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搜索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Enter your search query...
搜尋文章
關係連結
人類心理
面對悔恨,你需要的是更多理解
回溯是為了促進「理解」。當我們能站在不一樣的角度,用更全貌的眼光,來看待曾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時,通常會發展出不一樣的觀點。像是,發現當初的自己,是多麼無能為力;也發現身旁的人,當時有著不得已的苦衷。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31 3 月, 2025
人類心理
修正直覺偏見,享受人際連結的美好
你不只需要社交互動,更要與他人建立健康有品質的連結。而這種深度的連結感,就是書中不斷提到的「共感體驗」(shared reality)。也就是,你與他人能共享某種感受、觀點或願景,此刻你們彼此感到心意相通、互有共鳴。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7 3 月, 2025
親職教養
和孩子討論犯錯行為,一定要很嚴肅嗎?
在輕鬆的氣氛中,大人分享自己過去類似的糊塗事,以及如何從中記取教訓、有所學習,孩子反而比較能聽進去並印象深刻呢!事實上,當孩子犯錯或表現不佳時,本人比誰都還要難過,大人真的不必再多加責怪。父母適當地分享過往類似經驗,常能讓孩子鬆一口氣。孩子也比較能接納自己的過錯,不再懊惱或自責。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3 1 月, 2025
親職教養
能有多自律,才有多自由
管多一點、還是管少一點?一直都是青少年家長最煩惱的事情。該如何拿捏分寸,沒有絕對的標準,需視每個孩子的個別狀況而定;同時,也牽涉到家庭文化,以及父母本身的教養觀與價值觀。事實上,什麼都不管,對於青少年並非是最好的。真正的自由,不只要建立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上,更積極的是要能管理好自身的任務,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9 12 月, 2024
親職教養
你需要堅定,但別與孩子硬碰硬
順應孩子的邏輯,而不是要用大人的道理去說服孩子,能免去許多溝通中的衝突與對立。別誤會,這麼做不是寵孩子,而是善用溝通的智慧,減少在枝微末節的小事上,和孩子爭對錯,傷神又傷身。你需要堅定,也要有彈性,別和孩子硬碰硬。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3 9 月, 2024
脫癮而出
電玩成癮只是假象,真相是內在孤獨與空虛
大人穩定且溫暖的陪伴是最終解方。電玩遊戲再有趣,也比不過父母的肯定、讚賞以及臉上的微笑;電玩遊戲再刺激,也比不上窩在父母懷抱裡,聽父母念故事,與父母談心。真實世界的人際互動,就是心情低落時的魔法咒語。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5 9 月, 2024
親職教養
只要感到不舒服,就可以拒絕,哪怕只有一點點
父母對孩子的尊重,會讓孩子也重視自己的身體及情緒感受;在受到不當對待時,正視自己的感覺,而能第一時間明確表達。熟人和壞人往往是同一人。請讓孩子知道,不論是誰,只要讓你感到不舒服,就可以拒絕,哪怕只有一點點;並從家庭生活中落實起,而不只是耳提面命而已。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3 7 月, 2024
心理助人
走在改過自新的路上,其實困難重重
不論對自己或對他人,想要變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唯有人與人之間深深的接納與信任,能夠真正療癒一個人內心的孤單、挫折、怨懟、委屈及憤怒。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3 6 月, 2024
1
2
3
...
6
6的1頁
最新文章
面對悔恨,你需要的是更多理解
31 3 月, 2025
修正直覺偏見,享受人際連結的美好
27 3 月, 2025
為什麼孩子不配合?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配合
10 3 月, 2025
孩子愛罵髒話、爆粗口,如何引導?
21 2 月, 2025
那些你不想要的,終究需要去面對並接納
24 1 月, 2025
熱門文章分類
親職教養
118
人類心理
117
心理助人
63
教育現場
40
學習輔導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