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育兒而建立起的社交活動,是助力還是阻力?

-

圖片來源: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041390/

你有加入孩子班上的家長群組嗎?

現今社會,從幼兒園到中小學,應該每個孩子的班上都家長群組。不一定是老師要求組成的,有時候是熱心的家長發起,自發性成立的網路群組。為了避免性別偏見,美其名為家長群組,但在其中大概有九成是媽媽。

拜數位科技所賜,家長群組讓溝通互動變得方便。不僅學校老師可以更有效率的宣布消息,家長之間也可以互通有無、交換訊息。

去年,我曾有一場公開的線上演講,主辦單位告訴我,報名人數近百名。但在演講開始前幾分鐘,線上會議室湧入大批學員,一下子把會議室給擠爆;主辦單位只得臨時加開第二會議室應急。

後來,有朋友私下告訴我,當天有人把這次線上演講的會議室連結,放到地方媽媽群組中,不只一個群組,而是好幾個不同的群組,同步宣傳這個訊息。

朋友說:「別小看地方媽媽口耳相傳的力量!」

我這才驚覺,媽媽群組真是散佈訊息超有效率的渠道,希望接下來我出版每一本書的訊息,包括現在推薦的這一本新書,都能在各大地方媽媽群組中廣為流通。

女兒幼兒園剛要入學時,園方通知家長要為孩子準備睡袋、脫鞋還有室內鞋等個人用品。我看著通知單,摸不著頭緒,只見太太一臉從容,滑著手機螢幕對我說:「我都打聽好了,睡袋要買這款的,比較透氣,還要用可愛的袋子裝著;室內鞋買這種比較耐穿;脫鞋就什麼都可以……」

我驚訝地問:「你怎麼知道這麼多?」

「我有加入媽媽群組呀!」原來,太太早就為了女兒升上幼兒園一事,加入網路上的一些媽媽社群,從中獲得不少與孩子教育相關的情報。

大部分的人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而加入不同的家長群組;但也有些人在家長群組之中,獲得情感支持,而成為一輩子的好友。

我曾到幾個學校去帶領志工團體的課程,其中有個學校的志工媽媽們,年紀都偏大,孩子們都已上大學,甚至成家立業。

他們告訴我,從孩子在學校唸書時,他們就待在這裡當志工。同期夥伴一起學習與服務,越來越熟。孩子畢業後,他們繼續留下來服務,成了支持團體,是家庭以外的另一個歸屬感來源。平時除了服務學校與定時接受培訓外,還會揪團旅遊、聚餐。

然而,只要是由人組成的團體,就會有紛擾,也會有團體壓力。

就拿學校的班級家長群組來說好了。有的家長會在深夜才匆匆在群組中,詢問白天孩子在學校裡發生的事,弄得老師得大半夜還得回覆訊息。

有的家長會在群組中發起活動,或要求大家對某些議題表態,到底要不要響應,令人進退兩難。

更不用說,群組中還存在著許多流言蜚語、八卦謠言,甚至惡意批評或孤立排擠等事。如果孩子在學校有些紛爭,有家長不私下聯繫溝通,而是選擇在網路群組中提起此事,便可能節外生枝,衍生更多誤會。而家長在群組中的對立或歧見,也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在學校裡見面都尷尬。

因此,有些家長為了是否要繼續待在家長群組中,感到進退兩難。一方面想得知關於孩子的第一手情報,另一方面,又為群組中複雜難解的人際互動感到厭煩。

《我不參加媽媽聚會的理由》這整本書,探討的就是家長群組這種特殊的人際關係——有可能在網路上互動,也可能定期碰面聚會,甚至會帶著孩子一同出遊。

有人享受這樣的人際關係,也有人為這樣的人際互動倍感焦慮。

當你在群組中與其他家長交流時,你有機會得到情感支持或陪伴,這會療癒你育兒時的孤單與挫敗;同時,不免也會在群組中聽到其他家長炫耀自己的孩子,因而感到自卑或焦慮。

我從小成長的社區,是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同學的家長和我的父親,都在同一間公司裡上班,彼此住得也近;哪一家的孩子發生什麼事,一個晚上整個社區就會知道了。

好處是,鄰里之間守望相助,孩子出什麼狀況,很難瞞得過家長。壞處是,根本沒有隱私可言。更麻煩的是,那兒的家長又特別愛比較,茶餘飯後的話題,三句不離孩子的表現。

後來,我們搬離那個社區,母親才說:「我的耳根子終於可以清靜了!」。原來,她再也不需要走出家門,就得跟街坊鄰居比來比去,這樣的社交互動,令他感到相當疲憊。

《我不參加媽媽聚會的理由》的作者李美蘭,在韓國享有極高知名度。她曾將自己在媽媽群組中的痛苦與矛盾寫到網路上,意外引發共鳴。她也決定刻意脫離這樣的人際關係,讓自己把心思專注於與孩子的互動上,終於找回內心的平靜。

如果你也正對於是否要留在家長群組中感到掙扎的話,不妨讀讀作者的心路歷程與見解。

此外,作者在書中不斷提醒讀者,有時候,我們會為了要促成孩子的人際關係,讓孩子交到朋友,而去刻意與其他家長拉近關係,形成群組。父母終究得體認,孩子沒有非得為父母費心安排的人際關係買單,而父母也不該過度干涉孩子的人際互動。    

大人,還是先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難題吧!

(本文為《我不參加媽媽聚會的理由:教養世界中的獨特人際關係》(究竟出版,2024)一書推薦序)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listenpsy.com/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1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

注目新書《正向聚焦》

spot_img

注目新書《擁抱刺蝟孩子》

spot_img

熱門文章分類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