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世代的人們,都有些共有的兒時體驗。那些發生在生活周遭的重大事件,有時候不只是一種回憶,還可能會對這個世代的人,有一輩子的影響。
我們都希望,孩子生長在長治久安的承平時期,而非烽火連天的戰亂中;然而,世局會如何發展,常不是我們能預料的。就像,跟我同期長大的孩子(現在都即將步入中年),中學時都曾經歷過九二一地震,大學時也曾活在SARS來襲的恐懼中,說起這些往事,特別有話題可聊。
2020年Covid-19席捲全球,全球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也帶走了無數的人命,此外,全球經濟與人民生活因此大亂。原以為病毒燒一陣子就要平息,沒想到變種病毒再度來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兩年過去了,世界各國多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疫情也似乎走到了尾聲,但還要多久,才能揮別疫情陰影,不得而知。
我有個快四歲的女兒,我就這樣看著她,從有點懂事之後,出門總是得戴著口罩。這群疫情世代的孩子,口罩是外出與上學的標配,每天不斷清消是日常,梅花座、隔板等也都不陌生。
除此之外,孩子得去適應,滾動式修正的生活方式,像是,學校隨時宣布停課,虛實交錯的學習型態,期待已久的運動會、畢旅或畢典取消,突然被框列隔離。這些變動,都可能對孩子造成不小的心理壓力。
另外,這群孩子還得長期與疫情焦慮下,疲憊不堪的父母相處。孩子的年齡越小,在心理層面承受的壓力可能越大。做為師長輩的我們,成長過程不曾有過類似經驗,可能也很難理解,這樣的生活型態,為孩子帶來了哪些短期或長遠的影響。
—
生活變動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孩子內在有著秩序感的強烈需求;也就是,他們需要生活在一個規律、有跡可尋、可預測的生活環境中。因此,每日固定作息,長期穩定的生活型態,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是正向有益的。
疫情爆發後,原本穩定上學的孩子,突然間被迫停課在家,這本身就是一種大幅度的生活變動。再加上停課不停學,孩子得改採原本不熟悉的線上方式進行學習,考試、評量與作業繳交方式,都迥異於以往。為了讓學習不中斷,孩子必須去適應這樣的變動。
更不用提,如果突然被框列隔離,長時間住進陌生的環境,就算有大人陪同,對孩子而言還是有不小的心理壓力。當然,被隔離的可能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他的主要照顧者,幼童也得適應有段時間父親或母親不在身旁的日子。
當然,有些孩子期待已久的活動或行程,也會在這變動的過程中,被迫取消或簡化,對孩子而言,可能留下遺憾,也可能感到失望、挫敗。
—
與焦慮的父母相處
另一個孩子需要適應的巨大變動,就是家人在生活型態上的改變。對大多數學齡階段的孩子而言,自己每天要出門上學,父母每天要外出上班,這是常態。
但疫情緊繃的時候,不僅自己停課在家學習,父母也在家上班。大人對於染疫風險有較強的意識,因此常處在過度緊張或不安惶恐的情緒狀態中。這段期間,孩子大概比較難見到大人臉上的笑容,甚至多是神經兮兮的表情。
孩子該如何長期與焦慮不安的父母相處呢?
不論國內外都一樣,當家人長時間相處在一個狹小空間中,摩擦與衝突自然變多。你會看到分身乏術的父母,邊忙著與公司視訊會議的同時,還要盯著孩子線上學習,無時無刻都在對孩子暴怒大吼。
各國都陸續發現,因為疫情緊繃民眾無法外出,家庭暴力的風險大幅增加。家暴事件的潛在家害人,因為疫情期間生活壓力大,很容易突然間情緒爆炸,再加上家人之間長時間相處,對伴侶或孩子施暴的可能性大增。
就算沒有到家暴這般嚴重程度,一般家庭若沒有為這陌生的局面,磨合出一套和平共處的相處模式,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會處在壓力鍋中,長期下來,孩子承受的可能是看不見的毒性壓力——來自於總是緊繃不已、時常炸鍋或疲憊不堪的父母。
隨著疫情趨緩,恢復正常上班上學,家長也得隨時擔心孩子或自己染疫,或者學校再度停課,又得花費心神照顧或安置孩子。大人的心理壓力一大,對孩子就難以有好的陪伴品質,甚至出現更多語言或肢體暴力。
在病毒的威脅下,「生存」與「安全」成了第一要務。防疫視同作戰,其他都變得無關緊要。家長比較不會考量到孩子的心理需求,更可能對孩子動粗、動怒,也比較可能忽略年幼孩子陪伴與互動的發展需要。
—
長時間戴口罩的影響
戴口罩是防止病毒飛沫傳播的重要防護措施,在Covid-19盛行期間,功不可沒。這個時代的孩子,尤其是剛上幼兒園或小學的幼童,不知是否會覺得,出門戴口罩是理所當然?雖然不太舒服,但久了也就習慣。
因為口罩戴整天,又配合勤洗手,一些常見的兒童流行疾病大幅減少,流感或腸病毒等,幾乎絕跡。只是,保護了健康,卻可能影響了社交與學習。
女兒去年八月剛進幼兒園小班,這是她群體生活的初體驗。每天早上,我送女兒進幼兒園,看到裡頭的小蘿蔔頭,個個都帶著口罩,只露出一雙眼睛。我不禁疑惑,孩子們該如何相互認識?他們會如何辨識彼此?會不會很難把人名和人臉連結在一起?而學校老師在初接到一群新生時,會不會常常認錯人,張冠李戴?
在群體生活中,我們需要透過觀察、辨識與解讀他人的臉部表情,來理解他人內在的情緒或想法,這是社交能力的重要一環。有些孩子解讀他人表情的能力較弱,便可能出現不合宜的社交反應,惹得同儕不開心,進而被討厭、孤立或排擠。
戴上口罩後,人們辨識人臉訊息的線索減少了,更難以透過「察言觀色」而做出適當的人際回應。校園中,老師也可能因此忽略或錯誤解讀孩子在課堂上的反應,沒辦法立即和適切地回應孩子。
這一點我感觸頗深!疫情趨緩時,我雖可以在實體場合中演講,但因為全場學員都戴著口罩,確實難以透過學員的表情獲得即時回饋。我不知道他們是否聽懂了?甚至不知道他們是否感到有趣或無聊?
甚至,有人提問或回答問題時,我需要花一番功夫,才能知道聲音從哪裡傳來,是哪一位學員開口說話,這確實對教學互動造成了阻礙。
在成人的課堂上是如此,在孩子的教室中,這樣的狀況更常發生。老師得透過其他管道,才能知道孩子當下的學習反應;包括更多的詢問,以及個別化的互動,才能清楚孩子此刻的學習狀態,進而調整教學習方式。
如果孩子不願意開口表達,隔著口罩根本難以推測孩子現在正在想什麼。
口罩對病毒有著保護作用,對某些孩子,也是心理上的防護罩。那些本就退縮、內向或不願意被注意到的孩子,戴上口罩後,就更「如願以償」了。
他們得以隱身在一片口罩海中,不容易被老師或同學注意到,內心因此感到安全。但因為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大幅度減少,社交退縮的現象恐會更嚴重。
此外,許多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的老師發現,戴口罩恐影響孩子的語言學習。孩子無法靠觀察老師的嘴型,學習正確的發音(注音符號或英文字母),老師也難以從孩子的嘴型來幫助孩子矯正發音。
如果家長在家裡沒能與孩子透過足夠的對話,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部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與同儕出現嚴重落差。
—
減少戶外活動的影響
不論大人或小孩,都不喜歡悶在家裡。
疫情嚴峻時,減少外出是防疫上策,特別需要遠離人群聚集的場所。然而,大人尚可忍耐,精力充沛的幼童,特別是幼兒園或國小階段的孩子,你不每天讓他去戶外跑一跑,放一下電,晚上可是很難安然入睡的。
2021年全國三級警戒時,公園也拉上封鎖線,所有的遊戲器材都不能使用,學校又停課,孩子過剩的精力無處發洩。又因為缺乏運動,可能對尚在發育中的幼童,其大小肌肉、心肺功能等身體機能的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礙。
同時,長時間待在家裡,父母很容易因為忙碌或焦躁,而以電子產品陪伴孩子。也就是,讓孩子看過多的電視,或者超時上網。
孩子對電子產品通常沒有抵抗力,高刺激的聲光內容,讓他們忘記不能出門跑跳的苦悶,然而,副作用便是近視、肥胖、睡眠與情緒困擾等問題。若父母沒有對孩子的上網行為有明確的規範與限制,也可能出現網路沉迷的問題。
對大一點的孩子而言,減少戶外活動的影響,除了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增多外,還有社交活動的減少。不論臺灣或歐美國家,當疫情嚴重必須長時間停課時,孩子們無法到學校去與同學互動,許多孩子很想念同學和老師,以及可以一同學習、玩樂、聊天的時光。甚至,有些孩子感到孤獨或寂寞。
雖然,透過數位科技,孩子仍然可以與同儕保持一定程度的聯繫,但互動內容卻有很大的限制。老實說,隔著螢幕頂多就是聊聊天,或者相約一起打場線上遊戲。
如果能夠面對面真實互動,可以一起從事的活動就多了。例如打球、看電影、聚餐、討論、觀看比賽、旅遊、露營等。在這些共同參與的活動中,青少年學習如何與同儕相處,獲得更高級的社交技能,學習照顧自己同時關照他人,也在人際互動中獲得有別於家庭的人際支持。
因為停課,或者必須減少群聚,青少年可能也因此錯失了不少你我青春歲月時,都會經歷到的珍貴活動體驗。像是,學校一年一度的園遊會、運動會停辦,一生一次的畢業旅行取消,畢業典禮簡化辦理,對這群年輕孩子而言,除了當下感到失望之外,少了這些回憶,不知道會不會留下一輩子的遺憾呢?
—
虛實交錯的學習型態
世界各國都一樣,當疫情嚴重到得全面停課時,師生需把學習活動搬到線上進行。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到慢慢上手,這中間需要花費相當的心力。不只老師辛苦,學生也在適應線上學習的節奏,而家長也跟著忙碌不堪。
有些孩子的家裡,就是沒有足夠的軟硬體設施,足以應付線上學習,如載具功能不夠高階,或者家裡沒有網路等,呈現了所謂的數位落差。當然,這些問題還容易克服,經費或補助到位就好。
更大的挑戰,是孩子長期對著鏡頭進行學習時,比起實體上課,學習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儘管,老師們都積極進修,努力為自己的資訊能力增能,也快速把教材教法轉換成適合線上授課的形式,但隔著螢幕,就是有其限制。
例如,你很難確認,此刻孩子們是否都專注地聽講與學習;因為見不到面,你也少了許多觀察線索,去注意到哪些同學可能出現學習困難,並給予協助。
甚至,不少孩子可能連上線後,人就不知道跑去哪裡了,或者,邊聽課邊開其他網頁,做別的事情。
若家長能發揮督促的功能,孩子的學習狀況可能會比較好。但家長也有自身的工作要忙,常常分身乏術。
教育現場第一線的老師紛紛指出,線上課程考驗著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能夠自律的孩子,即使少了外在監督,也能夠自動自發參與課堂,以及課後的練習,便可能拉大與自律程度較差孩子的學習表現。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本身不夠自律,對學習參與的積極度不夠,便可能出現越多的學習困難與學習落後。
在撰寫本文的這段期間,臺灣正處在與Omicron病毒共存的階段。因此,學校並沒有全面停課,而是班級中有人確診時,該班停課一段時間;累積確診班級達一定數量時,則全校停課。
學生可能經歷到三天兩頭就停課,一下子實體、一下子線上,這樣不穩定的學習狀態。什麼時候會被通知停課,常常是無預警的;才回到教室上課沒多久,又得回到家裡對著螢幕上課。
孩子的課堂在虛實之間頻繁轉換,才是最大的挑戰;不只學生需要不斷重新適應不同的學習型態,對老師的備課也是一大難題。學校老師隨時要把現有的課程進度,轉移到線上,在時間有限且線上授課限制較多的情況下,往往只能選擇簡化教學內容,等著復課後再幫學生加強先前不足的部分。
疫情世代的兒童或青少年,不論在哪一個學習階段,是否會出現更多學習精熟度不夠,或者基礎不足而難以應付更高年級課業的狀況,值得後續長期觀察與關注。
不過,線上教學儘管有其挑戰,也不全然都是壞事。不少老師都觀察到,當課堂轉移到線上時,有些長期拒學或中輟的孩子,竟然回來了!
也就是說,這些難以踏進校園或進到班上,融入群體生活的孩子,隔著螢幕時因為較為安心,就比較願意參與學習了。
—
防疫本是醫療或公共衛生議題,但疫情的衝擊卻是全面性的。當人們原本的生活型態被迫大幅度改變時,也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這個時期兒童或青少年的認知、情緒與社會發展。有些影響可能是立即可見的,但有些卻可能得長期關注,才會被發現。
疫情終究會過去,人類終需與病毒共存,有一天,我們都會回覆正常的生活。然而,所謂正常生活,可能與以往大不相同了吧!
就好像,疫情世代的孩子們,未來肯定與其他世代的孩子,有些明顯的差異性或獨特性。究竟是好是壞,現在很難評斷,就靜待時間來證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