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搜索
親職教養
育兒路上
人類心理
知道做到
愛上自己
心理助人
教育現場
學習輔導
生涯規劃
脫癮而出
與我聯繫
Enter your search query...
搜尋文章
自我覺察
人類心理
釋放壓力的三個日常練習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1 10 月, 2021
教育現場
「其他人也這樣,為什麼只針對我?」當孩子只想「比爛」時……
會做比較的孩子,常是在意「公平」與否的孩子。當自己與別人一樣表現優異,他希望自己也能獲得讚賞,當別人與自己一樣犯錯,他希望別人也能獲得懲罰,這便是他們理想中的「公平」。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26 8 月, 2019
人類心理
在覺察中反思,情緒總在提醒我們一些事情
覺察與反思,是為了中斷那些慣性的行為模式,當下一次面對類似情境時,用更有效的方式應對。但在這之前,還有一項重要的功夫,便是「允許」——允許自己可以情緒失控,允許自己可以無能為力,或者,允許自己就是搞砸了。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4 3 月, 2019
親職教養
就是那臨門一腳! 情緒暴走正在摧毀你苦心經營的家庭關係嗎?
當我們的身心狀態處於臨界失控的邊緣時,常會因為一點點微小的刺激,就使我們情緒大暴走。也就是,常常,我們的現狀與情緒失控之間,就只差臨門一腳的距離,但我們不一定能察覺得到。而那些微小的刺激,常常是來自我們最親近的人的某些行為、話語或態度,輕輕一戳,火山就噴發了。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17 12 月, 2018
人類心理
為什麼,我總是受不了那些幼稚的孩子們?
人生中最有趣的事情之一,便是那些你憎惡、迴避與最不願意接受的部分,總會在生活中以各種形式的挑戰反覆出現,就像是你的功課一樣,逼著你得去面對。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
30 6 月, 2018
1
...
4
5
6
6的6頁
最新文章
限制孩子使用數位工具,是侵犯人權嗎?
10 6 月, 2025
懲罰以外的選項―自然後果:讓孩子學會自我負責
31 5 月, 2025
你以為讀懂對方,其實只是誤會一場:每個人有自己的「被同理偏好」
26 5 月, 2025
迎戰娛樂型短影音對兒少語言理解與表達的衝擊
5 5 月, 2025
因為孩子,我願意成為更好的大人
5 5 月, 2025
熱門文章分類
人類心理
119
親職教養
119
心理助人
63
教育現場
40
學習輔導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