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禮物,還是惡夢——該不該讓孩子經歷挫敗?

-

(圖片來源:https://stocksnap.io/photo/OOXTIVFKHV)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有句老話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你認同嗎?

過去,我是個學校輔導教師,辭去教職後,我成為諮商心理師,同時也在各處做著家長支持的工作,常被徬徨的家長問到一些問題。

有位母親問我:「我的孩子從小熱愛藝術創作,也頗具天分,老師推薦他去參加比賽,他也想參加,但我很猶豫。我擔心萬一比賽失利,他會因此失去了對繪畫的熱情,怎麼辦?」

有位父親問我:「該讓孩子就讀市區的明星高中好,還是家裡附近的社區高中好?孩子每天往返市區,耗時費力,又怕發生意外,更擔心通勤途中,在外流連,交到壞朋友,我是不是就讓孩子留在家裡附近的學校唸書就好?」

有位母親問我:「我的孩子剛升上國中,在班上一直沒有交到朋友。我擔心他會被排擠、邊緣化,我是不是因該幫他辦理轉班或轉學?」

有位父親問我:「我應該幫我的孩子暫停安親班裡的全美語課程嗎?他沒什麼基礎,在那裡總是鴨子聽雷,每天都感到很沮喪!怎麼辦?」

如果成長中的挫敗經驗是避免不了的

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想見,大部分的父母都心疼孩子遇到困難,想方設法讓孩子避開可預期的挫敗——即使人們多認同「失敗為成功之母」的道理。

演變到最後,便會過度代替孩子做決定——是否補習、如何安排課餘時間、結交哪些朋友、升學選擇的方向、金錢的使用方式……等。問題是,如果這些成長過程中的挫敗經驗,是孩子無法完全避免的呢?

或許,我們該問的是:「如果挫敗避不了,該如何支持孩子去因應挫敗?」

孩子是否會被成長中的挫敗擊垮,與挫敗本身的性質、強度及持續的時間有關,也與孩子本身的心理素質有關。我們無法預期或控制什麼樣的挫敗會找上門,但我們能卻能透過幫助孩子提升心理素質著手。

逆境童年經驗對身心健康的衝擊

1980年代起,美國的醫學與公共衛生學界開啟了一波逆境童年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的研究,許多臨床工作者不約而同地發現,童年時期遭逢的重大逆境,如遭受性侵、虐待、疏忽照顧或者處在失功能的家庭環境中,會直接地衝擊到一個人的身心健康,首當其衝的就是學習功能,同時出現一系列的情緒困擾、精神疾病、自我傷害或犯罪行為,以及影響免疫系統及內分泌系統,提高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風險(註)。

這波研究喚起了人們對於兒童時期成長經歷的關注,世界先進國家都致力於避免讓孩子暴露在各種嚴重的危險環境中。然而,這波研究也發現,當一個人不可避免地會經歷一些成長中的創傷時,若他的身旁剛好有著一位或多位能提供穩定支持的成人,便能有效地緩衝逆境經驗帶來的衝擊。

創傷與壓力的研究發現,當一個人處在嚴重挫敗、壓力事件或傷害中時,身體會啟動一系列的應急反應,包括逃亡、戰鬥、凍結或癱瘓等,此時,我們的大腦透過這些原始的本能反應保護自己,小命保住了,但後遺症便是形成創傷記憶,未來當再度遭遇類似情境時,相同的反應便會再度被喚起,即使這個情境已經不再能對我們造成威脅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就是這個道理。

大多數的孩子生長在功能健全的家庭中,即使沒有經歷虐待、疏忽照顧等困境,環境中仍存在著許會衝擊孩子身心健康的風險。例如,不愉快的同儕相處經驗、課業學習挫敗、來自家人的高度期待與壓力、身材外貌不如人、時常遭遇批評指責……等——這些是幾乎無法避免的事情。

成人的穩定支持為挫敗經驗的衝擊帶來緩衝

有的孩子經歷一次的挫敗就高舉白旗投降,從此一蹶不振;但有的孩子卻能成功挺過逆境,並且越挫越勇。是什麼造成前後兩者的差別?這很難說。但可以確定的是,當身邊有個始終溫暖關懷,願意提供支持與理解,總能傳達出一份信任與正向期待的成人,是孩子在遭遇困境時,仍然能夠爬得起來繼續向前的關鍵因素。

而這個穩定存在成人,最好由其父母來扮演。

我從實務經驗中不斷觀察到,那些最有心理韌性與復原力的兒童或青少年,往往與他們原生家庭的主要照顧者(也就是父母)之間,有著溫暖穩定的關係連結。關係連結越穩定,相處氣氛越融洽,孩子內心的安全感越豐足,他們的身心也會持續處在穩定的狀態中,當逆境來襲時,便能夠沈著應對,當然不會輕易被挫敗擊垮。

一個人在面對困境或挫敗時,只要能讓自己維持在一定程度的身心穩定狀態中,大腦掌管理性分析、邏輯批判、做計畫與做決定功能的前額葉皮質便會正常啟動,他便能想出更多的辦法來因應困境,同時也能夠從挫敗中汲取教訓,獲得學習與成長。此刻,他不但成功因應困境了,同時還超越了困境。

下一次當類似的挑戰來臨,他會更加胸有成竹,也更有信心去面對更加艱難的挑戰。挫敗對他而言,就是一份人生中的禮物

那些容易在挫敗中被擊垮,甚至未戰先敗的人,他們的周遭往往缺乏穩定安全的人際支持系統,尤其是,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惡劣、衝突不斷,或者不被重視,感受不到信任與支持。而更多的時候,在孩子遇到了困難時,父母不給予安慰或鼓勵就算了,還扮演著「落井下石」的角色,予以批評、指責、怒罵及負面評價。

「連這一點小事都做不好,你到底有沒有在用心呀?」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真懷疑你到底是不是我的孩子!」

「用你的大腦想一想好不好?真是氣死我了!」

「你真的很令人失望,我們家的臉都快要被你丟光了!」

「下次再這樣,你就走著瞧!」

這樣的話語,很容易把正在經歷挫敗中的孩子,身心狀態從穩定推往波動或失調的一方,而處在持續且過大的恐懼、焦慮、自責、惶恐、無助或憤怒等情緒之中。因為此刻大腦前額葉皮質是類似「當機」的狀態,根本無法理性思考、分析局勢,並做出更好的決定去解決問題。

即使每次的挫敗經歷都不是很嚴重,但長久累積下來,也是會形成創傷記憶與反應,而在未來面對類似或更嚴峻的挑戰時,內心匱乏無力,直接放棄,不再願意嘗試看看。此刻,挫敗對他而言,便如惡夢一般。

是禮物或惡夢?父母的態度是關鍵!

因此,做為父母的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提升心理素質,增強面對挑戰的韌性與面對挫敗的復原力,穩定的支持是不可少的,而平時就與孩子有著溫暖信任的關係,就已經幫孩子有效因應挫敗打下良好的根基了。

成長中的挫敗,對孩子究竟是禮物,還是惡夢,取決於家長扮演著什麼角色。你可以盡可能不讓孩子經歷挫敗,看似保護孩子,但也剝奪了孩子從失敗中學習與成長的機會;然而,把孩子獨自一人丟在險惡的情境中,對孩子的處境不聞不問,甚至落井下石,看似磨練孩子,卻可能讓身心還未完全成熟的孩子被困境打倒時,再也站不起來。

重點不是經歷挫敗對孩子好不好,因為挫敗總是避免不了。那麼,就陪伴孩子去經歷可能的挫敗,讓孩子在感受到高度的安全與支持下,開啟自己的智慧去判斷,面對問題,同時學習與成長。

(本文撰寫於2018年12月25日)

註:更多關於「逆境童年經驗」及「創傷知情」的研究資訊,建議參閱《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究竟出版,2018)一書,裡面有相當精采的論述(閱讀推薦序「看懂問題背後的真相,停止複製創傷」)。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listenpsy.com/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書,為2018~2023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

注目新書《正向聚焦》

spot_img

注目新書《擁抱刺蝟孩子》

spot_img

熱門文章分類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