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相較於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害羞內向,面對不熟的人或團體,會顯得比較退縮或安靜。
因此,每當我和太太帶孩子去體驗各種才藝課程時,常常第一次去上課,女兒玩得很開心;第二次就說不想去,因為和其他人不熟。
其中有一門課是肢體律動課,授課老師相當親切溫柔,女兒也很喜歡她。但每次上課前,女兒仍要賴在媽媽身上許久,也不肯讓媽媽離開。
老師煞費苦心,為了幫助女兒減緩上課前的焦慮與害羞,和女兒約好,上課前一晚,會打電話來和女兒聊聊天,還邀請女兒隔天當她的課堂小幫手。
—
有天晚上,老師的電話來了。我聽到女兒和老師的對話,老師開了很多話題,問了很多問題,女兒臉上笑著,但回答卻很精簡:「嗯」、「對」、「有」、「沒有」……。
老師問:「你還記得班上有哪些同學呢?」
女兒:「……」苦思中,回答不出來。
老師:「像是,美美、花花、芸芸、草草….,還記得嗎?」
老師念了幾個名字,女兒酷酷地回答:「記得」。
老師又說:「還有,那個永永,常常跑去窗簾旁邊的那個男生,還記得嗎?喔!他還在學習怎麼更專注。」
「對了,還有夢夢,很活潑的那個,她還在學習怎麼遵守遊戲規則。」
老師又說:「他們和你一樣,都還在學習。而你還在學習怎麼更大方一點、勇敢一點,是不是?」
—
聽完這段對話,我對老師深感敬佩。
除了積極幫助孩子融入團體外,從老師的遣辭用字中可以知道,她是一位具有「成長型思維」的老師。擁有「成長型思維」者相信,一個人透過付出努力或不斷學習,是可以改變結果、不斷進步的。這樣的信念,會讓一個人面對挑戰時,更為積極、更有動力。
相對於「成長型思維」的是「固定型思維」。也就是,相信才華天注定,一個人的表現如何,和天生的智商或能力有比較大的相關,天分不夠的人,怎麼努力也沒有用。
這樣的思考傾向,會讓人只願意做有把握的事;而在困難的挑戰前,劃地自限、提早放棄。
—
女兒的才藝課老師,提到班上比較特殊的孩子,不會說他「很會分心」,而是說他「還在學習如何更專心」;不會說他「很愛干擾秩序」,而是說他「還在學習如何遵守遊戲規則」。
而對我女兒,老師則是說:「你還在學習如何更大方一點。」
這樣的表達方式,正在傳遞一分信念:「你不是做不到,而是還沒學會。」這便是成長型思維。
師長對於學習的信念或態度,很容易透過言語影響到孩子,而讓孩子也對自己太快下定論,進而認定自己就是某一類的人,而過早放棄創造新的可能性。
其實,只要改變一點點說話的方式,就能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暗示與啟發。
—
沒錯,與同年齡的孩子比起來,我女兒確實偏向害羞或內向。我願意接納她的這份特質,不會因此責備或數落她。
同時,我也鼓勵她嘗試新的可能性,面對陌生人群,願意主動一些、願意多回應一些、願意多表達一些。做不到沒關係,你不是不會,而是還在學習中。
在「幸福」的組成元素中,其中一項就是「迎接挑戰」。面對挑戰時,孩子需要擁有「成長型思維」——相信自己「不是做不到」,而是「還沒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