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週末假期,我常到各個學校為孩子們帶領各種主題的工作坊,如果課程進行的地點是可以席地而坐的地板教室,孩子們會從「坐姿」逐漸變成「臥姿」;再配上輕柔的音樂,眼睛就要不爭氣地瞇起來了。
我問孩子,怎麼看起來這麼累?他們告訴我,真的很累。
我相信,他們是疲憊不堪的。一方面,國高中的孩子們課業壓力大,普遍睡眠不足,這是身體上的疲累;另一方面,他們的內心也很累。
在教育現場裡,我時時觀察著校園生態,現今的孩子似乎進入了一種「無力世代」。在社會邁向更多元、開放,教育內容也不斷翻轉創新的同時,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卻存在著近乎枯竭的無力感。我時常問,為什麼會這樣?
—
當一個孩子長期感到內在無力時,會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對新鮮刺激減敏感
許多師長常提到,現在學生的胃口越來越大。課程設計的內容再新奇有趣,也不一定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幫學生辦的活動不夠新穎好玩,學生便感到興趣缺缺;邀請來的講師沒有與眾不同的花招,孩子們硬是不買帳。
這次就算讓他們滿意了,下次的刺激強度沒再增加,他們便覺得沒意思了。孩子們尋求的是更高強度的外在刺激,而不是靜下來去體會學習旅途中,因為發現新知或內心共鳴而感受到欣喜與愉悅。
(二)無聊症候群
曾有個沈迷線上遊戲的孩子告訴我,其實網路遊戲也沒那麼好玩。剛開始破關時感到興奮不已,久了便沒感覺了。
青少年孩子最常掛在嘴邊的話語是:「還好」、「沒差、」「無所謂」、「不知道」與「都可以」。
在一些孩子身上,看不到他們對什麼事情特別有興趣;對生活裡的一切,似乎感到麻木,缺乏好奇心。大多時刻不是忙於應付被師長安排的任務,就是在放空、發呆或漫無目的地滑手機、上網、看電視。
(三)想得比做得還要多
青少年階段應該是夢想逐漸成形的時候。有許多孩子很羨慕那些大膽追夢的人,但是想歸想,他們很少去行動。
他們不願意積極探索這個世界,也鮮少主動安排自己的人生,呈現出低動機的狀態。甚至,最後連想都不想了,因為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
高中學生最希望知道的是「自己的生涯方向」,但是他們常常不願意花費心力去思考,他們告訴我:「想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乾脆別想那麼多!」
緊湊忙碌的行程安排
究竟「無力世代」的孩子們,是身在一個什麼樣的處境下,讓他們對世界不再充滿熱情,失去好奇心,總是感到無聊、無趣,缺乏活力、動機低落,甚至自信不足了呢?
在升學主義為首的教育環境下,課業學習仍是孩子生活壓力來源之首。就算教育再怎麼改革,制度再怎麼良善,多如麻的考試與作業就是少不了。甚至,無止境地罰寫、罰抄仍是許多師長不願意放棄的教學措施之一。
為了培養孩子課業以外的多元能力與素養,學校還得為學生安排其他的學習項目。現今的學生在課餘時間需要參與的活動,是過去一代的學子難以想像的。
為了達到這些與課業有關或無關的表現與任務要求,再多的心力都不夠用,當然看起來無精打采、疲憊不堪,沒有多餘的心思去對這個世界展現出更多熱情與好奇。
生活中缺乏可支配感
如果生活中已被安排了各種不得不做的事,而每一件事情都是這麼重要,且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孩子們究竟能有多少空間自主地規劃自己的日常行程?
在「時間管理」這個議題上,我常發現,孩子們不是沒有做好時間管理,而是根本沒有時間可以讓他們管理。
我們要孩子主動、積極、有想法、有創意,卻要孩子們總是照著我們安排的行程走;當孩子們發現生活中逐漸失去了可支配感,於是不再掙扎,關閉起自己原本敏銳的感官,對生活逐漸麻木、無感,也要自己別想那麼多,想了也沒用。
恐懼教育的遺毒
另外,上一輩的人是苦過來的,總是用讓孩子們「害怕」的手段來鞭策孩子們前進。於是,孩子們願意去做某事的動機,不是因為內心渴望,而是要避免大人口中的後果發生,這便是「恐懼教育」。
「如果你沒有…….(某種行為),你以後就會……(某種後果)!」這些話語孩子們都不陌生,久了,他們也會內化這樣的信念。他們會告訴自己,不需要對世界有什麼熱情、期待或理想,只要盡一切力量去避免可怕的事情發生就好,像是失敗、失業、被嘲笑、被看輕……等。
孩子們不是沒有夢想,而是不敢去想像;他們相信自己做不到,或者認為沒有資格去做到,當然執行力不足,動機低落。
用暴衝情緒來爭奪生活主導權
令人擔心的是,在他們逐漸變得麻木無感的同時,那些發生在生活中的委屈、辛酸、不平與無奈,也不去感受、面對或處理,只是自我催眠地告訴自己:「沒關係,別理會就沒事了」。
然而,我們都知道,冷漠地忽略這些情緒並不會就此擺脫情緒的糾纏。孩子們的內心正累積著憤怒,直到某一天,導火線被點燃,便一發不可收拾地爆發了。
我們常見一些平時看似溫和的學生,突然間為了一些小事情緒失控,對老師或同學暴怒咆哮、拳腳相向。一個越是內在無力的人,越是要用大聲、嘶吼、憤怒與誇張的肢體,來展現自己的力量,唯有如此,才能感受自己對生活有著支配權。
多一點選擇、多一點停留、多一點安靜
如果你是家長或老師,閱讀到這裡,也會感到很無力,這很正常。我們都看到問題了,但我們也都無力改變;因為,大人也常處在身不由己的狀態下,疲於應付生活中的總總考驗。
或許,「無力世代」不是校園裡的孩子專屬的,而是這個社會的寫照。
只是,我們可以選擇不要把這份無力感複製到孩子身上。這既成的體制也許尚難撼動,但我們仍然可以幫助孩子:
- 讓孩子在生活中擁有更多選擇與更大的決定權,並獲得更多信任。
- 教孩子不只一直「得」,還要學會「捨」。步調慢下來,在忙碌的生活中有多一點停留,而不是漫無目的地被填塞行程。
- 引導孩子把心靜下來,啟動感官經驗,保持視、聽、觸、味、嗅的感官敏銳度,讓內外在世界重新連結上,懂得欣賞與領略生活中每個片刻的美好。
- 鼓勵孩子傾聽內心的渴望,大膽作夢、大膽想像也大膽追尋,而不用擔心做得如何會被評價。
(本文撰寫於2016年12月19日)
—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E-mail:[email protected]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