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書,為2018~2023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399 帖子

-

2 意見

這輩子,我們總在尋找父母眼眸裡的愛

小時候,我愛撒嬌,總喜歡窩在母親懷裡,聽著母親輕聲哼唱。母親經常唱起一首兒歌:     美麗的~美麗的~天空裡,   出來了~光亮的~小星星,   好像是~我媽媽~慈愛的眼睛,   媽媽的眼睛~我最喜愛,   常常希望我做個好小孩,   媽媽的眼睛我最喜愛。   我望著母親清澈溫柔的眼睛,安心地享受著母親帶給我滿滿的愛。這首兒歌有個美麗的名字,叫做「媽媽的眼睛」。 還記得,這首歌是在描述一隻大象寶寶被人類從野外抓到動物園裡,被迫與大象媽媽分離。每當夜晚來臨,星星出來時,孤獨又害怕的大象寶寶便仰望星空,想念著媽媽的眼睛。這首歌道盡了親子之間綿密深厚的情感。   ☆☆  據說,眼睛是最能表情達意的器官之一,各種情緒都能夠過眼神流露出來,其中也包括了愛。而孩子是仰望著父母的眼睛長大的,透過父母的眼睛,感受到自己被愛與被保護著,也體會到自己的價值與重要性。 事實上,當我們長大後,始終在心中仰望著父母的眼睛,與父母之間保持著情感連結。在與他人互動時,則會從對方的眼睛中,找尋著父母那熟悉的眼神。   ☆☆  曾遇過一個大學快畢業的孩子,跟我聊起自己現階段的生活。他非常上進,各方面都有傑出的表現,多方嘗試各種領域,探索未知的自己,實在難得。畢業前,內心莫名慌亂,更是加緊腳步,把握時間,設法為自己的就業做最好的準備。 「怎麼辦?我就是覺得心裡好慌亂,完全失去了方向。」 「你在各方面表現都很傑出,比起你的同學,應該會有很好的發展才對,這點你自己是很清楚的。」我試圖鼓勵他,讓他看到自己的優勢。 「是這樣沒錯!可是,我就是覺得自己還有哪裡不足,就是覺得還需要去努力些什麼。不過,我卻不知道我還要努力什麼。我像無頭蒼蠅般忙呀忙、拼呀拼,就是停不下來,卻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我思索著他的話,感受著他的焦慮不安。話鋒一轉,我問他:「你的父母呢?他們有什麼建議?期待你畢業後做些什麼?」 「他們一向很開放,對我很尊重,從小就不干涉我做任何決定。」難得有如此開明的父母,不加諸任何自己的期待在孩子身上。照理說,在這樣成長背景下長大的孩子,會特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怎麼會……? 「完全沒有一點對你的任何期待嗎?」我追問。「沒有,他們非常尊重我!」他說得非常堅定。 「那麼,從小到大,有什麼時候,你曾經被父母肯定或讚美過?」這孩子想了片刻,搖搖頭:「好像沒有耶!」我納悶了,怎麼可能沒有? 「你再想想,從小到大,你是否曾經做過什麼事,有了什麼好的表現,令你父母為你感到開心、驕傲?」這孩子再度搖搖頭。沒有?真的都沒有過嗎?我簡直難以置信。 「老師,我不騙你,真的沒有,至少我想不起來。」「告訴我,你曾經在你父母的眼睛裡,看到過他們對你感到滿意的眼神嗎?」我看著他說。他低下頭,輕聲告訴我:「沒有。」同時,兩行淚水流了下來。   ☆☆  我明白了。這個樣樣優秀的孩子,永無止盡地追求各項表現都傑出,卻始終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他停不下腳步,因為不知道要努力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足夠;他的內心始終慌亂,因為他一直在尋找著父母眼裡那一絲絲對他肯定的訊息。 這孩子的父母看似尊重與開放,事實上卻是用一種相當疏離方式與孩子交流情感。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獲得了獨立自主的空間得以自由揮灑,但始終不知道怎麼做、做什麼,才能得到父母的讚賞與肯定。 即使人人都說他好,但他內心裡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因為只有父母說他好,才是真的好;唯有父母說足夠了,才會真的感到足夠。所以,他用盡全力,始終想表現給別人看,想從別人的眼睛裡獲得肯定的眼神。然而,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那給予他生命的父母的那雙眼睛。   ☆☆  是的,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求父母認同的眼神。若缺乏這樣的經驗,便會用盡各種方式,在任何遇到的人的眼中尋求認同。事實上,我們都在尋找父母的眼睛,尤其是眼眸中流露出的愛。 從小看到父母的眼神是睥睨、不滿與失望的,長大後便會在其他的人際關係中,總是發現對方的眼神也是帶有輕視和瞧不起自己的訊息。於是,便會想方設法地討好對方,期待看到對方眼裡有著對自己感到滿意的眼神;或者顯現自己的強勢,好讓對方的眼睛流露出畏懼,以提昇自己的地位與價值。 從小看到父母的眼神是讚賞、肯定與充滿期待的,長大後便會有著一份自信與從容,能夠自我肯定,自我負責,自然也會從他人眼中看見滿意、尊敬與重視的眼神。於是,我們能活出真正的自己,不用委曲求全地討好別人,也不用戴著虛假面具打腫臉充胖子。   ☆☆ 其實,不管父母如何對待我們,我們終究是長大了。父母帶給我們的,不管是好是壞,不管我們接受與否,都是父母用各種方式與我們聯繫情感的結果。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都有自己的侷限與不足,如果他們有任何令我們無法接受的地方,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用正確的方式對孩子表達愛。 理解了這些,我們便可以開始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人生。至少,在有了孩子,挑起父母這個重責大任時,可以讓孩子看到我們眼眸中對他們的愛,是純然的肯定、欣賞與信任的。 (本文撰寫於2015年7月7日) PIXNET 搬家到帳號 [email protected] 感謝驗證

我的權威畏懼症

很多人以為我很外向,能言善道又會交際,不論對上對下都可以應對得宜。事實上,我是個蠻害羞的人。 「別鬧了!你會害羞才有鬼!」這是我常得到的回應。仔細想想,其實不是害羞,正確來說,應該是有「權威畏懼症」。 「權威畏懼症」指的是面對威權、強勢或有權力的人物時,會感到極度恐懼、不安、害怕或不知所措,輕則語無倫次、不知所云,重則腦袋當機、無法言語;只要想到即將要與權威人物碰面談話時,便可以焦慮上好幾天。 別翻了,DSM-V中沒有這個診斷,是我自己發明的。   ☆☆ 第一次知道自己害怕權威,是在國小低年級的時候。平時,我與一般的小男孩一樣,在與班上的小朋友玩耍時,可以使勁地鬼吼鬼叫。有幾次需要與老師講話時,像是碰到老師要問好,上課被老師點起來回答題,或者去找老師問事情時,我的聲音會突然變得又細又小聲,不再像平時中氣十足。 我頭一次感到納悶:「我到底怎麼了?」   ☆☆ 上了國中,因為功課好,深受許多老師喜愛,在與師長一般性的互動時,多半自然又有自信。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國一被班上同學推舉為班長,在一次全校性的集會中要向學校反應班上的需求。我們班是全年級的第一個班,我自然是第一個拿到麥克風要對台上長官發言的人。 「我們班建議學校能讓我們在教室裡掛個時鐘。」我順暢地將昨天班會討論出來的第一個建議給說了出來。正準備說第二項時,校長開口了。 「那麼,你們是想要由學校統一購買,還是你們要用班費自己出錢?」我楞在那裡,心裡慌了起來:「慘了!慘了!沒討論到這一點?要回答校長什麼才好?」 全校同學,包括校長在內,直盯著我看,都在等我的答案。「廢話!當然是學校出錢呀!不然還建議這個幹嘛?」我心裡想著,就是說不出口,因為昨天班會沒討論到這個呀!「那麼,快說點什麼呀!說點什麼呀!別像個呆子站在那裡…..」很遺憾,我的嘴裡就是吐不出半個字。 不知道過了30秒、1分鐘、3分鐘還是5分鐘?反正在我心裡像是三年這麼長的時間,校長開口了:「好啦!看來沒答案。換下個班好了!」我癱軟無力地坐了下來,任務失敗!   ☆☆ 我更深刻地覺察到,面對有權力的對象時(不一定是壞人或脾氣不好的人),我是感到恐懼、不安與內心慌亂的。除非,我們彼此接觸的時間夠久,也確信自己是被友善對待的,我才能自在地與這類人士有較多的互動。否則,就算可以開口講話,也只是很表面、連客套都撐不上的話,而且要在心裡打好草稿,外加模擬演練一萬次。   ☆☆ 更明顯的是在大學時代。大學的生活圈不大,隨時與教授都有在路上狹路相逢的機會。我發現,若是教授從遠處向我走來,就要迎面對上了,十次中有八次我會選擇繞路(如果我們的距離夠遠,也剛好有岔路時),或者假裝沒看到(低頭沈思、左顧右盼、手裡有資料就翻資料、沒資料就看指甲剪了沒)。 另外兩次呢?也許是遇到很熟、很熟又外加極度親切友善的師長,不主動打個招呼會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不然,就是不小心跟教授眼神對焦到了,只好硬著頭皮迎上前去問好一下。   ☆☆ 年紀越大,這個症頭確實也改善了許多。一方面,知道自己不能一直逃避面對權威人物,否則如何在這江湖上走跳呢?另一方面,也許是夠成熟、有一定的專業自信、或者說更老了,自然比較能稍微自在一點地與權威人物互動。 不過,即使現在是個學校裡的老師,遇到校長、主任級的,或者資深的教職前輩,仍然感到戰戰兢兢;更別提什麼校友會、獅子會、家長會來的委員或顧問之類,頭銜一大堆的人物,能閃就要閃,能低調就要低調,最好都不要被發現,否則又會杵在那邊說不出話來,多麼不識大體的晚輩呀! 漸漸長大後,開始知道「權威畏懼症」並非一種病態的特質,而是內心匱乏無力的表徵。   ☆☆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本來就缺少獨自生存的能力,外在力量的不足會使得內心缺乏安全感。然而,逐漸長大後,理當有足夠的能力幫助自己生存下來了,卻仍感到內心匱乏無力,於是會相當在意別人的評價,十分害怕被批判、被指責,對於他人的眼光甚為敏感,缺乏「被討厭的勇氣」,當然難以面對感覺起來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人,通常是那些權威人物。 內心的匱乏無力,有時候會使得我們害怕去面對那些比我們能力強,或者看起來權力地位高的人(就像我的症頭);然而,有時候卻恰好相反,會盲目地追隨或崇拜那些高人、能人。因為尊崇而衍生的模仿,讓我們以為跟他們越靠近、長得越像,便越擁有他們的能力了,以填補內心的那份不安與空洞,讓自己感到不是那麼匱乏無力。 不論哪一種類型,只要內心是匱乏無力的,都會讓自己與別人綑綁在一起,因而失去了自己,無法活出自己真實的樣貌,更別說是要「愛自己」了。   ☆☆ 做為一個教師或心理助人工作者,需要用生命去影響生命,若是內心匱乏無力,便會訴諸強勢來逼迫對方接受,或者為唯唯諾諾過分在意對方的評價,無法真正將關切的焦點放在另一生命的身上。 而且,我們是給不出我們身上沒有的東西的。當內心缺乏力量,如何讓我們服務的對象有力量呢?而內心力量豐足了,自然有著影響力,帶給我們的學生或個案的便是豐足的感覺。   ☆☆ 於是,我們得靜下心來向內觀察自己,與自己的內心感覺連結上,細細去體會;我們得認真檢視內在對於自己的信念,是什麼樣的想法或價值觀阻礙著我們的內心感到更有力量;接著,我們得去修練,我們得走上療癒之路。 當我意識到這點,便知道要讓自己的內心從匱乏無力轉變為豐盛盈滿的狀態。當內心不再無力時,便可以自在做自己,即使面對權威人物時也可以安然自得。這也影響了我在助人工作上的觀點─如何讓個案在離開會談室時感到更有力量。 面對現實困境,再多的技巧、方法、策略與途徑要能奏效,都得立基在內心有力的狀態下。因為,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否則,一切都只是勉強。 (本文撰寫於2015年7月2日)

孩子還小不會懂? 事實是……想不起來的卻都忘不了!

幾次處理學生之間的衝突事件,家長到學校來興師問罪,發現學校處理闖禍孩子的態度與方法,除了記過懲處之外,多半是講理與輔導。有些家長感到相當不以為然,要求學校老師或教官要嚴厲斥責犯錯的同學。 「老師你們也幫幫忙,那個同學壞成這樣,光記過和輔導有用嗎?我知道現在不能體罰,你們也吼他個幾句,讓他知道害怕,以後就不敢再犯了!」 幾次與一些在小學或國中服務的朋友談起現在的教育現場,常會聽到一些聲音: 「現在當老師很沒尊嚴,孩子碰都碰不得,罵個幾句,講話大聲點,還要被父母告,教育部又管一大堆,讓老師只能自廢武功,這樣上課秩序到底還要不要管?」 還有一些聲音是這樣的:「現在記學生過得要相當謹慎,小心不是被家長抗議,就是被上層關切,這樣學生怎麼會怕,怎麼會願意聽話?」   訴諸恐懼的管教方式有著看不見的危險 現在教師背負著過多的責任與壓力,有時候透過威嚇讓學生感到害怕來建立權威,以方便管理生活常規,確實是最快速的辦法。 然而,對於學生行為的管教,如果只想著要透過讓學生害怕或恐懼的方式,來達成遵守規矩的目的,真的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過去的時代,體罰很正常,老師打得越凶,越受父母歡迎。好學生都知道如何避免挨打,還會奉上撿來的棍子去討好老師。 體罰並非罪大惡極的事,包含打在內,都是懲罰的一種,目的是讓學生明白自己犯錯了,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然而,體罰絕非允許教師或家長以訴諸恐懼做為手段,以威嚇孩子不敢再犯同樣的錯誤。因為,任何透過製造恐懼來做為管理或教養方法的行為,都有可能會在孩子內心深處留下創傷。除了打人以外,還包括大聲斥責、公開數落等。   失控的師長、受傷的孩子 自我有記憶以來,在國小與國中階段,好幾次看到老師拿起棍子打人,都是在情緒近乎失控的狀態下,或是在學生未有準備,甚至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狠狠下手。有些老師號稱不打人,也常不留情面地在公開場合大聲斥責犯錯同學,責罵的內容帶有諷刺、污辱或貶抑個人價值的成分。 還記得國小二年級時一次畫圖課,一位同學上課時老愛講話,老師感到煩透了,無法忍受下,拿起彩色筆威脅要在他臉上劃上個大嘴巴的圖案。 同學不從,跑給老師追,被老師逮著了。老師拿起膠帶往他嘴巴牢牢貼緊,神情嚴厲地對著他說:「看你還有沒有辦法講話?」 同學瞬間露出恐懼的表情,眼淚如雨一般地落了下來,鼻涕從鼻孔噴了出來。由於嘴巴無法睜開,只能不斷發出:「嗚~嗚~嗚~」的聲音。在場的小朋友都嚇傻了,我也永遠忘不了這一幕。   兒時的創傷經驗深刻影響到長大後的人格發展 關鍵不在於是否能打、罵孩子,而是大人在施以懲罰時的情緒狀態。通常孩子的創傷,都是在受到大人極為盛怒或極度冷漠對待時產生的,特別是反覆無常、難以預測的情緒風暴時。 在學校以外,這些心理創傷,特別容易在家庭中發生,而造成創傷的加害者,往往是孩子小時候最信任的大人,也就是父母。 我每天的工作是輔導學生,聽著青少年孩子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敘說自己的悲慘故事。與許多實務工作者一樣,我們往往發現,孩子到了高中或成年以後的種種偏差行為、情緒困擾、價值觀扭曲或者怪異特質等,都與兒時在家庭中受到的創傷有關。不只實務上的經驗如此,國內外太多的學術研究都有類似的證實。 在孩子的成長經驗中,來自家庭所發生的創傷壓力事件,有的是一次性的重大事件(如父母離異、親人過世),有的則是長期反覆地一再發生。後者不用太嚴重,但長期累積下來也足以壓垮孩子。   面對威脅,能量卡住了,創傷於是形成 人類是演化而來的動物,最重要的任務是生存並延續後代。在幼年時期尚無足夠的生存能力時,極需與父母之間存在著穩定的依附關係,才能在心理及生理上有著十足的安全感。任何會破壞與父母之間情感連結的情境,都會被幼兒本能性地視為威脅,因而啟動一系列的壓力因應機制。 常見的像是,有些父母開店忙著做生意,當年幼小的孩子在一旁放聲哭泣時,父母無暇應答,孩子於是哭得更大聲。只見,心煩氣躁的父母再也按耐不住,眉頭一皺,轉過身拿起棍子往孩子身上狠狠抽下去。很快地,孩子由大哭轉為啜泣,眼睛直盯著父母,身體仍不斷抖動,並壓抑著自己想持續放聲大哭的衝動;父母接著用不悅的神情與嚴厲的語氣告誡孩子:「不許再胡鬧了!」 孩子的哭泣往往是在向大人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是生理上的,就是心理上的。沒有獲得主要照顧者的關照就算了,還在毫無準備之下挨了棍子。年幼的孩子本能性地視為威脅來臨,卻又來不急完整做出壓力應變反應(包括戰鬥與逃跑),於是動彈不得地凍結在當下,並持續接受著主要照顧者的嚴厲喝斥,大腦若持續解讀為生存威脅,但又無力抵禦或逃離,只能繼續凍結在那裡。 凍結反應也是一種生物面臨生死威脅時的因應機制,雖有利於生存,但常會使能量「卡」在大腦或身體的神經系統中,創傷於是形成。卡住的能量沒有機會獲得釋放,未來遇到類似情境,將會觸發個體一系列的創傷反應。若在家庭中一再發生,創傷逐漸累積下,未來將會演變成種種情緒與行為困擾,甚至心理或生理疾病。   意識上想不起來,身體上卻忘不掉 許多家長會認為:「有這麼嚴重嗎?」孩子還小,哪裡懂得這麼多?只是被打、被罵個幾句,很快就忘掉了!這個觀點正確,也不正確。 幼兒約要到兩歲時才漸漸開始發展出有意識的記憶,直到皮質(特別是前額葉皮質)功能發育逐漸成熟,才會有較為完整的事件性記憶的功能。 然而,孩子在媽媽的子宮內,就已經擁有經驗性的記憶了,以情緒或身體感受的形式儲存在神經系統中。而經驗性記憶是不需要意識參與的,因此有許多早期創傷事件,孩子在意識上想不起來,但在身體上卻忘不掉。 這些足以形成創傷的經驗性記憶,多半與父母強烈的情緒波動有關,特別是高度的憤怒、焦躁、生氣、不安與緊張;或者孩子感受到被父母忽略或討厭,例如走失了突然找不著爸媽、父母重男輕女、家長本身功能不佳對孩子冷漠疏離等。孩子雖然還不明白發生什麼事,但原始的生存本能已經研判這些情境可能會使自己無法持續獲得父母的愛與生命的滋養,於是發出壓力警報。 再者,幼兒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功能尚不完備,時常無法有效抑制交感神經系統所喚起的壓力反應;此時,大人若沒有在孩子感到壓力的當下即時予以安撫,讓孩子感到安全,以解除警報,過度激發的應急能量便可能儲留在身體裡形成創傷。   孩子在家庭中常見的創傷成因 因此,打從娘胎起,父母如何對待孩子,以讓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同時有著安全感,以及父母自身情緒狀態的管理,是親子教養的首要課題。別以為孩子還小不明白,其實壓力全都紀錄在身體裡,往後需要耗上許多時間與精力去經歷療癒的過程,在跌跌撞撞中走人生路,是相當辛苦的!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創傷成因常包括以下幾類:  成人在高漲情緒下的教養行為:在盛怒、煩躁、不安、焦慮或恐懼的情緒之下教訓孩子,透過打罵使孩子心生恐懼而就範聽話,情緒失控時常會出手過重,口無遮攔,在孩子的身體及心理上都留下傷痕。 成人疏離與冷漠的教養行為:經常忽略孩子的需求,無視於孩子透過哭鬧或撒嬌來表達情緒與內在需要,時常與孩子保持距離,甚至對孩子流露出不耐或無力的表情。 孩子親身經歷某些重大壓力事件:家庭暴力、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家中成員身故、親子被迫分離……等。 成人給孩子負面評價:父母時常批評指責孩子,說孩子笨、傻、呆,連豬狗都不如,或者未來沒有希望等。在負面評價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內心是自卑與無力的,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成功,就是直接放棄自己人生成功快樂的主導權。 成人不當的玩笑話:「你再煩,就要把你送給別人家養」、「你是我們從醫院抱錯的,等你長大後就要把你送走了」、「我不要帶你回家,你就留在這裡好了」、「爸爸媽媽如果離婚,你要跟誰?」年幼的孩子無力分辨真假,以為就要與父母分離,內心深感恐懼不安。 成人對孩子隱瞞發生在家中的重大事件:所有的家庭成員都知道家中發生了大事,但就是不讓孩子知道,或不對孩子解釋。孩子總能嗅到一些不對勁,內心裡只能不安地暗自揣測。 做父母的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對孩子做出上述行為,自然減低孩子心理創傷的發生機率。然而,最困難也是影響孩子日後人格發展最大的,就是父母本身的情緒狀態。 行文至此,我深切盼望能喚起成人(不論是父母或是老師)對於自身情緒管理的關注,尤其是在面對孩子時。然而,這卻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每天在學校處理學生大小事,我常常覺得需要接受心理輔導的是家長而非孩子,孩子只是承受那個苦果而已。而孩子帶著創傷離開兒童階段邁向成人、步入婚姻,建立起新的家庭,一樣也會是個高度情緒波動的父母,再把自己的孩子弄得傷痕累累。  因此,現在的師長,也曾經是個受傷的孩子呀!我們的家庭、社會與文化,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地把創傷複製下來,形成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做個彈性的成人,打破代代複製的惡性循環 明白了這一點,身為成人的我們,有義務打破這宿命般的惡性循環,讓下一代在健康與安全中成長。於是,我們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控管好自己的情緒;我們得了解自己身上有著哪些未爆彈,或許是來自兒時的創傷,需要進一步尋求專業加以處理。 用謙卑的心,將孩子視為我們的老師。孩子總是提醒著我們並非完美的大人;孩子讓我們知道,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也有道隱隱作痛的傷痕;更要我們回到自己的內在去關照自己,踏上療癒之路。 (本文撰寫於2015年6月23日)

接受不是認同,而是容許存在

最近特別流行要「接受自己」這個概念,包括自己的完美或不完美,以及發生在自己身上好的或壞的所有事情。對許多人來說,接受自己光明美好的一面很容易,要接受陰暗醜陋面卻難如登天。 許多個案與我討論他們的困境,最後對自己做出了一個結論:「我覺得我一事無成,完完全全是一個失敗的人!」 如果你告訴他們得先接受自己,他們會氣急敗壞地說:「我為什麼要接受一個這麼糟糕的自己?」。   ☆☆  勵志書籍上常說,接受是改變的開始。接受自己的缺陷、接受自己目前的困境、接受自己能力的極限、接受自己就是無能為力、接受自己就是不如人、接受自己是如何討厭自己……。接受代表發現了,而不是視而不見、避之不談,便不再花費大量力氣去排拒這些不夠好的自己。 許多人從小在家庭中沒有被善待,長大後對自己的父母充滿怨恨,總是無法接受自己的父母。然而,我們的生命是通過父母而來的,不接受父母,等於不接受自己的生命,當然不會欣賞或肯定自己的生命,也不會過好自己的人生,總是有意無意地搞砸自己人生追求成功快樂的機會。   ☆☆ 為什麼,有時候接受自己卻是如此困難。因為我們常常誤以為「接受」就是「認同」,當錯把接受當認同時,人生就會卡關。 認同是帶有評價的,有是非對錯好壞之別,符合我們信念/價值觀的便容易認同,格格不入者便敬而遠之。接受,則是不帶評價,如實地承認某些事物的存在,這樣的存在,沒有好壞的區隔、沒有高尚與低劣的差異。接受,是我們給出了一個空間,允許某些事物的存在,無論好壞。 你可以不認同與你意見相左的人的觀點,但你卻可以接受這樣的觀點確實存在;你可以不認同某些法律的精神,但你卻可以接受這些法律在你身上確實發生了影響。所以,認同和接受是有著不一樣的意涵的。   ☆☆ 當我們明白了這點,便會發現接受的力量。許多人都有著這樣的經驗:長期為失眠感所苦,想方設法要自己一夜好眠,總是不得其門而入;越是想著如何能睡著,越是清醒的很;往往是在放棄設法入睡的企圖,同時承認自己就是難以睡著時,失眠的困擾卻奇蹟似地被擺脫了。 我們的內在有著無限的智慧,許多身體上或心裡上的痛苦,其實是一些訊號,想對我們傳達一些訊息。當你願意接受這份痛苦,承認這份痛苦的存在,並允許這份痛苦有個存在的空間時,便能客觀、中立且不帶評價地觀察這份痛苦所要傳遞的訊息,而從這些訊息中讀取出意義—這便是要我們學習的地方,於是我們有了改變或努力的方向。   ☆☆ 現在流行的內觀冥想,或者稱為「正念」(mindfulness)的方法或技術,便帶有這樣的精神。你就只當一個觀察者,而非涉入其中,如其所是地觀察到任何在自己身上出現的感覺、內心的情緒以及腦中的思緒。 在情緒釋放技術(Emotion freedom technique;簡稱EFT)中也有類似的概念。EFT藉由敲打身體上與情緒對應的穴位,釋放身體中的負面能量,使得身心得到療癒。在敲打的同時,要說著:「雖然我有……(通常是一些困擾狀態),但是我深深地並且全然地接受我自己」。   ☆☆ 如果你很討厭自己時,該怎麼辦呢?一樣的道理,接受它!接受那個討厭的自己,也接受自己確實討厭自己的狀態。 不喜歡自己的人通常擁有著低度的自我價值感,對自己總是有著負面的評價,討厭自己的某些或一切的行為表現,對他人的眼光極度地敏感。通常會不斷努力透過追求成功以證明自己的價值與重要性;或者乾脆放棄努力,活在無能為力與自怨自艾之中。 有個孩子曾跟我說:「我很討厭自己,但我更討厭我總是這樣討厭自己。」我問他為什麼?他說:「當我討厭自己時,我便沒有自信,什麼事都做不好,沒有勇氣嘗試,於是我更加討厭自己了!」於是他說了一大堆他討厭自己的理由,包括長相不佳、口才不好、動作慢、膽子小、在意別人眼光……等一般人會討厭自己的地方。 「你可以先接受你身上確實有這些令你討厭的地方嗎?他們確實存在的。」我說。孩子回應我:「不可能,我這麼討厭這些缺點,我怎麼接受得了?」 「既然如此,你就先接受你『無法接受自己的缺點』或者先接受『自己確實討厭自己』吧!」這樣說,他好像比較能夠做得到了。   ☆☆ 為什麼接受是改變的開始? 當我們難以接受自己身上的缺點或所遭遇的困境時,代表我們不願意承認這些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此時,我們便會耗用大部分的力氣在抵抗這些我們無法接受的事情,避免這些事情在我們身上發生。 一但我們接受了,允許這些事情的存在,我們便能夠給出空間,讓這些不如意的事情一邊發生,而我們也能夠一邊將心力放回對自己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或者用在尋找真正能解決這些困境的方法上。 其實,這就是一種「同在」的概念。我可以失敗,同時我也可以成功;我可以討厭自己,同時我也可以喜歡自己;我可以跌倒,同時我也可以爬起來;我可以感到憂鬱,同時我也可以感到開心;我可以睡不著,同時我也可以休息;我可以害怕,同時我也可以勇敢…….   ☆☆ 人生的考試永遠不是單選題,而是多重選擇題。你永遠可以有著多種選擇,而也可以允許多種選擇同時發生在你的生命中。當人生的選項變多時,難道不是一種改變的契機嗎? (本文撰寫於2015年6月18日)

不想讓孩子走偏,孩子卻越走越偏?

一開始便為孩子設定好一條所謂理想的道路,要孩子照著走,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做了再多的安排,費了再大的苦心,以為這些是在「引導」孩子成長茁壯,事實上卻只是在「控制」孩子的人生。

學會愛自己

今天,我參加了你們的謝師宴。三年來沒任教你們班的任何一堂課,只進班三次給你們做了心理測驗結果的說明,因為我是你們的輔導老師。 儘管不怎麼熟,你們還是邀請我了,而我也大方地當個「食客」,享用你們精心準備的豐盛佳餚。 原以為低調地用個餐,與幾位比較熟的同學聊聊就好;竟在要離開時,被拱上台去說話。在這場合,看來就是要說些勉勵與祝福的話語。事先沒準備,情急之下,對你們說了「學會愛自己」的一番道理。 說是狗急跳牆(或急中生智)的祝福,但卻也是我內心真實想給各位同學的勉勵。學會愛自己,是人生一輩子的功課,也是一個人是否能夠將人生經營得成功快樂的關鍵。能夠愛自己的人,也有能力愛別人,更有能力接受他人的愛,也就擁有了分享愛,與他人產生連結的能力。   ☆☆ 究竟什麼是「愛自己」?我偷用了香港知名心理學家李中瑩老師的理念,我告訴你們,愛自己要做到三件事: (一)不做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 (二)不讓他人侵犯自己的界限。 (三)不做任何會讓他人減損對自己尊敬的事情。   ☆☆ 許多人有著強烈的雄心壯志,總想挑戰超過自己能力所能應付的事情。而有更多的人,是為了討好或迎合他人,而總是對他人許下無法做到的承諾,承擔了不屬於自己的責任;又或者不想被看扁,死拼活拼強出頭。前者是害怕被討厭,因此對他人的要求不敢拒絕,或者別人沒要求,就自動地把他人的事情也攬在自己身上做了。後者,則是心裡總有個假想的敵人,必須展現更多更好的表現來證明自己,事實上內心是自卑的,是害怕被否定的。 當一個人想要超越自我,不是出自於自己的熱情,而是為了別人的目光,那麼等於是將自己人生成敗的責任,完全交付在其他人手上了。這樣的人,活著沒有尊嚴,做事沒有信心,更不能肯定自己的重要性,只想著自己如何做,才會讓別人開心,不讓別人討厭。 當你討好了這個人,還有下一個人要迎合;當你贏過了這個人,還有下一個人要超越。此時,你便失去了自己,你無法活出自己真實的樣貌,這不是愛自己的表現。 那麼,難道我們就該被自己的能力所侷限,不需要積極挑戰自己了?當然不是,當你想嘗試的那些所需的能力超過你的既有能力的事情時,你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接受「我做不到」的事實,尊重自己的能力限制,去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好;另一個,便是設法提升自己的能力,直到自己具備的能力足以應付更大的挑戰時,再去嘗試。提升自己唯一的方法,便是不斷地學習。因此,永遠不要停止學習!   ☆☆ 再來,你得明明白白地認識你自己,永遠與自己的感覺同在。當有人做了侵犯你界限的事情,不論是身體上或心理上的,你是會感到不舒服的。請你相信自己的感覺,特別是當憤怒與生氣的感覺出現時,就是在提醒我們的界限被他人冒犯了。 除了身體上的界限侵犯外,更多也更難以被覺察的,常是心理界限被侵犯的時候。小組報告沒人要投入,大家渴望最認真負責的你多做點,於是你既生氣又無奈地完成了作業,成了小組成績的拯救者;於是下一回,報告仍然會由你來做;而走到哪裡,這樣的事情都會一再發生。因為,當你無法拒絕他人侵犯你的界限時,你就會一再被侵犯。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朋友聚會總有人要ㄠ你請客;你想唸書但是抵不過室友邀約玩線上遊戲;同學要抄你的作業,還跟你說好朋友就要有義氣點;你的生活用品常不告而別地被「借」走,卻不敢跟同住的朋友計較;親密伴侶要你放棄自己的抱負、理想,以表示對他的愛……等。 如果你心甘情願就算了,但你若發現自己總是一再地忍讓,並永遠處在委屈與不滿的情緒當中;那麼,你怪不了誰,是你允許別人侵犯你的界限的。當你不夠尊重自己,不懂得保護自己,別人當然會一再地對你侵門踏戶、得寸進尺。   ☆☆ 最後,你得秉持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謹慎處事。因為我們一不小心,也容易侵犯到他人的界限,這樣的行為,便是會讓他人減少對我們的尊敬。而尊重他人的界限,就是意識到這世界上每個人都不同,有自己的好惡與底線,你得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老是從自己的觀點出發。你需要有足夠的人際敏感度與同理心。 當你在網路上罵人發洩情緒,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似乎不侵犯到任何人;不過,你得考慮到,許多人可是會對號入座因而忐忑難過的,而且,讀了你發文的人,也可能因為你的強烈情緒而感到心裡不舒服,這也可能有損他人對你的尊敬。 當你覺得作業沒交沒關係,一人做事一人當,沒礙到誰。你或許沒想到,這個舉動可能是對任課老師教學能力的否定,他無法透過作業了解你學會了多少,當然無法評估自己的教學成效。所以,這也是一種對他人的傷害。   ☆☆ 上述這三件愛自己要做到的事,在在說明了「界限」的重要性。你得先學會尊重自己的界限,不做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範圍的事情,讓自己活得輕鬆自在;並且永遠與自己的感覺同在,不讓他人有意或無意地侵犯了你的界限,讓自己活得有尊嚴;你更要懂得尊重別人的界限,不因為傷害到他人而減損自己被他人尊敬的程度,讓自己活得有價值。 當你學會愛自己,你便懂得去做「好」的事情以及把事情做「好」。做「好」的事情,指的是在能力所及之下去做對人類社會有益處的事情,那怕只是小小的貢獻也好。把事情做「好」,則是用有效的方法去達到你要的目標。將兩者結合,便是用有效的方法去為人類社會做出貢獻。 所以,愛自己的人,也是懂得給出愛的人。因為愛自己,所以內心是豐盛盈滿的,也有足夠的愛分享給他人,也願意盡一己之力,去服務社會與人群,把愛傳遞出去。   ☆☆ 開動吧!孩子!謝謝你們的盛情邀約,下台一鞠躬! (本文撰寫於2015年6月4日)

這一次,拿回人生主導權,自己做決定吧!

這篇文章是寫給剛考完四技二專統測的高三同學們的,也適合任何在生涯十字路口徘徊的人們閱讀。 **  上個星期,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落幕了!你們這些高三孩子們,幾個月以來,終日辛勤苦讀,持續處在緊張與壓力中,現在總算可以好好休息了。 到畢業前的這段日子,沒有課程進度,沒有考試壓力,更沒有作業要求。扣掉學校安排的一些講座或參訪活動,你們的生活,除了玩、還是玩;除了休息、還是休息。有些人乾脆請假在家不來學校了。 你們一些人溜進輔導室,偷偷告訴我,每天都感到好無聊。沒了考試,人生頓時失去重心。還願意動腦的,我安排你們去教高一學弟妹們功課;不願意動腦的,那就留在辦公室裡當志工,做點雜事吧! 究竟,這段期間,你們這些高三生該做點什麼好呢?不如,就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地去思考未來要念些什麼大學科系吧! 孩子們,現在才來做這件事,其實已經很晚了。然而,過去你不曾好好想過,這段時間剛好有空讓你認真思索一番。 當你正享受著這人生難得的頹廢日子時,人生中重大的生涯抉擇時間點正悄悄逼近。或許你還沒意識到,再過一個禮拜,統測成績公告後,你馬上得面臨「甄選入學」究竟該選填哪三個志願的挑戰。就算你不參加甄選入學,「登記分發」也得讓你絞盡腦汁抉擇一番。 **  你告訴我,你考的類群就那些科系,填來填去都差不多,不就看分數到那裡,然後選什麼科系嗎? 那麼,我想問你的是,你真的認真翻過或瀏覽過你可以選填的科系有哪些嗎?你真的知道這些科系在學些什麼?科系名稱稍有不同,究竟有什麼差別呢? 所以,我要你把招生簡章一頁一頁地好好瀏覽過,看看有哪些大學科系是你可以選填的,真的跟你想得一樣都「差不多」嗎?是否也有一些跨類群的科系也可以讓你選擇。首先,你得知道你的選項有哪些。 **  你問我,即使你把簡章翻遍了,仍然不知道自己該選擇那些科系就讀好?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那些科系在學些什麼。所以,第二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老老實實地去對這些大學科系徹底地了解一番。 各大專校院的官方網站都有對校內各科系的學習內容、課程結構、未來展望、就業與升學方向等進行詳細的介紹,甚至有專門寫給高中職同學閱讀,以方便認識科系的內容。你們是出身在網路世代的孩子,網路不只給你們上網聊天、玩線上遊戲,還是讓你們蒐集資料用的。 你說網站裡的東西有看沒有懂,而且多半被美化過,無法獲得真實的資訊。我很高興你發現這個事實!那麼,你得到圖書館或輔導室去翻翻各類介紹大學科系的雜誌書籍。 現在坊間有好多專門寫給高中職年輕朋友閱讀的升學資訊刊物,除了介紹目前各類群科系的特色內容外,更分析這些科系與產業脈動的關連、大學聲望與排名、趨勢與變化等,連地理位置、週邊環境、住宿價格、休閒娛樂等都有詳盡的介紹。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不怕沒資料可查詢,就怕你不來使用。 **  現在,你開始對某些科系感到有興趣,想更深入了解了,這真是好現象!然而,你問我對某科系知不知道更多,我兩手一攤說:「我不知道!」。很抱歉!老師是念輔導的,對你感興趣的科系不會了解得比你更多。 或許,你可以去問問學校裡相關科系畢業的師長;你說,他們畢業已久,介紹不出個所以然。那麼,去拜訪正大學裡就讀的畢業學長姊吧!打聽一下,你總能知道哪些學長姊正在哪些學校科系裡就讀。請帶著做專題研究的嚴謹態度,找到適合的對象進行深入訪談,你得到的將是有關這些科系的第一手資訊。 **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所知有限。如果這段時間你想請假在家,不想來上學。不如,就規劃個輕旅行,到你鎖定的幾間大學去瞧瞧吧! 百聞不如一見,直接置身於大學校園中,會比遙遠的幻想來得真實的多。到你感興趣的幾個科系去走走吧!進到系館裡、混進教室中、在課堂上跟著聽個幾堂課,走到實驗室裡東摸摸西摸摸,大不了被趕出來! 重要的是,靜下心來感受一下哪兒的氛圍,帶給你的感受是如何?畢竟你要在同一個地方整整待四年,你的感覺如何很重要。你的內心往往會帶給你一些靈感,這些來自內在的直覺,常常會在你左右為難、無法取捨時,適時提供你關鍵性的建議。因為,你的心永遠知道該帶你往哪兒走。 **  接著,當你功課做足了,充分掌握資訊了,你仍然會感到徬徨。你會問我:「我怎麼知道我對這個科系會一直感興趣?」、「我怎麼知道讀這個科系未來會有前途?」、「我怎麼知道我是讀這個科系的料?」、「我怎麼知道選擇A校系或B校系那個比較好?」 我知道你永遠有無限多的問題,這些都來自於你內心深處的不安,也沒人能給你任何保證,因為這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很重要,所以再說一次:人生中有許多事情,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生涯抉擇便是其中一項。 我們本來就不該追求那唯一正確的答案,因為根本不存在。我們只能盡可能地在現階段,做出對自己而言,比較可以接受的決定。 **  你說,既然如此,不如跟著分數高低走吧!或者,要我幫你建議個科系去念吧!那麼,我會告訴你,去廟裡「搏杯」或許比較快。 還記得不到三年前,當你們剛踏入這間現在即將要畢業的學校不久,有許多同學哭喪著臉,跑來告訴我說被人給騙了。因為聽從父母或國中老師的建議,選擇了這間學校就讀;有些人則是「聽說」高職比較輕鬆,所以「誤上賊船」,接著後悔莫及。 你們說,頭都洗下去了,轉換跑道太麻煩,硬著頭皮也得繼續洗完。當時,你讓別人為你做了人生第一個重大的生涯決定,你不滿意;而現在,你仍要將做決定的權力雙手給別人奉上嗎? 三年前,你說被人騙進來;三年後,你還想再讓人騙一次嗎? **  我知道你內心深處在想什麼。因為找不著生涯選擇中的正確答案,於是讓別人幫你做決定,結果若不如預期就可以怪別人,自己便不用為後果負起任何責任了!要怪罪別人總是很容易,而要真誠面對自己做了失敗的決定卻十分困難。於是把人生的主導權交給別人了!這絕對是心理不夠成熟的表現,即使十八歲的你,還像是八歲的小孩般,凡事需要有人幫你做決定。 如果你想用自己的方式,過自己的人生,這一次,請勇敢地告訴自己:「自己做決定,然後一肩扛起責任吧!」。 **  當你縝密又慎重地決定好未來要念的科系後,我要你放下將來「絕不能後悔」的想法,也就是允許自己將來「可以後悔」。 你疑惑了,如此大費周章地查資料、做功課,不就為了選擇一個將來不會後悔的科系就讀嗎?為什麼還要允許自己將來可以後悔呢?因為,一旦你抱著「我永遠不可以後悔」的態度在選大學校系,那麼你可能永遠做不出決定了! 沒有人能保證就讀任何科系可以為你帶來絕對的成功快樂;更何況,人生的成功快樂與否,泰半取決於你如何持續地耕耘,絕非眼前的選擇就決定了未來的一切。你得懷抱著希望,同時也做最壞的打算。現在看似最完美的決定,幾年後會如何,真的很難說。你也得永遠樂觀向前,為下一次的生涯決定做準備。 其實,就是「盡人事、聽天命」的道理罷了!現在盡一切努力為自己做出對自己現階段而言最好的選擇,然後坦然地面對與接受最終的結果,不管是好的或壞的。你永遠有再度選擇與翻盤的機會—這就是人生的功課! (本文撰寫於2015年5月11日)

「他一直以來都很乖呀!」 一直都不變,才是奇怪的事情

最近接連有幾位高一的孩子跟父母吵著要休學,家長來學校找導師討論,又被導師「請」到輔導室來跟我聊。父母常常很納悶,從小到大孩子的讀書都不需要師長擔心的,怎麼現在卻出狀況了? 這讓我想起每次與家長聯繫時,常常會聽到父母抱怨道:「奇怪,他以前都很聽話的,現在怎麼變成這樣子了?」 家長說:「他之前都很乖的,是不是進入叛逆期了?」又說:「高中才開始叛逆期,會不會也來得太晚了?」這真是讓我感到啼笑皆非。   叛逆期來得太晚?  「叛逆期」不過就是一種青少年時期常見現象的描述。指的是孩子正從依賴走向獨立,從順從走向自主,與父母不再總是同調,出現更多自我的主張,用各種離經叛道或不容易被接受的方式試圖掌握人生的主導權,因而與父母之間出現緊張甚至衝突的互動關係。 這段時期的青少年在大腦與身體發育上歷經極大的變化,心理上又急於證明自己已經長大,因而時常衝動、易怒,火爆的脾氣與言行常讓大人感到似乎是為反對而反對,因而把這種種的現象統稱為「叛逆」。 然而,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從人類身心發展的角度來看,所謂叛逆,其實就是一種「長大」的過程。 因為,人終究是要走向獨立的,終究是要發展出自己的世界觀,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以及追尋自己的夢想的。   不是擺爛,只是遇到困難了,需要幫忙  許多家長很得意,自己的孩子在國中時沒有經歷「叛逆」的階段,認為是前世燒好香,甚至沾沾自喜,卻不知道真正的風暴還沒來臨。而當孩子過幾年後突然出了狀況,往往是無預警的,便讓做父母的措手不及,也完全摸不著頭緒。 「我的孩子怎麼變懶了、擺爛了?」 「這小孩變壞了,以前不是這樣子的!」 家長們急於想找出原因,但言語間卻透露著難以接受孩子變成如此陌生的面貌。我告訴家長:「他們不是變懶、變壞了,而是遇到困難了,需要我們幫忙。」 在我輔導學生的實務經驗中,那些從小到大就一直是乖順的好孩子,各方面都不需要大人操心的學生,有時候卻像是個未爆彈。沒在高中階段爆開,也會在大學甚至就業之後炸裂。   身體化症狀背後的心理故事 一個高一的女孩子,就讀當地甚有口碑的高中,令父母相當有面子。一個學期過後,這女孩時常上課到一半,便因為身體不舒服而到保健室去休息。 一開始是一星期一到兩次,後來天天總要到保健室報到個一、兩節。不舒服的原因有時是頭痛、有時是胸悶、有時是胃痛,有時卻是莫名的虛弱,但總是躺個幾節課就又好了。 學校的護理師眼看這樣不是辦法,導師也發現這孩子缺課情形越來越頻繁,於是和家長聯繫,請家長帶去醫院做檢查,卻怎麼樣也查不出個病因來。 後來,這女孩開始請假在家不來學校了。先是一個星期缺課一天,慢慢增加到兩天、三天……。當然,原來名列前茅的課業成績,也一落千丈。家長索性帶到醫院身心科去就診,醫師研判可能是憂鬱症的前兆,尚不需要藥物治療,建議學校安排心理輔導,於是學校輔導教師開始與這女孩子接觸。 會談初期,這女孩很配合,有問必答,但敏銳的輔導老師知道,很多資訊有說等於沒說。在一次的談話中,輔導老師拿出蠟筆與圖畫紙讓女孩隨意塗鴉。畫著畫著,女孩的淚水止不住地落下了,沾濕了畫紙。畫紙上畫著一個面具,還有燃燒著的火焰。女孩說,她想把這面具給燒掉,她不想再戴著面具過生活了。 原來,多年來,這女孩一直在扮演著人見人愛的好孩子角色。國中畢業時本想念職校,稍微透露自己的想法便被父母拒絕,之後就不再提起,順從父母的心意升上了普通高中。高中時延續乖孩子的言行,但內心卻因為不喜歡高中的課業而痛苦萬分。 這痛苦不能說,說了就不是乖孩子了,會惹父母擔心,被父母認為是偷懶、不努力。不能言說的意圖與情緒,便透過身體病痛來表達。那不是裝病,是千真萬確的不舒服;那身體的症狀不只是不舒服,而是內在無從發聲的情感的代言人。   有話不能說、有情不能感,便用身體來代言 這是個因心理因素產生身體化症狀的典型案例。與高中階段青少年有夠多接觸的教師或心理助人工作者應該都不陌生。故事情節或許有些不同,但問題演變的主軸卻常是類似的。 令人納悶的是,為什麼有意見不能表達,為什麼總得當個絕對順從父母的乖孩子才行?有話就直說,有心事就直講,難道不行嗎? 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任何身心症狀的持續,背後也都在維持著某種功能。常見的是:父母關係長期緊張,孩子用順從懂事來照顧父母的情緒;父母一方長期遭到另一方暴力以對,孩子用乖巧聽話來支持父母中弱勢的一方,成為他的情緒伴侶;手足中有人死亡、殘疾或犯罪脫序,孩子用表現成熟來安慰父母的難過與遺憾。這些乖巧、順從、懂事與成熟的背後,都是孩子企圖對父母表達愛與忠誠,或者恐懼與父母之間那份愛的連結斷裂消逝。 那些不能表達的想法,往往是與父母想法相左的意見;那些不能表現的情感,常常是父母無力承擔的情緒。凡事都不願見到父母反對,凡事都不希望被父母拒絕,當然不能有主見,也當然不可能叛逆。   放手讓孩子叛逆吧!這是自然的成長過程 說穿了,孩子一路乖到底,一直都沒變,該叛逆沒叛逆,該有自己的獨立想法卻都「爸媽說了算」,該自己做決定時卻總是順從父母的安排,幾年的經驗告訴我,不但不要高興的太早,反而值得我們擔憂與正視。 做父母的永遠要體認,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開始與父母爭奪人生大小事的主導權。這不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自然與必經的歷程,也是身為父母者需要面對的功課。好好度過這一關,彼此都會有所學習與成長,未來的關係會更具支持性與滋養性。 處於叛逆風暴中的孩子,正在向父母宣示自己已經長大,有著時常失控的情緒。父母要懂得逐漸放手,支持孩子的獨立思考,同時用溫柔與支持的話語,為孩子易失控的爆怒言行踩煞車。 而孩子到了青春期尾巴仍然唯父母命是從,沒展現出任何對立反抗的言行,可千萬別抱著孩子是來報恩的心態而感動不已。或許得好好檢視家庭關係中究竟發生什麼事,讓孩子失去了表達的機會,沒辦法在心理上真正的長大,成為那不被自己允許叛逆的乖孩子。 (本文撰寫於2015年5月7日)

Recent posts

Google search engine

Popular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