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411 帖子
-
2 意見
心理助人
又一個年輕生命的殞落:我們是否過度簡化問題而下了不公允的論斷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又傳出年輕學子輕生的消息,媒體報導這名國二學生是「為1支iphone 6 而跳27樓身亡」。發生這不幸的事件,大家都很感慨,而我知道我要為這則事件寫點東西。
自殺事件,一個容易引發社會關注與討論的話題
網路上有許多對這孩子輕生行為的評論,有些慨嘆現今社會3C產品氾濫,造成年輕孩子被名牌手機綁架,沒這些新潮玩意兒活不下去;另一些聲音則是批評這孩子缺乏挫折容忍力、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甚至連「丟臉」、「可恥」的留言都出現了。
我贊同自殺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也堅信人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自己結束自己生命,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不夠為自己生命負責的表現。而3C產品引發的社會現象,也值得我們關注與探討。
然而,每次發生類似事件時,我看到或聽到的言論,常是過度簡化事件的因果關係,而對當事人或事件的相關人做了不盡公允的批評或指責。
這國二孩子從27樓一躍而下之前,正巧發生了「偷拿家裡的錢去買名牌手機,被父母發現後遭責罵」這件事,媒體或社會大眾很自然地把這兩件事情串連在一起,視為有因果關係。這種推論不能說不合理,但卻忽略了事情發生背後的原因往往不單純,也造成了社會大眾把焦點放在錯誤的地方。
關於自殺的成因,至今尚無定論
對於「自殺」的成因有些鑽研的人,會知道一個人為什麼會自殺,常是各種複雜因子交相影響的結果。
關於自殺的說法,最普遍為人接受的看法是,當一個人面對困境時,自覺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法,失去希望感,在極度無助之下,結束自己的生命成了解決問題的最後一個手段。
而自殺當時所發生的事情,往往只是導火線,往前探究其生命史,常會發現這種極端的無助與沮喪早就存在已久;同時,生命中也屢次遭遇創傷事件,身心早就傷痕累累。
一直以來,心理學界想透過各種科學或統計分析的方式,解析出影響自殺行為的最關鍵因子。從基因遺傳、生理機能、社會支持、家庭功能、壓力事件、認知思考型態、情緒行為模式,到年齡、性別、職業等背景變項,逐一抽絲剝繭,至今仍沒有定論。
事件背後常隱藏著未被探究的故事
如果是這樣,我們怎能對任何自殺事件做出簡單的結論?在這起事件中,自殺身亡的國二學生偷拿家裡的錢去買名牌手機,被父母發現而遭受責備,看似是促成孩子走上絕路的原因,再清楚明確不過了,但這只不過是「促發事件」而已。
我們不明白這孩子當時是怎麼想的;我們不清楚在這促發事件裡,到底家長與孩子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甚至不清楚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究竟還藏著什麼難以被看見或述說的故事,也許是一些隱而未顯的創傷,又或許孩子一直背負著某種長期的壓力。而i6或許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當我們過度簡化了一件事發生的原因,便會將關注焦點放在錯誤的方向。例如過度恐慌3C產品對兒童與青少年的影響,或是不公平地指責家長、學校或當事人。
每種論點都只點出部分事實,卻容易忽略其他重要的事
特別是,當我們要說孩子的挫折容忍力過低,禁不起一點挑戰或壓力時,這樣的指控往往針對的是孩子本身。然而,我們是否看到挫折容忍力不足的背後,還有哪些家庭、社會或情境因子交互影響著。
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面對挫折或挑戰會有一定程度的「挫折容忍力」,在遭遇挫敗時能夠很快地從困境中爬起來,從谷底翻身後,再接再厲,亦即具有高度的「復原力」。不論是挫折容忍力或復原力,都是要在充滿愛與信任的環境支持下被孕育出來的。於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庭生活是否提供了這樣基本的情感滋潤條件,孩子與重要他人之間的關係品質如何,都會是孩子日後面對逆境時如何因應的關鍵因素。
然而,上述的論點,也不過是講到部分事實而已。如果大眾只揀選到這個論點去相信,很可能又會將矛頭指向這自殺學生的父母或家庭功能。但是,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來自家庭以外的重大創傷事件,可能徹底地衝擊或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素質;例如遭逢重大天災、戀人分手、重要他人過世、經濟問題、課業挫敗、同儕競爭或受排擠……等。
而如果在重大創傷事件發生時,一個人的外在支持資源不足,創傷在心裡烙印的傷痕便會相當深長,當傷口逐漸潰爛,便會一點一滴地融蝕一個人身心能量的根基,直至完全被摧毀。
我在這裡要強調的是,自殺事件的發生,常常是各種因素交錯複雜並漸進累積促成的,任何簡單的因果推論,都只描述出部分事實而已。當全貌沒被看見,便會使真正重要的事情被忽略。
過度複雜化或病理化個人問題
面對社會事件,除了過度簡化問題成因這個盲點外,還有另一個常見的現象是,過度複雜化或病理化個人的問題。
我常參與一些關於校園性別事件的案例研討或調查,不論是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的樣態,不論情節的輕重,許多人常常一口咬定加害人必定有著「心理異常」,需要接受長期的心理輔導或治療。
由於我的身份是輔導教師與諮商心理師,在人類心理與行為上有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在一件性別事件發生並被披露後(一般校園性別事件的處理是被保密的,但有部分會被媒體揭露或報導),一些非心理助人領域的朋友便會問我:「你覺得這個加害人有什麼心理問題?」「他們要接受多久的心理輔導?」
我對這類的問題常感到很不舒服。這個問話本身有兩個假設,第一是,性別事件的加害人必定有心理異常,直接把這些人給病理化了;第二是,性別事件加害人心理異常的型態有固定的樣貌,所以眼前這個心理專家才能根據相當有限的資料予以分析論斷。
第一個假設充滿了過度對當事人問題「病理化」的成見,或「複雜化」問題,第二個假設卻又犯了「過度簡化」的毛病。然而,在我還沒有與這些加害人接觸並深入互動前,我又如何能夠輕易地下任何評論呢?
在校園中,面對這類性別事件的當事人,我們常高舉著要幫忙他們克服心理問題的旗幟,欲提供其專業協助,但傳遞出來的往往是「你是有病的,你要接受治療」的標籤或刻板成見。
對事實的全貌,我們究竟知道了多少?
社會上每天都有新鮮事在發生,媒體往往只揀選會挑動人們情緒神經的報導,也常用聳動的標題試圖引起閱聽大眾的注意。而我們在面對這些事情時,在未能了解全貌前,要盡可能避免過度簡化或複雜化問題成因,以及病理化當事人。
我們永遠無法知道事實全貌,但我們卻有責任盡可能用接近事實全貌的態度來探究任何問題。當我們無法得知事實全貌時,怎有任何資格對某件事下論斷呢?
特別是,在這個網路言論相當自由的時代,資訊傳遞與意見表達無遠弗屆。誰知道這些事件的相關人,是否正閱讀著網友們一則又一則的評論或指控,心中吶喊著:「事情不是這樣的!」,而心裡的苦卻無法表達。
(本文撰寫於2015年1月17日)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心理助人
孩子們教會我的事:原來,我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
學期末了,陸續與一些長期個案進行結案會談,好讓他們準備期末考以及迎接假期到來。在諮商室中,我正與一位談了半學期的個案討論本學期暫時結束諮商的事情。
「這學期,我們固定見面討論了幾週,老師觀察到,一開始妳的狀況真的很糟,到現在逐漸穩定,也越來越能自在地面對班上同學,而接下來就是期末考,我覺得我們的會談可以在這裡暫時告一個段落,妳覺得如何?」
坐在我對面的女孩,原本神色輕鬆自若,頓時表情凝重了起來,低下頭,沈默不語,兩行淚水從臉龐兩側滑下。我問她怎麼了,她只是搖搖頭,一句話也不說。
她的主訴問題是人際關係困擾,這是高中生常見的困擾議題—覺得不受歡迎、被排擠、沒朋友,缺乏歸屬感。在一次班級的衝突事件之後,她難以面對同學,不想進班上課,起了休學的念頭,於是被導師轉介至我這裡。
一開始,因為情緒狀況極不穩定,我們每週見面晤談兩次,漸漸地變成一週一次;我也觀察到她的神情,從低落、緊繃與難過,逐漸轉為自在、放鬆,甚至有了些許笑容。雖然仍時常低著頭,但我知道她的能量漸漸恢復,足以靠自己的力量面對同儕相處的壓力。
「當我提起我們可以結束晤談時,妳的神情就變了,突然間哭泣了起來。可以告訴我妳怎麼了嗎?」我試圖想知道現在是怎麼一回事,而這女孩就是低頭不語。
「這孩子,會不會對我產生了依賴?」我心裡盤算著。
我記得,當還是個諮商新手時,前輩及教科書上都常提到,要小心處理個案對助人者的依賴。「該不會是我疏忽了,沒處理好吧!」再加上她的困擾焦點是人際互動議題,也一直有著不安全依附的特徵……。想到這裡,我有點焦慮了起來。
另一方面,我感覺到內心有那麼些許的雀躍。個案若對我產生依賴,代表我對她而言是個重要的人;在長期陪伴的過程中,我對她一定是有幫助的。而當知道自己是被需要時,一種虛榮感油然而生。
「被需要」是一顆鮮美的毒蘋果,可口卻又充滿了陷阱。助人工作者常在無意間透過與個案的互動,滿足著自己被需要的需求,甚至享受著被崇拜、被依賴的感覺,自我價值無限地膨脹,膨脹到遮蔽了自己的眼睛,看不到個案的需要,忘記了需要被幫助的是眼前正在受苦的人。
心理助人工作,究竟是在療癒別人,還是療癒自己?
回到眼前低頭不語的孩子身上,我得弄清楚她現在怎麼了。既然無法言語,我就透過百變情緒卡,請她指認出目前她的情緒狀態。她選出了「孤單」、「受傷」與「害怕」三個情緒圖卡。
孤單、受傷、害怕……
會不會,因為我提議要結束諮商,讓她感覺到自己被遺棄了,因而有了受傷的感覺;當一個值得信任與依賴的諮商師要棄她而去了,她心裡有了「我終究還是一個人」的孤單感覺,想到又得獨自一人面對這個沒有自己容身之處的世界,心中是滿是恐懼。
正當我默默地揣摩著她內心的小劇場時,她抬起了頭,說話了:「我還是沒辦法面對課堂上分組活動這件事……」。我疑惑了,接著問:「可以多說一點嗎?」。
「沒來輔導室談話,我就得去上體育課。體育課要分組活動,我怕沒人要跟我同一組呀!」我慢慢地想起來了,這孩子總是挑體育課的時段來談,我一直不疑有他;而害怕分組落單這件事,也是我們曾經討論過的話題。
原來,這孩子的「孤單」、「受傷」與「害怕」是來自於對課堂中分組時可能落單的擔心,來輔導室晤談只是她用來逃避體育課分組活動的方式。
個案聽到不能繼續來談而傷心落淚,或許根本與是否對我產生依賴無關,只是單純地不能再以來輔導室接受輔導的名義,逃開面對分組活動可能落單的窘境。
短短的十幾分鐘內,我的心情像洗三溫暖,也像坐雲霄飛車。從擔心沒有處理好個案依賴的議題,到因為感到被需要而有著膨脹的自我價值感,到這一切與我似乎沒太大關連。
弄了半天,我被打回了現實─這孩子還得繼續被協助,而我也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重要。
在心理助人的過程中,孩子往往是我最好的老師。他們總是幫助我更透徹地認清自己的面貌。而今天,我的個案又幫我上了一課。她讓我知道,有一個人總是在扮演無所不能的救贖者,內心卻是自卑、空虛的可憐;而這個人,同時又帶著這跛腳的模樣,一點一滴地為世人做出貢獻,好像也還挺厲害的!
(本文撰寫於2015年1月8日)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學習輔導
孩子的課業學習,父母可以幫上什麼忙?
最近常應邀到各國高中擔任親職教育的講師,講題多半是「如何與孩子一同面對課業學習」之類的。
這樣的題目往往很吸睛,許多學校都告訴我,往常辦理親職教育時,前來參加的家長總是三三兩兩,會場冷冷清清,遇到這個主題卻是大爆滿狀態。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最關心的議題還是課業學習。
然而,在我的演講中,從不告訴家長可以教孩子哪些有效的讀書學習策略。我的主軸永遠只有一個,就是「信任孩子,別管太多」。
當貴人還是當鬼人?
一次演講會後,曾有一位母親前來回饋。她告訴我,以前,人家都告訴她要如何對孩子嚴厲、干涉、如何扮演一位虎媽,現在聽了我的說法,反而鬆了口氣。
為什麼鬆了口氣?身為一位有責任感的家長,無不關心自己孩子的課業學習。然而,許多家長沒有察覺的是,當自己為了孩子的課業煩惱不已、給予很多所謂的協助時,究竟是在關心孩子的課業,還是在處理自己的焦慮?
當家長對孩子的課業學習,有著永無止境的要求與擔心時,所做出的一切,往往不是真的在為子女好,而是想要降低或減緩自己內心的焦慮感而已。
當孩子的功課吊車尾,家長便擔心不已,連忙請家教、安排補習;孩子的成績在班上處於前段,則總是看哪一科比較差,要求他設法加強;孩子的課業成就已經夠水準了,則還要說服孩子花更多時間唸書,追求頂尖,好還要更好!
這樣的家長,對於孩子的課業表現,似乎沒有滿意的一天,有著無窮無盡的期待與要求;他們的內心常是惶恐、慌亂與不安的。他們無法放心地信任孩子,其實是不夠信任自己有能力或有資格擔任一位稱職的家長。
父母想透過左右孩子的課業表現來安頓自己身為父母的焦慮,孩子感受到的便是一種情緒壓力。對進入青少年以後的孩子而言,這不但達不到影響孩子追求課業成就的效果,反而被當作妖魔鬼怪,避之唯恐不及。
孩子看到父母,就好像看到鬼一樣!於是,想當孩子的「貴人」,卻變成了「鬼人」。
關於孩子的課業學習,現代父母應有的體認
看到這些焦慮的父母,我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安撫他們內心的慌亂。回想我的成長過程,父母也對我的課業擔心、煩惱過,也為我做了很多我認為並不需要的安排。不只在課業上是如此,在成長過程中的各個層面都可以是父母擔心的焦點。
就是因為天下父母心,父母便更應該學習用正確的觀念以及有效的方法,來與孩子一起面對課業學習。堅持用過時或錯誤的方法,只會持續帶來錯誤的結果。我認為關於孩子的課業學習,現代父母應有以下的體認:
(一)課業學習常是親子關係破裂的導火線:許多家長在孩子進入學校唸書後,與孩子的話題開口閉口都是課業。現在的孩子有著許多壓力與煩惱,而課業學習永遠居生活壓力之首。當孩子在學校面對課業挑戰已經夠煩躁了,回到家想放鬆心情,卻又得面對父母在課業學習上的關切、要求或嘮叨。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安慰、支持與讚賞,卻是貶抑、指責與批評;逐漸地,孩子開始不想與父母說話,或者面對父母便湧上一股無名火,親子關係逐漸走向破裂之路。
(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逐漸減弱中:孩子的成長歷程,就是一段由依賴到獨立的過程。青春期的孩子,便明顯處於依賴與獨立之間來回拉扯的時期。此時,孩子渴望自己做決定,也期待父母成為那最有安全感的情感後盾。於是,父母會發現,那個過去凡事聽話的孩子變了,有了自己的主見,甚至會違逆與反抗父母。許多父母不習慣、也不能忍受這樣的改變,想把孩子抓得更緊。事實上,孩子大概從進入國小高年級起,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力便持續在減弱中。由依賴到獨立自主,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要走向的道路,這是一種自然發展的過程,父母只能順應、接受,然後在教養方式上做出調整。
(三)父母不可能代替孩子讀書學習:許多家長見到自己的孩子讀書學習不講究方法,便急著去學習各種讀書策略回來教導孩子;或者把孩子的課本或講義拿起來好好鑽研一番,以能夠在孩子放學後,幫孩子溫習一番。事實上,結果往往都是事倍功半。我從不告訴家長有什麼好的讀書學習策略,因為,讀書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非得孩子自己主動投入精神與時間才行,父母是無法代替孩子上課、溫習功課與考試的。過度地幫孩子做任何介入或安排,只會讓孩子無法為自己的讀書學習負起責任而已。
(四)課業學習是個人自我管理能力的整體展現:應付課業學習的挑戰,需要的不只是認知能力,理解、歸納、分析、記憶與邏輯推理能力是基本的;除此之外,還需要在動機/情感、學習任務、時間管理、學習環境與求助資源等方面下功夫才行。當孩子感到課業挫折時,他得想辦法提振自己的士氣;當孩子有太多的生活瑣事時,他得思考如何妥善安排時間;當孩子遇到課業疑難,他得去請教同學或老師,這考驗著他的人際技巧。所以,課業學習的表現關乎著整體自我管理功力的展現,早就超出父母所能干涉或教導的範圍了,父母只能給出空間,讓孩子自行去摸索與發展出這些能力。
別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身長在一個極度重視課業學習表現的家庭中,父母從小便為我的課業學習做了許多安排。有一些對我有幫助,也有一些現在想來根本不需要,但我仍然感謝父母對我做的一切。
在那個還有高中聯考的時代,國三畢業後緊接著是高中聯考。還記得聯考前的一個月,一向用功且成績優異的我,突然間變得莫名地不想念書。當時的我鬱鬱寡歡,整天像個遊魂似地在家裡晃來晃去混時間。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只知道心中焦躁得很,說什麼也無法讓自己重拾書本。
父母見我這樣,從沒唸過我一句,甚至沒問過我到底怎麼了。每天晚餐過後,我的父親便帶我去看電影,看完電影後就是吃宵夜。
就這樣,父子倆看了整整兩個禮拜的電影。有一天早上,吃過早餐後,我便拿起書本來開始唸書了。我擬定了一份讀書計畫表,徹頭徹尾地投入課業複習中。經過最後兩個禮拜的衝刺,我考進了第一志願。
至今,我仍然不知道當時的我怎麼了?但是,我卻永遠感謝我的父母,在那段期間給了我無限的時間與空間去調整自己,不過問也不干涉。我知道他們心裡也很焦慮,但他們用完全信任的態度,陪伴著我面對那段心情低落的時光。正是那份信任與支持,成了我最終再度振作起來繼續衝刺的力量。
親愛的家長,面對孩子的課業困境,有時候不做什麼比多做什麼來得有力量。沒做什麼並非代表自己是不盡責的家長,而是一種對孩子的信任,相信孩子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因應課業挑戰,也將課業學習的責任完全地交還給孩子。
相反地,在課業困境中的孩子,要面對沈重的課業負擔已經夠惱人了,若回家還要面對父母的期待與要求,每天聽著那些他早已明瞭的道理,那壓力肯定會是加倍的,直到他無力招架。父母的關切與干涉,常常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成為Google無法取代的父母
過去,親族長輩是授與孩子生活必備知識與技能的來源,尤以父母為主要傳授者。近代學校教育的興起,逐漸取代父母的角色,成為訓練孩子具備謀生知能的主要管道。這幾年,拜網際網路與雲端智慧科技所賜,所有的知識、學問與技能,幾乎都可以由網路中獲得。因此,現代與未來的學校教育,學習「如何學」比「學會什麼」來得更重要,這也是學習輔導與諮商強調的精神。
當網際網路成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知識與學問的主要獲取管道,打破了時間、空間甚至語言的隔閡,知識的取得是如此簡單、快速;那麼,父母在孩子的讀書學習上,究竟還能提供給孩子什麼?有什麼是只能由父母給予,且是任何搜尋引擎都無法取代的?
答案很清楚,就是態度、價值、愛與勇氣等抽象的成分,而這些看不見也不容易說清楚的,卻是滋養孩子邁向成長與獨立的養分,也是孩子面對課業學習挑戰,追求課業成就必備的能量來源。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透過一些原則性的做法,一點一滴地為孩子注入這些成長的養分,包括:
減少替孩子安排各種學習活動,給出空間讓孩子主導自己的學習,練習為自己的課業學習負起責任,包括時間規劃、學習方式以及是否參加補習等。
當孩子面對課業壓力時,除非孩子開口求救,做父母的盡可能減少干涉,相信孩子有能力去因應與克服挑戰,做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後盾即可。
看見孩子的美好並時常表達讚賞,讚美孩子面對課業時的努力、勇氣與決心,而非只聚焦在課業表現,亦即學習的結果。
與孩子討論課業學習的目的與價值,傾聽孩子怎麼說,不評價也不給建議,只是讓孩子有機會去思索這個問題,自己找出答案。
事實上,當孩子越長越大時,面對讀書學習這檔事,根本不需要父母為他們做些什麼、幫些什麼;他們要的,只是父母的信任與全力支持,如此而已。
(本文撰寫於2014年12月16日)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心理助人
改變,一次一點點就好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photos/books-woman-girl-study-learn-4118058/)
--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那麼,你接下來有什麼計畫?」我問。學生沈默了一下,接著說:「我想我應該改變我的讀書時間安排方式,像是回家之後先寫作業,然後複習明天要考試的科目,接著去洗澡……」
學生嚥了一下口水,繼續說:「然後我上課要養成抄筆記的習慣,免得回家不清楚老師在說什麼。像是數學,如果上課聽不懂……」
我等學生一股腦兒地說完他「搶救成績大作戰」的計畫後,笑著問他:「我感受到你強烈想改變的決心,那麼,你要從哪一步先做起?」
學生愣住了。我解釋:「再好的計畫,都有一個開頭。著手的第一步,通常是你有把握、現在就可以做到的,而且比較容易堅持下去的」。
--
當會談中賓主盡歡時,別高興得太早
從事學習議題的輔導與諮商,最怕遇到的是毫無學習動機的學生,就是那種完全放棄學習,對成績表現毫不在意的人。他們通常是由師長轉介來,或者焦慮的父母前來求救。師長感到很困擾,輔導老師也很痛苦;若喚不起他們的學習意願,怎麼談都沒有用。
而有另一群學生,他們有著追求學習成就的意願,但持續使用了無效的學習策略,因此在課業學習上倍感挫敗。有的是讀書意志堅定,像拼命三郎似地死命唸書,但效果不彰;有的是怎麼樣都沒有辦法讓自己把心思好好地放在於讀書學習中,但他們對自己的課業表現仍感到焦慮不已。
在學習議題的會談中,對於有意願提升學習成就的學生,在引導他們檢視自己是如何使用各面向的讀書學習策略後,通常可以發現自己學習困擾的癥結所在;同時,進一步幫助他們看見自己其實擁有更多的選擇,也就是可以透過採用新的學習策略來有效提升學習效果,而非永遠落入進退維谷、坐困愁城的境地中。此時,學生便會燃起想要改善課業表現的動力,企圖開始做點什麼來嘗試展現新的學習行為。
當會談走到這樣的地步,是我們十分樂見的。此時,賓主盡歡,孩子帶著滿滿的希望走出會談室,眼神中散發著光芒,彷彿人生就此煥然一新。然而,有經驗的輔導人員都知道,不用高興得太早。
--
在改變的起點便迷失了方向
正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一般,十次中總有八、九次,在下一回的會談中,孩子們會帶著沮喪與挫敗的心情回到會談室中,告訴你這一個禮拜中,他什麼都沒改變。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原本困擾中的孩子,不是已經清楚覺知自己的問題癥結所在,並且也知道有更多的方法可供選擇,接下來,就是開始採行新的學習策略就是了,為何會沒有進展?
原因很可能出在,我們沒有幫助孩子們找到課業學習適切的改變起點。
人是一種很矛盾的動物,內心的痛苦有時候來自於選擇太少或沒有選擇,有時候卻往往是因為選擇太多,不知道從何選起才好,於是在改變的起點便迷失了方向。
--
過多的新學習策略,反而產生難以選擇的困擾
在課業學習議題上,影響課業成就的好壞,來自於各種因素的交織互動,包括認知訊息處理、動機/情感、學習任務、讀書環境、時間規劃與安排、求助技巧與求助資源等。當能彈性、適切地在各種因素上使用相關的學習策略,便有助於課業學習成效的提升。
好的學習者可以在各領域的學習策略上運籌帷幄,靈活分配心智資源,並且適度地加入更多新的學習策略來因應新的課業挑戰。就像馬戲團中轉盤子的表演一樣,熟練的演員可以在同一時間讓許多盤子在棍子上保持旋轉,甚至逐一加入新的旋轉盤子,輕鬆自如。
然而,剛從學習困境中獲得新希望的學習者突然發現,竟然有這麼多面向的讀書學習策略可以採用,而每一種策略對我似乎都有幫助時,心裡會想:「我究竟該先採用哪些學習策略呢?」。太多的選項一時間淹沒了他原本對課業學習狹隘的世界觀,選擇太多反而成了他的新困擾。
--
學習策略的使用缺陷
還有一些學習者急於改變,同一時間使用太多新的學習策略,在課業學習與生活習慣上做了過多或大幅度的調整。第一天總是信心滿滿,但接下來,壓力與疲憊相繼而至,當承受不住時,乾脆全盤放棄,改變又回到了原點(難以理解嗎?想想你減肥的經驗就可以了)。
在學習策略的相關研究上,有著學習策略的「使用缺陷」(utilization deficiency)的說法。學者Miller曾提到,許多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試行了新的學習策略,最後卻放棄了,不但沒有從新策略中獲益,還走回原來的老路。
Miller解釋,這是因為使用新的學習策略目的原是為了增進效率,但因為新學習策略的採行往往在一開始時耗神費力,在心智資源大量使用下,不但沒有節省時間精力,反而讓學習者更感到辛苦耗力,若是學習表現不如預期,很容易又回去使用原來已熟悉的學習策略。
從另一方面來看,當人們在面對困境時,會一再地使用無效的舊方法,要不是不知道有什麼新的方法,就是舊的方法可以為他帶來難以取代的好處。學生在面對課業挑戰時,常一再地使用無用的學習策略,原因往往是新策略無法立竿見影,而老策略雖然效果不彰,但過去曾有過輝煌的戰績,所以仍然抱持著現在也會有效果的希望。
--
找到學習行為改變的起點—微調就好
一旦我們知道人們在面對改變時的「慣性」,在與孩子討論課業學習議題時,我們就得引導孩子找到一個課業學習行為改變的適切起點。而這個起點,正是當孩子在採行新的學習策略時,從簡單、易成功之處著手,最好與原來的學習行為不要有太大的差異,也就是「微調」就好。
於是,我會問學生:「你的改善成績計畫的內容相當龐大,其中有哪件事,是你今天就可以做得到,不會讓你感到太困難,而且你有把握會持續做下去的?」
學生說:「早點睡吧!這樣第二天才不會精神不濟,上課沒聽懂,造成溫習功課的困難,於是惡性循環。」「很好,那麼,你原來幾點睡?現在打算提早到幾點就寢?」我試著引導他將目標變得更為具體、可觀察。若他的目標設定與原先的行為模式差異太大,我會請他重新思考。
接著我會問:「你會做些什麼,幫助自己可以做到提早上床睡覺呢?」我試著引導學生,更細緻與更具體地去思索如何落實這個行動計畫。當他能用語言完整地說出具體實踐步驟時,行動計畫已經在腦袋裡被預演了一遍,並被檢視是否有問題,這會增加新行為在今日被成功實踐的可能性。
--
逐步建立成功階梯,小變會成大變
千萬別小看這如此微小的改變起點,正如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中常說的:「小小的改變會引發大大的改變」,也如全國Super教師得主王政忠老師說的:「改變一旦發生,就會一直發生」。
我們期待看到孩子們在採行新學習策略的過程中,能夠引發漣漪效應,由一個點的改變,帶動線與面的全面不同,而非因為感到窒礙難行而退回原點。成功經驗的累積會帶來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孩子將更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更複雜的學習策略。
(本文撰寫於2014年12月27日;修改於2019年5月6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故意對你很壞,是因為在乎你:從《我的少女時代》看見關係中的矛盾
當紅國片《我的少女時代》(Our Times)到了尾聲時,徐太宇透過錄音帶對林真心做了真情告白,他說:「因為很在乎妳,所以才對妳很壞」。
徐太宇真的對林真心很壞呢!不過,看到這裡,曾經或現在正是少男少女的人們,一定很有共鳴吧!
☆☆
曾幾何時,你暗戀著某人,明明想對他好,卻總是做出相反的事情。
男孩對欣賞的女孩,不是裝酷擺臭臉,不然就是極盡捉弄之能事,看著她生氣再哈哈大笑,其實心疼得不得了。
女孩對愛慕的男孩,不是對他頤指氣使,恰北北、兇巴巴,不然就是故意裝生氣,說他最討厭了,絕對不可能理會這種男生!
九把刀說男生在感情中總是很幼稚;我想,女生好像也不遑多讓。明明想靠近,卻又不知道如何表達,只好用著有點白癡的方式來引起對方注意,好幾次弄巧成拙卻又懊惱不已。
☆☆
青春無敵,面對愛情卻又腦殘無比。到底該如何與暗戀的對象有更多話題呢?典型的爛招便是,神秘兮兮地告訴對方:「我想追某某某,你可不可以幫我?」這種昧著良心的老梗,總在學生時代一再上演。
老梗歸老梗,卻歷久彌新。因為,你會有更多時間和暗戀的對象相處,透過研擬戰略增加彼此互動的機會,透過無病呻吟獲得對方的安慰,那是生活中的小確幸,一天之中的大滿足。同時,你也有機會從對方的反應揣測他對你的感覺,是否在意你。不過,通常患得患失居多吧!
多了幾分曖昧,少了一些隔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你們彼此喜歡,只有你們雙方矢口否認說只是好朋友。
☆☆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真的很微妙。明明很在乎,卻又不直接表達,常要拐彎抹角就算了,還要做出可能讓對方討厭的事情。
除了曖昧中的少男少女如此,情人、夫妻與家人都是如此。各種關係,只要是在乎彼此的,常會用充滿矛盾的方式對待對方。
「我是因為在乎你,才會這樣罵你!」很熟悉的一句話,不是嗎?
親子之間、情人或夫妻之間,常透過批評、指責、控訴、挑剔、碎念等方式來表達對對方的關心,背後是善意的,卻往往不被對方接受,甚至被對方討厭。
因為太在乎對方,所以希望對方變成我們心中想要的樣子,希望對方照著我們的期待而活,沒有如此,內心的挫敗感便化做攻擊,令對方感到受傷。
因為太在乎對方,所以也希望對方同等地在乎自己。當對方沒有照著自己想要的方式做時,不被在乎的失望與落寞心情便轉換為不堪入耳的話語,更將對方推離了自己。
☆☆
曾聽過一個很特別的例子。
有位父親酗酒成性,回家便對妻小大呼小叫,只差沒暴力相向。妻子早習以為常,不予理會。三個讀中學的女兒避之唯恐不及,父親踏進家門時便逃難似地躲回房間,免得遭受池魚之殃。
三個女兒中,父親特別愛找二女兒講大道理,不是盯她功課退步,就是要她別交壞朋友,不然就是無故限制她不准出門。二女兒忿忿不平,明明自己的功課最好,也最不常出門玩耍,最聽話懂事,父親卻最愛找她麻煩。
父親哪裡是想找她麻煩?這位酗酒成癮的父親,早已失去在家中的地位了,心裡對女兒有著虧欠,總是想要和女兒們接近,以顯示自己還是個父親。而三個女兒中,就只有二女兒口氣最衝,最會頂嘴。但在父親眼裡,也只有二女兒最願意理會他,所以一直對二女兒雞蛋裡挑骨頭,從不斷地爭吵衝突中感受到身為一家之主的尊嚴。
許多家庭暴力中的施虐者都說,每次家暴前,一開始都只是想跟對方有所接觸,或者是求歡,或者是講講話,但一看到對方的表情或反應,一股怒氣便油然而生,失控的拳頭就這樣落在對方身上了。
☆☆
所謂的在乎,做出來的行為卻是在彰顯權力與控制對方。若是真的在乎對方,應該容許對方選擇對他而言最好的方式過生活,而非自以為是地把對方弄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更重要的是,既然在乎,為什麼不直接表達呢?讓在乎的人知道你的心裡對他充滿關心,希望能與他更接近些,希望他也能多在乎你一點,這不是很好嗎?
事實是,很難!總歸一句,拉不下面子吧!這與個人自我價值感有關。我們的內心住著脆弱的靈魂,多麼害怕在關係中受到傷害呀!
當我們是少男少女時,我們害怕被戀人拒絕,不敢直接告白,於是用迂迴矛盾的方式惹對方生氣,也獲得對方注意。當我們與家人或情人在一起時,我們害怕對方不願意按照我們想要的方式活,於是訴諸粗魯強硬的方式,以顯示我們是如何地為對方著想。
事實上,我們只是自私地在保護著自己那怕受傷的靈魂。
☆☆
年少時期,在感情中因為這些矛盾幼稚的舉動,才足以讓我們回味無窮。
長大之後,我們終究得學習如何對在乎的人直接表達情感,如此,你才有機會把握,而不是錯過。
我們終究得努力學習如何不擔心被拒絕、被傷害,放手而不控制,握著手卻不握痛手,讓在乎的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如此,關係的品質才會親密又自在。
(本文撰寫於2015年8月21日,圖片來源:我的少女時代(Our Times)官網)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人類心理
揮別創傷了嗎?看你學會了沒有!
「這是我第八次這樣告訴自己了!」她在心理會談中這麼告訴我。
幾年前,一位高一的女孩子因為感情困擾前來向我求助。她告訴我,有幾個男生同時追求她,但後來又到處說她壞話,散播她行為不檢點的言論,令她既生氣又委屈。
「妳從這件事中領悟到了什麼?」我問她。她堅定地說:「不可以太相信男生!」
「從小到大,這是妳第幾次這樣告訴自己了?」我接著問。她告訴我,算起來應該有八次了。
「為什麼,我總是一再遇到這樣的事情?」她哭訴著,這也是我很想問她的。
往前走、找方法,往回看、找解套
通常,在心理會談中,個案是帶著無法解決的問題或過不去的瓶頸前來。我會陪著個案一起找出更多有效的解決方法,亦即讓個案看到自己在面對困境時是擁有更多的可能性的;一方面具備更多的策略可以嘗試,另一方面也帶著更大的能量與勇氣去面對問題。我們工作的眼光是朝著未來的。
即使如此,也常會發現,個案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卡住了,想要往前走卻無法前進,或無力前進,堅持要停留在原地。這時候,我們得陪著個案往他身後一探究竟,是什麼牽絆住了個案,進而把那捆綁住個案的繩子給解開。而追溯到遠處,往往是一些人際關係中的創傷,特別是在生命早期與重要照顧者之間的愛恨糾結。
這女孩告訴我,她其實一直很討厭男生。因為小時候的一次難堪的經驗,讓她心底深深受傷,而父母在當時沒有站在她那一邊,支持著她、保護著她,令她始終感到相當委屈難受,也難以諒解父母。
一再上演的人生戲碼
於是,在親密關係中,她一方面對於異性的關愛有著強烈的渴求(源自於渴求父母的愛時感到匱乏),但又不願意輕易地接受一份感情(來自於對男性的不信任與厭惡)。當有男生追求她時,她通常不會明確地表明拒絕或接受,仍然熱絡地與對方互動,營造出曖昧不明的氛圍─這讓她有著一份安全感。
但這卻讓追求者心裡越來越不是滋味,特別是當她的追求者不只一位時。追求者們發現這女孩竟然同時與許多男生曖昧地互動,在久久得不到明確答案,又害怕被拒絕的情況下,轉而透過說女孩的壞話來保護自己的自尊。
當個案發現這些當初殷勤追求的男生,態度有了180度大轉變時,在困惑與氣憤之下,做出了「男生都不值得信任」的結論。而這樣的戲碼,在個案短短十幾歲的人生中,已上演了好幾次。
我試著讓這女孩看到,她是如何讓這齣戲一再地透過不同的形式,在親密互動關係中上演,沒完沒了。也讓個案看到過去的創傷對她的影響,以及她是如何發展出一些因應痛苦的僵化模式來面對每次的親密關係。
類似的困境為什麼反覆出現?
過去的創傷經驗,常對我們有著難以招架的影響。有時候,創傷的形成可以不用是災難性的重大事件,他人的一個眼光、一句話語,就足以在我們的心底留下深刻的傷痕。
然而,我們終究可以選擇不要成為過去經驗的受害者,而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用新的態度與決定來面對未來。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夠從過去的創傷中獲得足夠的學習。
當我們沒有從困境或痛苦中充分學習,類似問題所引起的痛苦仍然會一再地找上門來。
痛苦是一種身體或心理上的感覺,代表著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挑戰與瓶頸,讓我們的生存受到威脅,或者需求未能滿足、目標無法達成、期待落空等。痛苦的感受終究會過去,但是面對痛苦的因應方式卻可能為我們後續的人生製造出更多的問題。
面對苦難的兩種態度
我們在生活中所受的苦,最終會以兩種形式存留在我們的身上,一個是創傷,另一個是智慧,端視你面對痛苦的態度而定。
大部分的人面對痛苦,總極力想著要甩開痛苦、擺脫痛苦,於是發展出一系列防衛性的因應反應,包括否認痛苦的發生、壓抑痛苦、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或者怪罪、抱怨、批評或指責他人。
痛苦不被正視,雖然一時感受不到痛苦了,但終究會在內心深處形成創傷,在未來類似的情境中被勾起,小則隱隱作痛,大則如火山爆發。過去習慣用來因應或避免痛苦的行為模式自動化地被啟動,常成為生活中的不適應行為,甚至變成了「症狀」。
心理治療中常說「症狀」是具有「功能」的,指的就是這些症狀最初是用來因應痛苦的有效策略,但時過境遷,威脅不在,當事人仍堅持使用這些過時的因應策略。逐漸地,這些因應模式轉而成了不適應行為(或症狀),反而成為另一個困擾來源。
然而,如果面對痛苦,我們因應的方式不是試圖逃避它、解決它或消滅它,而是面對它、貼近它,細膩地感受它,用心去體會:「痛苦究竟想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是什麼?」「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什麼?」那麼結果便會大不同。
生活中的磨難,不論是一段令人難受的關係、工作上的挑戰、或者金錢、健康、自我價值……等議題,都是人生的功課,我們需要從中充分學習,明白了某些道理,才能拿到學分,痛苦於是離開。
這學分便是人生的智慧,擁有這份智慧,使我們足以去面對未來的挑戰。而你會發現,相同的磨難將不再找上門來,因為你學會了,成長了,茁壯了,問題都不再是問題了。你的內心深處將不需要用創傷的形式,時時提醒著你威脅的存在,因為你早就擁有成熟的智慧,有足夠的力量去因應這些困境了。
最有復原力的人,是最能從苦難中獲得智慧的人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關注的主題之一「復原力」(resilience),探討的是一個人是否可以從挫折與逆境中,很快地站起來,回到往昔的生活步調中,甚至脫胎換骨地活出更美好的人生。
許多人在人為或天然的重大災難後,儘管幸運地逃過死亡,卻出現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或者從此一蹶不振,再也無法回到生活常軌中,甚至出現各種後遺症。
然而,卻有一些人經過生活壓力事件的洗禮後,心理素質變得更強壯。除了很快地振作起來之外,也更積極、更樂觀、更有力量,將自己推向另一個人生境界。他們具有令人驚艷的復原力。
我認為,這些具有強大復原力的人,往往是最能從苦難中學習的人。他們不是不痛苦,但絕不設法逃避面對災難帶來的苦痛,而是靜下心來向內觀察自己內心的苦痛。他們將苦難當作人生的導師,不斷地問自己:「這個苦難教會了我什麼?」
於是,他們可以帶著從苦難中獲得的智慧往前走。此時,他們是更成熟的,他們更有勇氣、也更有能量地迎向未知的人生。智慧衍生出來的便是更多的選擇,讓他們在遇到下一個人生困境時,可以有更多的辦法去因應與解決,這便是「彈性」。
謙卑地向創傷所帶來痛苦學習,創傷才會真正地離去
人的一生中,誰不是在大大小小的創傷中度過,創傷對我們的影響可大可小。面對過往的創傷,我們可以不只是受害者。只要謙卑地向創傷帶來的痛苦學習,獲取痛苦要傳達給我們的人生智慧,陳年的創傷才能真正地離開我們。
只要學會了,我們便成長了,我們不再需要堅持用舊有的行為模式去面對新的困境;我們可以摒棄對現在生活毫無助益的信念系統,亦即那些阻礙我們追求成功快樂的羈絆,也就是「侷限性信念」。
當我們的想法更有彈性時,面對困境,我們將會發展出更多的因應策略,不再感到綁手綁腳。此時,我們便真正從過去的牢籠中被釋放出來了。
新的挑戰與挫折永遠存在,這也表示痛苦總是會與我們同在。與其耗盡能量企圖去逃離、消滅或否認痛苦,不如好好地與自己身心的苦共處,看著痛苦如何來,又如何去,如實地觀察當下地一切,這便是「正念」(mindfulness)的精神。
而理解痛苦這份功課所要帶給你的學習,痛苦便成了人生最寶貴的禮物。人生總總的挫折或失敗將不會轉化為創傷,而是昇華為智慧,為我們的人生帶來更多的成功與快樂。
(本文撰寫於2014年12月9日)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親職教養
親愛的家長:別用孩子的成就填補自己的人生缺憾
禁不起父母勸說,生涯路上轉個彎
最近,有個畢業生回學校找我。她在大學念的是企管系,最近打算準備公職考試。過去在高職時成績優異,也對商管領域深感興趣。畢業後,如願考進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學科系就讀,欣喜若狂。
我問:「我記得妳十分熱愛商管領域,會計超強就算了,英語也很了得,未來打算到外商公司工作。怎麼最近有了考公職的打算?」「是我父母要我考的,他們說這年頭做公務人員比較有保障。」
「那麼,這條路,你喜歡嗎?」我問。「不喜歡啊!但也不排斥。我父母一直這樣說,我就被說服了。」
我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成了一位公務人員,走的不再是商管領域了,妳會感到遺憾嗎?」這孩子低下頭,沒說話,臉上難掩一絲落寞的神情。
幾年前,這孩子的父母因為金融風暴,投資失利,導致家裡負債累累。父親到大陸謀個低階管理職,沒日沒夜地工作,在異鄉看盡人情冷暖。回到台灣總是抱怨工作勞累,也悔恨過去的投資血本無歸,開始對那些有穩定收入的軍公教人員羨慕不已。
在孩子念到大二時,父母兩人開始輪番勸說,要孩子轉換跑道去考公職,謀個穩定又有保障的工作較實在。
「我看我父母是怕到了,現在整天緊盯著我去補習,我不想也不行,只得照他們的意思走。反正他們說的也不是沒道理,就試試看吧!」我看到了孩子不想讓父母失望的貼心,也聽到了孩子心中的無奈。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選擇先照顧誰的需求?
我向來不會建議學生選擇哪條生涯路才會比較有前途,一方面是我也不知道(我若知道,豈不是成了陳半仙?),另一方面是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我認為,一個人要在生涯上發光發熱,你所選擇的那條路,必定是會讓你感到超有興趣的擅長領域,同時能專注其中樂此不疲。熱情是讓人投入十倍、百倍努力的推進器,少了熱情做為支撐,努力是難以持久的。
但我也看到許多孩子會為了符合父母的期待而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們不想讓父母失望,不希望與父母對抗,寧可捨棄自己的熱情,以換取父母的放心、肯定與讚美。
在現在的社會氛圍裡,這樣的年輕人若是剛出社會,可能會被認為是一群沒有主見、沒有企圖心的「媽寶」。但一個人為什麼要甘於聽父母的話,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呢?
很有可能,他們把父母的期待,看得比自己的理想還重要吧!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會選擇先照顧父母的需求。我們姑且稱他們為「乖孩子」吧!
「乖孩子」的乖,或許是害怕失去與父母之間的情感連結
乖孩子不必然從小聽話,凡事聽話,但總在人生關鍵時刻,聽從父母的指示,遵從父母的安排。例如升學選系、找工作、尋找婚配對象……等。乖孩子會透過犧牲自己的願望,來完成或表達對父母的愛,或維繫著與父母之間的那份情感連結。
他們痛苦著、掙扎著、不捨著,總是在追求自我與滿足父母期待之間進退維谷,最後終究選擇了與父母站在同一邊,因為擁有父母親的情感連始終結勝過於自己鍾愛的一切。每當想要做自己時,一股對父母的罪惡感油然而生,終而迫使自己交出對人生方向的主控權。終其一生在這樣的痛苦掙扎中度過。
在華人社會中,這樣的情形不難見到,或許跟整個華人社群崇尚孝道的倫理精神有關吧!然而,包裝在孝順這道德糖衣底邊的,常是身為父母者企圖透過孩子的成就,來彌補自己過往人生的遺憾與未被充分滿足的需求。
婚姻已失敗,教養孩子不能再失敗
幾年前曾接到一通家長的電話,是一位媽媽,用著相當急促的語調,訴說著孩子的問題。電話裡講不清,我請她到學校來談。
她是一位單親媽媽,獨立撫養三個孩子長大。老大與老二都是女兒,課業與表現雖不算頂尖,但也不需媽媽操心,現在都已經念大學去了。唯獨剛上高一的兒子,學習狀況不佳,成績班上墊底不打緊,成天渾渾噩噩,到學校便是在課堂上睡整天,回到家則盡是看電視、上網,非要母親拿著棍子在背後押著他,否則不曾拿起書本來翻過。
經過一番了解,孩子對課業學習暫時不感興趣,個性內向但喜歡動手操作器物,國三便透露想要去做學徒,學個一技之長。母親硬是要他繼續升學,說是至少混個高職文憑,在這社會上才有個生存的餘地。
若是這樣,或許應該順著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念工業類的職業學校,那裡有更多的操作性課程,自然會讓孩子有多些學習動力;反倒來了這間向來要求課業與升學率的商職,只會痛苦不堪而已。
母親說:「這怎麼成?他那沒責任感的老爸,就是做工的!一輩子在工廠裡打零工,不景氣時工作一個換一個。下了班就跟朋友出去喝酒,賺來的錢都花在喝酒上了。回到家又常發酒瘋,脾氣來了見人就打,家裡都靠我在撐,我要不是實在受不了,不然也不會跟他爸離婚。」她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難不成要他像他老爸那樣沒出息嗎?」
「可是,他不一定會像他父親那樣子呀!」我說。「我不管,學商的還是社會地位高得多,我押著他也要他讀完這三年」這母親的態度相當強硬。
「我可不要到時候他怨恨我!」她又補上一句。
顯然,這位母親把自己婚姻失敗的遺憾以及對孩子父親的憤怒,全轉移到這家中最讓人不放心,也是唯一的男孩子身上了。
當男孩一天一天長大,做母親的彷彿在男孩身上看到了那個讓自己痛苦萬分的丈夫昔日的模樣。於是,在婚姻中傷痕累累的母親,處心積慮地透過對孩子學業與生涯上的安排,盡可能避免讓孩子越來越「像」父親。
而婚姻的失敗,對這位母親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大遺憾,再怎麼不得已,對孩子自然也有著一份虧欠。這份遺憾與虧欠,時時提醒著自己,絕不能在養兒育女上再度失敗。所以強硬地以自己的方式為孩子做出了所謂「為孩子好」的安排,就怕到時候兒子怨自己時,自己除了是個失敗的妻子,也成了一位失敗的母親了!
三類情緒勒索的語言訊息
不自覺地假愛之名,行控制之實,讓孩子成了自己眼中理想的模樣,真的會讓自己的孩子獲得人生的成功快樂嗎?這樣的父母,常對孩子釋放出三類的訊息:
(一)沒功勞也有苦勞:「我們含辛茹苦地把你拉拔長大,寄託全在你身上,你就不能體諒父母的辛苦,聽一次我們的話嗎?」許多父母常會對孩子提起過去撫養子女時的艱苦歷程,期待孩子知所感恩、知恩圖報,而成全父母的期待正是最好的回報。
(二)一切都是為你好:「我們這是愛你,是為你好」、「爸媽難道會害你嗎?」、「如果不是為你好,早就讓你自生自滅去了!」。父母的良善動機令孩子不忍拒絕,那份比天還大的恩情,怎能視而不見。孩子總在心裡想著,如果我沒有做到他們的期待,不就辜負了他們對我的愛,也顯得我不夠愛他們,這豈是為人子女該有的態度呢?
(三)後悔了別怨我:「好啊!你追尋你的理想去,到時候餓肚子別怪我沒先提醒你!」、「不聽我們的話沒關係,到時候後悔了可別回過頭怨我們沒阻止你!」。父母說出這類話,顯然與孩子之間的拉扯已到了相緊張的程度了。爸媽自認為已為孩子做了最好的安排,於是用這樣的話語暗示著自己的責任已盡,對子女已無虧欠。聽在孩子耳裡,總會有著一份惶恐,擔心著「父母是否永遠不再理會我了?」,也感覺到與父母之間的情感連結可能就此斷了。
簡而言之,這些典型的話語都是某種形式的「情緒勒索」,亦即透過讓對方恐懼情感破裂、感到愛的匱乏,以及訴諸罪惡感,控制著對方的行為。
是為孩子好,還是為自己好?
子女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時時刻刻渴望著與父母之間有著愛的連結。愛的連結是成長過程中的滋養品,是讓人有安全感地邁向獨立自主的養分,也是日後自信心與信任感發展的來源。當失去了這份愛的連結,會讓人惶恐不安,不知所措,隨之而來的是便是各種形式的心理衝突與心理困擾。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的本意總是為子女好,然而,在這「我是為你好」的話語底下,又有多少成分其實是在為自己好?而所做所為中,真正讓孩子獲得人生成功快樂的成分又有多少?
在子女身上看到自己人生的不完美
每個人都是在跌跌撞撞中長大,難免會遭遇挫敗、失意,並在心底留下大大小小的創傷,同時,也會有許多遺憾與未被滿足的需求。終其一生,人會用盡各種方式去填補或滿足那些人生的缺憾。當進入親密關係中,便渴望另一半能夠填補那份空缺;而有了子女之後,便將這些期待全寄託在孩子身上。
許多父母因為過去經濟匱乏而無法念大學,便拼了命賺錢也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過去因為出身卑微或社會地位不如人,便冀望孩子在各方面要處處比人強,以補償自己內心深處的自卑感(自己沒能耐與別人比,便把孩子推出去和別人比);甚至,自己過去是在威逼之下而有了一番成就,便也用威逼的方式對待下一代,以為高壓管教是最好的方式,然而心底的另一個真實的聲音卻是,自己曾經歷過這些磨練,自己的孩子也要如此才會有出息。
為人父母很容易在孩子的身上,看見自己成長過程中重要他人(那些愛過自己或傷害過自己的人)的影子,更常會看到自己過去的模樣。過去的創傷或遺憾,便很容易在無意間透過控制孩子「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做為療傷止痛的途徑。
孩子絕不可能代替父母完成什麼
然而,子女絕對不是父母的財產、工具或是替代品。再怎麼愛孩子,孩子終究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終究得為自己的人生成敗負起完全的責任。父母只能提供其成長所需的滋養,包括足以生存的條件以及愛的聯繫,在孩子充分成長後,就得讓孩子離去,靠自己的力量去開創自己的人生。
同樣的,父母自身生命的成敗與品質,也得由父母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內心的缺憾或未被滿足的需求,仍得由自己去面對、處理,甚至超越;而非全寄託在孩子的成就上,要孩子代替你完成些什麼願望;當然,也絕不可能將孩子打造成另一個你。
讓愛的連結永遠存在就好
親愛的家長,放手吧!當你的孩子已經大到足夠自理自己的生活時,就該是讓他憑自己的熱情與力量去開創自己人生的時刻,同時也得讓他為自己的人生成敗負起完全的責任。
父母能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不管他做了什麼決定,父母永遠是最重要的支持者,那份情感的連結永遠存在,如此而已。
(本文撰寫於2014年11月20日)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親職教養
親愛的家長:信任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曾經在一次的親職講座中與家長談如何陪伴孩子讀書學習。會後,有個父親前來問我:「陳老師,你說的讀書方法都很有道理,有些我也有要求我孩子這麼做;可是,我的話他都聽不進去!」這是一個國三學生的家長,憂心忡忡。
我問他:「是只有談到讀書學習這個話題他不聽你的,還是所有的事情都不聽?」他想了想,接著說:「這樣一講,好像很多事情都不太聽我的,他甚至很少主動開口跟我說話。」
親子關係的品質不良,給你再好的育兒偏方都沒有用。古人說「不打不成器」;但現在父母要是動手教訓孩子,孩子頭也不回跑出家門不打緊,還知道打113要警察、社工來關切你。堅持錯誤與過時的教養方式,不僅無助於親子關係品質的維持,還會為親子互動帶來大災難。
孩子最不能接受的教養方式
我常告訴家長:「愛孩子的方式有千百種,孩子能接受的卻只有兩三種」。要尋覓到那兩三種孩子能接受的關愛方式,先了解一下孩子最不能接受的教養方式有哪些吧!
(一)話題總圍繞在課業:孩子回家想跟父母分享學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卻永遠被問功課寫了沒、考試考了幾分;孩子提到與朋友相處的有趣經驗,父母卻要孩子的心思不要老是放在那些「沒用」的事情上,多花點時間管好功課。其實,孩子還有很多其他的部分期待被父母看見。
親愛的家長,試想,當你每天回家時,孩子問你的第一句話都是:「今天賺了多少錢」,你會覺得開心嗎?
(二)什麼都拿來跟別人比:課業成績、才藝、身高、體重、言行舉止……什麼都可以拿來跟別人比。跟自家兄弟姊妹比、跟親友同事的小孩比,就算考滿分也要問班上有幾個同學跟你一樣。孩子小的時候比課業,成年後比學歷、比工作、比收入,接著比婚姻、比生幾個小孩……,從小比到大,永無止盡。
親愛的家長,試想,如果孩子整天跟你說:「同學的家裡很有錢,每年出國好幾次,我們家都沒有」、「同學有開名車的爸爸接送上下學,我卻要自己坐公車上學」,你做何感想呢?
(三)盡是找缺點、翻舊帳:許多家長幻想著養出完美的孩子,於是不容許孩子犯點錯,便將關注的焦點全放在孩子的缺失上了。有的孩子各科都考得不錯,唯獨某科比較差,就硬是被家長抓住那個點拼命說教;孩子到親戚家忘了打聲招呼問好,就被當眾指責沒禮貌,讓孩子感到顏面盡失。找到了缺點不打緊,還要把過去類似的錯誤全都翻出來數落一遍。「難到我就這麼一文不值嗎?」有學生這樣對我控訴著父母。
親愛的家長,如果你無法凡事做到盡善盡美,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也要完美無瑕呢?孩子真有一天完美了,你是否會認為太完美也是一種缺點呢?
(四)過度幫孩子做決定:孩子年幼時,沒有決定事情的能力,父母為孩子打理一切乃天經地義。孩子漸漸長大,許多父母仍將做決定的權力緊握在自己手中,不肯下放。小從生活中的吃什麼、穿什麼、一天的時間如何安排,大到學校科系的選擇、未來的職涯規劃等,都要孩子聽父母的。理由是「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聽我的鐵定不會錯;或者,我不放心你做的決定。簡單來講,就是管太多。等孩子到了真正需要獨立自主的年紀時,又反過來責怪孩子沒有能力為自己做決定。
親愛的家長,試想,如果你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是個「媽寶」或「靠爸族」,是否正是你這個「寶媽/爸」造成的呢?
(五)情緒勒索:有些父母不停地告訴孩子自己有多辛苦,勞心勞力都是為了孩子,同時指責孩子為什麼不能體諒父母的心情,好好表現、出人頭地呢?「爸爸媽媽每天辛苦工作還不是為了你們,供你們讀書,給你們過好日子,難到你就不能認真一點嗎?」這種會讓孩子產生罪惡感與愧疚感的言行,就是一種情緒勒索。
乖孩子願意體諒父母,好好配合,但長久下來,每當想要獨立做自己,便認為是在背叛父母,一輩子活在罪惡感之中。而受不了情緒壓力的孩子便急於與父母切斷情緒連結,透過晚歸、避免碰面、長大後到很遠的地方唸書、工作,逃避與父母在情感上有任何接觸。
上述父母常見的教養行為,常是把孩子的心越推越遠的原因。
界限,即使是孩子的界限都需要被尊重
親愛的家長,當你發現孩子與你不再無話不談了,問點事情不是不理不睬,不然就是不耐煩、口出惡言,到最後乾脆來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相應不理。那麼,你得好好思考,是否長期以來用了上述幾個孩子難以接受的方式與孩子互動。許多家長無法覺察這些問題,當孩子越想遠離父母,父母便盯得更緊,逼得更嚴。
人與人的相處像是在跳雙人舞,你前進一步,我就退後一步;你要我前進一步,你就得先退後一步。
越是大一點的孩子,越需要他人尊重、肯定以及擁有自我獨立的空間,這便是界限(boundary)。即使是在親子關係中,也有界限的存在。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不是父母的財產,也不是父母本體的延伸,孩子的界限也需要被尊重的。
明白了這一點,父母便不會認為自己有權力控制孩子,而是懂得尊重與支持孩子的發展,即使孩子的決定或表現不如我們的期待,也得相信孩子自有能力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用這樣的態度與孩子相處,便是「信任」。
因為信任……
因為信任,你對孩子才不會有不合理的期待,你不會只看到你想看的,而是能夠完整地看見孩子的全貌。你會發現,在孩子身上,除了缺點之外,還有優點的存在;並且能夠去讚美、肯定那些美好的地方。如此孩子將會更有自信,每天都是朝氣蓬勃的。
因為信任,你會知道孩子自有能力去因應他的課業任務,就算課業成績不理想,你也會相信他有著其他的能耐幫助自己活出美好的人生。於是,你會願意與孩子一同討論任何話題,你們將能無話不談;而在良好的溝通品質下,你的建議也將更容易被孩子採納。
因為信任,你會相信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生下來自有其存在的價值,不需要透過與他人比較來證明什麼。我們唯一需要比較的人只有自己,幫助孩子看見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的自己更進步一些,更快樂成長一些,這就是成功的父母。
因為信任,你會相信孩子有能力打理自己的生活。於是你不用每天緊迫盯人,不用干涉孩子的每件大小事情。當孩子有了主導自己生活的空間,他便有了練習做決定的機會;他可以練習成功,也可以練習犯錯。父母只需要與他充分討論,提供一些意見或觀點,最後尊重孩子的決定,放手並全力支持孩子的決定。因為是孩子自己做的決定,所以他得為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他將會成為一個更有責任感的人。
因為信任,你會知道父母有責任提供孩子成長所需的滋養,但孩子不需要為了報答父母的辛勞而努力或功成名就,他們只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於是你不會無意識地利用罪惡感來控制你的孩子,讓他永遠困在愧疚與矛盾的情緒牢籠中。如此,你的勤奮努力將成為孩子的楷模,而是不是孩子的情緒壓力來源。
信任在親子教養中的實踐
許多人以為,信任就等於放縱孩子,對孩子什麼都不管。事實上,信任是一種尊重,將孩子當作獨立自主且有能力自我照顧的個體的表現。
信任,不是嘴巴說說而已。信任,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要實踐在與孩子的互動之中的。首先覺察到自己是否一直用著不能被孩子接受的方式在教養孩子,並且開始在每一次與孩子的互動中練習著「信任」。包括:
(一)擴展與孩子之間的話題,而不是總在談課業。
(二)停止與別人比較,讓孩子看見自己一天比一天更進步,而不需透過與別人比較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三)欣賞孩子的優點,儘管再平凡無奇都值得被看見。
(四)給予孩子主導自己生活的空間;除非是攸關生死的大事,否則少干涉。
(五)無條件地提供孩子成長所需的一切滋養,停止情緒勒索或一切條件式交換的行為。
孩子在被信任的氛圍下長大,最能活出自己的生命力,也能一直與父母有著正向與溫暖的互動關係。信任,是身為父母的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親愛的家長,現在就開始學習信任吧!
(本文撰寫於2014年10月23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