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書,為2018~2023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398 帖子

-

2 意見

為什麼我們討厭比較卻又老愛比較?

你是否常羨慕別人擁有好的外貌、能力、收入、職位、學歷、財富、關係……等,卻又討厭自己老是愛比較。 你明明知道比較無益人生的幸福,但又想努力追求些什麼,好讓在別人面前能抬起頭來,這也是比較。 「人比人氣死人」,這是人人都同意的一句話。同時,誰又能超脫比較的境界,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不在意別人的表現,不在意自己與別人相比起來,多了什麼或少了什麼? ☆☆  比較而生的嫉妒,會讓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因而感到無力又生氣。比較而生的優越,會讓自己感到有價值,因而顯得高人一等,但又擔心其他方面會被比下去。 人們總是很矛盾,既痛恨比較,卻又難以不去比較。比較,似乎是人類的天性,無所不在。 行為經濟學家研究人類的生活滿意度或幸福指數,發現一個人如何定義自己的快樂,常是透過與他人的比較而來的。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便是如此。 當大家都沒飯吃,日子過得雖苦,但心裡不會很不舒服;若發現鄰居多了一些米,日子仍然過得苦,但心裡卻很不是滋味,因為你有我沒有。 住在富豪社區裡的有錢人,過得看似豐足的生活,照理說生活滿意度很高;當某人換了新車,而我的車雖然也名貴,但不是全新的,生活滿意度立刻下降。 於是人們得更努力工作,賺更多的錢,即使經濟上不再匱乏了,但那不想比輸人的心態,驅使著人們停不下來。贏過別人的正向感受通常不會持續太久,你得繼續努力追求贏得更多,以延續那優越感,這就是所謂「快樂水車」效應。 ☆☆  因為比較帶來的壓力如此大,所以政府為人民打造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如此重要,讓人民可以如處在烏托邦般知足常樂。也因為比較是人性的一部份,有權勢者便利用比較來操縱人們的行為,讓人們成了為他們賣命的奴才。 以職位論薪酬、以績效論分紅、督考排名、記功嘉獎、表揚大會等制度與形式,讓人們在競爭中不敢怠慢。在低位者因羨慕或嫉妒而更奮力爭取佳績,在高位者因害怕被超越而更加倍努力。有權勢者則在遠處旁觀著這場人性遊戲而坐享其成。 在過去資源有限的時代,比較確實有其必要性。你不去注意你所擁有的資源是否比別人少,你存活的機率便比別人低。 然而,現今是人類有史以來資源最豐沛的時候,我們不再會因資源匱乏而小命不保(至少在大部分開發中國家以上的世界是如此)。那麼,我們何需再比較呢?我們討厭比較,卻又難以停止比較。 ☆☆  常聽到學生告訴我:「父母老愛拿我跟別人比,什麼都要比」。而身為父母的則常說:「我們才不是愛比較的人,只是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在意輸贏,就是比較呀! 父母口口聲聲說沒比較,但言談中卻處處流露出比較的訊息。例如,時常在孩子面前,提起某某人考上哪個大學科系、哪個親戚的孩子現在在哪裡高就、目前年薪多少、誰又與什麼家世背景的對象結婚……等。殊不知,孩子聽了都感到格外刺耳,因為這就是比較。 過去,是因為外在資源匱乏才需要比較,這具有生存的價值。而現在,物質生活無虞時仍要比較,顯示的正是內心的匱乏。內心的匱乏透過「恐懼教育」的一系列信念規條代代相傳,代代洗腦,把孩子也形塑成一個內在匱乏無力的成人。 為什麼需要比較?因為內心很匱乏,所以需要透過見證自己比別人表現好一點,擁有多一點,來證明自己的內在價值。但是,一旦做了比較,卻又暗示著自己是不足的,才需要比較,於是我們痛恨比較。我們便永遠被困在討厭比較與不得不比較中鬼打牆。 ☆☆  比較有助於生存,卻也是現代人煩惱的來源。如何跳脫討厭比較卻無法停止比較的無限迴圈呢?唯一的途徑,便是讓內心變得強大吧! 當你的內在是豐盛富裕的,你便無需要比較,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當別人拿你做比較時,你也能從容自在、不動如山,因為你的內在是充滿安全感的。 對於從小受到恐懼教育洗腦的我們,匱乏無力感早已深植心中,並非一時片刻能撼動的。這得走上自我療癒的歷程,透過心理治療、各式成長課程、身心靈修練與大量閱讀,逐一地深入探索自我,一步一步地覺察自我,層層清理內心匱乏無力的信念,重新架構起豐盛富裕的內在價值感。這個歷程非一蹴可幾,但卻能讓我們重新活過來。 ☆☆  此時此刻,我們可以做的,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避免把內心匱乏無力的訊息,有意或無意地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我們可以讓孩子如實地認識這個世界以及周遭的人,但要避免讓孩子受到任何形式的比較,以使孩子能感受到自己正是獨一無二的,個人的重要性與價值感不需要透過任何比較來證明。 同時,我們要教導孩子有著一份欣賞的眼光,欣賞自己的獨特性,也欣賞他人身上的美好。欣賞能讓我們品嚐到世界的風光與豐富;而比較帶來的嫉妒,則讓我們感受到世界的醜陋與危險。 你想活在什麼樣的世界裡,端視你有著什麼樣的心態。 (本文撰寫於2015年9月10日) 

請問輔導教師/心理師……

自從走上心理助人服務這條路後,時常被問到一些關於這一行的問題,千奇百怪、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我常想著要用什麼方式,簡單易懂地回答人們心中對心理助人工作者的疑問。 心理助人工作者是指以各種方式提供心理助人服務的人的統稱。而我的身分是一位學校的輔導教師,同時也是諮商心理師,請容我試著從這兩個身份的角度談談這些問題吧!   (一)輔導教師/心理師的工作就是坐著跟學生/個案聊聊天,聽他們訴訴苦,應該很很輕鬆吧? 坐著是比站著輕鬆,有冷氣則更舒服不過囉!羨慕嗎? 好吧!試想你必須在50分鐘的談話過程中,全程專注傾聽,一字不漏,從內到外,仔細觀察;同時腦袋裡高速運轉,分析個案每一句話裡所代表的意涵,每個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所隱藏的訊息;再思索著如何適切回應,不得有半句廢話。這一來一往每一回合,都得在幾秒鐘之內完成。更重要的是,不論你今天是喜是憂,便秘還是拉肚子,都得如此嚴謹地面對眼前的生命。而且,送走了一個,還有下一個等著你!   (二)你們一天到晚傾聽學生/個案吐苦水,自己是不是也很容易感到不快樂?你們怎麼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其實真正讓我們感到不快樂的,不是個案的痛苦對我們的影響(通常回家就忘了);而是當個案帶著力量走出會談室後,不友善及缺乏支持的學校、家庭與社會環境,常將個案打回原形,這是最令人挫敗的了。 再來,跟所有人一樣,不開心就大吃大喝、遊玩購物嘛!或許可以培養點嗜好,怡情養性;不然就找三五好友怒罵訴苦;再不然,也去找心理師掛號囉!   (三)你是輔導教師/心理師,對人類心理一定很了解,那你知不知道我現在心裡在想什麼? 我當然知道你正在想什麼,你在想著:「眼前這個人該不會真的知道我在想什麼吧?」 輔導教師/心理師是人,不是神,懂心理學,但不會通靈;你不開口,我怎麼會知道你在想什麼?頂多透過些許線索猜一下,講中了別太驚訝,通常只是運氣好。   (四)真的有那麼多學生/個案需要你們提供協助嗎? 你可能覺得沒有!因為你身旁沒人跟你說他們有煩惱會去找心理師。如果你去找心理師談話,大概也不想讓別人知道吧!在學校裡,一個班上只要有兩個人低調地接受輔導教師協助,班上或許沒人會知道,但輔導教師這裡已經忙翻了。 如此,你還會認為輔導室是個閒單位嗎?   (五)如果學生/個案不願意跟你講話,要怎麼輔導他們? 沒輒呀!想辦法讓他開口,不然就等到他想開口。講笑話,陪他玩,耍猴戲,難不成拿著刀頂著他嗎? 好吧!我們自有一套技巧能催化個案敞開心房,與我們進行有意義的互動,而「尊重」永遠是前提。但凡事都有極限,做不到也得認了,換套方法再接再厲。   (六)你們總是可以讓學生/個案開口透露心事,我該如何才能像你們一樣? 官方說法是:「助人是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只要你有心,你也做得到!」然而,事實是,要不要去念個心理/輔導/諮商研究所比較快? 從大學/研究所裡的專業養成教育開始,一次又一次的實習與接受督導,外加幾年的實務工作,再加上被個案KO無數次的挫敗經驗,淬鍊成鋼鐵般的意志,總算可以做到讓個案開口說些話了。我們就是這樣來的,想像我們一樣嗎?   (七)輔導教師/心理師常常需要協助他人,自己的心理一定很健康吧? 輔導教師/心理師是人,有七情六慾,也得面對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或許比較懂得處理情緒,但說不上比較健康。還有,心理助人服務是一項成就感極低,卻又極易專業枯竭的工作,多少人幹了幾年後就想逃了,留下來的可能都已修練成神的等級了吧!   (八)輔導教師/心理師的語言技巧這麼好,一定擅於與人溝通協調吧? 在會談室中面對個案是一回事,真實生活裡的溝通協調又是另一回事。在會談室中我與個案談甚歡,出了會談室我有權威畏懼症,面對陌生人或長官們,能閃就閃。所以,輔導教師或心理師可以當談判專家嗎?這應該是兩回事! 問題當然不只這八個,只是這八題最常見。每個問題都反應著人們心中對助人工作者的某種想像。而知道事實後,人們又常問一個問題:「聽起來要當個輔導教師/心理師還蠻不容易的,是什麼支撐你走下去呢?」 我說,除了上述提到的痛苦與麻煩外,其他都還蠻美好的呀!這就是生活,是苦是樂,端視你看到的是什麼。 (本文撰寫於2015年9月3日) 

你正在用「恐懼教育」養出匱乏無力的孩子嗎?

電影中的黑道戲碼常出現一句台詞:「別以為我會怕,我不是被嚇大的!」  事實上,我們確實都是被嚇長大的! 追求成就VS.避免失敗 心理學家探討「成就動機」時把人類追求成就的型態分為兩種導向,一類是「追求成功」(求成導向),另一類是「避免失敗」(避敗導向);兩者都可以做為追求成就的內在動力。 「求成導向者」內心有著明確的目標,積極努力是為了達到那個理想的目標。當目標時現實,成就感油然而生,追求成就的動機來自於一再地挑戰自我與超越自我,或某些重要的意義或價值。 「避敗導向者」也相當努力,為的是避免失敗,內心對於可能的挫折充滿恐懼,通常不會有過於積極的目標,只要達到最低標準,設法逃過失敗的命運即可,因此,追求成就的動機來自於對失敗的恐懼。   以恐懼構築起來的信念 正在校園中求學的孩子,上了國中以後,大部分都會變成避敗導向者。在課業學習上,勤奮向學考個好成績,常常是為了不要被父母師長責罵,不要輸給同學,或不要讓自己感到很丟臉。因為恐懼這些可怕的事情會發生,於是不得不努力用功。 他們接受教育不是為了充實知識技能,也不是想一探學問浩海的奧秘,而是要獲得好成績。因為,我們的孩子從小被灌輸的正是這類以恐懼構築起來的信念: 「沒有好好用功就不會有好成績」、「沒有好成績就不可以出去玩」、「考差了會被老師責罵」、「考不贏人會被別人瞧不起」、「小考就輸別人,大考還得了」、「沒好的成績就上不了好的學校科系」、「沒有進入好的大學科系,未來就不會有好成就,會過得很辛苦」……諸如此類。 是不是很熟悉?我們也是這樣被教導長大的。這就是一種「恐懼教育」,試圖用會讓孩子感到害怕的教條規準來使孩子不得不去做(或不做)某事。   因為恐懼失敗,所以放棄努力 恐懼教育敦促著孩子勤奮向學,以避免失敗。偏偏我們的教育氛圍又喜歡用排名與分數來定義孩子的成就。很遺憾地,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不管怎麼努力,永遠會有失敗的學生。 於是,許多孩子還沒真正領略到知識學問的奧妙,就從學習路上停了下來。他們放棄學習,因為「再怎麼努力也沒用」。他們不願意再付出時間與精力,因為「與其很努力仍然沒成果,證明我是個失敗者,不如別再拼了!」。這樣的失敗結果比較能被自己接受,因為「不是我天生不夠好,只是我不想努力罷了!」。 這是許多低學習動力的孩子內心深處的心聲。然而,可怕的是,這賠了夫人又折了兵!   兒時的熱情與理想逐一被恐懼吞噬 從小大到,因為在恐懼教育的洗腦下,讓孩子害怕失敗,於是不得不逐漸放棄那些本來很有興趣,但可能會招致人生失敗的事物。 曾幾何時,我們不再對世上萬事萬物感到好奇,我們忍痛割捨那些原來充滿熱情的嗜好,我們把注意力轉向如何獲得好成績。我們的視、聽、觸、味、嗅等身體感官所能體察的範圍變得越來越狹隘,注意力的焦點越來越單一;原來那顆熱情敞開的心,也不再躍動不已了。 那些兒時的熱情與理想,一旦失去了,似乎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恐懼教育讓匱乏無力的心態代代相傳 恐懼是一種有助於生存的情緒,它提醒我們在威脅當下逃離會讓我們喪命的來源。然而,時時刻刻被恐懼所籠罩的心,卻讓我們永遠處於逃命與無助中,而不敢邁開步伐,冒險向前,於是我們總是錯失各種機會。 恐懼教育帶來的後果,便是一顆匱乏無力的內心。 當內心匱乏無力時,自然認為自己就是個潛在的失敗者,於是所有投入的努力都是為了遮掩內心那個醜陋的形象。 於是,我們沒有自信,不敢冒險,只做自己感到有把握的事;我們過於在乎別人的眼光,討厭別人評價我們,但又不自主地拿自己與他人做比較;們我常常羨慕別人,但又不敢跳出舒適圈嘗試改變,內心的聲音常是:「如果失敗了怎麼辦?」;我們時常三心兩意、猶豫不決,總想找到一個不會後悔的選項,殊不知,後悔一直是人生的常態。 因為內心匱乏無力,為人父母後,我們把內心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也用帶有恐懼的教條規準教育著孩子,把孩子洗腦成只懂得害怕卻不懂得創新的動物,匱乏無力的心態代代相傳,永無止境。   更多恐懼是人們自己想像出來的 該是適可而止的時候了!地球很可怕,但更多的恐懼是人們自己虛構出來的。人類許多行為背後的動機,除了避免匱乏與威脅外,更多是為了追求更高層次的意義或價值。 當你希望影響你的孩子去為某事投入心思,請引導他去思考:「做這件事情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而非一味地叮囑他不做的後果有多可怕。 當你的孩子對某件事情充滿熱情,常能樂此不疲,即使與讀書成績毫不相關,只要不是傷天害理,請多鼓勵他、支持他。因為,熱情之所在,常是一個人的天賦之所在,當天賦可以得到充分發揮的機會,個人的內在自然會感到豐盛富裕。 人們透過展現自己的天賦來彰顯自己的價值,以及定義自己的身份,追尋自己活著的意義,這便是活出自己生命本然的樣子,那是自信與快樂的泉源,一個人一輩子最寶貴的資產。 擁有了這份資產,內心能不常保富足喜樂嗎? (本文撰寫於2015年8月28日)

表達真有那麼難?當孩子口中只剩下「不知道」時

 少年話少便是德? 如果你有機會認真坐下來與國、高中的孩子們談談,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十次中有七、八次你會感到很挫敗。 「不知道」、「都可以」、「還好」、「隨便」、「沒差」……你可能常會獲得這種極簡風格的回應。也就是往往你講了好幾句,他們總回你個兩、三字。 有時候,真的很想抓狂!表達真有這麼困難嗎? 或者,這是種流行文化,所謂「少年話少便是德」?仔細觀察孩子們同儕之間的互動,卻又覺得他們可以幾哩呱啦說個沒完,怎麼面對師長就變得「惜字如金」了?   極簡風:有問必答,絕不超過三個字 有人說青少年是所有人類中最難以溝通的一群。因為身為輔導老師的關係,我常有機會與孩子們聊聊內心事。有人可以侃侃而談,欲罷不能;也常碰到那種臉色臭臭、裝酷擺悶的孩子,雖有問必答,但從不超過三個字;當然也不會正眼瞧你一下。 而與輔導或心理衛生有關的課程,也多半都需要透過討論分享進行。孩子們可以在台下和同儕聊到屋頂快被掀翻,當被「邀請」起來對著大家發言時,則又啞口無言。剛才的長篇大論跑哪兒去了呢? 於是,當我還是個輔導界的菜鳥時,如何讓孩子開口多說點話,便成了每日工作時的首要挑戰。   允許他們可以說,也可以不說 帶青少年的小團體時,我常會對成員在團體中的沈默不語感到焦慮。照慣例,在第一次團體聚會時,會叮嚀一堆團體需要分享討論的之類的話。接著我總會補上一句:「雖然希望你們多發言,不過你可以選擇多說一點,或少說一點,也可以都不說,我們都會尊重你」。 我真的可以允許成員在團體裡不說話嗎?我很懷疑我的尊重是否恰當。然而,我仍堅持尊重成員說與不說、說多說少的權利。通常,成員會頗賞臉地分享不少想法,一些一開始較為沈默的成員,到了團體中後期也能侃侃而談。 我逐漸領會到,在與這些國、高中階段的孩子互動時,允許他們用他們想要的方式發言,往往能讓他們更願意多說一點。 有些老師或家長常把一些孩子轉介給我,並且叮嚀我:「這孩子什麼都不肯說,麻煩你了!」(這是怎樣??)後來他們卻會訝異於孩子為什麼肯對我透露這麼多?(其實孩子還說得更多,只是沒得到他們允許,我得稍微保個密) 我做了些什麼?其實,就是在晤談一開始,開宗明義地告訴孩子:「你也許想跟我談一些事情,也許不想。你可以選擇多說一點,也可以少說一點,也可以什麼都不說,我絕不勉強,也絕對尊重你!」往往說完這串話,孩子便開口說起自己的故事了,根本無須多問些什麼。 如果孩子真的什麼都不說呢?其實很少見。我通常會靜靜地在一旁等待,因為我承諾過不勉強他說話的。   不是表達能力差,而是沒有表達的意願 孩子們其實很想說,就看大人們願不願意聽他們說,允不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說。他們的表達能力不是不好,關鍵在於有沒有表達的意願;他們在意的是你是否認同他們的觀點,接受他們的看法,或者至少不被反駁。 孩子口中最常出現的「不知道」,其實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我不想說」,因為「說了你們也不會懂」或「說了你們也不會信」;甚至說了還會被罵被批評,於是用「不知道」一言以蔽之。 其他簡約風的回應方式,也是如此。當他們不認為自己所說的會被接納,但不說話又可能會被罵時,就會出現「還好」、「沒差」、「都可以」……這樣的極簡詞彙,通常肢體也是封閉和防衛的。反正多說無益,簡單說個可以交差的就好,這是一種「消極配合」。   減少消極配合,將發言的主導權還給孩子 從心理層面來看,「消極配合」是一種爭奪主導權的行為,看似配合,卻讓你沒輒,以展現自己在雙方的互動中,握有自己言行的主導權。所以,減少消極配合的最好途徑,就是直接將主導權交還給孩子,讓他知道無論如何他都有選擇該如何回應的權利。 更深一層的反省,身為師長的我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願意讓孩子擁有充分表達的機會,也尊重孩子所表達的任何話語內容。我們是否願意停下來傾聽孩子到底在說些什麼,並且鼓勵孩子多說一點,而非一直評價是非對錯。當有人願意聽,便會感到被重視,孩子們將會滔滔不絕地說,同時開始練習用別人能聽懂的方式表達。 對青少年孩子們而言,表達一點都不難,只要獲得絕對的尊重就行了! (本文撰寫於2015年8月14日)

一代不如一代,現在的孩子很有事?

前一陣子時常被老師或家長問到,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情緒或行為困擾問題特別多,過去都不會這樣? 曾有一位國中老師向我抱怨他的不解與委屈,現在的教育氛圍總是要師長的包容、尊重與同理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自己學著成熟與獨立! 他忿忿不平地說:「以前我們唸書時都是接受高壓式的教育,不也好好的?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問題卻這麼多?老師碰不得也罵不能,只能一再讓步?」 比起過去,現今學校中的孩子比較有事嗎?  --  過去的孩子(也就是這一代的成人)不是沒困擾、沒狀況,而是沒被辨識出來,或不被當一回事。可能有以下幾個理由: (一)過去心理衛生知識不若現在普及與正確,學生的情緒或行為困擾,或者在學校中的適應欠佳狀況,常被視為「不乖、怪異與叛逆」,往往被處罰而不是被協助。 (二)過去許多情緒、行為或精神困擾的孩子,常因為課業跟不上而被留級或退學,最後在教育體系中消失。現在的教育強調人權與零拒絕,孩子的問題容易一再地在校園中被看見。 (三)在學校裡,孩子若有心理困擾,很少會讓別人知道,就算有在接受輔導協助也會盡量隱藏,因為很丟臉,這在古今皆然(現在可能好一點)。因此,許多人在學生時代會「誤認」為同學們都過得健康快樂。 (四)過去的升學機會狹窄,在那個連初中都要考試入學的時代,身心異常強壯者自然才能熬得過考試壓力,殺出重圍成為人生勝利組。能當老師人,求學路自然一帆風順,他們的同學也就頭好壯壯居多。而那些沒能繼續升學的呢?不干我的事呀! 在過去,有事的學生不是不存在,而是沒被看見。就像在兒少保護、性平教育等法規制度逐一建立後,家暴、兒虐、性侵等案件通報量暴增,過去不當一回事的都紛紛浮出檯面了。 --  接著談談教養方式吧!以前的孩子可以高壓管教都沒事,而現在的孩子卻得溫柔對待,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比較有事嗎? (一)剛才說過了,在過去,能繼續留在教育體系中的常是身心異常強壯的人生勝利組,禁得起高壓式的教育,但不代表高壓管教就是比較正確的教育方式。有多少人在高壓管教下成了犧牲者,因而適應不良自動(或被迫)離開校園呢? (二)高壓管教並非就無法與尊重、包容、同理等軟性的管教態度並存,許多嚴厲的教師仍能將班級帶得很好。重要的是在面對班級群體時能建立規範明確的威信,面對特殊狀況的孩子時又能彈性以對,提供協助。如果做不到這樣,所謂的高壓管教只是顯示出師長的偷懶與無能。 (三)過去在高壓管教下生存良好的人(就是那些看似身心異常強壯者),現在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他們的腦袋裡常充斥著框架與教條,內心常匱乏無力,老愛抱怨、指責與批評,卻又安於現狀不願冒險,更無視自己的熱情與夢想。這些人會不會還比較有事? --  同時,我也得說,現在的孩子確實很有事! 比起上一代,他們更能打破框架、敞開心胸、接納多元,更具冒險精神,更能創意搞怪,更願意關心與參與公民事務,這得拜校園裡越來越多尊重、包容與同理的氛圍所賜。 改變世界的力量常來自於那些特立獨行且不安於現狀的人。師長是該支持他們還是把他們全都壓下去? 然而,比起過去的一輩,現在的孩子處於更多的不安與焦慮之中。一切都變化得太快,所有的事情都說不定也沒把握。社會與經濟體制不斷崩解與重生,人人有機會受教育,求職謀生卻大不易;孩子的生涯發展充滿不確定,難以用過去直線性的思考方式看待人生。 身處高度不確定的現代社會中,孩子們得發展出更大的彈性去面對變動,得擁有更強大的心念去面對內心的不安。然而,他們的許多師長卻仍想沿用過去的思維與方式教育孩子,仍想把孩子塑造成充滿制約思想與內心匱乏無力的考試機器人。 現今的孩子們,不有事才奇怪! (本文撰寫於2015年8月6日)

允許孩子用不同的姿態展翅高飛

家銘(化名)最近很苦惱,與父母冷戰了將近兩個禮拜。 家銘在國營事業的資訊部門任職將滿六年。大學畢業後,苦讀了兩年書,經歷了幾次落榜的打擊,總算擠進了公職的窄門。三十歲左右,捧著人人稱羨的鐵飯碗,由於工作認真,被單位裡視為最可能升遷的潛力股。 然而,家銘卻萌生退意,近來常出現離職的念頭。原因是,日復一日的公職生活雖然穩定,卻越感到索然無味;雖然工作內容與自己的專長相符,不排斥也不討厭,但每天盡是到各單位修繕電腦、採購及更換資訊設備等,總覺得自己的人生不甘如此。 另一方面,家銘在網路上十分活躍,常在論壇或自己經營的部落格中人回答網友各種電腦資訊的問題,人氣頗旺,甚至有幾家廠商前來洽談合作的可能性。家銘下班後便埋首網路中,分享簡易的電腦使用技巧,生活化又貼進大眾需求的筆觸,深獲讀者共鳴。   ☆☆ 最近幾位大學死黨三番兩次來找家銘,他們想成立一個資訊系統公司,希望藉助家銘的資訊專長以及在網路上的高人氣。家銘覺得,自行創業承接客戶的案子,確實深具挑戰性,但也相當吸引人,做得不錯,收入會比現在多更多。更重要的是,自己終於能夠在資訊領域一展長才。 家銘盤算著,如果要這麼做,非得將工作辭掉不可,才能專心投入公司的營運中。想到自己可以脫離千篇一律的生活,做著自己真正熱情的事情,同時有著豐厚的收入,心裡頓時感到興奮不已。   ☆☆ 家銘知道父母這一關不好過,將這念頭深藏心中半年多,還是鼓足勇氣開口與父母商量了。 「你確定要這麼做嗎?好不容易捧了個鐵飯碗,別人想捧都捧不著,你卻要放棄,以後一定會後悔的!」家銘的父親和母親退休前都在小學任教,認為從事公職薪水充裕又有保障,是祖先有積德,前世修來的福氣。 家銘告訴父母,自己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絕對不會後悔。 「辭掉工作的風險太大了。雖然現在你的部落格經營得不錯,人氣也很旺,但是創業成立新公司和在網路上回應人們的問題是很不一樣的!」家銘聽著父母的分析。 「每個人在工作上都會遇到倦怠期,轉個念撐過去就好了。看你之前不是做得好好的,沒有必要覺得乏味了就辭職。像現在邊工作邊經營網路,不是挺好的嗎?有保障同時又兼顧自己的熱情,不是嗎?」 家銘告訴他們,自己不是工作倦怠,而是想要投入更有熱情的事情中,大顯身手。全職工作只會令其綁手綁腳,家銘不甘於自己的人生只是如此。而且,沒試過,怎麼會知道。 「你想想看,你還沒結婚,也還沒交往對象。頂個國營事業員工的頭銜,未來要找對象容易多了,別人也比較願意幫你介紹。沒個穩定工作,有那個女孩子會想嫁給你。本來你行情看好,一辭職馬上身價大跌!」 家銘心裡氣憤著,我不需要你們幫我介紹對象,婚姻的事情,我可以自己處理。   ☆☆ 眼見與父母討論沒結果,只會越講越氣,乾脆不講了。然而,這幾天,母親找到機會便告訴家銘: 「你說你想辭掉工作的事情,我跟你爸擔心得不得了。我們都這把歲數了,可以不要再讓我們擔心了嗎?」 「我和你爸都退休了,家裡也沒有事業或多餘的家產,你把穩定的工作辭掉創業去,要是萬一將來失敗了,該怎麼辦?我們可沒有多餘的錢支助你。」 家銘心想,我的人生自己負責,不需要你們支助,退休金自己留著用吧!   ☆☆ 母親又使出溫情攻勢試圖讓家銘回心轉意:「你不要怪爸爸媽媽不支持你,我們這麼做是不希望你受傷,是在保護你,我們是愛你的,你可以感受得到嗎?或許我們的觀念比較保守,但我們是苦過來的,知道在經濟上擁有安全感有多麼重要,當然也希望你可以安穩地好好過一生。」 其實,家銘完全可以體會父母的善意,也知道父母只是想保護兒子免於失敗或經濟匱乏的痛苦。但不知道怎麼著,這番溫情的話語,卻只讓家銘越感怒火中燒。 家銘不解地說:「你們辛苦地栽培我唸書,期待的不就是要我可以大展長才,創造自己理想中的人生。怎麼現在我想展翅高飛,更上一層樓,你們卻阻止我了?」   ☆☆ 家銘從小的成績優異,高中時在全類組名列前茅,大家都看好他可以考取個名聲響亮的大學的醫學系或電機系。後來,家銘依興趣選讀了資工系,父母雖不很滿意,卻也還能接受。 為了獲得父母十足的肯定與讚賞,家銘在課業上相當勤奮,每學期帶著書卷獎回家,換來的卻只是父母感到「還可以」的眼神。 畢業後,家銘索性立志報考公職。知道自己考取的那一天,家銘見到父母臉上好久沒出現過的笑容,那是一種發自內心對兒子的肯定與放心。家銘總算安心了,幾年來與父母之間的緊張關係,總算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 「我們不是阻止你,也不求你的人生要多麼飛黃騰達,就只是希望你能夠過著有保障的生活,將來組個家庭,平凡安穩地度一生。」 聽到父母這麼說,家銘直覺浮上腦袋的念頭是:騙人騙人,全都是騙人的! 如果當初不期待我很有成就,為何我沒有選擇你們眼中的熱門科系就讀,就不願意肯定我?你們不就是希望我透過進入熱門科系以晉升人生勝利組嗎? 而現在,我想更進一步展翅高飛,你們卻又要我別飛太高、飛太遠,因為太高、太遠很危險,在地平線附近就好。 此刻,家銘突然看清了真相。原來所謂的展翅高飛,其實只能有一種姿態,就是父母期待中的那一種。   ☆☆ 親愛的家長,我們常期許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快樂富足,期許他們自立自強,不必依賴父母;事實上,我們卻有著多套標準在看待孩子的未來發展。 我經常在親職教育的演講中問家長:「如此努力栽培孩子唸書的目的是什麼?」家長們口徑一致地回答:「希望他們未來可以自力更生,擁有成功快樂的人生。」 我又問:「那麼,如果孩子國中畢業後,告訴你,想去夜市擺攤賣雞排。他熱愛這份工作,不但可以養活自己,又感覺成功快樂,你們願意支持他嗎?」 有些家長愣住了,有些露出尷尬的笑容,有些則是搖搖頭。 當我們告訴孩子,希望他們達到「成功、快樂、自立…..」等這些抽象又有意義的人生目標時;我們同時又期待他們用我們所想要的方式去獲得這些目標。 讀什麼科系、從事什麼工作,向來只是經營人生的手段而非目的;身為父母者,卻常反客為主,錯把手段當目的了,以為孩子唯有照著我們規劃的路去走,人生才會一帆風順。然而,很多時候卻把孩子帶到痛苦與無力的境地,這難道是身為父母養育兒女的初衷嗎? 展翅高飛的姿態應該可以不只一種,請容許孩子用他們自己想要的方式飛翔吧! (本文撰寫於2015年7月30日)

「老師,你願意相信我嗎?」 一個時時考驗著助人者的問題

「老師,你願意相信我嗎?」這孩子回頭看了我,問道。我永遠不會忘記那雙恐懼又無助的雙眼。 她是一個長期遭受身體與精神虐待的孩子。事情發生在幾年前,基於助人倫理及保護當事人,我對這個故事的內容做了「許多」改編。  --  有一天,幾位同學鬼鬼祟祟地來到我面前,問我有沒有空聊一下。他們告訴我,班上有個女同學在家裡被母親毆打得很嚴重。 「老師,是她親口告我們的,我們還看到胸口的傷疤,很噁心!」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 「為什麼她會告訴你們?」我問道。他們說:「她來學校臉很臭,我們問她怎麼了,她就開始哭,後來全都跟我們說了。」 「對了!她還說,不可以告訴學校老師!」同學們用嚴肅的口吻說著:「她說,如果被老師知道,回去會被打更慘。國中時就曾經這樣過了……」 我的眉頭一皺,發現案情並不單純…... --  謝謝這些如天使般的孩子們,即使被託付要保守秘密,仍然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前來告訴我,顯然希望我可以幫幫她。我琢磨著該怎麼做才好,事不宜遲,立刻把她找過來。 「老師,沒有啦!我是跟他們開玩笑的。真的沒有這件事情!」 儘管我的態度和善,這孩子仍然矢口否認。這很正常,保險起見,我仍通報了社會處,請社工來一趟,看看她的傷口。她說胸口的傷是自己不小心撞到的。 社工家訪後,告訴我,孩子與父母口徑一致,都說沒發生這件事。就這樣,本案不了了之。 --  過了半年,這班導師來找我,從班上同學那裡得知,班上某同學在家被打得恨慘。又是她!我再度把她找來。這孩子戴著口罩,顯然臉上有傷。 又像上次一樣,她堅稱沒事,臉上的傷是自己跌倒擦傷的。啟動社政系統介入,社工幾次家訪後,也沒能找到著力點。這件事又在此作罷。 然而,這孩子不願意再來輔導室了。於是,我寫了封信給她: 我知道,一定曾經發生過什麼事,妳也很希望有人可以幫助妳。只是妳感到擔心、害怕,這我可以理解。不過,在這個節骨眼上,只有妳可以幫助妳自己。只有妳願意,才有可能獲得幫助。請妳好好想一想,需要我協助時,我隨時在這兒等著。 半年後,就在我幾乎快要淡忘這件事時,這孩子突然出現了,她是自己踏進門的。我正納悶著,她說:「老師,可以跟妳談一下嗎?」 --  「我媽媽精神不正常,平時管我非常嚴,晚幾分鐘到家,就會被她毒打。有幾次很誇張,把我的頭抓去撞牆,還曾經拿高跟鞋的鞋跟猛踹我的胸口。我媽說,她在縣政府都有認識的人,誰去通報都沒有用……」孩子邊哭邊發抖,但仍強忍著情緒把話清楚地說出來。 「所以,前兩次同學所說的,是真實發生過的囉?」我想確認。「對!是真的。對不起,我沒有說實話……」她低下頭,眼淚仍不斷滴落。 「妳希望我怎麼幫妳?」我問。她抬起頭,用堅定的眼神說:「老師,我無法繼續待在這個家了,請讓社會處幫我安排強制安置,」她崩潰大哭:「我不要再回家了、我不要再回家了…….」 --  我的心裡五味雜陳。每次遇到這類家暴或兒少保護事件的個案,當輔導老師的總是忙得人仰馬翻。當初我可為了妳的事,東奔西走,白忙了兩次都無功而返。這下子妳終於想通了,要我幫忙。那麼,我之前到底在幹嘛? 也或許,前兩次她都看在眼裡。她只是想知道,眼前這位號稱能夠幫上忙的輔導老師,是否是真心願意為她做點什麼;她想看看,這個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是否足夠謹慎到讓她不再繼續受傷害。或許,對她而言,在她身旁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足以信任的了;所以,她必須一次又一次地試探。畢竟,她的處境是如此的危險。 --  當天下午,社工直接帶她去驗傷、報案,然後緊急安排了寄宿家庭。在我確認當晚她暫時可以不用回到那令她既熟悉又恐懼的家裡時,我叮嚀她:「好好照顧自己!」 她背起書包,在社工的陪同下,準備前往寄宿家庭。 我看著她走出社會處的大門,這孩子回頭看了我一眼,開口問:「老師,你真的願意相信我嗎?」 我微笑著,用力點點頭。「快去吧!」我說,同時向她揮手道別。她緊繃的神情逐漸放鬆,嘴角綻放起我從未見過的笑容。 --  我願意相信她嗎?我揣測著她為什麼要問我這句話;也認真地問我自己,我的答案是什麼? 廢話,我當然相信她,不然我在這兒做什麼?即使她矇騙了我兩次,讓我白忙一場(不!是兩場),我仍然願意相信她。 我知道,我相信她的,不是她有做什麼,沒做什麼,或者她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我相信她的,是不論她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決定了什麼,內在都必然有著一份善意與正向的動機—這是不容質疑的。 這份相信,是一種選擇。我選擇相信人們所有行為的背後都有著正向意圖,不是想使自己更好,就是想保護自己免於傷害。 而對於一個長期處於虐待威脅家庭環境中的孩子而言,每天必須帶著恐懼生活,戰戰兢兢於不知何時會遭受一頓毒打或責罵。周遭的一切,沒有任何對象是足以令她信任的。即使她知道學校老師可以幫助她,但內心深處面對大人的不安,也讓她一再地打退堂鼓,同時一次又一次用試探的方式對自己信心喊話。 --  「妳高三了,會想繼續升學嗎?」社工問她。「會呀!而且我想念社工系,」她說:「我想幫助那些像我一樣遭遇的人。」 我知道,這孩子經歷了這次被幫助的經驗,已經發展出對人的信任了,也願意將這份信任,傳遞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這正是身為一位助人者,最大的成就感來源囉!   後記: 我還是覺得處理兒少保護案件這類事情實在很鳥,有繁瑣的行政流程,還得東奔西走聯繫各種資源,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要是一個閃失,所有矛頭都會指向你,還會被個案討厭。然而,總得有人做這些事情,不是嗎?在這裡,向所有不辭辛勞的助人工作者(輔導教師、心理師、社工師、護理師…..管他什麼師的)致敬! (本文撰寫於2015年7月18日)

這輩子,我們總在尋找父母眼眸裡的愛

小時候,我愛撒嬌,總喜歡窩在母親懷裡,聽著母親輕聲哼唱。母親經常唱起一首兒歌:     美麗的~美麗的~天空裡,   出來了~光亮的~小星星,   好像是~我媽媽~慈愛的眼睛,   媽媽的眼睛~我最喜愛,   常常希望我做個好小孩,   媽媽的眼睛我最喜愛。   我望著母親清澈溫柔的眼睛,安心地享受著母親帶給我滿滿的愛。這首兒歌有個美麗的名字,叫做「媽媽的眼睛」。 還記得,這首歌是在描述一隻大象寶寶被人類從野外抓到動物園裡,被迫與大象媽媽分離。每當夜晚來臨,星星出來時,孤獨又害怕的大象寶寶便仰望星空,想念著媽媽的眼睛。這首歌道盡了親子之間綿密深厚的情感。   ☆☆  據說,眼睛是最能表情達意的器官之一,各種情緒都能夠過眼神流露出來,其中也包括了愛。而孩子是仰望著父母的眼睛長大的,透過父母的眼睛,感受到自己被愛與被保護著,也體會到自己的價值與重要性。 事實上,當我們長大後,始終在心中仰望著父母的眼睛,與父母之間保持著情感連結。在與他人互動時,則會從對方的眼睛中,找尋著父母那熟悉的眼神。   ☆☆  曾遇過一個大學快畢業的孩子,跟我聊起自己現階段的生活。他非常上進,各方面都有傑出的表現,多方嘗試各種領域,探索未知的自己,實在難得。畢業前,內心莫名慌亂,更是加緊腳步,把握時間,設法為自己的就業做最好的準備。 「怎麼辦?我就是覺得心裡好慌亂,完全失去了方向。」 「你在各方面表現都很傑出,比起你的同學,應該會有很好的發展才對,這點你自己是很清楚的。」我試圖鼓勵他,讓他看到自己的優勢。 「是這樣沒錯!可是,我就是覺得自己還有哪裡不足,就是覺得還需要去努力些什麼。不過,我卻不知道我還要努力什麼。我像無頭蒼蠅般忙呀忙、拼呀拼,就是停不下來,卻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我思索著他的話,感受著他的焦慮不安。話鋒一轉,我問他:「你的父母呢?他們有什麼建議?期待你畢業後做些什麼?」 「他們一向很開放,對我很尊重,從小就不干涉我做任何決定。」難得有如此開明的父母,不加諸任何自己的期待在孩子身上。照理說,在這樣成長背景下長大的孩子,會特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怎麼會……? 「完全沒有一點對你的任何期待嗎?」我追問。「沒有,他們非常尊重我!」他說得非常堅定。 「那麼,從小到大,有什麼時候,你曾經被父母肯定或讚美過?」這孩子想了片刻,搖搖頭:「好像沒有耶!」我納悶了,怎麼可能沒有? 「你再想想,從小到大,你是否曾經做過什麼事,有了什麼好的表現,令你父母為你感到開心、驕傲?」這孩子再度搖搖頭。沒有?真的都沒有過嗎?我簡直難以置信。 「老師,我不騙你,真的沒有,至少我想不起來。」「告訴我,你曾經在你父母的眼睛裡,看到過他們對你感到滿意的眼神嗎?」我看著他說。他低下頭,輕聲告訴我:「沒有。」同時,兩行淚水流了下來。   ☆☆  我明白了。這個樣樣優秀的孩子,永無止盡地追求各項表現都傑出,卻始終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他停不下腳步,因為不知道要努力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足夠;他的內心始終慌亂,因為他一直在尋找著父母眼裡那一絲絲對他肯定的訊息。 這孩子的父母看似尊重與開放,事實上卻是用一種相當疏離方式與孩子交流情感。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獲得了獨立自主的空間得以自由揮灑,但始終不知道怎麼做、做什麼,才能得到父母的讚賞與肯定。 即使人人都說他好,但他內心裡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因為只有父母說他好,才是真的好;唯有父母說足夠了,才會真的感到足夠。所以,他用盡全力,始終想表現給別人看,想從別人的眼睛裡獲得肯定的眼神。然而,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那給予他生命的父母的那雙眼睛。   ☆☆  是的,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求父母認同的眼神。若缺乏這樣的經驗,便會用盡各種方式,在任何遇到的人的眼中尋求認同。事實上,我們都在尋找父母的眼睛,尤其是眼眸中流露出的愛。 從小看到父母的眼神是睥睨、不滿與失望的,長大後便會在其他的人際關係中,總是發現對方的眼神也是帶有輕視和瞧不起自己的訊息。於是,便會想方設法地討好對方,期待看到對方眼裡有著對自己感到滿意的眼神;或者顯現自己的強勢,好讓對方的眼睛流露出畏懼,以提昇自己的地位與價值。 從小看到父母的眼神是讚賞、肯定與充滿期待的,長大後便會有著一份自信與從容,能夠自我肯定,自我負責,自然也會從他人眼中看見滿意、尊敬與重視的眼神。於是,我們能活出真正的自己,不用委曲求全地討好別人,也不用戴著虛假面具打腫臉充胖子。   ☆☆ 其實,不管父母如何對待我們,我們終究是長大了。父母帶給我們的,不管是好是壞,不管我們接受與否,都是父母用各種方式與我們聯繫情感的結果。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都有自己的侷限與不足,如果他們有任何令我們無法接受的地方,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用正確的方式對孩子表達愛。 理解了這些,我們便可以開始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人生。至少,在有了孩子,挑起父母這個重責大任時,可以讓孩子看到我們眼眸中對他們的愛,是純然的肯定、欣賞與信任的。 (本文撰寫於2015年7月7日) PIXNET 搬家到帳號 [email protected] 感謝驗證

Recent posts

Google search engine

Popular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