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職教養 收起對孩子的虧欠:假日父母經營親子關係,關鍵不在時間長短,而是陪伴品質

收起對孩子的虧欠:假日父母經營親子關係,關鍵不在時間長短,而是陪伴品質

0
收起對孩子的虧欠:假日父母經營親子關係,關鍵不在時間長短,而是陪伴品質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最近一位好久不見的好友問我,若是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夠,會不會影響親子關係?我說,是有可能,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

 好友這幾年被公司調派到北部工作,與居住在南部的太太及年幼的孩子南北分隔。週間工作繁忙,只有週末假期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有時週末還要加班,兩、三週才與家人見一次面也是常有的,就這樣與妻小聚少離多地過了兩年。

好友打趣地說,很擔心年幼的孩子有一天不認得這個爸爸,他說:「我聽說,我有同事的孩子,死也不肯叫他一聲『爸爸』」。

也難怪好友會擔心。

其實,像好友這樣因為工作關係隻身在外,與家人相處時間不多的人還不在少數,有的甚至外派國外,半年、一年才有機會回家一趟,常會感覺到與家人的感情越來越生疏。

然而,還是有許多「假日父母」仍能將家人關係經營得很好,家人之間情感連結緊密。這背後的秘訣全靠彼此的信任與充分溝通,更重要的是,把握每一個相處的當下,創造高品質的互動。

然而,有些父母因為鮮少時間陪伴孩子,總覺得對孩子有份虧欠,基於對孩子的補償心態,每當與孩子相處時,盡可能花錢讓孩子擁有最好的享受,往往適得其反。

向明(化名)是學校的軍訓教官,從年輕時在部隊,到近幾年請調到學校裡服務,就一直沒有與家人住在一起。向明對於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少父親的陪伴,一直感到很虧欠。每次回家,便會帶許多禮物給孩子,而孩子只要開口,只要不要太誇張,向明都會設法滿足孩子。

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即將上國中,向明發現與孩子相處時,竟然無話可說,孩子也不願意或不習慣與父親交談,開口閉口就是向父親要錢買東西。

向明很苦惱:「週末假日盡量帶孩子出去玩,也盡可能滿足孩子的各種物質需要,苦心經營卻與孩子如此生疏?」

細看向明與孩子的相處方式,每回向明帶孩子到遊樂園去,將孩子放上遊樂設施後,就在一旁抽煙、滑手機;當孩子玩完後,再帶孩子到下一個遊樂設施,放上去,繼續抽煙、滑手機……,直到把遊樂園的所有遊樂設施都玩過一遍,接著打道回府,向明便以為盡到了陪伴孩子的責任了。

當孩子逐漸長大,遊樂園或玩具已不再能吸引孩子的目光,孩子便開始向向明要求更高價位的流行時尚商品,若向明不答應,孩子便生氣、賭氣,對向明不理不睬。向明擔心與孩子的關係破裂,只好任孩子予取予求。然而,向明卻發現,自己在孩子心中,似乎只剩下提款機的功能了。

向明心想,一定是過去太少時間陪伴孩子,造成父子之間不親近,除了氣自己之外,對孩子更感愧疚了。只是,長期的軍旅生活,早就造就了向明較為嚴肅且一板一眼的行事風格,實在不知道如何與孩子培養關係。於是,每逢假日,只能帶孩子到高消費、高娛樂性與高刺激性的地方去玩,買更多青少年喜歡的東西給孩子,用這種方式試圖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其實,向明是個對家庭很有責任感,也願意用心付出的家長,只是用錯了方式,帶來反效果,以為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滿足孩子的物質慾望就是關愛孩子的表現。事實上,與孩子的相處,重要的不是時間長短,而是相處過程中的互動品質。

人與人之間高品質的互動,必定是帶有情感交流的,最明顯的行為表現,便是雙方能夠互相分享與交換心事或感覺。簡言之,具體的做法包括:

 

(一)專注傾聽

放下手機、擱下雜務,靜下來,注視著孩子,好好地聆聽孩子分享他的生活點滴,不只聽到孩子話語的內容,更觀察到孩子的表情與動作,感受孩子內在的情感。哪怕只是五分鐘、十分鐘,光是專注傾聽,就能感受到與孩子的內心更貼近了。

(二)好奇探問

好奇探問是基於想知道更多的意圖,試著參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家長不妨在孩子開口分享時,帶著好奇的口氣去探問孩子,發生什麼事?細節如何?帶給你的感受如何?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如何?打算怎麼做?如此豐富對談的內容。記得,只是單純地探問,不批評、不說教,任何說理或給予建議,都是破壞互動關係的殺手。

(三)同理內在情感

同理心的回應是開啟雙方內在連結的鑰匙。特別關注孩子所表達出來的情緒感受,是委屈、憤怒、傷心、焦慮、失落,還是興奮、期待、滿足、開心?用情緒形容詞說出孩子內心的感受。這會讓孩子感覺被深刻理解,父母也會感覺到自己的內心更加柔軟了。

(四)分享個人故事

年幼的孩子偶而才見父母一面,通常對父母平常的生活感到好奇。父母不妨常與孩子分享自己在外地工作的所見所聞,創造出彼此對話的素材。孩子透過父母的眼睛看世界,自然能擴大孩子的視野,也能增進彼此的了解。別忘了,只是分享,千萬別流於說教或講道理。

(五)把握當下,持續對話

把握每一次親子互動的片刻,持續地實踐前面四件事。有效的事情持續反覆地做,經年累月終究會看到效果。

最後,假日父母不需要對孩子有著虧欠的感覺。父母必須意識到,大部分的父母都已竭盡所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下,提供孩子最好的成長條件了。一旦我們對孩子有著一份虧欠,便會想討好孩子,這不但無法真正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還造成了家庭系統裡親子之間彼此地位的失衡。

在家庭系統中,父母的地位永遠是高於孩子的,討好的行為便是將父母的地位放在比孩子低下的位置,最後當然落得讓孩子予取予求的下場。而事實上,此刻的討好,只是父母用來照顧自己內心對孩子虧欠的方式,當然無法與孩子建立真正的連結。

而實際上,真正能滿足孩子內心需求的,是具有情感交流的高品質互動,而非用金錢打造出來的關愛。

 

(本文收錄於《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一書中,文中案例為虛構)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