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指責表達關愛,其實是無力消化自己的焦慮

-

之前曾碰到一個國中生,向我抱怨:「我爸媽很愛管我,什麼都要管!」

我問,他們怎麼管法?

「就是一念、一直念。做得好也念,做不好也念。好像在他們眼中,我一無是處。跟他們相處,實在很痛苦!」

「你怎麼辦呢?」我問。

「能怎麼辦?聽到他們的聲音,我就一肚子火。我要他們別再念了,他們就會說:『我是在關心你呀!』」

有一次,一對夫婦來找我談孩子的事情。太太正在描述時,先生便插嘴:「唉呀!不是這樣子啦!」

「你等我講完好不好!」太太說。

「可是,事情就不是這樣子。妳這樣子講老師會誤會啦!」先生的口氣有些急躁。

「你很急耶!口氣為什麼要這麼兇?」太太皺起眉頭回道。

太太轉過頭看著我說:「我真的快被我老公煩死了!一個男人怎麼這麼愛管東管西、碎碎念,脾氣不好、口氣又差……,難怪孩子也不喜歡接近他。」

顯然,這樣的現象,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這時,先生立刻回應:「妳怎麼老是嫌我兇呢?我這是關心妳呀!」先生又再強調一次:「是關心妳,才會說妳嘛!」

我打斷他們,對著先生說:「所以,好像,你是用指責來表達對家人的關愛囉?」

我是在關心你呀!

你我的身旁,不乏這樣的人——管東管西、碎碎念,似乎看什麼都不順眼,沒事就愛叨念個幾句,口氣還不是很好。你嫌他煩,他會說:「我是在關心你!」聽到這一句,你似乎也沒有反駁的理由,更沒立場要他閉上嘴,別管太多。

因為,他是為你好呀!

有的人,常用指責來表達關愛,那通常是你身邊與你互動密切的人,常見的是父母、子女、伴侶、手足,或者親密好友。他人確實很關心你,對你表達的也不是沒道理,但講出來的話,總是不悅耳,常令人感覺到被批評、被否定,甚至覺得自己很蠢。

他們習慣站在一個較高的位置上,去管控或指揮別人的一言一行,總有些「好為人師」的個性。不過,就算是指導,也不需要如此急躁不安,口氣好些總可以吧?

很難!因為,當他們表達關愛的同時,內心常有著不合理的焦慮,當這些焦慮沒有被適當消化時,便容易轉為透過指責去表達。

對失序人生的焦慮

他們在焦慮些什麼呢?

表面上,是擔憂旁人的言行舉止是否合宜,擔心他人這麼做是否妥當,會不會受到傷害,也就是他們常掛在嘴邊的:「這是為你好!」——他們確實對親人有著關愛。

更深層地,他們的內心本就對事情的失序與無法掌控有著焦慮。當一件事的發展沒有照著自己內心的期待與秩序走時,他們便焦慮起來。因為對他們而言,凡事遵照著既定的計畫、想像中的排程進行——是重要的。

他們難以忍受混亂、失序以及不符預期的狀態。

這樣的人格特質,時常與過往的原生家庭生活經驗,或童年時期的遭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在當時,也許發生了一些事,對失序人生的焦慮促使他們更加積極掌控,若對生存或適應有幫助,就會被保留下來。

人際界限模糊,把他人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

更麻煩的是,他們對自己的事情嚴加控管就算了,也要求別人比照辦理。當一個人若分不清楚什麼是「自己的事」,什麼是「別人的事」時,要不是要求別人為自己的事負責,不然就是過度干涉別人的事而容易用指責表達關愛的人,常是後者。所以,「管太多」常是他身旁的人,描述他的方式。

而越是關係密切的人,本來就很難明確區分彼此的事。例如,夫妻生活需要共同操持家務,父母對子女負有教養的責任,家人之間的互動相處,要劃分出清楚的界限,有時候頗為困難。當界限越模糊,這些過度擔心失控的人,便容易撈過界,管很大,因為他們認為:「我的事是我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

他們認為,他們只是表達關心,其實很多時候是過度干涉;因為無法控制別人的言行,為了因應失控引發的焦慮,便透過龐大的憤怒或焦躁情緒表達出來,說出來的話語通常不討喜。

而事實上,這樣的待人模式,常會讓身旁的親人,接收到兩份同時存在但又矛盾的訊息——被否定但又被關愛,總會感覺到「他是關心我的,所以我很重要」以及「他一直批評我,所以我一無是處」兩個狀態,互相衝撞。受到批評或指責的人,自然地會想反擊或逃離,但若又感受到關愛,內心則會升起自責或內疚。

因此,「用指責表達關愛」的人際互動方式,不但無法達到任何溝通效果,更會讓身旁的人痛苦不堪。若放在孩子的教養上,孩子常無法發展出穩固與正向的自我價值,活在自我懷疑中;若放在伴侶互動上,常會埋下感情破裂的未爆彈。

如何面對常用指責表達關愛的人

如果你的身旁就有這號人物,你得體認到,改變別人並不容易;特別是,若這樣的溝通模式是來自於童年或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時。

如果你還願意和這個人相處的話,或者暫時也離不開,我只能請你多去體會對方的善意,因為,他確實是關心你的。也就是,選擇只保留愛的成分,指責與批評的部分,就讓它隨風而逝吧!

當然,你也需要適當表達。請明確地告訴對方,同樣是關愛,你希望對方怎麼表達,你比較能接受而不是一味地嫌棄對方說話口氣不好,但又不告訴他怎麼做比較好。而當對方有做出你期待中的表現時——以溫柔友善的方式表達關愛,請立刻回饋對方:「我感受到你是關愛我的,我喜歡你這麼說。」

若你正是常用指責表達關愛的人

如果你就是個常用指責表達關愛的人,你得體認到,你身旁的人可能很痛苦,而你傳遞的關愛正大打折扣。

下次,當你又忍不住想指導周遭的人時,請先在內心裡喊「停」。回答自己兩個問題:

「這件事是我的事嗎?我一定得干涉嗎?」

「引發我擔心的是什麼?是對方,還是我自己?」

如果一定得干涉,不說什麼不行的話,也請等個五秒鐘(十秒鐘更好),再用和緩、穩定與溫柔的語調,說出你對對方的關心或擔心,以及你期待對方改進的地方。因為,越急著脫口而出的話,往往越不假思索,造成的傷害也越大。

「愛」是人世間最美好的力量,但若摻雜著焦慮、不安或恐懼等成分在內,往往就變了調。當焦慮被妥善安頓時,愛的力量便能獲得充分彰顯。

(本文收錄於《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一書中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listenpsy.com/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書,為2018~2023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

注目新書《正向聚焦》

spot_img

注目新書《擁抱刺蝟孩子》

spot_img

熱門文章分類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