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質的陪伴

當孩子「迷網」時:長期抗戰、重啟連結,沒有特效藥!

每當心急如焚的家長問我,可否有立即見效的方法,幫助孩子脫離網路沉迷?我總是會搖搖頭,說:「沒有!」沒錯!真的沒有特效藥。為什麼?冰凍三尺,並非一日寒;孩子會沉淪在網路世界中,不是一朝一夕就發生。

謝天謝地!是網路把孩子給接住了

手機網路只是媒介,雖有許多讓人著迷的元素存在,但真正的問題,還是人們的心理困擾。而孩子因為生活遭逢困境,內心長期缺乏價值感與歸屬感,因而身陷網路世界,做父母師長的,反而要感謝網路的神救援。

小學生難溝通?難道孩子的青春期提早到?

怎麼會有一本書,標榜要教父母如何與家中的小學生溝通互動呢?翻閱《家有小學生之親子溝通手冊》之後,我才豁然開朗。那些在青春期時才會出現的暴躁情緒、對立反抗、冷漠無言或拒絕溝通,早在小學階段就已經一一顯露,只是頻率不高,或者力道不強;再加上這個時期,孩子對父母的情感依賴程度高,讓父母誤以為小學生不難溝通。

教訓孩子前,先讓孩子感到安全

請讓孩子知道,你找他來談話,不是要指責或處罰他,而是想幫助他。你會這麼說:「我觀察到你在班上與同學互動時,時常發生衝突。我想,你一定也想與同學和平相處,你一定也希望自己是受歡迎的,所以,我想提供你一些協助。」

「其他人也這樣,為什麼只針對我?」當孩子只想「比爛」時……

會做比較的孩子,常是在意「公平」與否的孩子。當自己與別人一樣表現優異,他希望自己也能獲得讚賞,當別人與自己一樣犯錯,他希望別人也能獲得懲罰,這便是他們理想中的「公平」。

用指責表達關愛,其實是無力消化自己的焦慮

你我的身旁,不乏這樣的人——管東管西、碎碎念,似乎看什麼都不順眼,沒事就愛叨念個幾句,口氣還不是很好。你嫌他煩,他會說:「我是在關心你!」聽到這一句,你似乎也沒有反駁的理由,更沒立場要他閉上嘴,別管太多。

五步驟,陪伴孩子長出因應挫敗的本事

人遇到了困難,會設法去解決,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如果是解決不了的事情呢?我始終覺得,比起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因應問題」。所謂因應問題,就是知道當前的困境並非一時半刻能夠移除,但仍有勇氣去面對,並能與困境共處,最終能從中學習與成長,甚至超越困境。

就是那臨門一腳! 情緒暴走正在摧毀你苦心經營的家庭關係嗎?

當我們的身心狀態處於臨界失控的邊緣時,常會因為一點點微小的刺激,就使我們情緒大暴走。也就是,常常,我們的現狀與情緒失控之間,就只差臨門一腳的距離,但我們不一定能察覺得到。而那些微小的刺激,常常是來自我們最親近的人的某些行為、話語或態度,輕輕一戳,火山就噴發了。

最新文章

Google search engine

熱門文章分類