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書,為2018~2023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399 帖子

-

2 意見

那個為你種下第一顆希望種子的人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你是誰?你會如何定義自己?你會如何扮演你的角色?你會如何發揮你的角色功能?這些問題牽涉到的是個人的「身份認同」(identity)。 我們通常透過一些有形且具體的身份來界定自己,如親屬關係、職業、種族、國籍、地域、宗教、語言或學歷……等。 當然,還有透過較為抽象的身份認同,如;成功者、弱勢者、上流人士、專家學者、善心人士、英雄、知識份子、時尚教主……等來定義自己。這些來自社會建構,偏屬於精神層面的身份認同,往往更能貼近自己。 身份認同的威力無窮,當你帶著某種身份認同生活時,你的觀點、思考方式、邏輯、偏好與價值觀,全依附在那特定的身份認同上;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便受到那身份認同的影響。 -- 美國人權律師布萊恩‧史蒂芬森(Bryan Stevenson)曾提到自己活到了五十幾歲,滴酒未沾。這幾乎是不能的事情,來自於外婆的影響。外婆在他的小時候,曾將他拉到一旁,正經又故作神秘地告訴他: 「我一直都在注意你,你很特別。我覺得你可以做得到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這一幕讓布萊恩永遠忘不了。外婆要布萊恩答應他三件事:「第一、永遠愛你的母親;第二、永遠做正確的事情;第三、永遠不喝酒。」布萊恩一一答應外婆的要求。 布萊恩說,這就是身份認同的魔力。 外婆讓他知道自己是個「很特別,可以做到任何想做的事情」的人,所以,他當然也做得到他答應外婆的三件事情。而未來,他也的確成了特別的人物,成就了特別的志業,致力於為社會正義而奮鬥。 有了某個身份認同,你彷彿就擁有了某種權杖,被允許具備某種能力、特質或權利,你的自我要求會符合這個身份認同的期待,當然也會展現能呼應這個身份認同的行為。 此時,你彷彿擁有了追求某項成就或超越某種挑戰的「資格」。特別,是在精神層面的身份認同。 -- 溝通專家Robert Dilits透過其觀察、經驗與研究,開發出一套實用的語言邏輯系統「理解層次」(logical level),將人們心理關注的焦點分為由下而上的六個層次,經華人世界NLP權威李中瑩老師改編後,分別為環境、行為/情緒、能力、信念/價值觀、身份認同、以及系統等層次。 位居上層者包容了下層的內涵,對下層所屬的層次有較大的影響力。身份認同的層級僅次於系統層級,顯見,具有龐大的力量能夠左右一個人的價值體系、認知判斷與情緒感受。 身份認同的功用之一,便是讓我們感到內在心理與外在行為和諧一致,而不需時常處在衝突與糾結當中,穩定的身份認同能讓我們的行為有所依循,內心能有份安適感。當一個人的身份認同是健康正向的,他將能過著積極正面的人生;反之,也可能把一個人推向自我破壞的窘境。 說穿了,身份認同就是個標籤,用來定位個人的本質。標籤本身往往是中性的,但語言文字卻讓我們得以為標籤賦予各種意義—建設性的或破壞性的皆有可能。 既然身份認同對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成了追尋成功或自我挫敗的力量來源,我們關心的是,身份認同是如何形成的?特別是精神層面的。 -- 2015歲末最振奮人心的勵志電影,當屬由珍妮佛‧勞倫斯(Jennifer Lawrence)主演的《翻轉幸福》(JOY)莫屬了。 這部電影精彩之處,就在於女主角喬依(Joy)身為單親媽媽,家裡的事情已經夠她煩了,但是她卻在創業路上一波三折,越挫越勇。從她覺醒的那一刻起,她拿回人生的主導權,從不放棄自己的發明美夢,儘管她有一拖拉庫的豬隊友拼了老命扯她後腿。 講到這群豬隊友,真是夠了!喬依的四代家族人口複雜、關係糾結;她養家活口之餘還得伺候這些人,擺平他們之間的無理取鬧,這怎麼受得了?喬依究竟是怎麼挺過來的? 在喬依內心深處,一直相信自己是個不平凡的人。確實,喬依有著發明的天賦,只是從沒被人重視,長久以來也被自己忽略了。 明眼人都知道,豬隊友中不乏神夥伴。像是她的前夫、她的年輕好友;其中一個靈魂人物,戲份不重,卻以旁白的角色貫串全場,便是喬依的外婆。 就是那個從小就告訴喬依她很特別;在喬依失敗喪志時,要喬依千萬別放棄;永遠對喬依抱著希望,看好喬依終將是這個複雜大家族中偉大女性的人,正是喬依的外婆。 是外婆為喬依種下第一顆希望的種子—幫助喬依建立起「我不平凡」的身份認同。這使得喬依能有如此堅韌的性格,即使前一天才萬念俱灰地質疑外婆對她所抱持的信念,第二天便依舊展現超凡的勇氣、意志與智慧,翻轉大局。 (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懇請賜知) -- 從人權律師布萊恩和《翻轉幸福》電影中女主角喬依的故事,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足以影響我們一生心理素質的身份認同,來自於成長過程中重要他人對我們透過關係與語言的啟發。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人為你種下第一顆希望種子,建立起有意義且正向積極的身份認同? 有多麼希望,在我們還年幼矇懂時,我們的身旁,有那麼一個人,用溫暖又堅定地語氣告訴我們:「你是個特別的人!」,而我們會知道,他對我們是真心且深具信心的。就是這份堅定的信念,將這句定義我們的話語,深深地植入我們的內在。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們的人生,使我們成為積極樂觀又擁有堅韌意志的人。 -- 想一想,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那些童年早期在我們身邊的人,是如何定義我們的?對我們日後的生活又有何影響? 也許你很幸福,生命早期所建立起來的身份認同足以帶給你內心無窮的力量;也許你沒遇上這般幸運的事。無論如何,我們都可以選擇重新建構自己的身份認同。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長大成熟後,得知道我們對孩子是擁有影響力的,請時常用真誠、堅定與絕對信任的眼神,透過溫暖的語調,告訴孩子: 「你很特別」、 「你是獨一無二的」、 「你擁有連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巨大潛力」、 「你有資格愛自己」、 「你是值得被愛與尊重的」、 「你值得享有你內心所渴望的一切」……。 語言是充滿魔力的,會穿透孩子的內心,形成他身份認同的一部分,終將陪伴著孩子的一生,成為他追求人生幸福快樂的關鍵力量來源。 (本文撰寫於2016年1月19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想去「更好」的地方?不論你待在哪兒都無法決定你的身價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時值期末,有許多學生打算轉科、轉組或轉學,前來與我談談自己生涯轉換的決定。對16、17歲的孩子而言,轉換生涯跑道的理由雖然各式各樣,但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般而言,促使一個人從原來的領域轉換到另一個領域,常存在著推力或拉力兩類影響因素。推力,就是發現原來的領域並不適合自己;拉力,則是有一個更吸引自己的目標不斷向自己招手。  推力或拉力只要存在一個,力道大到某種程度,就會讓人心生「換條路走走」的念頭。若推力與拉力同時並存,此時,孩子的去意甚堅,攔也攔不住,尊重與支持是對他們最好的祝福。 -- 去哪裡都可以,只要比這裡「更好」就好了 曾有個學生與我討論他想轉換跑道的決定,他告訴我,去哪兒都好,就是不想留在這裡。  他認為,自己不該屬於這裡:「留在這裡,顯得我是一個失敗的人,我應該要去更優秀的環境才對。」 他國中讀的是私立學校的資優班,集全校最好的師資與學生於一堂。當時,走在校園裡,總是意氣風發,相當有面子;他習慣被眾人矚目,被捧在手掌心上。 國三畢業時,跌破眾人眼鏡,他在會考中失常了。禁不住父母親的勸說,來到現在的學校科系。但父母從此對他失望至極,總是對他冷嘲熱諷,一再提起他會考失常的創傷。 進入高職,他不再處在一個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環境裡了。班上同學雖然好相處,但不像國中同學那般勤奮上進;任課老師也溫暖用心,卻不若過去總是受教於名師門下。 走在校園裡,他不再抬頭挺胸,他也恨透了自己身上穿的這身制服。他開始對這個環境裡的一切產生敵意,批評學校的管理規範、老師的教學態度,受不了同學的消極心態與毫無抱負。逐漸地,他與同學和師長產生摩擦;最後,他決定要離開了。 去哪裡?他說都可以,只要比這裡更好就好了。 「在這個班,會讓我覺得,我就像是國中時隔壁那些『普通班』遭透了的學生。」他的眼神中同時流露出一股失落感與優越感。 --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我想到大學時,曾有個社團朋友偷偷告訴我,他正在準備轉學考,想考進更優秀的頂尖大學科系。他的觀點和我的學生很類似: 「我一想到大學四年畢業後,我的成就只能和我現在的同學一樣,我便無法接受!」只要能夠考到台清交成頂尖大學,不管讀哪個科系都可以。 國中時,我讀文天祥的《正氣歌》,有句話:「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意思是「老牛和駿馬被關在一起共用一槽,鳳凰住在雞窩裡像雞一樣飲食起居」。我想,我的學生或大學友人,內心世界或許接近《正氣歌》裡這句話的意境吧! 然而,不同的是,文天祥雖然委身於一個陰濕髒臭的囚牢,心中所嚮往的是先賢典範,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胸中有股浩然正氣,因此即使「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還能夠保有自我。雖然壯志未酬,但不忘初衷,永遠知道自己的使命與目標。 然而,有許許多多的人,不滿於自己所處現況,自命不凡地認為自己不能與同儕相提並論,值得更好的對待。然而,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只一味地追求一個相當抽象的境界,就是「更好」。 他們在追求的,其實就是他人讚賞、崇拜或肯定的眼光,似乎只要在這樣的環境裡,自己就是有價值的。換句話說,他們正用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自己的價值。當所處環境的社會評價不高,就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一旦換到充滿掌聲歡呼的地方時,便定義自己是個成功人士。 於是,他們加入了上流社會的聚會與社團,就以為自己的身價水漲船高,儘管他們不喜歡這種流於型式的社交活動;他們千方百計進了熱門校系,就認為他們的身份高人一等,儘管與自己的志趣不符,也沒想到專業人才養成背後的辛苦。 -- 從穩拿圈跳到另一個穩拿圈,沒完沒了的無限循環 一旦我們的自我價值是建立在所處環境的社會評價上,顯示我們已經迷失自我了。為什麼? 內心深處,我們羨慕別人在富麗殿堂中擁有明星般的光環,閃耀尊貴;自己處在不起眼的陋室裡,則抑鬱不得志。漸漸地,我們得透過攻擊或詆毀同儕,來拉抬自己的身價,顯示自己高人一等。我們抱怨、謾罵、指責,總是看到他人不足之處;同時,我們受不了自己的弱點外露,於是用了各種理由美化與武裝自己,卻反被別人視為虛偽矯情。 我們其實明白得很,我們不是真的高人一等,也害怕自己確實沒有能力或資格受人肯定。於是,我們只能透過所處環境來定義自己是個「魯蛇」(loser)還是「穩拿」(winner),事實上內心空虛脆弱,自我價質感低落到不行。 就算你跳到一個所謂的「穩拿圈」裡,久了你仍會發現自己並非真的是個穩拿,想要跳到另一個穩拿圈,以為這樣就能擺脫魯蛇的身份認同;卻發現自己只是不斷重複從小到大的行為模式,沒完沒了。 -- 自己的身價自己決定 事實上,我們的價值只能由我們自己來決定,也只有我們自己能夠定義我們是誰。 你到底是誰?要當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是你理想的人生?你的夢想是什麼?做什麼事情最感興趣又充滿熱情?最為擅長又表現出色的領域是什麼?如何為世界做出最大的貢獻?…… 只有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才能夠真正地定義你自己,決定你的價值。因為,這些問題都環繞在你自己身上,而非他人的認同、允許、崇拜或讚賞。 如果你習慣由別人來定義你,你便無法真正為自己做出最適合的決定,你無法把自己放到對你而言最正確的領域中,也無法在自己既擅長又喜歡之處發光發熱。於是,你也不會感到真正的快樂。 你只能在不斷追尋成為穩拿的過程中,殘酷地發現自己根本是個魯蛇,卻又停不下來。因為你活的是別人眼中的人生,而非自己的。 (本文撰寫於2016年1月14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自我破壞行為來自於關係的斷裂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成癮的反面不是清醒,而是連結(connection)。」 2015年六月,英國知名的雜誌編輯約翰海利(Johann Hari)於TED的演講中,在結尾時做出了上述強而有力的結論。  這段歷時14分鐘的短講,顛覆了我們對於成癮行為的認知,引起眾人的高度關注。甚至有人把它製作成動畫,在網路上瘋傳。  約翰海利花了三年的時間,鑽研大量有關成癮的研究,訪談戒癮領域的專家學者,甚至與毒癮患者接觸,發現,以往我們認為引發成癮的是毒品中的化學物質與人體交互作用後,使得人們開始無法自拔地依賴成癮物質。然而,這些並不是正確的;成癮的最重要原因來自於生活中缺乏健康的人際關係。在關係連結的斷裂之下,個體開始與毒品產生連結。 而成癮正是自我破壞行為的其中一種。 -- 有意義的人際連結對我們的生存而言具有莫大的功能,同時還能增進我們的生活品質與幸福感。相對的,生活中缺乏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或者關係品質惡劣,卻可能帶來莫大的災難。 最早的人際連結來自於我們與父母的關係。與父母之間關係的品質,影響著個人日後所有的人際互動,以及是否有著與他人發展有意義的人際連結的能力,包括愛與被愛的能力。 孩子長大後的許多自我破壞行為,包括暴力、飆車、各種成癮行為(酗酒、毒癮、網路沈迷…..)、性濫交、輟學、自我傷害……等,都與生命中重要他人之間關係連結的斷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性。通常是與父母的關係,長期處在緊張、衝突、對立或疏離之中,最嚴重的便是不接受自己的父母。 -- 在我服兵役的時候,擔任的是中輟生教育與輔導的替代役男,我的工作是到各國中去輔導與協尋中輟生。大部分輟學或出席率不穩定的孩子,白天沒來學校並不是到處鬼混,而是待在家裡睡覺。 我時常到孩子家裡去找人,通常是祖父母前來應門,把我帶到孩子的床前。老人家無奈地告訴我,這孩子怎麼樣也叫不起床。我把孩子硬挖起來,看著他睡眼惺忪且不情不願地梳洗換裝,背起什麼也沒裝的空書包,緩步地與我上學去。 才國中而已,這些孩子為什麼把自己搞成這樣?在孩子清醒之際,我與他們閒聊,了解到,他們總是徹夜掛在網路上,直到清晨才睡。 我以為他們是對學校課業不感興趣,時常勉勵他們不要自甘墮落,或者要他們的家長多多督促他們。然而,靜下來與他們深入談談時,總是可以從他們口中聽到家中如連續劇般的故事情節:單親、隔代教養、父母失聯(入獄、跑路、出外工作)、家暴、兒童虐待、甚至亂倫。 這些孩子談起自己的父母,眼神中總是帶著對父母的恨意,或者用著疏離不在乎的語調談著家中的長輩。 -- 這些孩子在家中,與父母之間的關係連結大多是斷裂的。他們沈迷於各種形式的網路活動,以致於荒廢學業,作息混亂甚至到了輟學的地步。逐漸地,在學校也成了邊緣人,同學不再跟他們互動往來,師長就算擔憂也沒多餘花心思在他們身上。在他們的生活中,沒有任何有意義的人際連結。 這些孩子們大多不接受自己的父母,他們埋怨父母、痛恨父母、無法原諒父母;他們不想提起父母,在心裡沒有給父母一個該有的位置。 我們的生命來自於父母,若不接受父母或其中的一方,就是不接受自己的生命。於是,我們便會有意無意地透過各種方式毀掉自己的人生,讓自己在課業、前途、感情、人際關係、事業與財富等方面無法成功;最極端的便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 那麼,看似健全的家庭中—雙親俱在、收入穩定、關注學習、沒有鬧離婚、沒有家暴、沒有兒虐,孩子就頭好壯壯,令人放心地成長了嗎? 答案是,不一定。即使處在看似功能健全的家庭中,有許多孩子仍會出現各種自我破壞的行為。我在長期投入的青少年輔導實務工作中看過很多類似案例,這也是關於關係連結的最大迷思。 若是家庭成員的互動氣氛是緊張、高壓的,即使有著關係連結,但連結的品質是叫人痛苦有壓力的,孩子們也會選擇主動在情感上切斷與家人之間的聯繫。 所以,重要的不只是有一份關係存在,而是關係的品質。關係的品質良好,才稱得上是「連結」;否則,同處屋簷下,亦可相見不相識,把彼此當作空氣。 這給為人父母者一個相當重要的啟示。當你用盡全力幫孩子安排接受最好的教育,提供孩子生活與成長過程中所需一切的資源,但你關注的可能只是孩子的外在表現,卻沒有在內在的情感層面與他連結上。 -- 那麼,如何與孩子在內在的情感層面連結上,以創造高品質的關係呢? 簡單來說,就是展現「同理心」與給予「正向回應」。 同理心是能對孩子的情緒狀態感同身受,同時溫暖地將你對他的理解表達出來,讓他知道你懂他的感受,你是與他在一塊兒的,這便是一種連結。 正向回應則是盡可能地對孩子的行為給予肯定、讚賞、認可與支持。這來自於你對孩子的信任與尊重,願意鼓勵他去創造與實踐自己的人生夢想。 在什麼時機點做到上述這些? 答案是,無時無刻。關係品質的建立與維持,有賴每一個接觸片刻高品質的互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反而使孩子感到混淆。最好將這種照顧模式內化成為你人格特質的一部分。你的孩子也將擁有這樣的人格特質,並自然地用這樣的方式與他的孩子相處互動,高品質的關係連結於是得以代代相傳。 這便是我們給予下一代最好的禮物了! (本文撰寫於2016年1月7日,圖片取自網路,如有侵權,懇請賜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 ★著作: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孩子渴望有向上溝通的能力,意味著大人要有向下聆聽的意願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前一陣子學校在為學生規劃家庭教育講座時,校內相關老師們討論了一陣子,究竟在家庭教育這個領域中,孩子要學習些什麼?  傳統的家庭倫常、長幼有序、孝敬長上等觀念嗎?老掉牙的論調,學生應該提不起勁;婚前教育嗎?好像距離有點遠,會不會有點不痛不癢,難以想像?  想來想去,仍然覺得需要接受家庭教育的是家長,安排課程給學生,總感到哪裡怪怪的。 -- 最近從學生參與活動後的一些回饋建議中,有不少學生不約而同地提及,期待學校未來安排的講座或課程,是關於「如何與父母溝通」的主題。 我與同事像發現新大陸一般地討論起這個議題。 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為學生安排「如何與父母溝通」的課程(也從來沒有安排過),但不代表學生就沒有學習這方面知能的需求。  從心理晤談中可以發現,十個個案中有六個以上(或更高)的困擾與父母有關。不是與家長關係緊張、糾結,不然就是冷漠、疏離。最常見的是想爭取的或想表達的意見及主張,得不到父母的認同或支持。像是,未來想念的學校科系、想休學轉學、想轉換跑道、想參加的社團或課外活動、甚至交友或補習的選擇……等。 -- 面對還未成年、沒有自主謀生能力的孩子,我們多半也只能教導他們透過委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務必做到「理直氣和」。我們會示範孩子基本的同理心回應技巧,與孩子討論溝通時機的選擇等。 然而,許多孩子軟的硬的招數都用過,總是難以說服父母,獲得父母的認同。孩子們感到很挫敗,我們也很清楚,問題不在於孩子,家長若不願意傾聽,這扇溝通的大門仍然是關閉的。 所以,最後我們也只能安慰孩子,現在雖然無法為自己做主張,需要聽從父母的意見,但幾年之後,當他慢慢長大,自然擁有更多爭取自己決定的空間,也可以透過表現來證明自己具有做決定與自我負責的能力。 這個技巧叫做「有期徒刑化」——痛苦不會無限延長,總有撥雲見日的時候。 -- 然而,我們也心知肚明,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與情感拉扯,是一個人一輩子的功課。許多心理勵志書籍都告訴我們,一個人一生受父母影響極大,最終還是得回頭與父母和解,才能把自己的人生過好。 令人欣慰的是,高中階段的孩子,有些人已經在思考如何透過溝通技巧的學習,來改善與父母之間長期存在的互動不良的困境;而不是只想用「鱸」的,或者一哭二鬧三上吊,不然就是負氣冷戰等。 與父母的溝通,是一種「向上溝通」,相較於平行溝通(對平輩)或向下溝通(對晚輩)的難度又更高。試想,當我們要與長官討論或提出我們的主張或建議時,是否也會遲疑再三、難以開口。 --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借用企業組織中「向上管理」的學問於與父母溝通上。向上管理指的是「經營與主管或上級之間的關係」。 國內著名的專案管理諮詢顧問張國洋與姚詩豪在其著作《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中提到向上管理的五個原則:(一)了解老闆的目標;(二)了解老闆的溝通模式;(三)了解老闆的作息;(四)了解老闆的管理風格;(五)了解你的角色定位。 若套用這五個原則在與父母長輩的溝通上,或許有助於孩子與父母溝通協商,爭取到自主決定的空間。稍微改編一下,孩子對父母進行向上管理的五個原則可以是: 了解父母在教養孩子上的目標:父母最終期待將孩子教養成什麼樣的人?是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具有謀生的能力、受人尊重肯定、擁有財富地位、能影響與改變社會、對人類有所貢獻?或者,只是要讓父母感到光彩有面子就行了?父母常將自己的需求投射到孩子的教養上,因此,探究父母內心深層的需求與價值觀通常可以一窺究竟。 了解父母的溝通模式:可能是權威式的溝通型態,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不容反駁;或者是平等交流式,願意傾聽孩子怎麼說,同時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是迴避討論式,什麼都不願意聽,什麼也不願意說,關上溝通的大門,或總要孩子去找自己的另一半商量。 了解父母的生活型態:父母從事的工作性質以及日常生活作息;一天之中哪些時刻最忙碌?哪些時候最容易動怒?哪些時候輕鬆溫暖好說話? 了解父母的管教風格:權威型的父母具有相當大的主導性,孩子少有商量的餘地;威信型的家長能夠民主地與孩子討論與交換意見,但也會豎立起合理的標準與界限;寬容型的家長對於孩子的事情總是交由孩子自行決定,雖關心但不多干涉,也少給建議;冷漠型的家長則是對孩子的事情一副事不關己,只專注在自己的興趣上,少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通常父母的管教風格會在其溝通模式中反應出來。 了解你自己在父母心中的角色定位:父母將你看做是什麼呢?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自己的財產、他們本體的延伸、或者用來彌補或滿足其成長缺失的工具?這通常得回歸到父母的內在需求去探討。 -- 或許,讓孩子學會這些,他會更知道如何向上溝通,達成溝通目標的機會自然提高。只是,要讓孩子完全懂得上述原則談何容易。連大人自己都搞不定自己的父母了,更何況是個在權力地位上極度不對等的孩子。 還有,一想到要讓孩子把職場的那一套搬到家庭裡去,透析父母的行為模式以達到溝通的目的,就心裡沈重不已。家中不是講感情的地方嗎?怎麼會成了耍心機的地方? 這正是家庭與職場不同之處,也是影響溝通效果最複雜的地方。職場互動的理想狀態是情、理、法兼具,但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主要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上,感情會讓人覺得溫暖有歸屬,也可能使人窒息難耐。再者,職場中遇到上司溝通不成、痛苦至極時,大不了一走了之;家庭裡難道可以說走就走,任意與父母切斷關係連結? 因此,要把職場向上管理那一套移植應用到家中對父母的溝通互動上,確實有點困難。然而,我們也可以發現,在這些原則裡,在在強調的都是「理解自己的父母」,這確實是我們要引導孩子去做到的。  孩子得去看清楚父母的立場與觀點,同時釐清父母重視的是什麼?他們有什麼辛苦與為難之處?也去理解父母的成長背景是如何影響他們為人父母後的教養態度。站在深刻理解的角度去體諒與接受父母,這或許會讓孩子感到好一點,減少與父母之間的對立衝突。 -- 只是,這仍然不容易。孩子們會想:「我的父母都不願意理解我了,憑什麼我就得理解他們,還要體諒他們?」這不是沒有道理。 最終,孩子想表達自己的主張,想獲得父母的支持、肯定與認同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因此,在家庭教育裡,與其教導孩子如何對父母有效溝通表達,更重要的,還是要提醒大人們要有所自覺:當孩子們是如此積極地想與我們溝通時,我們是否有著聆聽他們心聲的意願。我們是否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地聽完孩子們想表達的觀點,同時去理解孩子們極力爭取的主張背後的初衷為何。 我們可以不同意孩子的主張或做法,但我們不該關起溝通的大門,或對孩子所說所做的一切全盤否定。 當孩子渴望有向上溝通的能力時,意味著家長相對的也要有向下聆聽的意願。 (本文撰寫於2016年1月3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助人工作不只是良心事業,還是個專業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前一陣子,一位護理師在臉書上發文,訴說自己被病患的家屬認為工作「很輕鬆」,她的神回覆還上了新聞。這使我不禁感嘆,即使臺灣進入已開發國家多年,以照顧他人身心健康為職志的助人工作者,仍常被社會大眾誤解或污名。 廣義的助人工作者,泛指一切以維護、照顧或提升他人身心健康或生活福祉為目的的從業人員,一般較為人知的包括心理助人服務者,如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社會工作師、學校輔導教師……等;以及醫療照護服務者,如醫師、護理師……等。 當然還有很多人士從不同的角度照顧著社會大眾的身心靈健全發展。臺灣助人服務領域的專業品質,不論是醫療照護或心理助人,都領先全世界許多國家。然而,社會大眾卻對這些專業領域普遍存在著偏見與刻板印象。 -- 前一陣子去開會,接送我的一位大學教授沿路向我發表他的教育高見。他認為孩子的學歷不用讀太高,碩、博士畢業後失業人口滿街跑,高中畢業就可以出來工作了,以後想學習、進修機會多的是。 我正覺得頗有道理時,他接著說:「現在要找工作,最好的就是到學校裡當體育老師。」我狐疑地問為什麼? 「很輕鬆呀!上課只要帶著一支哨子,把球發下去讓學生自己活動去,下課前再吹哨子集合然後解散。不是很容易嗎?」 「可是,現在體育老師也很忙碌的。」我試著說出我觀察到的現象。 「哪有,上完課後就在辦公室泡茶聊天,多好!」 拜託!他沒見到現在多少體育老師要帶球隊,陪孩子練習到很晚,犧牲假日也司空見慣;大部分的體育老師上課內容活潑豐富、別出心裁,哪裡是一顆球、一支哨子就打發學生了? 他的刻板印象如此深,我也不想跟他多說。還好他沒說全世界最輕鬆的工作就是輔導教師,出一張嘴就行了,否則我一定叫他立刻停車自己用走的。 -- 在學校裡當輔導教師多年,難免聽到學生說我的工作很輕鬆,整天閒閒沒事幹。一開始會生氣,但聽久了也習慣了,有時候也懂得自嘲: 「對呀!老師小時候就是很認真唸書,今天才有機會進到學校當輔導老師,做這份全世界最輕鬆的工作!羨慕吧!好了,趕快回去用功吧!……」 內行人會知道,事實不是如此。輔導教師在學校裡一天的生活總像是在打仗,而且不時面臨各種挑戰。你得隨時讓自己處在備戰狀態中,迎戰各種突發狀況時,常常沒有SOP(標準作業流程)可循,靠的是當下的判斷以及過去經驗的累積。 還得讓自己時時保持優雅,微笑、溫暖、關懷、接納、同理……厲害吧! 相同的情形也發生在其他助人服務領域中,例如「社會工作」。社工人員的工作內容相當複雜,面對不同族群的服務對象都需具備不同且高度的專業知能。 然而,社會大眾卻常把「社工」與「志工」劃上等號。我的一位學生就抱怨他父母曾說:「去念社工系做什麼?那不是志工嗎?將來拿什麼填飽肚子?」 這顯示出兩個問題。首先,我們總是在還沒有對某個領域的工作內容深入理解後,便下了評斷,而這些評斷總是不公允,帶著嚴重的刻板印象與偏見。如體育老師帶著一支哨子、一顆球就可以上課了;輔導教師在學校總是吃飽沒事幹、超閒;社工就是志工……等。 再來,諸如社工就是志工這樣的思維,背後潛藏著濃厚的「助人工作是一種志願服務的工作」的扭曲印象。因為是志願服務,所以,助人工作是良心事業,而且不該計較薪酬與回報。 於是,助人工作時常不被當作是一門專業來看待,而是路人甲乙丙只要有心就可以從事的工作,這真是天大的誤解! -- 助人工作是良心事業,沒錯!但是,哪一份正當的工作不是良心事業呢?士農工商各行各業本該憑著良心。如果說助人工作才是良心事業,那麼其他工作就可以昧著良心嗎? 就因為助人工作時常被認為是良心事業,所以助人工作者被坳、被不當要求、做了超出自己本分的事了,都被期待不該計較,要照單全收。許多助人工作者也是這樣自我期許的,或者無奈地默默認命。 社工與護理人員長期人力嚴重不足,流動率高,工作量大到不可思議,但薪酬、待遇與保障卻沒有相對多好。每次社會上有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才來呼籲重視這些人力的工作品質,一旦事過境遷,口號喊完就算了。 人們認為他們該用愛心來服務大眾,殊不知道他們是用自己的血汗在為人們止血止汗。這就是助人服務者很容易專業枯竭的原因。 -- 再者,助人工作者只有良心是不夠的。我相信大部分助人工作的從業人員都是本著一片想提升他人生活品質、幫助他人脫離痛苦的熱忱。然而,不論是生理、心理或社會領域的助人工作,都需要經過足夠的專業培訓,並在前輩的指導監督下累積一定的工作經驗後始能獨當一面。正因為愛之足以弒之,因無知而助人很可能對服務對象是種傷害。 所有的助人專業領域裡,都有其專業倫理信條。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造成傷害」(First do no harm)。這顯示助人過程本身是有危險性的,光有熱忱而不講究方法,可能會讓求助者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而助人者卻渾然不覺。 不造成傷害是最基本的,更積極的是要達到助人的效果,也許是減輕痛苦、也許是解決問題、也許是增進技巧、也許是獲得力量。無論如何,都仰賴助人者的專業判斷,並將其知識、技能與經驗充分展現。 -- 我們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偏見、歧視、刻板印象以及污名化,我們需要更多的相互理解、尊重與支持。 當你認為自己從事的工作最專業、最辛苦、對人類貢獻最多時,別忘了其他人在其工作崗位上做的事情,也是相當不簡單。當你接受他人服務時,也請謙卑地敬重這些正在服務你的人。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少了任一專業領域的人,你的生活不可能會更好。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孩子,當你對學習感到欲振乏力時,我想告訴你的是……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學習本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帶著好奇心認識外在世界,透過閱讀與體驗豐富內在自我,這本是極為享受的事情,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來源。 曾幾何時,學習不再令人感到愉悅。想到學習,便意興闌珊,甚至認為學習等於痛苦。那是因為自從進入了學校之後,永無止盡的競爭、分數與排名,讓人忘記了學習本身的快樂,只剩下沈重的表現壓力,以及來自外在與自我的批評、要求及苛責。 在這樣的情境下,沒有人喜歡讀書。所以,如果你厭惡學習,我完全可以理解。   不是不願意,而是難以做到 你很希望把書讀好,也在意自己的課業成績,卻總是對讀書欲振乏力。每當坐在教室裡聽課,你感到乏味至極,難以專注;回到家,你想好好溫習功課,卻總看著書本發呆。你坐不住,只想離開書本,到外頭去呼吸新鮮空氣,順道做點有趣好玩的事情;然而,心裡卻掛念著課本,同時有著深深的罪惡感。 從小到大,「不夠積極」、「懶散」、「偷懶」、「無要無緊」(台語)…..等評語你並不陌生。師長總覺得你不夠用功,他們說,如果你願意多把時間或精神花在書本上,你的成績會更好。 我知道,你受委屈了! 師長說的道理你都懂。然而,不是你不願意用功點,而是你沒辦法。你對於自己做不到「再用功一點」,也感到很無力呀! 孩子,我想幫助你釐清一些關於讀書學習的重要事實,記住並好好思考這幾個觀點,對你將很有幫助。   沒有任何一個學生故意要放棄學習 首先,沒有任何一位學習者故意想在課業學習上失敗—包括你在內。 從小你就被告知讀書學習很重要,整個社會都瀰漫著到學校讀書要努力用功、考高分、爭名次的氣氛;課業表現優異會被獎勵,成績退步會被懲罰,功課不好會被同學輕視。所以,你怎麼可能會不在意成績,怎麼會希望自己是個失敗的學習者呢? 所以,如果大人說你總是對讀書學習漫不經心,甚至故意耍廢擺爛、放棄學習,那絕對不是事實。我相信,在你內心深處,是期待自己能有更好的課業成就的。   在你身上早已具備因應課業學習所需的能力 接著,請你務必記住,你天生即已具備足夠的學習能力,足以因應每個階段的課業挑戰。你只是需要把它們展現出來而已,而你可能還不知道如何把這些能力靈活運用。 即使人們天生有資質高下之分,學習也不會被動地發生在學習者身上。讀書學習勢必需要學習者主動展現一些有效的學習行為。 有些學習行為是外顯的,例如:規劃與安排讀書時間、演練習題自我測驗、選擇適合自己溫習功課的讀書環境、主動請教同學課業疑難……等。有一些是看不見的,例如:用適合自己的方式理解、分析、推理與記憶課業內容。 所以,在課業學習上,你得不斷地嘗試,主動使用各種學習策略。越能彈性使用各種學習策略的人,越能幫助自己擁有優異的課業表現。不要害怕嘗試,唯有不斷嘗試,才有辦法找出最適合你的讀書方式,將天生即具備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   改變讀書方式令人不安,不改變卻只能在原地踏步 你可能很用功,但是課業卻沒有明顯改善;時間久了,你一定想放棄。這是人之常情,別責怪自己,你只需要改變你的學習策略。顯然,你一直在使用無效的方法因應當前的課業挑戰。 我想告訴你,無論你再怎麼用力地使用無效的方法,也不會看到效果的,你只會像現在一樣,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失望。 你明白這個道理,但你卻不願意改變。因為,你擔心嘗試了一種新的讀書方式,會不會讓原本就沒起色的課業變得更糟?而且新的方式你不熟悉,使用起來怪彆扭的,你懷疑它真的會有效果嗎?更何況,老方法雖然無效,但以前曾經有效過呀!是不是要再給它一次機會呢? 我希望你記住,改變不一定會成功,但不改變,你只會在原地打轉,停滯不前,直到放棄!   魯蛇心態—藏在內心深處關於讀書學習的內在誓言 上面說的其實你都明白,也是老生常談了。然而,你就是沒有動力投入學習中,或者沒動力做點新的嘗試幫助自己有點不同。 說得更明白點,對於讀書學習,你總感覺到內在沒有力量,提不起勁來做點什麼。 那是因為,長久以來,你的內在就一直藏著一些你看不見,卻深刻影響著你的「內在誓言」。你對這些內在誓言深信不已,卻使你的讀書學習裹足不前,但你從來沒有發現。 之所以說是「誓言」,是因為你將它們奉為圭臬、遵照著它們行事;同時,它們也阻礙了你去追求課業學習上的成功,你不相信自己在學習上可以有亮眼的表現,讓你面對課業挑戰時欲振乏力,我稱它們為「魯蛇心態」。 這些在課業學習上的魯蛇心態是以信念的方式呈現,我們需要一一辨識出來。   從傷痕累累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魯蛇心態 從小到大,你因為偶然幾次考差了,輸給了別人,你挫敗不已;或者,你本來課業表現不俗,卻因為轉換到一個競爭強度更大的環境,怎麼努力都趕不上別人,於是,你在心裡為自己下了一個結論:「我的學習能力不如別人」。 而你的父母或師長也可能老愛敲邊鼓地拿你的成績與親朋好友比較,當然會去找比你強的比,再回過頭來讓你知道你的表現不如人。 逐漸地,你開始相信自己讀書學習的能力確實不夠,你帶著「沒有能力」的信念去面對學習挑戰。你開始閃過一些念頭,告訴自己:「既然我能力不足,怎麼努力都沒用,又比不過別人,乾脆別讀了!」 -- 再來,也許是在國小、或是國中,總之在你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你的成績不如師長預期,老師看見你便對你搖搖頭,露出失望的神情。回到家裡,你被父母狠狠地數落著:「給你補習越補越大洞,乾脆別念書去做工好了!」 你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彷彿就要被放棄;他們有意無意所拋下的評語,都在告訴你不可能在課業上成功,你只是個魯蛇。你心裡很難過,卻也確實看到自己課業表現不佳的事實。 於是,你一點一滴地相信他們說的都是真的。你開始如此告訴自己:「我不是讀書的料,我不可能把書讀好的。」 帶著這樣的信念,當你碰到課業挑戰時,例如,英文偶然一次不及格,你便認為永遠都不可能及格了,於是你看到英文就起了放棄的念頭,當然提不起勁研讀。 -- 最後,從小到大,你可能從他人那兒聽到了很多關於讀書學習的論點,多半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然而許多人卻信以為真。例如:「女生的數理能力天生就不好。」、「男生不擅長記憶與背誦的科目」、「功課好的人都心機很重,會被討厭」……等。甚至,到你長大後,準備攻讀博士學位時,還會有人這麼跟你說:「女生學歷太高,小心嫁不出去。」諸如此類的話語。 於是,你因為身為某一性別,便認為你沒有資格在某些科目上成功;或者,你擔心功課太好會發生不好的事情,例如沒人緣或是找不到對象,於是你認為自己沒有資格擁有課業上的成就。你的內心害怕在課業上表現良好,這種「無資格感」使得你對追求課業成就失去動力。   那些一再重複又一再被強化的聲音 仔細想想,你漸漸能覺察到在你內心深處有著上述的魯蛇心態,通常以「我沒有能力把書讀好」、「我沒有可能把書讀好」以及「我沒有資格把書讀好」三種形式出現。 然而,究竟這些內在誓言是如何逐漸拖垮你對讀書學習的熱忱的呢? 當你帶著某一種形式的內在誓言到學校讀書學習,面對考試競爭時,例如:「我是女生,天生數學就不好」,也就是對追求數學上的課業成就有著無資格感。當你從國小升上國中,或從國中升上高中,面對難度更高的數學內容時,內心的魯蛇心態便不時跑出來干擾你。它們讓你在鑽研數學時焦慮不已、惶恐不安,也讓你提不起勁好好學習,考試成績自然不佳。當你拿到自己都看不下去的測驗分數時,便在心中證實了「女生數學天生就不好」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 看到了嗎?這是一種惡性循環。魯蛇心態干擾你面對課業挑戰,讓你無法在良好的狀態下正常學習,帶來不佳的成績表現又讓你更加對內在誓言深信不疑。 現在,我要告訴你,那些在你內心深處潛藏已久的內在誓言,大部分都不是真實的。也許一開始就不是真的,而是我們的師長為了激勵我們,用這種方式批評我們,以為這會激發我們的學習鬥志;也許只有某些時候是真的,而我們卻誤以為永遠都是如此了。   以成功心態取代課業學習上的魯蛇心態 信念可以被建立、被維持,就可以重新再建立,被取代。 現在,我要你慢慢地把這些阻礙你追求課業成就的內在誓言一一丟棄,它們使你有了學習上的魯蛇心態。每辨識出一個這樣的念頭,就告訴自己那並不符合真相。這不是自我催眠,因為那些內在誓言確實多半不是真的。 取而代之,我要你回頭想想,在你的求學過程中,曾經有過的「光彩時刻」。 你曾經付出努力過,必定在讀書學習的某個時刻,擁有理想的課業表現過。你不會數學永遠不拿手,英文從來沒及格;你可能曾經被讚美過,被肯定過,被同學羨慕著。事實上,說不定大部分的時候,你都有著理想的課業成績,只是你一直覺得不夠好罷了。 就算你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學習環境,你會知道,競爭之下就有排名,有第一名就有最後一名;排名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總得有人落到最後一個坑。即使你是最後一名,只要你把每一個科目的內容都認真地學會了,這便是在課業學習上成功了。現在看來是班上的魯蛇,放大視野到全國,你仍然很行。 何況,未來無限長遠,你怎能輕易地拿現在的表現來斷定未來的前途呢?   當你對讀書學習感到欲振乏力時,我要你思考的是…… 說了這麼多,我想讓你知道的,就是下面幾個重點而已: 沒有任何孩子想故意把書念差,你也不例外。長久以來被錯怪,委屈你了!你天生即具備了學習所需的一切能力,你只需要把它們展現出來而已。別害怕改變讀書方法。不嘗試改變,你終究只會得到無效的結果。越能彈性使用多種學習策略的人,越有良好的學習表現。在你心中關於讀書學習的內在誓言,大部分都不是真實的,它們常以「沒能力」、「沒可能」或「沒資格」等形式出現干擾著你。你可以將讀書學習的「魯蛇心態」轉化為「成功心態」,只要你多關注過去的光彩時刻。 對於讀書學習,我從不懷疑你的能力,也請你給自己多點信心。祝福你! (本文撰寫於2015年12月27日,2019年3月18日修改)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著作: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好、好、好~我知道了!」消極配合的背後,真正的意圖是拒絕接觸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與兒童或青少年一起工作的心理助人服務者,常遇到一類個案,就是在學校裡和師長互動時讓師長頭痛得很,卻在心理師或輔導教師面前相當配合。 在進行諮商督導時,新手心理師或輔導教師常跟我描述這類的孩子: 「他跟我說話時相當有禮貌,也很正經,不像他們導師說得那樣老愛開玩笑。」、「晤談中,他跟我談到蠻多事情的,不像轉介的老師提到的那樣,什麼都不肯透露。」、「我跟他談過幾次了,他知無不言,也很真誠地說出內心的感受與想法,但他父母卻說他總是喜歡隨便敷衍大人,實在看不出來耶!」 在我自己的諮商晤談經驗中,也時常接觸到這類型的孩子。在晤談室外他人的描述與價,與諮商室內我的觀察與感受,這之間有著極大的落差。 有時讓我感到很疑惑,到底誰看到的才是真相? -- 我有個學生,在跟他晤談了幾次後,我把對他的觀察告訴他: 「你的導師告訴我,每次你跟她說話時,態度總是很輕浮,老愛開玩笑,回答問題都不正經,她實在不知道你在想什麼。可是在這裡,我跟你接觸了幾次,卻沒有觀察到這個現象。」我要他告訴我,對於導師的描述,他有什麼看法? 「對呀!老師說的沒錯!」他平靜地說,他不只對導師,對其他師長也是嘻皮笑臉。 「為什麼?在我這裡就看不見你那個樣子?」我疑惑地問著。他搖搖頭,告訴我,他不知道。 接下來,我們繼續談了很多話題,談課業、談生涯、談夢想、談家庭、談朋友。幾週後,他告訴我:「老師,你不是曾經問我,為什麼對你不會嘻皮笑臉嗎?」 「嗯!我覺得跟你討論挺正經的,從沒見過你輕浮敷衍的態度。」 「我想過,也許是因為,你從來沒有一定要我說什麼吧!」 -- 這樣的孩子,所呈現出來與大人互動的型態,是典型的「消極配合」行為。也就是,他們不會頂撞師長,也不會對師長默不吭聲、毫不理會,他們會說師長想聽的話,然後通常不會照著做。 有一些孩子帶著嘻皮笑臉,有時候還有點兒油嘴滑舌;有一些孩子則是臉上沒什麼表情,只是在嘴上講著:「好,我知道了!」,簡約的回應風格,「句點」任何你想要與他繼續談下去的意圖。 你說他沒聽話也不是,但他實際上也沒照著你講的話去做。每次你要求他或糾正他的言行,他不是開玩笑地敷衍你,不然就是冷淡又簡短地附和你,說他知道了。 這類孩子,師長找不到理由說他們做錯了什麼,但就是拿他們沒輒,找不到話題繼續與他們談下去,於是,也無從了解起他們,不知道他們心底在想些什麼。 於是,這些孩子,便這樣被轉介來給輔導教師或心理師了。 -- 實際上,消極配合,是一種人際之間爭奪主導權的表現方式。通常,他們在權力地位上處於弱勢,卻用看似配合,但讓你不知道如何繼續延伸話題的方式,展現他沒能被你控制的一面。於是,不知不覺中,你們之間的互動便由他取得主導的地位了。 這些孩子很懂得如何趕快與你結束話題。 為什麼他們要在對話中取得主導權?因為,他們想趕快結束對話。為什麼想結束對話?因為,他們預期這場對話不會很愉快。當你拿他沒輒時,你自然講不下去,就會放過他了。 「他們根本不想了解我的難處,只是一股腦兒地批評我,然後要我改正這個、改正那個。」有個孩子曾這樣告訴過我。 原來,消極配合的背後,真正的意圖其實是拒絕接觸。 想一想,在職場上,如果上司從不願聽下屬的意見,只是一股腦兒地下命令,不然就是指責批評,做下屬的當然也是一個勁兒地直點頭,拼命說好、好、好,我知道了! 於是,上司狐疑地想,到底真的知道了,還是在敷衍了事? 當你不想和某人有過多互動,又不想撕破臉弄得大家都難堪時,也會很自然地消極配合的。大人如此,孩子當然也會如此。 -- 我們不是討人厭的惡老闆,卻落得讓孩子不想與我們接觸。因為,每一個抗拒行為之前,必存在著控制的意圖,這是我們不經意流露出來給孩子感受到的。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追求的是雙贏。雙方在充分表達與交換觀點後,取得一致性的共識,而非誰對誰錯的零和競爭。師長雖有著引導孩子成長的責任,但在與孩子溝通時,卻得放下任何想操控或主導局面的意圖。尤其是對青少年期的大孩子,別預設孩子一定得照我想的說、照我想的做。 身為師長的我們,每當發現孩子出現消極配合的言行時,我們得立刻意識到自己是否釋放出操控的意圖。然後,請坦承地對孩子說: 「我能感受到你也許不太想跟我談,因為你覺得只能照我說的做,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談我想談的話題,不能說別的,是嗎?」 接著,你可以這麼告訴孩子,以表達你的開放: 「我很抱歉讓你有這種感覺。我很想多了解你,與你討論你現在面臨的困境,甚至給你些幫助。如果你願意的話,請你告訴我任何你想說的。然而,你想說也好,不想說也好,我都尊重你。如果你願意說的話,想要說多一點,或說少一點,也都是可以的。」 最後,別忘了讓孩子知道,你非常尊重他: 「那些不想讓我知道的事情,你可以留在你心底就好,我完全不會去追問。」 -- 其實,這正是我在與個案晤談一開始,會說的「台詞」。當個案聽了我這麼說之後,便能夠侃侃而談,願意真誠地回答我所提出的任何問題。 我可以感受到,我們之間不是在爭奪談話的主導權,而是在朝向讓個案更好的目標下,真心地貼近彼此。 (本文撰寫於2015年12月24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補習,到底需不需要?從我的補習人生談起……

作者:陳志恆 當老師的,難免會被家長問到,孩子是否需要在課後參加額外的補習?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 不好回答的原因在於,一方面要評估孩子是否真的在課業上有這需要;另一方面,則常是花大半心力在安撫家長多餘的焦慮。 ★ 我從小補習到大,扣除小時候參加的作文、美術、珠心算、兒童美語等才藝班;從國小高年級開始就被安排去參加與課業有關的學科補習。 當時參加補習,不是我有需要,而是我父母聽說上國中、高中哪些科目很難,要補習才行,便讓我去補習。我也沒多想,倒也還維持不錯的成績。 就因為課業成績總是頗為優異,所以我覺得補習對我應該是有幫助的;當然,我也不知道若沒補習會怎樣,畢竟沒有比較過。 至於我的學校老師嘛!對於補習這件事則有著各種看法。 有一類的老師,是當時在國中校園中屬於資深級的中流砥柱,泰半接近退休年齡,對補習抱持堅定反對的立場。 「學校老師又不是教不好,幹嘛還去補習?」、「上課認真聽就行了,去補習浪費時間又浪費錢!」這是他們常在課堂中,對著我們這些有在補習的學生說的話。 我不知道他們哪來的自信,不過,他們的教學成效真的不怎麼樣,我打賭班上有一半同學聽不懂。如果不補習,我的英文或數學的底子大概不會太好。 有趣的是,一些教學功力了得,被同學們冠上「名師」或「神」之類的老師,卻大聲倡議同學們去補習。 「該補就要補!如果覺得老師教得聽不懂,或不夠用,那就去補習!」。從他們的語氣和眼神,你會百分之百相信這是肺腑之言,絕非違心之論。 有的老師更直白:「沒關係,去補習,我不反對!我也讓我的小孩去參加補習。」別懷疑,這些老師下班後並沒有私下開家教班給人補習的。 ★ 上了高中,我仍然相信補習。高一還沒開學,就先在家裡附近參加高一先修班。上了一個學期,發現與我在市區那所明星學校所學的進度和內容實在有落差,成效不大。於是我向我父母要求換補習班。 同學帶我到市區的補習班試聽了一節,我被台上某名師唱作俱佳的教學(表演?)給深深吸引;回頭,放眼望去,台下坐滿約莫200名與我穿著同樣制服的學生,拼命埋頭抄寫筆記。 「嗯!高中生就該像這個樣子!」我回到家向父親大人要了大筆鈔票繳學費去。 這是第一次,我在補習這件事情上,自己做了決定。 ★ 高中時期,參加補習除了補強課業外,還存在著其他「樂趣」。 出了校門,不在是直接回家,而是吃飯後等補習。總有一段空閒時間可以和同學留在學校打球,或者在市區晃晃,讓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們帶我認識這個世界(城市?)。光是這點時間,就足以讓我這土包子增廣見聞了不少。 在補習班中,大部分的時間雖然都聚精會神,或者振筆疾書,但也有精神委靡、偷打瞌睡的時候;做白日夢,或者偷偷盯著女校同學傻笑,也是要的。 認真了三個小時後,背起書包,拖著沈重步伐去搭公車,回到家已超過晚上十點。洗個澡、吃個點心,再拿起作業繼續奮戰到深夜...... 高中時的我,也曾經懷疑過補習對我是否真的有用?但大半時候,我對補習都是持肯定的態度;大不了是換補習班,從沒想過要停掉補習。 一方面,來自於我從沒間斷過我的補習人生;我擔心,若沒補習,課業表現不知道會變成怎樣。另一方面,放學後去補習班繼續聽三個小時的課,雖然很累,但也有其他樂趣存在。這支撐了我繼續補習的信念。 ★ 高三,是人生中課業壓力最重的一年。 有一天,一位同學到我身邊,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張廣告紙。「嘿!你看一下,有沒有興趣?」他放低音量。是某知名美語補習班的招生廣告。我說:「你幹嘛啦?我們又沒有要考托福或多益!」 「你看仔細點,是英文寫作班啦!」他用手指著其中一個班別。 從高三開始,英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便是英文作文,大部分的同學都感到痛苦萬分,畢竟雖然學了好幾年英文,但英文寫作卻是前所未見。 我想起我那慘不忍睹的英文作文,動了去補習的心。我說:「讓我思考思考......」。我當時的神情勢必顯得相當嚴肅。 「還用想喔!補什麼啦?」他拉高音調吶喊著。「去補英文作文,你是對得起雄哥喔!」 雄哥,是我們高三的英文老師,為人海派,很合我們這般男校學生的胃口。教學功力更是了得,紮紮實實,毫不含糊。 「靠!不是你先問我有沒有興趣的?」我白了他一眼。「是沒錯啦!我是在想,需不需要透過補習加減救一下,但又覺得雄哥教得很好,有必要嗎?」 原來,這傢伙也舉棋不定呀! 經過一番討論,我們決定去跟雄哥商量,每天交給他一篇英文作文,要他以大學聯考的評分標準為我們批改。雄哥果然海派,二話不說,一口答應。 於是,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們早上利用下課時間拼命寫英文作文,中午準時將作品交給雄哥,下午便拿到雄哥給我們的評分。日復一日,少有間斷。 我和那位同學在大學學測的英文作文成績都不差,謝謝雄哥! ★ 高中畢業,補習人生就此劃下句點了嗎?當然沒有! 大三暑假,決定要放手一搏去考當時錄取率低的可憐的研究所。學校教授曾恐嚇我們至少要讀一百遍以上才會考取,於是有些同學大二就開始跑補習班了。 大部分去補習準備考研究所的同學都是補全科,而我只選擇比較不擅長的某一科目去補習,其他的準備自己念。 補全科優惠多,單補一科沒折扣,實在是虧很大,補習班的招生伎倆真是高明。不過,我很清楚,我的策略是:聽懂了、學會了,剩下的就自己讀----有系統地讀。 對於補習,我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了。 結果如何?當然是考上了,至於那些大二就開始補習、參加全科補習的同學,考上的不僅不多,有的最後還放棄不考了。 ★ 感謝各位願意耐住性子閱讀我的「補習人生」。好吧!到底,孩子有這個必要去補習嗎?我還是得為這個問題發表點看法。我的淺見如下: (一)親愛的家長,當您考慮為孩子安排補習前,請先釐清,是您的孩子真的有需要,還是安排孩子去補個習會讓您比較安心?如果是後者,請先找其他方法處理自己的焦慮,而非補習。 (二)由孩子自己決定是否參加補習吧! 在「自我調整學習策略模式」中,參加補習是屬於「求助資源領域」的學習策略,孩子發現自己在學校無法完全理解課業內容,透過求助補習班幫助自己有更好的學習。 然而,補習同時也牽涉到任務領域(評估學校老師的教學風格與接受度)、時間領域(補習將佔用其他可用來溫習功課的時間)等學習策略的綜合使用。 所以,讓孩子自己決定是否補習,其實是在讓孩子有機會反思自己學習過程中各層面的運作狀況,以及學習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行為。 (三)孩子若無法做出決定,或者人云亦云。家長可以暫時依自己的判斷為孩子安排是否補習,但請容許孩子日後有決定是否繼續補習或者轉換補習環境的彈性。 (四)請記住,補習只是解決學習困難、提升課業表現的「資源」之一。真正重要的是,孩子應當發展出一套因應課業困難的系統性學習策略,並選擇是否將補習納入其學習策略中。如此,孩子才會清楚知道為什麼補習,以及補習到底對自己的幫助為何。 ★ 我不諱言,有的學校老師真的教得不怎麼樣(或孩子就是難以接受),甚至我有遇過某些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在補習,便很「隨性」地教學,或者直接跳過基本概念,挑戰困難的題目。補習確實是彌補這不足的資源之一。 然而,有些補習班除了幫孩子補強課業之外,還幫孩子安排複習進度和大小測驗。家長和孩子不用想太多,人到了那裡就按表操課,自然會生出好成績。 小心!這種補習法是否會有好的課業表現很難說,但卻剝奪了孩子練習自主規劃與管理自己學習活動的機會了。 長遠來看,這絕非好事!為什麼? 讀書考試不會在離開了校園就結束。許多人在完成學業後規劃要參加某些考試,包括教師甄試、公職考試、語文檢定、留學考試......等。這些與職涯息息相關的考試,每一項可都需要用長期抗戰的決心來因應。當然,寫學位論文也包括在其中。 然而,我身旁卻常有些人在面對這些考試時,顯得不知所措。從小應付考試到大,卻在此刻不知道怎麼規劃讀書時間、安排溫習進度、蒐集應考資料,進而系統性、目標性地按部就班執行讀書計畫。 再加上成人世界中各種大小瑣事的干擾(家人、工作、金錢、交際應酬......等),若缺乏自主規劃讀書計畫以因應考試的能力,很容易就會放棄了。 ★ 關於補習這件事,我想說的就是這些。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Recent posts

Google search engine

Popular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