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搜索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Enter your search query...
搜尋文章
關係連結
親職教養
你需要堅定,但別與孩子硬碰硬
順應孩子的邏輯,而不是要用大人的道理去說服孩子,能免去許多溝通中的衝突與對立。別誤會,這麼做不是寵孩子,而是善用溝通的智慧,減少在枝微末節的小事上,和孩子爭對錯,傷神又傷身。你需要堅定,也要有彈性,別和孩子硬碰硬。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3 9 月, 2024
脫癮而出
電玩成癮只是假象,真相是內在孤獨與空虛
大人穩定且溫暖的陪伴是最終解方。電玩遊戲再有趣,也比不過父母的肯定、讚賞以及臉上的微笑;電玩遊戲再刺激,也比不上窩在父母懷抱裡,聽父母念故事,與父母談心。真實世界的人際互動,就是心情低落時的魔法咒語。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5 9 月, 2024
親職教養
只要感到不舒服,就可以拒絕,哪怕只有一點點
父母對孩子的尊重,會讓孩子也重視自己的身體及情緒感受;在受到不當對待時,正視自己的感覺,而能第一時間明確表達。熟人和壞人往往是同一人。請讓孩子知道,不論是誰,只要讓你感到不舒服,就可以拒絕,哪怕只有一點點;並從家庭生活中落實起,而不只是耳提面命而已。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3 7 月, 2024
心理助人
走在改過自新的路上,其實困難重重
不論對自己或對他人,想要變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唯有人與人之間深深的接納與信任,能夠真正療癒一個人內心的孤單、挫折、怨懟、委屈及憤怒。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3 6 月, 2024
育兒路上
當孩子「退化」時,他不是不想長大,而是需要更多安全感
當孩子出現行為退化時,肯定是遇到了挑戰,內心感到恐懼與擔憂。那些擔憂在大人眼裡都是小事,但對幼童而言,卻如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請不要斥責或嘲諷孩子:「以前做得到,現在怎麼都不會了?」,而是允許孩子暫時可以退化;暫時做得不夠好,也沒有關係。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4 5 月, 2024
親職教養
孩子會怎麼回應你,取決於你如何與他互動
不倒翁育兒法的核心精神,就是與孩子進行積極正向的對話,讓孩子感到被接納與被肯定;而非說些消極否定的話語,讓孩子感到無力挫敗甚至自我放棄。特別是,面對多愁善感或容易出現負面情緒的孩子,《媽媽的說話練習2》書中,依然有許多具體的回應例句,讓讀者好懂易上手。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 5 月, 2024
親職教養
說溫暖尊重的話語好難,所以需要不斷練習
學習任何親子溝通技巧,都不該是要控制孩子;而是讓孩子感到溫暖、安心、尊重與自信。在這樣的基礎下,孩子自然會成長蛻變,走在健康正向的路上。孩子那些大大小小磨人之處,都會過去的。你會發現,當孩子長大之後,能和你自在相處,每天能展露笑容,這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就。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0 3 月, 2024
親職教養
青少年的挑釁、試探與對抗,背後都是為了獲得愛
幾乎所有的青少年,都會出現種種種令大人頭疼與惱怒的行徑,最常見的包括測試大人的底線、挑釁的言語與動作,以及種種不配合與對立反抗。你可以把青少年的這些行徑解釋成叛逆;然而,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在角色混亂的心理發展危機中。他們不斷追尋自我統整,但卻不斷感到迷網、錯亂、衝突與自我懷疑。表現在外就是令人搖頭的問題行為,背後其實渴望著愛與連結。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5 3 月, 2024
1
2
3
4
...
7
7的3頁
最新文章
培養孩子自行複習功課的功夫,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13 11 月, 2025
陪伴是一場拿捏分寸的修煉
13 11 月, 2025
你也有「易怒體質」嗎?當草繩是草繩,就不用把自己活成刀
11 11 月, 2025
手機才給,立刻失控,父母可以怎麼做?
10 11 月, 2025
是什麼讓憂鬱慢慢痊癒?
3 11 月, 2025
熱門文章分類
人類心理
129
親職教養
124
心理助人
64
教育現場
40
學習輔導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