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

「其他人也這樣,為什麼只針對我?」當孩子只想「比爛」時……

會做比較的孩子,常是在意「公平」與否的孩子。當自己與別人一樣表現優異,他希望自己也能獲得讚賞,當別人與自己一樣犯錯,他希望別人也能獲得懲罰,這便是他們理想中的「公平」。

在覺察中反思,情緒總在提醒我們一些事情

覺察與反思,是為了中斷那些慣性的行為模式,當下一次面對類似情境時,用更有效的方式應對。但在這之前,還有一項重要的功夫,便是「允許」——允許自己可以情緒失控,允許自己可以無能為力,或者,允許自己就是搞砸了。

就是那臨門一腳! 情緒暴走正在摧毀你苦心經營的家庭關係嗎?

當我們的身心狀態處於臨界失控的邊緣時,常會因為一點點微小的刺激,就使我們情緒大暴走。也就是,常常,我們的現狀與情緒失控之間,就只差臨門一腳的距離,但我們不一定能察覺得到。而那些微小的刺激,常常是來自我們最親近的人的某些行為、話語或態度,輕輕一戳,火山就噴發了。

為什麼,我總是受不了那些幼稚的孩子們?

人生中最有趣的事情之一,便是那些你憎惡、迴避與最不願意接受的部分,總會在生活中以各種形式的挑戰反覆出現,就像是你的功課一樣,逼著你得去面對。

最新文章

Google search engine

熱門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