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目前為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著有《孩子,請你慢點長大:陳志恆親子成長繪本》《用愛軟化尖刺,用心讀懂孩子:有寬容,也有堅持的彈性教養練習》《晨讀10分鐘:幸福的正向練習》、《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12本書,為2018~2024年博客來百大暢銷書作家。
429 帖子

-

2 意見

生命裡的意外,也可以是寶藏

《山羊、老鷹,還有我的帕加尼》是一本讀來相當過癮的少年小說。談的是一個缺乏自信且不被看好的男孩,在國小畢業前發生的奇幻故事。

別讓有害的思考習慣毀了你的人生

每個人都會有過度焦慮的時候,也都會有過度思考的地方。大多數的時候,過度思考並非壞事。之所以會過度思考,是因為我們在意,一想再想可以確保我們不要出亂子。但這樣的思考習慣若毫無建設性,甚至為生活帶來諸多困擾時,就得正視它的影響。

無論對自己滿意或失望,都可以疼惜自己

《如果不能怪罪你,我要如何原諒你》是一本創傷療癒經典之作,書裡談到原諒這個議題時,提醒讀者,如果我們沒辦法好好地去經歷與感受那些憤怒與恨意,我們是不可能做到原諒的。充其量,都只是在壓抑罷了!

升國中該準備的事

國小和國中在課業學習上有道鴻溝——各科的難度提升、範圍增加。如果還用國小的方式面對課業,肯定會吃不消。如果在國中生活剛起步,就遭遇學習挫敗,很可能連帶影響接下來的學習,甚至走向放棄學習這條不歸路。我認為,即將升上國中的孩子,最好在課業學習上,提早養成有別於以往的心態與習慣。

是你怪,還是我怪?只是差異,不是怪異!

閱讀《仙人掌女孩》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理解在身心特質上與大多數人不一樣的人,不只是表面上的差異,還有內心世界的複雜感受。這也許可以幫助你判斷,如何做到「尊重差異」,才是適切的。

青少年愛詭辯、理由一大堆,就是不願意自我負責,怎麼辦?

溝通對話的目的,絕對不是要爭是非、講對錯。溝通對話的目的,是要能理解彼此,共同找出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當溝通成了爭辯是非對錯時,你來我往之間,談話便失焦了。因為,我們只急著去證明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如果好運可以被創造,你該為自己做點什麼?

許多傑出人士常會說,自己是因為某人的關係,才有今日的一番成就。這或許是謙虛,但也是千真萬確。然而,憑什麼那個「某人」要幫助他?在關鍵時刻拉他一把呢?會不會,他也早為這段關係,付出了許多,而人人搶著成為他的貴人。

運用心理學,善待自己,活得更好

社會大眾對於心理領域的人,常有這樣的想像:「你是學心理的,一定很懂自己、很懂人性吧!」或者,有人會說:「真羨慕你,你與孩子或家人,一定相處得很好吧!」事實上並不然!

Recent posts

Google search engine

Popular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