)請求回饋:當我們不確定自己這麼做是否妥當,請求他人給我們一些指點或建議,幫助我們學習、改進或提升。
(五)促成改變:透過給予建議或提供某些觀念或見解,引導、催化或幫助他人表現出不同的行為,以改變目前的處境。
(六)建立連結:透過語言或非語言訊息的表達,與他人發展一段關係,貼近他人的內在世界,促成雙方更緊密的關係連結。如透過同理心或正向回應,讓對方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與被重視的,這是所有人際溝通的基礎。
我們會依照我們所側重的溝通目的,選擇適合的溝通途徑與表達內容,以獲得我們想要的結果。若對方的回饋並非我們預期中的,則改變或調整溝通方式再嘗試看看。
然而,許多人卻讓溝通互動成了證明是非對錯的戰場,最後弄得兩敗俱傷,未能發揮任何溝通的效果。
--
舉個常見的例子。當太太撒嬌地跟先生抱怨說:「老公,你整天就知道工作,都沒有時間陪我!」
先生聽了立刻反駁:「我哪是妳說的這樣。每天再忙,下班後也都會陪妳看一下電視呀!週末也會花時間與妳一同去散步,不是嗎?」
太太接著說:「還是很少啊!大部分的時間總是在工作。你看,就算陪我看電視或散步,還不是在滑手機、回訊息,這哪裡叫做陪伴?」
先生提高聲量:「我工作忙,沒辦法呀!但不代表我沒有陪妳,我又不是那種一天到晚在外面花天酒地、不顧家庭的男人!」
「你很奇怪耶!我又沒有說你是那種人,我只是覺得你陪我的時間不夠多。」
「唉!妳怎麼這麼不可理喻,我都說了,我有花時間陪妳,不然妳還要我怎麼辦?」
兩人本在親密地談心,卻談出火氣來,最後以吵架收場。怎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常在對話中急於為自己的立場或行為做解釋,或證明自己是對的,卻因此忽略對方真的正的訴求。
在上述例子中,太太本想向先生傳遞一個訊息:「覺得自己被陪伴的時間不夠」,但是,先生卻急於證明自己不是太太說的那種人,而太太則為了捍衛自己的觀點,試圖找出更多證據來證明先生沒有真正花時間在自己身上,爭論不休,沒完沒了。
--
然而,先生為什麼在第一時間會似乎「反應過大」地急於證明自己呢?因為誤把對方單純無害的抱怨,當成對自己的指責與批評,在自我價值受損的狀況之下,當然要透過積極地解釋來澄清或反駁,以捍衛自己的尊嚴。
另一方面,當我們若能證明「我是對的」而「你是錯的」時,我們就更有理由延續原來的行為模式,而對方則得改變自己來配合我們。殊不知,當我們一心想改變對方的同時,對方更想改變我們。一旦雙方的對話流於證明是非對錯,便是一場辯論賽的開始,即使爭個你輸我贏,也無助於解決任何問題,或讓現況更加改善。
只是,難道我們就要當一個沒有立場的人,不去捍衛或澄清自己的任何做法或觀點嗎?
我們並非不能在溝通中去指出彼此行為的對錯之處,但是,一旦我們急於證明自己沒有做錯,或者對方的言行有問題時,便難以把心思放在對方的感受上,更難把對方的話給聽完、聽懂,並且不再去思考這場溝通互動的真正效果了。
--
就像,做父母的難免被自己的孩子抱怨偏心。當孩子抱怨父母偏心時,許多父母的第一個念頭是:「我哪有?你誤會我了!我對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好。」於是開始對孩子說出一大段道理:
「你看,你哥哥有的,你也有啊!像是……,又像是……。總之,媽媽怎麼會偏心呢?」無奈,孩子根本聽不進去,甚至只會感到更加生氣。
事實上,父母再怎麼樣做到「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孩子仍有感覺到「偏心」的時候,這是正常的。然而,此刻孩子的感受卻是相當真實的,並非父母用言語不斷地解釋,就能「說走」那份心裡委屈的感覺。
這時孩子渴望的,只是獲得被在乎與被重視的感覺;而父母能做的,就是用同理心的回應方式,如實地承接起孩子內在的感受。像是,告訴孩子:
「我知道你感覺到沒有被重視,心裡不舒服,謝謝你願意告訴我你的感覺。我很好奇,你觀察到媽媽偏心的地方是什麼,而讓你覺得不舒服?」試著表達出對孩子情緒感受的理解,連結孩子內在的情感與需求,而不是急著解釋或證明自己並沒有偏心。
--
然而,會急著想解釋、想澄清、想證明,是因為孩子的抱怨傷了父母的心。身為父母,想到自己長久以來對孩子毫無保留的愛,竟然被否定了,等於是被孩子評判為一個不夠資格的父母,這損及了身為父母的自我價值感,無論如何也要向孩子解釋清楚,卻不自覺地與孩子爭辯起來,根本無助於消解孩子內心深處不舒服的情緒感受,也讓關係變得更加對立緊張。
當然,沒有人喜歡被誤解,適時地澄清或說明自己的觀點或立場是必要的。然而,大部分的人際互動情境都不是辯論賽,別因為急於爭個是非對錯,而使得溝通的目的失焦了,最後在沮喪無力、兩敗俱傷的情況下告終。
(本文撰寫於2017年8月27日,文中案例為虛構)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
★著作: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親職教養
收起對孩子的虧欠:假日父母經營親子關係,關鍵不在時間長短,而是陪伴品質
假日父母不需要對孩子有著虧欠的感覺。父母必須意識到,大部分的父母都已竭盡所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下,提供孩子最好的成長條件了。一旦我們對孩子有著一份虧欠,便會想討好孩子,這不但無法真正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還造成了家庭系統裡親子之間彼此地位的失衡。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學習輔導
孩子,你為什麼放棄學習?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我曾到處分享學生課業學習困境的心理議題與介入措施,時常被第一線的教師問到:「如何讓不愛唸書的孩子願意投入學習?」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動機?」
這問題不只被每個教育工作者、助人工作者、家長或社會大眾所關心,也是許多教育、心理或社會學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終其一生傷透腦筋想找到解方的問題。例如,長期關注兒童教育與發展的作家保羅‧塔夫(Paul Tough)在其暢銷著作《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Helping Children Succeed: What Works and Why)一書中,全書的焦點就在此,並試圖為此困境找出具體可行的解決途徑。
早期的不利環境因素為放棄學習的惡性循環種下禍根
保羅‧塔夫綜合各項文獻報告,分析了低學習成就與高學習成就學生之間的差異,發現早期成長環境中的照顧品質是個關鍵。
用心理學上熟悉的名詞來說,就是這些低學習成就的孩子常沒能在成長過程中,從主要照顧者那兒獲得安全穩定的依附關係,因此情緒總是起伏不定、焦躁不安。
弱勢孩子長期生長在不穩定的壓力環境中,其身心狀態很容易進入高度警戒,一旦遇到挫折便立即啟動戰鬥或逃亡等一系列的應急反應,更不利於在學校課室情境中專注學習,及應付困難的考試與作業要求。同一時間,他們會因為課業學習的挫敗或落後,而被師長與同儕否定、訕笑或疏離,這使得他們在人際關係中感到更加不安與重重壓力。惡性循環之下,早就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或有可能在學習上成功,放棄學習只是早晚的事情。
放棄學習之前是一連串課業挫敗經驗的累積
不論從大量的學術研究,或者實務工作者的經驗觀察裡,都可以發現低學習動機或提早放棄課業的孩子們,他們學習行為的演變是有脈絡可循的。
通常,這些孩子長期遭遇課業學習挫敗,也許從很小的時候,或者求學階段中的某個時刻起,便因出現學習困難而感到挫折連連。一開始,他們還試圖振作,但課業表現依舊沒有起色,逐漸失去的學習的自信心。
同時,隨之而來的是師長的指責與負面評價,或者同學的嘲笑與貶抑的眼神。越來越多人對他們不再抱著希望,認為他們就是天生資質駑頓或無可救藥的一群。他們時時處在擔心自己表現不佳或不被認同的恐懼之中,長期性的表現壓力阻礙了其本該展現的專注力,以及邏輯推理、分析、思辨、記憶與應用等複雜的訊息處理能力;當然也難以表現出追求課業成就必須具備的堅持與毅力等非認知能力。
施以懲罰無法讓孩子更加投入學習
過去,常見許多學校教師,為了要求孩子們投入心力於課業學習中,祭出各種手段,如罰寫、罰抄、小考、抽考、抽背……等,認為不管學習動機高低的孩子,都會因為害怕付出某些代價而願意多念點書、多做點功課,於是製造出許多在課業上「避敗導向」(而非「求成導向」)的孩子(延伸閱讀:《你正在用「恐懼教育」養出匱乏無力的孩子嗎?》)。
後來,老師們發現,再怎麼煞費苦心,會擺爛的還是擺爛,放棄學習的依然對課業意興闌珊。找來會心談話一番,苦口婆心說破了嘴,告知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孩子的學習態度依然故我,或者只有三分鐘熱度。這樣的現象,在年紀越大的孩子身上越明顯。
對於暫時性學習動力不足的孩子,給他們些鼓勵,提供他們些不同的學習策略,或許很快可以找回暫時神隱的學習動力。然而,對於長期欠缺學習動力的孩子而言,他們早已對於課業感到匱乏無力許久,真的不是師長做點什麼或說點什麼,就能讓他們突然間大徹大悟、回心轉意,從此心無旁騖地專注於學習中。
這樣的論述不禁讓人感到很悲觀。當一個國、高中教師手上有幾位不願意唸書的學生,細究其成長脈絡,發現有著早期不利環境因素的影響,孩子們早就對自己的學習放棄希望了,師長究竟還能怎麼辦?更令人憂心的是,早期的總總挫敗經驗,不論是與課業有關或無關的,都可能以創傷的形式儲存在身體中,並對接下來在追求成就上造成種種負面影響。
此刻,孩子們很無助,師長們更是無力。
向生命貴人學習—如何啟動正向循環
我不是一個高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人,如果成功的定義是多元的,而致力於透過課業學習表現獲致人生理想狀態是所謂人生健康發展的選項之一,且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讓孩子能夠過學習提升自我甚至翻轉人生;那麼,我們確實有必要好好探究如何讓孩子能在學習上有更多的成功,更少的失敗。
我們很常在許多成人的回顧中,聽到他們談及生命中的轉折,在他們對於課業與未來萬念俱灰時,有個貴人出現即時地拉了他們一把。這樣的勵志故事不在少數,顯見如宿命般的生命經驗是可以被扭轉的。
這些貴人可能是學校裡的老師、球隊裡的教練、心理助人工作者、某個家族成員、學長姊或職場上的前輩等,出現在關鍵時刻,使得原本喪志的年輕生命得以重新燃起希望,找回失落已久的決心與自信。
究竟,促成改變發生的關鍵是什麼?那些所謂的人生貴人,究竟做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讓孩子能將心力重新放回課業學習中,找到並按下了啟動正向循環的按鈕?
簡單而言,就是讓孩子經驗到一段有別於過去成長歷程的關係型態,在這段關係中,孩子能感受到溫暖、安全、穩定與堅實。孩子從關係中得到滋養,獲得前所未有的肯定,並且持續感覺到被期待與充滿希望。
事實上,當一個人能夠在關係中持續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被肯定與被接納,並被允許擁有主導權,便會逐漸長出內在力量,減少自毀前程的破壞性行為,而將心力放在正向成長的途徑上(延伸閱讀:《自我破壞行為來自於關係的斷裂》)。
說得再多都不如讓孩子實際體驗到更重要
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唸書,孩子都懂,也都理解學習的重要性。但認知上的理解並不足以驅策孩子動起來,而需讓孩子在情感上「體驗」到自己是被接納與有能力的。
在「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動機」這個問題的解答上,或許應該回歸到人性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關係連結、自我價值以及獨立自主等去著墨。
看見孩子的亮點,給予正向回應、鼓勵與讚美,幫助孩子見證自己的努力與美好,始終對孩子抱持著期待與希望,同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離不棄地陪伴著他們走一段路。正如那些貴人做的一樣,提供孩子一個替代性的情感經驗,讓孩子能重新找回安全感與自信心。
學校教師要做的,不過就是持續重複地做一些事情,堅守一些原則,只要方向是正確的,即使不容易立刻看到效果,也要堅持做下去。因為,學校教育可以創造出一種環境氛圍,療癒孩子們過去在充滿毒性壓力環境中生長所帶來的傷害。
其實,大部分孩子的學習困境是可以透過課室教學中教學方式的改變而被解決的。現在,翻轉教育正大行其道,新課綱也即將上路,正是學校師長得以大刀闊斧,創造有別於以往的教學環境與課室氣氛的時刻。
如果,教師們願意為孩子在課室學習中搭建一個有機會成功的舞台;願意時常給予孩子的作業或學習表現正向回饋;願意表達出對孩子學業成功的高度期待;願意在孩子感到挫敗時與他們一同找方法而非只是檢討錯誤;願意與孩子們建立起溫暖且信任的關係連結;願意讓孩子們體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歸屬關係,滿足其渴望人性關懷的基本需求,這正是在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動機,從放棄學習逐漸轉變為承諾學習。
畢竟,學校應該是為孩子創造成功的地方,而不是複製兒時挫敗的地方。
(本文撰寫於2017年8月10日)
註:本文主要針對低學習動機或放棄學習的學生心理困境做一原則性的探討,師長如想進一步獲得更具體的協助策略,請參閱《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動機?》一文。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生涯規劃
從工作、職業到志業—在生涯不確定中尋找自我的定位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現代人普遍認同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即使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但生涯規劃仍然可以為我們的人生指引出方向,更重要的是去思考這人生方向背後的價值、目的與意義,也就是自我在生涯中的定位。
一般人進入職場後,從事的不外乎三類的事情:工作、職業或志業。
大多數人做的是工作(job),亦即從事一份餬口飯吃、能換來溫飽的事情,追求的是「安全感」。
再高一層次的是職業(career),也就是從事一份能帶來自我價值感的事情,追求的是「成就感」。
最高層次的是志業(calling),從事一份能實現使命同時為人類帶來貢獻的事情,追求的是「意義感」。
在史上物質最為充裕但變動最為快速的現今時代,我們或許需要從「志業」的角度去思考個人的生涯,為自己拉出一個更高的視野來思索生涯議題。
想像中的未來,正在發生中
人類的文明演進,由原始狩獵採集時代進入到農耕畜牧時代、工業時代、商業時代,一直到近幾年來的數位時代,每一個時代展現的是人類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時代與時代間更替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未來,也許每三年、五年就是一個世代的更替,我們需要運用大量的想像力去拼湊出未來世界的風貌。
然而,從小到大,因為來自於父母、師長的耳提面命,或一些過時的社會價值觀,這些狹隘的觀點常讓我們看不見世界的全貌。我們活在現在,走向未來,該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具備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後用得上的能力與態度。最怕的是,還用過去的觀念在思考未來的世界,因而蒙蔽了自己看見世界的全貌。
想像中的未來,正在發生中。像是,全球商業模式正在快速轉型中,變得更快速、更方便、更省力,既有的職缺消失,新的工作型態正在誕生中;我們也逐漸發現,數位時代的來臨促進全民參與重新建構世界的真相,此刻自媒體當道,誰都可以是明星,誰都可以重新詮釋任何事件;另外,大數據時代來臨改變人類生活方式,透過最精準的人類行為分析,提供你無法想像的貼心服務。
生涯不確定性的職涯新風貌
這些未來風貌的改變,也引領著職涯新趨勢的誕生。例如:雙/多生涯工作者增多,全職工作與終身聘僱制逐漸瓦解;從過去階梯式、可預測性高的生涯發展到生涯不確定性;以及,人工智慧取代多數人類能做的事情,未來職場需要多元化/跨領域合作能力的人才。
其中,尤以「生涯不確定」為未來或現今職場最顯著呈現的狀態。生涯不確定的最大特徵便是「變動」,這世界已經沒有一套固定邁向成功的模式了,也就是,職涯發展變得難以預測。過去,努力讀書、接受好教育、考取好校系、進入好公司、爬上好職位,然後退休養老的職涯模式,逐漸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充滿不確定與變動性高的職場遊戲規則。
我們需要思考,究竟要具備哪些能力或特質才足以因應生涯不確定性?首先你需要具有無限的「彈性」,以因應各種可能性;再來是能夠與焦慮感共存的情緒穩定性;當然,更需要無限樂觀的視野,因為,越多的不確定,也代表越多的可能性,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改寫世界規則的人。
以理解層次貫通法尋找自我的生涯定位
回到本文探討的主軸,如何在生涯不確定中尋找自我的定位呢?首先,我們需要先知道「此刻的我」與「理想中的我」這兩者的狀態,以及兩者間的差異,接著,進一步去找到從「此刻的我」走向「理想中的我」的途徑。
前面提到,我們可以從志業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個人的生涯定位,志業所追尋的是意義感,以及對人類群體的貢獻,我們要將這個元素加進探詢生涯自我定位的思考歷程中。
「理解層次貫通法」提供了我們一個思考上述問題的工具。所謂「理解層次」(logical level)為神經語言程式學(NLP)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類關注的焦點包括環境、行為/情緒、能力、信念/價值觀、自我認同到系統/願景等成分,分別為由下而上的六個層次。越往下層越具體,越往上層越抽象,下層的積累形成了上層的樣貌,而上層的改變則會帶動下層的變動。
在生涯定位的探索中,我們從「此刻的我」出發,由下而上進行自我探問,接著過度到「理想中的我」,再由上而下進行自我探問(如下圖)。
也就是,從「此刻的我」的環境層次出發,接著往上一層到行為/情緒層次,一直到系統/願景層次。在每一個層次中,都停留一下,仔細思考與這個層次有關的問題,最好將答案寫下來,或者用語言表達出來。接著跨越到「理想中的我」的系統/願景層次,再由上而下地逐步往下走,一層一層地思考相關問題,直到環境層次為止。
由於上層的改變會引動下層的轉變,而下層的匯聚也能構築出上層的樣貌,在探詢「此刻的我」時,由可觀察的具體環境、行為、情緒與能力層次,促使個人的信念/價值觀、自我認同及系統/願景等抽象層次的想法浮現;而在探詢「理想中的我」時,上層的系統/願景層次若有了答案,則會一層一層地影響到下層,將更具體地知道未來的我需要什麼樣的自我認同,需要具備什麼信念/價值觀、需要擁有哪些能力、將會展現哪些行為,以及有哪些情緒感受,以及將會在哪些環境下生活與工作。
「理解層次貫通法」是相當具有力量的自我探索工具,用在生涯定位的探討上,能帶給我們更寬廣的視野。有的人在嘗試體驗過一次後,就會在心中浮現清楚的答案,開始有了可以努力的方向;然而,有的人卻需要多做幾次嘗試體驗,或者隔個一、兩個月再練習一次。
無論如何,在生涯不確定中尋找自我的定位,是人們一生中持續不斷的過程。因為,所謂生涯規劃,其實就是在每一個生活片刻做出任何決定的組合。在生涯不確定中,外在環境是快速變化的,但是人們的內在特質、觀念與外在行為表現,也絕非一成不變。隨時讓自己處在適應變動中,與焦慮共處,同時也能有清楚的方向;或許,這就是現代人必須面對的「安身」與「立命」的過程吧!
人類終其一生的目的—活出自己本然的樣貌
我越來越認同許多哲學家說的,人類終其一生的目的,就是要活出自己本然的樣貌,也就是那個最像自己的自己,屬於自己獨特風貌的自己。我們不需要跟別人一模一樣,也不用走別人走過的道路,只要我們能把自己本然的樣貌給活出來,自然能在人類群體中有個彰顯自我價值與貢獻社會的位置,那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位置。
而處在生涯不確定的時代中,提供了我們一個絕佳的機會,重新反思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從內心世界去探索自己在職涯中的使命、願景與對人類群體的貢獻,進而追尋生命的意義,也就是從「志業」的角度去檢視與探問,究竟自己正在做什麼,以及未來適合做什麼。
終究,在我們回顧自己的一生時,可以不枉此生,不留遺憾。
(本文撰寫於2017年7月23日)
--
附註:
(一)本文為從近期各次生涯講座分享內容中整理而來,以期有系統呈現個人對生涯規劃的觀點。。
(二)理解層次貫通法可自行練習使用,若能在接受過充分訓練的NLP專業執行師引導下進行,效果更佳。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心理助人
串起深厚的人際連結,你需要的是不帶分析的同理心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在各種研習場合裡,我致力於推廣同理心回應的技術。因為,同理心在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上,是相當具有力量的對話模式;不管在職場上、夫妻伴侶間、朋友間、銷售場合、談判桌上及助人工作中,無一不適用。
我在諮商與輔導的實務工作中也大量運用同理心技術,特別是對帶有對抗心態的青少年孩子,或者不容易溝通的家長等。同理心運用得宜,總能夠逐漸讓對方打開心門,開啟有深度的對話。
--
兼具態度與技術的溝通形式
同理心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技術。
以態度而言,是我們身為人類,對另一個生命擁有感同身受與充分理解的意願,而非冷淡或漠不關心。因此,在人際關係中展現同理心回應的首要條件是,我們具有這份與另一個人連結的意願,並且帶著真心誠意態度。否則,任何再高明精準的同理心回應,都起不了作用。工具本身是死的,唯有人賦予它生命,才能展現活力與功效。
以技術而言,事實上,簡單的同理心,就是兩個步驟的組合(同理心技術還涉及更多複雜的元素,本文暫不做討論)。
第一個步驟為「感同身受」,也就是對對方的處境有深刻地理解並體察對方的感受,就彷彿發生在自己身上一般。我在帶學員操作「感同身受」時,通常會要學員啟動內在感官:
「試著站到對方的位置上,透過他的眼睛看世界,通過他的耳朵聽聲音,以他的身體感覺一切,越多越好。」
同時,特別將注意力放到自己此刻的內在感受上,特別是身體的感覺,身體的訊號會為我們帶來一份情緒訊息,再進一步去辨識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感受。
接著,下一個步驟便是「表達出來」。透過語言,以適當的情緒形容詞,將我們對對方理解到的情緒感受給說出來,讓對方知道。表達時,需要佐以適切的表情、姿態、語調及速度,並能與那份情緒屬性相配合。「表達出來」的目的是要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因而能與我們有更多的連結,使得對話能夠更深入、更豐富。
--
一旦分析批判出現了,情感連結便斷了線
許多人以為,同理心就是盡可能透過各種線索去猜測對方的情緒感受或內在情緒與想法,甚至,去分析對方的處境以及這些情緒感受或想法的成因。
我曾在一次課程後,與一位父親聊起他與孩子日常對話的狀況。
父親說,在上了我的同理心回應課程後,他發現平常與孩子交談時,也大量使用同理心呢!可是,孩子並沒有想要與他更親近,甚至會露出不悅、想逃的表情,有時候還要他父親別再說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請父親舉一個生活對話片段來聽聽。父親說,有一次孩子參加英文檢定考試後,回到家,臉色不是很好看。父親關心地問:「怎麼啦?」
孩子沒回答。父親進一步問:「是不是考試沒考好,心情不好?」
孩子點點頭,沮喪地說:「對呀!英聽的部分沒寫好,寫到最後腦中一片空白,我覺得我應該會寫的。」父親回應到:「聽起來好可惜喲!」
對話到這裡一切都還好,父親接著問:「那你怎麼辦呢?」孩子回答:「我只好憑感覺猜,反正後面都聽不懂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父親接著說:「你一定感到很懊惱吧!平時花了這麼多時間準備,臨場考試卻沒有正常發揮。」又說:「其實呀!很多時候,敗就敗在太緊張,心情一慌亂,本來會寫的都變成不會了。不是嗎?會太緊張,就是因為準備不足,我看你平常練習英文聽力的時間可能不夠,或許要再加強才行……」
說到這裡,孩子已經不想聽了。我喊卡,我好奇地問父親:「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父親苦思一會兒:「不知道!難道我做錯了嗎?」
孩子站在一旁,我轉頭問孩子,你說呢?孩子低下頭沒回答。
「我看見你很努力要同理你的孩子,這很不容易。」我先讚許這位父親,接著說:「這段對話在前半段都還好,後面孩子越來越聽不進去,是因為你已經不是在同理了,而是在批判、分析與找原因了,甚至還說教與給建議。」
孩子聽了之後,眼睛一亮,連忙抬頭說:「對、對、對!就是這樣,讓人很反感耶!」父親有點尷尬地笑著,但心裡頭仍在思索著我的話。
孩子處在情緒當下,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連結;一旦對話的焦點轉移到理性、邏輯、分析與批判等大腦思考模式時,便與孩子斷了連結。
一旦開始分析,便脫離了同理心的本質,而在表達時,也會忘記帶著感情,因為,此刻你是用大腦的邏輯思考在回應對方,而非心與心的接觸。
--
同理心的深度,走到哪裡,就到哪裡
然而,同理心技術真的完全不涉及理性分析的成分嗎?也不全然是。
更高層次的同理心,通常涉及了對他人處境與情緒的推理程序。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透過綜合分析他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當下的行為反應、以及此刻對當時事件的情緒反應與想法等線索,更近一步地推論對方行為背後的動機、意圖或更深層次的情感。
而透過深度推論與分析而來的同理心,通常會讓對方本身不曾察覺的情感或觀點浮現,往往令對方獲得頓悟或豁然開朗的感覺。只是,這種高層次的同理心回應技術,需要看場合與視狀況而定。
當對方仍處在強烈的情緒狀態中,或者雙方的關係還不夠具有信任感或安全感,一針見血地回應,常會讓對方感受到心理威脅,因而退避三舍,甚至決定結束話題。
因此,同理心的深度,走到哪裡就到哪裡,當發現對方開始產生心理抗拒時,便尊重對方的接受度,將回應的深度停留在此即可。別忘了,同理心回應是建立在與對方建立深度連結的意願上,前提就是對另一個生命的絕對尊重。
--
自我同理,自己與自己連結上
若將感同身受與表達出來這樣的同理心回應技巧用在自己身上,會發生什麼事呢?這便是透過自我同理與自己連結,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
我們透過將注意力放到內在,覺察自己此刻的情緒感受,仔細地觀察情緒是如何透過身體感覺傳達訊息給我們的,同時對自己用適切的情緒形容詞,將這份感受表達給自己聽。從這一刻起,我們的情緒就被承接起來了。
同理心並非一般人對話常用的模式,要能發揮它的力量,需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勤加練習,並避免上述的誤用情境。一次又一次,你會發現,在你在意的關係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加深了,話題更加豐富而有深度。
(本文撰寫於2017年7月13日,2021年5月4日修改)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為何總是放不下?因為我們沒有為情緒騰出一個足以安放的空間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生活中,大多數的煩惱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正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擔憂的事情中,有很多其實還沒有發生。如果憂慮的是那些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似乎很蠢;而注定會發生的事情,提早憂慮也無法改變什麼。問題是,我們根本無從判斷是否會發生,面對這些不確定,最好做法就是「放下」。
「別想了,該睡了!」、「忘了過去那段情感糾葛吧!」、「出去走一走,散散心,轉移一下注意力。」每當你掛念一件事情,久久不能釋懷時,你便時常這樣告訴自己,身旁的好友便會如此安慰你:「放下吧!」。事實是,沒那麼簡單。
明知道繼續掛意著也於事無補,只會打亂自己原本的生活步調,但怎能說放就放呢?尤其是,如果你是個常為小事焦慮、操煩的人,更是能夠理解什麼叫做「放不下」。不是不願意放下,而是做不到。
真正放不下的是憂慮情緒本身
為什麼放下那麼難?因為,真正放不下的,不是那些讓我們感到憂慮的事情,而是憂慮情緒本身。
很多時候,不管你去想或不去想那些令你感到憂慮的事情時,它們總會以情緒感受的形式,提醒著我們不得不去在意它、關注它。
情緒就像關不掉的人體警報器,一旦鈴聲大作,就會持續響著,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別忽略它。於是,它們總是透過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腳冰冷、全身發抖、胃痛胸悶等方式,把我們給搞的疲累不堪,特別是焦慮、擔心、憂慮或恐懼等感受。
我們已經知道,情緒不論正面或負面,都有其價值;不是要帶給我們更多力量,就是要指引我們一個新方向。因此,當惱人的負面情緒襲來時,最好的因應之道便是允許它們存在,不帶對抗地給它們一個存在的空間。
問題是,我們通常沒有為這些惱人的情緒準備一個可以安放的內在空間。
否定情緒的教養方式
大多數的人,從小就不知道如何妥善因應負面情緒。因為,在我們的教育中,大人常是不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的。
每當孩子表露負面情緒時,大人會說:「不要難過」、「不要生氣」、「不要激動」、「不要擔心」、「別想太多,不去想就好了」、「勇敢一點,別哭了」。看似在安慰,實則是否定負面情緒的發生。
我曾看過一個年幼的孩子跌到了,膝蓋擦傷,放聲啜泣,母親連忙跑過去哄著說:「乖!別哭……」又說:「不痛、不痛!」、「沒事了、沒事了!」彷彿這麼說之後,就會真的不痛了,沒事了。
然而,真的就此沒事了嗎?大人不自覺地說出否定情緒的話語,讓孩子學習到不能擁有負面情緒,乖孩子是不該感到生氣、難過、痛苦或悲傷的。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也學到了去批評這些負面情緒。
如果表露或感受負面情緒是有問題的,那麼,我們該拿這些負面情緒怎麼辦?只好試圖把它們給隱藏住、壓抑住,或者試著去對抗它們、排拒它們;不論如何,都是在自我消耗。久而久之,成為一種因應負面情緒的習慣反應,我們不再有其他選擇。
否定負面情緒的後遺症
這種否定負面情緒的教育方式,常會帶來幾個後遺症。首先,孩子始終學不到,如何在心裡面給這些情緒一個可以安放的空間,允許這些情緒存在。如果我為某事感到十分擔心,但我沒有為這份擔心找到一個可以安放的地方,我當然只能時時刻刻帶著它,讓這份擔心如影隨形地跟著我,直到事情被解決、離我而去為止。
第二,孩子學習到,擁有負面情緒是有問題的。於是,我們會盡可能地遠離自己的負面情緒,用力地去閃躲、對抗、排拒、壓抑或忽略那些負面情緒。而情緒是通過身體感受讓我們覺察到的,如此,我們也會與自己的身體感受越來越疏離,無法敏銳地覺知自己當下的狀態,就像頭腦與身體斷了連結一般。
當你對自己的情緒狀態時常不知不覺,當然也無法敏銳地覺察別人的情緒,難以對他人的處境感同身受,進而在與他人建立起深刻的關係連結時發生困難。通常僅只與表面的互動,無法與他人交心,更不會有內在的溫暖交流。
同時,你也築起了一道高牆,不讓他人靠近你,別人也難以理解你。一旦,當你遭遇強大的困頓、衝擊與挫敗,而難以一人獨自承受時,將無法透過有意義的人際連結幫助自己療傷止痛。
重啟自我連結,為憂慮騰出一個空間
其實,我們都該學習與自己的內在重啟連結,途徑便是去感受與覺察自己的情緒,甚至多在自己的情緒狀態中停留久一點。例如,當你感到憂慮時,請觀察你的憂慮,同時好奇地問自己:
「這份憂慮在身體上的感受是什麼?」、
「這份憂慮有多大?強度有多強?跟以前比起來如何?」、
「這份憂慮是如何來的?如何持續的?」、
「過去在什麼情況之下也曾如此過?持續了多久?」、
「什麼時候憂慮的感覺會好一點?什麼時候糟一點?」
每當我的個案告訴我:「我不能再難過了,我得振作一點」時,我反而會說:「讓我們好好討論你的難過、感受你的難過吧!」我試圖引導個案去認可這份情緒,並允許這份情緒存在,以更深刻地與自己的感受連接上。
於是,你便能為自己的情緒找到一個可以安放的空間。
事實上,並沒有哪個實際的物理空間可以真正存放你的情緒,那只是一種允許存在且與它共存的感覺罷了!當你有意識地指認出它們,認可它們的價值與重要性,同時不再刻意排拒它們時,這一瞬間,你的心理空間變大了,足以容納這些情緒,讓它們安處在心靈一個安全的位置。
如此,你便能真正做到放下了。因為你知道,這些情緒可以安全地存在,需要時隨時可以啟動,但不會如影隨形地跟著你,弄得你近乎崩潰。
(本文撰寫於2017年7月9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