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418 帖子
-
2 意見
教育現場
一代不如一代,現在的孩子很有事?
前一陣子時常被老師或家長問到,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情緒或行為困擾問題特別多,過去都不會這樣?
曾有一位國中老師向我抱怨他的不解與委屈,現在的教育氛圍總是要師長的包容、尊重與同理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自己學著成熟與獨立!
他忿忿不平地說:「以前我們唸書時都是接受高壓式的教育,不也好好的?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問題卻這麼多?老師碰不得也罵不能,只能一再讓步?」
比起過去,現今學校中的孩子比較有事嗎?
--
過去的孩子(也就是這一代的成人)不是沒困擾、沒狀況,而是沒被辨識出來,或不被當一回事。可能有以下幾個理由:
(一)過去心理衛生知識不若現在普及與正確,學生的情緒或行為困擾,或者在學校中的適應欠佳狀況,常被視為「不乖、怪異與叛逆」,往往被處罰而不是被協助。
(二)過去許多情緒、行為或精神困擾的孩子,常因為課業跟不上而被留級或退學,最後在教育體系中消失。現在的教育強調人權與零拒絕,孩子的問題容易一再地在校園中被看見。
(三)在學校裡,孩子若有心理困擾,很少會讓別人知道,就算有在接受輔導協助也會盡量隱藏,因為很丟臉,這在古今皆然(現在可能好一點)。因此,許多人在學生時代會「誤認」為同學們都過得健康快樂。
(四)過去的升學機會狹窄,在那個連初中都要考試入學的時代,身心異常強壯者自然才能熬得過考試壓力,殺出重圍成為人生勝利組。能當老師人,求學路自然一帆風順,他們的同學也就頭好壯壯居多。而那些沒能繼續升學的呢?不干我的事呀!
在過去,有事的學生不是不存在,而是沒被看見。就像在兒少保護、性平教育等法規制度逐一建立後,家暴、兒虐、性侵等案件通報量暴增,過去不當一回事的都紛紛浮出檯面了。
--
接著談談教養方式吧!以前的孩子可以高壓管教都沒事,而現在的孩子卻得溫柔對待,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比較有事嗎?
(一)剛才說過了,在過去,能繼續留在教育體系中的常是身心異常強壯的人生勝利組,禁得起高壓式的教育,但不代表高壓管教就是比較正確的教育方式。有多少人在高壓管教下成了犧牲者,因而適應不良自動(或被迫)離開校園呢?
(二)高壓管教並非就無法與尊重、包容、同理等軟性的管教態度並存,許多嚴厲的教師仍能將班級帶得很好。重要的是在面對班級群體時能建立規範明確的威信,面對特殊狀況的孩子時又能彈性以對,提供協助。如果做不到這樣,所謂的高壓管教只是顯示出師長的偷懶與無能。
(三)過去在高壓管教下生存良好的人(就是那些看似身心異常強壯者),現在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他們的腦袋裡常充斥著框架與教條,內心常匱乏無力,老愛抱怨、指責與批評,卻又安於現狀不願冒險,更無視自己的熱情與夢想。這些人會不會還比較有事?
--
同時,我也得說,現在的孩子確實很有事!
比起上一代,他們更能打破框架、敞開心胸、接納多元,更具冒險精神,更能創意搞怪,更願意關心與參與公民事務,這得拜校園裡越來越多尊重、包容與同理的氛圍所賜。
改變世界的力量常來自於那些特立獨行且不安於現狀的人。師長是該支持他們還是把他們全都壓下去?
然而,比起過去的一輩,現在的孩子處於更多的不安與焦慮之中。一切都變化得太快,所有的事情都說不定也沒把握。社會與經濟體制不斷崩解與重生,人人有機會受教育,求職謀生卻大不易;孩子的生涯發展充滿不確定,難以用過去直線性的思考方式看待人生。
身處高度不確定的現代社會中,孩子們得發展出更大的彈性去面對變動,得擁有更強大的心念去面對內心的不安。然而,他們的許多師長卻仍想沿用過去的思維與方式教育孩子,仍想把孩子塑造成充滿制約思想與內心匱乏無力的考試機器人。
現今的孩子們,不有事才奇怪!
(本文撰寫於2015年8月6日)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親職教養
允許孩子用不同的姿態展翅高飛
家銘(化名)最近很苦惱,與父母冷戰了將近兩個禮拜。
家銘在國營事業的資訊部門任職將滿六年。大學畢業後,苦讀了兩年書,經歷了幾次落榜的打擊,總算擠進了公職的窄門。三十歲左右,捧著人人稱羨的鐵飯碗,由於工作認真,被單位裡視為最可能升遷的潛力股。
然而,家銘卻萌生退意,近來常出現離職的念頭。原因是,日復一日的公職生活雖然穩定,卻越感到索然無味;雖然工作內容與自己的專長相符,不排斥也不討厭,但每天盡是到各單位修繕電腦、採購及更換資訊設備等,總覺得自己的人生不甘如此。
另一方面,家銘在網路上十分活躍,常在論壇或自己經營的部落格中人回答網友各種電腦資訊的問題,人氣頗旺,甚至有幾家廠商前來洽談合作的可能性。家銘下班後便埋首網路中,分享簡易的電腦使用技巧,生活化又貼進大眾需求的筆觸,深獲讀者共鳴。
☆☆
最近幾位大學死黨三番兩次來找家銘,他們想成立一個資訊系統公司,希望藉助家銘的資訊專長以及在網路上的高人氣。家銘覺得,自行創業承接客戶的案子,確實深具挑戰性,但也相當吸引人,做得不錯,收入會比現在多更多。更重要的是,自己終於能夠在資訊領域一展長才。
家銘盤算著,如果要這麼做,非得將工作辭掉不可,才能專心投入公司的營運中。想到自己可以脫離千篇一律的生活,做著自己真正熱情的事情,同時有著豐厚的收入,心裡頓時感到興奮不已。
☆☆
家銘知道父母這一關不好過,將這念頭深藏心中半年多,還是鼓足勇氣開口與父母商量了。
「你確定要這麼做嗎?好不容易捧了個鐵飯碗,別人想捧都捧不著,你卻要放棄,以後一定會後悔的!」家銘的父親和母親退休前都在小學任教,認為從事公職薪水充裕又有保障,是祖先有積德,前世修來的福氣。
家銘告訴父母,自己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絕對不會後悔。
「辭掉工作的風險太大了。雖然現在你的部落格經營得不錯,人氣也很旺,但是創業成立新公司和在網路上回應人們的問題是很不一樣的!」家銘聽著父母的分析。
「每個人在工作上都會遇到倦怠期,轉個念撐過去就好了。看你之前不是做得好好的,沒有必要覺得乏味了就辭職。像現在邊工作邊經營網路,不是挺好的嗎?有保障同時又兼顧自己的熱情,不是嗎?」
家銘告訴他們,自己不是工作倦怠,而是想要投入更有熱情的事情中,大顯身手。全職工作只會令其綁手綁腳,家銘不甘於自己的人生只是如此。而且,沒試過,怎麼會知道。
「你想想看,你還沒結婚,也還沒交往對象。頂個國營事業員工的頭銜,未來要找對象容易多了,別人也比較願意幫你介紹。沒個穩定工作,有那個女孩子會想嫁給你。本來你行情看好,一辭職馬上身價大跌!」
家銘心裡氣憤著,我不需要你們幫我介紹對象,婚姻的事情,我可以自己處理。
☆☆
眼見與父母討論沒結果,只會越講越氣,乾脆不講了。然而,這幾天,母親找到機會便告訴家銘:
「你說你想辭掉工作的事情,我跟你爸擔心得不得了。我們都這把歲數了,可以不要再讓我們擔心了嗎?」
「我和你爸都退休了,家裡也沒有事業或多餘的家產,你把穩定的工作辭掉創業去,要是萬一將來失敗了,該怎麼辦?我們可沒有多餘的錢支助你。」
家銘心想,我的人生自己負責,不需要你們支助,退休金自己留著用吧!
☆☆
母親又使出溫情攻勢試圖讓家銘回心轉意:「你不要怪爸爸媽媽不支持你,我們這麼做是不希望你受傷,是在保護你,我們是愛你的,你可以感受得到嗎?或許我們的觀念比較保守,但我們是苦過來的,知道在經濟上擁有安全感有多麼重要,當然也希望你可以安穩地好好過一生。」
其實,家銘完全可以體會父母的善意,也知道父母只是想保護兒子免於失敗或經濟匱乏的痛苦。但不知道怎麼著,這番溫情的話語,卻只讓家銘越感怒火中燒。
家銘不解地說:「你們辛苦地栽培我唸書,期待的不就是要我可以大展長才,創造自己理想中的人生。怎麼現在我想展翅高飛,更上一層樓,你們卻阻止我了?」
☆☆
家銘從小的成績優異,高中時在全類組名列前茅,大家都看好他可以考取個名聲響亮的大學的醫學系或電機系。後來,家銘依興趣選讀了資工系,父母雖不很滿意,卻也還能接受。
為了獲得父母十足的肯定與讚賞,家銘在課業上相當勤奮,每學期帶著書卷獎回家,換來的卻只是父母感到「還可以」的眼神。
畢業後,家銘索性立志報考公職。知道自己考取的那一天,家銘見到父母臉上好久沒出現過的笑容,那是一種發自內心對兒子的肯定與放心。家銘總算安心了,幾年來與父母之間的緊張關係,總算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
「我們不是阻止你,也不求你的人生要多麼飛黃騰達,就只是希望你能夠過著有保障的生活,將來組個家庭,平凡安穩地度一生。」
聽到父母這麼說,家銘直覺浮上腦袋的念頭是:騙人騙人,全都是騙人的!
如果當初不期待我很有成就,為何我沒有選擇你們眼中的熱門科系就讀,就不願意肯定我?你們不就是希望我透過進入熱門科系以晉升人生勝利組嗎?
而現在,我想更進一步展翅高飛,你們卻又要我別飛太高、飛太遠,因為太高、太遠很危險,在地平線附近就好。
此刻,家銘突然看清了真相。原來所謂的展翅高飛,其實只能有一種姿態,就是父母期待中的那一種。
☆☆
親愛的家長,我們常期許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快樂富足,期許他們自立自強,不必依賴父母;事實上,我們卻有著多套標準在看待孩子的未來發展。
我經常在親職教育的演講中問家長:「如此努力栽培孩子唸書的目的是什麼?」家長們口徑一致地回答:「希望他們未來可以自力更生,擁有成功快樂的人生。」
我又問:「那麼,如果孩子國中畢業後,告訴你,想去夜市擺攤賣雞排。他熱愛這份工作,不但可以養活自己,又感覺成功快樂,你們願意支持他嗎?」
有些家長愣住了,有些露出尷尬的笑容,有些則是搖搖頭。
當我們告訴孩子,希望他們達到「成功、快樂、自立…..」等這些抽象又有意義的人生目標時;我們同時又期待他們用我們所想要的方式去獲得這些目標。
讀什麼科系、從事什麼工作,向來只是經營人生的手段而非目的;身為父母者,卻常反客為主,錯把手段當目的了,以為孩子唯有照著我們規劃的路去走,人生才會一帆風順。然而,很多時候卻把孩子帶到痛苦與無力的境地,這難道是身為父母養育兒女的初衷嗎?
展翅高飛的姿態應該可以不只一種,請容許孩子用他們自己想要的方式飛翔吧!
(本文撰寫於2015年7月30日)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心理助人
「老師,你願意相信我嗎?」 一個時時考驗著助人者的問題
「老師,你願意相信我嗎?」這孩子回頭看了我,問道。我永遠不會忘記那雙恐懼又無助的雙眼。
她是一個長期遭受身體與精神虐待的孩子。事情發生在幾年前,基於助人倫理及保護當事人,我對這個故事的內容做了「許多」改編。
--
有一天,幾位同學鬼鬼祟祟地來到我面前,問我有沒有空聊一下。他們告訴我,班上有個女同學在家裡被母親毆打得很嚴重。
「老師,是她親口告我們的,我們還看到胸口的傷疤,很噁心!」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
「為什麼她會告訴你們?」我問道。他們說:「她來學校臉很臭,我們問她怎麼了,她就開始哭,後來全都跟我們說了。」
「對了!她還說,不可以告訴學校老師!」同學們用嚴肅的口吻說著:「她說,如果被老師知道,回去會被打更慘。國中時就曾經這樣過了……」
我的眉頭一皺,發現案情並不單純…...
--
謝謝這些如天使般的孩子們,即使被託付要保守秘密,仍然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前來告訴我,顯然希望我可以幫幫她。我琢磨著該怎麼做才好,事不宜遲,立刻把她找過來。
「老師,沒有啦!我是跟他們開玩笑的。真的沒有這件事情!」
儘管我的態度和善,這孩子仍然矢口否認。這很正常,保險起見,我仍通報了社會處,請社工來一趟,看看她的傷口。她說胸口的傷是自己不小心撞到的。
社工家訪後,告訴我,孩子與父母口徑一致,都說沒發生這件事。就這樣,本案不了了之。
--
過了半年,這班導師來找我,從班上同學那裡得知,班上某同學在家被打得恨慘。又是她!我再度把她找來。這孩子戴著口罩,顯然臉上有傷。
又像上次一樣,她堅稱沒事,臉上的傷是自己跌倒擦傷的。啟動社政系統介入,社工幾次家訪後,也沒能找到著力點。這件事又在此作罷。
然而,這孩子不願意再來輔導室了。於是,我寫了封信給她:
我知道,一定曾經發生過什麼事,妳也很希望有人可以幫助妳。只是妳感到擔心、害怕,這我可以理解。不過,在這個節骨眼上,只有妳可以幫助妳自己。只有妳願意,才有可能獲得幫助。請妳好好想一想,需要我協助時,我隨時在這兒等著。
半年後,就在我幾乎快要淡忘這件事時,這孩子突然出現了,她是自己踏進門的。我正納悶著,她說:「老師,可以跟妳談一下嗎?」
--
「我媽媽精神不正常,平時管我非常嚴,晚幾分鐘到家,就會被她毒打。有幾次很誇張,把我的頭抓去撞牆,還曾經拿高跟鞋的鞋跟猛踹我的胸口。我媽說,她在縣政府都有認識的人,誰去通報都沒有用……」孩子邊哭邊發抖,但仍強忍著情緒把話清楚地說出來。
「所以,前兩次同學所說的,是真實發生過的囉?」我想確認。「對!是真的。對不起,我沒有說實話……」她低下頭,眼淚仍不斷滴落。
「妳希望我怎麼幫妳?」我問。她抬起頭,用堅定的眼神說:「老師,我無法繼續待在這個家了,請讓社會處幫我安排強制安置,」她崩潰大哭:「我不要再回家了、我不要再回家了…….」
--
我的心裡五味雜陳。每次遇到這類家暴或兒少保護事件的個案,當輔導老師的總是忙得人仰馬翻。當初我可為了妳的事,東奔西走,白忙了兩次都無功而返。這下子妳終於想通了,要我幫忙。那麼,我之前到底在幹嘛?
也或許,前兩次她都看在眼裡。她只是想知道,眼前這位號稱能夠幫上忙的輔導老師,是否是真心願意為她做點什麼;她想看看,這個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是否足夠謹慎到讓她不再繼續受傷害。或許,對她而言,在她身旁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足以信任的了;所以,她必須一次又一次地試探。畢竟,她的處境是如此的危險。
--
當天下午,社工直接帶她去驗傷、報案,然後緊急安排了寄宿家庭。在我確認當晚她暫時可以不用回到那令她既熟悉又恐懼的家裡時,我叮嚀她:「好好照顧自己!」
她背起書包,在社工的陪同下,準備前往寄宿家庭。
我看著她走出社會處的大門,這孩子回頭看了我一眼,開口問:「老師,你真的願意相信我嗎?」
我微笑著,用力點點頭。「快去吧!」我說,同時向她揮手道別。她緊繃的神情逐漸放鬆,嘴角綻放起我從未見過的笑容。
--
我願意相信她嗎?我揣測著她為什麼要問我這句話;也認真地問我自己,我的答案是什麼?
廢話,我當然相信她,不然我在這兒做什麼?即使她矇騙了我兩次,讓我白忙一場(不!是兩場),我仍然願意相信她。
我知道,我相信她的,不是她有做什麼,沒做什麼,或者她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我相信她的,是不論她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決定了什麼,內在都必然有著一份善意與正向的動機—這是不容質疑的。
這份相信,是一種選擇。我選擇相信人們所有行為的背後都有著正向意圖,不是想使自己更好,就是想保護自己免於傷害。
而對於一個長期處於虐待威脅家庭環境中的孩子而言,每天必須帶著恐懼生活,戰戰兢兢於不知何時會遭受一頓毒打或責罵。周遭的一切,沒有任何對象是足以令她信任的。即使她知道學校老師可以幫助她,但內心深處面對大人的不安,也讓她一再地打退堂鼓,同時一次又一次用試探的方式對自己信心喊話。
--
「妳高三了,會想繼續升學嗎?」社工問她。「會呀!而且我想念社工系,」她說:「我想幫助那些像我一樣遭遇的人。」
我知道,這孩子經歷了這次被幫助的經驗,已經發展出對人的信任了,也願意將這份信任,傳遞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這正是身為一位助人者,最大的成就感來源囉!
後記:
我還是覺得處理兒少保護案件這類事情實在很鳥,有繁瑣的行政流程,還得東奔西走聯繫各種資源,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要是一個閃失,所有矛頭都會指向你,還會被個案討厭。然而,總得有人做這些事情,不是嗎?在這裡,向所有不辭辛勞的助人工作者(輔導教師、心理師、社工師、護理師…..管他什麼師的)致敬!
(本文撰寫於2015年7月18日)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這輩子,我們總在尋找父母眼眸裡的愛
小時候,我愛撒嬌,總喜歡窩在母親懷裡,聽著母親輕聲哼唱。母親經常唱起一首兒歌:
美麗的~美麗的~天空裡,
出來了~光亮的~小星星,
好像是~我媽媽~慈愛的眼睛,
媽媽的眼睛~我最喜愛,
常常希望我做個好小孩,
媽媽的眼睛我最喜愛。
我望著母親清澈溫柔的眼睛,安心地享受著母親帶給我滿滿的愛。這首兒歌有個美麗的名字,叫做「媽媽的眼睛」。
還記得,這首歌是在描述一隻大象寶寶被人類從野外抓到動物園裡,被迫與大象媽媽分離。每當夜晚來臨,星星出來時,孤獨又害怕的大象寶寶便仰望星空,想念著媽媽的眼睛。這首歌道盡了親子之間綿密深厚的情感。
☆☆
據說,眼睛是最能表情達意的器官之一,各種情緒都能夠過眼神流露出來,其中也包括了愛。而孩子是仰望著父母的眼睛長大的,透過父母的眼睛,感受到自己被愛與被保護著,也體會到自己的價值與重要性。
事實上,當我們長大後,始終在心中仰望著父母的眼睛,與父母之間保持著情感連結。在與他人互動時,則會從對方的眼睛中,找尋著父母那熟悉的眼神。
☆☆
曾遇過一個大學快畢業的孩子,跟我聊起自己現階段的生活。他非常上進,各方面都有傑出的表現,多方嘗試各種領域,探索未知的自己,實在難得。畢業前,內心莫名慌亂,更是加緊腳步,把握時間,設法為自己的就業做最好的準備。
「怎麼辦?我就是覺得心裡好慌亂,完全失去了方向。」
「你在各方面表現都很傑出,比起你的同學,應該會有很好的發展才對,這點你自己是很清楚的。」我試圖鼓勵他,讓他看到自己的優勢。
「是這樣沒錯!可是,我就是覺得自己還有哪裡不足,就是覺得還需要去努力些什麼。不過,我卻不知道我還要努力什麼。我像無頭蒼蠅般忙呀忙、拼呀拼,就是停不下來,卻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我思索著他的話,感受著他的焦慮不安。話鋒一轉,我問他:「你的父母呢?他們有什麼建議?期待你畢業後做些什麼?」
「他們一向很開放,對我很尊重,從小就不干涉我做任何決定。」難得有如此開明的父母,不加諸任何自己的期待在孩子身上。照理說,在這樣成長背景下長大的孩子,會特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怎麼會……?
「完全沒有一點對你的任何期待嗎?」我追問。「沒有,他們非常尊重我!」他說得非常堅定。
「那麼,從小到大,有什麼時候,你曾經被父母肯定或讚美過?」這孩子想了片刻,搖搖頭:「好像沒有耶!」我納悶了,怎麼可能沒有?
「你再想想,從小到大,你是否曾經做過什麼事,有了什麼好的表現,令你父母為你感到開心、驕傲?」這孩子再度搖搖頭。沒有?真的都沒有過嗎?我簡直難以置信。
「老師,我不騙你,真的沒有,至少我想不起來。」「告訴我,你曾經在你父母的眼睛裡,看到過他們對你感到滿意的眼神嗎?」我看著他說。他低下頭,輕聲告訴我:「沒有。」同時,兩行淚水流了下來。
☆☆
我明白了。這個樣樣優秀的孩子,永無止盡地追求各項表現都傑出,卻始終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他停不下腳步,因為不知道要努力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足夠;他的內心始終慌亂,因為他一直在尋找著父母眼裡那一絲絲對他肯定的訊息。
這孩子的父母看似尊重與開放,事實上卻是用一種相當疏離方式與孩子交流情感。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獲得了獨立自主的空間得以自由揮灑,但始終不知道怎麼做、做什麼,才能得到父母的讚賞與肯定。
即使人人都說他好,但他內心裡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因為只有父母說他好,才是真的好;唯有父母說足夠了,才會真的感到足夠。所以,他用盡全力,始終想表現給別人看,想從別人的眼睛裡獲得肯定的眼神。然而,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那給予他生命的父母的那雙眼睛。
☆☆
是的,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求父母認同的眼神。若缺乏這樣的經驗,便會用盡各種方式,在任何遇到的人的眼中尋求認同。事實上,我們都在尋找父母的眼睛,尤其是眼眸中流露出的愛。
從小看到父母的眼神是睥睨、不滿與失望的,長大後便會在其他的人際關係中,總是發現對方的眼神也是帶有輕視和瞧不起自己的訊息。於是,便會想方設法地討好對方,期待看到對方眼裡有著對自己感到滿意的眼神;或者顯現自己的強勢,好讓對方的眼睛流露出畏懼,以提昇自己的地位與價值。
從小看到父母的眼神是讚賞、肯定與充滿期待的,長大後便會有著一份自信與從容,能夠自我肯定,自我負責,自然也會從他人眼中看見滿意、尊敬與重視的眼神。於是,我們能活出真正的自己,不用委曲求全地討好別人,也不用戴著虛假面具打腫臉充胖子。
☆☆
其實,不管父母如何對待我們,我們終究是長大了。父母帶給我們的,不管是好是壞,不管我們接受與否,都是父母用各種方式與我們聯繫情感的結果。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都有自己的侷限與不足,如果他們有任何令我們無法接受的地方,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用正確的方式對孩子表達愛。
理解了這些,我們便可以開始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人生。至少,在有了孩子,挑起父母這個重責大任時,可以讓孩子看到我們眼眸中對他們的愛,是純然的肯定、欣賞與信任的。
(本文撰寫於2015年7月7日)
PIXNET 搬家到帳號 [email protected] 感謝驗證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我的權威畏懼症
很多人以為我很外向,能言善道又會交際,不論對上對下都可以應對得宜。事實上,我是個蠻害羞的人。
「別鬧了!你會害羞才有鬼!」這是我常得到的回應。仔細想想,其實不是害羞,正確來說,應該是有「權威畏懼症」。
「權威畏懼症」指的是面對威權、強勢或有權力的人物時,會感到極度恐懼、不安、害怕或不知所措,輕則語無倫次、不知所云,重則腦袋當機、無法言語;只要想到即將要與權威人物碰面談話時,便可以焦慮上好幾天。
別翻了,DSM-V中沒有這個診斷,是我自己發明的。
☆☆
第一次知道自己害怕權威,是在國小低年級的時候。平時,我與一般的小男孩一樣,在與班上的小朋友玩耍時,可以使勁地鬼吼鬼叫。有幾次需要與老師講話時,像是碰到老師要問好,上課被老師點起來回答題,或者去找老師問事情時,我的聲音會突然變得又細又小聲,不再像平時中氣十足。
我頭一次感到納悶:「我到底怎麼了?」
☆☆
上了國中,因為功課好,深受許多老師喜愛,在與師長一般性的互動時,多半自然又有自信。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國一被班上同學推舉為班長,在一次全校性的集會中要向學校反應班上的需求。我們班是全年級的第一個班,我自然是第一個拿到麥克風要對台上長官發言的人。
「我們班建議學校能讓我們在教室裡掛個時鐘。」我順暢地將昨天班會討論出來的第一個建議給說了出來。正準備說第二項時,校長開口了。
「那麼,你們是想要由學校統一購買,還是你們要用班費自己出錢?」我楞在那裡,心裡慌了起來:「慘了!慘了!沒討論到這一點?要回答校長什麼才好?」
全校同學,包括校長在內,直盯著我看,都在等我的答案。「廢話!當然是學校出錢呀!不然還建議這個幹嘛?」我心裡想著,就是說不出口,因為昨天班會沒討論到這個呀!「那麼,快說點什麼呀!說點什麼呀!別像個呆子站在那裡…..」很遺憾,我的嘴裡就是吐不出半個字。
不知道過了30秒、1分鐘、3分鐘還是5分鐘?反正在我心裡像是三年這麼長的時間,校長開口了:「好啦!看來沒答案。換下個班好了!」我癱軟無力地坐了下來,任務失敗!
☆☆
我更深刻地覺察到,面對有權力的對象時(不一定是壞人或脾氣不好的人),我是感到恐懼、不安與內心慌亂的。除非,我們彼此接觸的時間夠久,也確信自己是被友善對待的,我才能自在地與這類人士有較多的互動。否則,就算可以開口講話,也只是很表面、連客套都撐不上的話,而且要在心裡打好草稿,外加模擬演練一萬次。
☆☆
更明顯的是在大學時代。大學的生活圈不大,隨時與教授都有在路上狹路相逢的機會。我發現,若是教授從遠處向我走來,就要迎面對上了,十次中有八次我會選擇繞路(如果我們的距離夠遠,也剛好有岔路時),或者假裝沒看到(低頭沈思、左顧右盼、手裡有資料就翻資料、沒資料就看指甲剪了沒)。
另外兩次呢?也許是遇到很熟、很熟又外加極度親切友善的師長,不主動打個招呼會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不然,就是不小心跟教授眼神對焦到了,只好硬著頭皮迎上前去問好一下。
☆☆
年紀越大,這個症頭確實也改善了許多。一方面,知道自己不能一直逃避面對權威人物,否則如何在這江湖上走跳呢?另一方面,也許是夠成熟、有一定的專業自信、或者說更老了,自然比較能稍微自在一點地與權威人物互動。
不過,即使現在是個學校裡的老師,遇到校長、主任級的,或者資深的教職前輩,仍然感到戰戰兢兢;更別提什麼校友會、獅子會、家長會來的委員或顧問之類,頭銜一大堆的人物,能閃就要閃,能低調就要低調,最好都不要被發現,否則又會杵在那邊說不出話來,多麼不識大體的晚輩呀!
漸漸長大後,開始知道「權威畏懼症」並非一種病態的特質,而是內心匱乏無力的表徵。
☆☆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本來就缺少獨自生存的能力,外在力量的不足會使得內心缺乏安全感。然而,逐漸長大後,理當有足夠的能力幫助自己生存下來了,卻仍感到內心匱乏無力,於是會相當在意別人的評價,十分害怕被批判、被指責,對於他人的眼光甚為敏感,缺乏「被討厭的勇氣」,當然難以面對感覺起來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人,通常是那些權威人物。
內心的匱乏無力,有時候會使得我們害怕去面對那些比我們能力強,或者看起來權力地位高的人(就像我的症頭);然而,有時候卻恰好相反,會盲目地追隨或崇拜那些高人、能人。因為尊崇而衍生的模仿,讓我們以為跟他們越靠近、長得越像,便越擁有他們的能力了,以填補內心的那份不安與空洞,讓自己感到不是那麼匱乏無力。
不論哪一種類型,只要內心是匱乏無力的,都會讓自己與別人綑綁在一起,因而失去了自己,無法活出自己真實的樣貌,更別說是要「愛自己」了。
☆☆
做為一個教師或心理助人工作者,需要用生命去影響生命,若是內心匱乏無力,便會訴諸強勢來逼迫對方接受,或者為唯唯諾諾過分在意對方的評價,無法真正將關切的焦點放在另一生命的身上。
而且,我們是給不出我們身上沒有的東西的。當內心缺乏力量,如何讓我們服務的對象有力量呢?而內心力量豐足了,自然有著影響力,帶給我們的學生或個案的便是豐足的感覺。
☆☆
於是,我們得靜下心來向內觀察自己,與自己的內心感覺連結上,細細去體會;我們得認真檢視內在對於自己的信念,是什麼樣的想法或價值觀阻礙著我們的內心感到更有力量;接著,我們得去修練,我們得走上療癒之路。
當我意識到這點,便知道要讓自己的內心從匱乏無力轉變為豐盛盈滿的狀態。當內心不再無力時,便可以自在做自己,即使面對權威人物時也可以安然自得。這也影響了我在助人工作上的觀點─如何讓個案在離開會談室時感到更有力量。
面對現實困境,再多的技巧、方法、策略與途徑要能奏效,都得立基在內心有力的狀態下。因為,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否則,一切都只是勉強。
(本文撰寫於2015年7月2日)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親職教養
孩子還小不會懂? 事實是……想不起來的卻都忘不了!
幾次處理學生之間的衝突事件,家長到學校來興師問罪,發現學校處理闖禍孩子的態度與方法,除了記過懲處之外,多半是講理與輔導。有些家長感到相當不以為然,要求學校老師或教官要嚴厲斥責犯錯的同學。
「老師你們也幫幫忙,那個同學壞成這樣,光記過和輔導有用嗎?我知道現在不能體罰,你們也吼他個幾句,讓他知道害怕,以後就不敢再犯了!」
幾次與一些在小學或國中服務的朋友談起現在的教育現場,常會聽到一些聲音:
「現在當老師很沒尊嚴,孩子碰都碰不得,罵個幾句,講話大聲點,還要被父母告,教育部又管一大堆,讓老師只能自廢武功,這樣上課秩序到底還要不要管?」
還有一些聲音是這樣的:「現在記學生過得要相當謹慎,小心不是被家長抗議,就是被上層關切,這樣學生怎麼會怕,怎麼會願意聽話?」
訴諸恐懼的管教方式有著看不見的危險
現在教師背負著過多的責任與壓力,有時候透過威嚇讓學生感到害怕來建立權威,以方便管理生活常規,確實是最快速的辦法。
然而,對於學生行為的管教,如果只想著要透過讓學生害怕或恐懼的方式,來達成遵守規矩的目的,真的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過去的時代,體罰很正常,老師打得越凶,越受父母歡迎。好學生都知道如何避免挨打,還會奉上撿來的棍子去討好老師。
體罰並非罪大惡極的事,包含打在內,都是懲罰的一種,目的是讓學生明白自己犯錯了,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然而,體罰絕非允許教師或家長以訴諸恐懼做為手段,以威嚇孩子不敢再犯同樣的錯誤。因為,任何透過製造恐懼來做為管理或教養方法的行為,都有可能會在孩子內心深處留下創傷。除了打人以外,還包括大聲斥責、公開數落等。
失控的師長、受傷的孩子
自我有記憶以來,在國小與國中階段,好幾次看到老師拿起棍子打人,都是在情緒近乎失控的狀態下,或是在學生未有準備,甚至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狠狠下手。有些老師號稱不打人,也常不留情面地在公開場合大聲斥責犯錯同學,責罵的內容帶有諷刺、污辱或貶抑個人價值的成分。
還記得國小二年級時一次畫圖課,一位同學上課時老愛講話,老師感到煩透了,無法忍受下,拿起彩色筆威脅要在他臉上劃上個大嘴巴的圖案。
同學不從,跑給老師追,被老師逮著了。老師拿起膠帶往他嘴巴牢牢貼緊,神情嚴厲地對著他說:「看你還有沒有辦法講話?」
同學瞬間露出恐懼的表情,眼淚如雨一般地落了下來,鼻涕從鼻孔噴了出來。由於嘴巴無法睜開,只能不斷發出:「嗚~嗚~嗚~」的聲音。在場的小朋友都嚇傻了,我也永遠忘不了這一幕。
兒時的創傷經驗深刻影響到長大後的人格發展
關鍵不在於是否能打、罵孩子,而是大人在施以懲罰時的情緒狀態。通常孩子的創傷,都是在受到大人極為盛怒或極度冷漠對待時產生的,特別是反覆無常、難以預測的情緒風暴時。
在學校以外,這些心理創傷,特別容易在家庭中發生,而造成創傷的加害者,往往是孩子小時候最信任的大人,也就是父母。
我每天的工作是輔導學生,聽著青少年孩子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敘說自己的悲慘故事。與許多實務工作者一樣,我們往往發現,孩子到了高中或成年以後的種種偏差行為、情緒困擾、價值觀扭曲或者怪異特質等,都與兒時在家庭中受到的創傷有關。不只實務上的經驗如此,國內外太多的學術研究都有類似的證實。
在孩子的成長經驗中,來自家庭所發生的創傷壓力事件,有的是一次性的重大事件(如父母離異、親人過世),有的則是長期反覆地一再發生。後者不用太嚴重,但長期累積下來也足以壓垮孩子。
面對威脅,能量卡住了,創傷於是形成
人類是演化而來的動物,最重要的任務是生存並延續後代。在幼年時期尚無足夠的生存能力時,極需與父母之間存在著穩定的依附關係,才能在心理及生理上有著十足的安全感。任何會破壞與父母之間情感連結的情境,都會被幼兒本能性地視為威脅,因而啟動一系列的壓力因應機制。
常見的像是,有些父母開店忙著做生意,當年幼小的孩子在一旁放聲哭泣時,父母無暇應答,孩子於是哭得更大聲。只見,心煩氣躁的父母再也按耐不住,眉頭一皺,轉過身拿起棍子往孩子身上狠狠抽下去。很快地,孩子由大哭轉為啜泣,眼睛直盯著父母,身體仍不斷抖動,並壓抑著自己想持續放聲大哭的衝動;父母接著用不悅的神情與嚴厲的語氣告誡孩子:「不許再胡鬧了!」
孩子的哭泣往往是在向大人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是生理上的,就是心理上的。沒有獲得主要照顧者的關照就算了,還在毫無準備之下挨了棍子。年幼的孩子本能性地視為威脅來臨,卻又來不急完整做出壓力應變反應(包括戰鬥與逃跑),於是動彈不得地凍結在當下,並持續接受著主要照顧者的嚴厲喝斥,大腦若持續解讀為生存威脅,但又無力抵禦或逃離,只能繼續凍結在那裡。
凍結反應也是一種生物面臨生死威脅時的因應機制,雖有利於生存,但常會使能量「卡」在大腦或身體的神經系統中,創傷於是形成。卡住的能量沒有機會獲得釋放,未來遇到類似情境,將會觸發個體一系列的創傷反應。若在家庭中一再發生,創傷逐漸累積下,未來將會演變成種種情緒與行為困擾,甚至心理或生理疾病。
意識上想不起來,身體上卻忘不掉
許多家長會認為:「有這麼嚴重嗎?」孩子還小,哪裡懂得這麼多?只是被打、被罵個幾句,很快就忘掉了!這個觀點正確,也不正確。
幼兒約要到兩歲時才漸漸開始發展出有意識的記憶,直到皮質(特別是前額葉皮質)功能發育逐漸成熟,才會有較為完整的事件性記憶的功能。
然而,孩子在媽媽的子宮內,就已經擁有經驗性的記憶了,以情緒或身體感受的形式儲存在神經系統中。而經驗性記憶是不需要意識參與的,因此有許多早期創傷事件,孩子在意識上想不起來,但在身體上卻忘不掉。
這些足以形成創傷的經驗性記憶,多半與父母強烈的情緒波動有關,特別是高度的憤怒、焦躁、生氣、不安與緊張;或者孩子感受到被父母忽略或討厭,例如走失了突然找不著爸媽、父母重男輕女、家長本身功能不佳對孩子冷漠疏離等。孩子雖然還不明白發生什麼事,但原始的生存本能已經研判這些情境可能會使自己無法持續獲得父母的愛與生命的滋養,於是發出壓力警報。
再者,幼兒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功能尚不完備,時常無法有效抑制交感神經系統所喚起的壓力反應;此時,大人若沒有在孩子感到壓力的當下即時予以安撫,讓孩子感到安全,以解除警報,過度激發的應急能量便可能儲留在身體裡形成創傷。
孩子在家庭中常見的創傷成因
因此,打從娘胎起,父母如何對待孩子,以讓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同時有著安全感,以及父母自身情緒狀態的管理,是親子教養的首要課題。別以為孩子還小不明白,其實壓力全都紀錄在身體裡,往後需要耗上許多時間與精力去經歷療癒的過程,在跌跌撞撞中走人生路,是相當辛苦的!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創傷成因常包括以下幾類:
成人在高漲情緒下的教養行為:在盛怒、煩躁、不安、焦慮或恐懼的情緒之下教訓孩子,透過打罵使孩子心生恐懼而就範聽話,情緒失控時常會出手過重,口無遮攔,在孩子的身體及心理上都留下傷痕。
成人疏離與冷漠的教養行為:經常忽略孩子的需求,無視於孩子透過哭鬧或撒嬌來表達情緒與內在需要,時常與孩子保持距離,甚至對孩子流露出不耐或無力的表情。
孩子親身經歷某些重大壓力事件:家庭暴力、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家中成員身故、親子被迫分離……等。
成人給孩子負面評價:父母時常批評指責孩子,說孩子笨、傻、呆,連豬狗都不如,或者未來沒有希望等。在負面評價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內心是自卑與無力的,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成功,就是直接放棄自己人生成功快樂的主導權。
成人不當的玩笑話:「你再煩,就要把你送給別人家養」、「你是我們從醫院抱錯的,等你長大後就要把你送走了」、「我不要帶你回家,你就留在這裡好了」、「爸爸媽媽如果離婚,你要跟誰?」年幼的孩子無力分辨真假,以為就要與父母分離,內心深感恐懼不安。
成人對孩子隱瞞發生在家中的重大事件:所有的家庭成員都知道家中發生了大事,但就是不讓孩子知道,或不對孩子解釋。孩子總能嗅到一些不對勁,內心裡只能不安地暗自揣測。
做父母的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對孩子做出上述行為,自然減低孩子心理創傷的發生機率。然而,最困難也是影響孩子日後人格發展最大的,就是父母本身的情緒狀態。
行文至此,我深切盼望能喚起成人(不論是父母或是老師)對於自身情緒管理的關注,尤其是在面對孩子時。然而,這卻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每天在學校處理學生大小事,我常常覺得需要接受心理輔導的是家長而非孩子,孩子只是承受那個苦果而已。而孩子帶著創傷離開兒童階段邁向成人、步入婚姻,建立起新的家庭,一樣也會是個高度情緒波動的父母,再把自己的孩子弄得傷痕累累。
因此,現在的師長,也曾經是個受傷的孩子呀!我們的家庭、社會與文化,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地把創傷複製下來,形成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做個彈性的成人,打破代代複製的惡性循環
明白了這一點,身為成人的我們,有義務打破這宿命般的惡性循環,讓下一代在健康與安全中成長。於是,我們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控管好自己的情緒;我們得了解自己身上有著哪些未爆彈,或許是來自兒時的創傷,需要進一步尋求專業加以處理。
用謙卑的心,將孩子視為我們的老師。孩子總是提醒著我們並非完美的大人;孩子讓我們知道,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也有道隱隱作痛的傷痕;更要我們回到自己的內在去關照自己,踏上療癒之路。
(本文撰寫於2015年6月23日)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接受不是認同,而是容許存在
最近特別流行要「接受自己」這個概念,包括自己的完美或不完美,以及發生在自己身上好的或壞的所有事情。對許多人來說,接受自己光明美好的一面很容易,要接受陰暗醜陋面卻難如登天。
許多個案與我討論他們的困境,最後對自己做出了一個結論:「我覺得我一事無成,完完全全是一個失敗的人!」
如果你告訴他們得先接受自己,他們會氣急敗壞地說:「我為什麼要接受一個這麼糟糕的自己?」。
☆☆
勵志書籍上常說,接受是改變的開始。接受自己的缺陷、接受自己目前的困境、接受自己能力的極限、接受自己就是無能為力、接受自己就是不如人、接受自己是如何討厭自己……。接受代表發現了,而不是視而不見、避之不談,便不再花費大量力氣去排拒這些不夠好的自己。
許多人從小在家庭中沒有被善待,長大後對自己的父母充滿怨恨,總是無法接受自己的父母。然而,我們的生命是通過父母而來的,不接受父母,等於不接受自己的生命,當然不會欣賞或肯定自己的生命,也不會過好自己的人生,總是有意無意地搞砸自己人生追求成功快樂的機會。
☆☆
為什麼,有時候接受自己卻是如此困難。因為我們常常誤以為「接受」就是「認同」,當錯把接受當認同時,人生就會卡關。
認同是帶有評價的,有是非對錯好壞之別,符合我們信念/價值觀的便容易認同,格格不入者便敬而遠之。接受,則是不帶評價,如實地承認某些事物的存在,這樣的存在,沒有好壞的區隔、沒有高尚與低劣的差異。接受,是我們給出了一個空間,允許某些事物的存在,無論好壞。
你可以不認同與你意見相左的人的觀點,但你卻可以接受這樣的觀點確實存在;你可以不認同某些法律的精神,但你卻可以接受這些法律在你身上確實發生了影響。所以,認同和接受是有著不一樣的意涵的。
☆☆
當我們明白了這點,便會發現接受的力量。許多人都有著這樣的經驗:長期為失眠感所苦,想方設法要自己一夜好眠,總是不得其門而入;越是想著如何能睡著,越是清醒的很;往往是在放棄設法入睡的企圖,同時承認自己就是難以睡著時,失眠的困擾卻奇蹟似地被擺脫了。
我們的內在有著無限的智慧,許多身體上或心裡上的痛苦,其實是一些訊號,想對我們傳達一些訊息。當你願意接受這份痛苦,承認這份痛苦的存在,並允許這份痛苦有個存在的空間時,便能客觀、中立且不帶評價地觀察這份痛苦所要傳遞的訊息,而從這些訊息中讀取出意義—這便是要我們學習的地方,於是我們有了改變或努力的方向。
☆☆
現在流行的內觀冥想,或者稱為「正念」(mindfulness)的方法或技術,便帶有這樣的精神。你就只當一個觀察者,而非涉入其中,如其所是地觀察到任何在自己身上出現的感覺、內心的情緒以及腦中的思緒。
在情緒釋放技術(Emotion freedom technique;簡稱EFT)中也有類似的概念。EFT藉由敲打身體上與情緒對應的穴位,釋放身體中的負面能量,使得身心得到療癒。在敲打的同時,要說著:「雖然我有……(通常是一些困擾狀態),但是我深深地並且全然地接受我自己」。
☆☆
如果你很討厭自己時,該怎麼辦呢?一樣的道理,接受它!接受那個討厭的自己,也接受自己確實討厭自己的狀態。
不喜歡自己的人通常擁有著低度的自我價值感,對自己總是有著負面的評價,討厭自己的某些或一切的行為表現,對他人的眼光極度地敏感。通常會不斷努力透過追求成功以證明自己的價值與重要性;或者乾脆放棄努力,活在無能為力與自怨自艾之中。
有個孩子曾跟我說:「我很討厭自己,但我更討厭我總是這樣討厭自己。」我問他為什麼?他說:「當我討厭自己時,我便沒有自信,什麼事都做不好,沒有勇氣嘗試,於是我更加討厭自己了!」於是他說了一大堆他討厭自己的理由,包括長相不佳、口才不好、動作慢、膽子小、在意別人眼光……等一般人會討厭自己的地方。
「你可以先接受你身上確實有這些令你討厭的地方嗎?他們確實存在的。」我說。孩子回應我:「不可能,我這麼討厭這些缺點,我怎麼接受得了?」
「既然如此,你就先接受你『無法接受自己的缺點』或者先接受『自己確實討厭自己』吧!」這樣說,他好像比較能夠做得到了。
☆☆
為什麼接受是改變的開始?
當我們難以接受自己身上的缺點或所遭遇的困境時,代表我們不願意承認這些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此時,我們便會耗用大部分的力氣在抵抗這些我們無法接受的事情,避免這些事情在我們身上發生。
一但我們接受了,允許這些事情的存在,我們便能夠給出空間,讓這些不如意的事情一邊發生,而我們也能夠一邊將心力放回對自己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或者用在尋找真正能解決這些困境的方法上。
其實,這就是一種「同在」的概念。我可以失敗,同時我也可以成功;我可以討厭自己,同時我也可以喜歡自己;我可以跌倒,同時我也可以爬起來;我可以感到憂鬱,同時我也可以感到開心;我可以睡不著,同時我也可以休息;我可以害怕,同時我也可以勇敢…….
☆☆
人生的考試永遠不是單選題,而是多重選擇題。你永遠可以有著多種選擇,而也可以允許多種選擇同時發生在你的生命中。當人生的選項變多時,難道不是一種改變的契機嗎?
(本文撰寫於2015年6月18日)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親職教養
不想讓孩子走偏,孩子卻越走越偏?
一開始便為孩子設定好一條所謂理想的道路,要孩子照著走,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做了再多的安排,費了再大的苦心,以為這些是在「引導」孩子成長茁壯,事實上卻只是在「控制」孩子的人生。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