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搜索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Enter your search query...
搜尋文章
親子關係
親職教養
和孩子討論犯錯行為,一定要很嚴肅嗎?
在輕鬆的氣氛中,大人分享自己過去類似的糊塗事,以及如何從中記取教訓、有所學習,孩子反而比較能聽進去並印象深刻呢!事實上,當孩子犯錯或表現不佳時,本人比誰都還要難過,大人真的不必再多加責怪。父母適當地分享過往類似經驗,常能讓孩子鬆一口氣。孩子也比較能接納自己的過錯,不再懊惱或自責。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3 1 月, 2025
親職教養
能有多自律,才有多自由
管多一點、還是管少一點?一直都是青少年家長最煩惱的事情。該如何拿捏分寸,沒有絕對的標準,需視每個孩子的個別狀況而定;同時,也牽涉到家庭文化,以及父母本身的教養觀與價值觀。事實上,什麼都不管,對於青少年並非是最好的。真正的自由,不只要建立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上,更積極的是要能管理好自身的任務,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9 12 月, 2024
育兒路上
因育兒而建立起的社交活動,是助力還是阻力?
《我不參加媽媽聚會的理由》的作者李美蘭,在韓國享有極高知名度。她曾將自己在媽媽群組中的痛苦與矛盾寫到網路上,意外引發共鳴。她也決定刻意脫離這樣的人際關係,讓自己把心思專注於與孩子的互動上,終於找回內心的平靜。如果你也正對於是否要留在家長群組中感到掙扎的話,不妨讀讀作者的心路歷程與見解。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8 10 月, 2024
脫癮而出
為什麼你需要這麼早給孩子自行保管使用的手機?
先讓孩子使用家裡的大螢幕載具,如電腦、筆電、平板,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在規範好時間下使用,同時注意孩子接觸了那些網路內容。長期觀察孩子,如果多能遵守約定,上得去也下得來,也就是有一定程度的自律,那麼就可以有限度的提供孩子手機使用,但初期仍要約法三章,再來才是開放更多,最後才是自行保管使用。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3 9 月, 2024
脫癮而出
數位時代的兒少危機
晚一點再給孩子自行保管使用的手機;在此之前,僅提供孩子電腦、平板等大螢幕載具;並與孩子約法三章,要求孩子僅能在規範的時間內上網。限制孩子接觸娛樂型短影音,同時,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大量及深度閱讀的習慣。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3 9 月, 2024
親職教養
你需要堅定,但別與孩子硬碰硬
順應孩子的邏輯,而不是要用大人的道理去說服孩子,能免去許多溝通中的衝突與對立。別誤會,這麼做不是寵孩子,而是善用溝通的智慧,減少在枝微末節的小事上,和孩子爭對錯,傷神又傷身。你需要堅定,也要有彈性,別和孩子硬碰硬。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3 9 月, 2024
脫癮而出
電玩成癮只是假象,真相是內在孤獨與空虛
大人穩定且溫暖的陪伴是最終解方。電玩遊戲再有趣,也比不過父母的肯定、讚賞以及臉上的微笑;電玩遊戲再刺激,也比不上窩在父母懷抱裡,聽父母念故事,與父母談心。真實世界的人際互動,就是心情低落時的魔法咒語。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5 9 月, 2024
親職教養
現今青少年的孤單危機,家長們看見了嗎?
不論是在學校或是補習班,青少年看似朋友很多,私底下卻仍感到寂寞。那是因為這些關係連結並非有意義或深刻的,無法安全的與對方交換心事,更擔心好友突然間被搶走,自己終將孤單一人。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 9 月, 2024
1
2
3
...
7
7的1頁
最新文章
那些你不想要的,終究需要去面對並接納
24 1 月, 2025
給出青少年回饋前,請先加上幾句話
9 1 月, 2025
讀書講方法,從小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3 1 月, 2025
和孩子討論犯錯行為,一定要很嚴肅嗎?
3 1 月, 2025
能有多自律,才有多自由
19 12 月, 2024
熱門文章分類
親職教養
117
人類心理
115
心理助人
63
教育現場
40
學習輔導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