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搜索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Enter your search query...
搜尋文章
親子關係
親職教養
願意欣賞自己,就能自我接納
一個人要自我接納,先得能自我欣賞。特別是,那些時常自我否定,覺得自己不如人的人。但要他們欣賞自己,談何容易?因為,他們眼中看出去的自己,就是不如人呀!而我做的,就是先把對話的焦點,放在這孩子想要受歡迎背後的正向意圖,也就是「希望變得更厲害」。接著,再好奇地問他:「努力做了些什麼,讓自己變強?」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2 3 月, 2024
親職教養
說溫暖尊重的話語好難,所以需要不斷練習
學習任何親子溝通技巧,都不該是要控制孩子;而是讓孩子感到溫暖、安心、尊重與自信。在這樣的基礎下,孩子自然會成長蛻變,走在健康正向的路上。孩子那些大大小小磨人之處,都會過去的。你會發現,當孩子長大之後,能和你自在相處,每天能展露笑容,這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就。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0 3 月, 2024
親職教養
青少年的挑釁、試探與對抗,背後都是為了獲得愛
幾乎所有的青少年,都會出現種種種令大人頭疼與惱怒的行徑,最常見的包括測試大人的底線、挑釁的言語與動作,以及種種不配合與對立反抗。你可以把青少年的這些行徑解釋成叛逆;然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在角色混亂的心理發展危機中。他們不斷追尋自我統整,但卻不斷感到迷網、錯亂、衝突與自我懷疑。表現在外就是令人搖頭的問題行為,背後其實渴望著愛與連結。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5 3 月, 2024
教育現場
神老師的溫度,不只暖孩子的心,還療大人的傷
我常閱讀並分享神老師的文章,是因為神老師在教室裡的做法,與我的理念不謀而合。她不給學生罰寫,而是去探究孩子的學習困難;她會要求學生遵守規範,但不苛責沒做到的學生,而是去察覺孩子的不得已,並與學生一起討論想辦法,或給予孩子更寬容的空間。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 3 月, 2024
親職教養
讓青少年告訴你,他內心的煩惱與期待
撕下「學霸」、「資優」、「頂尖」或「卓越」等標籤,這些孩子也是個普通人,他們與父母之間也難解的心結,有衝突、有對立、有冷戰。他們的父母也曾為他們感到煩惱,更疑惑與不解孩子的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 2 月, 2024
教育現場
光是傾聽與理解,就能帶給孩子力量
一開始,同儕只是覺得他們跟大家「不一樣」。後來,某些謠言或批評開始流傳,像是他們身上有傳染病,或者他們心機重、無腦、愛裝可憐等。在人云亦云下,周遭的人漸漸開始疏遠他們,並有意無意地諷刺、排擠甚至展開人身攻擊,發展成更嚴重的霸凌。然而一開始,就只是覺得他們不一樣,有些看不起或討厭罷了!這可說是一種「偏見」。偏見無所不在,但大多數人不一定能覺察。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3 1 月, 2024
親職教養
國中校園割頸事件發生後,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孩子的成長如何,家庭教育永遠是最重要的。我們無法預測下一次的危機會發生在何時何地,但我們可以與孩子建立安全穩固的關係,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與習慣,這是家長該做的,責無旁貸。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9 12 月, 2023
育兒路上
合宜的情緒表達與人際互動,從家庭生活中落實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人際互動場域,也是發展情緒表達和人際技巧的最佳場合,除了在生活中找機會適當引導外,大人本身的以身作則更是重要,成天怒氣衝衝的父母,是教不出情緒平穩、內心強大的孩子的。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5 12 月, 2023
1
2
3
4
...
7
7的3頁
最新文章
面對悔恨,你需要的是更多理解
31 3 月, 2025
修正直覺偏見,享受人際連結的美好
27 3 月, 2025
為什麼孩子不配合?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配合
10 3 月, 2025
孩子愛罵髒話、爆粗口,如何引導?
21 2 月, 2025
那些你不想要的,終究需要去面對並接納
24 1 月, 2025
熱門文章分類
親職教養
118
人類心理
117
心理助人
63
教育現場
40
學習輔導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