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話少便是德?
如果你有機會認真坐下來與國、高中的孩子們談談,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十次中有七、八次你會感到很挫敗。
「不知道」、「都可以」、「還好」、「隨便」、「沒差」……你可能常會獲得這種極簡風格的回應。也就是往往你講了好幾句,他們總回你個兩、三字。
有時候,真的很想抓狂!表達真有這麼困難嗎?
或者,這是種流行文化,所謂「少年話少便是德」?仔細觀察孩子們同儕之間的互動,卻又覺得他們可以幾哩呱啦說個沒完,怎麼面對師長就變得「惜字如金」了?
極簡風:有問必答,絕不超過三個字
有人說青少年是所有人類中最難以溝通的一群。因為身為輔導老師的關係,我常有機會與孩子們聊聊內心事。有人可以侃侃而談,欲罷不能;也常碰到那種臉色臭臭、裝酷擺悶的孩子,雖有問必答,但從不超過三個字;當然也不會正眼瞧你一下。
而與輔導或心理衛生有關的課程,也多半都需要透過討論分享進行。孩子們可以在台下和同儕聊到屋頂快被掀翻,當被「邀請」起來對著大家發言時,則又啞口無言。剛才的長篇大論跑哪兒去了呢?
於是,當我還是個輔導界的菜鳥時,如何讓孩子開口多說點話,便成了每日工作時的首要挑戰。
允許他們可以說,也可以不說
帶青少年的小團體時,我常會對成員在團體中的沈默不語感到焦慮。照慣例,在第一次團體聚會時,會叮嚀一堆團體需要分享討論的之類的話。接著我總會補上一句:「雖然希望你們多發言,不過你可以選擇多說一點,或少說一點,也可以都不說,我們都會尊重你」。
我真的可以允許成員在團體裡不說話嗎?我很懷疑我的尊重是否恰當。然而,我仍堅持尊重成員說與不說、說多說少的權利。通常,成員會頗賞臉地分享不少想法,一些一開始較為沈默的成員,到了團體中後期也能侃侃而談。
我逐漸領會到,在與這些國、高中階段的孩子互動時,允許他們用他們想要的方式發言,往往能讓他們更願意多說一點。
有些老師或家長常把一些孩子轉介給我,並且叮嚀我:「這孩子什麼都不肯說,麻煩你了!」(這是怎樣??)後來他們卻會訝異於孩子為什麼肯對我透露這麼多?(其實孩子還說得更多,只是沒得到他們允許,我得稍微保個密)
我做了些什麼?其實,就是在晤談一開始,開宗明義地告訴孩子:「你也許想跟我談一些事情,也許不想。你可以選擇多說一點,也可以少說一點,也可以什麼都不說,我絕不勉強,也絕對尊重你!」往往說完這串話,孩子便開口說起自己的故事了,根本無須多問些什麼。
如果孩子真的什麼都不說呢?其實很少見。我通常會靜靜地在一旁等待,因為我承諾過不勉強他說話的。
不是表達能力差,而是沒有表達的意願
孩子們其實很想說,就看大人們願不願意聽他們說,允不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說。他們的表達能力不是不好,關鍵在於有沒有表達的意願;他們在意的是你是否認同他們的觀點,接受他們的看法,或者至少不被反駁。
孩子口中最常出現的「不知道」,其實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我不想說」,因為「說了你們也不會懂」或「說了你們也不會信」;甚至說了還會被罵被批評,於是用「不知道」一言以蔽之。
其他簡約風的回應方式,也是如此。當他們不認為自己所說的會被接納,但不說話又可能會被罵時,就會出現「還好」、「沒差」、「都可以」……這樣的極簡詞彙,通常肢體也是封閉和防衛的。反正多說無益,簡單說個可以交差的就好,這是一種「消極配合」。
減少消極配合,將發言的主導權還給孩子
從心理層面來看,「消極配合」是一種爭奪主導權的行為,看似配合,卻讓你沒輒,以展現自己在雙方的互動中,握有自己言行的主導權。所以,減少消極配合的最好途徑,就是直接將主導權交還給孩子,讓他知道無論如何他都有選擇該如何回應的權利。
更深一層的反省,身為師長的我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願意讓孩子擁有充分表達的機會,也尊重孩子所表達的任何話語內容。我們是否願意停下來傾聽孩子到底在說些什麼,並且鼓勵孩子多說一點,而非一直評價是非對錯。當有人願意聽,便會感到被重視,孩子們將會滔滔不絕地說,同時開始練習用別人能聽懂的方式表達。
對青少年孩子們而言,表達一點都不難,只要獲得絕對的尊重就行了!
(本文撰寫於2015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